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福利经济学)

(教育和福利经济学)
(教育和福利经济学)

(教育和福利经济学)

城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来自一个城市的经验数据

收费择校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表明,政府提供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从公平角度—而非效率角度—对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缺陷的一种干预方式,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平等应是义务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底线标准。作者以一个城市的公立与公办民助初中为例,调查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就读的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现行的收费择校已导致不同家庭背景孩子在所就读的学校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别。作者建议采用强、弱学校联合办学、增加教育财政拨款和发放教育凭单等政策工具,构建一个公平且具有竞争效率的义务教育体制。

关键词城市义务教育收费择校家庭背景教育机会平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的废除,收费择校便成为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义务教育不得招收“择校生”或变相“择校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但由于公立学校现实存在的校际差距,择校现象一直未得以消除。相反,随着“名校办民校”这一办学体制的创新,收费择校已被各种所谓的“公办民助校”合法化了。对此,国内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由于这类择校涉及到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作用与未来走向,因此,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它以及是否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旨在从经济学角度阐释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理由。这部分的分析表明,教育公平或教育平等而非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缺陷,为政府实施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接受的规范性解释;在此基础上,第二、三两部分以一个城市为案例,运用经验数据就收费择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和测量;论文第四部分为总结性评述和政策建议。

一、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规范分析

在一般意义上,义务教育是指政府通过公立学校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基础教育。它与非义务教育的区别在于:第一,它是强制性的,即政府要求家长们必须使他们的孩子受到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第二,它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或者说家长和其他人不直接交学费,而是用纳税的方式间接向学校交学费。

教育能增加孩子的人力资本,使他们成年后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而家长们为使自己的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一般会自愿为他们的教育付费。因此,自发的市场安排可以解决教育的提供问题。既然如此,政府为什么还要提供强制性的免费教育?显然,有关这个问题的规范性解释可作为我们评判收费择校是否合意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准则,因为收费择校实际上意味着义务教育向市场提供的回归。

现代福利经济学为从效率(或市场失灵)和公平两个层面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一个适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0131010)和中加学者交流项目的资助。作者感谢卡尔顿大学公共政策与行政学院S.Schwartz和M.Bienefeld对本课题研究设计的建议,感谢乔天文对数据的处理。

当的分析框架①。在这一框架内,国内学者阐释政府与义务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这样两种论点:(1)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在内)具有外部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但教育服务的市场化会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服务不应市场化(王善迈,2000);(2)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但义务教育因其费用由政府税收承担而属于(纯)公共产品(厉以宁,1999)。有关这种观点的一种更为完整的表述是,“并非由于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而实施义务教育,而是由于实施义务教育而使基础教育成为公共产品”(胡鞍钢、熊志义,2003)。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多渠道集资办学,但私立学校与私人企业不同,它是公益性机构,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厉以宁,1999)。

在西方学者中,巴罗在讨论运用税收为义务教育融资的效率问题时,是把它当作纯公共产品处理的(Barlow,1970)。但大多数文献尤其是正统教科书,一般都将教育视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阿特金森、斯蒂格里兹,1980;Boadway and Wildason,1984),而且弗里德曼(1982)和哈耶克(1997)还探讨了不同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别的外部性问题,并认为基础教育的外部性最大,而职业教育几乎没有外部性,可视为纯私人产品。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而言,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这里既有教育市场失灵的考虑,如外部性和家长的自私性,也有教育公平的考虑(Bruce, 1998; 罗森,2003)。在这个问题上,托宾的特定平等主义(specific egalitarianism)是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该观点强调,对投票权、早期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等这样一些特殊产品(particular goods),应均等分配(Tobin,1970)。

由这些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解释是矛盾的和不完整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是一对互斥的概念,义务教育怎么可能既是公共产品又是私人产品?第二,如果基础教育的市场失灵是由外部性或家长的自私性引起的,义务教育制度是否是消除这类市场失灵的唯一选择?第三,如果义务教育制度是为了确保这一教育层次的机会平等,为什么它要面向所有孩子而不是仅局限于贫穷家庭的孩子?第四,义务教育制度对那些将孩子送往私立学校的纳税人公平吗?显然,前两个问题与市场失灵有关,后两个问题与公平有关。因此,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对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依据做进一步的提炼。

(一)教育与市场失灵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其中,非竞争性指额外增加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并不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非竞争性意味着生产者无须为额外增加的消费者多生产物品或服务,即为额外增加的消费者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生产者无法在技术上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或虽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的成本过于高昂,得不偿失。非排他性意味着,私人市场不可能产生有效的公共产品数量,因为私人生产者无法回收提供公共产品的费用。所以,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②。

显然,义务教育不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理由在于,一方面随着受教育者的增加,师资、教室和教学仪器等要相应增加,即为额外增加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另一方面,尽管义务教育不收费,但这种免费的非排他性不是由技术或排他成本决定的—只要愿意,学校可以很容易地将不交费的孩子排除在外③。

事实上,教育属于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私人产品,即教育所带来的收益不能被受教育者或其家庭完全内在化,社会也能从中得到一部分好处。在国内文献中,这种具有正外部性的

①这里的市场失灵是狭义的,只针对效率而言,即仅指资源的市场配置不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情形。

