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

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

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

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选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卫气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控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

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故选B。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故选A。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风邪来去疾速,变幻无常,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故善行而数变。故选B。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饮食偏嗜方面,属于识记型考题。《素问·五脏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

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故选A。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

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

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

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故选C。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故选C。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唐·王冰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应壮水

之主,以制

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故选A。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例如:偏阳盛或阴虚

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体

质壮实者,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偏弱者,攻伐之药量药稍轻,且

多配伍补益之药。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难经》最早创立"独取寸口"的脉法。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癫病表现为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或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A寒证、水饮B肾虚、脾虚C血瘀、湿证D痛证、惊风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五色主病中面色黑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

A进食仓促B热邪客胃C胃气衰败D食积肠腑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为胃气上迸,横膈拘挛所致。实证往往发病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犯胃所致。虚证多因脾肾阳衰或胃阴不足所致。正常人在刚进食后,或遇风寒,或进食过快均可见呃逆,往往是暂时的,大多能自愈。嗳气常由于食积肠腑所致。

19.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1次者,属于

A少阳病B阳明病C疟疾D湿温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疟疾: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

A浮脉与虚脉B濡脉与弱脉C洪脉与细脉D芤脉与革脉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21.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者,证属

A表里俱热证B里实热证C表实寒证D表寒里热证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表寒里热: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火犯肺证临床表现的是

A面红目赤,急躁易怒B胁肋灼痛,咳嗽阵作

C胸部疼痛,咯吐血腥臭痰D舌红苔黄,脉弦数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火犯肺证是指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肃降,以胸胁灼痛、急躁、咳嗽痰黄或咳血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本

证以胸胁灼痛、急躁、咳嗽痰黄或咳血等与实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

主要依据。

23.下列各项中,不见表证表现的是

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寒痰阻肺证D风寒束肺证

【考查知识点】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4.症见阴部灼热瘙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属

A肝胆湿热证B膀胱湿热证C大肠湿热证D湿热蕴脾证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以阴痒、带下

黄臭等为主要表现者,称肝经湿热下注证。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胃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胃脘嘈杂,饥不欲食B口燥咽干,脉象细数

C脘痞不适,干呕呃逆D大便稀溏,小便短少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胃阴虚证是指阴液亏虚,胃失濡润、和降,以胃脘嘈杂,饥不欲食,脘腹痞胀、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典型表现的是

A腹胀时作B腹痛硬满C舌质绛紫D舌苔厚腻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实证分表实和里实证。其临床表现,里实证分为实寒证,实热证两大类。如腹内有块,腹痛拒按,便秘,苔黄,脉

伏属于里实证。腹胀时作属虚证。

27.症见月经停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肢体麻木者,证属

A脾气亏虚证B肾精亏虚证C肝血虚证D心血虚证

【考查知识点】肝血虚证是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8.六经病的传变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者,称为

A并病B合病C直中D传经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29.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

A便于贮藏B便于制剂C改变性能D引药入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30.白芷具有细辛不具有的功效是

A解表散寒B祛风止痛C宣通鼻窍D消肿排脓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通鼻窍。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解析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解析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2000年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中医综合200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2.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惊胜怒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3.“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 B.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 C.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 D.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 E.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 4.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5.与语言、声音、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气 B.肺气 C.宗气 D.中气 E.心气

6.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经脉是 A.督脉 B.阴维脉 C.阳维脉 D.阴跷脉 E.阳跷脉 7.其循行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8.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足厥阴与足太阳 E.足阳明与足少阳 9.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10.“味过于酸”,则 A.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B.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C.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D.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1.《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属于 A.体内气机的逆乱 B.体内阻血的不足 C.体内阳气之变动 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A寒证、水饮B肾虚、脾虚C血瘀、湿证D痛证、惊风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 A进食仓促B热邪客胃C胃气衰败D食积肠腑 19.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1次者,属于 A少阳病B阳明病C疟疾D湿温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 A浮脉与虚脉B濡脉与弱脉C洪脉与细脉D芤脉与革脉 21.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者,证属

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完素 C、从正D元素 【参考答案】A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C相互对立D 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C 水不疏土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 (《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B卫气和C宗气足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8.分布于上肢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太阳小肠经 【参考答案】A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C风性开泄D 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D肝 【参考答案】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C调畅气机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心火下降, 肾水上济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甘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B气闭C气脱D气亡 【参考答案】C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C风中络

