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629新闻学考研题库 (第十四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圣才出品】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629新闻学考研题库 (第十四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圣才出品】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629新闻学考研题库 (第十四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一、概念题

1.新闻真实性[湘潭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2008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

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细节准确真实;②新闻报道的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③揭示事物的本质。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新闻失实[西南大学2007年研]

答: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事实不准确和不真实,或将带有偏见的解释编入新闻报道之中。以实际情况看,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要件残缺,隐瞒事实;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因果不符。就其性质来说,新闻失实可分为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也有编辑把关不慎,核对不严造成的。故意性失实是指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3.炒新闻

答:炒新闻是指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近几年

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就是炒新闻。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其中有的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

4.“合理想象”

答:“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这一术语,是在讨论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时提出来的。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事实去推测可能发生的“事实”,这是逻辑推理的任务,而这种推测也只有在得到事实证明后才能成立;用想象来写作,这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如果“合理想象”可以成立的话,记者就可以凭他的主观想象来写新闻,人们就无法核对事实,就很难保证新闻真实。

5.新闻指导性[上海财大2010年研;江西师大2009、2007年研;西南大学2008年研;黑龙江大学2007年研;东北师大2005~2006年研]

答: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6.新闻事业的群众性[黑龙江大学2004年研]

答: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是指新闻工作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程度。群众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主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发展而来。其主要包括三层含义:①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②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③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7.党报体制(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党报体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与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工具,执行党的宣传工作、遵循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的新闻体制。这一体制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中国的党报体制以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论述为理论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产物。这一体制把共产党领导的一切媒体集中控制在各级党委的权力之下,从主要编辑人员的任命到政治性报道,都由党委作出决定。

二、简答题

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江西师大2009、2007年研]

答: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在实际工作中,这个要求存在一定的复杂度,因为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中选择极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这里有个主次、重轻、缓急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于是,同一个事件,不同传媒报道出来可能会大相径庭,但谁都会宣称自己的新闻是惟一真

实的。

2.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答:(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理解新闻真实性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①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的各种联系。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有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②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但要做到整体真实有相当难度,尤其是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

③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有四种说法: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全面反映情况;正确的立场;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这四种说法是不恰当、不科学的。

“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

符合客观实在。

④真实与真相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记者应记住这句话,在报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而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许多事件,需要经过艰苦调查才能揭示真相。

(3)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工作和人们的思想、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来维护新闻真实性,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事实。

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党的方针、政策,总是根据现实的变动,考虑到全面的情况来制定的。要使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就要讲清道理,同时还需要把现实情况真实地全面地告诉人民,让人民和党一起来思考,人民才能正确理解它,自觉地去执行。

④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要取得受众的信任,最主要的是必须坚持真实,向人们说真话,向人民宣传真理。

⑤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3.简述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防范。[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答:(1)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新闻界每年评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主要是说了许多过头的好话。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这类失实,主要是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作者在写新闻时,应当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像去塑造事物的面目。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主要表现为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

⑤因果不符。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2)新闻失实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懂得真实是新闻生命的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到重要位置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②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格的防止失实报道和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③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组织整顿工作,把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从中清除出去。

④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与通过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⑤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4.判断:新闻失实都是故意失实造成的。[东北师大2005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新闻失实按性质分,有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因此,并非所有的新闻失实都是故意失实造成的。

2018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十)

2018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十) 《暂行报律》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基本内容为: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代表十几家报纸专电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孙中山知道此事后,于3月9日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横三民报”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潮流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政党报刊”的出版热潮。自由党在上海创办了《民权报》,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民权报》与同时在上海出版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它们与《大共和日报》和《民立报》公开论争,成为当时“激进派”报纸“癸丑报灾”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癸丑报灾”。 东京通讯社1915年7月,邵飘萍在东京留学期间组织的,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它首先向读者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秘密商议中的“二十一条密约”的详细内容,对国内的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报业短暂繁荣的表现:北京市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以下依次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报纸的急剧增加,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还出了午刊、晚刊。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除了“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以外,一些小的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了不少报刊。 原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方面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和法律,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清朝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统新闻事业的手段: 1、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袁世凯自从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就立即着手创办和收买报纸。先后在北京、上海、长沙创办了多家报纸,比较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和《神州日报》。另外,据统计,袁世凯执政期间直接或间接收买的报纸在125家以上。 2、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为了使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件》和《出版法》,对报刊的登记,出版、发行、言论、采访、编辑等活动横加干涉。北洋政府颁《报纸法》。 3、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袁世凯时期,多家报纸被封,报人遭迫害,使得全国报纸总数始终维持在130-150上下,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的低潮。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8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017中传电影学电影创作理论方向介绍

