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千年的地方传统建筑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千年的地方传统建筑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千年的地方传统建筑技艺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千年的地方传统建筑技艺

侗族木建筑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用榫(sǔn)铆连接,结构牢固,铆接缜密。围绕木建筑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鼓楼雄踞于侗寨之中,立地顶天,是侗家人的精神象征。风雨桥横卧江上,是侗族人民的“福桥”“生命之桥”,楼、桥绘制的各种图案,雕梁画栋,寄托了侗族人民的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和美学追求。

侗族是天生的艺术大师,民间工匠的建筑才能十分高超。楼、桥和民居的建筑不用一张图纸,整个结构烂熟于心,仅凭简单的竹签和普通工具,就能设计制造出式样各异、造型美观的楼、桥,设计之精巧,造型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传统建筑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原始氏族社会早期甚至是更早的巢居时期,那时的黔台语族的先民,就已创造了这种以“竹木结构”“卯榫结构”“雕梁画栋”为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人民将其完整的传承了下来。

魏唐时期,侗族就已经有了干栏式建筑,至今已有将近一千多年的历史。《魏书·僚人》就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的记载,这足以证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悠久历史。在这一时期,侗族本构建筑营造技艺逐步的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种类造型

侗族木构建筑种类繁多,主要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侗族木构建筑依山傍水,式样美观,技艺精巧,体现了侗族工匠们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精神寄托。

在侗族木构建筑中,无论是结构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结构较为简易的凉亭、吊脚楼,其造型都独具特色。鼓楼在民居中凌空而起,威严挺拔;风雨桥飞檐翘首,卧江舒展;民居星点棋布,错落有致。

侗族工匠在木构建筑造型设计中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并且注意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的组合构图,构成了比例协调、均衡对称、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充溢着朴实自然、稳定规范的形式美感。

营造方式

在侗族木构建筑中,建筑师不用绘制图纸和制作模型,整体构思全在脑海中,仅凭手上把自制小角尺,用一条楠竹制的丈尺和一支竹片洁墨笔,通过手锯、凿子、斧头、木创及长头控镐等工具,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眼等,在“木马”上制作而成。对于建筑中各种构件名称,墨师们都烂熟于心。为使在竖楼时不至混乱,他们使用了代代祖传的“墨师文”作为符号画上标记。

图案装饰

通过艺术手段,侗族工匠在木构建筑的各个部分,如屋脊、挑手、檐部、柱头、榫头、栏杆、门窗等,采用凿刻、雕塑、绘画、叠砌等多种手法,构成不同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构图严谨,组合规整,均衡对称,造型生动,加上刀法娴熟,工艺细腻,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多重功能

侗族木构建筑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吊脚楼经济适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冬暖夏凉;鼓楼为寨民讲款议事、娱乐休闲的中心;风雨桥不仅方便群众过河,还能遮风挡雨。同时,侗族木建筑还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它的设计、结构、制作都体现出侗族的民族信仰、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结构特点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就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是榫卯结构,即木质构件间的连接不需要其他材料制成的辅助连接构件,主要是依靠两个木质构件之间的插接。这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使木结构具有柔性的结构特征,抗震性强,并具有可以预制加工、现场装配、营造周期短的明显优势。而榫卯结构早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中就已见

端倪。 抬梁式木结构的特点是在柱头上插接梁头,梁头上安装檩条,梁上再插接矮柱用以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每榀屋架梁的总数可达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插接于斗拱上。这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比较容易,但用料较大。广泛用于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民居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中。 穿斗式木结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纵向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插接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受到限制,但用料较小。广泛应用于安徽、江浙、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的民居类建筑中。 还有一种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混合式结构,多用于上述南方地区部分较大的厅堂类或寺庙类建筑中。 战汉时期,重要建筑出檐的进深都较大,最大的可达4米,所使用的是以斗拱作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的结构技术。在随后斗拱的应用中,又以梁柱与“铺作(斗拱)层”相结合的技术,支撑大开间大进深的殿堂类建筑的屋顶。

