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安全防护

动物实验安全防护

摘要:生命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依赖于动物实验,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年来,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本文将结合部分参考文献及调查分析,浅析动物实验的安全防护问题。

关键字: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安全;防护

生命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依赖于动物实验,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譬如2003年全球暴发的传染性极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大规模流行在得到彻底控制之后,却接连发生3次实验室内感染事件,致使多名研究人员感染1;再如2011年3月至5月间,东北某大学的动物医学学院从当地村民手中购买了未经检验检疫的山羊用作实验动物,最终有导致了27名学生和1名教师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与之类似的是广州某大学因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不善,笼舍内窜入老鼠致使实验动物感染,多名师生因此感染流行性出血热2。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背后无不在警示我们动物实验在给予我们科研生活便利的同时,实验动物本身的安全以及生物安全的防护问题亦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1.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出版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管理程序、操作规程、安全指导方针做出了更加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其中也包含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其中动物实验室主要分为一级、二级、

3

2.实验动物危害的相关因素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其危害的相关因素大致可概括分为3点:

(1)、动物性气溶胶的产生:感染动物在观察饲养期间,它们在呼吸、排泄、抓咬、挣扎、逃逸、跳跃时.在更换垫料、饲料,进行感染接种,尸体剖检、病理组织、排泄物的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传播危害性极大的动物性气溶胶。

(2)、实验动物中的人兽共患病:实验用动物本身可能患有能感染人的人畜共

患传染病,在动物实验过程中,由实验动物感染给人引发的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病例,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如用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地鼠和处理传染物时,感染人58例。小鼠鼻腔内接种鼠伤寒菌,感染18人4、5。

(3)、实验室感染:动物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黏膜接触、吸入、食入、意外创伤、接触感染动物、处理传染物等多种途径感染病原微生物,引发严重的实验室感染性疾病。

3.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上述实验动物危害的相关因素,在如今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过程中,大多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防护意识。据文献报道:魏明等人在以问卷形式调查西安医学院在校800 名本科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50.3%医学生对动物实验安全的概念不清,52.3%学生对实验室感染事件、实验室安全认识不够,86.9%学生不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40.7%学生不懂得实验出现意外应怎样紧急处理6。这个结果表明

了学生对动物实验安全概念、动物实验感染事件、实验动物来源,结束后动物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受到意外损伤的应急处理等方面认知率偏低,与之类似的,于声等人对医学院校高职3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无计名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学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认知率极低7。这一报道也证实学生对实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普遍缺乏,见下表:

40名实验动物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对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

为此相关医院、医学院校更应该满足相关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应高度重视动物实验安全管理工作,配齐、配好动物实验相关条件设施,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严把实验动物的引进关和终末处理关,减少实验动物对人

的生物污染。实验动物、饲料必须来源于有生产合格证和设施合格证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新引进的大动物严格执行检疫防疫、隔离制度,观察1周无恙后,方可使用8。

(2)、动物实验教学人员均应参加培训,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强化和专业技能培训,掌握实验动物最新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只有实验人员主观上意识到各种潜在的生物危害因子对健康的影响,才能主动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克服侥幸心理,增强普遍性防御的理念。

(3)、专门为学员开设动物实验安全课,较为系统地讲解动物实验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动物实验安全的概念,人畜共患疾病,实验动物来源,实验结束后实验动物的处理,如何消毒实验室,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理,发生实验动物的咬伤、抓伤如何紧急处理等。同时,相关教学人员应将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做到进实验室必须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严禁将食物、水、书包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强调实验结束后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4.动物实验中的防护措施:

根据文献资料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加强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实验人员在接触实验动物时需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好白大衣,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彻底洗手,防护服定期清洗消毒。

(2)、严格的选择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前,严格选择清洁级以上级别的实验动物,杜绝因实验动物携带病原体而使实验人员感染。若由于条件限制,购买清洁级以下动物,引进后必须隔离检疫,检查是否携带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合格后方可使用。

(3)、搞好实验室的卫生注重动物实验室卫生的管理,保持干燥、清洁,实验结束后,地面及桌面都必须用消毒药液处理,方便下一次实验人员安全使用。同时,动物实验室要做好防野鼠、昆虫工作。

(4)、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动物实验操作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从而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小心操作,避免抓取不当被动物抓伤、咬伤、挠伤,掌握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杜绝被实验器械损伤等现象发生。