②在严格意义上,“供应(provision)”与“生产(production)”是有区别的。如政府既可以自己设立学校,

直接生产免费的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私立学校提供全部经费,由后者组织教学。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既是供应者,也是生产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只是一个供应者,本身并没有生产教育服务。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赞成政府为基础教育支付费用,但反对政府直接管理学校,认为这样做会政府“蓄意地型塑人们的心智”,损害自由。

③如果教室有容纳额外学生的空间,学校教育在授课这一环节上是非竞争性的。巴罗文章的重点不在于论

证义务教育的产品性质,而是在于探讨税收融资的效率。在做这种分析时,他将需求曲线垂直相加(非竞争性),可视为一种技术处理。

私人产品常被称作准公共产品①。由于家庭的最优决策是按照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做出的,而社会的最优决策要求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因此,在私人安排下,以教育的边际社会收益衡量,家长为孩子购买的教育数量将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政府来取代市场,如果政府对学校的教育成本或家庭的教育支出给予相应补贴,私人市场在理论上同样可以实现社会最优的教育数量。因此,针对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义务教育制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家长的自私性也会导致基础教育市场的失灵(Bruce, 1998)。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性,即家长负担成本,孩子获得收益,某些盘算眼前利益的家长可能不会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当这种情形出现时,不仅孩子未获得应有的教育收益,社会也会遭受损失。因为相对于接受足够教育的孩子而言,缺乏教育的孩子成年后可能对社会救济的依赖性更强,越轨、犯罪的概率也越大,而这些无疑加大了纳税人的成本。因此,政府提供义务教育不仅有利于这些孩子,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但是,解决家长自私所造成的教育需求不足,并不必然要求政府提供免费的教育。对政府来说,颁布相应的法律,以此来强迫家长为他们的孩子购买规定的教育数量,应该是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义务教育强制性的由来。

(二)教育与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概念,其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当代社会,教育公平被等同于教育平等,而教育平等又通常被等同于教育机会平等(袁振国,1999)。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机会平等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面向所有孩子的基础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平等,第二种是指在承认个体才能禀赋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强调教育多元化,以给每个受教育者根据自身能力特点选择适当教育的平等机会。科尔曼将这两种机会平等分别称为“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平等”和“参与教育的机会平等”,并将提供同一课程的免费教育视为实现“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平等”的必要内容(Coleman, 1968)。科尔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完全以个人学费来弥补教育成本的市场安排中,一个孩子在教育资源可获得性方面的机会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其家庭所拥有的财富。这种观点近似于托宾的特定平等主义,但它并不强求所有的孩子拥有绝对的平等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义务教育可理解为政府从公平角度对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缺陷进行干预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尤其是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基础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上享有均等的机会。在这里,教育的免费性非常重要,它是确保孩子们克服由父辈贫穷造成的机会不平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即使教育机会平等是建立义务教育制度的价值诉求,这种普及的免费公立教育是否是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一种合理选择?要阐明这一点,必须解答前述的第三和第四两个问题。

义务教育之所以面向所有的孩子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解释。其一,这种做法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如果免费教育只针对贫穷家庭的孩子,政府便要进行相应的家计调查(means-test),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其二,政府使用税收提供的免费教育,相当于在富裕家庭与贫穷家庭之间进行了一次转移支付(富人一般比穷人纳税更多),具有收入再分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平;第三,教育对整个国家都有好处。正如美国公共教育之父霍勒斯·曼所说的那样,教育是一种最好的、一本万利的公共投资(弗里德曼,1982)。

针对那些将孩子送往私立学校的家长来说,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义务教育政策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家长除了要支付私立学校的学费外,还要为公立学校分担税负,而他们的孩子

①一般说来,教育的正外部性具有随教育年限增加而逐渐递减的特征,如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教育和高等

教育的好处—体现在就业机会与收入上—基本上全部为受教育者本人所获,其溢出效应可忽略不计。在经济学上,具有这种特征的外部性称为非边际外部性(infra-marginal externality)。教育的非边际性意味着,初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而后续的职业教育和工程类高等教育科目可视作私人产品。

并未享受到后者提供的教育服务(曹淑江,2004;弗里德曼,1982)①。但是,另一种观点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这种观点仍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论证家长支付私立学校学费的合意性:即它是通过使高收入家庭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变得更加困难、而不是使低收入家庭孩子获得更多的教育变得更加容易的方式,对不同家庭的收入进行了一次再分配。这种择校的收入再分配效果也被称作“铲平效应(leveling down effect)”,因为它使得高收入家庭的财富在为公立学校纳税之后再一次得以削减(Bruce, 1998)。

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私人产品,从而不可能由私人市场有效提供。但是,效率方面的考虑不足以证明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公平,更确切地说,让每个孩子——特别是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基础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上拥有均等的机会,才是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逻辑依据;而且,由于这种普及的免费教育既有助于减少家计调查的交易成本、缩小贫富家庭间的收入差距,又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它也是一种合理的政策选择。因此,公共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平等应作为我们评价义务教育的基本标准。这条标准实际上也是我们评价义务教育的底线标准。

二、经验研究设计与样本概况

根据前文分析,孩子的家庭背景对他们获得公共教育资源机会的影响,应该是义务教育政策重点关注的基本问题。毫无疑问,过去的重点校制度造成了公立学校之间的差别。只要这种差别没有消除,对于去了不同类别学校读书的孩子来说,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不平等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在严格的就近入学政策下,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分布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我国城市地区教学质量不同的学校还未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与贫富居住社区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但在收费择校环境下,情形会发生何种变化?是不是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分布存在明显差别?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平等程度有多大?显然,这些问题属于经验问题,单凭理论是回答不了的。为此,我们从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对中国一个省会城市(以下简称R市)进行了问卷调查②。