论侗族的建筑风格

论侗族的建筑风格 外国语学院08英语6班王玉杰0804014620 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我国的侗族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侗族聚居地多为山区且气候多雨潮湿,为防湿毒蛇虫兽的侵袭,底层不住人,只用来饲养家禽,安气、置柴草,放置农具和重物等。侗族的建筑风格为干栏式建筑。下面我将从侗族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这三方面介绍一下侗族的建筑风格。 风雨桥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非常有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建筑属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其结构之严谨,造型之独特,极富民族特色。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上乘的杉木楔子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苗寨喜欢靠山居住,所以侗寨大多数修在河边,溪边。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最具盛名的风雨桥是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马安寨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子,既可行人,又可躲避风雨,故称风雨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特制的油灰粘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以瓦为顶顶长廊桥身。桥身用四根柱子将楼抬起,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翘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始建于1912年,于 1924年建成,1982年被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桥为木石结构大桥,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石墩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木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程阳桥采用的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将女子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之木结构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之木结构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基材,发展出系统的木结构形式。本文将对木结构的基本类型、组成元素和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叙述和论述。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并发展繁衍出完整缜密的木结构,其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建筑之源头究竟起于何时何地,当无法考证,而木构建筑似乎也是如此。但是从有较详尽史料记载起,到后世的考古发现,屡屡有关于木构建筑的记载和发现。 殷代末年(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囿苑”,“其后约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寓以发掘,发现若干建筑遗址。其中若干处之木柱之遗炭尚宛然存在,盖兵乱中所焚毁也。后代中国建筑之若干特征,如阶基之上立木柱之构架制,……已可确考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19页)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至此(周),传统木结构,如木柱的采用,翼形的屋顶,已经初露端倪。 至春秋战国,木结构之立柱、门扇、斗拱、枋以及斗拱承托平坐的形式已初具规模,此情况可以从故宫博物院藏“采桑猎钫”中的宫室图上看出。(插图1)

至秦始皇更是开始亘古未有的大肆兴建,“先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我们熟知的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蜀山秃,阿房出”,可见当时修建宫殿囿苑的主要用材乃为木材。 至两汉,宫苑和市井建设仍绵延不绝,“长安城内诸宫散置,有长乐、未央、明光、长信及桂宫、北宫六处,有九市,百六十里,八街,九陌”(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24页)。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及汉代的仿木构墓室建筑中可以看出,至此,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椽,斗拱,枋等)已经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大江南北石窟洞穴星罗棋布,其中大部分的石窟从结构上看均是模仿木构,更有完全忠实模仿木构的实例,可见木构建筑在当时应是建筑的主流所在。 如今确有年代可考的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此寺是经梁思成先生费尽千辛万苦始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由佛光寺大殿大可以略看出当时木构的发展情况,应该说,此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几趋于成熟并已经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后世即使有修改,也是在小处细节。 至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李诫作《营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史上记载最早最系统的一本关于建筑科学的工具书,其中对于建筑的用材、构架、结构、比例都有详细周全的规定。至此,应该说,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在一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完善。 再到元、明、清期间木结构的演变或趋简练硕大,或趋精巧细致,或有更多新作法的出现,或不可避免经历避重就轻的倒退,当是历史发展之常有更迭,但其发展始终是在一个主干的基础上,万变而不离其宗。 埃及和西方传统建筑以石材为主要建材,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其中可能有诸多偶然性原因,但也或有可探讨的必然性。首先从地理条件来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所在地均以石材为普遍可采之材,而缺乏大量的森林和材质适宜的木材。而埃及的干旱气候及希腊罗马的潮湿的地中海气候都不利于木材材性的稳定性。相对地,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木材的来源及气候条件对木建筑都很友好。以此,凡三种文明因其地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建筑传统,或有可考之处。其次,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及宗教领域来看待,埃及法老向往灵魂转世而永世长存,石材的坚硬和恒久正是这种这种内在信仰的外在表

侗族鼓楼建筑艺术的美学认知[权威资料]

