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Ⅰ级: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干预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 >180 次 /min 或 <40 次 /min;收缩压 <70 mmHg/ 急性血压降低,较平时血压低 30~60 mmHg;SpO2 <80%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既往无 COPD 病史);腋温 >41℃;POCT 指标;血糖 <3.33 mmol/L;血钾>7.0 mmol/L 人工评定指标:心博 / 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急性意识障碍 / 无反应或仅有疼痛刺激反应(GCS<9);癫痫持续状态;复合伤(需要快速团队应对);急性药物过量;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正在进行的自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 / 婴儿;小儿惊厥等

响应程序:立即进行评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入复苏区

标识颜色:红色

Ⅱ级: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如短时间内不能进行治疗则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可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溶栓、解毒等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50~180 次 /min 或 40~50 次

/min;收缩压:>200 mmHg 或 70~80 mmHg;SpO2 :80%~90%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发热伴粒细胞减少;POCT 指标;ECG 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人工评定指标:气道风险: 严重呼吸困难 / 气道不能保护;循环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灌注差 / 怀疑脓毒症;昏睡(强烈刺激下有防御反应);急性脑卒中;类似心脏因素的胸痛;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伴大汗(脐以上);胸腹疼痛,已有证据表明或高度怀疑以下疾病: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急性心肌炎 / 心包炎、心包积液、异位妊娠、消化道穿孔、睾丸扭转;所有原因所致严重疼痛(7~10 分);活动性或严重失血;严重的局部创伤 - 大的骨折、截肢;过量接触或摄入药物、毒物、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暴力或攻击),直接威胁自身或他人, 需要被约束响应程序:立即监护生命体征,10min 内得到救治,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区

标识颜色:橙色

Ⅲ级: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00~150 次 /min 或 50~55 次

/min;收缩压 180~200mmH g 或 80 ~ 90mmHg;SpO2 :90%~94%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

人工评定指标: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嗜睡(可唤醒,无刺激情况下转入睡眠);间断癫痫发作;中等程度的非心源性胸痛;中等程度或年龄 >65 岁无高危因素的腹痛;任何原因出现的中重度疼痛,需要止疼(4~6 分);任何原因导

致的中度失血;头外伤;中等程度外伤,肢体感觉运动异常;持续呕吐 / 脱水;精神行为异常:有自残风险 / 急性精神错乱或思维混乱 / 焦虑 / 抑郁 / 潜在的攻击性;稳定的新生儿响应程序:优先诊治,安排患者在优先诊疗区候诊,30min 内接诊;若候诊时间大于 30 min,需再次评估

标识颜色:黄色

Ⅳ级:存在潜在的严重性,如患者一定时间内没有给予治疗,患者情况可能会恶化或出现不利的结局;以及症状将会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

客观评估指标:生命体征平稳

人工评定指标:吸入异物,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呕吐或腹泻,无脱水;中等程度疼痛,有一些危险特征;无肋骨疼痛或呼吸困难的胸部损伤;非特异性轻度腹痛;轻微出血;轻微头部损伤,无意识丧失;小的肢体创伤,生命体征正常,轻中度疼痛;关节热胀,轻度肿痛;精神行为异常,但对自身或他人无直接威胁

响应程序:顺序就诊,60 min 内得到接诊;若候诊时间大于 60min,需再次评估

标识颜色:绿色

Ⅳ级患者特征:非急症级别描述:慢性或非常轻微的症状,即便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治疗也不会对结局产生大的影响

客观评估指标:生命体征平稳人工评定指标:病情稳定,症状轻微;低危病史且目前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无危险特征的微疼痛;微小伤口 - 不需要缝合的小的擦伤、裂伤;熟悉的有慢性症状患者;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稳定恢复期或无症状患者复诊 / 仅开药;仅开具医疗证明