(一)调查总体与抽样方法

1.调查总体

我国9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在目前的升学竞争中,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否进入省或市的重点高中,而能否进入重点高中对孩子能否考入大学至关重要,因此择校现象主要集中于初中阶段。据此,我们将调查范围确定为R 市城区的初中在校生③。

R市城区现有初中124所。其中,隶属教育部门的公立学校有73所,其他部门(主要为大中型国有企业)办学21所,社会力量办学30所。社会力量办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非公共教育资源的民办学校;另一种是公办民助校。公办民助校共有19所,它们通常由原重点或社会声誉较好的公立学校开办,其学生与公立总校学生共享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④。由于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考察公共教育资源领域内的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因此,调查总体最终设定为在公立学校与公办民助校(共92所)就读的所有学生,不包括其他部门办学和

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弗里德曼虽然也考虑了私立学校家长为孩子教育两次付费所受到的“歧视”,但他所

言的“歧视”有一个前提,即教育花费对美国普通家庭不是一个很大负担。事实上,弗里德曼关注的是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间的效率差异,并主张用凭单计划发展私立学校。从这点看,他指出原体制存在“歧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他的这一主张的合理性。

②本次调查历时约一年半,主要是因为问题敏感,问卷发放困难和判断样本代表性的总体参数难以获得。

③R市目前的行政区划为8区11县。其中,8区中的一个区是在2004年初行政区划调整中,才由县改制

为区的,故本次调查范围仅局限于7个区,而且不包括城市郊区农村地区的学校。

④在R市,开办公办民助校的公立学校通常被称作“总校”,它所开办的公办民助校被称作“分校”。

民办学校的学生。

2.抽样方法

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分层标准综合考虑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公办民助校的收费水准和在校生人数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92所学校被分为3类。

第1类学校共有15所,由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显著的名校以及收费标准为6000元/学年的公办民助校组成,其中公立学校5所,公办民助校10所。这类学校中的公办民助校除个别由区教育主管部门单独设立外,大多数都依附于这些公立学校,而且每所公立学校都至少有一所对应的公办民助校。这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多,最多的一所多达4000人以上;

第2类学校由初中升学考试成绩较好的公立学校以及它们所开办的公办民助校组成。这类学校共有25所,其中公立学校16所,公办民助校9所。公办民助校的收费标准一般为4000元/学年,个别的为5000元/学年。在这类学校中,虽然个别公立学校暂时未开办公助民办校,但其声誉较好,在校生人数超过1500人;

第3类学校由剩余的52所公立学校组成。这些学校声誉较差,不仅没有能力开办公办民助校,而且在校生人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类学校,一般只有几百人,最少者仅有100余人。(二)研究假设

在教育经济学中,“家庭背景”一词主要用以表示孩子父辈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常用种族、宗教、家庭收入、家长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拥有的某些物品来衡量(Martin Carnoy,2000)。这里,我们根据中国的情况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采用家庭收入、家长所从事的行业、职位层级和学历等4个变量来测量家庭背景①。

在收费择校的环境中,家庭收入无疑是影响孩子进入某类学校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收入低的父母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也可能举债将孩子送进好学校;另一方面,好学校的招生数量有限,这意味着除择校费外,特殊关系和权力在择校中也起着很大作用,而家长所处的行业及其职位层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资源的拥有量。此外,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他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他为孩子择校的行为。基于上述考虑,本次调查将孩子就读学校类别与家庭背景间的关系具体化为以下4个假设:

假设1: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的学校与家庭收入水平有关。

假设2: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的学校与家长所从事的行业有关。

假设3: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的学校与家长的职位层级有关。

假设4: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的学校与家长学历有关。

了解学生家长对收费择校政策的态度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如果收费择校的确引发了教育的不公平,一个合理的推测是,孩子进入第3类学校的家长应反对现行的包括“名校办民校”在内的多体制办学实践。但第1、2类学校的家长持何种看法,则不易确定。他们既可能反对,因为在本该免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择校政策使得他们不得不额外付出一笔费用来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也可能赞成,因为在存在校际差别的前提下,相对于严格的就近入学政策,择校毕竟为他们的孩子享有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权衡不同情况,本次调查的第5个假设可表述为:

假设5:不同类别学校的家长对现行的包括收费择校在内的多体制办学的看法存在差异。

除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外,本次调查还将考察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各类学校的分布,测

①显然,这4个变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本研究的目的不是分离出影响孩子就读学校类别的独立的家庭背

景因素,而是在总体上衡量家庭背景的影响。剔除种族、宗教变量是因为它们在中国的影响不大,家庭物品一般指能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东西,如书籍拥有量,而本研究不涉及学生学习成绩,故剔除该变量。

量他们在每一类学校分布的均等化程度。

(三)样本概况

截止2004年底,R市92所学校的学生总数为92757人。其中,第1类学校为29107人,第2类学校为29432人,第3类学校为34218人,三类学校的人数之比约为0.98 :1 :1.16(相应地,学校数目之比为0.60 :1 :2.08)。问卷发放480份,由被调查学生带回家交给父母填答。问卷回收442份,在剔除无效问卷后,为保证样本中的学生分布与总体分布保持一致,又参照总体中各类学校学生数的比值,随机筛去了第1类和第2类学校中的多余问卷。经过上述处理后,最终的样本容量由319份问卷构成。其中,第1类学校为100份(其中公立总校44份,公办民助校56份,二者之比约等于这两种学校的总人数之比12803:16304),第2类学校102份,第3类学校117份,三者之比约为0.98:1 :1.15。

