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

钢筋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的概念有何区别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是什么意思 为了结构或构件安全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保证率,原材料的强度不可能都是同一的强度,有的可能高点,有的低点,假设设计值是210兆帕的话,在100根钢筋里面,有95跟强度在210之上,只有5根低于210,这就是满足95%保证率的要求。你想想如果这100跟里面只有一半的钢筋达到了210,这批钢材你敢用吗如果要求100%肯定又不太现实成本太大。像其他的混凝土之类的所有材料都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保证率的 受拉钢筋设计时是按屈服强度设计都是以屈服强度为标准定的,屈服强度不分受拉和受压,屈服强度都是一样比如Q235的钢筋,设计值就是235,标准值就是210,Q335的钢筋,设计值是335,标准值就是30标准值主要是计算承载力的,设计值是用来验算结构或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的。。。 荷载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是通过试验取得统计数据后,根据其概率分布,并结合工程经验,取其中的某一分位值(不一定是最大值)确定的。 设计值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分项系数确定的(在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有说明)。 如荷载的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荷载分项系数。这在荷载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或;可变荷载为或;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乘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在现行各结构设计规范中虽没有给出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而是直接给出了材料强度的设计值,但你如果仔细研究是不难发现标准值和设计值之间的系数关系的。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一般都小于1。 各种分项系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安全系数。 “为什么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设计值而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标准值”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 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所遵循遵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设计值,其安全系数大些,确保了安全;而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标准值,其安全系数虽然小些,但对使用要求也是能够满足的,它更可以体现经济合理。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理解,仅供参考吧。如果你想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建议你看一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这两个规范及它们的条文说明。

试计算如图所示钢板与柱翼缘的连接角焊缝的强度

1. 试计算如图所示钢板与柱翼缘的连接角焊缝的强度。已知N=390kN (设计值),与焊缝之间的夹 ) 10200(87.022l h w e f -?? 23 /6.91)10200(87.02101952mm N l h N w e y f =-???==τ 满足)(1601596.91)22 .17.158()(2222MPa f MPa w f f f f =<=+=+τβσ 14. 求图示钢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均布荷载设计值(含自重),已知梁截面为热轧普通工字钢I45a,其截面特性为 A=102cm 2 I X =32240cm 4 w x =1430cm 3 I y =855cm 4 w y =114cm 3 材料为Q235,强度设计值?=215 N/mm 2 ,梁两端不能扭转,跨中无侧向支撑点,挠度不起控制作用,截面无削弱。整体稳定系数?b =0.44. m kN mm N l W f q W f ql M f W M x b x b x b maz /36.13/36.13900010143044.0215888 1 2 3 22max ==????==??==?=???

即 kN N n n f A N n 5.728728500915.0121510325.01211==?-??=-= II-II 截面净截面面积为 2 2201221146.294.1]15.235.75.4)13(52[])1(2[cm t d n e a n e A II n =??-+-+?=-+-+=kN N n n f A N II n 1.760760100915.012151046.295.0121==?-??=-= III-III 截面净截面面积为 2098.284.1)15.2225()(cm t d n b A III III n =??-=-= 因前面I -I 截面已有n 1个螺栓传走了(n 1/n )N 的力,故有f A N n n n n III n III ≤--)5.01(1

钢筋基础知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统计表

1、弹性阶段(O-A):拉力增加,变形也增加;卸去拉力,试件能恢复原状,用f0表示 2、屈服阶段(A-B)由弹性转化为塑性,外力卸去,试件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 表示取屈服下限作为计算强度指标,叫屈服强度(或称屈服点、流限),用f y 3、强化阶段(B-C)与强化阶段最高点C相对应的应力就是钢筋的极限强度, 表示。 称为抗拉强度,用f u 4、颈缩阶段(C-D)试件颈缩处截面急剧缩小,能承受的拉力随着下降,塑性变形迅速增加,最后该处发生断裂。 ) 1、屈服点(f y 当钢筋的应力超过屈服点以后,拉力不增加而变形却显著增加,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时,以这时的拉力值除以钢筋的截面积所得到的钢筋单位面积所承担的拉力值,就是屈服点σs° ) 2、抗拉强度(f u 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最大的应力值,虽然在强度计算中没有直接意义,但却是钢筋机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 3、伸长率 伸长率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试件被拉断时的最大应变值,又称延伸率,它是衡量钢筋塑性的一个指标,与抗拉强度一样,也是钢筋机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 4、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筋在经冷加工(即常温下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冷弯试验是测定钢筋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能力的试验。检查钢筋试样有无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以鉴别其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钢筋强屈比和屈标比计算统计表工程名称: 钢筋厂家钢筋 规格 使用部位报告编号 抗拉强度实测值/屈 服强度实测值≥1.25 屈服强度实测值/屈 服强度标准值≤1.3 结论备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 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二)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三)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doc