侗族鼓楼建筑艺术的美学认知 侗族建筑的艺术呈现可谓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鼓楼作为侗族建筑中的符号样本,是侗族村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场域,它所承载的仪式性功能,以及它作为侗族村寨精神灵魂的象征,使其在村寨中彰显着独具一格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一、侗族鼓楼的文化认知 侗族鼓楼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其中古本《赏民册示》中描述道:“遣村团或百余家,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竖一高楼,上立一鼓,有事击鼓为号,群踊跃为要。”后清代各县志和通志以及李宗?P的《黔记》中均对侗族鼓楼的功能和形式有所记载。 侗族文化特质赋予了鼓楼作为仪式性建筑的作用和意义,它涵括了鼓楼的起源、鼓楼的功能、鼓楼的形制、鼓楼的文化价值等方面。鼓楼是侗族内部认同与精神价值维系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侗族集众议事、宣讲款词款约、宣传村规民约、摆古聊天、弹琵琶吹芦笙、踩堂“多耶”、迎宾送客等军事、政治、文化、宗教多重身份,是侗族聚落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表征。 鼓楼作为宗族、村寨的象征,承载着侗族内部的群体意识,反映了一个侗寨的族群关系。鼓楼的修建代表了侗寨宗族关系,通常情况下是一寨一座鼓楼,并居于整个村寨的中心腹地;族姓较多的村寨出现一个“兜”一座鼓楼,分别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还有一些大的村寨除了每个“兜”各建一座鼓楼外,整个村寨再合建一座鼓楼彰显侗族集体主义精神。鼓楼修建的主体材料也反映了侗族内部的集群关系,楼体材料由各“兜”成员共同捐献,更加凸显了鼓楼文化的公共性,它的修建凝聚着侗寨中的每家每户。

整个侗族地区近千座鼓楼,却无一座一模一样的鼓楼存在,这一建造奇观的背后叙述的恰好是鼓楼文化的族群认同和集体意识,鼓楼的精美和高大是一个村寨或族群关系的反映,从而在鼓楼建造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得以彰显,使其每一座鼓楼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描绘自己形态的“笔墨”,壮观、雄伟、秀美、雅致、玲珑等修饰词汇貌似也无法完全形容鼓楼的千姿百态。 二、侗族鼓楼技术与艺术的美学认知 (一)鼓楼建筑的技术美 “未建村寨,先建鼓楼”的古俗说明了鼓楼在侗族村寨中的重要性,不用一钉一铆高超的建造技艺更进一步体现其文化价值,更是侗族建筑的“符号样本”。鼓楼样式繁多,从类型上可分为“卡房”厅堂式、楼阁式、门阙式、密檐式等多种形式,其中密檐式鼓楼最为常见,也最能彰显其精湛的营建技艺。 侗族鼓楼建筑的技术美主要体现在其建造结构当中,主要有抬梁穿斗混合式和穿斗式两种。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现存较少,普遍存在于厅堂式鼓楼中,虽然这种结构金柱与檐柱之间可以有很开阔的内部空间,但是不能形成较大的体量,通常为一至三层高度的四边形平面类型,屋顶一般为歇山顶或悬山顶式。穿斗式是鼓楼建造结构中最为普遍的类型,由于受力情况和顶部造型的区别,又有中心柱型鼓楼、非中心柱型鼓楼之分。非中心柱型鼓楼与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有一定的近似之处,平面均为四边形,“外观呈现为殿堂或楼阁”形式;其中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加入了一些汉族抬梁式构造方式,将檩搭建在梁上,而非中心柱型鼓楼却是将檩条直接落在柱头上,采用了侗族传统的构造方式。 相比非中心柱型鼓楼而言,中心柱型鼓楼最为常见,不仅是研究侗族鼓楼的核心内容,它更是侗族穿斗式建筑构造的集中写照,反映了穿斗式结构在侗族建筑中的发展过程。中心柱型鼓楼有独柱型鼓楼与多柱型鼓楼之分。早期独

