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机械能计算题-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解析版)

专题12 机械能计算题-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解析版)
专题12 机械能计算题-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12月月考分项汇编(二)

专题12 机械能计算题

1、(2021·浙江省富阳浦江新昌三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为R =1m 的光滑圆弧轨道底端切线水平,与水平传送带 左端B 靠近,传送带右端C 与一平台靠近,圆弧轨道底端、传送带上表面及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53°,传送带长为1 m ,以v =4 m/s 的恒定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动,一轻弹簧放在平台上,弹簧右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左端与平台上D 点对 齐,CD 长也为1 m ,平台D 点右侧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10m/s 2,让质量为1 kg 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由静止释放,物块第二次滑上传送带后,恰好能滑到传送带的左端 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1)求物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第一次压缩弹簧,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3)物块从静止释放到第一次向左滑到B 点过程中,物块与传送带及平台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1.414,5=2.236,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1)18N ;(2)6.5J ;(3)21.33 J 【解析】

(1)物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弧轨道最底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11

(cos )2

mg R R mv θ-=

求得

122m/s v =

在圆弧轨道最底端时

2

1v F mg m R

-=

求得

18 N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圆弧轨道最底端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8N

(2)由于1v v >,因此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先做加速运动,设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加速后匀速,则加速的加速度

11ma mg μ=

解得

215m/s a =

加速的距离

22

111

0.8m<1m 2v v x a -==

因此物块以v =4 m/s 的速度从C 点滑上平台,设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从C 点到第一次向左运动到B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2211

202

CD mgx mgL mv μμ--=-

求得

20.15μ=

物块从C 点到第一次压缩弹簧到最大形变量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有:

2

212

CD Pm mv mgx E μ=+ 求得最大弹性势能

6.5J pm E =

(3)物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滑动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1

1111

()4(3v v Q mg v x a μ-=?

-=- 物块在平台上运动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2223J CD Q mgx μ==

设物块第二次刚滑上传送带时速度大小为v 2,则有

221

2v L a =

求得

210m/s v =

物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滑动因摩擦产的热量

2

211

()(5410)J v Q mg L v a μ=+?

=+ 摩擦产生的热量

123[2042(52)]J=21.33J Q Q Q Q =++=+-

2、(2021·天津市河东区八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小,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直轨道AB 和圆弧轨道BC 组成,小球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后又滑上半径R =0.4m 的圆轨道(不计轨道连接处能量损失,g 取10m/s 2)。

(1)若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刚好能滑到圆轨道的最高点C ,求斜面高h ;

(2)若接触面均粗糙,小球质量m =0.1kg ,斜面高h =2m ,小球运动到C 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mg ,求全过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

【答案】(1)1m ;(2)-0.8J 【解析】

(1)小球刚好到达C 点,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mv mg R

= 从A 到C 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122

mg h R mv -=

解得

2.5 2.50.4m 1m h R ==?=

(2)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C

v mg mg m R

+=

从A 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1202

f C m

g

h R W mv -+=

- 解得

0.8J f W =-

3、(202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1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 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 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 、C 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 =1m ,圆弧对应圆心角为θ=106°,轨道最低点为O ,A 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0.8m 。小物块离开C 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上升能到达的最高点为D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3μ=,传送带的速度恒为5m/s ,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21

3

=

μ。(g =10m/s 2,sin37°

=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离开A 点的水平初速度v 1; (2)小物块经过O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P A 间的距离;

(4)物块由C 上升到最高点D 所需时间。

【答案】(1)3m/s ;(2)43N ;(3)1.5m ;(4)0.5s 【解析】

(1)对小物块,由A 到B ,作平抛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22y v gh =

在B 点

1

tan

2

y v v θ

=

所以

1v =3m/s 1

cos

2

B

v v θ

=

所以

B v =5m/s

(2)对小物块,由B 到O ,由动能定理有

()22

O B 111sin 3722

mv mv mgR =?-- 在O 点,作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v N mg m R

-=

N =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43N 。

(3)物块在传送带上由P 到A 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2

11102

mv mgs μ=- 所以

s =1.5m

(4)物块沿斜面上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2sin 53cos53mg mg ma μ??+=

2210m /s a =

由动能定理知

C B v v ==5m/s

小物块由C 上升到最高点D 历时

2

C

v t a =

=0.5s

4、(202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由1 4

圆弧AB和

1

2

圆弧

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

2

R

。一小球在A点

正上方与A相距

4

R

的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如能,到达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多大?

【答案】恰好运动到C点,压力为0N

【解析】

假定小球能到C点,由P到C,由动能定理有

2

1

24

C

R

mv mg

=?

