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报告

测井报告
测井报告

地球物理测井教程

实验报告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姓名:李超凡

学号:1006142218

指导教师:邹长春

日期:2017.3.1

地球物理测井实验报告

一、前言

地球物理测井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物理学、数学和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井眼及其周围介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专门的仪器设备,沿钻井剖面测量各种物理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和综合研究,揭示测量对象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发现油气、煤、金属与非金属、放射性、地热、地下水等矿产资源。本学期我们学习地球物理测井这门课程,但因为是初次接触,所以我们对于其中很多东西都毫无概念,比如测井仪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测井曲线的解释及从图件中可以获取到什么信息,测井的方式方法,测井的用途及可以解决的问题等等。

通过这次在实验室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初步认识了测井工作的各种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并且还了解了常规测井使用的一些测井方法,如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和井径测井等等。实验中,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仪器的工作方法,并结合课上老师的介绍讲解,让我更能形象具体的理解测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另外,最后老师还给我们看了具体的测井曲线图,并且详细的解释了图上各部位所代表和传递的信息,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让我深刻的理解了测井的意义。而此次实验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接触和认识客观的仪器,为以后测井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客观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较大的帮助。

二、实验内容、过程

实验过程中,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解了几种常用的测井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并在最后给我们较为详细的解释了测井曲线及反应的井的特征。

声波测井:是在井中利用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地层和钻井本身特征的一系列测井方法的统称。包括五种测井方法,常用的为声波速度测井---是在井中测量井壁地层声波传播速度的一类测井方法。由于声波速度测井直接记录的是声波时差(即声波速度的倒数),因此也被称作声波时差测井。实验中介绍的为单发射双接收测井仪,仪器上具有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发射器发射声波,那么安装在仪器上的接收器在接受经过岩石反射的声波时,会出现时间差,那么通过时间差就可以分析反射声波处的岩性。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采用电极系沿井眼测量岩层或矿体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其测量结果是视电阻率,也称为视电阻率测井。实验室中的测井仪采用两个铅电极作为电源,再利用一对测量电极进行电位差测量,测量电极一个放入井中,一个放置在地面,在提升

放入井中的测量电极时地面仪器便会记录一条随井深变化的电位差曲线。在曲线中,我们可用其划分岩性,并且还可用来判断是否为储层。

井径测井:是测量井眼直径大小的一种测井方法。实验室中的测井仪通过挤压两端的弹簧,便可以是测井仪中的井径臂打开,臂的末端紧贴井壁,随着仪器的向上提升,井径臂就会由于井径的变化而发生张缩,通过仪器转化为电阻的变化,那么地面上的仪器便会记录下一条随井深变化的井径的变化曲线。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测井解释综合成果图(见图1)。该图的结构上部为图头,下部为处理图。测井数据采集结果,通常采用测井曲线图来表示。测井曲线图由深度道、曲线道等组成,深度道用于显示钻井深度数值;曲线道用于绘制随井深变化的测井曲线、波形或图像。一个曲线道可以绘制多条测井曲线,每条曲线又包括曲线名称、单位、左右刻度、线型等信息。为了便于读取曲线数值,曲线道还绘有深度格线和刻度格线。

第一道反映岩性变化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伽马曲线(GR)和井径曲线(CAL)。第二道用来标记测井深度,称为深度道。第三道用来记录孔隙大小测井曲线,包括声波曲线(AC)、密度曲线(DEN)和中子曲线(CNL)。第四道用来记录电阻率(反映电性即含油性)测井曲线,包括深侧向

电阻率曲线(RLLD)、浅侧向电阻率

曲线(RLLS)和冲洗带电阻率曲线

(RXO)。

通过图1来看,

第一道曲线中:自然电位、自

然伽马等的不同深度处的数值反映

了相对而言哪个层位更适合和更可

能作为储层,一般而言,曲线的数

值越大表明该处地层更接近泥岩,

相反,数值越低,则表明其更接近

于砂岩,是比较好的储层。

第二道曲线中:声波时差等的

不同部位的数值则反映了孔隙度的

大小。一般而言,砂岩的孔隙度较

图1

为均匀,相对于泥质含量较高的泥

岩来讲,泥岩的空隙变化幅度则较大,此现象的原因为,砂岩多为粒间孔,而泥岩中则多为裂缝等缝隙。另外,结合电位曲线对比观察,则比较清晰的反映了岩层的物性。

第三道曲线中:各种电阻率的变化同样反映了地层导电性(即含油性)的变化,数值较高处一般为砂岩,较低处一般为泥岩,这是由于油的电阻率比水的电阻率大的原因。

另外,曲线图中出现的曲线急剧高低起伏的现象则是表明岩性砂泥质含量的急剧变化,如砂泥薄互层的情况。

最后,老师还提起了钻井过程中的几种套管,有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表层套管用来支撑井壁,技术套管用来保护地层及防止井喷等作用,而生产套管则作用主要是生产油。