(5)、正确处理动物实验废弃物动物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弃污物,包括废液、固体废料等。处理方法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种,化学方法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处理,物理方法是采用过滤、高温灭菌和焚烧等手段。处理前应对各类废弃物分类存放,含有致病菌的废液与固体物料和一般垃圾必须分开存放,例如动物尸体必须包装消毒后存入冰柜冰冻,定期焚烧深埋处理,其他废料应严格分开存放,存放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病原菌滋生,包装后放到指定地点,定期由环保部门及时处理。

(6)、及时治疗疾病动物实验中如有被动物攻击导致实验人员受伤,尤其是啮齿类动物,或者是实验人员的伤口接触了实验动物的排泄物,应马上处理伤口,挤出污血液,消毒伤口。第一时间去往疾病控制部门接种出血热疫苗,发生疾病症状,应及时到传染病类医院做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切勿抱侥幸心理,延误治疗时间9。

5.参考文献:

1、陈巍,谢忠平.李文忠.实验室感染与我国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要求[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1):72~74.

2、赵宇.动物实验风险的防范及前景展望[J].大家健康.2015,9(12):286~287.

3、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25~31.

4、张永江.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实验动物工作者(四).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58~61.

5、马文丽,郑文岭.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四章脊椎动物生物安全等级标准.北京:科学出版杜.2003.23~32.

6、魏明,倪嘉莉,赵冬,王伟琼.医学院本科生动物实验安全防护知识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5):2296~2297.

7、于声,段斯亮,闭雄杰.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2):190—191.

8、郑振钰. 最新实验动物实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创新与评价及实验动物全面质量管理实用手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电子出版社,2006:85~97.

9、王春,田王健.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之我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15.

实验动物学作业

题目:实验室安全防护

姓名:

学号:201613698

完成日期:2016年9月26日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对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实验受到来自动物权利论和动物福利法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实验动物生命和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如何使动物实验符合生命伦理学规范等一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关键词:动物实验;动物权利;福利;伦理学 一、案例介绍 1.案例背景 Chris Chisholm和Christie Chase从老鼠身上分离出一种能够产生攻击行为的荷尔蒙,施用了这种荷尔蒙的老鼠会变得非常暴戾、好斗。这种荷尔蒙的结构和功能都非常类似于人类的睾丸激素。Chisholm和Chase相信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攻击性。有些老鼠在施用了这种荷尔蒙后变得非常狂暴,在发作时几乎能彼此将对方撕成碎片。很多老鼠死于这种实验,幸存的也受到严重创伤。Chisholm和Chase还发现,很难估测引起老鼠适度发狂的荷尔蒙确切剂量:有些老鼠摄入很小剂量就会变得非常狂暴,有的则能够承受很高剂量,而不出现过分的狂燥。某些动物权益保护激进人士知晓后,便发起保护运动试图阻止这个实验。 2.案例分析 动物实验也称为动物试验,这两个词在很多地方是通用的,因为试验从本身来讲它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而实验更多的是一种印证性的活动。动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人类提供了多种保障,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实验的替代品。动物实验可能涉及到动物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种伤害和剥夺动物的生命会引起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逻辑问题,那就是人有没有权利去伤害或者处死动物?人是否具备随意处置动物的权利,实际上是一个伦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人类进化的比动物高级,智力水平也比动物高,但是人不是处于绝对的优先地位,动物和人都是生命,在生命的珍贵性方面,人和动物却是一致的,我们不可以去伤害它们,这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所以我们对待其它的生命,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为人类社会服务和保证人类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二、案例建议 1.动物实验的现状 动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者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1]。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行动物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在进行实验