附件: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在受拉时很小的变形就要开裂,它在断裂前没有 残余变形。 图 4-12 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示意图 1-上压板2-下压板3-垫层4- 垫条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 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提高,比值降低。混凝土在工作时一般不依靠其抗拉强度。但抗拉强度对于抗 开裂性有重要意义,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重要指标。 有时也用它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来测定,称为劈裂抗拉强度

f ts。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试件的两个相对表面的中线上,作用着均匀分布的压力,这样就能够在外力作用的竖向平面内产生均布拉伸应力(图4-1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ts——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 P——破坏荷载, N; A——试件劈裂面面积, mm 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 t可按劈裂抗拉强度f ts换算得到,换算系数可由试验确定。 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 tk 应按表 4-17采用。 表 4-17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强混凝土强度等级

度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种 类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80 f 1 1 1 2 2 2 2 3 3 3 4 4 4 5 ck 0.0 3.4 6.7 0.1 3.4 6.8 9.6 2.4 5.5 8.5 1.5 4.5 7.4 0.2 f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tk .27 .54 .78 .01 .20 .39 .51 .64 .74 .85 .93 .99 .05 .11 还需注意的是,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低于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 ck、f tk。

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有关知识

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后测得抗压强度。 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fcu,k):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这个值我们常用,其强度等级共划分为14个等级,C50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0MPa≤fcu,k<55MPa。三、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k):是采用150mmm×150m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所测得的抗压强度。 由此可见,其主要区别如下: 1、试件尺寸不一样: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采用的试件规格为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而轴心抗压强度采用的试件规格则为150mmm×150mmm×300mm棱柱体作。 2、计算的手段不同: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是一次测试的结果;而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是经概率统计后的结果。 3、强度值不同:对于同一种配比的混凝土,三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4、具体的应用不同:相对而言轴心抗压强度,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混凝土标号现在叫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确定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 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单位是牛顿/平方毫米(即兆帕)。 立方体抗压强度(即强度等级)不是设计所用的轴心抗压强度,它们之间有个换算关系,如C15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标准强度为10兆帕;C20级为13.4兆帕;C25级为16.7兆帕等等,C40级以下的混凝土大约是0.67倍的关系。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及标准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c 、f t 应按表 4.1.4 采用。 2 强度 种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f c 7.2 9.6 11.9 14.3 16.7 19.1 21.1 23.1 25.3 27.5 29.7 31.8 33.8 35.9 f t 0.91 1.10 1.27 1.43 1.57 1.71 1.80 1.89 1.96 2.04 2.09 2.14 2.18 2.22 注:1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边长或直径小于 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 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2 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在受拉时很小的变形就要开裂,它在断裂前没有残余变 形。 图4-12 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示意图 1-上压板2-下压板3-垫层4-垫条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降低。混凝土在工作时一般不依靠其抗拉强度。但抗拉强度对于抗开

裂性有重要意义,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时也用它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来测定,称为劈裂抗拉强度f ts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试件的两个相对表面的中线上,作用着均匀分布的压力,这样就能够在外力作用的竖向平面内产生均布拉伸应力(图4-1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 ts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 ——试件劈裂面面积,mm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 t 可按劈裂抗拉强度f ts 换算得到,换算系数可由试验确 定。 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应按 表4-17采用。 表4-17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强度种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f ck 10.0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 35.5 38.5 41.5 44.5 47.4 50.2 f tk 1.27 1.54 1.78 2.01 2.20 2.39 2.51 2.64 2.74 2.85 2.93 2.99 3.05 3.11

