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爱我中华——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了解历史,爱我中华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明确责任意识,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活动准备:熟悉“了解历史,爱我中华”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代多少贤君明主、仁人志士,都十分重视研究历史,并从历史中认真借鉴经验与教训,从而匡世济民、治国安邦、建功立业。有志于报国效民的炎黄子孙,岂能有不知我中华的光辉历史者?

二、了解悠久历史和璀灿文化,从小培养民族自豪感。

1、了解北京人:早在100多万年以前,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活着,到大约70—20万年前,在今天此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就居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北京人。他们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双手和上肢同现代人相似,会劳动、会制造工具,懂得用火。他们同自然斗争,同猛兽斗争,战胜艰险的环境,抚育了后代,不断地进步着。

2、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

与世界各民族一样,中华民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勇敢、聪明的民族。在远古时代,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有巢氏发明构木为巢,伏羲氏教人们驯养牲畜、结网捕鱼,神农氏教人们种植庄稼和用百草治病,还有黄帝带领广大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这些传说,据近年的考证,都有相应的人和事,相应的文化遗迹,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为些都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前已进入到一个具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时期。在此后的各历史朝代中,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至封建社会灭亡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历经多次分分合合,创造了丰富的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百折不挠地前进着,永远呈现她永不衰老的生命力。这正是中华儿女所最自豪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体现!

3、了解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自古就十分璀灿,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又涌现了无数杰出人物和创造了大量的杰出文化遗产。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西汉时人民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唐时人民发明了雕板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战国时期人民发明了司南,北宋时人们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上;唐朝已有了火药的记载。

中国的汉字历经了五体的变化,在世界史上有极大的影响。在历史潮流中,涌现了大教育家孔子,大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外交家张骞,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科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著名和尚玄奘和鉴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改革家商鞅、魏孝文帝和王安石,大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郑成功,使中华历史群星灿烂,光耀东方。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了商周青铜器,万里长城,秦始皇陵,隋朝大运河,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等世界的文化遗迹和无数的典籍、文物。我们翻开中化民族光辉的历史,能不为自己生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吗?我们由衷地发出感叹,伟大中华,源远流长,仰观历史,我爱中华!

三、学习爱国名人的崇高精神,争效先贤热爱祖国

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不断地战胜自然灾害,野兽伤害和外族侵凌,艰难地向前发展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无数热爱家国,许身家国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崇高精神和可歌可泣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千古传颂和学习的。如为解除人民疾苦,治水十三年,“三

过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十年流落匈奴仍持使节不忘使命的张骞;有精忠报国抗击金兵的岳飞;有不受荷兰人重金而奋勇打击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有痛恨殖民者,带兵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有英勇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军;有主持黄海大战,英勇殉国的邓世昌和他的舰上将士;有在“廊坊大捷”中大败八国联军的义和团;有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更有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翻开历史,爱国英烈比比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垂青史,也激励着更多的中华儿女踏着他们的足迹,为中华之崛起奋斗不息!

1、北宋的岳飞是中国人特别钦敬的爱国将领。他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明,作战勇敢而又热爱人民的“岳家军”,与入侵中原的金兵作战,连金兵都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打败了金国大将兀术的“铁塔兵”和“拐子马”,把金兵赶到朱仙镇。当他被害时,他脱下上衣,背上深深刻着“尽忠报国”的字迹!爱国之心如此,怎不感人至深呢?

2、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郑成功带领25000人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直捣敌人的据点。驻守台湾城的殖民者头子揆一派人求见郑成功,想通过每年交送大量财物来诱使郑成功退出台湾,郑成功严词拒绝,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把殖民者赶出台湾。知难而进争国土,金钱面前不屈膝,郑成功正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哪!细细读过历史上爱国人物的事迹。我们怎能不为他们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呢?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当学习这些爱国名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勤于自勉,努力奋斗,报效家国,留名青史啊!

四、研究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立志振兴中华民族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帝王将相难道是天生的龙种吗?)中国又有句名言曰:“时势造英雄。”今天我们在这里读书,或者从事着默默无闻之事,怎知道明天我们不会叱咤千军,保家卫国,或者经营世务治国安邦呢?青少年应有大志,在我们学习本领的豆蔻年华间,我们不妨认真研究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将来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1、要以民为本,“顺天者昌”。领导人民的人要爱惜人民,顺应人民的意愿,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商末的王纣,统治十分暴虐,只顾自己荒淫无度,不管人民挨饿受冻,结果政治腐败,内部混乱,周武王顺应人民意愿挥师伐纣,纣王的奴隶部队在牧野反戈支持周武王,结果周灭商而代之。秦始皇为了享乐和显示威风,大量征发民工,挥霍财物,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置人民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结果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旧部聚而反秦。秦传不过三世,便断送了政权。隋炀帝荒淫无道,穷奢极欲,结果也被农民起义军所消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领导者怎可不体察民情呢?在中国,尤其要重视农民。农民占最大比例,谁不重视农民,即使一时能够发展,最终还是要失败的。因此,领导者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

2、要重视人才,集思广益。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应付变化,安邦治国,振兴民族。官渡之战中,袁绍傲慢多疑,不听劝告,结果一次次失去取胜的战机;曹操见许攸来投,却高兴得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去迎接,结果,许攸为他出了良策,仅以二万军队战胜袁绍的十万大军。重视人才,还要善于用人,特别是要能虚心听取贤人提出的不同意见。唐太宗李世民正是这样,面对刺耳的谏议,还能耐心听取,结果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强盛。

3、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古代中国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而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领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物质生产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国防条件。清朝末年,我国闭关自守,科技落后,结果洋人枪炮一举,清政府马上溃败。技术落后之国耻,后来之人岂能忘记!发展和培养人才,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同时要健全“学识—职位”或“科研—待遇”统一的制度。如汉朝曾用张衡(太史令)、张仲景(太守),清朝曾用魏源

(知州)、严复(总学堂),都促进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4、要大胆吸收外民族的优秀文化,洋为中用。魏孝文帝(鲜卑族)、松赞干布(吐蕃族)、阿宝机(契丹族)、成吉思汗(蒙古族)都能够摒弃民族偏见,吸取汉族人的优秀文化,结果他们都成功地干出了伟大的事业。鲁迅先生也提出要“拿来主义”。我们要学习历史人物这种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眼光,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使我们的民族不断进步,国家更加强大。五要顺应历史发展进行改革。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需要改革。否则,便会导致到国家民族的衰落。奴隶社会末期(春秋末期)秦国率先采纳商鞅之策,实行变法,发展封建经济,结果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北宋中期,王安石主持变法,缓和了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问题。但后来新法制废除,政治又陷入腐败。辛亥革命后,中国本应从此消灭封建统治,走民主主义的道路。但袁世凯却想走回头路,做皇帝梦,终于惨败。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旧的生产关系、旧的法制都要改变,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也适应新的人性觉醒的要求。“萧规曹随”只能维持短时间的太平,顺时改革才是发展的大计。

五、明确责任,为明天报效祖国而好好学习。

讨论: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学生,自己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六、结束语。

弗·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有智慧、有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怎能不认真学习历史呢?中国历史是浩如烟海、深不可测的,愿我们能利用学习的好时光,泛舟其中,吸取精华,培养爱国热情,将来建功立业,为中华之崛起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