动物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二章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第一节实验动物 药理学实验常用的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和犬等。常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由于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故所选用的动物应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 2、选用的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应符合实验目的; 3、根据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 4、根据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达到的精确度,选用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 5、选用患有人类类似疾病的近交系或突变系动物; 6、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 7、在不影响实验目的与结果的前提下,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便于操作管理的动物; 8、供实验用的动物应具备质量合格证。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 1、蛙和蟾蜍 离体心脏能较持久地有节律地搏动,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标本可用来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蛙的腹直肌还可以用于鉴定胆碱能药物的作用。 2、小白鼠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动物。易于大量繁殖,且价廉,适用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测定、药物效价比较、抗感染、抗肿瘤药物及避孕药物的研究等。 3、大白鼠 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选用大白鼠,如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常选用大白鼠踝关节制备关节炎的模型。此外,也可用大白鼠直接记录血压、作胆管插管,或用大白鼠观察药物的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大白鼠的血压和人相近,且稳定,现常用于抗高血压药物实验。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和编号方法 在基础医学实验中,正确捉拿与固定动物,是实验工作的基础,也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掌握正确捉拿、固定动物的目的就是防止实验者被动物咬伤抓伤,同时也是为了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不影响实验观察结果。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固定方法 在基础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蟾蜍、蛙、家兔和犬,现分别就其捉拿与固定方法依次予以介绍。 1. 小鼠 捉拿时先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较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右手向后拉尾(图5-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其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四肢并用左手无名指压紧尾和后肢(图5-2),右手即可作注射或其他实验操作。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图5-11)。 图5-1 图5-2 2. 大鼠 方法基本与捉拿小鼠相同,但实验者事先应戴帆布防护手套。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较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抓住鼠尾向后轻拉,左手拇指和食指抓紧两耳和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鼠背部皮肤,如果大鼠后肢挣扎厉害,可将鼠尾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夹住,将整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进行操作。若进行手术或解剖,则应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棉线活结缚四肢,用棉线固定门齿,背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需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将鼠尾留在外面供实验操作。 3. 豚鼠 豚鼠具有胆小易惊的特性,因此抓取时要求快、稳、准。一般方法是:先用右手掌迅速、轻轻地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中上方,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对于体型较大或怀孕的豚鼠,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图5-3、图5-4)。

应不应该用动物做实验

应不应该用动物做实验邓应飞(大理学院) 提起科学实验,人们总要想起那一只只可爱的白鼠、白兔的功劳,由于它们“勇于献身”才换来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突破。事实上,实验用动物远不止是白鼠、白兔,常见的还有狗、猫、猪、牛、羊以及灵长类动物等。在西方,不断有反对这种实验的声音传出。然而,实验动物又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医药、化工、农业、轻工、环保、航天、商检、军工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都离不开实验动物。说得严重一点,我们人类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曾受到过实验动物的“恩惠”。所以,随着科学的进步、文化的昌明和环保意识的增长,实验动物的命运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3R法则”风行欧美 全世界每年用于实验的动物数以千万计。据美国一家动物保护组织估计,全美一年约有2800万只动物被用于实验,其中大约1800万只要被杀死。英国每年因实验而死的动物是251万只,加拿大是166万只,荷兰是73万只。如此巨大的数字不仅引发了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而且也引起了各国科研部门的注意。 目前,在如何对待实验动物上,美国及欧洲国家广为采用的选择方案是“3R法则”,即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和替代(Replacement)。具体而言,“减少”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实验中所用动物的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精确度;“优化”即是减少动物的精神紧张和痛苦,比如采用麻醉或其它适当的实验方法;“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单细胞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脑模拟来加以替代。 “3R法则”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并被许多国家列入了保护动物的法律及修正案中。 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随着动物保护运动影响的不断扩大,许多世界级的大公司为了减少公众的诘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先后采用了新方法,替代或是减少实验用动物。比如:雅芳、黛尔、爱丝迪劳德、吉列和露华浓等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就以停止使用动物实验来换取公众的支持。 在欧洲,关于实验动物的争论甚至浮上政治层面,成为一些政党、尤其是有“绿色”倾向的政党争取选民的“法宝”。今年4月初,欧洲议会通过一项议案,明确禁止已有替代选择的化妆品继续进行动物实验。该议案表示,到2005年1月将全面禁止新生产的化妆品进行动物实验。不过,这一议案能否行得通,还要看欧盟所有成员国的脸色。目前,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等国已通过法律,明令禁止在开发新型化妆品方面进行动物实验。 与欧洲相比,美国在保护实验动物方面稍慢一点。尽管美国《动物福利法案》以及其它一些相关法律对实验动物有不少保护性条例,但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禁止某项研究、试验或是教学中使用实验动物。不过,保护动物也是一个日益热门的话题。近十几年来,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角逐白宫宝座的候选人没有哪个胆敢不许诺保护动物的。 动物实验还是少不了 随着人类保护动物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保护动物力度的加大,动物被用于实验的数量出现减少的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包括私营公司的实验在内,全美实验动物用量1985年至1995年降低了约35%。但这不包括实验用的大鼠和小鼠。此两类动物目前在许多国家还没有被列为保护之列。 对实验动物“更加人道地对待”是众所赞同的观点,但要实现某些动物保护组织“全面禁止动物实验”的目的,在当前人类科学发展的条件下,似乎也不太可能。不少科学家明确指出,“3R法则”中的“减少”和“优化”实行起来不是太难。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就取得了