设计用钢材强度值

设计用钢材强度值: 极限抗拉屈服强度强度设计值 强度最小值抗拉,压,弯抗剪端面承压钢材序号构件钢号钢材厚度 fu fy f fv fce mm kN/cm2 kN/cm2 kN/cm2 kN/cm2 kN/cm2 Q235 16 37.5 23.5 21.5 12.5 32 16~40 37.5 22.5 20.5 12 32 40~60 37.5 21.5 20 11.5 32 60~100 37.5 20.5 19 11 32 Q345 16 47 34.5 31.5 18.5 41 16~35 47 32.5 30 17.5 41 35~50 47 29.5 27 15.5 41 50~100 47 27.5 25 14.5 41 设计用焊缝强度值 对接焊缝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 极限抗拉抗压焊缝质量为1、2级及3 级抗剪角焊缝强 强度最小值时抗拉、抗弯强度设计 值度设计值 焊缝序号焊条型号钢材钢号钢材厚 度 fu fwc fwt12 fwt3 fwv fwf mm kN/cm2 kN/cm2 kN/cm2 kN/cm2 kN/cm2 kN/cm2 1 E43xx Q235 16 37.5 21.5 21.5 18.5 12.5 16 2 16~40 37.5 20.5 20.5 17.5 12 16 3 40~60 37.5 20 20 17 11.5 16 4 60~100 37. 5 19 19 1 6 11 16 5 E50xx Q345 1 6 4 7 31.5 31.5 27 18.5 20 6 16~35 4 7 30 30 25.5 17.5 20 7 35~50 47 27 27 23 15.5 20 8 50~100 47 25 25 21 14.5 20 焊接方法为:自动焊、半自动焊、手工 焊。

钢筋符号及强度标准值

HPB235(Q235)φf yk=235n/mm2 HRB335 Φf yk=335n/mm2 HRB400 三级钢f yk=400n/mm2 钢筋的密度:7.8×103kg/m3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 钢材信息: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 6.6~7.4 白口铸铁7.4~7.7 可锻铸铁7.2~7.4 铸钢7.8 工业纯铁7.87 普通碳素钢7.85 优质碳素钢7.85 碳素工具钢7.85 易切钢7.85 锰钢7.81 15CrA铬钢7.74 20Cr、30Cr、40Cr铬钢7.82 38CrA铬钢7.8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铬镍钨钢7.8 铬钼铝钢7.6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高强度合金钢7.82 轴承钢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7.7 4-0.3、4-4-4锡青铜8.9 1Cr18Ni11Si4A1Ti 7.52 7铝青铜7.8 19-2铝青铜 9-4、10-3-1.5铝青铜7.5 9-4、10-3-1.5铝青铜7.5 10-4-4铝青铜7.46

铍青铜8.3 3-1硅青铜8.47 1-3硅青铜8.6 1铍青铜8.8 0.5镉青铜8.9 0.5铬青铜8.9 1.5锰青铜8.8 5锰青铜8.6 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BMn3-12 8.4 BZN15-20 8.6 BA16-1.5 8.7 BA113-3 8.5 纯铝 2.7 防锈铝LF2、LF43 2.68 LF3 2.67 LF5、LF10、LF11 2.65 LF6 2.64 LF21 2.73 硬铝L Y1、L Y2、L Y4、LY6 2.76 L Y3 2.73 L Y7、L Y8、L Y10、L Y11、L Y14 2.8 L Y9、L Y12 2.78 L Y16、L Y17 2.84 锻铝LD2、LD30 2.7 LD4 2.7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1470 1860 1470 1470 1860 1470、 1860 1720 1470 1770 1570 1470 1470

折算关系: 2、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的折算关系如下:3、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 表2-6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强度种类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轴心抗压轴心抗拉轴心抗压轴心抗拉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10.0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 35.5 38.5 41.5 44.5 47.4 50.2 1.27 1.54 1.78 2.01 2.20 2.40 2.51 2.65 2.74 2.85 2.93 3.00 3.05 3.10 6.9 9.2 11.5 13.8 16.1 18.4 20.5 22.4 24.4 26.5 28.5 30.5 32.4 34.6 0.88 1.06 1.23 1.39 1.52 1.65 1.74 1.83 1.89 1.96 2.02 2.07 2.10 2.14 二、材料强度设计值 (一)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公桥规》规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按以下两个条件确定: 《公桥规》规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按以下两个条件确定: 1.钢筋的受压应变(或)=0.002; 2.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或)必须不大于钢 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或)。 各级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如表2-7所示。 钢筋种类符号

