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中国煤炭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中国煤炭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退,全球气候变化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未来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稳定增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减排目标,都将使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水运是实现“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现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之年,中国煤炭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水运系统的建设和调整。

中国煤炭未来需求分析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仍必须走现代工业道路,推进城市化进程,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而能源作为最直接的动力则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一次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较有代表性的有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课题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信息中心、国际能源署IEA等,综合多家权威机构预测结果并结合国际形势,判断在2010-2015年间,中国仍将以投资为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能源消费需求将保持高位,2015年能源一次需求在36亿吨左右,至2020年能源一次需求在40亿吨左右。

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特点决定了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均在65%以上。多年来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高能源消耗、尤其是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模式已难以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是中国未来的必然选择。新能源发展规划草案提出,至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分别从3000万千瓦、180万千瓦和4000万千瓦大幅调高至1.5亿千瓦、2000万千瓦和86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至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为3亿千瓦,生物质电装机容量为2400万千瓦。

据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预测,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在15%的情况下,2010年和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例分别为70%和55%,若按201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下降至66%计算,则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煤炭消耗量将分别达到30亿吨、33亿吨和31亿吨(相当于21、19.8、18.7亿吨标准煤),即煤炭消耗量将在2020年前出现拐点。

该报告也同时预测,2010年和2020年总发电量分别为41910亿千瓦时和56760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76%和59%。若按2015年煤电占总发电量70%计算,考虑火电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历年发电实际耗煤量进行推算,预计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发电实际耗煤量分别为473、441和430克/千瓦时,据此预测实际消耗量分别为15.1亿吨、15.8亿吨和14.3亿吨,即电煤需求将在未来十年内经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持续增长的局面将在2020年前终结。

进口煤炭将成未来趋势

中国是传统的煤炭净出口国,但自2003年以来煤炭出口持续下降,由2003年出口9400万吨下降至2008年的4500万吨,年均下降13.5%,同时进口量持续增长,由2003年的1100万吨升至2008年的4000万吨,年均增速超过30%,2009年中国首次出现煤炭净进口。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进口煤炭运输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国内煤炭增产潜力不大。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剩余可采储量为2040亿吨,但大多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总体开采条件不好。从未来煤炭生产看,如果煤炭开采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运输条件等约束,则这种超高强度开采将不会持续。据有关机构测算,在不考虑新疆煤炭开发的前提下,中国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的开发上限为22-23亿吨,最高不超过30亿吨。如果2015年煤炭需求达到33亿吨、中国煤炭产能控制在30-31亿吨,则煤炭生产年均增长仍需达到6000万吨左右,仍有2-3亿吨的缺口,这也仅能依赖进口加以解决。

二是低价用煤将走向终点。影响煤炭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炭价格市场化、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电价市场化改革、资源有偿使用政策、铁路建造成本等。2006年9月,国务院批复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陕西等8个煤炭生产省、区作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试点,目前已有多项税费开始征收,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增值税改革也进一步提高煤企成本,资源税虽还未正式开征,但已提上日程,这些税费无疑将反映到煤炭价格上。

另外,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关停整治小煤矿等一系列措施,将导致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大型企业对于市场煤炭定价的影响力将增强。从运输的角度看,

中国煤炭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廖援孙峻岩

新观察

12

CWT中国水运2010·5

铁路仍将是煤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而随着土地价值的提升将直接导致铁路修造成本的提升,这也将体现在煤炭的最终价格上。

上述因素将导致国内煤炭价格不会重新回到历史低点,低价历史已经结束,国际、国内煤炭价格差距缩小将使进口煤炭成为必然选择。

三是国家煤炭政策导向刺激煤炭需求企业进口煤炭。自2003年,我国开始对煤炭出口限制政策,从2003年逐步降低煤炭产品出口退税到2006年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再到煤炭加征5%的出口关税,与此同时逐步降低煤炭进口关税,至2007年6月,煤炭的进口暂定税率从1%下调为零。除关税调节外,国家自2004年起执行“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宽进严出”将是长期的政策取向。

四是中国将与国际煤价联动。国内消费增量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量年平均在70%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84.9%。在煤炭价格市场化的情况下,进口煤炭也成为煤炭用户与国内大型产煤企业博弈的手段,而中国对煤炭的巨大需求使得国内国际市场价格联动成为必然,可以说中国大量进口煤炭将有可能直接导致世界煤炭市场价格变化。这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即使国内产能充裕,仍需通过进口来平衡国内煤价。