我国当前的动物实验现状及解决方案

我国动物实验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实验的科学定义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随着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已不再让人堪忧,更多为人关注的则是怎样能生活的有质量,人们似乎更趋于对自己生理构造的探究以及自己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的保证和提高。我们不断着手于探索生物的起源,揭开遗传的奥密,攻克癌症的堡垒,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监测公害、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畜产品为人类生活造福,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的研究试验与生产中,在进出口商品检验。然而,此类科研结果不经动物实验又怎能轻易地施以人身?我们不能用人去做实验。因此动物实验领域,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是因为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我们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去完成对人类生命的探索。动物总是做为人类的替身,去承担安全评价和效果试验,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一切研究课题的确立,成果水平的高低,都决定于实验动物的质量,没有它,我们的科学实验就不能在时间、空间和研究者之间进行比较,我们的科研成果、论文就不能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得不到国际的公认,将被国际同行们看为科学水平不高甚至是一堆废纸。动物实验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它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因此动物实验也是不可替代的方式。 对于科技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而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素质依然较落后的我国,尽管随着动物实验领域的发展不断的收益,然而诸多的问题不断显现。围绕道德伦理和实验验本身的安全问题及各种可行性问题不断带来了一些障碍阻碍相关事业的发展。第一个问题,动物实验正确与否在人们心中的伦理性判断观点不一。有很多人对科学工作者的以动物为实验物进行省道和指责。随着动物实验的不断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动物权利主义者。动物实验反对者者反对将动物当作一般财货或是为人类效力的工具。他们有着各种离鸾观点。有人认为掠夺和杀害动物是非常残忍的,残酷行为本身是有悖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此外,人对动物的残忍行为会使一般人染上残忍的品性,是正常人变得对其他同伴也残忍,冷漠,麻木不仁。以上也是西方动物保护组织所持主流伦理学观点。而大多数反对的主要原因则是权利问题,及他们认为生命和感觉是人类拥有天赋和权力的基础;而动物也拥有生命和感觉,所以动物也应该具有天赋权利。动物的权利也应该受到保护。第二个问题则是我国的实验动物福利状况并不乐观,现有的实验动物管理法律体系对于实验动物福利问题的回应非常被动和保守。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律体系仍属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法律体系,而并不是现有的一些理论成果认为的旨在保护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律体系。法律规范,在人类和动物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人类数百年来理性思考的结果。实验动物福利是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之间平衡的最佳纽带。实验动物福利问题既涉及到动物福利,又关乎我国科研技术的发展,同时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上应对技术壁垒等一系列的国际经济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社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对实验动物福利的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符合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的理念。而我国在这一重要方面正有者十分严重的缺陷。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实验者本身的的探究与思考。包括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动物抓拿固定 (一)小白鼠(mouse) 右手抓住其尾,放在鼠笼铁纱网上,然后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向前抓住其颈部,并以左手的小拇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手上(图3-1)。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mouse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 (二)大白鼠(rat) 实验者应戴帆布手套,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抓住鼠尾向后轻拉,左手抓紧两耳和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鼠背部皮肤,如果rat后肢挣扎厉害,可将鼠尾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夹住,将整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进行操作(图3-2)。若进行手术或解剖,则应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棉线活结缚四肢,用棉线固定门齿,背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需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将鼠尾留在外面供实验操作。 (三)豚鼠(cavy) Cavy具有胆小易惊的特性,因此抓取时要求快、稳、准。一般方法是:以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前肢及头部,使整个颈胸部皆在手掌中(不要抓得太紧以免窒息),左手抓住两后肢,使腹部向上,而后进行操作(图3-3)。 (四)蛙或蟾蜍(frog or toad) 捉拿方法宜用左手将动物背部贴紧手掌固定,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压住其左腹侧和后肢,拇指和食指分别压住左,右前肢,右手进行操作(图3-4)。 在捉拿toad时,注意勿挤压其两侧耳部突起之毒腺,以免毒液射到眼中。 实验如需长时间观察,可破坏其脑和脊髓以后放在蛙板上固定进行操作。 (五)家兔(rabbit) 用右手抓住其颈背部皮毛,轻提动物,再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家兔的体重主要落在左手掌心,然后按实验要求固定(图3-5)。作兔耳血管注射或取血时,可用兔盒固定。作各种手术时,可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固定方法常采用仰卧位固定,四肢用粗棉线固定,头用兔头固定夹固定或用棉线钩住家兔门齿再固定在兔台头端铁柱上。 (六)狗(dog)