三、数据分析及其解释

(一)假设检验

1.关于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学校与家庭收入之间相关性的检验

表1为家庭月收入与学校类别的交互表。家庭月收入分为6个档次:低于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3000元、3001~4000元和4000元以上。表1-1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月收入与孩子就读的学校类别显著相关,衡量其相关强度的λ系数为0.347,意即用孩子家庭收入所在等级的众数去预测他或她所就读的学校类别,可减少预测误差的34.7%。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在获得公共教育资源的机会方面,现行的择校政策使得贫穷家庭的孩子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家庭月收入越低,孩子进入优质学校的可能性越小①。

表1 来自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学生在各类学校的分布(人数)

注: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中,没有任何格(0%)的期望值小于5,最小期望值为6.58。

2.关于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学校与家长所在行业之间相关性的检验

表2为父亲所在行业与孩子所在学校类别的交互表②。其中:“A”代表党政机关、公、

①从家庭月收入水平和分布看,问卷得到的数据与官方统计有差别。通过询问,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倾向于

填答有稳定性职业的收入,因此所填数据比实际收入略低。但这种系统性偏差不会影响所得到的结论。

②在319份问卷中,4份问卷未填答父亲的所有相关情况,1份问卷未填答母亲的所有相关情况。据此判

定存在5个单亲家庭。故有关父亲行业的样本数为315。

检、法等;“B”代表教育、卫生、科研部门;“C”代表银行、保险、证券业等金融业;“D”代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业;“E”代表电力、自来水、供热、煤气等公用事业;“F”代表计算机、通信行业;“G”代表交通运输业;“H”代表建筑业;“I”代表制造业,“J”代表贸易、销售、商业服务业,“K”代表其他。

表2 根据父亲行业划分的学生在各类学校的分布(人数)

表2-1 关于表2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样本总数N=315)

注: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中,11个格(33.3%)的期望值小于5,最小期望值为0.95。

表2-1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家长所在的行业与孩子就读的学校类别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用父亲所在行业预测孩子就读学校类别可减少的误差比例约为19%。

3.关于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学校与家长职位层级之间相关性的检验

表3为家长职位层级与孩子所在学校类别的交互表。家长职位层级用高、中、一般、低4个等级表示。其中“高”代表机关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法人代表、私营业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中”代表党政机关科级及以下干部、企事业单位部门经理、一般干部、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等,“一般”代表机关、企事业普通办事人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低”代表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工人、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以及其它。

表3-1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亲的职位层级与孩子就读的学校类别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父亲的职位层级越高,孩子进入优质学校的概率越大。以父亲职位层级预测孩子所去学校类别可减少的误差比例约为26%。

表3 根据孩子家长职位层级划分的学生在各类学校的分布(人数)

表3-1 关于表4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样本总数N=315)

注: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中,没有任何(0%)的期望值小于5,最小期望值为14.29。

4.关于孩子就读于不同类别学校与父亲学历之间相关性的检验

表4为父亲学历与孩子所在学校类别的交互表①,表4-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亲的学历层次与他们孩子所去的学校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从表4中的数值分布不难推知,父亲的学历层次越高,孩子上好学校的概率越大。以父亲学历预测孩子所去学校类别可减少的误差比例约为27%。

表4 不同类别学校孩子父亲的学历分布(人数)

表4-1 关于表5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样本总数N=306)

注: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中,有3个格(25%)的期望值小于5,最小期望值为4.12。

5.关于家长对收费择校政策之看法的检验

表5为不同学校的家长对收费择校等多体制办学的看法分布。表6-1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显著性水平为0.390(或0.369)的条件下,才能接受“不同类别学校的家长对现行的包括收费择校在内的多体制办学的看法存在差异”的原假设。这意味着原假设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换言之,在如何看待包含收费择校在内的多体制办学实践上,不同类别学校的家长的态度不存在差异。若对“很赞成”至“强烈反对”等五种态度依次赋以数值“1”至“5”,计算结果显示,家长的态度加权平均值为2.48,界于“赞成”与“无所谓”之间。这表明,家长们已普遍接受了现行办学体制。而且,另人惊奇的是,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反,第3类学校的家长对现行办学体制的认同度最高,他们的态度平均值为 2.32,其后依次是第1类学校的2.52(其中公办民助校为2.41,公立总校为2.66)和第2类学校的2.62。

表5 不同类别学校孩子家长对收费择校等多体制办学的看法(人数)

①除去5个单亲家庭,父亲学历未填的问卷有9份,故父亲学历的样本数为306个。

表5-1 关于表6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样本总数N=319)

注:在Pearson Chi-Square 检验中,有2格(10的期望值小于5,最小期望值为2.21。

通过访谈,作者发现,家长们之所以接受“收费择校”政策,主要有这样两个理由:第一,若无“收费择校”,有权或有特殊关系的人同样可以为孩子跨学区选择好学校,这样更不公平;第二,这是教育管理机构进行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学体制改革,而且对择校费数额进行了明确规定。孩子不能去好学校读书,原因在父母,因为政府已经给了择校的机会。