综合上述几点分析,进口煤炭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水路运输则是进口煤炭最重要运输方式,这种趋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运输流向和运输格局的变化,对该趋势应保持重点关注。从未来可能进口来源地来看,我国周边的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19%、9.2%和7.1%,虽然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煤炭主要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蒙古和澳大利亚,但上述国家煤炭储量较小,且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已开始采取限制出口政策,未来进口主要来源地可能集中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印度,而又尤以澳大利亚煤炭对中国水路煤炭进口影响最大。

沿海电煤运输紧张局面有望缓解

经过多年建设,初步构建了与铁路有效衔接的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黄骅、天津、青岛、日照、连云港7大装船港、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电力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铁海联运煤炭运输系统,是实现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沿海电煤运输高速增长,北方4港煤炭下水量由2000年的8456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3.8亿吨,年均增长20.7%,占北方7港下水量的92%,未来沿海电煤运输是否仍旧保持该种高速增长态势将直接影响到铁路及港口能力建设,沿海电煤运输经常会发生紧张局面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值得探讨。对于沿海电煤运输未来发展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判断,一是沿海电煤调运供给量的判断,二是沿海火电布局的判断,三是运输能力的判断。

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俗称“三西”的煤炭是沿海电煤运输的主要来源,供应地主要是华东和华南地区。而近年来,内陆地区的煤炭消费量增长也非常快,产煤地周边省份煤炭需求增长迅速,甚至超过沿海重点煤炭调入区(江、浙、沪、粤、闽)煤炭消费量11%的年均增速。2009年电煤紧张已经凸显了供应环节的矛盾,已经不是运不出的问题,而是无煤可运,这种煤炭供应短缺虽与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有关,但从长远看,未来产煤区周边省份发展将逐步吃掉产量增长,从而使得可供外调量的下降,这也注定了沿海电煤大规模调运不会长期持续高速增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蒙东矿的发展,近两年由于供给紧张造成蒙东矿受热捧,但蒙东矿以褐煤为主,发热量低,含灰量高,在沿海电厂也仅可作为配煤掺用,若国内煤炭价格与国际逐步趋同,则蒙东矿必将失去价格优势,初步判断至2020年蒙东矿的调运最多在5000万吨左右,更大规模调运蒙东矿的可能性较小。

沿海电力需求受到火电高耗能、高污染的影响,除淘汰落后小火电并以大火电替代外,大规模新建火电的可能性较小,而自身电力的发展重点则在核电和海洋风电。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规划的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基本布置在沿海地区,若按近期核电建设目标调整值计算,即在2020年前实现8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也将有6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将布置在沿海地区。预计,沿海电煤运输需求将在2015年后逐步进入稳定期,这既是沿海省份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外在煤炭供应状况的现实所迫,而大量煤炭进口的可能性将进一步缓解沿海电煤运输压力。

内河煤炭运输能力将进一步释放

内河也是煤炭调运的重要方式,其中,京杭运河和西江干线是沿海煤炭运输的重要补充。京杭运河主要连接鲁西南煤炭基地,调运供给供华东地区,西江干线则主要连接云贵煤炭基地,调运供给珠三角地区,而长期以来通道运能不足是制约内河煤炭调运的最重要原因。目前,各主要与煤炭相关内河运输通道都在加紧规划建设,并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京杭运河山东段沿线的储煤量占山东省的80%以上,运河周围的兖州、济宁、巨野等矿区是鲁西煤炭基地,仅巨野煤田和兖州矿区煤炭储量就达到84亿吨,是长三角苏浙沪地区煤炭调入的重要来源地。山东省正着力整治改造东平湖至济宁段主航道和洙水河、薛微等支流航道,并加紧建设和扩建相关船闸、港口,通航规划近期以1000吨级的船队为主,远期以2000吨级船队为主,据预测至2020年将有2600万吨运量通过此段航道运输。根据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至2020年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将全线达到二级标准,并积极推进部分船闸扩能改造工程。根据《徐州港总体规划》预测,至2020年徐州下水煤炭将达到4500万吨,预计未来京杭运河煤炭运能将至少提高至1.5亿吨。

