2007重庆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真题

2007重庆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真题
2007重庆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真题

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474

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一、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学科概念解释下列名词。(每题2分,共10分)

预先性危险表

危险因素

物质系数

有害因素

重大危险源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风险可以是在_____________方面,涉及个人或组织的声誉或任何的实际或潜在的伤害。2在FMEA中应该将系统_____________习惯的和逻辑的单元。

3对于事故树等效图的情况,小概率割集的顶上事件的近似概率为_____________。

4按照能量流与屏障分析法的原理,应该在时间或空间上将能源与目标对象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是系统一个独立元件的故障,它的出现立即引发危险或使整个系统瘫痪。6_____________是控制对目标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或发出概率的安全措施。

7最坏________情况是安全系统工程师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在真正的,完全的和实在的情况。8____________是一种从下而上演绎的安全系统分析技术。

9因果分析法是一种_____________技术。

10可靠度与概率故障之和应当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 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2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动态的宏观分析法,在逻辑上称为演绎分析法。()

3 在事故被触发前,人们无法从直观上直接判断哪一个基本实件已经发生。()

4 可燃物质与氧共存时,遇到火源而发生火灾称为间接火灾。()

5单事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相对较大。()

6 企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员、设备、设施及综合安全性。()

7 有的故障类型虽然有较高的发生概率,但其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很低,风险率则很低。()

8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9 安全检查表能广泛地适应于各种行业、各种工种及各类系统。()

10危险性预先分析法属于安全评价中采用的一种定性分析法。()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危险性预先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安全检查表有些什么作用?

3简述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简述事件树分析法。

5简述因果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五、计算题。(每题50分)

1已知事故树如图所示,其基本事件的概率分别为,1x P =0.02;2x P =0.08;3x P =0.04;

4x P =0.03;5x P =0.01;6x P =0.10。试求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与等效图(10分);最小径集与成功树的等效图(10分);定性分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10分);定量计算各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10分);定量计算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10分)。

重大科技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附件2 重大科技项目 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公章):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编制 二〇一〇年五月 重大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编写题纲 一、项目主要开展内容 简要介绍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实施进度(在项目整体介绍基础上,需按课题分别说明)。 二、项目执行总体情况 1、根据合同计划安排及设定的阶段目标,对比说明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研发任务的实施进度,示范工程(系统、基地)建设进度。 2、任务与目标、计划安排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原因;所涉及的调整情况(承担单位、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已调整和申请调整情况)。 3、对任务与目标实现的预期(根据目前的进展,说明能否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及其依据)。 三、项目投入和支出情况 1、投入情况:须对照项目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详细说明项目人、财、物各项投入的计划及实际投入情况;配套经费和其他配套措施落实情况。

2、支出情况:按照预算科目详细说明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按项目经费及其中专项经费支出进行说明),并列出5万元以上购置/试制设备的明细、单价和该设备在项目实施中的用途)。 四、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1、阶段成果 重点介绍已取得的或正在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并按成果的重要程度递减顺序填写(在内容编制上,按以下3方面进行阐述)。 (1)成果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成果的创新点;并从技术经济角度与同类技术进行比较(与原有国内外工艺的比较,降低现有产品或工艺的成本情况;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方面开辟的新渠道;对环保的明显贡献,节能减排、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等)。 (2)成果的意义与作用:说明该成果解决了急需的哪些重大关键问题;成果的应用范围(包括应用的行业或领域、目标用户的类型、成果可能的应用途径及推广方式)。 (3)所取得专利、软件着作权、技术标准以及新产品、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的名称、特点、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应用效果、申请或批准时间等情况(与附表二、三、四结合)。 2、成果应用及已取得或预期的效益 以典型事例和数据,说明通过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直接获得的经济收益;通过新产品、改进原有工艺而产生的产量或销售增长;在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中发挥的作用;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或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等。 五、组织管理经验

中国科协发布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中国科协发布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人民网杭州5月28日电(付长超) 27日,在杭州举行的第20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洪发布由中国科协组织征集遴选的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涉及公共安全、空天科技、信息科技、医学健康等12个领域。李洪说,这些问题代表了我国科技领域的“硬骨头”,评选结果旨在为社会各界和科技工作者提供指南。 在地球科学领域,入选了3个难题,重点集中在量子惯性导航、空间天气预报以及岩石圈构造应力场等方面。 在公共安全领域,入选了3个难题,重点集中在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工程结构安全的长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运营技术。 在交通运输领域,入选了6个难题,重点集中在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冻土地区铁路公路修建,悬浮隧道建设,路网全感知和地下交通及物流系统等方面。 在空天科技领域,入选了3个难题,重点集中在天地往返,

