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姆的简介

(一)弗洛姆的家庭

弗洛姆生于1900年,享年80岁。生长在德国法兰克福,是一个中产阶级正统的犹太家庭的独生子。他的祖父母是犹太学者,父亲也是个犹太学者,母亲则是个著名犹太学者的侄女。弗洛姆的童年时期并不完美。据他自己的回忆,他有着“非常神经质的父母”,而他大概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神经质小孩”。他的父亲是个息怒无常的人,而母亲则有抑郁症倾向,这使得他对异常行为非常感兴趣。

此外,他还生长在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传统而地道的犹太人世界,一个是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分裂存在造成的紧张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是这促使弗洛姆养成了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习惯。

(二)弗洛姆的3个重要经历

1、跟着学者旧约全书:孩提时期,弗洛姆曾跟着几位著名的学者学习旧约全书。这些宗教思想提倡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

2、女邻居的自杀事件:在弗洛姆12岁时,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父亲死后不久便自杀了。当时,在弗洛姆看来这位女邻居既漂亮又有才能,而他的父亲又老又丑。但是,她自杀后的留言条上却说希望同她的父亲葬在一起。这让年仅12岁的弗洛姆百思不得其解,不能理解她的愿望,也不能理解她的行为。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弗洛姆的心中,这也使得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能够部分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后来,弗洛姆将年轻女性对父亲盲目的依赖解释为一种非生殖性的象征关系。

3、一战的爆发:弗洛姆亲眼目睹了一战的爆发。失去理性的德国民主主义,以及英法同样失去理性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烙印。当一战结束时,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人类会集体失去理性行为,这些问题困扰着弗洛姆。他热切的期望和平以及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三)弗洛姆的职业生涯及其生命中重要的几个人

1、弗洛姆的职业生涯:一战结束后,弗洛姆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者。1922年在海德尔堡大学主修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并获得了社会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1930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正规的训练。1934年,离开纳粹德国移居美国纽约。并在美国从事广泛的教学、理论研究和精神分析的实践活动。1941年,加入霍妮新成立的精神分析发展协会(AAP)。1943年,弗洛姆与霍妮成为竞争对手,并产生了分裂。1946年,与沙利文等人离开了协会,并成立了怀特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研究所,弗洛姆担任主任。

2、弗洛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1)弗里达.里斯曼:里斯曼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很有一手,所以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她比弗洛姆大10岁,是他的分析师,1926年两人结婚。很显然,里斯曼对于弗洛姆来说是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物,并且她和弗洛姆的母亲长得很像。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弗洛姆具有恋母情节。但是,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但两人移居美国很久后才离婚。

(2)卡伦.霍妮:比弗洛姆大15岁,与弗洛姆来说,她是一个如母亲般强大的人物和导师。曾经是弗洛姆的情人,但后来由于弗洛姆与精神分析发展协会的分裂,两人分手。

(3)亨妮.格兰德:比弗洛姆小2岁,1944年与弗洛姆结婚。亨妮对宗教和神秘思想很感兴趣,这也助长了弗洛姆对禅宗的喜好。1951年,弗洛姆因为妻子有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两人迁居墨西哥,并在那里任教,从事心理分析的工作。

(4)安尼斯.弗里曼:两人相识于墨西哥,并于1953年结婚。(一段黄昏恋)

(四)弗洛姆的主要著作

《逃避自由》(1941)、《为自己的人》(1947)、《精神分析与宗教》(1950)、《健全的社会》(1955年)、《爱的艺术》(1956)、《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概念》(1961)、《人心》(1964)、《人的破坏性剖析》(1973)、《为了一生的爱》(1986)

二、社会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论的基本假设

1、人类两难的境地:推理能力使人类进入了两难境地。弗洛姆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被迫脱离了史前与自然的统一。人类没有强有力的本能去适应变动的世界,但获得了推理能力。这种推理能力使他们与自然分离,但却能够知道自己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2、人类的“存在二分法”:弗洛姆认为,人的推理能力使人不能摆脱“存在的二分法”。即推理能力使人们生存下去,但又迫使人们去解决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他认为,人类有三个“存在二分法”。(1)生与死之间的二分法【最基本的二分法】:自我意识和推理告诉人类,他们将会死去,但人类又通过假设生死轮回来否认这种二分法。但这并不能改变生命将以死亡为告终的事实。(2)人们能够将全部自我实现的目标概念化,但是人们意识到生命太短暂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有人通过假设自己的历史时期是人性最辉煌的时期来解决这一二分法问题,有人则通过假设死后发展还会继续来解决。(3)人最终是孤独的,但是他们不能忍受孤独。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又相信幸福取决于与人类同伴的结盟。所以,人类一旦解决不了孤独与团结的问题,就容易精神失常。正常:能融入群体,但又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自己与群体是不同的。

(二)人的需要

弗洛姆认为,健康的个体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答案,而这些答案与人类的全部需要(亲和、超越、觅根、同一性感觉和定位框架)完全一致。即健康的个体通过建设性的解决这些人类需要,能够较好地找到与自然界重新统一的途径。

1、亲和需要:与一个活几个人联合的驱力。弗洛姆认为,人与世界的联系可能有3种:顺从、强权和爱。

顺从—支配:(1)定义:一个人为了成为世界的一员,可能会顺从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机构。顺从的人寻求与支配欲很强的人建立起关系,而追求权力的人也喜欢顺从的搭档。所以,当他们发现彼此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共生关系,它能使双方都得到满足。(2)但它阻碍了个体整合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处于这种关系的个体,因为缺乏内在力量和自我依靠而痛苦,因为它们是自由和独立的必要条件。处于共生关系的个体不能完全满足亲和的需要,他们隐藏着对彼此的无意识敌意,相互指责对方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