我国动物实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扬人道关怀,探求科学真理 在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动物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途径。人们通过解剖实验来了解动物体本身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受控的动物实验来了解各种外界因子对动物生理及行为的影响,并从而为将这些因子作用于人和其他动物而做好前期的工作。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广泛开展及伦理学视野的扩大,动物实验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实验动物的福利及其保护等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学术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 一、我国动物实验领域存在的问题 1、饲养和实验环境落后,导致动物大脑与心理不健康 我国许多大学一级动物实验室建设已有较高水平和规模.但是动物实验室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房舍陈旧.设施更显落后,有的七八年竟未填置过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不达标,饲养员也未经专业训练.大多是雇来的临时工,给实验动物喂多喂少、营养搭配随意性根大,根本谈不上科学性。 研究表明动物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其大脑发育。在老鼠身上做实验时,科学家发现,生活在空间较大并且笼子里附加了迷宫、梯子、海绵等刺激物的老鼠,它们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相对较高,而通过这种酶可以看出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 实验证明,不同的居住环境会改变神经细胞体的大小和突触接触的数量。而使用那些神经系统有问题的动物做实验,无论是涉及行为

科学、神经科学还是神经解剖学,研究者都可能被引入歧途,影响到研究所得出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意味着,疾病模型的设计、药剂研究和化学毒性检测的结果都将受到影响。 2、动物实验的操作情况不佳,实验中进行动物虐待 在一份对医学生的调查[1]中,实验前对实验操作步骤“非常熟悉”的人仅占l0%,“熟悉”的占52.99%,而“不是很熟悉,需要一边看步骤一边实验”的达到36.51 %。 动物实验大部分是活体实验,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不清楚,会延长实验时间,延长动物的痛苦,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动物也就白白做了牺牲。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表现在动物的麻醉给药上,约10%的学生对动物进行麻醉给药时是“只凭估计给药”或“随便给药”。这种不科学的给药方式是对动物痛苦的无视和对动物生命的淡漠。缺少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切实验结果就有可能失真,在动物实验上就成了对动物的虐待。 3、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3R)研究存在问题 所谓3R理论,即在动物实验中遵循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原则。“减少”就是要求在实验中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准确性;“优化(精细)”即是确保动物在麻醉、镇痛、镇静或其他适当的手段作用下进行实验,不使其遭受不必要的伤害或痛苦。“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组织细胞培养、各种活体外试验或计算机模型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加以替代。

简论动物实验以及我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简论动物实验以及我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人们一直以来对于动物实验这一问题就褒贬不一,就我的观点,用动物做实验是可行的,但必须要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动物的痛苦,绝不可用十分残暴的手段对待动物!虽然用动物做实验是对动物生命的摧残,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用动物做实验是必需的。 在医学界,许多医学新知识的获得、医疗新方法的应用、探索人类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途径、评价新药效果和安全性时往往都要借助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取得了许多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哲学界,《圣经》对基督徒也是这么说的,人类处于动物之上,除了照看它们之外,也可以利用它们,动物与我们有质的差别,动物并没有我们人类才具备的意识。它们靠自己的本能和反射,而不是理性的思维。 因此,用动物做实验时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即保证能达到实验目的又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动物的痛苦呢?在我看来,有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3Rs”原则,这是由英国出的著名3R”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recycling)三种原则可以作为进行动物实验的基本原则:1.Reduction(减少)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的试验数据或使用—定数量的地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2.Replacement(替代)指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试验目的。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代替

以往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3.Refinement(优化)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等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当然,除开这些理论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比较实际的方法,比如在给动物做实验前好好善待它们,给它们喂一些好吃的东西;做各种注射前要采用气体麻醉后进行,抓持动物要轻柔,对一只动物操作时,其他动物我们要遮挡起来避免动物心理应激,等等;实验过程中尽量下手轻一点,准一点,快一点,不要磨磨蹭蹭给动物增加慢性痛苦;对于有些实验不做也罢,比如脊髓半横切,这个觉得实验现象一点也不明显,动物痛苦又大,就可以直接看录象算了;还可以对死亡的动物合理使用,避免伤害更多的小动物。 还有就是不进行没有必要的动物实验,不能仅因为好奇等原因就用动物做实验;对清醒的动物应进行一定的安抚,以减轻它们的恐惧和不良反应;实验外科手术中应积极落实实验动物的急救措施, 对术后或需淘汰的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不能粗暴的结束动物生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真正从心底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这个意识下,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自然就会为动物们想的比较多,对它们的保护也就越到位!总之一句话,动物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动物! 最后让我说一句:小动物,谢谢你们!但请原谅人类的自私!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范围 适用于我国所有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二、术语和定义 1、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的固态/液态微粒形成的相对稳定分散体系; 2、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 3、气锁:特定场所的门具备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开启(如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化学喷淋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 4、生物因子: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5、生物安全柜: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 6、缓冲间: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必要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带有气锁功能; 7、高效过滤器:对0.3μm微粒过滤效率高于99.97%的过滤器; 8、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实验室的条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9、个体防护装备: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危险因子上海的器材和用品; 10、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的全过程;

