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

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因此面向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我们要将花园城市向生态高效城市转型,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升级城市的公共交通,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因此当代城市要遵循生态可持续城市理念。综合打造优美低碳的现代新城,而不是简单的花园城市。

带形城市: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最理想的方案是沿着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制。[1]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索里亚于188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km长的“带型城市”。后于19世纪90年代又在马德里周围规划了一个未建成的马蹄状的“带型城市”共58KM.[3]

影响

带型城市理论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现代派建筑师西尔贝赛默等人提出的带型工业城市理论也是这个理论的发展。[3]

带型城市空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带型城市空间的成因、特点、演变以及发展中遇到的有关于产业、用地布局相关问题方面,而对如何从空间形态上界定带型城市的研究较少,由此造成了研究中案例只是少数几个典型的城市或者仅限于国外的城市。在1980s,赵大壮、方仁林等学者通过借鉴国外案例,总结了带型城市的特点,提出可以通过带型城市模式来解决大城市拥挤问题。进入21世纪后,杨辉、徐有钢、柴宗刚和张小娟等人,以西北地区的

带型城市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我国带型城市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城市空间特点与发展过程,提出了带型城市未来发展可能采取的策略。其中,张小娟提出带型城市是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长短轴之比大于4:1的城市,明确地对带型城市的狭长带状进行了描述。在对空间的研究中,由于我国带型城市与地形关系紧密,大多发育于河谷之中,杨永春教授对“河谷型,,城市的空间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涵盖了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城市自身的特征以及城市的分布分类,得出了该类城市在未来发展时应注意的空间问题和应采取的用地布局措施。由于其从地形角度对城市进行分析,也很少涉及到带型的形态界定。

在带型城市交通特征研究方面,涉及的交通问题很多,但多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一些直观明显的差异来推断带型城市的交通问题,较少定量研究,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和实用价值。滕丽、杨永春、广晓平、钱勇生、王海龙和孙有信等人,基于带型或河谷型城市的特点,分析了带型城市的道路交通、过境交通、过河交通问题,得出一些结论,如:带型城市与同规模平原型城市相比交通问题出现早且严重;带型城市主干路的规格和指标应该比一般城市略高一些;带型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的比例比一般城市小。陆化普、文国玮、李海涛、于星涛、叶茂和倪捷等人,基于带型城市特殊的空间形态以及交通上的轴带特征,依据TOD思想研究了带型城市公共交通的问题。可以说,对于带型城市交通的研究,开始注意到带型城市与团状城市的差异,并进行了简单的测算,得出了一些结论。但基于道路交通特征的量化分析过少,系统性较差,导致研究成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提出的建议较为笼统,缺乏适用的具体指标。

工业城市:1901年,法国青年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的城市规划理论,阐述了未来大工业城市如何布局的问题。戛涅从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设想“工业城市”人口为35000人。他把“工业城市”各功能要素都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型的。疗养及医疗中

心位于北边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均有绿带隔离。火车站设于工业区的附近。铁路干线通过一段地下铁路深入城市内部。城市交通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发动的实验场地。“工业城市”住宅街坊宽30米,配备绿化地带,组成各种舍友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戛涅的规划设计思想对现在的工业城市的整体布局规划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戛涅所提出的理论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美丽的理想:现代城市的拥挤大大超出了戛涅的设想。工业城市是产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在英国等国有以单一工业为主的“专业性工业城”。在工业化国家中,工业是促使大多数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经济基础。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城市是综合性的,大多是有工业的。中国习惯上称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为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专业性工业城市两类。工业城市形成的初期,往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分工协作的发展,城市工业的部门结构往往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地理、资源等条件优越的地区,专业性工业城市会逐步演变为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辽宁省素有“煤都”之称的抚顺市,就经历了从专业性煤矿城市逐步发展为兼有石油、钢铁、机械、炼铝、电力等工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