对于第3类学校家长最赞成现行办学体制,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这类家长受教育程度更低,因之也更容易相信政府政策的正当性。但由于问卷未要求标明填答者身份,故无法按学历分析填答者的态度。至于为什么第1类学校公立校家长的赞成度最弱,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学校在师资配备上更偏向于公办民助校的行为让公立校的家长们多少感到有些不公平。

(二)不平等程度的测量

上述统计检验表明,收费择校的确造成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获得公共教育资源上的机会不平等。这里进一步测量这种不平等的程度。

图1描述了三类学校学生父亲所在行业的频率分布①。图2至图4分别为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在家庭收入、父亲职位层级和父亲学历三个方面的洛伦兹曲线。其中,各图的横轴表示样本中所有学生分别根据这三个变量、从左至右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如学历按初中、高中与中专、大专与本科、硕士的顺序排列)的累计频率,纵轴表示样本中不同类别学校学生相应的累计频率②。

① 虽然各行业的声望不同,但本次调查未涉及此方面内容,各行业高低顺序无法精确确定,故本文仅用直

方图表示三类学校在校生父亲行业频率分布。

② 第1类学校中的公立校与公办民助校的样本较小。在数据分析中,我们曾有意在保持比例不变条件下放

大这两类学校的样本数,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据此,我们认为现有样本得出的洛伦兹曲线可以反映总体 的情况。有关家长行业的洛伦兹曲线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图1:三类学校在校生父亲行业频率分布直方图 A B C D E F G H

I J K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6 学生家庭背景在不同类别学校不均等分布的度量:基尼系数

表6列出了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一般而言,基尼系数小于0.4是可以接受

的,若小于0.2,就表示绝对平等了①。但是,这些标准衡量的是收入分配,而完全均等化的收入分配并不被认为是理想的和公平的。但义务教育不同,它的目的是给每个孩子—特别是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因此,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教育机会平等的标准值在理论上应该等于零。

根据这个标准,结合上述直方图与洛伦兹曲线,可以发现,现行的收费择校政策所引发

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是相当严重的。具体而言:

1.在行业方面,父亲就职于“A ”至“F ”等6个行业的孩子,在第1、2类学校就读

的比例均高于在第3类学校就读的比例,而父亲就职于“H ”至“K ”等其他行业的孩子,在第1、2、3类学校就读的比例是依次递增的;

2.在家庭收入、父亲职位层级和学历三个方面,第1类学校学生的相应背景明显好于

第2、3类学校的学生,类似地,第2类学校学生的相应背景也好于第3类学校的学生。这是因为洛伦兹曲线越向45度对角线右下方凸出,家庭收入、父亲职位层级和学历较高的家庭所占的比例就越多,越向左上方凸出,家庭收入、父亲职位层级和学历较高的家庭所占的比例就越少;

3.就每类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在上述三个方面分布的均等程度而言,第2类学校的分

布与样本总体的分布(45度线)

最为接近②,这表明该类学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分布较为均等。不过,它在父亲职位层级上的分布是偏低的。由于职位层级与特权、社会关系等资源密切相关,这也许意味着择入第2类学校的学生家长在权力和社会关系方面较弱,或者择出的学生家长在这些方面相对具有较大优势。

以基尼系数衡量,第1类学校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第3类学校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其

中,第1类学校公立总校的不平等程度最大,其基尼系数分别高达0.56589(家庭收入)、

① 基尼系数等于0.4为国际通用的有关收入分配的警戒线标准,其值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

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

② 洛伦兹曲线穿越45度对角线表明家庭收入居中(1000元至2000元左右)的学生比例高于样本总体的

相应比例,而收入偏低(低于1000元)和偏高(高于2000元)的比例低于样本总体的相应比例。

0%20%40%60%80%100%

0%20%40%60%80%100%

0%20%40%60%80%100%图2:家庭收入洛伦兹曲线

图3:父职位层级洛伦兹曲线 图4:父学历洛伦兹曲线 类学校 类学校 类学校 类公立总校 1类公办民助校 注:

0.57337(父亲职位层级)和0.60297(父亲学历),而与公办民助校合并计算后,不平等程度反而得以降低。

这一结果咋看之下出人意料,因为如果公立总校的学生是严格按照就近入学政策从对口小学升入初中的,上述变量分布应与总体的分布接近。但由于公立总校中包含小学期间就择校的学生,因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择校的孩子的家庭背景,在总体上要明显好于在初中阶段才择校的孩子的家庭背景。

四、总结性评述与政策选择

现行的收费择校政策已经导致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家庭背景之间存在显著差别,而且这种不平等程度是相当严重的。在中国大中城市地区,由于收费择校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特权及人情关系是择校所用的其他主要资源,因此,本文经验分析结论基本可以推至全国,尽管各城市“收费择校”所造成的不平等程度会有所差异。

不可否认,在一个存在民办学校的环境中,完全的教育机会平等是不现实的。但问题在于,本文测量的这种不平等是发生在政府行使配置责任的公共教育资源领域。这就是说,是政府自己而不是市场的力量使其背离了本应恪守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准则。

