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摘要]:

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抗震救灾中,以CCTV为代表的中国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地传播信息,在国内外广受好评。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象变化,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等问题进行探讨。

汶川地震震撼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这场巨大的世纪灾难面前,在历史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面前,中国政府、民间、公众所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和人性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中国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地传播信息,亦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灾难事件中媒体的功能定位、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此次汶川大地震,灾情之所以能够及时大白于世,真情之所以感动人心,源于传媒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传媒在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奔赴震灾前线,通过直播、现场连线、消息、专题等形式,从余震不断的现场发回报道,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地跟进新闻,让人们同步了解灾区动态,广受观众欢迎。他们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声音传播出去,让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在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突显出来;媒体的立场亦从过去“对上负责”,向“上下兼顾”方向变化,尤其是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深得民心,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明与媒体专业精神发展的新态势。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分析,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象变化,媒体的“公众问责”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CCTV:再塑主流媒体新形象

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传媒竞争的主题。在“自媒体”和“微内容”风生水起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是否逐渐被互联网等新媒体所边缘化,是否逐渐沦为家庭的背景音,已经成为传媒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不少调查显示,网络传播对电视观众群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年轻人甚至以不看电视为时尚。然而,此次汶川地震电视报道的传播效果显示,遭遇突发事件时,电视传媒尤其是CCTV,作为中国电视传媒的旗舰,充分发挥了信息主渠道的作用,其主流电视传媒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5月12日下午,在汶川地震发生32分钟之后,CCTV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自此开始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直播全覆盖。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CCTV第一批记者赶赴灾区,从灾区发回百余条最新消息[1]。当天22:00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将震灾现场搬上荧屏,以超大容量的信息和“没有终点的直播”,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CCTV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5月12日与5月5日收视比较(图1)

数据来源:CSM35城市

CCTV新闻频道与综合频道收视份额比较(5月12日-5月21日)(图2)

数据来源:CSM35城市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监测,地震当天(5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较一周前(5月5日)同比大幅增长。新闻频道收视率达到0.88%,比一周前的0.17%增长了418%,综合频道收视率为1.28%,比一周前的0.72%增长了78%。从收视份额来看,新闻频道在地震当天达到7.28%,远高于此前一周的1.52%,综合频道也同比增长了45.5%(详见图1);5月13日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再攀新高,分别达到9.68%和19.33%。灾后十天,两个频道的收视份额一直保持在较高位置,在全国50来家卫星频道中,这两者总共占有大约25%的市场份额(图2所示),即每天有1∕4左右的中国开机观众,将关注灾情的目光投向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

新闻/时事类节目播出份额与收视份额比较(图3)

资料来源:AGB尼尔森

来自AGB尼尔森的数据,则显示震灾后出新闻∕时事类节目迅速走红的态势。从图3可知,地震后从12日到15日,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收视份额和播出份额双双攀升,均超过日常水平,收视份额不仅急骤升高,而且增速远远超出播出份额的增速,显示出观众对于新闻时事类节目旺盛的收视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央视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在满足人们收视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5月13日到14日,每天都有超过2亿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抗震救灾内容,而且人均收看时间超过70分钟[2]。地震后的三天,正是救援的黄金时间,也是生命与时间赛跑的重要关头。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所造成的紧迫感:最新灾情播报,救援工作进展,还有遇难人数的每一次更新,都紧紧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

央视对抗震救灾的全方位、全天候聚焦,不仅发挥了传媒“国家队”的整体优势,锁定了国内观众,而且以其快速应变、客观透明、公开事实的做法,有效地开辟了海外信息市场,赢得了对外传播的主动权和在世界公众面前的话语权。截至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央视各频道累计播发新闻12818条,时长409小时;制作专题节目217期,时长135小时[3]。海外媒体也广泛采用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据不完全统计,震后一周共计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CCTV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和西班牙语频道节目的信号;CNN、BBC也大部分引用我国CCTV、新华社等国内媒体的报道[4]。

如果说央视的抗震救灾直播,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动员,那么它组织制播的大型赈灾晚会,则强化了人们的社会共同体意识,调动起各方救灾力量,表现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成长。5月18日央视紧急组织制作播出了“爱的奉献”主题晚会,全国5.5亿观众收看了晚会直播,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媒体转播或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信号,当晚筹得善款超过15亿[5],令人瞩目。

