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江源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源区人民政府,向本次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2009年,是江源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江源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攻坚克难,创新求进,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区预计实现GDP75.5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亿元、42亿元和27亿元,分别增长10.2%、35.5%和28.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6:55.6:3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亿元,同比增长49.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1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支出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27.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00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50元,同比增长10.5%。

——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狠抓项目建设,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

企业稳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稳中有升。鼓励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屹祥选煤、三林木业等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3.8亿元,同比增长52.7%。发展环境优化,民企活力增强,全区民营企业达到467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55亿元,同比增长62.4%。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4000万元,累计担保177户,担保总额达1.2亿元;恒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营业,累计发放贷款893万元。向上争取力度继续加大,资金瓶颈有效缓解,争取省扶持项目16个,到位资金36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36.9%。实现工业增加值40.3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总数达到89户。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我区分别荣获“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全省工业提速增效优秀县(市)区”、“全省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优秀单位”、“全省县域突破单项奖”等称号和表彰。

强化服务提高效率,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86项,完成投资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项,工业项目151项,新开工项目168项。全年竣工项目达到160个,其中金鼎盛世购物中心、傲丰煤业型煤加工、春蕾新型材料等51个续建和新建项目竣工投产,森源木制品、龙盛耐火材料等109个项目完成技术改造。240万吨洗精煤等亿元以上新建重点项目顺

利开工并完成规划进度。全年共储备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9项,总投资20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23项。包装谋划扩大内需项目136个,99个列入国家投资计划,争取中央投资5300万元。

高效组织强势推进,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加快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总投资30亿元的华能煤矸石发电项目,已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隐蔽工程和场地平整。总投资12亿元的通化矿业集团八宝矿井改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投资1亿元的奇石文化城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吉林东圣五粮液保健酒、三林木业实木门、运通达高档生活用纸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倾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成功举办中国·江源第二届松花石文化节暨首届长白山奇石博览会。北京松花石精品展拍卖额达到1250万元,松花砚作品“江之源”被全国政协礼堂永久性收藏,500余位国内外知名人士应邀参加了“松花石文化与城市品位”世博专题论坛,反响热烈。节会期间,松花石及其系列产品交易额达到2200万元,共签约项目33项,涉及金额34.2亿元。先后多次在北京、河北、上海、浙江、香港等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精心组织参加“东博会”、“广交会”等商贸活动,我区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观赏石之乡”荣誉称号,江源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可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同比增长46.1%,实际到位外资13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00万美元。

——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5亿元,各项农村事业长足发展。改造农村泥草房1763户,建成新式农居26户。建设农村公路33条、99.9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处,解决农村6100人饮水安全问题。修建河堤2914延长米,绿化村路22.7公里、村屯24个。新建沼气池755户,联户沼气工程6处,完成农村改厕1394所。4个省级示范村得到重点推进。

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立足资源发展特色,围绕龙头提升效益,着力发展食用菌、特种养殖、棚膜蔬菜和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亿元。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3户,成功申报省级名牌农产品2个,认证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面积2042公顷,产值1.7亿元。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个,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完成确权1.69万亩,确权率达到95%,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区,坚持建管并举,城市形象整体跃升

科学规划城区布局,努力拓伸发展空间。根据市区一体化要求,对城区性质、规模、功能、布局等作出战略性定位,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德国ECS公司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编制完成了江源主城区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江南新区作为主城区建设重点纳入控详规划,在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城区总体规划实现科学配置整体对接,初步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扩容工程采取分期推进方式,明年启动一期建设。积极运作,扎实推进,石人、砟子纳入省百镇建设规划。

打造精品基础设施,城区功能日臻完善。全年投入资金7.15亿元,加快推动路网、市政、安居三大工程建设,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区域投资环境得到优化。路网工程进展顺利。白山路、文化路、福泰路、民华街等11条街路竣工投入使用,西内环路、和谐大街延伸工程进展顺利。老营沟桥、上一档桥开工建设。市政建设全面加强。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孙家堡子、三岔子停车场竣工并交付使用。总投资8141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铺设污水主管网18公里。投资1240万元,完成江源公园建设任务,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站前广场建设工程完成绿化or: black">。工农大桥橡胶拦河坝竣工投入使用。改造东升社区、砟子镇等给排水管线1.3万延长米。投资1000万元,完成新片供热站建设,有效解决了三中、红石砬子及新片居民取暖问题。投资360万元,全面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城区主要出口绿化景观节点建设,新增草坪3.6万平方米,栽植花木13万株。在政府广场、浑江沿岸、江源大街、和谐大街等主要区段安装高品位灯饰,设置跨街广告灯箱,对临街单位主要建筑实行靓装彩饰,城区亮化美化效果明显。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住宅完成18.6万平方米,回迁1266户。煤矿棚户区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6万平方米主体封闭。林业棚户区新建改造面积27万平方米,竣工20.8万平方米。投资228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一期工程3.01万平方米,项目已竣工,部分保障对象入住。