11、风险控制: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其他术语和定义还包括:定向气流、危险、危险识别、事件、实验室、实验室防护区、材料安全数据单、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一)评估应考虑内容 生物因子特性、实验室既往事故分析、实验活动过程的风险、设施设备、人员风险、意外、人为破坏、风险大小、发生概率、后果、可接受的风险、降低风险措施评估以及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风险及控制综合评估等。 (二)如何评估 1、事前评估; 2、适当人员评估; 3、完整记录(时间、人员、依据); 4、定期评估或周期性复审; 5、开展新的实验活动或实验室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评估; 6、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实验活动; 7、发生事件、事故时应进行评估; 8、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评估; 9、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 10、建立监控机制。 此外,评估要考虑外来影响。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动物工作与生物安全 1、实验动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生物医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对于医学科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治疗与治愈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阐明或证实的,如肝炎、非典、艾滋病等都需运用相应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来阐明各方面的机理,并且研制传染病的疫苗和治疗药物都要用到大量和多种的实验动物,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2、动物实验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研究试验过程必须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反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越来越多的使用动物进行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麻风、狂犬病、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研究。动物感染实验从接种病原体到实验结束,中间要经过以日、周、月计算的过程,在此期间,给动物喂食、给水、更换垫料及笼具等,遇有病原体随尿粪、唾液排出,就会有感染性气溶胶不断向环境扩散的危险;剖检动物时,实验者还会有接触在体液、脏器中繁殖了的病原体的危险;根据动物种类不同,还可能被动物咬伤甚至由于注射器、手术刀的创伤而被感染等。因此,动物实验过程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问题有严格的管理要求,特别是SARS流行之后,我国对从事动物实验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研究,利用实验动物进行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不同级别的感染性实验必须在符合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未经许可的实验室不得开展相关实验。同时,制定了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范、运行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认证标准。 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不容忽视 在动物实验中,对实验室的不科学管理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例如饲养中的动物将接种的病原体通过呼吸、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室内环境,如果实验室人员防护或操作不当,就会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此外,用来做实验研究的野生动物也可能携带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 实践证明,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脱离实验动物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涉及生物安全方面的实验研究。佐藤浩强调,维护生物安全,动物研究机构要不断完善检疫制度,并把实验标准和特殊微生物操作、安全性设备及机构规定的生物安全性等级相结合。 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验室生物安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国家对 生物安全的管理高度重视,各有关实验室也必须高度重视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有效监控和预防实验室生物污染, 要定期检查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解 决。 2.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 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 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 岗。未经学习培训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本实验室具体情况,制 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 学生进行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4.未经农业部或市农业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重大动物疫病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私自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5.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应用专用容器收集,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后处理。生物实验中的一次性手套及沾染EB致癌物质的物品应统一收集和处理,不得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 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6.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固定、性别判定、标识) 【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时,为确保给药、实验顺利进行,防止被动物咬伤、准确辨别动物性别、准确标识动物,要学会用正确方法捉拿实验动物、掌握辨别动物性别的方法以及掌握标识动物的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50g。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美式图钉、细绳、防护手套 药品: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20%乌拉坦 【实验步骤】 一、小鼠的捉拿 1、徒手固定:用右手提起尾巴中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再置小鼠于左手心,并以左手掌心和中指夹住小鼠背部皮肤,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将其固定于手中。右手可行注射或其它操作。 2、固定器固定:尾静脉注射或给药时,将小鼠放进固定器中或者大小和重量适当的容器(如烧杯),只露出尾巴,该类容器能够压住尾部,避免其活动。勿固定过紧造成窒息死亡。进行腹腔手术或心脏采血时,先准备一个15-20cm的方木板,边缘钉入五颗钉子。将小鼠四肢分别用20-30cm的线绳捆绑,线的另一头分别绑在方木板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牵引一根线绳,也固定在钉子上,达到完全固定。 二、大鼠的捉拿