飞机级系统框架设计及仿真,高精度动态测量等方面。 在能源环境领域,入选了7个难题,重点集中在电力储能、海洋生态系统储碳,生物多样性维持、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制氢技术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等方面。 在农业科技领域,入选了3个难题,重点集中在绿色农药、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方面。 在生命科学领域,入选了8个难题,重点集中在基因调控、细胞命运决定、生物与环境关系,DNA存储、意识读取、基因信息结构解析机制等方面。 在数理化基础学科领域,入选了5个难题,重点集中在记忆的物理化学基础,单分子化学反应,量子电动力学,宇宙重元素起源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可控燃烧等方面。 在先进材料领域,入选了5个难题,重点集中在热电材料、纳米纤维、高安全结构材料、光催化材料以及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等方面。 在信息科技领域,入选了6个难题,重点集中在类脑计算,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为全面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切实增强我省人工智能创新活力,创建和引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2019年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专用设备、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应用等六个研究方向,支持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制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形成我省创新新优势。 (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以数据、算法、模型、智能识别为核心,以提升感知识别、认知推理、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研究跨媒体计算核心技术,实现跨媒体知识表征、分析、挖掘、推理、演化和利用;研究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构建自主适应环境的混合增强智能系统及支撑环境;研究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进人类与机器的有

效沟通和自由交互,实现多风格多语言多领域的自然语言智能理解和自动生成。 (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加速数据融合应用,构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研究海量网络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为智能感知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源;研究数据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模型,研究结构清晰、易于评估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面向典型领域的知识图谱;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和模式识别等理论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辅助知识表示,直观展示数据的分析模型、表示方法。 (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需求,研究有效保障大数据安全的算法与机制,利用安全多方计算与同态加密等理论与技术完成对大数据的安全分析与协同计算,研发可靠的数据存储核心安全产品;构建可管可控可溯的区块链安全管控及溯源机制,研发区块链安全管控平台;研究可对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设备固件、物联网设备密码算法等进行漏洞挖掘的方法和技术,研发系列相关的工具;研究工业互联网领域安全核心技术,研发相关产品。 (四)人工智能专用芯片及终端研发 针对安全、交通、教育、医疗等不同应用领域,研发集成多任务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建立相应的开发平台和算法

以重大科学工程带动学科发展,我国积极布局空间科学研究(1).

以重大科学工程带动学科发展,我国积极布局空间科学研究(1) 10月初,当越来越多的人被有关“神舟”六号的新闻吊起胃口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稍微松了口气,由他的研究中心牵头负责的“子午工程”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同意批复,预计明年正式启动。这项耗资两亿元的空间环境监测计划,将带来中国空间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高潮,中国科学家探索太空的舞台也随之越来越宽 广。10年“长跑” “子午工程”全称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1995年,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5家单位联合向国家建议,为了解空间环境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及中国上空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更好地保证我国在空间运行的卫星和受电离层影响的各类通信导航设施的安全,开展“子午工程”建设对地球附近的空间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讨论,“子午工程”被确定为我国“九五”第二批国家4项重大科学工程之一。在吴季的办公室,他用手在桌上的地球仪上指示着说:“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子午工程是要沿东经120度经线,利用在不同纬度已有的一系列观测站,通过配备各种雷达、激光观测仪以及探空火箭等科学装置,对地面上空20到30公里以上的近地空间范围内的地球磁场变化以及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同时充分发挥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的沿北纬30度台链的作用。”“‘子午工程’是中国科学家独立提出的一项重大空间环境监测计划”,吴季进一步解释道,沿着这条子午线来观察有很多优势,因为地面所观测到的空间环境沿着纬度有很多不同的现象,沿着纬度来研究空间环境,就可以发现很多新的规律,发现很多新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再反演到更高的空间,对空间的环境做出判断和预报。他说:“这样布局观测台站,可以利用尽可能少的设备观测到更加全面的近地空间的情况。”这样一项中国科学家独创的科学计划,从提出到启动经历了10年时间。对此,吴季解释说:“大家对于‘子午工程’的认识在科学上是一致的,但对这样一项有多个部委和研究单位参加的网络型科学工程,在任务管理和运行模式上,反复讨论了多次,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变化和波折。”经过大量的协调工作,“子午工程”终得启动,参与单位也由共同建议时的5家增加到7家。最终国家发改委确定由中科院来牵头,项目指挥部依托在吴季所在的中科院空间中心。他说:“我们有一定的抓航天工程的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应用到地面大科学工程中来。”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空间科学研究为核心目标的研究机构,空间中心承担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多项航天计划的空间天气保障和服务的任 务。工程时间表经历了10年“长跑”,“子午工程”的科学家们终于站到了起跑线后,“演出”开始了。据吴季介绍,“子午工程”的第一步,是在中国境内,从北到南,利用在东经120度经线附近的漠河、哈尔滨、北京、新乡、武汉、广州等14个观测站,对近地空间环境展开监测。同时在南极中山站也将建立综合观测站,对这条经线南端的近地空间环境进行监测。这一步工作计划在2009年完成。台站改造是要立即展开的。吴季介绍说:“现有的台站建成后由于长期得不到更新,设备老化陈旧,有些设备还在使记录纸,没有实现数字化。”今后,要建立数据传输的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部