响应程序:顺序就诊,除非病情变化,否则候诊时间较长(2~4 h);若候诊时间大于 4 h,可再次评估

标识颜色:绿色

急诊预检分诊.doc

急诊预检分诊 分诊的定义: 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及时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使急诊病人尽快得到诊治。 准确及时的分诊可以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分诊的目的: ※1.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病人的就诊次序,优先处理危急症。 ※ 2.有效控制急诊室内的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3. 尽快进行初步的急救程序及适当的护理措施 ※ 4.与病人建立可信关系,及时沟通。安抚及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并提供适当的健康指导。 ※5.运用分诊技术,给病人进行病情分级 常见急症的分诊: A 休克 1.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2.创伤性休克 3.烧伤性休克 4.感染性休克 5.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常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B腹痛 内科急腹症: 一、病因: 1.急性胃肠炎症所致的腹痛。 2.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痉挛性腹痛。 3.胸部疾病所致的反射性腹痛,如膈胸膜炎、心绞痛。 二、临床表现: 1.腹痛呈一过性、间断性、游走性或不规则性。 2.腹痛部位不明确,喜按,无腹膜刺激征。 3.胃肠道外疾病常伴有原发病的表现:发热、咳嗽、心悸等。 外科急腹症: 一、病因: 1.炎症:腹腔内器官炎性病变,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2.穿孔: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破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外伤性穿孔等。 3.出血:腹腔内实质脏器破裂出血,如外伤性肝脾破裂。 4.梗阻:包括肠腔、胆道或尿路梗阻。 5.绞窄:腹腔脏器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如急性肠扭转、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等。 二、临床表现:

卫生部急诊病人分级原则

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 一、分级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诊医学科及其医务人员,各医疗机构按《指导原则》规范地进行诊疗活动。 二、分级依据 (一)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 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二)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三、分级原则 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共分为四级: 级别 标准 病情严重程度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 1级A濒危病人—— 2级B危重病人—— 3级C急症病人≥2 4级D非急症病人0~1 注:“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即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

资源≥2个的“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需急诊医疗资源≤1。 (一)1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二)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与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 (三)3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附录A)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四)4级:非急症病人

门诊预检分诊规章制度

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LC—003: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生效日期:1997年5月18日修订日期:2011年8月6日 一、目的:及时为来院就诊的病人提供就诊指导,使病人得到恰当的医疗服务。 二、门诊预检人员资格: (一)护理专业毕业。 (二)熟悉医院工作流程。 (三)熟悉相关的医院可提供的病人服务。 (四)对突发事件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顾客服务知识。 三、预检人员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如脸色、呼吸是否急促、有无疼痛及疼痛的剧烈程度等)决定病人的去向: 四、我院能为病人提供所需服务: (一)需急诊处理的病人——进入急诊程序; (二)门诊可处理的病人——进入门诊程序。 五、我院不能为病人提供所需服务: (一)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介绍能为病人提供所需服务的医疗机构; (二)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先入急诊进行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转院制度”执行; (三)行动不便者——根据病人需要帮助联系交通工具。 六、遇突发事件,预检分诊人员立即通知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并启动应急预案。

LC—004:专家、专科门诊工作制度 生效日期:1997年5月18日修订日期: 2011年8月6日 一、参加专家门诊工作的医师应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专家门诊排班经科主任、医务部同意后,报门诊部统一安排出诊时间并予以公示。 二、参加专家、专科门诊医师必须按排班表准时出诊,应预先安排好其它工作,保证准时上岗,不得无故停诊。如有特殊情况(如出差、开会、外出会诊、休假等),由所在专业科室安排其他专家代为出诊,并提前两天报门诊部审核。预约挂号专家原则上不得变更出诊时间。 三、专家门诊排班必须相对固定,每期至少三个月以上,以保证病人诊治的连续性。 四、参加专家、专科门诊医师必须严格遵守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行医、着装整洁、佩带胸卡。 五、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详细询问病史,耐心解释。 六、必须认真填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七、参加专家门诊人员应负责指导门诊年轻医师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 八、经专家、专科两次诊断不能确诊者,必须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科、院及院外会诊,以确保医疗质量。 九、对查实一个月内连续二次被投诉或一个季度连续三次被投诉者,对经常不能保证专家门诊时间及误时、脱岗等情况,将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急诊分诊工作流程

急诊分诊工作流程 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分诊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功之一,每个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急诊分诊技术。 (一)接诊 急诊科面向全社会开放,病人来自社会各个阶段,文化修养、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发病过程各个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异。病人就诊,常以主诉急性症状为主。分诊护士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各种急性症状的鉴别诊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通过观察、询问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病人病情,决定进一步处理的顺序。 对救护车转来的病人或严重创伤、急性中毒、大量出血、发病骤急等病人,护理人员应主动到急诊室门口接待病人,与护送人员简单交接,并迅速判断伤病严重程度,危重者立即送抢救室急救。 (二)临床评估 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有关病情的资料,注意不可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体检的重点首先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观察病人临床评估应掌握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快速分类。护士要熟练运用诊断检查(视、触、叩、听、嗅)的方法,观察意识、精神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敏感度皮肤颜色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特别注意对神志、气道、呼吸、循环、出血、疼痛及外伤等体检与分析。根据病情需要,可做必要的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糖、血尿淀粉酶等测定。 (三)分诊 通过接诊和体检,护士即可初步判断病人的病情,及时分类,指导就诊。对等待诊治的病人,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随时进行观察,必要时重新评估、紧急处理。 分诊流程: 病人就诊→分诊护士接诊→病情评估,初步诊断→带病人到诊室→诊室查后护 ↗输液观察 士协助医生诊治,抢救→住院治疗→出院 ↘急诊留观