爱:(1)定义:在保持个人的自我独立和完整的前提下,与自身以外的某人或某物的统一。它是个人与世界合二为一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获得个性和完整的唯一途径。爱,包括彼此的分享和交流,但也允许个人具有独特和独立的自由。(2)爱包括4种基本要素。关心(愿意照料对方)、责任(一种反应的意愿和能力)、尊重(尊重对方本来的面目,不试图去改变对方)和熟悉(从他人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他人),并且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

2、超越需要: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和被驱逐出这个世界都是没有得到自己的允许和意愿的。但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因为他们受超越需要的驱策。(1)定义:超越被动、受偶然因素摆布的存在,进入有目的的、自由的王国的驱力。(2)人们可以通过创造生命或毁灭生命来超越自己被动的天性。

3、觅根:

(1)定义:是确立根基的需要,或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再次有家的感觉。物种进化时,

人类失去了自然界的家。思维的能力使其意识到自己无家可归,没有根基。由此引发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驱使他们去确立觅根。

(2)建设性策略的觅根:积极地、创造性地与世界建立联系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或整合的人。这种与自然界的新联结给予人安全感并确立了归属和根基感。(如何积极地、创造性地与世界建立联系捏?)

(3)非建设性策略的觅根—固着:一种执拗地不愿意离开母亲所提供的保护自己的安全领地的方法。通过固着寻根的人“害害怕母亲给他断乳;他们渴望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物给他们提供母亲般的养育、照料和保护;他们对外特别依赖别人,当他们是去母亲般的保护后,他们没有一点安全感”。弗洛姆认为偏爱俄狄浦斯情节中的母亲中心论,不同与弗洛伊德的父亲中心论的观点。他与弗洛伊德一样认为乱伦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欲望,但它又不是性的欲望。他认为乱伦情感基于要留在或返回全封闭的子宫或能提供全部营养的乳房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渴望。弗洛姆的这些观点与他喜欢大龄女人是一致的。

4、同一性感觉(形成关于自我的概念):(1)定义:人有能力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2)弗洛姆认为,原始人不认为自己与群体是分离的个体,因为他们与自己的宗族紧密相连。中世纪,人们是通过封建等级制度中的社会角色来识别自己是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但只有少数人有了真正的主体“我”的感觉。但部分人的统一性仍然依附于他人或群体(国家、宗教、职业或社会)中。健康的人不一定会为了适应社会而放弃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因为他们拥有真正的统一性感觉。而神经症患者则会竭力地去依附有权势的人、社会或政治机构。

5、定位框架:(1)定义:(2)作用:能使人组织作用于他们的各种不同刺激。拥有坚实的定位框架的人能够理解事件和现象的意义,但是缺乏可靠定位框架的人为了理解事件或现象的意义,也能力将这些事件纳入一种框架。例如,对于有人得了癌症这件事情,没有医学常识或医学背景的人,又迷信的人,他可能会认为这是命或者是“魔鬼附体”或者是脏东西附体。(人需要确定一个为之献身的目标生命才有意义。有人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理性的;而有人确立的目标则是神的启示,自己种族的优越性,是非里性的。)需要小结:

弗洛姆认为,这些需要的任何一种得不到满足都是无法忍受的,并会导致精神错乱。因此,人们被强大的动力驱使者采用这种或那种,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去满足他们。

表7.1 弗洛姆的人类需要一览表

消极成分积极成分亲和顺从或支配爱

超越毁灭创造

觅根固着完整同一性感觉顺应群体个性

定位框架非理性目标理性目标

(三)自由的重负(孤独感、逃避自由和积极自由)

1、孤独感:

(1)定义:人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即霍妮所说的基本焦虑。只是霍妮强调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认为这种基本焦虑源于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而弗洛姆则把重点放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认为孤独感源于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个性化过程。

(2)孤独感的由来:(中学—读研,孤独感增加)原始社会至中世纪,人的个性化进展缓慢。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个人溶于集体之中,个体的自由度

小,但由此不易感到寂寞和孤单。到文艺复兴时期,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个体自由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同时人们的孤独感与疏离感也增强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于发展,人的个性化程度大大加强,人们有了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性,有更多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疏远,个人要为自己的自由和选择负更大的责任,社会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人们产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更加的普遍。为了克服难以人数的孤独感,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逃避自由和崇尚积极自由。

2、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人们主要有3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独裁机制、破坏机制和服从机制。

(1)独裁机制:为了获得个体所缺乏的力量而放弃自己独特的自我独立性,并将自我与自我以外的人或物混同在一起的趋势。使用这种逃避机制的个体,需要与强大的伙伴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为两种形式:受虐狂和虐待狂。

①受虐狂:旨在使自我能与一个更强大的人联系或成为某一机构的一员。它源自无能、软弱和自卑的基本情感;他们伪装成爱或忠诚,但他们不会为维护独立性和真实性而作出积极的努力。

②虐待狂: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虽然它也是为了通过与另外一个人或几个人结合以减轻基本焦虑,但是要么是让别人依赖自己获得控制弱者的权力;要么剥削别人、利用别人以及利用他们获取自己的利益或快乐;要么希望看到别人遭受躯体或心理的痛苦(《甄嬛传》里面的安陵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她没有利用别人的权力和能力,就甘心被人利用,通过使用各种权术和计谋使别人遭受躯体或心理上的痛苦)。