附件: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2014年度拟立项项目清单 序号组织部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牵头单位 1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2014YQ 090709 跨尺度微纳米测量仪的 开发和应用 上海计测工程设备监理 有限公司 2 教育部2014YQ 030975 无线探测用超导接收仪 器开发和应用 综艺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3 四川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491015 便携傅立叶近红外光谱 仪开发及应用 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 公司 4 中国航空工业 集团公司 2014YQ 350461 高精度扫描激光测振仪 开发与应用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 公司 5 中国科学院2014YQ 12035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 分析设备开发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6 浙江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470377 光栅型近红外分析仪及 其共用模型开发和应用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 有限公司 7 天津市科学技 术委员会 2014YQ 510403 超高速光通信矢量信号 综测仪开发与应用 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 限公司 8 广东省科技厅2014YQ 230659 变像管高速相机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 限公司 9 安徽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220705 雷达收发信机综合测试 仪应用与开发 安徽海特微波通信有限 公司 10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院 2014YQ 131017 油气管道磁层析检测仪 器开发与应用 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 公司 11 环境保护部2014YQ 060537 二次细颗粒物主要前体 物监测仪器开发和应用 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 12 辽宁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240445 多模式X射线层析成像分 析仪研发与应用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 有限公司 13 安徽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220729 痕量毒害危险品在线检 测仪器开发与应用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国气象局2014YQ 110787 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开 发及应用 华云升达(北京)气象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5 环境保护部2014YQ 060773 原子荧光重金属在线监 测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江苏德林环保技术有限 公司 16 辽宁省科学技 术厅 2014YQ 240713 介观流控技术在分析仪 器上的开发和应用 沈阳华光精密仪器有限 公司 17 中国地震局2014YQ 100817 海洋地磁场矢量测量仪 开发与应用 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 司 18 广东省科技厅2014YQ 230597 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 仪的开发与应用 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 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60年重大工程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64年重大工程科技成就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而工程科技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1日举行的“中国工程科技60年成就座谈会”上,部分亲历这些重大工程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深情讲述起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和伟大成就,无不感慨万千。 青藏铁路:我国铁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伴随着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几代铁路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持。”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院士说。 路网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列车运行速度显著提高、高速铁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孙永福一一细数着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但最让他骄傲的还是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建设了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工程凝聚着几代铁路人的心血。”孙永福说,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建设人员在充分借鉴世界铁路先进技术的同时,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包括创新了成套冻土工程技术、高原卫生保障技术、高原环境保护技术、高原铁路运营装备技术等。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全线设备、人员和管理经受住了高原季节变化的考验。”孙永福欣慰地说:“前两天我又去看了看,现在运输状况还是非常正常的。” 载人航天: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航天科技是国际上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之一。“50多年来我国独立自主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说。 “我国航天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目前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王永志介绍说,我国航天科技已经形成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试验各种导弹、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试验基地,还建立了由国内外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中继卫星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系统。 “我们目前在载人航天技术、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测控等技术领域都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的研制及其应用、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王永志说,“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培育了一支素质好、基础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并形成了可以代代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60项重大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

60项重大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 地球科学 超高精度量子惯性导航技术 空?g天气的及时准确预报 岩石圈构造应力场及其作用过程 公共安全 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方法与技术 工程结构安全的长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运营技术 交通运输 基于北斗卫星和5G通信技术的新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高原高寒冻土地区高速铁路与公路修建关键技术 跨深大海峡通道(悬浮隧道)关键技术 面向未来交通的路网全感知技术 时速1000公里及以上低真空管道运输高速磁悬浮铁路建造关键技术 未来城市地下交通及物流系统 空天科技 航天运输技术难题 飞机级系统架构设计及仿真技术

