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课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实在让我们彷徨。不但是我,恐怕对于所有刚站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容回避但又不易回答的课题。在中学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教学了。从普遍存有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其语言素质的培养关涉到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审美情趣等)。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充其量只会去解答一些语文选择题,而不大可能成为熟练地掌握语文工具的人。近年来,虽然语文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教材一年一个样,但毕竟仅仅刚刚起步,还存有很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地方,况且,几十年教条主义的影响确实是积重难返,所以,即使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法也层出不穷,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差强人意,这种严重的教育失误不能不引起我们沉重的忧虑。

那么,让我们回到最初提出的问题上来,究竟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叶圣陶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彻底转变观点,由以前的演讲师、布道者的形象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促动者”的形象,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简单的说,就是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这个怪圈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其实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能够供我们借鉴,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力争找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模式,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摸着石头过河”是最好的概括,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不成熟的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重兴趣,引导探究学习

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里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为“人之师”,他必须能引好学生“入门上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要来说之,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这样远比教师直接或强制塞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效果好的多。比如在讲《鸿门宴》这个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司马迁其人其事

2.《史记》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

3.项羽与刘邦的传奇故事

4.其他古代史籍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相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1.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2.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持续分析和互相交流。

3.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冲浪,

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并非对此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注重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即时协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水平,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作者的画像、生平介绍;有学生从家里拿来了《二十四史》;更有甚者自己做了一张项羽的京剧脸谱。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很多学生在当天的随笔里记下了他们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喜欢。”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应是“留声机”,而应该是引路人,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在今天简直就是误人子弟,为什么?不利于学生成就终生学习的理想,能用吗?那种认为学生们仅仅“录音机”,“书记员”的思想更是毒草,学生仅仅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点,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能够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文章,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语文课就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二、重参与,培养自主意识

普遍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学生也不爱学,也最难教。如我曾让学生解释《屈原列传》里“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全班竟无一人准确回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让学生翻译这两个以前学过的句子,绝大部分同学对翻译原因判断句和比喻句束手无策,且对第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用”的理解全部出错。是问题太难?此前类似的句子已见过很多,虚词“以”的用法总结过数次,虚词“用”的用法更是提醒又提醒,练习再练习。这种时候,身为语文教师,觉得特别委屈。其实,不突破“老师教,学生听”这种低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灌输模式,不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本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抓住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机会,我积极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采取“课内文言文,让学生自己讲”――即“以讲促学”的教学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

1、备课提前一个星期告知将要学习的篇目,让学生做准备工作。上课前一天,根据该篇课文的篇幅长短情况,由科代表指派数名学生承担课文中部分段落(一般是某一段)的“讲授”任务,让该同学做更深入的准备。这个过程就是“备课”。要注意的是指派对象既要照顾全体还应是随机的,以使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随时有承担任务的可能,从而促使他去真正做好“备课”工作。

2、讲课学生依事先定好的顺序走上讲台,把自己准备好的那一部分课文在班上讲解,完成“讲课”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灵活地处理所讲的那一部分教材:或是字词句讲解,或是作品内容分析,或是写作手法点评;能够板书,能够提问,能够讨论。这个“讲课”过程,真可算得上是学

生的一次“老师秀”。

3、批评讲完后,让大家对该同学的讲解予以评论:或肯定其讲得好的地方,或指出其错误、缺点所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在批评中,大家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视野变得开阔,理解由错误而准确,由模糊而清晰。

4、质疑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或是字词句,或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形象等等,学生未能注意到或是力所不及的地方,于交流之后,老师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大家思考、讨论、发表看法,以求对文章的解读更深入。

“以讲促学”的教学方法一改过去沉闷枯燥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浓厚了起来。班上古汉语工具书多了,甚至包括《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在内的古典文学作品也出现在了同学们的书桌上;同时通过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讨论,一篇一篇的钻研,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得到了夯实,文言文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泛舟学海,寻找真理,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注重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虽然上述例子看似效率不高,但学习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发挥。学生们实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但实践证明:这样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要好得多,有用得多。

三、重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当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但仅只涉及到“课堂教学”方面。实际上,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特别是与他们课外的阅读、心智的成长有极大的关系。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所以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持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喜恼哀乐、爱恨情愁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但我们的学生因为社会阅历和经验见识的短缺,所以在这方面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理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能够驰骋于大漠边关,又能够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既使她们的思想变得成熟,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

新课程在这方面做的相当的周全,语文教材无不饱含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所有的作品都为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提供了条件。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人生美好的情感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浸润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健全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总来说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

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