在重大灾难∕危机事件中,电视传媒该如何作为?在信息全球化和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网络新媒体与多种舆论形态并存的环境中,这注定是一场争夺信息制先权和舆论主导权的战斗。如果说过去,人们期待的目光总是聚焦在那些在第一时间架起直播机的海外传媒,对之赞誉有加,总是投向那些虚拟空间中的信息集散地,心有戚戚的话,那么今天,中央电视台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覆盖面最广、影响力大、渗透力最强的媒体,央视一改过去“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反应方式,以“第一时间信息首发”的标准抢夺新闻发布的先机,充分调动自己强大的采编资源,用迅速、公开、客观、透明和“多兵种、多角度、全天候”的集团式传播,在国内外众多媒体中奠定了自己的新闻强势,争得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它以信息发布的先“声”夺人,在新闻的第二落点处先“入”为主,争取了舆论的主动权,在众多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自媒体”中树立起自己主流媒体的权威形象,从而有效地凝聚了最广泛的注意力,甚至吸引了相当一些中坚人群的回流。这一点,从灾后央视的观众中一向被视为网络热衷者的人群(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中青年人)电视收视集中度均较之前有较大提升,便可窥得一斑。

央视的抗震救灾报道无疑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突破,是对常规的突破,对自我的突破,也是对传统的传受关系的一次突破,它折射出近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底色,从中也不难发现,央视是“破中有立”,正力图重塑主流媒体的新形象。从高效快捷的新闻反应,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到争取舆论的主导权,这一切多多少少反映了央视对于塑造新形象的自信,对于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自觉努力,以及在这一切之上,将受众视为社会公民和利益主体、对其知情权的尊重,而后者正是新时代对于主流媒体的最基本要求。

2、受众:刻板印象的变化

所谓刻板印象,又叫刻板成见,意指人们对于某些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概括化、简单化的印象和看法。八十多年前,刻板印象一词的发明者、美国舆论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曾经对这一概念所反映的认识特征作过这样的说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对于外界的混乱嘈杂,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6]换言之,刻板印象作为一种既有成见,常常以先入为主、“省力”的方式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评判和情感好恶。

刻板印象的形成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刻板印象,亦非一朝一夕之功。按照李普曼的观点,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和民众的刻板印象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正如大众传播所营造的“拟态环境”,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样。而社会和民众对于大众传媒本身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也同样与大众传媒自身的作用分不开。

此次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报道之所以让人有意外之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央视的表现与人们头脑中那种“慢一拍、遮大半”的刻板印象有出入,而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我国,由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在新闻思想领域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重大突发性灾难报道一直是大众传媒畏缩不前的雷区。传媒在突发性重大灾难面前,要么几乎集体噤声,或“对上有言、对下无语”;要么反戏正做,或“只报救灾不报灾情”。不要说文革“四人帮”控制时期,重大突发性灾难成为信息封锁

的对象,以致大道不畅,小道上谣言四起,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思想解放的大潮起起伏伏,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大众传媒在面对突发性重大灾难时,也常常“不作为”或“少作为”,以致新闻变成“旧闻”乃至“不闻”,或者大灾化小,小灾化了。这就是传媒留给人们的基本印象。

大众传媒对于突发性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和报道的及时、深入和全面与否,往往反映了一个政府的民主开放程度和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而大众传媒在满足人们新闻需求上的每一分进步,反过来也会推动政府的民主开放和尊重民众知情权的进一步深入。

几年前的非典事件便是一例。当时尽管非典疫情已呈扩散之势,形势危旦;尽管“小道消息”满天飞,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都踊跃加入了这一轮危机事件的传播圈,可是在传统大众媒体上人们看不到有关非典真相的片言只语,有的只是辟谣、告诫和铺天盖地的“正面导向”。有关方面和大众传媒对于非典疫情的信息封锁,不仅影响了政府和传媒的形象,也险些酿成大祸。事实上,在全球化和新媒体兴起的时代,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公民意识的崛起,以及网络舆论强大的影响力,任何信息封锁尤其是对重大灾难信息的防堵,都注定是徒劳的,也是无效的。非典后期,政府和传媒痛定思痛,积极倡导信息公开,不仅每日公布疫情,中央电视台等电视传媒也以及时、透明、现场传真式地大篇幅报道,真实反映疫情进展和抗疫情况,受到广泛肯定,也为重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开辟了新空间。

直到今天,传媒报道的“非典效应”仍然在发酵。从去年10月“十七大”提出保障人民包括知情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到今年五月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到《突发事件应对法》删去草案中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这一系列举措,都为传媒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障。正如舆论所言:“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扩大民主中,越来越考虑要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同时,重视媒体发挥作用。”[7]