三、总结

通过此次的认识实习,我对测井仪器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进而对于测井曲线的形成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课上老师所讲述的测井曲线的知识,再结合此次实验中所看到的实际测井曲线图,将自己所能理解明白的应用在解释上面,学会了怎样去解释测井曲线图。

作为资源勘查的学生,测井这门课程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有更大的作用,此次的参观教学实验使我对于以后测井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性的认识和了解。

机械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一、概述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机器是由各种机构所组成,一部机器可由一种或者多种机构组成,如内燃机是由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组合而成。机构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一些常见的基本机构通过各种组合形式来协调实现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运动的传递过程,加深对机器的总体感性认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基本机构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 2.了解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过程; 3.初步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设备 1.配有同步讲解的“机械原理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本套陈列柜是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 2.各种典型机构模型及机构创新设计产品。 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观察陈列柜中及实验台上各种机构,初步建立对各种常见机构的基本认识。 2.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各种机构的同步讲解,加深对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的认识。 3.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了解各种机构在实际机械产品中的应

用。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台,将实验台上的各种机构放回原位。 5.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以观察和思考为主,只允许移动实验台上的机构模型,不要动手拨动陈列柜中的机构。 五、预习、课内用纸及实验报告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的知识内容,并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预习报告。 2.上实验课必须带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作为课内用纸,对已知条件、实验数据及各种图表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必须请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并在课内用纸上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求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实验报告,报告要求一周内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 2)简述实验设备。 3)思考题: ①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械、机器和机构?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构件?构件和零件有何区别? 4)在机械产品中,任选一种常见机构,分析其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并画出机构示意图。

测井

第一章: 1.分析自然电位的成因,写出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总电动势表达式。 成因:1)地层水含盐浓度和泥浆含盐浓度不同,引起离子的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 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地层压力与泥浆柱压力不同时,在地层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 扩散电动势:w mf d mf w d d R R K C C K E lg lg ≈≈ 扩散吸附电动势:w mf a mf w a a R R K C C K E lg lg ≈≈ 总电动势: 21 1 2 lg lg lg C C K C C K C C K E a mf a mf d s -+=mf a d s C C K K E 2 lg )(+=mf s C C K E 2 lg =若砂岩的地层水矿化度为C 2,泥岩的地层水矿化度为C 1,泥浆滤夜的矿化度为C mf ,C 1 ≥ C 2 ≥ C mf 2、不同Cw 、Cmf 情况下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有哪些特征? 在井中电流从泥岩流向砂岩,电位值沿电流方向降低,界面处全部电流都在井中,电流线最密,电位变化最大。在砂岩处,自然电位曲线的异常幅度ΔU sp 小于静自然电位曲线的异常幅度SSP 。 3、影响自然电位测井的因素有哪些? 1)岩性的影响 K 与泥质的类型、泥质含量及分布形式有关。不同的岩性,电 阻R 不同。 2)地层水和泥浆滤液中的含盐浓度及盐的类型 矿化度不同时,C w /C mf 不同;盐的类型不同时,K 值不同。 3)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引起K 值的变化,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明显。 4)地层厚度的影响 5)井径和侵入影响 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应用于哪些方面? 划分渗透层并确定层界面的位置;求取地层水电阻率R w ;求取泥质含量Vsh ;求取阳离子交换容量Q v 5.自然电位曲线的泥岩基线是:(2) (1)测量自然电位的零线;(2)衡量自然电位异常的零线;(3)没有意义; (4)其值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6.偏向低电位一方的自然电位异常称为(负异常),其数值是:(3) (1)负的;(2)正的;(3)无正负之分。 7.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说明:(2) (1)Cw> Cmf;(2)Cw