4-5周内的大鼠,方法同小鼠。周龄较大的,则:1、首先戴好防护手套。2、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大鼠饲养盒的面罩上。3、左手顺势按、卡在大鼠躯干背部,稍加压力向头颈部滑行。4、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部的头颈皮肤,其余三指和手掌握住大鼠背部皮肤,完成抓取保定。三、性别判定 小鼠、大鼠性别判定 (1)幼鼠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短的是♀,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长的是♂。 (2)成年动物可直接肉眼辨认,雄性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雌性动物有阴道口。四、动物的标记 小鼠的短期标记法: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黄色),标出属于自己的编号【注意事项】 1、实验人员要有精神准备:掌握方法,胆大心细,做好防护。 2、动物兴奋的时候不要抓取,待其安静下来。 3、根据受试动物的给药部位或采血方法的不同,事先选择徒手固定还是固定器固定。 4、固定时把握好力度,过分用力会使小鼠颈椎脱臼或窒息死亡,若用力过轻头部能反转过来咬伤实验者的手。 【思考题】 1.在固定实验动物时如何才能快、准、稳?

实验动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详解

实验动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连孝俐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生命科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对实验动物定义较为简单,指凡是科学研究中用作试验的动物均是实验动物。后来随着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对实验动物定义有了规范而严谨的表述。实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科研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实验动物质量的好坏,对生物制品产品质量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用;实验动物对相关领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制药工业、轻工业与食品工业、农业和畜牧兽医及国防和军事科学等方面。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实验动物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而且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和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实验动物;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 实验动物的研究现状 1.1 实验动物在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研究和检测中的应用 1.1.1 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兽用生物制品是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等动物传染病。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验离不开实验动物及其动物性原材料,包括实验动物、鸡胚、动物血清、细胞等[1]。 1.1.2 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究、生产和检验的实验动物,全世界每年至少有几百万之多,其中20%用于新产品研究和开发旧。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包括兽用疫苗菌(毒、虫)种的选育、免疫学研究、常规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传统和新型抗体及诊断技术研究、安全评价以及建立传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利用实验动物[2]。可见实验动物对于各种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1.3 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验主要包括菌(毒、虫)种的制备与鉴定、无菌检验、支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动物实验 基本操作一(固定、性别判定、标 识)【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 时,为确保给药、实验顺利进 行,防止被动物咬伤、准确辨别动 物性别、准确标识动物,要学会 用正确方法捉拿实验动物、掌握 辨别动物性别的方法以及掌握标识 动物的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KM小鼠,雌雄各半,体 重180-250g。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美式图钉、细绳、防护手套 药品: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20%乌拉坦【实验步骤】 一、小鼠的捉拿 1、徒手固定:用右手提起尾巴中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

紧紧抓住粗糙表面。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再置小鼠于左手心,并以左手掌心和中指夹住小鼠背部皮肤,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将其固定于手中。右手可行注射或其它操作。 2、固定器固定:尾静脉注射或给药时,将小鼠放进固定器中或者大小和重量适当的容器(如烧杯),只露出尾巴,该类容器能够压住尾部,避免其活动。勿固定过紧造成窒息死亡。进行腹腔手术或心脏采血时,先准备一个15-20cm的方木板,边缘钉入五颗钉子。将小鼠四肢分别用20-30cm的线绳捆绑,线的另一头分别绑在方木板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牵引一根线绳,也固定在钉子上,达到完全固定。 二、大鼠的捉拿 4-5 周内的大鼠,方法同小鼠。周龄较大的,^V: 1、首先戴好防护手套。2、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大鼠饲养盒的面罩上。3、左手顺势按、卡在大鼠躯干背部,稍加压力向头颈部滑行。4、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部的头颈皮肤,其余三指和手掌握住大鼠背部皮肤,完成抓取保定。 三、性别判定小鼠、大鼠性别判定 (1)幼鼠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短的是早,夕卜生殖器与肛门间隔长的是£。 (2)成年动物可直接肉眼辨认,雄性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雌性动物有阴道口。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摘要:为了解决生命伦理学与动物实验的冲突,人们提出了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包括减少、替代和优化。在不断地实验操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对“减少”技术、“替代”技术、“优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法。 动物实验对科学研究而言是个重要的过程,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必须采用的手段,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道德水准的提高,动物实验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决生命伦理学与动物实验的冲突,动物实验替代方法被提出。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包括:减少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动物使用量;探索能够达到相同目的或获得相同结果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采用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手段,使动物免受试验所造成的痛苦、不安和疼痛或和改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动物生存质量的优化方法,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核心内容。 一、减少 减少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试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1.已有研究数据的利用 在许多情况下,是否要进行某项动物实验取决于已有的动物实验结果。这是因为要检验的假设可以从已获得的实验结果中推断出来,重复性研究无任何科学价值。 获得科学数据的来源有很多,包括科学期刊、专业书籍、专题论文集、综述性文章、专题报告、参考手册、引文索引和数据参考书等。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已使科学信息和研究数据的储存、交换和查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些专业网站和数据库里,可以查到大量与动物实验和替代方法有关的文献资料,可以满足从事不同研究的科技人员的需要。 2.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既可以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又可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反之,将会导致动物实验科学研究及其它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自然科技资源的浪费。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动物实验数据(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可使我们了解到动物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以确定是否需要做补充实验,实验结果是否可以被应用。如果实验结果有统计学的意义,可减少盲目性的重复实验,避免实验动物资源的浪费。 3.替代方法的使用 替代方法是指在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程序确认,利用非动物的体外方法代替动物或使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的实验方法。这些替代方法主要包括离体的组织器官和组织细胞培养、化学物理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微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 4.动物的重复使用 动物的重复使用可以减少科研工作中动物的使用量。 5.选择高质量的动物 实验动物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必须按照标准化要求选用遗传质量和微生物质量合格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遗传物质决定着生物学性状,即便是同一近交系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包括生理、生化参数等)也会有所变化,反应在实验数据上可能差别更大。发生遗传污染的实验动物就更无法取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6.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提高动物实验成功率 动物实验成败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标准化至关重要。实验中每一操作步骤都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任何实验来讲,制定并在实验进行中严格执行SOP是实验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替代 替代是指使用没有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活体动物,或使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进行试验,并获得相同实验效果的科学方法。 1.体外培养技术 体外培养包括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器官培养是指用和组织培养相似的条件,培养器官的原基、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官,使之在体外生存、生长和保持一定功能的方法。如应用重建的皮肤作为动物实验的一种替代方法,研究皮肤腐蚀和刺激物筛选。