广西区也正在推进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采取“一揽子”解决方案扩大西江的运能,预计投资200余亿元重点建设“一干三通道”,建设或改造船闸通过能力,加强码头建设,至2012年形成亿吨级的港口通过能力和船闸通过能力。右江、红水河的全线复航和西江重点航道建设、港口建设将打通云贵至珠三角的煤炭运输通道,缓解长期形成的云贵两省煤炭“以运定产”的生产销售方式,云南和贵州南、北盘江腹地煤炭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煤炭的重要来源地,预计至2020年,将有3000-4000万吨煤炭通过该通道调运。

栏目编辑:高玲新观察

13

CWT中国水运2010·5

中国煤炭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煤炭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增长也推动了煤炭物流的发展,基于煤炭开采、加工、运输、中转、消费的煤炭物流体系也逐步完善。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其中,晋、陕、蒙西(三西地区)占中 国煤炭资源的60%,煤炭生产也集中在这一地区。煤炭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 部沿海地区,华东等省作为煤炭消费的主力,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近三成,而煤炭资源储量只有全国的5%,处于极度缺煤状态。中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产 业布局上东部发达省份煤炭消费量较大,这种煤炭物流输入和输出区域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 布,决定了中国煤炭物流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基本格局,大量的煤炭资源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长距离、多次转运成为煤炭物流的基本特点。 图表1:2008-2013年中国现有煤炭运输能力统计及其预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煤炭物流从运输方面来看,主要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海联运等。 铁路是中国主要的煤炭运输方式;公路由于成本因素更适合短距离运输;“铁海联运”中铁路运输占了重要位置,很大程度上铁路与港口的对接程度决定了“铁海联运”的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 分析报告》分析: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构建,带动着煤炭企业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煤炭企业集团的物流业在依托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始了借助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推动力,去实践煤炭物流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煤炭产业的集团化必然会推动煤炭物流产业化的进程。从中国煤炭企业集团发展状况来看,神华集团以煤炭主业为基础, 通过神黄铁路、黄黔煤炭及散货港口的建成运营,构架了“煤、路、港、航”运输通道,为 煤炭物流业发展莫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正倡导全国性的煤炭行业重组,这无疑极大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来改善中国煤炭生产“散、小、乱”状况,增加产量和修建煤炭外运通道等措施, 能增加煤炭行业在企业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缓解煤炭运输能力不足。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专业:姓名: 摘要: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近期随着经济低迷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一些煤炭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本文分析当前煤矿行业概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任务。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分析 一、国内煤矿行业概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目前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 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 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 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我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

疆18037.3 全国45521.0。 煤炭做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仍然在保持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今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给:供需总体平衡。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出口量减少,进口煤增多,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我国约90%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

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 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中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煤炭物流是指为实现煤炭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移动,所进行的煤炭加工、装卸、运输、仓储、交易、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活动。自2009年3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实施以来,煤炭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能源的冲击,煤炭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需求量增速放缓等新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对降低煤炭物流成本、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炭物流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煤炭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7.7%,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煤炭产量在36.5亿吨左右。除晋陕蒙宁甘新和云贵地区外,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和川渝青藏地区为煤炭净调入地,其中,省首次由原来的煤炭净调出省转为煤炭净调入省,调入量为约800万吨。 201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铁路煤炭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铁路煤炭运量为23.2亿吨。在主要煤运通道中,上半年大秦线煤炭运量2.15亿吨,同比下降0.5%;侯月线完成8778万吨,

下降1.8%。 图1-1 近三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图 2012年1-5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8.3亿 吨,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9.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外贸进港量1.0亿吨、增长65.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5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 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短期缺乏迅速回暖的动力。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有限,用电量同比增速在5%-6%之间,在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下,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趋于平稳。电力、钢铁、建材、化工需求总体不旺,造成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存煤量激增,进而对煤炭的运量产生严重影响。 05 10 15 20 25 2010年2011年2012年 20.2亿吨 22.7亿吨23.2亿吨

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 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418亿元。 (二)行业主要特点 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 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 4.煤炭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行业 煤炭属于初级产品,煤矿的效益向后续加工工业传递和辐射。单一的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资源保障问题 我国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秦岭、大别山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7%,其中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的65%。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亿吨,1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12-13亿以上,其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