非物质文化遗产

1.昆曲 时间:2001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2.古琴 时间:2003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3.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时间:2005年

侗族建筑风格

侗族是个有着悠久是和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由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百越”族系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区相邻地带的山区。侗族地区聚居得地方温湿多雨,土地肥沃,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其创造俏美独特的木构体系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木材。此外,由于侗族地处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体系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程度上的原始文化色彩,其建筑也不例外。别具特色的建筑表现了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水的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吊脚楼,还是气势恢宏形似宝塔的鼓楼和潇洒飘逸的风雨桥,都构成与其他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瑰宝。 侗族聚居地多为山区切气候多雨温湿,为防湿毒蛇虫兽的侵袭,底层不住人,都用于饲养家畜,安气,置柴草,放置农具和重物等,侗族的建筑风格为干栏式建筑,下面从侗族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三方面了解一下它的建筑风格。 风雨挢 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挢,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挢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 吊脚楼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鼓楼 鼓楼亦称凉庭,它是侗文化的象征,是侗寨的独特标志。鼓楼以高而大,伟岸稳重,巍巍挺拔见长。鼓楼楼檐层数为奇数,不管层次多少,均高于民居。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和宝塔式三种类型,柱型有单柱和多柱之分,多柱型鼓楼中间的四根主柱象征四季,12根衬柱象征12个月,合起来寓意岁岁平安、四季祥和。鼓楼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被文人誉为“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 鼓楼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

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土木营造的本源

[收稿日期]2011-11-02 [作者简介]马庆华(1972-),男,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结构、工程管理、中外建筑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国建筑体系,同其文明一样久远,所有的资料来源———文字、图像、实例———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一直采用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构造体系,这体系自其源生,以至近代。从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中国古代人那时己经建造榫卯构筑木架房屋。 世界其他诸系建筑,虽在或长或短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曾先后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使用过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但后来均被石材取代。唯中国木构建筑,统一贯享了六、七千年的寿命。就单体建筑的体量而言,中国建筑不及西方石造建筑高大、雄伟,但若以其结构历来所本的原则,及其所取的途径来考察和研究,则这统系建筑的内容,的确是最经得起严酷的分析而无惭愧的。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历史选择早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多山的中国大地并不缺乏石头,然而“土木营造”的千年决择更是源远流长,文脉所系,一脉相承。究其原因,应是自然、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选择的结果。 1因地制宜的自然选择 任何时代的建筑都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在一定科学 技术的支持下,按照相应的规则建造起来的空间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是可以超越和改变的,但建筑材料是离不开产生它的自然环境的。 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先民还没有能力摆脱自然环境的制约,建筑的选材也自然是依赖自身生存的环境,因地制 宜、就地取材就成为他们最初也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古代文献对原始建筑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文献表明中国古代原始建筑存在着“构木为巢”的“巢居”和“穴而处”的“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江苏丹阳香草河遗址都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干栏基址。 穴居房址更容易遗存,特别是在黄河流域更为集中。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密县北岗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等,都有新石器时代穴居房址发现。