测井年终工作总结

测井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测量员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12年又到尾声了。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测量人员,我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我静心回想这一年的工作生活,感受很多,收获颇丰。现将我这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测量是建筑工程之本,是工程中的各工种的标尺。没有它我们的工作就没了目标,就是盲目的工作,就成了盲人骑瞎马,就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刚开始我以为测量放线是个很简单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慢慢发现,其实不然,它也有好多要学习的地方。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项目部技术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对测量工作做到严格控制,和同事一起努力完成每一项测量任务。在施工测量之前,认真审图,对图上有误、有疑义的地方及时向领导及前辈们请教、咨询、学习。测量放线中向同事学习,相互配合。从陌生到熟悉,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放线后认真复合线的位置确保准确性。在测量放线中各类仪器能准确、快速的使用。在测量放样过程中,有时候会面临改线、补线的问题,这也是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过程,使得我对疑惑的地方理解和掌握的更加彻底,也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通过书籍及同事的帮助指导学习了更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了解各项规范。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不能自我提高就意味着落后,就不能适应目前施工建设工作的发展要求。所以在 今后的工作中,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在尽量减小误差,消灭错误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最有利的保障。在平常的工作中积极督促劳务队配合我们的放线工作,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改正,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不让其成为工程进度的绊脚石。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从刚来工地的好奇到熟悉,得到了至深的锻炼,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自己也变得成熟、稳重。尽管这一年当中我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测量员,相对于自己期望还相差甚远,对于现在的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加强新知识、新理论的充实,加强个人操作技术和管理意识,配合其他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明年的工作中,在闲暇时间多与其他项目测量员互相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成绩: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两者有何区别?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 么? 3. 凸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 齿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渐开线?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 渐开线有什么性质? 5. 什么是定轴轮系?什么是是周转轮系?何为行星轮系?何为差动轮系? 篇二: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

测井实习报告总结

测井实习报告总结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射孔、测试、井下仪器、测井解释、地面仪器、测井工艺、现场测井观摩、综合录井。 射孔是将射孔枪送到预定的深度后,进行校深、点火,利用聚能罩聚集很高的能量,爆炸将射孔弹射出,穿透套管和地层,从而达到形成通道的目的。射孔是一种完井手段,主要是让地层中的油气能通过射孔通道流入井筒内。射孔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井下射孔、卡钻的判断、井壁取芯。在射孔作业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射孔弹在井下不爆炸而在工作地面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误射孔、卡枪。实习前以为射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我才发现射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射孔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测试是试油的一种手段,它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对油气层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地层压力,温度,地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判断,渗透率,测试影响半径,油气的边界等。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裸眼井测试,另一类是套管井测试。其中裸眼井测试是一种不稳定的测试,一般风险较大,因此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井下不超过8小时;而套管井测试是一种稳定测试,风险较小,测试时间长,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层位污染,需要开井10分钟,然后关井,再开井充分流动,观察两次流动压力是否一样。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对仪器的观察,我对测试这个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的过程有了一定的

了解。 井下仪器的观察,在仪器车间我们观看了普通声波探头、长源距声波探头、硬电极、双感应探头、微球形聚焦探头、岩性密度探头、地层倾角方位探头、补偿中子测井仪、双侧向测井仪等一系列的井下装置和设备。井下仪器除了有这些探头外还包括电子线路和防转短节。以前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过一些井下测井仪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这次身临其境的看到了实际的仪器,发现和自己想象当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通过观察这些仪器,加深了我对测井仪器及测井原理的进一步认识。 测井解释包括资料的上井验收和资料解释。上井验收时要看测井曲线是否符合标准;测井解释时一般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对测量的曲线进行解释,陆相一般为沙泥岩剖面、海相为碳酸盐剖面,可以利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剖面,识别岩性计算参数。一般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编和转换,还要进行深度校正。可用来识别岩性的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经;测量孔隙度的曲线有声波、密度、中子;测量电阻率的曲线一般有双侧向和微球的组合、感应测井和八侧向的组合。另外还有一些测井新方法,比如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脉冲中子测井等。通过这些学习,是我对测井资料的解释过程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要从多条曲线来综合判断岩性划分岩层,而且测得的曲线并不是像课本上的那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看机构的运动(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了解各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应用,配合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实验设备 各类机器、机构模型陈列柜(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构件为机架,运动规律给定的构件为原动件,原动件由电动机驱动做等速运动,其余的活动构件则为从动件。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四种基本机构如下: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

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人为地拨动构件。 2、不要随意按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遵守实验室规则,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五、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纸书写,写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 2、写出实验目的 3、写出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类型: 5、思考题: (1)机器是由组成的,当有多个机构时,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互相配合。 (2)在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种形式。 (3)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一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4)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二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5)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若利用凸轮和从动件的高副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 (6)斜齿轮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优点是、、和。缺点是因轮齿倾斜而产生,使轴承受到附加的轴向推力。 (7)当齿数无穷多时,渐开线齿廓变成,齿轮变成。 (8)相同的齿数,模数大的齿轮轮齿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 (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同的,越接近基圆压力角越,渐开线在基圆处的压力角为。国家标准规定齿廓上分度圆的压力角为20°与15°两种,常用的为。 (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大,少,小,同时啮合的齿数。 (11)摆线针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优点是:小,轻,能力大,高,平稳等。 (12)举例说明四大机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附:陈列柜内容简介(文前数字为陈列柜中相应机构的序号)