235 335 1000 1070 1070 1260 1000 1070 1140 1200 1000 1070 450 650 770

焊缝强度(计算书)

完全焊透的对接焊缝和T形连接焊缝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Ⅱ.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的选取方法 一、焊缝质量等级的确定方法: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星等级: 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缝等级为: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衔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 t的中级工作制吊一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2)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GB50017—2003 7.1.1) 二、焊缝连接计算公式 1、完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焊缝计算公式 1)在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中,垂直于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的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拉应力或压应力:c t w f f tl 或≤=σ ( GB 50017-2003 7.1.2 -1) 参数:N ——轴心拉力和轴心压力(N ); w l ——焊缝计算长度,为设计长度减2t (有引弧板时可不减)(mm ); t ——对接接头中连接件的较小厚度;T 形接头中为腹板的厚度(mm ); w c w t f f 、——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2-5可得) (N/mm 2 ); 2)在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中,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正应力和剪应力应分别进行计算。但在同时受有较大正应力和剪应力处(例如梁腹板横向对接焊缝的端部),应按下式计算折算应力: w t f 1.13221≤+τσ (GB55017—2003 7.1.1.2-2) 注:1当承受轴心力的板件用斜焊缝对接,焊缝与作用力间的夹角θ符合,当tg θ≤1.5时焊缝的强度可不计算. 2 当对接焊缝和T 形对接焊缝与角接组合焊缝无法采用引弧板和引出板施焊时每条焊缝的长度计算时应减去2t 附表1-1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材 料 强 度 的 标 准 值 与 设 计 值 一、材料强度标准值 二、材料强度设计值 一、材料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 (一)钢筋强度标准值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表2-5。

235 335 400 400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表2-6。 钢筋种类符号 钢绞线1×2(二股) d=8.0、10.0 d=12.0 1470、1570、1720、1860 1470、1570、1720 1×3(三股) d=8.6、10.8 d=12.9 1470、1570、1720、1860 1470、1570、1720 1×7(七股) d=9.5、11.1、12.7 d=15.2 1860 1720、1860 消除应力钢丝 光面 螺旋肋 d=4、5 d=6 d=7、8、9 1470、1570、1670、1770 1570、1670 1470、1570 刻痕d=5、7 1470、1570 精轧螺纹钢筋 d=40 d=18、25、32 JL 540 540、785、930 (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存在着以下折算关系:

2、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的折算关系如下: 3、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 表2-6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强度种类强度等级 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轴心抗压轴心抗拉轴心抗压轴心抗拉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10.0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 35.5 38.5 41.5 44.5 1.27 1.54 1.78 2.01 2.20 2.40 2.51 2.65 2.74 2.85 2.93 3.00 6.9 9.2 11.5 13.8 16.1 18.4 20.5 22.4 24.4 26.5 28.5 30.5 0.88 1.06 1.23 1.39 1.52 1.65 1.74 1.83 1.89 1.96 2.02 2.07

钢筋强度设计值

钢筋强度设计值 【资料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2.2.3 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 y或f py 及钢筋抗压f y' 或f py'应按表2.2.3-1 应用;钢丝、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 y或f py及钢丝、钢绞线抗压强度设计值f y'或f py' 应按表 2.2.3-2 采用。 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表2.2.3-1

注: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10N/mm2时,仍应按310N/mm2 取用,其他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60N/mm2 时,仍应按360N/mm2 取用;对于直径大于12mm 的Ⅰ级钢筋,如经冷拉,不得利用冷拉后的强度; ②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 时,光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190N/mm2 取用,变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230N/mm2取用; ③成盘供应的LL550 级冷轧带肋钢筋经机械调直后,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20N/mm2,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④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根据其受力情况应采用各自动强度设计值。 钢丝、钢绞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表2.2.3-2