脉D 热极生风 因的是 【参考答案】 C 【参考答案】 C 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阳中求 阴D 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 A 14. 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 热者寒之 B 、用热远热 C 、阴中求 阳 D 、因人制宜 【参考答案】 D 15. 最早提出诊脉 “独取寸口” 的医籍 是 A 《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脉经》 【参考答案】 B 16. 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 无 常者,其病机是 A 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B 肝风夹痰, 蒙 蔽清窍 C 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D 气郁化火, 痰 火扰神 【参考答案】 A 17. 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 4B B. 得是 A 寒证、水饮 B 肾虚、脾虚 C 血瘀、 湿 证D 痛证、惊风 【参考答案】 A 1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 A 进食仓促 B 热邪客胃 C 胃气衰败 D 食 积肠腑 【参考答案】 D 19. 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 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 1 次者,属于 A 少阳病 B 阳明病 C 疟疾 D 湿温 【参考答案】 C 20. 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 A 浮脉与虚脉B 濡脉与弱脉C 洪脉与 细 脉D 芤脉与革脉 【参考答案】 B 21. 症见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脉浮 紧, 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者,证属 A 表里俱热证 B 里实热证 C 表实寒证D 表寒里热证 【参考答案】 D 2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火犯肺证 临床 表现的是 A 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B 胁肋灼痛, 咳 嗽阵作 C 胸部疼痛,咯吐血腥臭痰 D 舌红苔 黄,脉弦数 【参考答案】 C 23. 下列各项中,不见表证表现的是 A 风热犯肺证 B 燥邪犯肺证 C 寒痰阻 肺 证D 风寒束肺证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最全、最准确、最完整)

自2106年官方已不再公布往年真题,大家翻阅资料或上网可以发现2016真题都不全,40题往后即使有也 是往年凑得题,这套题原汁原味。 2016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朱丹溪 C、李杲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藏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脾肾阳虚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肾阳虚损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涎 D、汗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百脉功能 C、肺的呼吸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脉道 D、三焦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A、耗气 B、耗血 C、伤精 D、伤神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甘 B、多食苦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肾、肝、胆 B、肺、肝、脾、胃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津伤液脱 D、气随津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病治阳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A、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 C、体魄锻炼 D、养性调神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癃闭 B、遗尿 C、小便失禁 D、尿后余沥不尽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A、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B、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D、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原因的是() A、食滞胃脘 B、肝气犯胃 C、胃气衰败 D、寒邪客胃

1991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

199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 E. 互相转化 【参考答案】B 2.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 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D. 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E. 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B 3. 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 A. 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 B. 肺具有布散水液的功能 C. 肺具有输精于皮毛的功能 D 肺为脏腑之华盖 E. 饮入于胃……上归于肺 【参考答案】A 4.“乙癸同源”应归属于: A. 肝和心的关系 B. 肝和肺的关系 C. 肝和肾的关系 D. 肝和牌的关系 E. 肾和牌的关系【参考答案】C 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 气能生津 B. 津能化气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气能行津 【参考答案】D 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 经别 B. 别络 C. 浮络 D. 孙络 E. 奇经 【参考答案】E 7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 A. 脉凝泣而变色 B. 皮搞而毛拔 C. 筋急而爪枯 D. 肉胝皱而唇偈 E. 骨痛而发落 【参考答案】D 8.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 A. 体内气机的逆乱 B. 体内阴血的不足 C. 体内阳气之变动 D.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E. 体内筋脉失常 【参考答案】C 9.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任脉 C. 冲脉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太阴脾经【参考答案】D 10.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属于: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 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2015年中医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中医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三、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有 A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B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C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D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12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 A脾失健运B胃失和降C肝气犯胃D肝旺脾虚 123.心肾相交体现为 A水火既济B君相安位C精神互用D精血互化 124.与“心与小肠相表里”相关的是 A心与小肠在五行同属火B心经与小肠经相互络属 C心经火盛,可移热于小肠D小肠热盛,可循经上炎于心 125.气的作用中,与调节尿液和汗液有关的是 A温煦作用B气化作用C推动作用D固摄作用 126.属于十二经生理功能的是

A调节全身气血B束骨而利关节 C调节骨节经脉D保护脏器组织 126.属于十二经筋生理功能的是 A调节全身气血B束骨而利关节 C调养骨节经脉D保护脏器组织 127.过度愤怒可导致 A飧泄B呕血C昏厥D薄厥 128.可导致咳嗽少痰,痰黏难咯,口咽干燥的原因是A痰热郁肺B燥邪袭肺C风热犯肺D肺津耗伤129.下列各项中,属于“寒从中生”的有 A阳气虚衰,阴寒内生B阳气虚衰,寒饮停聚 C寒邪直中,伤及脾胃D饮食生冷,伤及中阳130.下列叙述中,属于从治法的是 A阳中求阴B通因通用C火邪开室D阴病治阳131.佝偻病患儿可见 A、方颅 B、解颅 C、扁平胸 D、漏斗胸 132.关于白苔临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苔薄白而润,可见于外感表证初期 B、苔白而厚腻,多为水饮内停 C、苔白厚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食积胃肠 D、苔白腻而燥,可因湿浊内阻,气不化津而致133.热盛伤津的舌象可表现为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 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 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 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 C 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 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气能摄津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 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 D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 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9.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 D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0.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 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1.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 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2.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 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 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 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0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00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00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00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00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00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00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00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00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2015年考研精深中医综合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完素 C、从正 D、元素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8.分布于上肢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13.“壮水之主,以制”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D.气能摄津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9.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10.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1.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2.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 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D.风热犯肺证 15.症见纳呆,脘腹坠胀,大便溏稀,神疲乏力,证属C A胃气虚 B脾气虚 C脾虚气陷 D脾阳虚 16.症见神疲乏力,肌衄,舌淡,证属D