生产测井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试井人员(3人)意大利生产测井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2003年12月4日 我们试井方面一行三人于2003年3月29日至2003年4月12日在意大利帕斯卡拉市GEOSERVICES培训基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生产测井专业技术培训。本次国外培训是在公司总部两位总经理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完成的。在全体参加培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学习了新技术,而且全面地提升了专业知识,同时也从授课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次培训不仅为参加培训人员带来了好处,也为公司在以后的整体作业和服务上一个台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本培训报告由房立文、林炳南完成。 培训时间:2003年3月29日至2003年4月13日(两个星期,12天课程) 培训地点:意大利帕斯卡拉市 飞行路线:北京-巴黎-都灵-帕斯卡拉-米兰-巴黎—北京 培训人员:塘沽地区房立文 湛江地区林炳南,李建良 指导老师:DIETER BARTSCH,ANDRE LABRIET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生产测井专业,理论和实操相结合。 1)生产测井作业中使用的井下工具原理及其操作 2)SONDEX MEMLOG 软件的操作 3)生产测井相关的油藏基本知识 4)生产测井资料解释软件PLWIN的操作 具体安排: 3月31日星期一 1、生产测井在油田测试中的应用范围及重要性 2、油藏地质的基本知识 4月1日星期二 1、生产测井工具的基本原理 2、生产测井工具的结构 4月2日星期三 1、生产测井工具的原理和结构 2、生产测井工具的维护保养 4月3日星期四 1、各种流量计的使用范围 2、SONDEX MEMLOG 软件简介 4月4日星期五 1、观看流量计拆卸和组装录像并进行操作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典型机构认识与分析实验 实验九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对现代虚拟设计和现代测试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 3、通过实测和软件仿真了解不同运动规律的盘形凸轮的运动,了解圆柱凸轮的运动; 4、掌握凸轮廓线的测试方法; 5、通过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的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 二、JTJs-Ⅲ实验台简介: 1、结构组成 1-安装底座2-凸轮支座3-同步带轮4-同步带5-电机支座6-步进电机 7-齿轮齿条支座8-尖顶从动件9-导轨10-被测凸轮

(盘形)11-圆柱凸轮 12-轴承座13-齿条14-小齿轮15-齿轮支架16-角位移传感器 图1JTJs-Ⅲ实验台结构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 1)凸轮原始参数: 盘形凸轮机构 1#凸轮: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60o、回程转角Ф,=1620; 凸轮质量m1=0.765㎏。 2#凸轮: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765㎏。 3#凸轮:3-4-5多项式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从动件滚子半径rt=7.5mm;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852㎏。 4#凸轮: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768㎏。 5#凸轮: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6#凸轮:改进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7#凸轮:改进正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