到C点,小球做圆周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2

2

C

v

N mg m

R

+=

解得

N=0

可见恰好能到C点。

5、(2021·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半径

1

R=m

4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70,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一质量M= 2kg、板长L =0.65m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C点,其上表面所在平面与圆弧轨道C点和右侧固定平台D等高.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0.6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然后沿圆弧轨道滑下经C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平台D时被牢固粘连.已知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板右端到平台D左侧的距离s在

0.1m<s<0.5m范围内取值.取g=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 物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B

(2) 物块经过C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 试讨论物块刚滑上平台D 时的动能KD E 与s 的关系

【答案】(1)1/m s (2) 46N ,方向竖直向下(3) 0.25kD E J =或 1.255kD E s =- 【解析】

(1)从A 到B ,物块做平抛运动,由几何关系得:0

sin 37B

v v = v B =1m/s

(2)从B 到C ,物块机械能守恒 202

11(sin 37)22

C B

mv mg R R mv =++ 解得:v C =3m/s

2C

N v F mg m R

-=

联立解得F N =46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N ˊ=F N ,物块在C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6N ,方向竖直向下

(3) 物块从C 点滑上滑板后开始作匀减速运动,此时滑板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滑板达共同速度时,二者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设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mv C =(m+M)v 解得 v=1m/s

对物块,用动能定理列方程:22

11122C mgs mv mv μ-=

-,解得:s 1=0.8m 对滑板,用动能定理列方程:2

212

mgs Mv μ=,解得:s 2=0.2m

由此可知物块在滑板上相对滑过?s=s 1-s 2=0.6m 时,小于0.65m ,并没有滑下去,二者就具有共同速度了(同速时物块离滑板右侧还有L-?s=0.05m 距离).

①当0.2m≤s <0.5m 时,物块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s 1=0.8m ,匀速运动s -s 2,匀减速运动L-?s=0.05m ,滑上

平台D ,根据动能定理:211()2

KD C mg s L s E mv μ-+-?=- 解得:E KD =0.25J

②当0.1m <s <0.2m 时,物块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L+s ,滑上平台D .根据动能定理:

2

1()2

KD C mg L s E mv μ-+=-

解得:E KD =1.25-5s (J )

点睛:本题将平抛、圆周运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在一起考查,注意分析运动过程,并根据过程正确的选择物理规律求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相对运动的位移大小.

6、(2021·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4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h =3.2m 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 点,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其速率都不发生变化。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5,取g =10m/s 2,求: (1)物体从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所用的时间; (2)物体从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1)3.6s ;(2)144J 【解析】

(1)物体下滑到A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gh =

2

112

mv 解得v 1=8m/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mg sin30°

解得a 1=5m/s 2 则运动时间为

t 1=

v

a

=1.6s 物体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物体以传送带的度v =4m/s 返回,取向右为正 由

225m/s a g μ==

向右

v =v 1+a 2t 2

可得

t 2=2.4s

(48)

==

2.4m -4.8m 2

x v t -?=物平均

t 3=

x

v

t 3=1.2s t 总=t 2+t 3=3.6s

(2)传送带的位移为

x 传=vt 2=9.6m

则相对位移为

x 相=x 传-x 物=9.6+4.8=14.4m

故产生的热量为

Q =fx 相=144J

7、(2021·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BC 平滑衔接,滑道BC 高h =10m ,C 是半径R =20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60kg 的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4.5m/s 2,到达B 点时速度v B =30m/s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1)求长直助滑道AB 的长度L ;

(2)若不计BC 段的阻力,求在C 点所受支持力F N 的大小。

【答案】(1)100m ;(2) 3900N 【解析】

(1) 运动员从A 到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22B v aL =

解得:

L =100m

(2) 对运动员从B 到C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221122

C B mgh mv mv =

- 对运动员在C 点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2

N C

mv F mg R

-= 联立解得

F N =3900N

8、(2021·吉林省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 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质量为m ,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53°的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

cos530.6=,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 (2)物体平抛的初动能。

【答案】1841h

g

(2)

16mgh 41

【解析】

(1)飞行轨迹如图所示

令飞行的时间为t ,则水平距离为

0x v t =

竖直方向

212

OD gt =

垂直撞上斜面有

00

tan53y v v v gt

=

= 由几何关系得

tan53h OD x =+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1841h

t g

=

(2)物体平抛的动能为

2k 012

E mv =

联立(1)中各式,解得

k 16mgh

41

E =

9、(2021·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轻绳一端穿在过O 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整个装置绕O 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不计一切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答案】 gl ;(2)6mg 【解析】

(1)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2

mv l

v gl

(2)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2211222

m mg l mv mv =

- 在最低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m

mv F mg l

-= 6F 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6F mg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