中央政府已经明确表明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部,1998)。在此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悖论?仔细探究起来,促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看,大致可归结为制度和理论认识两个层面。前者主要包括原有重点校政策造成的校际差距、现行行政体制所衍生的地方财政预算决策上的激励结构偏差①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公共权力追求部门利益②等;后者则是指国内学术界关于收费择校现象的争论,特别是那些对其持赞成或有限赞成的各种观点。作者认为,虽然前一层面因素构成了收费择校的制度基础,但就这一现象的政策合法化而言,后一层面的因素—至少在现阶段—起着更为关键的理念导向作用,因为这种理论认识上的争执及其各种赞成观点,客观上为地方政府或其教育行政部门将收费择校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提供了空间与学理上的支持。

从现有文献看,政策研究者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给予正面评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过多地将辩论集中在诸如“收费择校”是否比“就近入学”更加公平和更有效率、或义务教育究竟属于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等这样一些问题上;二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凭单”计划的示范效应。当讨论局限于这些问题时,收费择校似乎的确显示出某种合理性。其主要论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在校际存在差别的情况下,“就近入学”同样无法保证公平,而且它的区域性垄断也损害了效率。而与之相比,“收费择校”不仅可以消除“就近入学”政策下的户籍歧视或不平等,同时还可以在学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冯明,2003;张淑锵、程宏宇,2001);

第二,义务教育属于具有排他性和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而排他性意味着可以采用“收费择校”的方式(杜育红,1998)。

第三,美、英的这种赋予家长自由选择学校权利的“教育凭单”计划代表着义务教育的

①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义务教育财政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在现行体制下,地方

官员更注重财政投入的短期政绩效应,而义务教育的收益一般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这样,在财政预算决策中,地方官员一般缺乏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激励。

②尽管存在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制度,但地方政府为弥补教育投入不足,一般将择校收费全部或

大部分返还给教育系统。这种返还制度不仅弱化了地方教育管理机构消除校际差别的积极性,而且会鼓励它们维持甚至制造新的校际差别。例如在R市,个别区级教育管理机构利用公共权力,调配优质资源,成立了不与任何一所小学对口的公办民助型初中,所有学生均收择校费。

发展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中国“收费择校”政策的必然性(博伊德、戚海芹,2003;易红郡,2003)。

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义务教育并不必然地要求“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政策下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不在于“就近入学”本身,而是在于以往精英式教育政策所形成的校际差距。政府应该致力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用一种不平等取代另一种不平等。在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这个问题上,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义务教育要首先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然后再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效率。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政府提供义务教育并不是因为私立学校不存在竞争,而是这种建立在学费基础上的竞争会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学校教育均有排他性。而义务教育免费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消除这种排他性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因此,以排他性来证明公立学校“收费择校”的合理性是不当的;第三,作者赞同家长拥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教育凭单计划与“收费择校”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一种准市场或内部市场,家长用于择校的费用(凭单标明的金额)是由政府支付的,学校选择一般不会受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后者则是一种基于金钱的市场化运作,同时掺杂特权、人情关系等其他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就读于哪类学校具有决定性作用。

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垂直流动、避免上一代的贫穷或弱势社会经济地位“遗传”到下一代的最有效的工具。因此,在教育财政分权体制下,促进本辖区内义务教育的机会平等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城市地区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状况?从理论上看,有三个方案可供城市政府选择。其一是采用韩国的做法,实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即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但各公立学校的教师与校长定期流动交换,同时增加薄弱学校在教育财政拨款中所占的份额,以平准化各学校间的教学质量;其二是推行美、英式的教育凭单计划,给家长运用教育凭单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完全依靠公立学校之间自发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最终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三是在当地教育管理机构的主导下,有计划地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施强、弱学校的联合办学,人为平抑校际差距,同时发放教育凭单,赋予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与配置效率。从现实考虑,作者更倾向于第三个方案,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个方案会受到优质学校教师的抵制,利益调整难度大。此外,“就近入学”形成的区域性垄断也会弱化学校的竞争意识,不利于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而第二个方案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有可能导致大多数学生涌向少数名校,引发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当然,不论采用何种政策方案,政府都必须取缔“名校办民校”的收费择校政策,并同时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

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人民教育》3月刊。

王善迈主编,2000:《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15页。

厉以宁,1999:《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胡鞍钢、熊志义,2003:《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教育研究》第4期

Barlow, R., 1970, Efficiency Aspects of Local School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8(5),1028-1040.

安东尼·D·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1994:《公共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37页。

Boadway, R.W., and D.E.Wildason, 1984: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Little, Brown & Company (Canada) Limited, p170.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1982:《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第153-195页。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第166-168。

Bruce, N., 1998, Public Finance and American Econom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 Publishers, Inc.

哈维! S!罗森,2003:《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5页。

Tobin, J., 1970, On limiting the domain of inequali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3,. 263-277.

袁振国,1999:《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第60-69页。

Coleman, J.;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

曹淑江,2004:作为蒂伯特选择问题的择校现象研究,《教育科学》第1期。

Martin Carnoy,2000:《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00页。

教育部,1998年11月:《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

杜育红,1998:《关于择校问题的理性分析》,《教育科学》第2期。

冯明,2003:《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就近入学”》,《上海教育科研》第10期。

张淑锵,程宏宇,2001《就近入学与择校现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浅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期。

威廉.洛.博伊德,戚海芹,《全球化、市场力量与学校选择政策》,《教学与管理》,2003年9月1日;

易红郡,2003:《家长择校:世界教育改革的新趋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附注:

本文R市为哈尔滨市。之所以隐去城市名称,一是收费择校是中国大中城市的普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哈尔滨,二是问题敏感。