(2)破坏机制:和独裁机制一样,也根植于孤独、疏离和无能感之中。但它不是为了与他人有持久的关系,而是要极力的除掉别人。个体和国家都有可能采用这个逃避机制,通过消灭别人或他国,以获得一种变态的隔离。

(3)服从机制:具有服从倾向的人通过放弃自己的个性,成为别人所希望的人来逃避孤独和疏离感。现代的世界虽然给了人们很多的自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很多人就像机器一样服从某个无名的权威并认为自我是不可信的。人们越是顺从,就越觉得自己无能,越觉得自己无能就更加的顺从。采用顺从机制的人,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墨守成规,看起来似乎死气沉沉、呆头呆脑。

3、积极自由(实际自由):

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会阻碍个人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人们只有通过自发的、充分的表现他们的理性和情绪的潜力才能够获得实际自由。获得实际自由的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喜欢自己,并按照自己的真实本性来行事。比如,儿童和艺术家,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基本天性去行动,而不是按照传统规则去行动。

弗洛姆认为,实际自由可以解决人类两难的境地。人们通过主动的爱和积极的工作,可以保持个体的完整又可以将个体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四)性格倾向

弗洛姆认为,气质和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先天和后天全部心理特征,它标着着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并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气质是先天的,不可变的;而性格则是后天的,是由人的早期生活体验构成的。弗洛姆认为,性格能将自我与人类和自然联系起来的比较持久的系统,它是本能缺乏的替代物,是一种内驱力系统。

性格能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获取与使用物体)和社会化(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过程。而同化和社会化是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建设性或非建设性的方式来与他人或物建立起联系。

非建设性倾向:“非建设性”是指该策略不能促使人们获得实际自由和自我实现。但它

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们每一个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人格总是若干倾向的组合或混合物,虽然通常有一种倾向占优势。它包括4种:接受倾向、剥削倾向、贮藏倾向和交易倾向。

1.接受倾向:接受性格的人感觉所有的好东西都在自身之外,他们与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是接受物体,包括爱、知识和物质财产。他们关心接受胜于关心给以,要求别人给予其大量的爱、观念和礼物。

积极品质:忠诚、容忍和信任。

消极品质:被动、顺从和缺乏自信。

2.剥削倾向:剥削性格的人也相信好的东西都在自身之外。但他们采取攻击的方式去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是被动接受。该性格倾向的人,更喜欢用讹诈或武力占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喜欢剽窃别人的观点或夺取别人的财产。例如,弗洛姆认为,一个具有剥削性格的男人,“爱上”一个已婚女人,不是因为他喜欢她,而是因为他要剥削她的丈夫。

积极品质:有冲劲、自尊、有魅力和自信。

消极品质:自我中心、欺骗、骄傲、傲慢和引诱别人。

3.贮藏倾向:该性格取向的人,不看重自己没有的东西,寻求保存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他们什么东西都保存下来,不放过任何东西。例如,在恋爱中,他们努力占有爱人,并努力保持这种关系,不让其发生变化。在生活中,他们讨厌任何新鲜事物。

积极品质:守纪律、整洁和守时。

消极品质:僵化、思想贫乏、固执、强迫性和缺乏创造力。

4.交易倾向:交易性格的人是现代商业社会派生的产物。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们的交换价值。交易性格的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没有持久的原则或价值观念。他们按照市场上最畅销的特征来装备自己。

积极品质:随机应变、思想开放、不教条、能适应和慷概大方。

消极品质:毫无目的、机会主义者、行为不一致、挥霍无度。

建设性倾向:

建设性的人为了实际的自由能够不断实现自己的潜能而工作。他们是所有性格类型中最健康的。单一的建设性倾向包括3个维度:工作、爱和理性。

1.工作:他们把工作看做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途径。把工作当成是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手段,重视工作,但不是看重工作本身的结果。他们工作不是为了剥削别人、出售自己、避开别人或积累不必要的物质财产。

2.爱:建设性的爱包括4种品质—关心、责任、尊重和熟悉。他们热爱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

3.理性:建设性思维与建设性工作和爱是密不可分的。它被关注的一个人或物体的兴趣所激发。健康的人接受别人本来的样子,不会只接受自己所希望别人的样子。

总结:弗洛姆认为,健康的人依赖这5种倾向的结合。一个健康的人拥有从别人那里接受物品的能力,适当时候获取东西的能力,保存东西、交换东西以及建设性的工作、爱和思维的能力。

20世纪50、60年代,弗洛姆和一群心理学家研究了距离墨西哥城以南大约50英里的一个墨西哥村庄的社会性格。这个村庄大约有800居民,162个家庭,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比较封闭的村庄。对村子里的每一个成人和一半的孩子进行访谈、释梦、问卷调查和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结果发现:

(1)这些村民身上没有发现交易性格。因为交易性格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产物,而这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村庄,个体自然不会将自己视为商品。

(2)这里最常见的性格类型是:非建设性接受性格。他们尊敬别人,尽心竭力的去讨好他们视为上级的人。在发工资的时候,属于这种类型的雇工卑躬屈膝的领取他们的工资,

仿佛这工资不是他们自己挣来的。

(3)第二个最常见的人格类型是:建设性的贮藏性格。他们工作努力、生产能力强而且独立。他们通常耕种自己的土地,并依靠节省一部分粮食作为今后农作物歉收时的种子和食物。对于他们来说,贮藏是维持生活不可或缺的。

(4)第三种人格类型是:非建设性剥削性格,只占10%。男人们最可能舞刀弄枪攻击别人,而女人们往往是恶毒的长舌妇。

(5)第四种类型是:建设性剥削性格,整个村庄不超过15人。他们是村庄里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这些人利用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旅游项目积累资本。也利用非建设性接受类型的村民,让他们在经济上依赖他们。