2017中传电影学电影创作理论方向介绍 电影学(1303Z2) 1.电影创作理论方向 电影创作理论(剧作、导演方向)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方向,它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电影艺术编导人才。 本方向主要研究电影的创作规律、创作手法、中外电影创作流派等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电影的创作规律。中国传媒大学的电影创作理论(剧作、导演)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媒体融合和技艺合流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专业的导师均有丰富的一线创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影史、电影理论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电影电视剧创作研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电视剧编剧、导演等艺术创作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影视剧创作方法。 本专业培养注重培养具备高水准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能胜任电影电视剧艺术创作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是整个电影学研究的基础,包含电影艺术史和电影理论两个方面。 本方向电影史的研究包括了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生产与发行、创作与理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着重研究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电影艺术语言和电影艺术观念的发展和演变,探讨电影发展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论证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观众的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和电影的互动关系,探讨电影艺术发展历史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总结经验,认识规律。电影理论的研究范围则包括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理论、电影文化、电影批评等基础性学科。本方向的研究注重联系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语境,对电影创作的丰富实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电影艺术现象和本质进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电影艺术史论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在早期中国电影、中国当代电影、欧美电影、电影美学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旨在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电影艺术和理论素养,能胜任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论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本方向也注重培养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可以在多种传媒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影视制片方向 影视制片方向是研究影视剧生产和营销的专业方向。 本方向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影视剧的剧本策划、投融资、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销售等的理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总分:9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4,分数:20.00) 1.穆青(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穆肃的笔名发表文章。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曾在新华社工作,任社长。发表过很多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 解析: 2.“大跃进”(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 解析: 3.邓拓(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以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共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 ) 解析: 4.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分数: 5.00)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三分钟了解中传考博】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博参考书推荐 真题解析 录取难度

【三分钟了解中传考博】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博参考书推荐真题解析录取难度 今日有话说: 艺术院校考博大家会把目光集中在北电、中传、中戏、艺研院等等艺术类院校以及北大清华北师综合类院校,咱们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中传考博的一些情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传的考博主要是分两种形式:申请考核制和考试制。但是申请考核主要是在两个院系:理工学部和协同创新中心。其他院系还是考试制,考外语+两门专业课。 电影学专业招生的学校就比较多了,毕竟属于艺术类的主流专业,后续会一一的给大家整理分析。 关于:考博招生目录 2018年复试分数线:总分185英语44分专业课60分 关于:专业课参考书目 A:电影艺术史论 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美国 2.《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美国 3.《电影的本性》,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2006年,德国 4.《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布朗·科赞尼克,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国 5.《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下册)丁亚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中国 6.《中国电影史》钟大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7.《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8.《外国电影史》郑亚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西方电影艺术史略》张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0.《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游飞、蔡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2.《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潘桦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 1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胡克、李迅、李一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4.《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中国 15.《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16.《电影是什么?》,巴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法国 17.《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法国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题库【指定教材章节题库】第十七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中国的新闻改革 一、概念题 1.二级电视 答:二级电视是指在中央、省市级(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立广电集团(或广电总台),除了经济发达的地市级保留适当的广播电视台外,其余的归集到省市级广电集团麾下,成为其子公司。二级电视的设计实施涉及到以下要求:①国家广电总局于1999年4月宣布县级台“不再完整自办电视频道”。②2000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工作要点中明确“推进我国广播影视管理体制向中央和省两级管理,地市以下实行由省垂直管理的方向发展”。③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明确“广播、电视、电影三位一体;无线、有线、教育三台合并;省级、地级、县级三级贯通”。 2.制播分离、编营分离 答: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是我国传媒业运行机制上的改革。制播分离是指电台电视台只制作新闻节目以及部分核心节目,大部分节目(主要是娱乐类、社教类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编营分离是指将内容生产(编辑部)和经营活动(经营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的干扰下独立完成,以保证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实施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有助于确保媒体集中精力做好新闻节目;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纳传媒业特别缺乏的经营人才,引入企业经营的灵活机制,实行真正产业化,从而迅速把传媒业做大做强。 3.法制现代化 答:法制现代化意味着从人治到法治的过渡,从传统法制到现代法制的过渡。其内涵为: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否定人格化的权威,要求法律规则的明确性、连续性和法律体系的完备相