注:①冷拔低碳钢丝用作预应力钢筋时,应按表2.2.2-2 规定的钢丝强度标准值逐盘进行检验,其强度设计值应按甲级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可按分批检验,并宜用作焊接骨架、焊接网、架立筋、箍筋和构造钢筋; ②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30N/mm2,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当抗拉强度设计值; ③当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2.2.2-2 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④表中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GB 5224-85 生产、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绞线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1MP=1N/mm2210Mpa×3.14×(6.5/2)2mm2=6964.9N N=Mp a×mm2 =6.96KN/1.55=4.49KN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 高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分为轴拉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折强度三种。因轴拉试验比较复杂而做的很少;劈拉强度的试件在我国采用立方体,其他国家常采用圆柱体;弯折试验常采用三分点加载的矩形截面简支梁,梁的尺寸为150mm*150mm,跨度为梁的3倍,其他国家也用102mm*102mm矩形截面的梁,弯折强度与截面尺寸和养护条件的关系很大。 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抗压强度的颐高而提高,但它们的比值却随抗压强度的提高而降低,但三种抗拉强度之间的比值关系却与混凝土强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下面我们给出三种抗拉强度的经验公式,以供读者参考 1)劈拉强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给出的高强度混凝土劈拉强度f(t,s)的经验公式 F(t,s)=0.3f(cu)^(2/3); 欧洲规范CEB-FIP建议的高强度混凝土劈拉强度的经验公式 f(t,s)=0.3(f1)(c)^(2/3); 美国ACI高强度混凝土委员会建议的高强度混凝土劈拉强度的经验公式; f(t,s)=0.6(f1c)^(1/2); 混凝土碳化的研究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碳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早期混凝土具有很高的碱性,其pH值一般大于12.5,在这样高的碱性环境中埋置的钢筋容易发生钝化作用,使得钢筋表面产生一层钝化膜,能够阻止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但当有二氧化碳和水汽从混凝土表面通过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时,和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会导致混凝土的pH值降低。当混凝土完全碳化后,就出现pH<9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混凝土中埋置的钢筋表面钝化膜被逐渐破坏,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钢筋就会发生锈蚀。钢筋锈蚀又将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破坏、钢筋受力截面减小、结构耐久性能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由此可见,分析混凝土的碳化规律,研究由碳化引起的混凝土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混凝土内部碳化的状态,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混凝土碳化机理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是水泥、水、砂和石子,其中的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物自身具有强度(称为水泥石),同时将散粒状砂和石子粘结起来,成为一个坚硬的整体。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约占水泥用量的三分之一将生成氢氧化钙[Ca(OH)2],此氢氧化钙在硬化水泥浆体中结晶,或者在其空隙中以饱和水溶液的形式存在。因为氢氧化钙的饱和水溶液pH值为12.6的碱性物质,所以新鲜的混凝土呈碱性[2,3]。 然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却时刻在向混凝土的内部扩散,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碳酸盐或者其他物质,从而使水泥石原有的强碱性降低,pH值下降到8.5左右,这种现象就称为混凝土碳化。这是混凝土中性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2,4] CO2+H2O→H2CO3 Ca(OH)2+H2CO3→CaCO3+2H2O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混凝土的碳化是伴随着CO2气体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溶解于混凝土孔隙内的水,再与各水化产物发生碳化反应这样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取决于CO2气体的扩散速度及CO2与混凝土成分的反应性。而CO2气体的扩散速度又受混凝土本身的组织密实性、CO2气体的浓度、环境湿度、试件的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碳化反