这个村庄的性格倾向与弗洛姆理论上提出的性格倾向是很相似的。

(五)社会性格

弗洛姆还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个体性格: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心理差异。

2.社会性格:(1)定义: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2)基本特征:①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

②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③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作用中占有优势。家庭则将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孩子们身上。

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造就社会性格的决定因素,具有一定社会性格的人就会形成一些共同的观念,这些观念经过理论化形成了意识形态。形成了的意识形态又容易被具有一定社会性格的人所接受并强化了这种社会性格。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性格,意识形态又根植于社会性格中,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作用,推动其向前发展。(不要)

(六)人格障碍

弗洛姆认为,健康的人能够创造性地工作、爱和思考,不健康的人在这3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他们没有创造性的爱的能力。有心理障碍的人不能够爱,也不会与他人结成联盟。他讨论了3种人格障碍:恋尸癖、恶性自恋和乱伦共生。

1.恋尸癖:指一个人希望与尸体有性接触的性变态。而弗洛姆则将其概括化为“对死亡感兴趣”。他认为人们天生热爱生命,但当社会环境阻碍了人们的这种天性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种恋尸癖的倾向。

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讨厌仁慈,他们是种族主义者、好战分子和恶棍;喜欢流血、毁灭、恐怖和折磨;对疾病和死亡津津乐道;对肮脏、尸体和粪便着迷;喜欢黑夜胜过白天。所有人有时都会作出攻击和破坏行为,但是恋尸癖的人的全部生活方式都围绕着死亡、毁灭、疾病和衰败。

2.恶性自恋: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恋,即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但恶性自恋的人则认为凡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都珍贵无比,属于他人的东西则一文不值。恶性自恋的人过分专注于自己的躯体,并且常常会导致疑病症,或强迫性地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3.乱伦共生:对母亲或母亲代理人的极端依赖。乱伦共生是常见恋母症的夸张形式。生活在乱伦共生关系中的人,如果他的关系受到威胁就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恐惧。他们确信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代理人他们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个代理人可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教会或国家)。乱伦倾向扭曲了理性的力量,毁灭了真爱的能力,并阻碍了人们实现独立和完整。

弗洛姆认为,某些病态的个体将这三种人格障碍齐聚一身,患上了腐朽综合征,而成长

综合征则有积极品质组成,即热爱生命的天性、爱和实际自由。腐朽综合征和成长综合征都是人格发展的极端形式,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均发展的,既不受腐朽综合征也不受成长综合征的趋势。

弗洛姆采用心理学历史研究的方法对阿道夫.希特勒进行了研究(参见《逃避自由》)。他认为,希特勒就患上了腐朽综合征的典型代表。恋尸癖贯穿于希特勒的整个人格。在希特勒掌权后,他不但要求他的敌人投降而且还要将他们全部消灭。狂热的摧毁建筑物和城市,还下令杀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恶性自恋是希特勒的另一个特质。他只对自己、自己的计划和自己的意识形态感兴趣。他深信他能够打造一个“千年德意志帝国”,这显示了他膨胀的唯我独尊的感觉。他对任何人都不感兴趣,除非是为他服务的人。他与女人的关系没有爱和温柔。而希特勒对德国“种族”所表现出的热爱表明希特勒也有乱伦共生的倾向。这些特征虽然没有使希特勒变成一个精神病患者,但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残忍的危险人物。

三、弗洛姆的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弗洛姆的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实践应用并不广泛,所以在这里只简单的提一下。

1.弗洛姆形成了自己的治疗体系,所以称之为人本主义心理分析。他关心治疗会谈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自己。

2.弗洛姆对患者的梦进行分析,认为梦是患者用象征性语言来表达自己。弗洛姆也会要求患者对梦的材料进行联想,以更好的理解患者的梦。

3.弗洛姆认为,治疗师不应该太拘泥与科学技术,要有亲和的态度,将患者看做是追寻人类需要的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一个人。

四、对社会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优点

1、提出了社会精神分析理论,丰富了人格理论;

2、以现代人的困境和精神危机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突出了其学说的现代性和实用性;

3、他的理论涉及心理学、哲学和历史学,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增强了精神分析的生命力,丰富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

4、他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少数精神病患者,而且是整个社会中的各种人群。

(二)缺点

1.弗洛姆使用的术语不严密、含糊其辞。这一缺点使得相关的后续研究比较少;