穴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防寒功能。黄河流域为半干燥气候,空气湿度较小,雨量不大,地下水位较深,地表土层经常保持较干燥状态。因此穴居是黄土地带最便利、最合理的建筑构筑方式。 干栏和穴居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南方沼泽地带和北方黄河流域最典型的建筑方式,它们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现实性,体现了适合本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体现了原始农业所用的砍伐、挖掘工具的便利性。这种体现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土木营造的本源 马庆华,仝彩霞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历数千年传承的土木营造方式,是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政治、审美等各种“合力”共同 作用的结果。它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记录,又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探其本源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传统建筑;木结构;土木营造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11)02-0004-03 Research on the Civil Construction Source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MA Qing-hua TONG Cai-xia (Lianyungang Technical College,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the civi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tinues thousands of years.It is the combined action result of economic,social,technical,political development,aesthetic,etc.It is the creation of wisdom by the people,and a historical evidence of witnesses;it is the 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It is important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design in China.Key words: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wooden structure;civil construction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们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 (Candan Jerome,1501-1576)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在此之后,简·博定(Jean Bodin)重申了同样的论断。 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新工具》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585年首次出版、1638年完成的约翰内斯·施特拉丹乌斯(Johannes Stradanus)《新著》一书于封内刊出的图,依次排列了9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即:美洲大陆的发现、磁罗盘、火器、印刷机、机械钟、愈疮木、蒸馏技术、丝和马镫,中国的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土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 纸是印刷的载体,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据此,把“三大发明”扩称为“四大发明”乃是顺理成章之事。我国至迟在上世纪20年代即有“中国四大发明”的提法;及至四五十年代,这一提法已被广为认可。李约瑟在1946年10月于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及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李氏在这里虽沿用了前人三大发明之说,但加上了造纸术,实际说的是四大发明。他也认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由上可知,中国三大发明的提法最初是源自西方,那是一些学者就这几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作的评价。这种提法既有经典的意义,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涵义。如果不明其来由,误以为这四大发明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排序也最靠前的发明,那是未必妥当的。多年来,常有人提出这个那个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即由此而来。近百年来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基于这样的学术积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检点其重大发明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影响应能生发新意,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中国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项大发明,怎样的发明才称得上是大发明呢? 这里涉及到对发明,特别是大发明的评价标准问题。发明乃物质与非物质人工自然之始创。发明有大小、轻重之别。究竟怎样的发明才称得上是大发明呢?作者认为,至少得从以下3个方面来衡量:原创性,发明创造贵在原创,不具备这一条是称不上大发明的;重要性,有各种各样的小发明、中发明和大发明,其重要性须由其在文明史、科技史上所占地位亦即份量来衡量;功效,