关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煤炭实施怎样的产业政策。所以,我国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现实情况出发,确定煤炭产业的方向和思路,制定相应的配套辅助政策。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煤炭行业现在也迎来了“互联网+”,现行的“金银岛煤炭”仅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下的传统交易方式整合到线上,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 一、我国煤炭产业政策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产业政策。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炭产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国有煤矿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煤矿现代化建设。国家在支持全国乡镇煤矿发展的同时,为了调动煤炭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1985年开始,又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又多次延续财务承包。这些产业政策,对调动地方、农民办矿的积极性和调动国有煤炭企业的积极性,增加煤炭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煤炭生产和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产业政策。我国1993年以后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1993年-1998年),国家在支持煤炭企业减人提效,鼓励兴办非煤产业的同时,一方面在煤炭总量开始失控时继续沿用鼓励小煤矿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急于求成,提出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补贴、煤炭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1994年,在由产品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中,考虑煤炭行业特殊性不足,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九五”成为煤炭产业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原属中央财政的煤炭企业有2/3的企业亏损。 现代的煤炭行业,1998年以后,在进一步放开煤价,让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了对煤炭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改善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主要有:以关闭非法开采、布局不合理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为主要内容的总量调控政策;鼓励煤炭出口政策;整顿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批制度政策;企业下放后,所得税全额交给地方财政,用于困难煤炭企业的补贴政策;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由此产生的亏损补贴缺口,由中央财政增加亏损补贴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李琳 1015030108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710600) 摘要: 通过对煤炭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煤炭价格上涨,需求增大以及出口减少和技术落后致使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关键词:煤炭煤炭行业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 coal industry Lilin 1015030108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province have established, 710600) Abstract :th 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we know that: China's coal prices, demand and export to reduce and outdated technolog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not optimistic. Coal is the basis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quantity presents the fast growth momentum. The coal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is low, is now 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Keywords: coal coal industry status quo 1 中国煤炭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或将以整合为主 1.1 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65%以上。专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因此,我国将实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实行油气并举,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的国家能源战略。 二、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1、煤炭资源量 (1)煤炭资源总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煤田普查结果,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等18个省的煤炭资源量达4.74万亿吨(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新疆16210亿吨、内蒙古12053亿吨,山西6830亿吨、陕西292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只有0.32万亿吨,仅占全国的6.4%。 客观地质条件形成的这种不均衡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长期发展态势。 (2)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截至2008年,我国煤炭保有探明储量为12464.03亿吨。内蒙1、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保有探明储量10148.25亿吨,占全国的81.4%。如果再加上宁夏、青海、甘肃,七省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85%。这些省煤炭资源往往又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聚煤盆地中,从而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2、煤资源分类及地理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虽然煤炭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主,中变质烟煤不多,高变质煤很少;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河南和华东北部,分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只有少量褐煤;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烟煤和褐煤有分布,低变质烟煤很少。 三、我国煤炭行业主要特点 资源、产能和消费区域分布差异性明显,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1近年来,查明资源储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2008年全国保有煤炭探明储量比2007年增加659.58 亿吨,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增加545.04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6%。截至2010年,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已 经增加到7323亿吨。

中国煤炭行业研究分析

目录 初步结论 (1) I煤炭行业信贷背景知识 (3) 一、煤炭行业概述 (3) 二、国际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 (39) II从煤炭行业特点分析信贷特点 (47) 一、从煤炭行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 (47) 二、煤炭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GDP相关性分析 (70) 三、从煤炭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看信贷特点 (71) 四、从煤炭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看信贷特点 (73) 五、从煤炭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看信贷特点 (75) III从煤炭行业财务特点看信贷特点 (80) 一、从煤炭行业盈利分析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0) 二、从煤炭行业营运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1) 三、从煤炭行业偿债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2) 四、从煤炭行业发展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2) 五、从煤炭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83) 六、从煤炭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 (84) 七、从煤炭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 (84) 八、从煤炭行业集中度看信贷特点 (85) IV从煤炭行业绩效看信贷特点 (86) 一、从我国煤炭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 (86) 二、从我国煤炭行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 (86) V从煤炭行业市场与消费情况看信贷特点 (87) 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看信贷特点 (87)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信贷特点 (91) 三、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看信贷特点 (91) VI从煤炭行业投融资特点看信贷特点 (94)