2.弗洛姆的理论哲学意味太浓,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

3.他的理论虽然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它很难作为行动的指导。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治疗师从弗洛姆的理论中所获得的实践指导意义都比较小。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摘要: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吸收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分。 从历史和心理两个维度,探索自由问题的根源和脉络。由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弗洛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也给出了解救的方案,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爱去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分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能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 弗洛姆在分析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性及其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具体阐述了自由的主体、自由的视域、自由的悖论,进而阐释实现自由的途径。 一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点 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综合,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机械组合。弗洛姆对二者进行了深度分析、思考、糅合、看到人的存在本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生存的二分律和历史的二分律。 所谓生存二分律是指,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其根源。这也是人性分裂而不得解脱的内在矛盾。例如,生与死人的潜能与时空限制,人内心孤独与外世界的相关性等等。所谓历史二分律是指,人在历史条件下,外部的人为设定的合理性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局限矛盾。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矛盾是“占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占有的生存方式”本质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以强烈的占有欲望为特征,将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占有物。而“存在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非占有性的关系。 总之,弗洛姆对人的存在于生存方式的考察,表现出了自由诉求即外部世界对个人的塑造要求和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实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一个基点。人性及其异化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另一个基点。弗洛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理论前提。同时发挥弗洛伊德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应当包含多种因素。例如:人作为生物人天生固有的本质和欲望,情感、性格等心理,理性的意识,自由自觉的行动。同样,弗洛姆的异化观也是从人类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阐释。认为,异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他说“现代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同类,异化于自然,人变成了商品,其生命变成了投资,以便获得在现存市场条件下可能得到的最大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已经异化为自动机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的人。弗洛姆曾经断言说,自由的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人的本质中。弗洛姆自由思想把“自由”和“历史中的人”结合在一起。自由就是人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生产劳动和积极实践达到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自我。弗洛姆把人的主体创造性与自由思想结合,并紧紧联系人的自我实现,从而在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历史维度和心理学维度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两个主要视域。弗洛姆从历史延展的角度考察自由,并将自由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生活状态;二是个体精神状态;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弗洛姆将人类历史分为自由之前和自由之后。通过对自由之前后社会生活状态,个体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发展动力和方向的纵向比较,从而得出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阐释了这种自由思想的转变。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吸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构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以心理因素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为出发點,创造性地分析了社会无意识的产生机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中极具代表性。 标签: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无意识;社会过滤器 近年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运动悄然升温,各学科领域对经典马克思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和发展,取得了更具时代精神、更能体现当代文化特征的理论成果,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价值和生命力。心理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研究同样成果斐然。吸收借鉴国内外不同心理学流派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的新成果,对于正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巩固和丰富国内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现心理学学科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平稳渡过现代化社会转型期,回应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埃里希·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研究中极具代表性。弗洛姆一生致力于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禅宗思想的研究,力图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整合发展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理论学说,兼顾宏观的社会层面与微观的个体层面,对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性格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人的生存困境及其解答的问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的成因,探寻构建健全社会的出路。 一、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观 在弗洛姆看来,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表明作为社会进程结果的激情、欲望、焦虑是如何变化发展的,揭示被塑造成特殊形式的人的心理能量又是如何反过来变成生产力,促进社会进程的。认为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与世界的那种特殊联结关系问题,而非每个人或此或彼的本能需求之满足或受挫[1]。主张用动态的观点考察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格差异、喜恶倾向等视为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而非人性中固定不变的原始本能结构。提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价值不仅是能够提供关于个体成员特殊心理方面的洞察,而且是能够使我们建立一种在人的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人们共有的心理倾向。 以此为指导,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吸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构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以心理因素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分析了社会无意识的产生机制。在弗洛姆看来,特定的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种压抑作用在促成社会无意识形成的同时,也使一个社会的能量按照社会自身的需要合理地分布开来,原本丰富多彩的意识底层内容被法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 中西文化都讲人性,尤其中国讲得多。中国传统文化把人性看作纯真、纯善,与道相通的形而上的东西。《周易.系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善,道义之门。”《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右经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颐诠解:明德就是人的天性,它通晓一切道理,能够应对万物,但却受气禀的蒙蔽,有时昏昧,但它本体的灵明一直存在,学者应该去掉外物对本性的污染,以恢复人们本来的明德。(原文经过作者翻译)不仅儒家,佛教也讲“佛性”、“觉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道教讲“性命双修”;都是把人的本性看作纯真、纯善的生命之源,人的本质。 不过,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一致。孔子未说性善或性恶,而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同孟子辩论的告子,看法同孔子差不多。告子认为人的天性无善无不善,好比流水,你从东方开口子,它就向东流;你从西方开口子,它就向西流。告子还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的欲望和知觉运动。孟子用诡辩论批判告子,实际上批判了他的太太老师孔夫子。后于孟子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西汉的杨雄提出“善恶混”,就是人性有善有恶。唐代的韩愈提出“性三品”,就是人性分上、中、下三等。宋儒程颐、程颢和朱熹又把人性分为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气质、才、情均有不善,只有天命之性有善无恶。宋明两代的儒者把心性之学搞得繁锁不堪,矛盾百出,越说越玄虚,越说越糊涂。还是那些并非正统儒学大师的学者能够讲出一些常识性的道理。中唐诗人杜牧在《三事立性辩》中说:喜、怒、哀、惧、欲、爱、恶等七情就是人性;而在七情之中,喜、怒二者生而有之,是性之根。婴儿见了奶就爱,就要拿起来吃,求之不得就要哭,要发脾气,可见,爱和怒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孩子长大后,喜、哀、惧、恶、欲这五种欲望才逐渐产生。至于善恶的观念,那是孩子受了教育、有了社会阅历以后才会有的。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在《原性》中,也从常识方面提出异议。他说: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我都不赞成。事实上,人既有恻隐之心,又有怨毒愤恨之心。如果性善说正确,怨毒忿恨之心从哪里来?如果性恶说正确,恻隐之心又从哪里来?晚清最后一个大文人王国维运用从西方引进的经验论批判了从《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到孟子、荀子再到宋明理学家的先验的人性论。他说:“善恶之对立,吾人经验上之事实也。自生民以来至于今,世界之事变,孰非此善恶二性之争乎?故世界之宗教,无不着二神教之色彩。野蛮之种,虽多至不可稽,然不外一种,即有爱而祀之者,有畏而祀之者,即善神与恶神是己。” 西方的人性论,也是发展变化,各有不同的。基督教的“人性论”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同上帝有相似之处,包括心灵、良知、自由意志、道德观念,等等。但是,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以后,人们所具有的上帝形象是否完全丧失,在神学上存在不同观点。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等认为:人类完全丧失了“原始的公义”,因此,人性仅有作恶的自由。新教自由主义学派则认为:亚当堕落之后,人性中的上帝形象受到缺损,但未完全丧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世界观和伦理原则,把人性从神授转移到自然形成的基础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欲望就是人性,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快乐是合理的。这一时期的人道主义者也强调理性;不过,他们强调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弗洛姆

