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际社会》教案

《走进国际社会》教案
《走进国际社会》教案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

(1)地位: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类型(主权国家具有多样性):

①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②从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构成要素: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注意:主权

①地位: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注意: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高于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是错误的。

(4)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A.独立权

①内涵: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表现:独立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B.平等权:

①内涵: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②表现:平等权表现在每个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C.自卫权:

①内涵: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②主要内容:a.防御→即国家有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侵犯;b.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

D.管辖权:

①内涵: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②表现: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使馆等。

(5)主要义务:①不侵犯别国;②不干涉他国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地位: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注意:国际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政府。因为:其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以国家间的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3)分类。

第一类: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二类:世界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三类:专业性(专门性)国际组织;综合性(政治性)国际组织。

例如:世界性专业性国际组织;世界性综合性国际组织;区域性专业性国际组织;区域性综合性国际组织;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4)作用;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1)产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后来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

(2)地位: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大)、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具体: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5)原则: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⑦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6)作用:积极作用:①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②促进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③实行人道主义援助。(也有局限性)。

(7)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

①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②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扥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注意:不能说我国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也不能说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我国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活动。

(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4)国际关系的分类:

①从内容上:政治关系(最活跃、最主要)、经济关系(最基本)、文化关系(日益受重视)、军事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党际关系。

②从形式上看: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③从空间上看:双边关系(两国间)、多边关系、区域性关系、全球性关系;

(5)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

①贸易;②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③外交;④缔结条约或协定;⑤使用武力。

(6)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对国际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A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B国家力量:即国家实力、综合国力。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是什么——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①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③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为什么——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角点。(必然性)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重要性)

(3)怎么办——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要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等。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从公民角度看,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易混易错点

1.不能认为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

2.我国不能只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