实验室安全考试生物安全类

实验室安全考试生物安 全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判断题]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不适于室内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2、[判断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 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3、[判断题]生物医学实验室内任何死亡动物尸体、组织碎块,要先高温高压灭菌后密封在塑料袋交专门机构进行处理。(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4、[判断题]初次进入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了解实验室具体的潜在危险,认真阅读、理解安全手册和操作手册。(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5、[判断题]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不需要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6、[判断题]工作人员在进入BSL-2以上级别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7、[判断题]学生进入生化医药类实验室可以不穿统一的实验服(白大褂)。(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8、[判断题]生物实验室里可以烹煮食物、聚餐,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留宿。(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9、[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0、[判断题]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1、[判断题]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建设,其中生物安全一级(BSL-1)、二级(BSL-2)实验室应向省级主管部门备案,生物安全三级(BSL-3)、四级(BSL-4)实验室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资质。(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2、[判断题]实验废弃的生物活性实验材料特别是细胞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必须及时灭活和消毒处理。固体培养基等要采用高压灭菌处理,未经有效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不能作为日常垃圾处置。(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3、[判断题]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事件,主要表现二方面。一是正常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上人畜共患病;二是受感染动物由于逃逸或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造成传染病扩散。(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4、[判断题]用于实验研究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一般都是无致病原感染的动物,不必在实验过程中注视其生物安全问题。(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5、[判断题]浸泡玻璃器皿的酸缸必须有防护罩,不得敞开放置。(分值)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蛙(或蟾蜍)的生物学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属于两栖变温动物,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外鳞。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心房与心室区分不明显,动静脉血液混合,有冬眠习性。生存环境比哺乳动物简单,在机能学实验中有多种实验选择该动物。如:①离体蛙心实验,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②蛙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于观察外周神经及其肌肉的功能,以及药物对周围神经、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③缝匠肌可用于记录终板电位。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肠系膜微循环等。在临床检验中,可用雄蛙作妊娠反应实验。 2.小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小白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它胃容量小,不耐饥渴,随时采食。在机能学实验中常选用该动物。故适用于大量的实验动物,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药效比较、毒性实验、妊娠期20天左右,常用于避孕药实验及抗癌药实验。 3.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4.豚鼠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饲养管理方便,可群养。豚鼠耳蜗管发达,听觉灵敏,存在可见的普赖厄反射(听觉耳动反射),乳突部骨质薄弱。豚鼠对组织胺、人型结核杆菌很敏感。能耐受腹腔手术,使用于肾上腺机能的研究。其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C,是研究实验性坏血症的唯一动物。 5.家兔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听觉、嗅觉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具夜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