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廿世纪初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专攻心理分析学,并以心理分析学说来研究文化与社会等问题。 佛洛姆用其精辟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作了有系统而强烈的批评。没有一个作家像他如此热烈关心而谈论自由、正义和爱,他教导人们自由而不致孤独,理智而不找合理化的藉口,自爱而不自私。这部作品对人类本性和人类处境作精辟的分析,并对当前社会病态找出其历史上的根源,对社会病态给予诊断与处方,他指出正确合理的生活是什么,良好的社会结构又是什么。 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作者这样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即人性本质上是受其各种生物欲望尤其是自我保存欲望和性欲望所支配的。弗洛姆则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文化性的一面。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存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作者写道:“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人类自由的历史首先起源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弗洛姆将这种个人日益从各种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称之为“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造成两个方面的影

浅谈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317402.html, 浅谈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 作者:蒋小竞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从而国与国文化间的相互竞争与融合时有发生,所以认识以及比较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儒家“仁爱”、西方基督教之圣爱以及弗洛姆的博爱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弗洛姆;爱的艺术;仁爱;基督教 弗洛姆(1900-1980),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爱的艺术》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做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开始是因为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橘黄色的小花实在令人惬意。后来略看了作者的前言,似乎产生了某些共鸣。正如译者所言:“每个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以一种特别亲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它会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并去挖掘内心隐藏的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年代,面对社会环境及社会问题等重重压力,人和世界的关系越发扭曲,人与人的关系越发冷漠。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因不够强大,而选择逃避来克服孤独、寂寞甚至恐惧感。爱,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类克服分离和孤独感的需要。 那爱是什么?弗洛姆是这样阐述的:“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在弗洛姆这里,我们体会到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而不是消极的情绪。这种力量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自己或者外界强加于人的产物。在爱的融合下,人才能与世界,与他人联合起来。 当然,弗洛姆并没有将爱的形式仅指博爱,还包括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在这里,我想谈谈弗洛姆的博爱观。博爱,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平等而广泛地爱。弗洛姆把爱看做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从而最终实现“博爱”的理想。细读弗洛姆的文字,他的博爱观与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以及中国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仁爱”观存在着异同。 一方面,他们爱的思想都要求用心去待人,尊重他人,达到人我的融合统一,实现互爱互助。弗洛姆说:“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乐趣。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爱他人应如爱己。”这也正如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即亲爱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对他人尊重。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 季乃礼(南开大学副教授)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 弗洛姆早在学生时代就对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兴趣。他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批判性的真正研究始于1931年对当时德国的工人阶级所做的调查,其成果以后以“魏玛时 期的工人阶级——一项心理和社会的研究”为题出版。在这本书中,他继承了马克思的一些概念、术语如阶级、政党等等,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如注重工人生活状况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联系。同时,他也意识到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为何在这一时期弗洛姆能够对马克思学说进行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时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学所,并担任了讲师一职,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以及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接触,加深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了解,并相应地承担了一些社会学所的任务。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即是他所承担的任务之一。对马克思思想理解的深入及相应的机会促使他能够对马克思学说加以研究。其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马克思学说盛极一时,人们言必称“马克思”、“社会主义”。各个政党为了能够吸引选民,也多迎合马克思学说,起一个马克思主义色彩的名字,或谓之共产党,或谓之社会民主党。就连纳粹也把自己的党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党。在这种情况下,弗洛姆不可能不对马克思学说加以关注和研究。其三,特殊的出身背景。弗洛姆出身于犹太家庭,当时德国的反犹情绪高涨,民族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马克思的学说则是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的界限,呼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倡导和平。这深深地吸引着弗洛姆,他把马克思的学说看作是救世的良药。 在此之后,弗洛姆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研究。如1932 年他发表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作用》,对马克思学说的研究方法和不足进行了探讨。他真正对马克思进行大量系统的研究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而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含着危机。弗洛姆在对苏联的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在积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出路,这促使他花费大量的精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和思考。这时的代表作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希望的革命》(1968年)等等。直到晚年,他还发表了《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应用》一文,仍在对马克思学说不断进行探讨。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马克思学说的贡献 弗洛姆对马克思评价很高。他认为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一样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而马克思所“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因此,“马克思是一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就这点而言,弗洛伊德是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的”。他认为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的精神遗产同经济的、社会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从而为一门有关人和社会的新型科学奠定了基础。”(注: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1页,第4、7页,第47、48、50页,第68—73页,第31页,第149—150页,第150—151页,第152页,第131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弗洛姆欣赏马克思的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他的 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他把思想与经济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相联系。 有关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弗洛姆谈到了三点。 一是马克思号召大家超越集团、民族、国家的利益,呼吁停止战争,维持世界的普