统一,讲求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力的有机平衡。 二、简答题 1.竞争给中国新闻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答:新闻媒介在经营上走向市场,竞争立刻在新闻市场上展开。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争夺受众,最终目的是争夺广告。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成为媒介的成败标志,广告成了媒介的生命线。竞争既在各大媒体之间展开,也在各个媒体内展开。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主要有: (1)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媒介采取大包大揽政策,人财物、产供销完全由国家掌握着,媒介不过是一个生产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宣传的决策者决定。对受众来说,你生产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当新闻媒介一旦走向市场,受众就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竞争推动了媒介内容的变化,各报台都花样翻新,不断追逐社会热点、受众关注焦点,但总的趋势是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受众。 (2)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 为适应新闻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媒介都对内部结构作了大的调整,力图建立起“分工合理、人员精简、反应灵敏”的新机制。大致的变化是:提升经营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媒介已实行社长负责制,社长以下,总编辑和总经理双驾马车处于同等地位;试图打破按政府行政部门对口设置部室的老模式,建立条块结合、采编合一、对外反应灵敏的新结构;精简冗员,竞争上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3)扩充硬件,扩大容量 从1992年开始,各地增版扩台的势头不可遏制。到目前为止,全国省市以上的日报、

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脉络 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清代的报房京报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王韬的新闻思想 《申报》的创办与发展 中文大报的诞生与发展 《大公报》的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脉络 1.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1)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末年以前的小报,只是偶尔以“别录单状”、“妄作朝报”之类的方式出现,还没有专业化。 (2)小报以京师官员的任免情况、臣僚的奏章内容、军队演练和布阵方法、朝廷秘闻 和轶事吸引受众,而使朝廷不悦。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后,小报的传播更加广泛,诸多人将小 中 国 民营 报刊的发 展

报“传播街市”,并因此“坐获不赀之利”。 (3)在宋代出现了专门卖新闻的人。 (4)小报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持续的新闻源。 2.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1)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专门经营报房的民间卖报人。同时,报房还雇用了一批“报子”,专门负责传递和通报某一特定的讯息和消息。 (2)报道教育方面的消息是明代报纸的一个重要内容。 3.清代的报房京报 (1)清代统治者在取得全国政权后,继承了明代邸报的传报制度,到雍正、乾隆年间,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处开始主持这项工作。 (2)鸦片战争后,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士大夫阶层迫切需要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获取新闻。但是清代官报还停留在“手写”的抄传状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还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辕门抄和当地发行的京报相配合,成了地方人士了解中央和地方政情的两条重要渠道。 二、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1)19世纪30年代的广州,已经出现了不少英文报纸,它们不仅提供商业性的情报,还经常探讨对华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美国家的对华立场。林则徐敏感地意识到英美在华商人创办的外文报刊的情报价值,积极组织通晓中英文的众多人才翻译外报,从而及时获知各方面对禁烟政策的反应、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1、“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2、“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3、“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考研(博士)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考研(博士)真题(2003-2010) 2010年 电影艺术史论: 1结合可以看得到的费穆电影,谈其影片艺术特色。 2电影符号学 3第六代导演创作特色。 4谈美国歌舞片创作 文艺美学:(印象模糊) 1意境、意格方面的古典美学问题?? 2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先进文化啥的??? 2009年 电影艺术史论: 1电影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5分) 2简析1958——1960年大量摄制“记录性艺术片”的原因与后果(20’) 3简述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25’) 4分析吴宇森武侠片之艺术特色及其在香港电影中所占的地位(30’)2013年考研辅导报考指南考研大纲解读招生政策解答考研分数线考研数学 文艺美学: 1文艺作品的市场需求与审美价值坚守。(40) 2为什么说意境、气韵等传统美学范式在当代文艺审美意识中仍占有重要地位?(30) 3《傻乐,文化的堕落》中说,今年的《不差钱》中把“艺术细胞”说 成“艺术细菌”博得喝彩,可见大家的傻乐程度到了何种地步,傻乐——傻并快乐着,另一题为《傻乐未必可耻》一文则说,娱乐就是娱乐,未必可耻。如果非要上升到思想高度和文化的深度来批判,那样文化和娱乐才是真正的痛苦。