测井公司实习报告

测井公司实习报告 暑假期间,我们07级的3个班在测录井工程公司的2个星期内,在学校老师企业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那个十分故意义的课程同时收获很大,在此次实习前,我们差不多完成了声放电等各种测井办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任务,这次亲身来到测井公司实地实习使我们对测井的认识从理论很好的延伸到了实际当中。经过此次生产实习,我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每天都有不少新的体味,对各种测井办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各种仪器的使用办法和操作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次实习的要紧内容包括:射孔、测试、井下仪器、测井解释、地面仪器、测井工艺、现场测井观摩、综合录井。 射孔是将射孔枪送到预定的深度后,进行校深、点火,利用聚能罩聚拢很高的能量,爆炸将射孔弹射出,穿透套管和地层,从而达到形成通道的目的。射孔是一种完井手段,要紧是让地层中的油气能经过射孔通道流入井筒内。射孔完成的要紧任务包括井下射孔、卡钻的推断、井壁取芯。在射孔作业中常遇到的咨询题有射孔弹在井下别爆炸而在工作地面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误射孔、卡枪。实习前以为射孔是一件很简单的情况,经过老师的说解,如今我才发觉射孔是一具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射孔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测试是试油的一种手段,它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对油气层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地层压力,温度,地层产出流体性质的推断,渗透率,测试妨碍半径,油气的边界等。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裸眼井测试,另一类是套管井测试。其中裸眼井测试是一种别稳定的测试,普通风险较大,所以测试时刻别宜过长,普通井下别超过8小时;而套管井测试是一种稳定测试,风险较小,测试时刻长,测试过程中可能浮现层位污染,需要开井10分钟,然后关井,再开井充分流淌,观看两次流淌压力是否一样。经过听取老师的说解和对仪器的观看,我对测试那个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井下仪器的观看,在仪器车间我们观察了一般声波探头、长源距声波探头、硬电极、双感应探头、微球形聚焦探头、岩性密度探头、地层倾角方位探头、补偿中子测井仪、双侧向测井仪等一系列的井下装置和设备。井下仪器除了有这些探头外还包括电子线路和防转短节。往常不过在课本上看到过一些井下测井仪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这次身临其境的看到了实际的仪器,发觉和自己想象当中的依然有一定的出入的。经过观看这些仪器,加深了我对测井仪器及测井原理的进一步认识。 测井解释包括资料的上井验收和资料解释。上井验收时要看测井曲线是否符合标准;测井解释时普通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对测量的曲线进行解释,陆相普通为沙泥岩剖面、海相为碳酸盐剖面,能够利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剖面,识别岩性计算参数。普通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编和转换,还要进行深度校正。可用来识别岩性的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经;测量孔隙度的曲线有声波、密度、中子;测量电阻率的曲线普通有双侧向和微球的组合、感应测井和八侧向的组合。另外还有一些测井新办法,比如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脉冲中子测井等。经过这些学习,是我对测井资料的解释过程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要从多条曲线来综合推断岩性划分岩层,而且测得的曲线并别是像课本上的那些那么有特点,我们要依照实际事情综合各种信息来综合推断。 地面系统的进展记忆的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又从数字信号进展到如今的成像测井。在早期的测井地面系统中,绞车与通信设备两者是单独的,经过设备连接在一起,而如今的操作室和绞车在同一辆车内。 测井工艺方面我们要紧了解了,测井的电缆。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四芯电缆和七芯电缆。直径5.6mm的单芯电缆要紧用于生产井测气、水剖面;直径11.8mm的七芯电缆是如今测井的常用电缆。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现代机械设计教研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 一、平面连杆机构 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 3.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 3.凸轮机构按凸轮外形可分为、、 、。 4.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三、齿轮机构 1.在平面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行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2.在平面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3.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4.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四、轮系 1.你所观察到的轮系的功用有哪些? 五、间歇运动机构 1.常用的间歇机构、、、。 2.能实现由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回转的间歇机构有哪几类?

六、进行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

机构运动简图实验报告 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要求 1.用圆规和三角板,按选定的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在机构运动简图上,用箭头标示原动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各构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各运动副,并列表说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3.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测井实习报告

测井实习报告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关于七个泉油田七7-7(K9-K10)测井解释的实训报告 目录 1、前言 (1) 2、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 (1) 油田概况····································第 1页 油井(七7-7井)概况 (1) 层段(K9-K10)概况 (1) 3、初步评价方法 (1) 4、层间定量分析 (1)

5、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 (2) 6、测井结果分析 (2) 7、心得体会 (2) 8、测井解释成果图································(见附页) 一、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油气田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测井资料解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为期5天,包括资料收集整理,软件安装运用,图像数据分析,地层层位判断及成果解释等。要求通过这次设计熟悉卡奔软件并导入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划分及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及初步评价方法。 二、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 油田概况 七个泉构造属于XXXX西部坳陷区尕斯断陷亚区小红山-阿哈堤-七个泉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七个泉油田为一南陡北缓的短轴状背斜构造,油藏无气顶气。 油井(七7-7井)概况 本组负责七7-7井的地层测井解释,该井位于七个泉油田构造高点,七中3井310°方位249m处,该采油井地面海拔,补心海拔,完钻井深为1155m。 层段(K9-K10)概况