于是今天,同样是大地震,汶川报道与30多年前的唐山报道迥然不同。其中电视传媒以其本体优势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是一场被载入史册的20世纪大劫难,那么同样被记下一笔是的那个荒唐年代的政治和传媒。在一篇题为“真相30年”的文章中,作者回顾往事时这样比较道:“唐山成了一处禁地。人们只知灾情重,却不知道那里已变成什么样子。……唐山地震的人死伤人数,直到三年以后我才知道。”“只有一件事我们知道得迅速而又清楚,那就是:许多国家在地震后愿意援助中国,但遭到拒绝。”“30多年后汶川发生了烈度更大的地震,可5月12日当天,我就看到了那一片苦难的大地,听到了受灾同胞的哭诉。在废墟上实录真相的,有几千位记者、几百台摄像机、几万架照相机!”[8]所幸,今天的受众,不用再从虚饰中去揣测灾情,也不用从谣言中捕捉真相,电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现场的窗口。在这场或许是中国新闻史上最重大的电视传播战中,央视等电视传媒先声夺人。透过电视荧屏,地震灾难的残酷与惨烈,第一次几乎“原生态”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残垣断壁、飞沙走石、呻吟哭泣……,然而,“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不仅没有扩散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9]面对汶川,人们泪流满面;而面对传媒,人们在欣慰中省思。

大众传媒在地震灾难报道中前所未有的开放和透明,传媒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专业自律的追求,不仅赢得了受众,赢得了国际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强了传媒的公信力,这其

中也反映出政府、传媒、社会民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新变化。重大灾难事件中,传媒应该如何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如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这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永恒问题,尽管如此,大众传媒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出色表现,正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刻板看法,只是,这样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3、传媒责任与“公众问责”

在我国以党报(电台、电视台)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架构中,传媒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同时还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传媒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我国传媒在任何新闻信息和言论的处理中,以党性原则为第一要务,这是“对上负责”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传媒无可逃避的职责。另一方面,传媒在进行思想宣传的同时,作为社会的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机构,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对人民负责,这是由媒体是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其意涵之一就是大众传媒在专业实践中履行自己“公众问责”的社会职能。

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曾经提出著名的“社会责任论”,将传媒视为社会公器,将向人民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新闻服务,维护公众利益,对政府进行监督,视为大众传媒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10]。传媒的“公众问责”,在很大程度禀承了社会责任论的这一理念,并将其加以延伸,进一步明确化为传媒对公众负责,包括作为公众利益的表达机制,为公众行使监督、质询、追究等公共职责。从政治学意义上说,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权利的授予者拥有问责权,被授予公共权利者要对公众有所“交待”。换言之,传媒的“公众问责”是公众要求媒介承担的责任,是“权为民所授”这一问责正当性的逻辑表达。

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国内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方面作为主流媒体迅速、大量、公开地传播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对来自不同渠道的公众意见和疑问,主动积极地作出回应,并实时予以表达,在现有新闻体制架构内,初步显现了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相互竞争、相互博弈、相互包容和妥协的公共平台形象,也显示出传媒“公众问责”的发展雏形。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剧烈的转型期,随着各种利益阶层的急骤分化和重组,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也不断提升,对社会公共事物尤其是重大灾难事件的关注十分迫切,并通过网络媒体被不断“复制”和“放大”。此次汶川地震,面对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众的知情意识和问责意识更是空前高涨。地震发生后不久,网络上便开始出现“灾后**小时,为什么救援部队仍未赶到现场?”“为什么不接受国际救援部队的援助?”“为什么地震中垮塌的多是中学小学而不是政府大楼?”“爱心捐助能不能真正用于灾区?”“共和国能不能为普通人降半旗?”等等一些主题贴,从点击数来看,最多可达20多万人次;跟贴也多达数千人次[11]。这些大大小小的问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现实压力。

对公众急欲知晓的一些问题和一些问责性内容,国内媒体的反应速度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要通过消息报道、专家访谈、新闻专题、现场连线、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作出回应。央视由于其在国内电视界的旗舰地位,处于政府、传媒、团体、公众和个人等多

重力量博弈的中心,更受公众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后22天,中央电视台共直播了23次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灾情和救灾进展,接受提问和质询[12]。例如,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提问:“到底地震能不能预测?”类似这样一些人们普遍关心又多少夹杂着几分不满情绪的问题,画面上时常可见。问题的回答虽然未必令所有人满意,但是现场质询和交流,仍然多少起到了“排气阀”作用。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防疫、治疗、善款分配、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重要民生问题,传媒也大都表现出从公众立场出发的倾向,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或以新闻发布会提问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时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媒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好评,除了前述的信息公开透明之外,媒体从以往的“对上负责”向“公众问责”方向调整,在大众传播中逐步放大公众利益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否则,便难以解释为什么央视能够持续性地每天吸引亿万观众的注意力。一个没有公众意识,不承担社会责任,一个只是眼睛朝上、自说自话的大喇叭,是不可能承受得起亿万观众的注意力的,也不可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全国迅速发起一场万众齐心的“救灾战”。