浅谈我对基督教的看法

浅谈我对基督教的看法 思政122 11号李梦蝶基督教产生于古罗马时代。对于基督教的认识,我们应该辩证地来说。它既有为人们提供精神慰籍的一面,也有奴化百姓的一面;它既是欧洲人互相认同的纽带,也是欧洲人互相征战和对外征战的旗帜;它既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意识基础,又阻碍了新道德的生长;它既援助救济了大量穷人,又迫害了大量异端份子;它既主张人人都是上帝的信徒,所以应该相亲相爱如兄弟,又支持奴隶制度,不主张隶农们反抗国王贵族。因此,对基督教任何单一化的肯定或否定、称颂或贬损,都是片面的。 关于基督教的教义,他的基本预设是二元论的:现世——包括现世生活、人性、现世秩序,总之,现世的一切——是痛苦的、不平等的、不完美的、罪恶的、黑暗的、虚假的、不纯的、短暂的,而天国则是充满正义的、平等的、永恒的、光明的、真理的、纯洁的、善的。人要获得拯救,就要按照教义要求的去做,其中最重要的是爱上帝和爱他人。 第一、基督教反对盈利赚钱。 第二、基督教反对性爱。基督教作为理性的、积极的禁欲主义把性爱作为非理性之物加以摒弃。而且把性爱看作粗俗之事,正与超越、升华、拯救的基督教主旨相悖。它只接受受理性调节的婚姻。 第三、基督教反对艺术。在作为拯救性宗教的基督教看来,艺术会具有一种独立性的价值,它会提供另一种超越于日常生活的拯救。

第四、基督教反对科学。基督教和科学有着一种对立的紧张关系。理性认知的、经验的科学知识不断地导致世界的除魅化,越来越把世界看成是由因果关系的机制组成的;这和基督教的前提性假设直接冲突。 第五、基督教反对政治斗争。基督教主张“爱”“泛兄弟化”“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拯救人的灵魂,甚至“勿抗恶”。 总之,基督教贬低现世,主张生活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和上帝沟通并获得拯救,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天国,才能享有永恒的荣耀、光明和幸福。这是对无奈而痛苦的现世采取一种带有强大力量的消极态度。 在公元初,庞大的罗马帝国内部宗教林立,为什么最后基督教能脱颖而出,成为最盛行的宗教呢?因为基督教满足了当时欧洲被压迫、被压榨的贫苦平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其最大优势,就是能给信徒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安慰。 首先,基督教给予其信仰者以现世中没有得到的尊严。 其次,基督教给所有犯了错或犯了罪的人以原谅。基督教给信徒们以生活的目标。每一个基督徒,都在致力于实现基督在大地上的胜利,通过自己对基督教义的身体力行,因为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因为是在为至高无上的上帝而工作,从而获得了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并因此而感到自豪荣耀。 再次,基督教使贫苦百姓们在信仰中感到了公平。基督教给人们以普遍的关怀。她既拥抱男人,也拥抱女人;即拥抱奴隶,也拥抱贵族;

(完整版)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认为性格是由性格特征构成的,性格特征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称之为性格倾向。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存在几种倾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 同化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是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创生性倾向和非创生性倾向。 1.创生性倾向 弗洛姆认为创生性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切领域中对客体的反映方式。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心理反应方式,他关心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而使用这种力量有两种方式。第一,爱的方式。弗洛姆认为“爱首先不是同一个具体人的联系,而更多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联系。”因此,创生性的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之感,同时也使人成为他自己。第二,理性的方式。理性也叫原创性思维。弗洛姆认为人们从分辨理性和智慧之间的不同就可对原创性思维获得基本了解。原创性思维是由客体和主体性质共同决定的,即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这种同一性是原创性思维的特性。 2.非创生性倾向 弗洛姆把非创生性倾向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接受倾向。具有接受倾向的人乐于

被动的接受所需要的东西(物质的和精神的)。他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界。他坚信自己所需要的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唯一获得的方法是从外界取得。所以这种人失去了主动性而处于被动状态中。第二,剥削倾向。剥削倾向的人和接受型的人基本前提相同,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面,这种人与接受倾向的人的区别在于剥削倾向的人并不期望像接受礼物一样得到别人的东西,而是通过强迫和诈骗手段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第三,囤积倾向。这种倾向的人对从外界得到所需之物缺乏信心,而靠囤积和节约来建立安全感。把花钱看作是一种威胁,他在自己周围建立一道围墙。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东西带进来,尽可能少的带出去。第四,市场倾向。把自己看成卖主,同时又把自己看成待出售的商品,所以他的自我价值建立在无法控制的条件下。 二.社会化过程的性格取向 弗洛姆认为,社会生活中,人除了与世界的同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外还有人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倾向有两种:不健康性格倾向和健康性格倾向。 1.不健康性格倾向:第一,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在人与人的联系着中那个失去了独立性,通过依赖他人?主动依赖或被动依赖%来建立人际关系。以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和分离。这种关系存在两种形式: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施虐倾向是共生关系的主动形式。第二,疏远关系。疏远关系是与共生关系相反的一种关系。其表现形式为破坏倾向和退却倾向。破坏倾向是疏远关系的主动形式。 2.健康性格倾向:以上四种性格倾向都不能使自己克服孤独和不安全感,都是消极自由的状态,而积极自由的状态则“在于全面总体的人格的自发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就是积极的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性潜能,通过这种活动,人既能保持自我