An Economic Stud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Equality in China’s Urban Areas The trade-off of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caused by school choice based on tuition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recentl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t should be equality rather than efficiency that justifies the government’s provis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at equal opportunity for the availabil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bottom-line standard for consider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ies. By making a survey of public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their private-financed ones in one cit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family backgrounds and the school levels of their enrollments, and finds that there exist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best approach to establishing both equal and efficient 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integrating weak schools with strong on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implementing education voucher plan.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9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A.A与B的MRT XY =MRS X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MRS XY)B D.上述所有条件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 A.MRT xy=Px/P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 =(MRS XY)B D.MRTT xy=(MRS XY)A =(MRS X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 =(MRS XY)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6.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7.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A.产品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8.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9.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10.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 A.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C.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产效的 D.以上均正确 11.不属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有() A.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B.整个经济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内 容 提 要 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 h ih i d r i Q 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 (∑=++==H h jh j s n r r j Q Q 1),,2,1( ) ;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11 《华商》 【摘要】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福利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必修课。本文通过考察福利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了公平和效率两个概念在福利经济学历史中的含义及其演变,结合十七大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阐释,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公平;效率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一个社会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的学问。如何提高福利水平?有两个方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一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是其一,其二即是改变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改善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因此,在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便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而著名命题,他认为,福利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庇古的理论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其理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希克斯、帕累托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以希克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福利经济学家根据效用序数论,以帕累托的理论为基础,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价值判断原则,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进而以实证研究代替定性研究。他们也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庇古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他们认为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福利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出现很多新的理论,其中包括社会福利函数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等。而这些理论的出现,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尽管以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曾经试图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根据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中提出,卡尔多等人的新研究方向是完全失败的。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对于他们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不同的学 科里他们的概念和关系又各有区别,甚至相去甚远。那么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呢?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最早是由洛桑学派的创建人、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当产出可以分割时,从理论上讲,帕累托改进将会使得每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关于公平有多种观点,如体现规则公平、条件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等。其实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平,必须是符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公平。即合理的公平。所谓合理,就是合自然之理,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之理,合市场经济规律之理。可是这些都不完全是我们福利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从福利经济学产生以来,福利经济学家们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不断进步的,各抒己见,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派别和观点:(1)功利主义者[庇古(Pigou),1920;豪尔绍尼(Harsanyi), 1955]的效用公平理论。他们把经济福利即总效用作为公平的标准,认为财富分配越平均,福利越大(2)罗尔斯(Rawls,1971)的自由和基本物品公平理论。(3)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 1980、1985)的能力公平理论。从一般的意义上的公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机会的公平。也就是说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并提高了自己能力,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尊重奋斗,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奋斗就有结果。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有些人并通过奋斗就有好结果,有些人凭关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规则上的公平。玩游戏要讲游戏规则,不讲游戏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或者受到严重惩罚,这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好的规则,它必定是公平的。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层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一的。机会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而规则上的公平则是发展过程中的公平。 这与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应该指分配上的公平呢?笔者认为,这是由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收入,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民收入,并实现国民收入优化分配,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优化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分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罗贤文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浙江2014年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00286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可比论 B.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效用基数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序数效用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 2.苏联采用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国家统一立法 B.国家分项立法 C.统分结合型 D.计划安排型 3.社会保险分配原则应以 A.效率为主,兼顾公平 B.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 4.国际劳工公约对生育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前产后休假不应少于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5.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 A.单位负担的原则 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C.个人负担的原则 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6.国外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一般都占本人原工资收入的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7.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决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______年的即可退休。 A.30 B.15

国际经济学押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 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的一般均衡产品转换率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不可能性定理契约曲线福利经济学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 B.LK XY MRTS MRS = C.X Y LK LK MRTS MRTS = D.XY LK MRT MRS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

《福利经济学》(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2010.10.10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 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 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 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 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 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 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 1、社会福利▲▲p4页 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 3、福利国家p21页 三、问答 1、社会福利的特征▲▲p9 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 3、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 考。P28▲▲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 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社会福利思想: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老 子的思想(理想社会,寡欲、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礼治,正名分,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孟子(仁学、仁政、小康社会),墨子(民之三患、抨击小盗为盗,大盗为义、提出兼爱说)▲▲ 3、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共产制度,共妻制,男女平等▲ 二、问答 1、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p36、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3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 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

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阿玛蒂亚-森: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认得需要最为公平的基础。需要如何测定,只重视需要没考虑生产能力 2、请举出两个序数度量的例子 3、如何界定理性的偏好: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可以定义为一个 偏好关系满足二元关系中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即: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4、经济学家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快乐水平的最好裁判,这一假设合理吗? 5、什么情况下个人的偏好选择与其福祉(快乐)相偏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偏好与福祉相偏离:信息不完全、了解错误信息、错误的认知、非理性偏好6、人类发展关注哪几个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关注的指标: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 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

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列夫·托尔斯泰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列夫·托尔斯太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对公共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世纪初期以来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的福利经济学,为财政学扩展到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部分研究命题基本一致。理论意义上的福利经济学主要围绕三个命题进行研究框架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共同利益问题”,即回答在一个有竞争的买者和卖者的经济体系中是否有符合公共利益的结果;其次是公共分配问题;最后是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经济学为公共经济学的规范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传统上,福利经济学被划分为对效率问题的实证分析和对分配个体福利问题的规范性分析。而市场竞争可以在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市场竞争对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却是无能为力的,帕累托改进在分配领域失效,无法实现经济福利总量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分配政策的制定者,必定要干预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所以,福利经济学为考察政府干预形式是否适当提供了进行考察的一个系统的理论结构。此外,福利经济学中的基本术语和分析方法,例如“效用”、“效用函数”、“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原则”、“效用可能性曲线”、“契约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等都在公共经济学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而又为什么会造成分配失