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规定

附件 德江县人民医院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分区救治管理规定 一、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依据 (一)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 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二)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二、分级原则 (一)病人病情分级 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共分为四级: (二)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 “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

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即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的“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需急诊医疗资源≤1。 1、Ⅰ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2、Ⅱ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与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 3、Ⅲ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急诊分诊实用标准临床检查高质量控制

急诊分诊标准临床检查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战华 学习目标:了解国外的急诊分诊标准 掌握我院急诊急诊标准中的病情评估、病情分级、分区 与分流。 定义 急诊分诊是指急诊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患者的诊疗秩序,使患者在相应区域得到及时诊治。 现代急诊分诊已不在简单的“分科分诊”,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安排就诊的“病情分诊”。 急诊分诊标准是人为制订的帮助并指导医护人员分诊工具。 国外常用急诊分诊标准 现代分诊标准的建立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国际公认的有: 1、澳洲分诊量表(ATS) 2、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TAS)

3、英国的曼彻斯特分诊量表(MTS) 4、美国的急诊危重指数(ESI) 以上这些分诊标准均为5级分诊标准,即按病情危急程度将患者分为5级。 澳洲分诊量表(ATS) ATS由澳大利亚急诊医学院于1993年牵头制订,1994年在澳大利亚各大急诊科推广应用。 根据患者可等候的时间将患者分级,即分诊人员考虑患者可等候多长时间而不会发生危险。 1级:需要立即给予复 2级:可在来诊后10min给予救治处理。 3级:为紧急患者,可在来诊后30min给予处理。 4级:为次紧急患者,可在来诊后1h给予处理。 5级:为非急诊患者,可在来诊后2h给予处理。 ATS分级标准(2级) 级别描述临床描述 即将威胁生命如有气道危险,严重喘息、

需要时效性的治疗严重呼吸困难,有循环系统极度疼痛威胁、皮肤发绀、低灌注、 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等。 ATS分级标准(2级) 注意:在分诊时,不能将患者生命体征作为唯一决定分诊级别的依据,而应将患者最紧急的临床征象作为分诊依据。 ATS对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分诊标准的制订产生了很大影响。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TAS)1995年在澳洲分诊量表的基础上制订的。 2003年,根据CTAS的容开发了大脑分诊程序(eTRIAGE),分诊护士将患者主诉录入分诊系统后,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与患者主诉相对应的分诊模块,模块包含了所有分诊时用到的区别要点,分诊护士据此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并将收集的数据录入电脑分诊程序中,电脑会自动计算出患者的分诊级别。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CTAS)近年来,在CTAS的基础上,还发展制订了适用于儿童的分诊标准及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1目的 规范和加强急诊科预检分诊,保证患者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对所有急诊就诊患者分诊的管理。 3要求 3.1在急诊大厅设立预检分诊台。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3.2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应由急诊科内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经过培训合格后担任。 3.3从事预检、分诊的护士应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4预检分诊护士应遵守医院劳动纪律,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佩戴胸牌上岗,做到首问负责,耐心解释,文明用语,微笑服务。 3.5预检分诊护士应熟知我院《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技术目录》和《急诊就诊范围》(见附则1)。对我院不能诊疗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并按《转诊、转科、转床制度》和《转院制度》执行。对于不属于急诊就诊范围的患者,分诊护士应向患者说明