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最全最准确最完整

自2106年官方已不再公布往年真题,大家翻阅资料或上网可以发现2016真题都不全,40题往后即 使有也是往年凑得题,这套题原汁原味。 2016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朱丹溪 C、李杲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藏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脾肾阳虚证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肾阳虚损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 A、泪B、唾 C、涎D、汗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百脉功能 C、肺的呼吸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 B、腠理 C、脉道 D、三焦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A、耗气 B、耗血 C、伤精 D、伤神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甘 B、多食苦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肾、肝、胆B、肺、肝、脾、胃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津伤液脱D、气随津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病治阳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 D、养性调神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 A、癃闭B、遗尿C、小便失禁 D、尿后余沥不尽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 A、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B、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D、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原因的是() A、食滞胃脘 B、肝气犯胃 C、胃气衰败 D、寒邪客胃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16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李杲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 )。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7.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8.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参考答案】A 9. 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11.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 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痰气郁结,蒙蔽心神B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阳明热盛,扰乱神明D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78047445

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78047445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角、徵、宫、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青、黄、赤、白、黑 4“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B肺气肃降,有利大肠吸收津液 C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液 D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5.脾主升清主要是指 A脾之阳气主升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运化水液,转输周身 6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信赖于 A肝藏血以养骨B肾藏精生髓以养骨 C脾运化精微以养骨D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 7胆汁的生成源于 A肝之余气 B肺之宗气 C心之营气 D脾胃之精气

8气机升降之枢是指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C肝主左升,肺主右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9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 A宗气的生成 B卫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 D元气的生成 10足阳明胃经与它经相交的部位是 A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B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C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D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1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1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 A气与血 B津液与血 C气与津液 D津液与汗 1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汗而发之 D散而泻之 15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是 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观舌心法》 C《舌胎统志》 D《辨舌指南》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精亏神衰所致失神表现的是 A面色无华 B肌肉瘦削 C神昏谵语 D呼吸气微 17舌质淡白,苔淡黄而滑润者多见于 A阴虚之人感受湿热 B阳虚之人感受湿热C血虚之人感受湿热 D气虚之人感受湿热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答案: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答案: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答案: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答案: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答案: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答案: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答案: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答案: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答案: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完整版)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全180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首先提出“六合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泉 D、刘完素 2. 阴损及阳经俱损的理论依据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应 D、阴阳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 A、真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 B、其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4.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 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B、肝的阴血充足 C、肾的精气充盛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5. 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 A、容易悲伤 B、喜哭不休 C、思虑不详 D、容易恐惧 6. 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 血能载气 B 气能生血 C 气能行血 D 气能摄血 7.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 8. 任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 A、孙络 B、浮络 C、经别 D、别络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瑶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10. 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 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 11.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 A、脾、胃、大肠 B、肺、胃、大肠 C、肝肾、小肠 D、肺肾、小肠 12. 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反映阴阳消长平衡关系的是 A.动极者,镇之以静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善补阳者,阴中求阳 D.善补阴者,阳中求阴 2.子盗母气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3.助心推动和调控血行的肺功能是 A.主一身之气 B.输精于皮毛 C.主宣发肃降 D.朝百脉主治节 4.心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于 A.血液的统摄和贮藏 B.津液与血液的互化 C.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D.精髓与血液的互化 5.乙癸同源指的是 A.金水相生 B.精血互化 C.津气互生 D.水火既济 6.脾的生理特性是 A.以升为健 B其气散精 C.运化水谷 D.其气转输 7.“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摄津 B.气能生津 C.血能载气 D.津血同源 8.其循行多从肘膝以下分出的经络是 A.别络 B.经别 C.奇经 D.经筋 9.具有濡养眼目,“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功能的是 A.冲脉 B.督脉 C阴、阳跷脉 D.阴、阳维脉 10.足阳明经“气不足”病机的表现是 A.消谷善饥 B.身以前皆寒栗 C.溺色黄. D.狂癫 11.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病机是 A.惊则气乱 B.恐则气下 C.悲则气消 D.喜则气缓 12.真虚假实中假象出现的机理是 A.脏腑机能虚损,水液内停 B.脏腑气血失调,功能障碍 C.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 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13.导致孔窍干涩的病机是 A.火热内生_ B.暑热伤津 C.津伤化燥 D.风气内盛 14.阴病治阳的具体应用是 A.诸寒之而热者,应壮水之主 B.诸热之而寒者,应益火之源 C.虚则补之 D.寒者热之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乱表现的是 A.情绪低落,表情淡漠 B狂躁乱动,哭笑无常 C.烦躁不安,坐卧不宁 D精神不振,少气懒言 16.下列选项中、属于面色青主病的是 A.水饮,寒证 B.湿证,肾虚 C.血淤(瘀),惊风 D.脾虚,湿热 17.中焦湿热郁蒸所致的异常汗出是 A.手足心汗 B.阴部汗出 C.心胸汗多 D.半身汗出 18.绞痛一般不见于 A.头颅部 B.心胸部 C.腰腹部 D.脱腹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