——立足构建人民满意的新江源,重民生抓稳定,和谐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全面拓展覆盖范围,社会保障承载能力加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59万元,创业促就业成效显著,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农民3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8万人。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31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万人,基本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1.65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83亿元,为355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601万元,养老保险金、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农村独女户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1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3.16%。全年发放城市低保金8853万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225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60元。

突出完善服务功能,社会事业建设稳步发展。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白山五中综合楼、大阳岔中心校教学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招聘教师15人,教师队伍得到加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湾沟、砟子两处镇级文化站及17处农村文化大院。江源县志出版发行,江源年鉴编撰工作全面启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封闭,石人镇中心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疾病防控能力增强,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湾沟、石人、砟子3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工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33‰。投资1800万元,9100平方米区公安局专业技术用房主体封闭。投资600万元的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投资1940万元的天华龙山墓园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朱玉林、于春龙分别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投资1800万元,建成移动通信数字基站12个,通讯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完成卫星直播“村村通”2251户,实现4000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安全性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深入推进平安江源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2009年共发生命案11起,全部破获,命案破案率达到100%,区公安局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执法公安局”。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4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6.4%,死亡26人,同比减少6人,下降18.8%。全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行业,均实现了“零”死亡。认真开展区级领导大接访活动,投入资金3000万元,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全年受理信访案件405起,同比下降35%,上访7232人次,同比下降40%,有力

维护了全区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致力于打造务实高效政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民主法治扎实推进。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64件,政协提案65件,办复率达到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议事制度和社会公示听证制度不断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科学施政,深化改革,政府效能大幅提高。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部门由26个精简为22个,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推行“一站式”办公,坚持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全面打造阳光政务,在全省率先启动政务大厅电子监察系统。加强督查督办,开展效能监察,修订出台了《江源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各类应急预案逐步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从严治政,落实制度,廉政建设持续强化。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源头防治,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监管职能,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政行风及民主评议软环境听证活动,推行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涉软案件,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被省政府评为“群众评议软环境满意度高县(市)区”。

此外,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统计、人防、档案、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及老年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江源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官兵、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江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优;深层次社会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大,民生保障能力有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部分干部驾驭经济工作能力不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方法少,转型步伐不快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我们要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预定的奋斗目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尽最大努力,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继续保持迎难攻坚的决心,牢牢把握机遇,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区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强化投资拉动,加快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中心区建设步伐,实施重点攻坚,推进新农村建设水平整体跃升;保障民生民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努力把江源建设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城市服务功能核心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财政支出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1.5%;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2%、4‰以内;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污染减排率提高4%。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投资拉动,主攻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

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这个重要增长点,外抓招商引项目,内抓服务建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面完成。

立足长远谋项目。依托优质资源,大力开展“矿产勘探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矿产勘探、开发秩序,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加大煤、铁、镁等矿产资源勘查勘探力度,摸清家底,科学整合,为项目谋划、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充分利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国家继续扩大投资等政策机遇,围绕能源、矿产冶金、新型建材、旅游等产业,抓好项目前期和包装申报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培育、挖

掘和筛选一批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对江源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2010年谋划储备亿元以上大项目要达到28项,10亿元以上项目1项。

凝聚合力建项目。全年规划安排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75项,总投资3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项,拟新开项目69项,储备项目80项,亿元以上项目75项。强化区级领导包保、产业组推进、部门负责、考核激励等保障机制,全力推动新项目按期开工,加快在建项目进程。重点抓好总投资30亿元的华能煤矸石发电、总投资5000万元的胜阳洗煤、总投资7250万元的白山嘉晨200万吨选煤二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的重质碳酸钙等续建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等量替代百万吨焦化、总投资5.6亿元的金属镁及镁合金开发、总投资3.3亿元的生物质发电、总投资2亿元的唐山三友集团高纯硅、总投资1.4亿元的奥宝煤业原煤开采及深加工、总投资5.5亿元的德润集团园林式温泉宾馆及高档住宅等新建项目,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或完成投资计划。

扩大招商上项目。继续保持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压紧逼态势,将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各部门工作的第一任务、第一要求,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围绕园区项目、存量项目、松花石产业项目研发和更新项目库,建立客商资源信息库。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机遇,加强同沈大经济带、京津唐等环渤海地区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交流合作,坚持生态环保、持续发展原则,促进优质资源与国内外行业龙头、顶尖技术及知名品牌直接对接,重在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引进高端要素,聚集高端人才,培育高端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积极打造招商平台,举办第二届长白山奇石博览会,精心组织参加“东博会”、“世博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对温泉宾馆、生物造纸、生物制药、雨星麦饭石矿泉水等前期各项要件齐备的搁浅招商项目,进行重点攻坚。加强投资1.2亿元的硕欣腐竹加工、投资1亿元的金将电动车生产等项目的洽谈引进工作,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全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2.5亿元。