情况并引导患者到门诊就诊。 3.6预检分诊护士应按照急诊分诊标准,将患者分为4级(见附则2)。4级患者按挂号顺序于2小时内就诊,预检分诊护士应向患者说明预计等待时间;3级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发给急诊优先牌,引导患者至诊室,按照到达顺序于30分钟内就诊,1、2级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抢救治疗。 3.7预检分诊护士应随时观察候诊区患者病情有无变化,出现变化时应根据当时病情重新分诊并紧急处理。 3.8对于疑似传染病者,预检分诊护士应及时引导至感染科门诊就诊并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 3.9预检分诊护士分诊准确率达90%。 3.10分诊护士首次分诊不能确定患者分科、分级患者时,立即告知急诊科医生,由医生确定并进行二次分诊。 3.11对虚弱老人、儿童、残障人应告知本人及家属有跌倒损伤、走失的风险,请多注意。需要时可专人陪同,优先处置。 3.12对有特殊语言需求的患者及时告知党群部,按《有特殊需求患者服务规程》执行,联系相关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 3.13预检分诊护士应具备良好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诊室协调能力保证医护、护患之间沟通顺畅,并积极做好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 4相关文件 《医院服务范围》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2018年最新)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 Ⅰ级(急症):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干预。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80次/min或<40次/min收缩压<70mmHg/急性血压降低,较平常血压低30~60mmHg,spO2<80%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既往无COPT指标)血糖<3.33mmol/L,血钾7.0mmol/L 人工评定指标:心搏/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 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急性意识障碍/无反应或仅有疼痛刺激反应(GCS<9),癫痫持续状态,复合伤(需要快速团队应对),急性药物过量,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正在进行的自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婴儿,小儿惊厥等, 响应程序:立即进行评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入复苏区。 Ⅱ级(急重):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如短时间内不能进 行治疗则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或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可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溶栓、解毒等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50~180次/min或40~50次/min,收缩压>200mmHg或10~80mmHg,spO2<80~90%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发热伴粒细胞减少,POCT指标,ECG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人工评定指标:气道风险:严重呼吸困难/气道不能保护,循环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灌注差/怀疑脓毒症,昏睡(强烈刺激下有防御反应),急性脑卒中,类似心脏因素的胸痛,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伴大汗(脐

以上),胸腹疼痛,已有证据表明或高度怀疑以下疾病: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异位妊娠、消化道穿孔、睾丸扭转所有原因所致严重疼痛(7~10分),活动性严重失血,严重的局部创伤~大的骨折、截肢,过量接触或摄入药物、毒物、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暴力或攻击),直接威胁自身或他人,需要被约束。 响应程序:立即监护生命体征,10min内得到救治,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区 Ⅲ级(急症):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00~150次/min或50~55次/min,收缩压180-200mmHg或80-90mmHg,SpO2:90%-94%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 人工评定指标: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嗜睡(可唤醒,无刺激情况下转入睡眠),间断癫痫发作,中等程度的非心源性胸痛,中等程度或年龄>65岁无高危因素的腹痛,任何原因出现的中重度疼痛,需要止疼(4-6分),任何原因导致的中度失血,头外伤,中等程度外伤,肢体感觉运动异常,持续呕吐脱水,精神行为异常:有自残风险/急性精神错乱或思维混乱/焦虑/抑郁潜在的攻击性,稳定的新生儿。 响应程序:优先诊治,安排患者在优先诊疗区候诊,30mim内接诊;

急诊分诊方法与技巧

急诊分诊方法与技巧 一.概述 急诊分诊是指根据病人的主拆、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及时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使急诊病人尽快得到诊治。即评估病情、分出疾病的类别(级别)和明确疾病专科。 预检分诊包括院前预检分诊和院内预检分诊。 (一)、院前预检分诊 分为单个病人现场预检和灾害性事件发生时的大批伤员现场预检。 1.单个病人现场预检 需考虑急诊途径、调遣急救员、转送所需的时间、转送地点、现场处理或立即转送这五个方面。 2.大批伤员现场预检 应启动EMSS体系,即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救护、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加强监护病房)。 (二)、院内预检分诊(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的目的: 1、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病人的就诊次序,优生处理危急症。 2、有效控制急诊室内的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3、尽快提供初步的急救程序及适当的护理措施。 4、与病人建立信关系,及时沟通。安抚及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并提拱适当的健康指导。 5、运用分诊技术,给病人进行病情分级。 二.分诊工作程序 一、接诊 病人到达急诊室后,护士应立即查看病情,安排病人坐在候诊椅上或躺在