古代建筑名称

古代建筑名称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一些古老及旅游城市还留存着大量的古建筑,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依据不同的建筑特点分为斗拱、单体造型、方正严整、山水园景等特点。 其中单体造型的建筑主要包括:亭台楼阁、桥廊榭舫、馆轩辕斋、殿室堂厅、房舍窝棚、塔阙牌坊。具体内容如下: 1.亭台楼阁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台:用土或砖石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楼:重屋也,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 廊的楼,如:滕王阁。 2. 桥廊榭舫 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因

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廊:有顶作为覆盖的通道称廊。有顶的桥称为桥廊,也可以叫廊桥(遗梦)。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榭:建在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3. 馆轩辕斋 馆: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轩:原指古代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也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和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也常指雅静的书房、学舍等。 4.殿室厅堂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 厅:古代建筑中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所以很多有观景平台。 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是主人起居之所,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大 众 文 艺 大190 摘要: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侗族的发源地。其建筑在侗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侗族发展历史活化石。本文深入研究湘西通道侗族建筑文化的特点,重点分为三部分对其进行发掘介绍,希望通过宣扬侗族建筑文化遗产之美,让人们更了解侗族建筑文化,能为弘扬、保护和传承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侗族;建筑;文化价值 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当你路过河流对岸,有急石墩、木梁、亭阁、画廊、雕塑于一体的风雨桥;走在山区的侗乡,路过山坳,有供行人歇息的凉亭和解渴的山泉井亭;沿着宽 阔的石板路走向侗寨,映入眼帘的是秀丽的寨门,紧密相连的吊脚楼,密集的吊脚楼中还有耸入云霄的鼓楼。 通道从民族、地理上看,是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市,侗寨多数是依山傍水修建。此地侗族建筑上,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最是典型,当地侗族人民亲切称为:“三宝”,已成为侗寨的象征。根据官方统计资料:通道县具有民族特色古建筑总计900多处,侗族地区,民族建筑保存较多和较完好是鼓楼、寨门、风雨桥,大约有800余座。 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是侗乡最为典型的建筑样式。通常是指民间所说的 “吊脚楼”,这是从远古巢氏流传至今的建筑样式。是一种相对复杂而科学的建筑结构,中国南方民族引以为傲的创造发明,古时谚语中有:“美女难梳盘龙髻,巧匠难造吊脚楼”之说。资料显示,最早提起“干栏”建筑的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写于两千年前的《九歌?东君》一诗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 槛兮扶桑”名句。相传,中国的太阳神东君住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按照地域划分,干栏式民居可分为南侗民居和北侗民居。南侗地区以湖南的通道,贵州的黎平,广西的三江、榕江为代表。北部地区以湖南的会同、芷江,贵州的锦屏、镇远等县为代表。北侗由于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大多建成砖瓦楼房。南侗地处山区,特色干栏式民居保存较好。 通道侗寨的干栏式民居,依照依山傍水这一修建侗寨的原 则。民居大都修建在溪水河流两侧,往往半边架在河滩上,另半边依坡而建,因为要防御潮湿及虫蛇侵扰,世人都居住于楼上,一楼是不住人的。