对上述媒体“公众问责”意识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几乎一天一个台阶,中共“十七大”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从而为传媒向“公众问责”方向的演进奠定了政治基础。二是公民型受众的产生。转型期中国新兴公民群体的生长过程,与中国传媒的改革开放基本同步。他们的权利意识和媒介素养均达到相当的程度,他们对于媒介反映公众利益和维护公众利益表达权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客观上成为传媒向“公众问责”发展的推动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大灾难∕危机事件这一特殊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公众问责”,时常被人视为是政府、传媒、公众三方之间利益博弈在非常态下的一种“另类发挥”;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自身往往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而忽视公众利益的满足,造成“公众问责”的边缘化或沦为“问责秀”。很显然,要使传媒的“公众问责”制度化,使之免受其他利益的侵蚀,发挥健康积极的作用,仍有不少问题亟待探讨。

(本文原载梁晓涛主编《震撼:媒体回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刘燕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蕊: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生)

[注释]

[1]夏瑜“巨震大考电视”,《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

[2]苏海萍“一位外国媒介研究人眼中的汶川地震报道”,新华网2008年5月29日。

[3]参见CCTVPRO“CCTV多层面深入报道抗震救灾最新进展吸引各界关注”,央视科技网2008年5月。

[4]参见CCTV“应对灾难突袭及时奔赴一线传递救灾实况争取舆论主动”,央视网2008年5月20日。

[5]参见新华网“《爱的奉献》引强烈反响胡锦涛鼓励并发号召”,新华网2008年5月21日。

[6]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第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7]孟娜、吴陈“震灾信息透明化:中国政治社会进步的水到渠成”,新华网2008年5月21日。

[8]彭瑞高“真相30年”,《报刊文摘》2008年5月30日,转自《新民晚报》2008年5月26日。

[9]人民时评“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人民日报》2008年5月13日。

[10]参见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38-1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11]上述标题均摘自天涯社区网站“汶川地震”专版的网贴标题,经笔者收集整理归纳,截止时间2008年6月3日。

[12]参见百度视频“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视频专题区”,数据截止至2008年6月3日。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147 2008年? 08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 握,准确把握工人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化,深化对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用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创新成果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2.3 大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劳动力流动性大、劳动者职业变化块、劳动者的会员意识淡漠等具体情况,积极探讨在多种所有制下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工会要努力提高维权的时效性、提高工会组织吸引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到入会的实惠,尊重会员在工会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自上而下地成立工会联合会和自下而上建立基层组织并广泛发展会员相结合的办法,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结语 和谐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使工会在构建和谐 劳资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的外部环境,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邓正辉.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2007,(2):18 [2]武玉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工会应发挥的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59 [3]李富林.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充分发挥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17-18 [4]李惠斌.构建和谐社会中工会的作用初探[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9-11 [5]孙守权.关于工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8-10 □ 人们不愿灾难发生,但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爆发,往往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灾难事件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痛苦,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天灾人祸。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灾难事件,指的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多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事故,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等。 灾难事件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它几乎具备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备受社会的关注。灾难是对生命的挑战,也是对新闻媒体的挑战和检验,笔者认为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做好一下几方面:一、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报道原则,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突发性灾难事件后,记者应及时赶到现场采写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相当之高,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社会,新闻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方有可能在报道速度上取胜,同时应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切勿夸大,亦不能对尚不清楚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更不能制造虚假新闻,混淆视听。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民众依然享有知情权,媒体应履行其社会传播责任,及时、准确、客观、科学地报道受众急需了解的情况。 坚持科学的报道原则,应运用科学的思维对灾难加以解释报道,媒体应请有关专家对灾难发生原因作出解释,解答人们的疑惑,并宣传防灾自救知识,一次大规模的灾难事件正是警醒人们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灾难、珍视生命的契机,一场灾难的发生,会使人们对灾难预防及自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愿大大提高,此时受众急需了解防灾、自救知识,媒体应努力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以消除人们的恐惧、疑虑。如果灾难再次发生,人们便有更多可能自救,脱离危险。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发生后,许多媒介,尤其是以CC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邀请了气象专家、地震专家以及相关专家制作直播专题节目,使人们更加了解了地震和海啸,同时也增长了很多求生知识。又如5.12汶川地震后,有谣传说广州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南方都市报于6月4日刊登了《地震不日袭穗?省地震局:谣言(主)“天体引潮力”引起公众担忧,该局表示目前全省未监测到任何异常(副)》安抚了人们紧张、恐惧的心理。 二、要充分发挥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我们社会主义媒介应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进行引导,媒体应根据各自的宗旨、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越是在灾难面前,人们越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被煽动,而传媒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尤其该注意把握舆论方向,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此处的舆论引导不是给受众虚假的“拟态环境”,而是在报道上分清主次,灾难新闻报道,需要在伤亡人数及灾难引发的矛盾冲突上给予关注,但更应关注的是受灾民众的生活,党和政府采取的救援行动,全国对灾区的帮助和支援,灾后重建等问题,让受众知道什么是事态的主流,避免因报道失衡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是说对惨烈的灾难现实避而不报,是有分寸的报道,以警示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救知识学习,强调舆论导向,也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吁社会援助,给幸存者力量,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如汶川大地震后《南方人物周刊》一篇题为《生于5月13日》的文章,编辑之所以策划并选取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们希望的报道意图。 特别注意的是对火灾、矿难等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能有头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李文新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 灾难新闻 舆论导向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 一、灾准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 由于灾难性事件对企业、对社会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与对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一样,对付灾难性的事件也需采取“3E”对策、实施对其的预防均控制。但由于大多数灾难忙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及企业控制范围之外的意外事件,均为不可预防的,因而与控制事故手段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对灾难性事件的控制手段应以控制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及灾难 性事件发生后拯救生命和抢救财产的手段为主,即应急措施与计划。而是事实表明,许多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之所以造成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应急措施不合理或应急计划不完善是最关键的原因。因而可以说,预防灾难性事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对于灾难性事件,除在设备、设施及建筑物设计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外,最主要的工作应为应对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或转入新的发展轨道,而应急计划的制订反实施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在灾难性事件应急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即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应急计划制订中必要的步骤,应急计划中应有的内容及灾难性事件预防与控制所涉及的部门或个人。 二、灾准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其所可能面对的灾难性事件是有所不同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因地区而异,各类重大事故则因企业的性质及所在环境而异。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必要应对所有的灾难性事件。如座落在地势较高地区的企业一般无须考虑防洪;但有些灾难性事 第 2 页共 8 页