床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到不同的就诊区域,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对救护车送来的病人或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分诊护士应主动到急诊大门口接待。在就诊过程中护士要主动热情,做到心中有数,对病重紧急的病人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和护士参加抢救,对尚未就诊的病人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并在候诊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病情评估 评估原则: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和快速分类。 分诊护士应询问病人或陪伴者,并运用诊断检查(望、触、叩、听、嗅)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病情资料,注意不可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护理体检时注意“三清”,即:①听清:病人或陪人的主诉;②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③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及体征。 (一)分诊评估运用的手段与技巧 1、分析病人主诉分诊护士要对病人强调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但不宜做诊断。除耐心仔细地听取病人的主诉外,要用眼、鼻、手进行看、问、闻、触的初步评估,使之成为一种观察病人的习惯。 (1)用眼去看:主诉的症状表现程度如何,哪些病人未提到;观察病人的面色,有无苍白、发绀,颈静脉有无怒张等。 (2)用手去摸:测脉搏,了解心率、心律变化及周围血管的充盈度;可探知皮温、毛细血管充盈度;触疼痛部位,了解涉及范围及程度。 (3)用鼻去闻:病人是否有异样的呼吸气味,如酒精味、呼吸的酸味、化脓性伤口的气味等。 (4)用耳去听:听病人的呼吸、咳嗽,有无异常杂音或短促呼吸。此外,诱导问诊可能使你得到最有价值的主诉,诱问的基础在于护士的观察,用这种方法来证实可能的判断。 2、Lany Weed 的SOAP公式 (1)S(subjective,主诉):收集病人告诉的所有资料。 (2)O(objective,观察):实际上看到的是什么。

急诊分诊、病情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

急诊病情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 一、主要学习目标 ●了解分诊定义 ●理解接诊方法 ●掌握急诊分诊流程 ●掌握病情分诊依据 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的基本程序 ●急诊接诊 ●急诊分诊 ●急诊护理处理 急诊接诊 最短的时间,用最精练的医学技巧,迅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一个较明确的判断。方法: 望闻问切法、谈心解释法、事例举证法、 心理调控法、最佳时机法、选择诊治法 常用方法:望闻问切法、选择诊治法 望闻问切法 ●眼看:看病人的面色,如苍白、发绀、颈静脉怒张等。 ●鼻闻:有否异样的呼吸气味,如酒精味、 烂苹果味、大蒜味、化脓性伤口的气味。 ●耳听:听病人的呼吸、咳嗽、有无异常的杂音,如喘鸣音、痰鸣音。

●手摸:测脉搏,可了解心跳情况;触皮肤,可探知体温情况;触诊,可了解 疼痛范围及程度 ●问诊:得到最有价值的主诉 ●原则:重视病人的主诉 重点观察体征 简要了解病情 急诊分诊 指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 分诊对象特点: ●差异性:知识程度、经济能力、社会背景、对疾病的看法、承受能力。 ●病人就诊心理:我的病最重……,急躁、忧虑、恐惧。 病情分级标准

急诊处理 一般急诊病人: 1、送到相关科室就诊,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按首诊负责制处理。 2、病情允许者到注射室或观察室进行治疗观察 3、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隔离室就诊 4、急救车转入病人,分诊护士立即接诊,迅速安置。 5、因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者,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或部门,请求组织人员抢救及会诊,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危重病人 1、抢救室紧急处理,抢救护士酌情予以急救处理。

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和病情分级

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和病情分级 预检分诊的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分诊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分诊目的:提高急诊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分诊种类:院前分诊、灾难分诊、院内分诊 分诊制度: 一、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清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二、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三、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四、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五、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六、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八、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病情分级: 一级:(急危症) 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

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 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决定:各诊室优先就诊。 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 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决定:各诊室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 <3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 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决定: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18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及解读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及解读 孕产妇是一类特殊人群,其急诊预检分诊标准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孕产妇特点的病情分级标准。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在循证研究、全国范围调研、回顾性大数据分析、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全国范围应用完善的基础上,制定了简便、科学、可量化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本文为其中的产科急诊分诊标准及解读部分。该标准包含了大部分常见的产科急诊情况,并细化了每一个级别的分级指标,为临床提供了客观、量化、可依据的标准。 一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根据孕产妇的特点,依据危急征象指标、单项客观指标和综合指标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级。产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各级别指标见下表。