焊接接头强度与韧性的计算

焊接接头强度匹配和焊缝韧性指标综述 1 焊接接头的强度匹配 长期以来,焊接结构的传统设计原则基本上是强度设计。在实际的焊接结构中,焊缝与母材在强度上的配合关系有三种:焊缝强度等于母材(等强匹配),焊缝强度超出母材(超强匹配,也叫高强匹配)及焊缝强度低于母材(低强匹配)。从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考虑,一般都要求焊缝强度至少与母材强度相等,即所谓“等强”设计原则。但实际生产中,多数是按照熔敷金属强度来选择焊接材料,而熔敷金属强度并非是实际的焊缝强度。熔敷金属不等同于焊缝金属,特别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用焊接材料,其焊缝金属的强度往往比熔敷金属的强度高出许多。所以,就会出现名义“等强”而实际“超强”的结果。超强匹配是否一定安全可靠,认识上并不一致,并且有所质疑。九江长江大桥设计中就限制焊缝的“超强值”不大于98MPa;美国的学者Pellini则提出〔1〕,为了达到保守的结构完整性目标,可采用在强度方面与母材相当的焊缝或比母材低137MPa的焊缝(即低强匹配);根据日本学者佑藤邦彦等的研究结果〔2〕,低强匹配也是可行的,并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但张玉凤等人的研究指出〔3〕,超强匹配应该是有利的。显然,涉及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有关焊缝强度匹配的设计原则,还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未有统一的认识。为了确定焊接接头更合理的设计原则和为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提供依据,清华大学陈伯蠡教授等人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强钢焊缝强韧性匹配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有:490MPa级低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690~780MPa级高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无缺口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深缺口试样缺口顶端的变形行为,焊接接头的NDT试验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 (1)对于抗拉强度490MPa级的低屈强比高强钢,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适当超强的焊接材料是有利的。如果综合焊接工艺性和使用适应性等因素,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实际“等强”的焊接材料应更为合理。该类钢焊接接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行为取决于焊接材料的强度和韧塑性的综合作用。因此,仅考虑强度而不考虑韧性进行的焊接结构设计,并不能可靠地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2)对于抗拉强度690~780MPa级的高屈强比高强钢,其焊接接头的断裂性能不仅与焊缝的强度、韧性和塑性有关,而且受焊接接头的不均质性所制约,焊缝过分超强或过分低强均不理想,而接近等强匹配的接头具有最佳的断裂性能,按照实际等强原则设计焊接接头是合理的。因此,焊缝强度应有上限和下限的限定。

普通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及抗压强度设计值介绍

普通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及抗压强度设计值介绍 普通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y 钢筋混凝土用普通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注:普通冷轧带肋钢筋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强度设计值应按不大于360N/mm2取用。 大规范增加500MPa后,裂缝放宽了。但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没有提高,多层C20,小高层C25、C30,少数C40。 实际上会不会造成裂缝多而宽。 预应力混凝土用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的普通冷轧带肋钢筋(CRB550、CRB600H)的设计强度取值仍按原规程的规定,即强度标准值除以1.25材料分项系数,取整后确定的。对于550级钢筋设计强度较原规程提高10%多。主要考虑近些年高线盘条可大量供应,厂家的轧制工艺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冷轧带肋钢筋的质量水平,正在编制专用盘条标准《冷轧带肋钢筋用盘条》。再有,新国标GB13788-2008已将550级钢筋的屈服强度值作适当提高。 国外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均为屈服强度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后取整确定的,强度设计值一般不低于415N/mm2。本规程取强度

设计值为400(或415)N/mm2,相当材料分项系数为1.25,照比国外取的材料分项系数1.15~1.20,仍然偏高,偏于安全。 现将国外几个发达国家与国际组织标准对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 取值列表如下: 冷轧带肋钢筋强度取值 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仍按原规程的规定,即强度标准值除以1.5材料分项系数取整后确定的。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y或f’p y)的取值原则仍以钢筋压应变ε’s= 0.002作为取值条件,并按f’y=ε’s E和f’y= f y二者的较小值确定。 冷轧螺纹钢强度标准值的说明 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分别根据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确定. 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焊缝强度(计算书)