比较两种文艺观,你意如何?(30’) 影视艺术理论: 1选取一个侧面,谈谈电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30’) 2以具体的节目或栏目为例,评价电视中的娱乐因素。(30’) 3结合影视作品,谈影视艺术中的民族性特征。(40’) 2008年 电影艺术史论 1举例说明从小说改编为电影的主要特点(25’) 2简析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25’) 3试论1949——1966年中国惊险电影的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25’) 4试对近年来中国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作出分析与评价。(25’) 文艺美学: 1对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25’) 2为什么说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乃是推动人性回归和提升,使人真正成为人的必由之路?更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目标?(25’) 3如何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中,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25’) 4自选一部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大片作出美学分析(25’) 电影艺术理论 1简述爱因汉姆电影理论的主要观点,谈谈你对电影中的形式主义的认识(25’) 2简述“真实电影”和“新纪录电影”的主要区别(25’) 3简述长焦镜头的表现功能(25’) 4目前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5’)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5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5 (总分:100.00 ,做题时间:60 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 3 ,分数:15.00) 1. 报网互动(分数:5.00) 正确答案:( 2000 年以来出现的、具有中国新闻特色的新概念。指传统报纸和所属的新闻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力而采取的种种营销活动。2004 年以来被中国大陆很多家媒体采用,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流动作。2007 年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但其实之前就已有这一模式的雏形。报网互动,传统认为是一个关乎报纸的冬天是否来临的话题,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已上升为报纸营销手段、报纸理念等新的层次。 ) 解析: 2. 微博(分数:5.00) 正确答案:(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 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国外最早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 于2006 年 3 月推出。国内的微博客兴起于2007 年。微博目前已经成为媒体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 解析: 3. 微内容(分数:5.00 ) 正确答案:( 是指在网络上至少拥有一个唯一编号或地址的元数据(M etadata)和数据的有限的汇集。Web2.0 的信息传播是以微内容为基础,通过聚合、管理、分享、迁移这些微内容,以进一步组合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应用。微内容是由个人用户生产的,小规模、低成本或无成本制作的网络媒体内容。 ) 解析: 二、简答题 (总题数: 3 ,分数:30.00) 4. 简述“新媒介”的概念。(分数:10.00 ) 正确答案:( 新媒介(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准确的概念。一般新媒介是指报刊、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题库【指定教材章节题库】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一、概念题 1.露布 答:露布是一种布告,早期专用来传播战争捷报。南北朝时,“后魏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之上,名为露布。”露布一般是写着捷报的大幅帛书,高高地悬挂在竹竿上,将士们擎着它,快马送往京城,沿路民众都可以看到,是我国比较早的向公众发布新闻的形式之一。军事捷报公开张扬,其目的在“欲天下闻知”,鼓舞士气、民气,威慑敌军。 2.牌报 答:牌报(或是旗报)是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广泛使用,把起义军的战果和作战情况写在布旗上(称旗报)、木牌上(称牌报),由人手持,沿途供民众阅读。牌报常用来发布有关战争、社会动荡等方面的消息,是我国古时常用的消息发布、鼓动宣传的形式之一。 3.报纸[中南财大2009年研] 答:报纸是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是以版面空间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新闻内容的一种传统的视觉媒介,其传播手段包括:版面部分(包括标题、栏页等)、图片部分和文字部分(包括各种文体)。报纸具有保存性强、选择性强、适合传达深度信息等优点,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报纸的时效性差,且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同时报纸的感染力也较弱。