二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指标解读 1.突发意识丧失或意识程度改变 意识障碍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患者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分为1级。与成人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不同,考虑到疾病对胎儿的影响,突发意识程度改变如嗜睡晕厥、定向障碍等亦属于危急征象指标,需紧急处理。 2.孕妇剧烈腹痛 采用降阶梯思维,将以剧烈腹痛为主诉的可能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列出,如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异位妊娠破裂、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如胰腺炎,需立即采取措施稳定血流动力学或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其中先兆子宫破裂疼痛特点是子宫呈强直性或痉挛性过强收缩,产妇烦躁不安,下腹剧痛难忍;子宫破裂疼痛特点是产妇突感下腹一阵撕裂样剧痛,子宫收缩骤然停止,腹痛稍缓解后,因羊水、血液进入腹

腔刺激腹膜,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胎盘早剥疼痛特点是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腹背痛,子宫硬如板状,压痛明显;异位妊娠破裂疼痛特点是孕妇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肛门坠胀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疼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呈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腰背肩部。 3.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 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为脐带脱垂的临床表现。脐带脱垂时若胎先露部已衔接,脐带受压于胎先露部与骨盆之间,会引起胎儿缺氧,甚至胎心完全消失。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 min即可出现胎死宫内,须紧急处理。 4.即将分娩征象 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此时子宫收缩频繁,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 1 min,间歇仅1~2 min。当胎头下降压迫盆底组织时,产妇有反射性排便感,并不自主地产生向下用力屏气的动作,会阴膨隆、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胎头于宫缩时露出于阴道口,在宫缩间歇期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产妇出现此类临床表现提示即将分娩,需紧急处理。 5.孕妇抽搐 抽搐是指患者一部分肢体、一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强烈或节律性的收缩,可伴有意识障碍。孕妇出现抽搐应考虑是否为子痫。子痫孕妇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唇舌咬伤、摔伤、骨折等各种创伤,病情进展迅速,是造成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需紧急处理。

急诊分诊综述指导

急诊分诊工作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急诊;护士;分诊流程 The Emergency triage process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Key word】Emergency Department;Nurse;triage process 急诊分诊是指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1]。急诊分诊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是急诊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急诊患者只有经过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准确救治,但是急诊患者具有病情紧急、疾病谱广、医疗纠纷多等特点,如果分诊错误,则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的生命,直接影响到急诊的医疗、护理质量,对整个急诊工作的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但现阶段我国急诊分诊的管理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分诊工作质量的提高[3]。如何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如何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将急诊分诊工作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国外急诊分诊现状 美国大多数医院的急诊科采用敏度等级系统确定患者的优先就诊权,其中3级分诊法的使用最为广泛,其根据患者来诊时的表现分为危急---需立即处理、紧急---需在1h内处理、不紧急---可等待2h以上,其它还有4级法、5级法[4]。而急诊严重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5级预检流程/敏度系统是美国急诊医护人员在90年代末创立的,现已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医院成功实施[5],ESI可以精确的预测急诊资源消耗以及患者的预后,如入院率、急诊就诊时间、死亡率等。1994年,澳大利亚的急诊医学院创立了国家预检标尺(National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管理规定(2020)

XXXX医院 急诊预检分诊分级管理规定 急诊预检分诊是急诊就诊的首要环节,安全有效的急诊预检分诊可准确识别急危重症患者,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急诊运行效率。本规定从分诊原则、预检分级标准、分级分区管理、分诊人员岗位设置、紧急时限性疾病患者分诊流程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以保证急诊患者安全、及时、有序就诊。 预检分诊级别 按病情危急程度分为四级,每位患者的分诊级别不是固定不变的,分诊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影响临床结局的指标,并有权限及时调整患者的分诊级别和相应的诊疗流程。 Ⅰ级为急危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急危患者是指正在或即将发生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干预。 Ⅱ级为急重患者,往往评估与救治同时进行。急重患者是指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如不能进行即刻治疗则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或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可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Ⅲ级为急症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急症患者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能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