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

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 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勇士霍金,遭遇宫刑发愤而作书的司马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变得伟大?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强不息?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一般的力量,对他们不公平的命运变得熠熠生辉。所以对待生命我们应该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各种形态的生命。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 生存为了理想,“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展现生命的意义,无理想、目标、只为活着、盲目苟且地生存与动物无异。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才是生存的真正价值所在。生存在于奋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勇敢面对生活旅程中的激流、险滩,与命运抗争,你就会从中享受到生存的真正乐趣,完美而神圣。创造生活,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美好生活如诗、似画、比歌。做一个成功的作者吧,用我们不懈地努力,理想、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描绘出壮丽的生活之作。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遇到困难,有时遇到挫折,有时遇到变故,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人生前进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有的人遇到这些现象时,心烦意乱,痛苦不堪,悲观失望,甚至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但我们应该:在生活起点上发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在生活起跑线上承诺: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我们将带着从容的微笑去面对现实。生活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看白帆被海水舒卷起的影子;看树叶被大地飘摇的影子,看飞鸟被碧湖荡漾的影子!那么,在属于我们自己一隅的空间里,如何思索我们生存的价值!或许你们会经常独自品味寂寞的苦果;或许你们总是感叹岁月多么枯燥平淡;或许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掠夺式采访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583354.html,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于是,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又都归属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大旗之下。因此,本文着重就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灾难新闻与人文主义关怀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这种倾向在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印证。新闻中虽然也看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一种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的却是人文主义关怀。 什么是人文主义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①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灾难性事件(感性世界)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映 心理世界的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②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载体的灾难新闻,其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人文主义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主义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考察近十年来国内外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一直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对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功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用于钻研学问,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平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 受。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 的。 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空间。感觉最深的是生命又消耗好了许多,对生命有这样明确的意识,大概是源于走向中年迈向老年的危机感。在少年时代似乎没有任何生命的感觉。所有的一切似流水般的度过。除了一次游泳时差点淹没在水塘里。那时对生命没有任何害怕,现在对生命的意识日益地强烈。可能是人的不能逃脱的逻辑,有时想,人的最大的害怕是来自生命意识的,没有生命意识就无所谓害怕。而有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害怕的最后条 件。 同时,人的最大快乐也是来自生命意识的。没有生命意识就没有快乐。而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快乐的最后条件。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主动地或者被动地要在这两项条件中找出平衡来,因而就有了人的不同分野。快乐也好,害怕也好。生命总是要流失,要在生命的流失的过程尽量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完成人的选 择。这将是有价值的生 命。 历史在一年一年地过往,生命在一天天地减少,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历史在一年一年地延长,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增加。个人就是在整体的增加中减少,而整体就是在个体的减少中增加,我们理解自己和社会,离开了这种认识,将减少应该具有的快乐.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自己的生命。下面就开始具体谈谈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吧! 一直相信青春应该做点什么,好让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有一点激动与喝彩,好让如梭的岁月无声流逝以后,总还有点什么值得回忆和纪念。因为年轻,便总会在隐约之间期待着辉煌,人生要在青春时有过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要做出一番事业,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生无怨无悔。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灾难性事件与安全管理(通用版) 一、灾准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 由于灾难性事件对企业、对社会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与对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一样,对付灾难性的事件也需采取“3E”对策、实施对其的预防均控制。但由于大多数灾难忙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及企业控制范围之外的意外事件,均为不可预防的,因而与控制事故手段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对灾难性事件的控制手段应以控制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及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拯救生命和抢救财产的手段为主,即应急措施与计划。而是事实表明,许多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之所以造成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应急措施不合理或应急计划不完善是最关键的原因。因而可以说,预防灾难性事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对于灾难性事件,除在设备、设施及建筑物设计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外,最主要的工作应为应对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或转入新的发展轨道,而应急计划的制订反实施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在灾难性事件应急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即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应急计划制订中必要的步骤,应急计划中应有的内容及灾难性事件预防与控制所涉及的部门或个人。 二、灾准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其所可能面对的灾难性事件是有所不同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因地区而异,各类重大事故则因企业的性质及所在环境而异。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必要应对所有的灾难性事件。如座落在地势较高地区的企业一般无须考虑防洪;但有些灾难性事件则是均应考虑的,如火灾等。一般主要应考虑的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包括火灾、爆炸、洪水、朋风、龙卷风、地震、重大事故、化学事故、辐射、人为破坏等。对于不同的灾难性事件,在应急计划中应有不同的考虑。 三、制定应急计划的基本步骤