4.电视[中南财大2010年研] 答:电视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电视台,同年11月2日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电视片由画面(图像)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画面包括现场景物、活动图像以及照片、图片、文字等,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电视节目通过演播室、控制室、中央机房和发射机房播出,播出方式分为演播室直播、录像播放、现场直播等几种。 5.邸报[西安交大2008年研] 答: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6.印刷媒介 答:主要指古代“邸报”,刊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公文。在古代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印刷业最发达的国家,但没有产生过像近代报纸那样以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邸报客观上起着沟通统治阶级内部消息的作用。 7.手抄新闻 答: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14-15世纪,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921—1927)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1、《向导》:1922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办好该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向导主编两年又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1931年遇害。 3、《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创办,全面介绍马列主义理论。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1923年6月15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它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号;(2)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3)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发表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前锋》: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的纲领和主张。该刊以刊登论述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诸问题的长篇专论为主,另辟有发表短评文字的“寸铁”专栏。该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调查研究材料和统计数字来提露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封建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向导》《前锋》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还有错误的观点。把民主革命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4.1 结构脉络图

4.2 本章要点详解 一、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1.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1)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自1815年由传教士开始之后,发展十分缓慢。 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东南亚,19世纪5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这一批报刊主要有三种: ①已知最早的《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4月22日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 ②《东涯新录》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创刊,由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斯卑尔创办,中国留美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李氏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东涯新录》初为双日刊,每星期出版三次,前两次用中文,后一次中英文合刊,几个月后改为中英文

合刊的周报,出至1856年末停刊。 ③1856年12月创刊的《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广东四邑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是第一份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于1858年停刊。由于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因此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2)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 这一时期出版的华文报刊,绝大多数诞生在美国和南洋地区。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被迫取消禁止华工出国的法令,除华工外,还有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远涉重洋,他们成为日后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①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旧金山唐人新闻纸》、《唐番公报》、《文兴报》、《华人记录》、《金山新报》、《华英经报》、《华美新报》、《檀山新报》、《华夏报》等。 ②南洋一带的主要报刊有:《日升报》、《叻报》、《星报》、《日新报》、《中兴日报》、《晨报》、《华报》、《岷报》、《槟城新报》、《益友新报》、《飞龙报篇》等。 2.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海外。保皇派在海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积极创办报纸,进行保皇立宪的宣传。 (1)《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栏目丰富,门类清楚。所刊文字主要是尊皇攘后和君主立宪的宣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1901年12月21日,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报纸因此而停刊。 (2)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横滨复刊。该报是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研试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十七年电影是指____年之间的电影 2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理论是________ 3爱恩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用了_____法研究电影 4《出租车司机》的导演是_____,他的《无间行者》来源于香港的《____》5《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导演是________ 6青年导演宁浩的《____》是首个票房过亿的青年导演 7钟惦棐发表的一篇文章《_____》,因而被打成右派 8《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的导演是____,片中女主角____曾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奖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乔治。萨杜尔 2物质现实复原理论 3《教父》 4样板戏电影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近年来好莱坞采用了诸多中国元素,请分析其运用和策略 2谈谈当代青年导演的创作和成就 四、论述:(60分) 01史论:中国本土戏剧尤其是京剧对电影影响很大,试结合某一时期具体影片为例,结合申述中国电影民族化问题 02创作:在创作中,导演和摄影师运用了什么造型手法构建视觉语言 03表演:谈谈表演中的即兴创作 04制片:本年度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3件热点大事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十七年电影是指_1949-1966___年之间的电影 2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理论是___电影眼镜论_____ 3爱恩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用了___心理学__法研究电影 4《出租车司机》的导演是__马丁斯科塞斯___,他的《无间行者》来源于香港的《_盗亦有道___》 5《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导演是___罗伯特维恩____ 6青年导演宁浩的《__疯狂的石头__》是首个票房过亿的青年导演 7钟惦棐发表的一篇文章《__电影的锣鼓___》,因而被打成右派 8《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的导演是__水华__,片中女主角__于蓝__曾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奖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乔治。萨杜尔:电影史学家,编写有《世界电影史》,对于世界电影历史记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评价中国30年代电影是意大利新鲜事主义电影的鼻祖, 高度评价了中国30年代左翼电影中关注底层人民生活自然光拍摄的一部分电影。2物质现实复原理论: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一书中提到的观点,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照相技术的外延,都能生动捕捉记录表现生活中的真实,许多艺术都是从上层思想到下层基础,而电影切好相反是从下层到上层思想的一种艺术,电影是先抓取生活中的某个瞬间,由这一瞬间引发艺术家个人思考以及艺术观点,继而拍摄出影片,克拉考尔杜绝编造剧本,提倡记录表现生活中的真实,他提出了“发现生活中故事的插曲”这一观点,使电影故事来源于生活流,又结束于生活流。3《教父》:好莱坞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代表作品,总共有三部,其中马龙白兰度扮演的冷血杀手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此系列片多次荣获奥斯卡大奖。 4样板戏电影:文革期间拍摄的影片类型,当时江青作为文艺整风旗手,听取康生意见,在文革期间拍摄八大样板戏,追求三突出原则,敌小我大、敌暗我明、敌远我近、敌俯我仰艺术创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发挥,电影完全沦落为宣言政治的工具,样板戏电影创作原则在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宣布结束适用。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近年来好莱坞采用了诸多中国元素,请分析其运用和策略。 可以从昆汀杀死比尔里面的中国功夫,以及功夫熊猫里面的中国功夫山水谈谈,以及近来的变形金刚4从中国遴选演员也可谈谈 2谈谈当代青年导演的创作和成就 娄烨、路学长、管虎、陆川、宁浩、张元、贾樟柯、王超、徐静蕾、王竞、章明、徐铮啊,这些人都可谈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试题汇总 知识产权法.doc