一、从我国煤炭行业投融资体制变化状况分析信贷特点 (94) 二、从我国煤炭行业外资进入状况分析信贷特点 (100) 三、从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分析看信贷特点 (100) VII从煤炭行业3~10年发展趋势预测看信贷特点 (103) 一、对煤炭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103) 二、对煤炭行业供给因素预测分析 (104) 三、煤炭行业发展趋势数据预测分析 (106) VIII从煤炭行业子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 (114) 一、从煤炭行业子行业波士顿矩阵分析看信贷特点 (114) 二、从煤炭行业子行业财务数据及财务能力汇总分析看信贷特点 (118) IX从煤炭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 (119) 一、从煤炭行业优势区域选择与评价看信贷特点 (119) 二、从区域煤炭行业营运能力看信贷特点 (119) 三、从区域煤炭行业盈利能力看信贷特点 (121) 四、从区域煤炭行业偿债能力看信贷特点 (122) 五、从区域煤炭行业发展能力看信贷特点 (123) 六、从区域煤炭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 (124) 七、从区域煤炭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 (126) 八、从区域煤炭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 (127) X从煤炭企业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 (129) 一、煤炭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 (129) 二、从煤炭行业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看信贷特点 (129) 三、从煤炭行业龙头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看信贷特点 (130) XI煤炭行业对银行资金需求预测分析 (132) 一、煤炭行业对银行长期资金需求预测 (133) 二、煤炭行业对银行短期资金需求预测 (133) 三、银行对煤炭行业中间业务量预测 (133)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受到工业企业开工率回升、西南大旱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运行出现向好迹象,主要表现在淡季煤价止跌企稳、港口及电厂煤炭库存趋降、煤炭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价格方面,虽然2、3 月份出现了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行情后的短期回调,但相比上年同期仍有明显上涨。同时,煤炭铁路、港口发运量均超越危机前同期水平,反映煤炭实际需求已经出现回升。 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累计出口煤570 万吨,同比下降22.7%;进口煤4441 万吨,增长2.26 倍;原煤净进口3871 万吨,实现贸易逆差36.59 亿美元。1~3 月当月进口量分别为1607 万吨、1311 万吨和1522 万吨。 由于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着向好。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56.94%,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6.18 个百分点,比2009 年1~11 月提高46.52 个百分点;行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6 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5%。2 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14.4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2 个百分点。 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火电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旺盛;供给方面,全国范围的安全整顿、淘汰落后产能等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山西省整合煤矿产能释放的影响,从而使煤炭供给趋紧;国际市场方面,国际煤价的上涨将增加进口煤炭成本,支撑国内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二季度支撑煤价企稳的因素较多,预计煤价将在目前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第一章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一、煤炭生产、消费同步上升,市场稳定 2010 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 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 和2.80 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 库存方面,秦皇岛港煤炭库存2010 年1 月份以窄幅盘整为主,2 月8 日达到546 万吨后开始上升,虽然2 月20 日小幅调整,但没有影响库存上涨的势头,到3 月4 日突

中国煤炭现状和发展

中国煤炭现状和发展 董宇矿业工程学院采矿06-4班01060096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截止到2007年,我国已查明资源储量1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在查明资源储量中,晋 陕蒙宁占67%;新甘青、云贵川渝占20%;其他地区仅占13%。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 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可供露天矿开采的资源极少,除晋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部 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外,其他煤田开采条件较复杂(1)。 煤按基本用途划分为炼焦用煤和非炼焦用煤两大部分,前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后者为72.9%。在非炼焦用煤中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及其未分类煤)所占比重 较大,共有保有储量4262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2.5%,占全国非炼焦用煤的58.3%;我 国炼焦用煤(气煤、肥煤、焦煤和瘦 煤)的保有储量为254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不仅比重不大,而且品种也不均衡。其中气煤占炼焦用煤的40.6%,而肥煤、焦煤和瘦煤三个炼焦基础煤,分别仅占18.0%,23.5%和15.8%。(2) 中国煤矿分布以及规模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致使我国煤矿的分布也随地域呈不均匀分布,并且煤 矿的规模也各不相同。煤矿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淮南、淮北等地区,这些煤炭产区以国有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乡镇个人中小型煤矿并存的模式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而其他省份,尤其是煤炭调入区则是以国有或当地中型小型煤矿为主体的模式进行生产。目前,我国煤矿大型化、 机械化、集团化发展明显。截止2007年,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 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煤炭 企业与电力、化工等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随着我国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以及煤炭工业十一五计划的出台,我国年产在30万吨的小煤 矿将予以关停、合并,因此,未来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矿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产量 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导致煤炭价格的上涨,进而刺激了煤炭工业的进步、扩张与发展,从而使得2002年以后的年产量逐步提高(如图一)。其中,2008年,全国煤炭产 量完成27.16亿吨,同比增加1.93亿吨,同比增长