有意思的是,侗族是喜欢聚会的民族,为了方便走家串户,常常是同一宗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二楼与二楼之间通过走廊相接连,可以互通。所以通道侗族民间流传着 “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的俚语,最能表现通道侗族民居的独有风貌。屋檐与栏杆相连互搭,廊檐相接,鳞次栉枇,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在视野角度上,形成侗民居的独特风格。在喜庆节日里,侗民同聚于此设宴款待贵宾。但是这种建筑格局如若不注意预防火灾,也会给侗族人民灾难。2012年2月,新年刚过,通道独坡发生火灾。几百户房屋被烧毁,在图片中我 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楼板相接,火灾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美丽侗乡付之一炬。 吊脚楼的修建与侗族独特的建筑技巧密切相关。整座楼房 的主体部分,全部为杉木建造,以圆木作柱,屋顶以前采用杉皮覆盖,现都改用青瓦,木楼一般两至四层。楼的檐角上翻,底层大都是篱笆式的竹竿进行四周围护。侗楼两侧,大部分搭建有偏厦,使其呈四面流水状。四层木楼的格局是:四层用来贮存粮及堆放杂物;三层为年轻人的卧室;二层设火塘和老人住房,火塘,火塘是祭拜“祖先”的场所,也是全家的“客厅”。全家在 此取暖、吃饭场所;最底层主要是堆放柴草,圈养牲畜。楼房外围,一般都有走廊和栏杆,供家人们盛夏乘凉、赏月之类的休息或者从事简单劳动场所。廊道里宽敞明亮,空气流通,也是侗族女子纺纱织布的好去处。 鼓楼 鼓楼是侗族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侗族建筑文化的明珠,是侗民族代表性的精品建筑。鼓楼最早可以追溯到侗族氏族时代,或者更早的原始巢居时期。原始侗族特别喜爱杉树。侗民祖先就有在巨杉树下“行歌坐月”等各种民俗。历史长河,已见东海为桑田。后来,侗族先民便参考杉树 的形状建设鼓楼。时光流逝,到近代、现代,呈现出各形状的鼓楼。既有四角、六角的,也有八角的。 鼓楼的来历1 :相传古时候侗家有个聪明的小伙名叫曼林,一天,他听见树上站满小鸟在叫,看见一群鱼儿在水里吐泡泡, 觉得动物都会找地方论事,人也应该这样。于是他告诉了长老。老人们说侗家最会培植杉树,杉树又大又高,就照杉树的样子来修建。曼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像杉树一样的宝塔式建筑,飞檐翘脊。后来寨里来了土匪,侗家人敲击木楼里“牛皮鼓”,声音响亮,其他寨子侗民赶来支援,后来,侗民把木楼改名为“鼓楼”。今天的鼓楼,经历世代的演变,已从简单的对树 的模仿发展成为侗族建筑的绝品,成为侗族特色文化奇葩。鼓楼功能:这是侗民聚会、议事、娱乐和休息的公共场所。鼓楼具有象征意义。它是侗族权利与地位的象征,看侗寨在当地的影响力,是通过鼓楼得到体现,层数越高的鼓楼,说明这个寨子在地区的影响力越大。修建本族鼓楼是侗民头等大事,若寨子很大,且有几个大姓,多数侗寨选择一姓建一座古楼的,也有个别家族建自己鼓楼的情况。 鼓楼的形态:从外观上欣赏侗寨鼓楼,造型装饰:顶层呈伞形,楼座多为圆柱式、宫殿式。楼身结构精巧,翘檐,翘檐上 饰有龙、凤、鱼等雕塑,所有的装饰物都与信仰崇拜、民间传说有关,造型美观,典雅端庄。鼓楼的建筑工艺是民族建筑中的经典。通过实地考察,鼓楼主体建筑没有使用钉铆,全部是由木质结构组成。穿枋、排枋、柱子、瓜配枋等处,全部是通过栓、榫来组合,异常严谨牢固。 风雨桥“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尋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把程阳桥称为风雨桥。而当地人俗称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文本资料多引用为“风雨桥”。进入侗乡山寨,发现无溪(河)不花桥的现状。风雨桥被理解为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关于风雨桥历史,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对侗族情侣,分别住在河的对岸,每次都要撑船渡河与对方约会,河底有条黑龙看上了这姑娘,六月初六这天,姑娘撑船渡河,被黑龙卷入河底,小伙子四处寻找,昼夜不息,真情感动了白龙,白龙与黑龙搏斗三天三夜,终于救出姑娘,这对恋人为报恩,依龙形在河上架桥,风雨桥也是消除灾难的象征。 通道风雨桥,主要以坪坦乡坪日村的回龙桥,坪坦乡坪坦村的普济桥,陇城镇中步村的人畜分行桥,黄土乡的普修桥最富盛 名。风雨桥与其他形式桥梁不同,它除了桥身、桥廊、桥墩以外,在桥上还建有漂亮的桥亭。大青石块垒砌建成的桥墩,异常坚固。桥身则以 “伸臂托梁”的方法修建,很好的解决桥身跨度难题。桥廊上铺设木板,两边大多都设有木凳,当地的民众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美人靠”。在桥亭建造上,更多的考虑桥身的长度,一般建有三个亭子,较长的桥建有五个亭子。 通道的风雨桥,极具侗族风格。是桥非桥,气势磅礴,横跨两岸,既起到桥梁的作用,与人方便。它具有象征意味,给侗族人民保一方平安,是侗民眼中的“福桥”。风雨桥同时也是廊, 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蒋晓红 (怀化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苗族的建筑特点