1:[多选题]下列关于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权的说法,正确的有(BCD) A:所有的地名均可以成为地理标志 B:地理标志可以采取注册为集体商标的方式进行保护 C:地理标志权是一种集体性的权利 D:地理标志可以采取注册为证明商标的方式进行保护 2:[多选题]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可能授予专利权的有(BD) A:一种新型保健食品 B:植物新品种 C: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D:单纯的计算机程序 3:[单选题]下列关于汇编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汇编作品属于合作作品的范畴 B:汇编作品必须是由若干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或者作品片断汇集编排而成 C: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D: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和被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共同享有 4:[多选题]普通商标许可合同中的许可人应当承担的义务有(AB) A:维持注册商标的有效 B: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 C:自己不得以同样方式使用注册商标 D:不得许可第三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注册商标 5:[多选题]根据我国专利法关于实用新型的定义,下列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有(AD)A:一种汽车 B:一种饮料配方 C:一种饮料的制造方法 D:一种电脑显示器 6:[多选题]王某经刘某同意,将刘某的作品改编成剧本。对该剧本,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B)A:王某对该剧本享有著作权 B:出版社出版该剧本需经刘某、王某同意 C:刘某和王某对该剧本共同享有著作权 D:该剧本是王某、刘某二人的合作作品 7:[多选题]根据我国专利法关于外观设计的定义,下列不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有(AD)A:一种饮料 B:一种洗衣粉包装盒 C:一种生产饲料的机器 D:洗衣机说明书 8:[多选题]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知识产权法是私法 B: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C:知识产权是私权 D:知识产权基本上可以说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 9:[单选题]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 A:时事新闻 B:《新闻学》一书 C:新闻评论 D:《新闻调查》节目 10:[单选题]在我国就新型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可以提出(D)。 A: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B: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视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视频讲解] 9.1 结构脉络图

9.2 本章要点详解 一、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其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

民党统治区创办起一大批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的报刊。1939年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使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围绕着《新中华报》这一中心,《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也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2)《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历任总编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1942年的整风改革后,《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2.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1)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为团结抗日计,《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同时,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