Ⅳ级为亚急症或非急症患者。亚急症患者存在潜在的严重性,此级别患者到达急诊一段时间内如未给予治疗,患者情况可能会恶化或出现不利的结局,或症状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非急症患者具有慢性或非常轻微的症状,即便等待较长时间再进行治疗也不会对结局产生大的影响。 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Ⅰ级 ?患者特征:急危 ?级别描述: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干预 ?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80 次/min 或<40 次/min;收缩压<70 mmHg/急性血压降低,较平素血压低30~60 mmHg;SpO2 <80% 且呼 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既往无COPD 病史);腋温>41℃;POCT 指标;血糖<3.33 mmol/L;血钾>7.0 mmol/L ?人工评定指标:心博/ 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急性意识障碍/无反应或仅有疼痛刺激反应(GCS<9);癫痫持续状态;复合伤(需要快速团队应对);急性药物过量;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正在进行的自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婴儿;小儿惊厥等 ?响应程序:立即进行评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入复苏区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最新版本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应由具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急诊临床 工作经验的护师担任,不能让实习学生或卫生员在预检 分诊。 2、急诊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危重 程度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诊处分诊,以免影响预检分诊质量。 3、预检分诊护士应有较强的急诊意识和急救理论,掌握急 诊就诊标准和分诊原则,力求准确率>90%,协调各专 科问题,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耐心细致,维持良好的就 诊环境,使工作秩序化、规范化、减少医疗隐患和纠纷, 严防交叉感染。 4、分诊护士接诊后,应对病员做以下必要的护理体检:采 集生命征(T、P、R、BP、痛反应)、观察神志精神 状态、查看瞳孔变化、对光反应等,简单询问病史,初 步判定病种后转到相应科(诊)室。如病情复杂,难以 立即确定科别的,由分诊护士指定初诊科室处理,实行 医师首诊负责制。对可疑传染病员,按急诊科有关制度 汇报及处理。 5、分诊护士应具有冷静机动灵活的头脑,善于统筹安排, 分清病员的轻重缓急,决定病员就诊次序及就诊程序。 一般将病情由重到轻分为四级。

(1)一级为致命性的,如果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 (2)二级为严重的即有潜在性危及生命的可能。 (3)三级为紧急但病情稳定,即急性症状不能缓解的病员。 (4)四级为病情相对稳定的,多为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病员。 其中一级和二级病员应先进抢救室,先抢救后挂号;三级病员应先挂号后入留观室,四级病员作一般急诊处理。 6、对所有转院、110转入、120接入病员皆应先进入抢救室,并详细交接。 7、绿色生命通道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并通知增援。 8、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专科医生会诊。 9、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做妥善处理,做好解释工作。 10、做好各种登记及各种相关记录,无家属的要立即与家属和单位取得联系。 11、如在短时间内接诊较多类似病症且有相同病史,怀疑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提高警惕,立即向当班医生、120调度室、院总值班、急救中心领导等报告。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病人病情评估分诊标准 急诊病人的分诊: 急诊科预检护士对来院就诊的急诊病人要进行重点地询问、观察和查体,快速收集病情资料,对急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的同时,在2—5分钟内,运用分诊公式对病情迅速评估,按急诊病人的病情进行如下分类: 病人病情评估标准: 急诊病人病情分类

急诊病人的分流 1、危重病人: 立即进入抢救室,按急救绿色通道原则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 2、一般病人: 专科急诊就诊处理,视病情入住观察室、专科病房或带药离院。 3、成批病人: 立即快速检诊、分类、分流处理,并立即报告医务处和科主任。 4、传染病人:

疑传染病者应进行隔离,确诊后转入相应病区或传染病院治疗。 5、特殊病人: 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法问题者,相应处理并通知有关部门。6、无主病人: 由他人或公安送来的无主病人,先予分诊处理同时做好保护工作。7、高峰病人: 每年急诊病人高峰时段,适时调配增加急诊医护人员上班,启动高峰时期病人分流病人的工作预案,合理分流、疏导病人。 8、急诊病人转运: 危重病人需检查、急诊住院或转院,由医护人员陪送监护并交接。 一般急诊病人的分诊SOAP公式 S(subjective,主观感受): 收集病人主观感受资料,包括主诉及伴随症状。 O(objective,客观现象): 收集病人客观感受资料,包括体征及异常征象。 A(assess,估计):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判断。 P(plan,计划): 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 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安排就诊 急诊创伤病人的CRAMS评分公式 采用C(circulation,循环)、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胸部)、M(motor,运动)、S(speech,语言)4项生理变化加解剖部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凡科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 标准 第一版 操作手册 20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就医需求的增长,使得急诊科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急诊系统应对能力、患者满意度的下降和医疗费用、临床差错、并发症事件的增加,严重影响急诊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医院的整体服务品质。急诊患者由于病情急、病情重,对医疗服务的时限性和有效性要求更加迫切。然而,由于没有对急诊患者进行分层,常常出现危重患者不能及时接诊,而病情较轻的患者却占用了大量急救医疗资源。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历经三十载,各级医院的急诊患者流量逐年增加,上述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说明急诊医学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认同,急诊科为社会解决了更多的医疗需求,同时,也在发展中埋下了更大的医疗隐患。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预检分诊标准化建设已经相对成熟,尽管各标准间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但综合来看,均按照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类。因此,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预检分级分诊标准发展中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简便、高效的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标准,使得急诊患者按照病情分级就诊,确保危重患者的优先救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由急诊医学、护理管理、急诊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研究者组成了急诊分诊标准构建小组,经过前期系统学习国外先进的分诊标准、国内预检分诊现状及分诊标准需求相关调研、回顾性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最终确定了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标准立足于国内分诊现状,参照2012年9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中分诊原则要求及美国ESI(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分诊思路制定,旨在为急诊分诊工作者提供一个简便、科学的分诊工具,指导急诊分诊工作的高效进行。