完全焊透得对接焊缝与T形连接焊缝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Ⅱ、计算公式与相关参数得选取方法 一、焊缝质量等级得确定方法: 焊缝应根据结构得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得质星等级: 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得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缝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得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得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得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得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与起重量Q≥50t得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得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衔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得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得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要求焊透得T形接头采用得角焊缝或部分焊透得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得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得结构与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 t得中级 工作制吊一车梁,焊缝得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2)对其她结构,焊缝得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GB50017—2003 7.1.1) 二、焊缝连接计算公式 1、完全焊透得对接接头与T形接头焊缝计算公式 1)在对接接头与T形接头中,垂直于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得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参数:N——轴心拉力与轴心压力(N); ——焊缝计算长度,为设计长度减2t(有引弧板时可不减)(mm); t ——对接接头中连接件得较小厚度;T形接头中为腹板得厚度(mm); ——对接焊缝得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2-5可得)(N/mm2); 2)在对接接头与T形接头中,承受弯矩与剪力共同作用得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正应力与剪应力应分别进行计算。但在同时受有较大正应力与剪应力处(例如梁腹板横向对 接焊缝得端部),应按下式计算折算应力: (GB55017—2003 7.1.1、2-2) 注:1当承受轴心力得板件用斜焊缝对接,焊缝与作用力间得夹角θ符合,当tgθ≤1、5时焊缝得强度可不计算、 2 当对接焊缝与T形对接焊缝与角接组合焊缝无法采用引弧板与引出板施焊时每条焊缝得长度计算时应减去2t 附表1-1焊缝得强度设计值

焊缝强度(计算书)

完全焊透的对接焊缝和T 形连接焊缝设计计算书 I .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II.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的选取方法 一、焊缝质量等级的确定方法: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星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缝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 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 >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衔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 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T 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 t的中级 工作制吊一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2)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GB50017—2003 7.1.1) 二、焊缝连接计算公式 1、完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焊缝计算公式 1)在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中,垂直于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的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参数:N 轴心拉力和轴心压力(N ); 2)在对接接头和T 形接头中,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缝或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 其正应力和剪应 力应分别进行计算。但在同时受有较大正应力和剪应力处 (例如梁腹板横向 对接焊缝的端部),应按下式计算折算应力: 注:1当承受轴心力的板件用斜焊缝对接, 焊缝与作用力间的夹角9符合,当tg 9 < 1.5时焊缝的强度可不计 算. 2当对接焊缝和T 形对接焊缝与角接组合焊缝无法采用引弧板和引岀板施焊时每条焊缝的长度计算时应 减去2t 附表1-1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焊接方法和 焊条型号 构件钢材 对接焊缝 角焊缝 牌号 厚度或者直径 /mm 抗压强度 r w f c /(N/ mm 2 ) 焊缝质量为下列等级 时, 抗拉强度 f t w (N /mm 2) 抗剪强 度f v w /(N/ 2 mm ) 4■亠■亠 4>亠 抗拉、抗 压和抗剪 r w f f / 一级、二级 三级 自动焊、半自 动焊和E43型焊 条的手 工焊 Q235 钢 < 16 215 215 185 125 160 >16?40 205 205 175 120 >40~60 200 200 170 115 >60~100 190 190 160 110 自动焊、半自 动焊和E50型焊 条的手 工焊 Q345 钢 < 16 310 310 265 180 200 >16~35 295 295 250 170 >35~50 265 265 225 155 拉应力或压应力: tl (GB 50017-2003 7.1.2 -1) l w ——焊缝计算长度,为设计长度减 t ――对接接头中连接件的较小厚度; 2t (有引弧板时可不减)(mm ); T 形接头中为腹板的厚度(mm ); 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 2 2-5 可得)(N/mm ); 二 1 3 2 「.1f t w (GB55017—2003 7.1.1.2-2) <

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有关知识

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有 关知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后测得抗压强度。 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fcu,k):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这个值我们常用,其强度等级共划分为14个等级,C50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0MPa≤fcu,k<55MPa。 三、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k):是采用150mmm×150m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所测得的抗压强度。 由此可见,其主要区别如下: 1、试件尺寸不一样: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采用的试件规格为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而轴心抗压强度采用的试件规格则为 150mmm×150mmm×300mm棱柱体作。 2、计算的手段不同: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是一次测试的结果;而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是经概率统计后的结果。 3、强度值不同:对于同一种配比的混凝土,三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4、具体的应用不同:相对而言轴心抗压强度,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混凝土标号现在叫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确定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 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单位是牛顿/平方毫米(即兆帕)。 立方体抗压强度(即强度等级)不是设计所用的轴心抗压强度,它们之间有个换算关系,如C15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标准强度为10兆帕;C20级为兆帕;C25级为兆帕等等,C40级以下的混凝土大约是倍的关系。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 (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光圆钢筋:HPB235 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RRB400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屈服强度力学性能是主要的强度指标。(软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