效, 答:评价市场在生产领域是否有效率在一般文献中都采用帕累托最优作为基准。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的一个(些)状态,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评价市场在生产领域是否有效率在一般文献中都采用帕累托最优作为基准。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的一个(些)状态,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通过产品市场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通过生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在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MRTXY=dY/dX=MCX/MCY,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为了 1/17页求得利润最大化,则会有MR=MC=P,所以, MRTXY=MCX/MCY=PX/PY,而MRSXY=PX/PY已经得到了证明。所以MRTXY=MRSXY。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其边际替代率。由此可见,完全竞争的均衡便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完全竞争的均衡。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经济效率。在分配领域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不能仅仅建立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社会福利函数的基础上。因为每一种收入分配状态都属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如果进行收入再分配,不管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多大,如果将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从而使穷人境况变得更好但是使富人境况变得

《福利经济学》教案讲义课件完整版

福利经济学 本书体系,本十一章,导论、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公平与收入分配、贫困与反贫困、教育与卫生、失业与就业、人口控制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统筹、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前面谈三章理论,后面八章谈应用的各方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经济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 1、福利。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2、个人福利。指一个人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或个人精神生活需要。 3、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 4、经济福利,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 1、庇古,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 2、李特尔,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形态是好还是 坏,以及一种形态是否应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 3、萨缪尔森,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税收制度的学科。(三)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内容 1、社会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如何才能达到最优? 2、国民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即公平与效率,效率有定论,公平在争论。 (四)研究前提:市场机制。 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背景 19世纪20年代,哲学派别功利主义或效用主义,边沁、穆勒的影响下,把人们道德行为的目的看作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增进全社会福利。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把数学引进了效用。 (二)产生与发展 1、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 旧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的;第二,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概念;第三,效用以基数表示,边际效用递减。 2、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 罗宾斯认为从论理来看,效用不能用基数表示。希克斯利用帕累托标准发展出了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的;第二,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相对更具有主观性;第三,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个人效用比较;第四,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第五,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 3、新福利经济学的挑战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1、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 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 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 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福利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进行比较的 观点来自于() A. 新效用理论 B. 效用快乐论 C. 基数效用论 D. 序数效用论 2.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帕累托 B. 庇古 C. 凯恩斯 D. 马歇尔 3.旧福利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经济福利增大,其理论依据是() A. 帕累托效率 B. 社会福利函数 C. 边际效用递减说 D. 卡尔多补偿原则 4.以下哪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社会互助性?() A.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障制度 D.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层次单一,只有_______一个层次。() A. 个人储蓄保险 B. 企业补充保险 C. 社会互助保险 D. 法定基本保险 6.下列哪种理论是我国建立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A. 社会保险权利平等论 B. 社会保险的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理论 C. 基本保险社会化理论 D. 劳动力个人所有论 7.在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的高低与保险金开支规模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A. 同向运动 B. 反向运动 C. 没有关系 D. 既可能是同向运动也可能是反向运动 1

8.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______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老 年型国家或地区。() A. 10% B. 5% C. 7% D. 1% 9.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是() A. 直通型医疗保险 B. 大统筹型医疗保险 C. 两立型医疗保险 D. 分工型医疗保险 10.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下降到() A. 40%~50% B. 50%~60% C. 60%~70% D. 80% 11.实行强制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新加坡 D. 日本 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 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B. 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 C. 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D. 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13.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只有女性劳动者 B.生育保险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 C.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D.我国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0% 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不需要缴纳的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生育保险 D. 失业保险 15.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2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八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A.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B.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一定等于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D.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 E.上述各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2.假定对于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 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A.小王的苹果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小李的 B.小王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桔子 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只有B和C正确 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x1和x2的均衡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那么,( ) A.生产x2中所用的劳动的MP-定是生产x1中所用的劳动的MP的2倍 B.生产x1的两种要素的MRT一定是1/2 C.x1的生产一定是x2的2倍 D.x1的边际成本一定是x2的边际成本的1/2 4.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累托 D.埃奇沃斯 5.瓦尔拉斯认为,在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技术况状不变下,一般均衡的条 件是()。 A.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B.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C.所有市场的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 D.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 量都相等 6.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 A.交换最优条件 B.生产最优条件 C.消费与分配最优 D.交换与生产最优 7.福利经济学认为,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A.任何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 B.任何一种要素用于一种商品生产时的边际产品对任何两个生产者都相等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对于A 和B ,Y X XY P P MRS = B. 对于A 和B ,XY XY MRTS MRS = C. 对于A 和B ,XY B XY A MRS MRS =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人(A 和B )和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累托状态下,可能( )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单身汉家庭 B.三代同堂的家庭 C.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 低生产率 B. 意愿需求的变化 C.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 缺少人力资本 二、填空题 1. 是主要讨论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而忽视其他市场。 2. 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3.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建立在效用论基础上。 4. 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5. 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个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要求成为。 6. 转换曲线是从导出的。 7. 边际转换率是的斜率。 8. 导出必须做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