我对生命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我对生命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扪心自问,19岁以前的我,从未认真思考过关于生命的问题。懵懵懂懂地过完了童年,而后不断地求学至今。经历过的欢乐、苦恼、工作、娱乐,想起来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得快让我感觉不到真实了,好像这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自然反应一样。 进入大学后,生活依旧。每天重复演练着睡觉、吃饭、学习、娱乐、工作,看不到头。我唯一能隐隐感觉到的,是这样的日子将一直不断地重复下去,直到我死去。只不过,大学生活有一项很明显而且突出的特点——给学生留有绝对充足的自我思考时间。终于,我渐渐地开始在这些时间里面觉察到了自己的迷茫。考上了大学之后,我达成了我十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可是,然后呢?我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以后要做什么,要去哪里我完全没有规划。我这样活着究竟意义在哪里?我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做这些日常琐碎的事,同时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其他所谓“有意义”事。有时,我冷眼打量自己,看这机器似的人重复着说话、喝水、吃饭、刷牙、洗澡、睡觉的动作,心里讽刺地想着:“真是一具行尸走肉啊。”可是生活仍是要继续的。既然没有人能指引我人生的方向,那么我生命的意义,只能靠自己去体验、观察,在阅读和思考中寻找答案。 在这样的自我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我选修了《生命教育》。希望上完课之后我能对自己跟生命能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吧,毕竟我那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过于狭窄肤浅,再也难以引起我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思考了。而以下便是一些我在上课后,结合自己生活得到的感悟。 一、请善待自己的身体 岁月匆匆,人生短暂。人走向幸福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所以善待自己是征服这个敌人最好的方式。只有学会善待自己,人才能活得精彩,得到幸福。当然,在获取最高的精神胜果的终极目标之下,我们必须搞好自己的革命本钱。那本钱名曰“身体”。我不知道大学生们是否都认为凌晨睡觉是正常的,可是在我眼里,他们这样都是在慢性自杀。原本在高中时,学校制定那压榨睡眠时间式的,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作息表就让我在高中三年里过得苦不堪言,然而进入了大学后,我才知道更加让人伤不起的还在后头。宿舍区内学生们吵吵闹闹到晚上11点,然后才渐渐回到各自宿舍,或对着各自电脑手机,或与舍友谈天说地,奋战至凌晨才满怀不舍地上床睡觉。前者安安静静地干自己的事倒还好,可是后者在聊天期间不加抑制的大笑大叫却是当真让人难以接受了。我常常会在这些突然爆发的声响中惊醒,而后便在这些声响的伴随之下辗转难眠,不能成寐。 为了能睡得安稳一点,我开始延后自己的睡觉时间,大概是晚上11点30分到12点30分之间,迎合大众的作息规律。然而课堂上看到肥姐的案例后我不禁害怕了。我这样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以后是否会遭到身体的报复?抛开我早期已有的失眠、健忘这些长期熬夜得来的症状不说,我最近紊乱的生理周期更是向在我控诉:该好好休息了!一味盲目地去迎合环境,我从不好好聆听来自身体的声音。直到脸上爬满了难看的痘痘,黑眼圈在眼窝安营扎寨,经痛来袭之后,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去看医生,喝中药,足足花了今个学期一整个学期的时间来缓和症状。现在好是好很多了,但是脸上都是坑坑洞洞的痘疤,十分难看,抬脸见人都觉得不好意思。原本好好的一张脸蛋就这么被毁了,真是得不偿失。 二、人要有自己的梦想 年过六旬的乐山飞人衣瑞龙,自制滑翔机,在花甲之年完成了自己的飞行梦想。他的壮举是那么的震撼人心!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香港的一位漫画家,黄玉郎先生曾在一档广播节目中这么说过:“人应该要有梦,你只要朝着这个梦继续努力下去就会成功。”虽然这句话并没有包含什么遣词造句上的艺术美感,但是它的朴素,却更加直接真切地向听众传达了玉郎先生“只要有决心,美梦能成真”的想法,也让当时在收听节目的我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 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换句话说,应对危机忙公关,不如把善后工作做实在。出现故障并不奇怪,让人担忧和后怕的是事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铁路的运营管理究竟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乘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只维护铁路本身的利益,尽心竭力围绕着不可能完美无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能出现故障的高铁打转,以至于面对问题时甚至不惜文过饰非,拖延塞责。进入“后高铁时代”,相关部门要做的是给中国高铁开一份体检报告,正面回应和消除公众对高铁安全的担忧。 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这 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灾难性报道要平衡正负面宣传 在甬温动车事故报道的新闻话语运作中,绝大部分是“正面宣传”的角度,以发挥“喉舌”的舆论导向功能,灾害报道,包括政府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干群的奋战等都从这种角度的切入。例如:《全力做好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处置工作》、《温家宝到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和《第一批冲上去救人的大多是打工者》。但同时也体现出了监督功能的缺失。关于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事故给死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报道的都很少。有些人认为,正面宣传不能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则有损正面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想法恰恰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增强宣传效果。记者和编辑忽视事物的两重性,只讲好的,不提问题,即只颂扬人生之善和党领导如何抢险救灾,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新闻的可信性降低。《南方都市报》的《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何谈抚慰人心》等深度灾难报道不仅