(二)突出集约发展,加大服务扶持,在工业扩量增效上实现面实施工业产业跃升计划,努力引进增量扩大存量,高质快速推动工业化进程。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4.9亿元,增长15.3%,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户。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培优育强骨干企业。加大服务和协调力度,继续推

进经济要素向八宝煤业、嘉晨洗煤、傲丰煤业、鸿源瓷业等成长性好的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存量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全年投入资金48.9亿元,对芳林冷冻食品、鸿成电力等125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力争年内达产达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孵化基地建设,推动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引进、吸收和转化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突出抓好园区建设。以工业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园区为载体,全力打造外向型经济窗口、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按照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的要求,全面推进以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争创省级优秀特色园区。不断培育壮大石人瓷工业园、开发区硅工业园、松花石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搞好入园项目的论证和包装,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园落户,提高项目的入园率、开工率和达产率,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和载体作用,加快推动金属镁、等量替代百万吨焦化、三友集团高纯硅、天达矿山支护架等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区域经济规模扩张。

加快完善融资平台。搞好银企对接活动,协调区域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誉促进会作用,规范会员信用行为,在融资、担保、投资和商业往来中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扩大注册资本金规模,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业务担保能力。积极争取开发银行、交通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盘活民间资本,扶持恒银小额贷款公司稳步发展壮大,鼓励和吸收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投融资领域。

(三)突出活跃三产,拓宽发展领域,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

把繁荣第三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松花石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力争达到40%。

彰显地域特色,发展现代旅游业。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联姻,加大奇石文化城等景区建设,开发长白山松花石、微雕微刻、黑陶、木雕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全力抓好园林式温泉宾馆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寒武奥陶地质公园,深层次开发江源湖等自然景区,增强我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住宿餐饮娱乐业,投资1.2亿元,启动4万平方米江源综合娱乐城建设,打造功能齐全、设施

完备、服务规范的高档娱乐中心,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年旅游经济总收入力争增长25%以上。

发挥区位优势,培育壮大服务业。整合工业、商业、运输、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启动江源区嘉诚物流中心和4S店建设,建立或引进2—3个集仓储、配送、托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平台,提升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全力争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东北证券等金融机构落户江源,提升江源金融行业服务层次。丰富我区第三产业内涵,鼓励中介、法律、咨询、营销、资产评估、教育培训、商务会馆等多种新兴服务业发展。活跃商品流通市场,开工建设金鼎盛世二期工程,拓宽与域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渠道,完善区内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网点,构建多元化商品流通网络。投资1亿元,实施互联网扩容及3G基站建设工程,实现3G网络全覆盖。

挖掘人文资源,打造松花石品牌。充分挖掘我区浓厚的松花石历史文化底蕴,打文化牌,做奇石文章,加大松花石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申报“江源松花石松花砚”地理标识产品保护。科学编制江源松花石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坚持保护与监管并重,规范松花石市场有序发展。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奇石文化城二期工程,年内竣工交付使用。完成江源博物馆内部装修和布展工作,6月末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投资松花石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集开采、研究、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松花石产业龙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组建赏石、根艺协会,推动松花石、黑陶相关配套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江源松花石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有影响力的大型展会,打造城市新名片。精心筹划第三届松花石文化节,力求通过展会搭建桥梁、促进交流,加快推动江源松花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年松花石产品销售总额力争达到1亿元以上。

(四)突出夯实基础,改善农村面貌,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各项惠农措施,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环境改善。抓好“强村示范、整体提升”工作,加快推进红石、荣斌、育林新村等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的投入力度。投资2462万元,建设小河口村、汤河村等11条54.7公里的农村公路,投资330万元,全面改造大阳岔镇供水管网。投资320万元,建设10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4000余人饮水问题。投资578万

元,建设头道阳岔村、路庄子村等21个村505处沼气池。稳步推进新式农居建设,投资1.1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3750户,改造总面积23万平方米。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行动,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工作。投资328.5万元,改厕3000座,投资203万元,开展松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继续完善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经营模式,加快引进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农产品“三品”认证23个,发展农业合作社30个。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引导和带动各镇村因地制宜发展具有长白山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继续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试点镇村和龙头企业为引领,扩大吉林大阳食用菌、天桥村特种养殖和头道村中草药种植等产业的发展规模。重点推进棚膜经济发展,积极向上争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面完成温室大棚建设任务,提高棚膜蔬菜产量。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展以果树、红松等经济林木为主的大造林活动,努力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9亿元。

推进民主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以农家文化大院建设为载体,鼓励农民群众开展“种文化”活动,投资85万元,建设大华村等17个农家书屋,投资7.5万元,完成10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实施“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民26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人。大力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深入推行“三诺一考”,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建平安村屯。