弗洛姆人格理论分析

第一章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成因 弗洛姆是20世纪杰出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终生以拯世救人为己任,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理论宗旨。他深刻反思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肆虐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病症和生活于其中的现代西方人的人格现状,苦苦追寻现代病态人格形成及其普遍蔓延的原因,积极探求塑造健康人格的对策良方,深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世界和平运动,为建立一个以创制型人格的发展为目标的健全社会而奔走呼号。弗洛姆伦理思想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一个人问自己:我是怎么对那些在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领域发生兴趣的?他会发现,要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或许他天生爱好某些问题,或许他是受了某些老师的影响和当时各种思想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才走上了他感兴趣的道路的……说实在的,如果有人想要确切地知道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哪个更重要的话,那么,没有一部详细的史料性的自传恐怕难以找到答案。”①归纳而言,他的伦理思想打上了时代及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既有着广泛的理论渊源,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①ErichFromm,Beyondthechainsofillusion:myencounterwithMarxandFreud,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62,P.3. 第一节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和创作,弗洛姆同样如此,他的伦理思想是多种思想的交融和各种文化观念的碰撞所发出的火花。在他的著作中,既引证了前代思想家和一些佛教哲学家的论述,也有不少当代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其中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T.阿奎那、T.霍布斯、B.斯宾诺莎、G.W.莱布尼兹、B.帕斯卡、I.康德、G.W.F.黑格尔、F.w.尼采、w.狄尔泰、E.胡塞尔、J.杜威、w.詹姆斯、M.海德格尔、J.P.萨特、A.伽缪、R.尼布尔等。他还明确地陈述了其思想的具体源流:“预言的犹太教、马克思、母系氏族制、佛教和弗洛伊德对我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它们不仅构成了我的思想,还影响了我的全部思想的发展。”①总的说来,人道主义传统,K.马克思与s.弗洛伊德的伦理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犹太教与禅宗等宗教伦理,存在主义和J.J.巴赫芬的思想等是弗洛姆伦理思想的主要来源。虽然这些思想的最终根源是人道主义,可以说,人道主义与这些思想的关系应当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但是本书出于详细阐述的需要,特别把人道主义传统从中抽离出来,作为弗洛姆伦理思想的首要来源。 ①ErichFromm,Fortheloveoflife,NewYork:FreePr.,1986,P.105 一、人道主义传统对于“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的理解,不同的百科全书有着不尽相同的说法。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上写着:人道主义是14世纪后半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内容的哲学。 ①《法国百科全书》和美国《哲学百科全书》的说法大致相同,认为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思想,其基本意义是指人与其他被创造物的不同之处,这种差异恰恰是人所具有的特征——文化修养。德国《迈耶尔百科词典》中的人道主义条目也持类似看法,并特别指出,人道主义要求重新发展并且维护希腊语、拉丁语的语言、科学、文学和文化。如果仅就“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的首次使用而言,自然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

弗洛姆异化理论

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是现代西方著名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敏锐地洞察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虽有巨大发展,物质财富也不再匮乏,但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人们孤独、不安、机械化,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弗洛姆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人本主义伦理学,以促成“健全的社会”,消除其对人的压抑,使人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身的统一。 一、人与自身相分离的生存现状:人类“生存的两歧”及全面异化 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意识到了自己面对这个强悍世界时的软弱无力,看到了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生存的两歧”:生与死之间的“两歧”;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两歧”;个人化与孤独感之间的“两歧”。理性使人陷入“生存的两歧”,同时理性也驱使人们寻找各种方法以期解决之。面对人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弗洛姆指出:“摆脱这种状态的道路有两条: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二、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

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及其文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识乃至无意识领域的全面操纵,则注定了第一条道路必然是布满荆棘。 弗洛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修改、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描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相异化的生存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全面异化。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说,个人在这个个体中变得使自己疏远起来。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他只觉得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从甚至崇拜他们。”在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已经不再是他应该成为的、潜在的那个样子,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已相分离。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古已有之,只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生产领域中,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获得最高利润。工人成了一个经济原子,劳动愈来愈单调机械,工人的生命力、创造性被否定。在消费领域中,现代西方人的消费欲望已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异化为工业和其他行业为了投资利益而强加于人的需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以快乐,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成了目的,消费只是为了拥有,至于使用时得到的享受、满足却成了次要的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 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 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比如性恶论,其代表人物便是荀子,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是社会纷争和动乱的根源。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的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还有就是人性自然论,如老子的人性自然——主张无为、寡欲、绝圣、弃智、不争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将一切权力集中到“善为道”的圣贤手中。还有韩非子,他说:“……故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慢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因此韩非子主张顺着人性自然而然地发展,他认为正因为人具有好利恶害的本性,所以就要因循人性,利用法律制度的赏罚机制来控制引导人的行为。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孔孟之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人性善的思想主导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历代帝王将相治国安邦之道。直至现在,它对中国人的习惯、法律和世界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同样西方对人性也有比较多的思考,但是真正对西方人的人性观点起到普遍、巨大、长久影响的应是基督教教义。在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圣经》中所揭示的“原罪”是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走入社会时所带有的“罪”,此罪将永远与人类同在,直到获得上帝的拯救。[2]在圣经中有一些经典的描述,“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3]。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的是,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

弗洛姆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奴隶社会经过封建社会最后过渡到经济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文明也在日益跟进。在这个过程中,早期西方社会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马克思主义者,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学派代表,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在西方社会科学界中有着“新马克思主义”的称号。 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1923年并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它的雏形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因其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思想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就是“批判的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旨在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相对立。在30年代,西方工人运动遭受巨大挫折,法西斯主义逐渐崛起,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看来,无产阶级并不具有革命的强大意志,反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阶级社会日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们逐渐认同并强化他们的阶级意识,他们不再为自己的独立自由而斗争,而是任由资本家奴役并驱使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堕落为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涉及到历史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认识方面,被看做是批判的社会学。作为一种社会理论观点的批

判形式,本身就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人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以及如何行动的具体纲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一般批判,批判理论涉及意识形态的起源、形成和社会功能等诸多知识社会学问题,它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社会学体系。 埃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他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弗洛姆的作品多记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他的心理学研究尤其著名,并一生致力于整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于1941年出版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弗洛姆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上的自由。弗洛姆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