面向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动态测量 能源环境 高效长寿命低成本电化学电力储能技术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与全球变化 脆弱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 绿色安全高效的低成本制氢技术 川藏铁路建设难点 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 绿色农药创新研究和原创性靶标的发现 固态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及其资源梯级利用 植物工厂人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 生命科学 基于核酸物质的基因精准调控与医药技术 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研究 人类智能的基因调控机理 全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及应对 植物对逆境的记忆功能与进化 DNA存储技术 意识读取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 遗传信息的结构编码―纳米尺度遗传信息动态结构解

析 数理化基础科学 记忆的物理化学基础 单分子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可视化 超临界场强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 极端条件下的可控燃烧 先进材料 高性能热电材料 纳米纤维的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核能系统高安全结构材料 高活性可见光催化材料 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的深度融合信息科技 类脑计算 新一代认知物联网关键技术 抗量子密码算法设计 大规模共享无人载运工具的协同智动管控仿真工业互联网中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技术 人与机器的情感交互 医学健康 肿瘤转移机制与抗肿瘤转移新药研发

中国天文学重大科学工程简介

中国天文学重大科学工程简介 一、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 LAMOST全称是大天区面 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2008年 10月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 地落成。LAMOST是一架视场为 5度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 镜,投资2.35亿元。它是我国最 大的光学望远镜、世界上最大口 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该望远镜单 次观测可同时获得3000多条天体光谱的能力,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将向全国天文界开放,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二、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 FAST全称是500米口径球面 射电天文望远镜,将于今年正 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拟投资7 亿元,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 和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 独特地形条件,建设一个约30个 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 望远镜。FAST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 恒星的一生 恒星经常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但事实上它们是在不断演化的。新一代的恒星形成于气体星云,而老年恒星则通过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爆发最终演化成了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来源:哈勃空间望远镜18年之科学成就,《天文爱好者》杂志2009年第3期

图a:猎户星云是恒星诞生的地方。插图显示了一颗被尘埃盘包裹住的年轻恒星,而尘埃盘中则可能正在孕育行星。 图b:大麦哲伦云中的蓝色年轻恒星以及形成这些恒星所遗留下的气体。 图c:麒麟座V838和它的“光学回声”。 图d:一颗垂死的恒星正在通过行星状星云抛射它的外部包层并在中心留下一颗白矮星。 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 精确宇宙学 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他们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还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温度有着极其微小的差异,这种微小差异揭示了宇宙中的物质如何积聚成恒星和星系。 美国在2001年发射了一颗卫 星WMAP,全称是威尔金森各向异 性探测器。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984685.html,/ WMAP数据分析表明:宇宙的年龄 大约是 137.3亿 年,误差 是正负1 千万年;宇宙中的能量72.1%左右是暗能

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984685.html, 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作者: 来源:《河南科技》2018年第17期 2018年5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洪对外发布了由中国科协组织征集遴选的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李洪说:“这些(问题)代表了我国科技领域真正的‘硬骨头’。” 地球科学领域的关注点在量子惯性导航、空间天气预报、岩石圈构造应力场等方面。公共安全领域的关注点重点集中在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工程结构安全长期智能监测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等方面。交通运输领域的关注点集中于高铁列车运行控制、道路和隧道修建、路网全感知和地下交通及物流系统等方面。空天科技领域集中在天地往返、飞机级系统架构设计及仿真、高精度动态测量等方面。能源环境领域重点在电力储能、制氢技术、海洋生态系统储碳、生物多样性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等方面。农业科技领域的关注点在绿色农药、有机废物转化和植物生长调控等方面。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点集中在基因调控、脑科学、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等方面。数理化基础科学领域的关注点涉及物理化学基础、单分子化学反应、量子电动力学、宇宙重元素起源,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可控燃烧等方面。先进材料领域科学家较感兴趣的是热电材料、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以及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等方面。信息科技领域集中在类脑计算、认知物联网、量子密码算法设计,以及人机情感建模与交互等方面。医学健康领域集中在肿瘤、老年性痴呆、精神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以及免疫微环境等方面。智能制造领域入选的问题难题重点集中在人机共融关键技术、力光量子传感、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先进微纳机器人技术等方面。 (来源: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014984685.html,/xwpt/kjdt/547452.ht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