(五)突出扩容提质,强化建管措施,在改善城区面貌上实现: normal">充分认识城市建设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全面开展“城市建设年”和“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硬环境,构建优美舒适的宜居家园。

科学谋划,坚持城市化方向。围绕市委城市“双核”发展战略,以“南扩西改东连、繁荣一江两岸”为目标,加快做大主城区,全力打造白山市后花园,建设长白山区域新兴城区。统筹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编制江源区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各项控详规划及专项规划,全面规划启动石人、砟子“百镇建设”工程,保障城市高速发展需要。完善功能配置,依据江源城市化发展方向,修编城市分区规划,准确定位政

治、文化、商贸、教育、工业等分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完善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2.14亿元,重点实施四项工程:主城区路网工程。新建续建城区道路15条,桥梁2座。其中老营沟桥、上一档桥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城东路、文化城巷路、民心路等6条道路全部竣工通车,环城路、金林路、富民街等9条街路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市政设施工程。站前广场竣工,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及污水处理厂工程全部完工投入使用。投资350万元,建设江源公园橡胶坝,完成浑江干流八宝工业园、砟子、月牙泡、区人民医院等段堤防建设。完成和谐大街至环城路段亮化、绿化任务,继续推进环城山绿化工程,着力抓好浑江两岸绿化工作。安居工程。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总面积25万平方米的江源A区、石人小区、湾沟小区、松树小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总面积12.9万平方米的瑞祥花园小区、祥泰小区二期等4个住宅小区;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三林夹信子、石人林场、大阳岔林场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廉租住房8.16万平方米。城区扩容工程。投资9500万元,开工建设7.36万平方米明珠小区二期工程。投资3492万元,建设长1679米、宽25米的江南大街;投资1504万元,建设长628米、宽30米的国泰路;投资957万元,建设长370米、宽30米的昌泰路;投资873万元,建设长340米、宽30米的盛泰路;投资1112万元,开工建设长580米、宽25米的江南沿江路。5条街路纵横交错,新区交通主干网初具雏形。投资4850万元,建设长150米、宽30米的江源大桥,投资1756万元,建设长130米、宽15米的龙头大桥。双桥连接江南江北,实现主城区与新区完美融合。

加强管理,提升城市化品位。继续整合、改造全区供热、供水系统,提高供热供水效能。投资4250万元,改造自来水水源净化设施,完成正岔街道、砟子、城区给水主管网改造工程。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开工建设液化天然气燃气站、燃气管道项目。加大设施投入,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新建、改建标准化公厕20座,新设果皮箱400个,新建、维修垃圾中转站8座,增配垃圾运输车、手推保洁车等设备。强化城市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市容监管,加快管理模式由集中整治、运动式突击向长效管理、精细管理转变。

(六)突出民生改善,繁荣社会事业,在和谐江源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民意为先,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民生计划,加快构建平安江源,巩固安居乐业局面。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投资1310

万元,完成苇塘、湾沟小四平等4所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投资10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砟子中心学校。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全力争取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落户江源。加快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0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人民医院门诊楼。抓住百强镇建设机遇,启动石人、砟子中心卫生院改建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投资449万元,完成城墙街道1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及松树、湾沟等11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全面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投资1500万元,完成天华龙山墓园二期建设任务,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区殡葬服务中心。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投资330万元,建设2700平方米残疾人康复中心。投资1.1亿元,建设倪太老年公寓。投资2969万元,完成江源城区及砟子矿、松树矿电网改造工程。继续做好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加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推进力度,完成68个自然屯2000户直播卫星“村村通”建设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松花江流域1.89万亩生态恢复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规模和比例,为再就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800万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以私营企业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12万人。强化城乡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子女升学补贴政策,扩大保障覆盖面,解决弱势群体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求学难的问题。

深化“平安江源”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及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群众诉求反馈机制,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做到发现早,处理快,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

力度,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危爆物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确保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突出管理创新,强化自身建设,在构建人民满意政府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政府创新力。建设学习型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把握战略机遇、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抓落实、重实绩作为鲜明的工作导向,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弘扬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责、实干为民的作风取信于民,以改革的成果造福于民。

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政府执行力。优化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岗位责任制、行政问责制,做到责任到位、问责到位,确保政令畅通。深入开展政行风及民主评议软环境活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影响江源发展、损害江源形象的人和事。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努力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着力打造法治政府。认真执行《公务员法》,加强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素质。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权力机关的决议和审议意见,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审判、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工作。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提高政府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水平。

坚持勤政廉政,增强政府约束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政府招标采购监管,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激流勇进,已破千重叠浪;风转帆扬,须启万里航程。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发扬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坚定信心,凝神聚力,勇往直前,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再

创江源发展新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