全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架构

全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架构 2012-01-07 10:44:05 来源: 【大中小】跟贴 0 条 八纵” 通道 京哈通道:自北京经天津、山海关、沈阳、长春至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全长1412km。 京广通道:自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至广州,全长2294km。京汉铁路:原称芦汉铁路,自京郊芦沟桥到汉口镇。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6214849.html, 粤汉铁路:自广州至武昌,全长1079km。 京沪通道:自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到上海,全长1463km,是由京山线的北京至天津段、津浦线和沪宁线组成。 京九通道:自北京至九龙,始于北京枢纽的黄村站,向南经河北省的霸州、衡水、山东省的聊城、荷泽,河南省的商丘,安徽省的阜阳,河南省的潢川,河北省的麻城,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向塘、吉安、赣州,广东省的龙川,与广九铁路的广东省常平(今东莞)连接,全长2362km。其间在霸州与天津相联77km,在麻城与武汉接通91km,共计2530km。 大湛通道:即从山西大同至广州湛江的通道。 包柳通道:是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枢纽至广西柳州的通道。 兰昆铁路:即自兰州至昆明的通道,其中包括陇海铁路兰州至宝鸡段503km。 东部沿海通道:是指在我国东部近海地区新建的自北向南的铁路通道。此通道远期规划是经沈阳为起点,经过大连渡海到烟台(164.8km);近期则是以烟台为起点至广东汕头的铁路通道。包括以下几条铁路:

蓝新铁路:从胶济铁路蓝烟支线的蓝村站起,向南经胶州、诸城、莒县、临沂等地,进入江苏省,到陇海铁路东段的新沂站,全长301km。与在建的新长铁路相接,属I级干线,内燃牵引,设计运量客车8对,货运量1500~2000万t。 新长铁路:即从陇海铁路新沂站南下,经盐城、海安等地,在靖江、江阴处过长江;然后沿太湖西岸过宜兴,入江苏省与既有的宣杭铁路的长兴站相接,全长526km(长兴至杭州126km为既有线)。过江之前,修建从海安至南通的支线80km。此后,经浙赣铁路杭州至金华西191km,金温铁路262km,共453km,到达温州。温福铁路:自温州向南经瑞安、苍南进入福建省,经福鼎、福安、罗源到达温州,长310km。 关于福州至汕头的铁路: 按既有线,从福州经外福线194km来舟站,转鹰厦线228km到漳平;转漳平龙川铁路298km到梅州;再转广梅汕铁路170km到达汕头。 “八横”通道 陇海铁路: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至兰州,全长1759km。 兰新铁路:自兰州向西北,穿过河西走廊、千里戈壁滩,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892km。 沪昆通道:是由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等四条主要干线铁路连接组成的东西方向大通道,全长2693km。 沪杭铁路:自上海至杭州,全长201km。 浙赣铁路:由杭州向南至金华,转向西经衢州入江西省,再经贵溪、鹰潭、向塘、萍乡后,入湖南省,经醴陵至株洲,全长954km。 杭江铁路:由杭州钱塘江南岸起,向南至今华,转向西至江西省的玉山长335km。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煤炭资源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发热量大于5700kcal/kg)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2煤炭生产 世界煤炭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稳步增长。自70年代后期开始,动力煤占煤炭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而在过去10年中炼焦煤产量下降。自1978年以来,欧洲动力煤产量下降70%,一些经济转型国家下降40%.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强劲增长的煤炭产量弥补了90年代初以来世界煤炭产量的减少。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总产量从1996年的45.2亿t降到2000年的41.9亿t.根据各国的煤炭产量,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和南非。煤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3煤炭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 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 . 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 集团。国外10大煤炭公司的经营特点包括: 1)煤炭生产集中化。 2000年,南非比利顿、安格尔、格伦科和萨索尔4个公司的煤炭产量占南非煤炭产量的87%.美国前6个公司占全美煤炭总产量的51%,排在第一位的皮博迪公司,产煤176Mt,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6.1%.澳大利亚前7位煤炭公司产煤109Mt,占澳大利亚煤炭总产量的46%. 2)煤炭生产跨国经营。 除了阿奇和萨索尔矿业公司外,其余8家煤炭公司都有跨国煤炭生产业务,其中德国RAG 公司的煤炭生产业务分布于5个国家。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栏目《投资指导》字数 7333 2005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信息来源:兰格钢铁 一、煤炭资源状况 (一)世界煤炭资源 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目前,世界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 万亿吨,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足以可供开采200 多年。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 年3 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二)中国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02 年年底,全国共有煤炭资源的矿区6019 个,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0201 亿吨,其中煤炭基础储量3341 亿吨(煤炭储量为1886 亿吨),煤炭资源量为6872 亿吨。按照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 亿吨计算,我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 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 吨,即全国年产19 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 另外,包括3341 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 亿吨资源量共计10201 亿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另外,中国炼焦用煤储量为649 亿吨,还有基础储量1244 亿吨、资源量1477 亿吨;2003 年中国生产焦炭1.78 亿吨,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56.4%。按照近期中国焦炭的生产能力,已经探明的炼焦用煤储量,可以保证开采200 年左右。 我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晋陕蒙(西)地区(简称“三西”地区)集中了中国煤炭资源的60%,另外还有近9%集中于川、云、贵、渝地区。 山西省是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储量的30%。与资源分布相对应的,是煤炭生产也集中于这些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中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二、煤炭产量