有关珍惜生命的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5篇

有关珍惜生命的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5篇有关珍惜生命的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1 说起生命,不得不提到我妈妈。因为生命是父母给我的呀。可妈妈是个奇怪的人。在对我的教育方法上,总是与众不同:每当我贪图玩耍不小心摔破或碰破身体的某个地方时,我都要向妈妈道歉才行。这可是从小培养的习惯。起初我很不情愿,但当我经历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后,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高高兴兴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跑过来一个同学,拍了我肩膀一下,叫着我的名字。我当时认为他这是在向我挑逗便毫不犹豫地向他追去,并不假思索地“回敬”了他一拳。接下来我俩便短兵相接,你一拳我一脚地打逗起来。到了老师那我们也没有“偃旗息鼓”,他抄起了“水枪”,我拿起了水瓶……我俩谁也没听阿姨的劝阻和说教。就在我猫腰拣东西的时候,对方手中的水瓶便向我的头部重重地砸来。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那装满水的瓶子再加上用力过猛,落到我头上时,鲜血就像开了闸的水,顺着我的额头流淌下来。我俩吓坏了,在场的人也都惊呆了。我捂着流血的头,害怕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谁流过这么多的血,当时我幼稚地想:“这下我完了。”“快送医院吧!”不知是谁打破了那可怕的沉寂。 我被同学的家长和阿姨送到了医院,大夫给我的伤口缝了针。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又是照ct。原本清闲的中午,被弄得手忙脚乱。我后悔极了,要是当时我们都能控制一点,要是我们能听大人的劝阻,

要是……这下妈妈肯定又不能安心工作了。 妈妈下班后看到我时,我已经被包扎得像一名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重伤员。看到妈妈那牵挂的眼神,听着她那语重心长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比每次都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声:“妈妈,对不起!”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样不堪一击,更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爱家,爱国,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努力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 2、珍爱生命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写过《热爱生命》这篇小说,文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对生命的酷爱,如何帮助一个人战胜死亡。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关于生命的散文诗歌都对生命有着怜惜和珍爱。 我曾经读过刘白羽写的《白蝴蝶之恋》,那是一只轻柔纤细楚楚动人的白蝴蝶,风雨中,它飞出来寻觅什么,被雨水打落。它试图挣扎,但终于倒下,当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那美丽勇敢的小精灵在晶莹的世界中终于一跃而起,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带着珍爱生命的情怀,消失在阳光下的青草地上空,演绎了生命的一次升华……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4 页.