2中间本人负责层段K9-K10的测井解释,深度为650m-830m。该层段均为E 3 标志层,主要由砂质泥岩构成,且为主要含油层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三、初步评价方法 1.先根据储层四性关系来判断各段岩性,再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 2.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方法 油层: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相对高值,电阻率相对较高; 水层: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较高; 干层: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声波时差低值,微电位、微梯度相对高值; 油水层:自然电位有较大的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较高,声波时差增大。 四、层间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测井解释图,先大概把七个泉油田七7-7(K9-K10)分为28个储层段,其中,油层15个,干层9个,水层2个,含油水层2个。再根据公式定量对各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格所示。 2砂岩有效孔隙度计算公式:△t =*Φ+175 E 3 2砂岩渗透率计算公式:K=含油饱和度计算公式: E 3 式中,m=,a=,n=,b=; 1000 LN(Rw) = ,其中D采用的平均深度;Rt = COND 五、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 六、测井结果分析 2中间标志层:孔隙度(Φ)结合各层段相关参数,根据以砂岩为主的E 3 ≥%,渗透率(K)≥1×10-3μm2;干层:Φ<%;水层:Φ≥%,So<42%;油水同层:Φ≥%,42%<So≤50%;油层:Φ≥%,So≥50%的标准,定量的分析了初步评价的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层段重新得出解释,如上表格所示。 七、心得体会 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利用卡奔软件对测井解释曲线进行分析处理,掌握了各参数的计算分析,定量定性的学习了储层划分的原则和相关评价方法,深刻的认识到了现场软件应用的必要性与实效性,以后要加强相关学习。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总结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扩散电动势:离子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 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2.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薄膜同样离子将要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 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3.自然电位曲线的正异常、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 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4.泥浆侵入现象: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 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5.高侵、低侵: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小于原状地层电 阻率Rt. 6.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电位电极系. 7.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 8.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测井,是各油田或油区为了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并进行井间 地层对比,对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都必须测量的一套综合测井方法。因它常用于地层对比,故又称对比测井。 9.侧向测井: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 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 10.光电、康普顿、电子对效应: (1)光电效应:当伽马射线能量较小时(能量大约在0.01MeV~0.1MeV),它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将全部能量传给一个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而伽马光子本身被完全吸收。 (2)康普顿效应:当伽马射线能量中等时,它与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作用,把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该电子从某一方向射出,而损失了部分能量的伽马射线向另一方向散射出去。这种效应称为康普顿效应,发生散射的伽马射线称为散射伽马射线。 (3)电子对效应:当伽马射线能量大于1.022MEV时,它与物质的原子核发生作用,伽马射线转化为一对电子(正负电子),而伽马光子本身被全部吸收。这种效应称为电子对效应。 二、填空题 1、形成储集层的条件是、。 2、泥浆侵入使井壁附近的储集层形成几个环带,分别为泥浆、泥饼、侵入带、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 3、构成储集层的大多数矿物,导电性低,使这种岩石的电阻率高;黏土矿物由于电阻率低,使含有此种成分的岩石导电性高。

《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 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第1柜机构的组成 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 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 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 1 鄂式破碎机、飞剪; 2 惯性筛; 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4 鹤式起重机; 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 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 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 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 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

伽马测井

第四节伽马测井 一、自然伽马测井 1、岩石的自然伽马放射性 岩石的自然放射性就是由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与含量决定的。岩石中的自然 放射性核素主要就是铀(U238)、钍(Th232)、锕(Ac227)及其衰变物与钾的放射性同位素K40等,这些核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α、β、γ射线,所以岩石具有自然放射性。 沉积岩按放射性浓度可粗略分为三类:1)放射性高的岩石:包括粘土岩、火山灰、海绿石砂岩、独居石砂岩、钾钒矿砂岩、含铀钒矿的灰岩及钾盐等。深海相泥岩的放射性浓度常达90×10-12克镭当量/克;浅海相泥岩的放射性浓度为(20-30)×10-12克镭当量/克。钾盐中的K40可达60×10-12克镭当量/克2) 放射性中等的沉积岩:包括砂层、砂岩与含有少量泥质的碳酸盐岩等,其放射性浓度为(1-8)×10-12克镭当量/克。 3)放射性低的沉积岩:包括石膏、硬石膏、岩盐、纯的石灰岩、白云岩与石英砂岩等。 根据实验与统计,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一般有以下变化规律: (1)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2)随有机物含量增加而增加。如沥青质泥岩的放射性很高。在还原条件下,六价铀能被还原成四价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沉淀在地层中,且有机物容易吸附含铀与钍的放射性物质。(3)随着钾盐与某些放射性矿物的增加而增加。 在油气田中常遇到的沉积岩的自然伽马放射性主要决定于泥质含量的多少。但必须注意:从问题的实质来瞧,岩石自然放射性的强度就是由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 的含量决定的,当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求地层泥质含量时应做全面考虑。 2、自然伽马射线强度分布 研究自然伽马射线在地层中与沿井轴的强度分布,就是自然伽马测井基本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现按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1)无限均匀放射性地层中伽马射线的强度为了便于研究,先考虑无限均匀放射性地层 的原始状态,即在尚未钻井之前地层中伽马射线的强度。设地层的密度为ρ, 每克岩石含q 克放射性物质(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矿物或混与物),每克放射性物质平均每秒钟发射a个伽马光子,且地层对伽马射线的吸收系数为μ(平均值),那么所示的地层中,体积元div在M点造成的伽马射线强度为(9、4、2)采用球坐标系,dv=r2sinθdrdθdφ, 则上式写成: 对此式进行积分, (9、4、3)