苗族的建筑特点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建筑。建筑正是民族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地域风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点的综合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894万的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主要考察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类型、居住方式,以及在苗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吊脚楼。 一、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居住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房屋建筑特点与类型。 1、简单易筑、就地取材。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苗族长期隐居深山,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少年来与众多新建筑手段和新材料使用较少关联。苗家起屋盖房,并不雇佣专业工程施工队,而是由房主聘请某个有经验的匠师牵头,亲友邻里共助的传统形式。前头的匠师,苗家称为掌墨师傅,那些得到“真传”有过硬“法术”,能与神沟通有“神性”的师傅最受欢迎。这些人并非专职,平时无木工活的时候,还是和所有苗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起屋盖房的时间一般选在秋后某个吉日,此时一方面是农闲,另一方面亦是秋后经济稍宽裕之时。其他参与帮忙者不计报酬,只要有较好的酒饭招待即可,体现了一家有事众手相帮的淳朴亲情乡情。建造时大量选用山区最易得到的竹木石料,采用轻巧灵活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就地取材简单易筑、又便于在经济条件更好时扩建续建,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选择。 2、住居山上、因地制宜。 苗族农民是由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至长江流域,继而又大规模迁徙至大西南山区。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严酷的条件下,整个苗族得以繁衍发展。在崇山峻岭中,一小片平坦的盆地、坝子或河谷都必须首先用于种植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据山结寨、住居山上是既智慧又必然的选择。苗寨最常见的干栏式半边楼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建筑精华。除了悬崖峭壁,各种坡度的山地均可建造,既无需动用过多的土石方,又能获得较大的建筑密度。 3、利用空间,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自然观 建筑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历史。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农耕生产过程中认识到了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为自然的代表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靠天吃饭的人们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看作是内心深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人在营建都市、构筑房屋、庙宇时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师法自然、合乎天地成为人们内心中自觉的精神意识。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周易.大状卦》中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宇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被解释为屋边(宇,屋边也)。《淮南鸿烈.览冥训》宙,栋梁也.从上述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宇、宙这两个字,在古代他的基本含义是与建筑有所关联的.然而这个词在很多时候又被用来表示无限的自然时空.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杂说》四部丛刊本)中国古人将表示天地自然的宇宙与表示房屋的宇宙等同视之,天地即是宇宙;宇宙也是房屋,作为人们着风挡雨的房屋在中国文化的起始就被赋予了天地入吾庐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人在建筑环境的创造上依托自然,这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根本特征。根据自然地形随形构筑,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因、借来达到建筑与自然的相辅相承,即所谓的托体同山阿。建筑借山势表雄伟,因水形而奇峭。秦始皇统一六合,大兴土木,建筑了庞大的阿房宫。阿房宫北依渭水,南向秦岭,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以象太极将宫殿与大尺度的自然山水辉映交融,把建筑溶入自然,借自然界恢宏尺度,来体现大秦王朝气吞山河的不凡风度。 作为这一东方民族群体的人,无论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分散于乡野田园中的民居,也一律体现出一种关于宇宙图景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时令、风向、星宿的象征主义。中国先民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孤立存在,在中国人看来,自然与人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古人通过观测天象预测未来,根据自然灾变来解释社会内部的变乱,分析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揭示居住者的吉凶祸福,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顺应自然。人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约。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必须则天行事,遁天道而生存。人道,合乎天道,人的所有活动都力求达到自然、天地与人的亲和统一。 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依托的建筑更是要适应自然,中国先民在进行营建活动之前必须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追求天时,地利,以达到兴旺人和的目的。考察建筑本身的布局以及建筑所处的环境是否符合自然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密不可分的风水观念。距今6000多年前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经有了典型的风水例证。(丁一等《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第6页)风水观念的形成是中国古人自然观念发展的直接产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态经验积累,《周礼?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由此可见风水的主要功用在于探寻人们生活的环境,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寻找人与自然结合的最佳点,从而达到人居与自然的和协统一。中国人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环境,都是依靠风水的观念来确定的。建筑四周山环水绕,明堂开朗,水口含合,水道绵延曲折。追求环境的封闭与均衡,背阴向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具有日照、通风、取水、排水、防涝、交通、灌溉、采薪、阻挡寒流、保持水土、滋润植被、养殖水产、调整小气候,便于进行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等一系列优越性(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95页)。这种山环水抱,重峦叠嶂、山青水秀、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的和谐风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反映了中华先人的摄生智慧。 魏晋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以老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玄学思潮勃兴,文人士大夫纵情山水,为了摆脱世俗伦理的束缚融身于大自然中去畅情。寄情于春山秋水之间,畅游于茂林修竹之境,文人雅士融身于大自然之中,修身养性,离尘悟道,将人身与情感都融身于自然之中,

文化遗产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 A、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简介: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肖。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聚元号多采用棉线制作。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 申遗状况:文化遗产名称: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北京 编号:Ⅷ-44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

传承人:1998年,聚元号第九代传人杨文通在朝阳区的团结湖居民区内设铺,重兴旧业。 主要工艺: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加工,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 传承意义:聚元号是清末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十七家弓箭铺中惟一幸存者。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浓缩了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弓箭文化。这些技艺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杰出代表,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相关文化的缩影,它所制作的弓箭除了作为兵器和娱乐、收藏品外,更有着任何现代技术仿制的弓弩或其他类似工具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现实状况: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现在面临很大的困难,杨福喜生活窘迫,工作条件与环境都很差,而且没有徒弟继承他的手艺,亟待采取保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