人生感悟文章: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人生感悟文章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唐国民在荷兰北部城市吕伐登的一个展览厅,人们正在摆放400多万张多米诺骨牌,打算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只麻雀突然闯进了大厅,并碰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导致数以千计的多米诺骨牌顺势倒下。看着已经完成的工作被这只麻雀破坏,气愤的人们开枪将它打死了。这下可惹了麻烦,因为麻雀在荷兰属于被保护动物,主办者的这种行为引起动物保护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抗议,要为麻雀讨还公道。在强大的压力下,主办方作出了一个选择,为这只麻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以此来求得人们对他们的谅解。主办这次多米诺骨牌世界纪录挑战活动的恩德莫尔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知道,我们对全国很多人的不满情绪负有责任。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因此以今天这种形式表达我们的哀悼和忏悔。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工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地躺在了那里。第二天,许多工人在警察的保护下开始修铁路,但修到离野象50米远的地方时,站在那里的象群开始冲向人群,人们连忙逃进了火车里,象群就把刚刚修好的铁轨又捣毁了。第三天,当局派来了两个排的军队,士兵们一下汽车就摆好了阵形,端着枪慢慢地往前走,枪响了,密集的子弹射向了象群,但不是真子弹,而是用来吓唬野象的空包弹。他们想把野象吓进森林。然而,这个办法也没能

奏效,野象们视死如归于是,就在这一天,政府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停止战斗,绕过撞死小象的地方另修一段新铁路,而且要沿整个铁路线为野象和其他丛林动物修一些专门的通道。这场战斗最终以人类妥协而告终,我在心里为这样的妥协叫好。法国学者史怀哲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小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为一只麻雀开追悼会,为野象让路,这两件事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只有当我们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生命,对它们给予尊重和爱护,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对所有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性事件突发之时,新闻报道快速至上。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灾难发生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这时候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是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观众想看到的,都成为人们关注这个媒体所作报道的理由。例如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几分钟,NHK电视台及时报道地震消息,全世界通过NHK电视台直播或者各国电视台转播获得地震发生的消息。随后公众不断从新闻媒体获得地震伤亡、地震救援等信息。 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发布信息,减少转述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不仅要及时公开信息,而且还要通过传播多种多样的信息内容,形成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让受众可以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使其能够针对新闻事实作出周详的判断,避免“管中窥豹”的片面理解。因为灾难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是千头万绪,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信息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能起到稳定民心、安定团结的作用。 新闻报道反映灾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的根本,报道失实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让公众甚至政府与媒体对立,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灾难发生后,公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灾难的性质,灾难发生的原因,灾难发生的过程,灾难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次生灾害情况等获知灾难的全貌,从而对灾难及相关问题作出内心评价,所以灾难新闻的报道要求真实和准确。如果报道失实,公众的内心评价很难恢复,难免造成公众和媒体的对立,从而失去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新闻报道在反映灾难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多体现灾难面前的理解与包容。新闻报道追求报道客观,准确反映事态发展全貌,让受众评价无可厚非,但理解和包容也不能忽视。自然灾难发生后,纯客观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为了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在当下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此次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各国记者,理解和包容受害群体,直播画面回避对人物的特写,更多关注救援工作。我们看到的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记者拍摄的镜头就大多集中在对抗震救灾、灾难大场面的拍摄上,的确在灾难面前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对受灾国家、受灾民众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同时报道更多的是通过传递政府信心,公众镇定有序,典型的自救互救场面,救援队救援的开展,未来的发展规划来传递情感关怀,引导社会重建。 新闻报道同时开展舆论引导。灾难往往是在无预警的情况下所爆发的紧急事件,若不立即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采取有效策略将状况加以排除,就可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重大的威胁。因此,当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介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同时需要成为一个发表意见、影响舆论的工具,把能了解到的事件的真实情况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同时宣传政府在灾难发生时的态度、救援计划和救援进度、国际社会关注或采取的措施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力图使整个社会群体在灾难面前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灾难新闻报道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