测井实训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我们通过对一口实例测井资料的人工解释,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⑴巩固九种测井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井径测井曲线cal, 深感应测井曲线ild,中感应测井曲线ilm, 八侧向测井曲线ll8,声波测井曲线ac,补偿中 子测井曲线cnl,密度测井曲线den的原理。 ⑵掌握九种种测井曲线的特点及其应用,定性划分砂泥岩剖面储集层的基本方法 ⑶掌握应用九种测井曲线值计算储层物性参数:泥质含量vsh ,孔隙度∮,地层含水 饱和度sw ,地层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wxo的方法。 ⑷掌握应用储层物性参数结果识别油层、气层和水层的方法。 2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⑴识别岩性和划分渗透层定性划分岩性和渗透层主要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 sp:在淡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井中,以大段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sp 曲线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以认为是渗透性岩层,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异常的方 向和幅度取决于rmf/rw大于还是小于1. 如果rmf> rw,则为负异常,否则为正异常。泥 质的砂岩负异常幅度变低,而且随泥质含量的增多而异常幅度下降。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渗透 层的sp曲线值较小,非渗透层的sp曲线值较大。地层中心为对称曲线的半幅点对于岩层的 界面。 gr: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划分岩性,主要是根据岩层中泥质含量的不同进行的,在砂 泥岩剖面中,如果砂层中不含放射性矿物,砂岩gr低值,泥岩高值。随泥质含量增加,gr 增高。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渗透层的gr曲线值较小,非渗透层的gr曲线值较大。 cal井径:泥岩和某些松散岩层常常由于钻井时泥浆的浸泡和冲刷造成井壁坍塌,使实际 井径大于钻头直径,出现井径扩大;渗透性岩层,常常由于泥浆滤液向岩层中渗透,在井壁 上形成泥饼,使实际井径小于钻头直径,出现井径缩小;而在致密岩层处,井径一般变化不 大,实际井径接近钻头直径。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渗透层的 cali曲线值较小,而非渗透层的cali曲线值较大。 声波时差:岩石越致密,时差越小,岩石越疏松,孔隙度越大,时差就越大。 电阻率测井:一般泥岩处为低值,砂岩处为高值。渗透层处,两条微电极曲线出现幅度 差,非渗透层处,两条曲线出现很小的幅度差。 测井曲线spgrcal深中浅电阻率声波cnl 储集层-砂岩负异常(rw<rmf)正异常(rw>rmf)低缩径 高阻,幅度差<300us/m较小 非储集层-泥岩泥岩基线高扩径 低阻,无幅度差>300us/m较大 砂泥岩剖面测井曲线特征 ⑵参数计算 ⒈储层厚度 储集层总厚度为顶界面和底界面间的深度差。ht=h2-h1 ⒉泥质含量vsh 在沉积岩剖面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主要反映泥质含量。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 公式:计算步骤: g? ①用公式计算自然伽马相对值:? gmax?gmin gr?gmin gr为自然伽马测量值; gmin为纯砂岩自然伽马极小值; gmax为泥岩