2019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2月

目录 一、褐煤、长焰煤在中国煤炭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4) 1、中国的褐煤分布相对集中,产量占比从5%提升到10% (4) 2、长焰煤的开发利用也是如火如荼 (6) 3、目前的褐煤、长焰煤利用模式仍可改进 (7) 二、分质利用是最切合国情,最符合褐煤、长焰煤特点的利用方式9 1、分质利用有助于缓解原油供需矛盾这个关键问题 (10) 2、分质利用能够较好兼顾煤炭的长距离外运以及就地转化 (11) 3、分质利用的油品经过加工可以符合国家标准 (12) 三、油、气回收是分质利用的关键,亟需国家级示范项目 (15) 1、碎煤干馏、提升焦油得率以及焦油组分分布是干馏的关键 (16) 2、控制飞温是加氢工艺的关键 (18) (1)焦油加氢存在不少的路线 (19) (2)低温焦油比较适合采用加氢精制工艺 (21) (3)中低温焦油比较适合采用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工艺 (21) (4)高温焦油可能比较适合反序工艺 (22) 3、必须重视甲烷气的回收利用 (24) 4、副产兰炭的综合利用需要跟上 (24) 四、新疆发展分质利用优点,广汇能源尤其值得关注 (25) 1、煤炭分级利用一举数得,可以充分发挥广汇的煤炭特性 (27) 2、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净利率可以控制在30~50% (28) 3、公司掌控的水资源情况可以确保哈密地区发展8000万吨综合利用项目

(30) 4、分质利用项目提供了一个观测公司管理能力的契机 (32) (1)广汇发展煤炭分级利用有其内在必然性 (32) (2)广汇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分质利用项目的被顺利挖掘 (33) 5、公司在发展分质利用国家示范项目方面责无旁贷 (35) 6、白石湖方向的煤炭利用模式还有优化空间 (37) 7、预测与财务分析 (38) (1)预测的基本假设 (38) (2)催化剂以及风险因素 (38)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前言 “黄金十年,煤炭盛宴;寒冬四年,哀鸿遍野。”其中乐与苦,唯有期间身处其中者,才能深切感受。痛定思痛,企业唯有适应环境,才能在周期低谷中生存下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煤炭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行业特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这也是企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时的一个重要信息输入。我国工业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处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化阶段,石油产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能源结构。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而我国还是煤炭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是从强调能源供应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提高效率、节能、绿色低碳和低排放。 煤炭行业是指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一个产业,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虽然比重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我国煤炭产业进入调整阶段。2002-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出入快速增长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年最高值39.74亿吨;2014-2018年,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环境困扰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期间年产量在35亿吨上下浮动;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50亿吨。 ?中国煤炭产业不断“西迁”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煤炭开发布局也做出了规划: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 即逐步压缩东部生产规模、从严控制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建设一体化煤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