急诊内科患者预检分诊标准

急诊内科患者预检分诊标准 依据MEWS评分结合患者症状,将急诊患者的病情分为Ⅰ~Ⅳ级: ①I 级患者(危急),MEWS评分≥9分,包括不明原因心跳呼吸骤停;严重休克;严重多发伤;窒息;溺水;电击伤;中毒伴严重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次/min);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收缩压<12.00kPa(90mmHg)】;中暑伴昏迷、抽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收缩压<12.00kPa(90mmHg)】;伴有血流动力不稳定的恶性心律失常【收缩压<12.00kPa(90 mmHg)】,予以入抢救室,立刻就诊。 ②Ⅱ级患者(危重),5分≤MEWS评分<9分,包括:急性意识障碍;高血压急症;休克;心率>180次/min或<40次/min;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次/min)、严重低氧血症(吸氧后氧饱和度<90%)、急性呼吸衰竭;持续胸痛;严重的急性左心衰竭;血糖异常(高血糖、低血糖)伴昏迷、休克;大咯血;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急腹症;癫痫大发作;气道异物;过敏、喉头水肿,人抢救室,10min之内优先就诊。 ③Ⅲ级患者(紧急),3分≤MEWS 评分<5分,包括有急诊情况但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予以急诊诊室候诊,可优先就诊。 ④Ⅳ级患者(非紧急),MEWS评分<3分,就诊等待时间不确定,视当时就诊人数和危重患者数量而定。另外,凡气管插管、呼吸心跳骤停、急性意识障碍、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发作的哮喘以及其他需要立即采取生命急救措施的

患者,应直接开放绿色通道,送入抢救室。对于初次预检分级是Ⅲ级或者Ⅳ级的患者,如自觉病情加重可来急诊预检处再次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升级就诊。

急诊分诊制度

急诊分诊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1.急诊预检的概念 急诊预检是指在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快速予以分类的过程,其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同时,急诊预检也是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2. 急诊预检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持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预检分诊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关系到整个急诊科的运行和发展,如何更合理地应用急诊有限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为患者提供最快捷、最有效的服务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研究的热门课题。而预检护士又是第一个接触患者、第一个了解病情、第一个给予紧急救护的急诊医务人员,所以在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急诊科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岗位,如何更好地实施预检分诊工作也是急诊护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来医院急诊的患者病情各不相同,而她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又不足,所以对于就诊哪个科室也不知道,此时预检护士便要对每位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按照疾病轻、重、缓、急的不同程度以及内、外、妇等不同科室进行分类,可以减少患者挂错号的现象,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抢救。 3 预检模式及实施 一般急诊患者的预检模式对于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如发热、腹痛、骨折、头晕等患者,预检护士则按照“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科,指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危重患者的预检模式对于心肌梗死、窒息、休克、复合外伤、胸痛、脑卒中等此类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预检护士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主要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治疗后付费等优先的原则,同时积极组织科室的医生和抢救护士到现场进行抢救,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的生命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成批患者的预检模式对于成批的车祸患者、成批的中毒患者,预检护士在了解病情的同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当班医生、护士长、总值班以及相关科室的医生,并为每一位患者发放预先编好号码的检伤卡,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给予先后就诊,护士长立即进行人员调动,分小组负责相关的患者,责任到每位护士和工勤人员,以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的就诊和治疗,最后再进行患

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和病情分级

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和病情 分级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和病情分级 预检分诊的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分诊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分诊目的:提高急诊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分诊种类:院前分诊、灾难分诊、院内分诊 分诊制度: 一、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清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二、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三、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四、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五、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六、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八、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病情分级: 一级:(急危症) 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 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决定:各诊室优先就诊。 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 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决定:各诊室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 <3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 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决定: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18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