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看机构的运动(10个列柜,77种机构),了解各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应用,配合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实验设备 各类机器、机构模型列柜(10个列柜,77种机构)。 三、实验原理和容 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构件为机架,运动规律给定的构件为原动件,原动件由电动机驱动做等速运动,其余的活动构件则为从动件。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四种基本机构如下: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 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人为地拨动构件。 2、不要随意按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遵守实验室规则,规操作,注意安全。 五、实验报告容要求 1、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纸书写,写上、学号、班级、实验日期。 2、写出实验目的 3、写出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类型: 5、思考题: (1)机器是由组成的,当有多个机构时,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互相配合。 (2)在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种形式。 (3)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一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4)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二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5)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若利用凸轮和从动件的高副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 (6)斜齿轮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优点是、、和。缺点是因轮齿倾斜而产生,使轴承受到附加的轴向推力。 (7)当齿数无穷多时,渐开线齿廓变成,齿轮变成。 (8)相同的齿数,模数大的齿轮轮齿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 (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同的,越接近基圆压力角越,渐开线在基圆处的压力角 为。国家标准规定齿廓上分度圆的压力角为20°与15°两种,常用的为。 (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大,少,小,同时啮合的齿数。(11)摆线针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优点是:小,轻,能力大,高,平稳等。 (12)举例说明四大机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测井工作总结 1、测井工作量 本次测井时间为2009年11月26日,实测深度184米,测斜点5个,可采煤层1层,具体测井数据如下表: 2、使用仪器设备及刻度 本区使用的仪器设备为陕西渭南煤砖专用设备厂生产的tysc-3q型车载数字测井仪和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的jjx-3a型井斜仪。定期按规范对仪器进行各级刻度调校,井场刻度、校验结果均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并记录在各孔《数字仪井场检查记录表》中。测井资料在室内采用河北省邯郸市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煤田测井处理程序clogpro v2.0。 3、选取的测井参数及技术条件 根据勘探区内煤岩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本次测井所要求的地质任务及以往测井的成果,本区选取了全孔测量:长源距伽马伽马(源距为0.35m)、短源距伽马伽马(源距为0.20m)、三侧向电阻率、自然伽马及声波测井。工程测井包括:井斜和井径。采样间隔为0.05m,按规范要求提升速度均低于最低提升速度,本次测井使用的源种为137cs,源强为56mci,放射性活度为2072mbq。 4、测井定性、定厚解释原则 煤层定性依据视电阻率、密度、声速曲线的高幅值和自然伽玛的 低幅值而定。煤层深度和厚度的解释在1:50曲线上进行。对于可采煤层、伽玛伽玛曲线用相对幅值的1/3—2/5分层定厚,视电阻率曲线依据根部分离点解释,声速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则以相对幅值的半幅点分层定厚。对不可采煤层在1:200曲线上进行综合解释。 对孔内岩性的划分,以自然伽玛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为主,参照其它各参数曲线并结合勘探区地质特点在1:200测井曲线上进行综合解释。 5、总结 本次测井工作选择测井参数和技术条件合理,工作方法正确,质量较好,所获资料可靠。篇二:2012年测井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测井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我们在站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的有关文件政策,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承诺,严格把关,秉公尽责,提高工作效率。测井监督岗全体员工转换工作思路,围绕提高测试成功率,进行强化现场监督,现场监督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对于重大事情请示领导进行协调解决,对于测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抓、抓重点,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成功率。一.2012年工作量完成情况: 1、2012年测井工作完成情况见表一: 表一 2012年测井报表 2、2011-2012年测井工作量对比见表二: 表二测井工作量对比 3、2012年投捞调配工作完成情况见表三: 表三 2012年投捞调配报表 4、2011年-2012年投捞调配完成率对比 表四 2011-2012年投捞调配完成率对比表 二.测试、测井方面主要做的工作: 2012年,在工作方式上转变观念,对于投捞调配中存在问题的井进行分类管理,比如:钻井影响的、单流阀漏失的、全井无流量的等等,我们把这些井分类统计,然后和注水项目部、开发地质研究所协调分类解决,这样,工作起来思路清楚,有条不紊,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高,对于遇阻的井我们结合作业起管柱查原因,了解遇阻原因。我们加强现场监督,重点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集(一){A发动机构造认知实验}

实验报告集 A 发动机构造认知实验 ( 发动机配气机构认知a 、发动机冷却系统认知b 、发动机润滑系统认知c ) 课程: a 、 b 、c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实验一发动机配气机构认知a----------------------------3~5 实验二发动机冷却系统认知b -------------------------------6~9 实验三发动机润滑系统认知c -----------------------------10~14

实 验 报 告 学 号 姓 名 同 组 者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班 级 实验日期 实验一 发动机配气机构认知a (2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汽车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配气机构各参数的意义。 3.掌握汽车配气机构的检测及调整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配气机构的作用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新鲜充量对于汽油机而言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对于柴油机而言是纯空气。 二)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配气机构由凸轮轴、挺杆、推杆、摇臂、摇臂轴、气门弹簧及气门导管等一些相关部件组成。 凸轮轴在发动 机上的布置有下置,侧置和顶置。 现代发动机上通常采用顶置式, 它位于气缸盖上。凸轮轴直接通 过挺柱驱动气门,省去了一大套 如挺杆、推杆等往复运动的部件, 很适用于高转速发动机,但也带 来传动轴的困难,由于凸轮轴在 气缸盖上,气缸盖拆装较为麻烦, 并且喷油器的布置也较困难。另 有一种顶置式是凸轮轴的幅轮直接驱动气门。这种形式的优点不但机构简单、惯性小、对凸轮轴的要求不高,故在新式汽车应用广泛。 三)主要零部件 1)气门组件。气门组件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锁片、气门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