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已经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渠道,在高速铁路中运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铁路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促进高速铁路的发展。因此,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意义重大。文中分析了当前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最后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高速铁路在我国拥有十分重要地位,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讯技术属于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而言起步比较晚,效率不高。随着国家对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其中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越来越多。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升,分析探究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能够为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性的帮助。

1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比较早,也相对比较成熟。其主要体现在移动通讯系统对列车的运营控制与乘客享受无限网服务方面[1]。通过将附近的无线网络利用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列车上无线网络信号,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为了降低无线网络的信号损失,为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网络服务,还需要进行相关处理。近年来,卫星覆盖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国外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成熟,其网络信号与速度也更快更稳定,乘客能够获取更好的网络体验。1.2国内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我国高速铁路移动网络技术越来越完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中,GSM-R技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具有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势[2]。但是,在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GSM-R技术的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

2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1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时间比较长,水平比较高,使用经验也更为丰富。加上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层出不穷,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我国发展更为稳定,尤其是在供旅客使用通信方面,具备了完善的移动通讯服务体系[3]。同时,国家实际需要与国家文化的渗透,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与服务更偏向于乘客服务,其中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最具代表性。正是由于在乘客服务方面的偏向,通过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率比较高,其中GSM-R(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forRailway)的技术是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典型,目前已经向印度、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2.2国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我国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同时,在高度铁路移动通信中,同样使用了GSM-R技术[4]。其中大秦线路、青藏线路都是利用GSM-R技术的典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提升,GSM-R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在更多的高速铁路线路中运用,包括沪杭线路、沪宁线路、京沪线路等,GSM-R技术在我国使用效率越来越高。但同样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GSM-R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当前GSM-R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高速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铁路通信部门还应该充分根据实际的要求运用其他技术,例如朔黄线路采用的LTE-R技术、台湾台北到高雄线路采用的WiMax系统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讯系统技术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2.3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为适应当前铁路提速潮流,我国开始研制出高速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传统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中,GSM-R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成熟,该系统也开始向商业化转变[5]。来自于20世纪末的GSM-R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需求,也难以承载高速铁路将来智能调度和视频监控等高数据速率业务。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各厂商开始部署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演进战略,建立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促进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提升。2.4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中,

列车调度与列车控制属于主要业务范围。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视频监控与智能化调度渐渐取代传统的业务,成为当前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服务内容[6]。同时,针对乘客的服务也开始拓展与提升。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当中,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是首要问题。如果不能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那么高速铁路移动服务也难以实现,更加不可能实现盈利。因此,针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建立高速铁路移动传播信道十分重要。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监控信道状态信息,做好信道估计与建模、多普勒频移估计与补偿,提升干扰抑制、抗干扰技术,做好移动性管理,QoS(端至端)保证机制。

3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1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速度也在不断提升,5G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渐普及。因此,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做好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尤为重要。(1)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建模[7]。当前技术水平下的高速铁路运行环境相对简单,对散射环境的要求也不多,多径数量相对比较少,呈现出比较明显的LOS特征。在这种特征下,通信环境也会更加优质,LOS能够有效降低移动速度过快时造成的增强多普勒频移情况。(2)基于分布式网络和云的架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基站实际资源使用率非常低,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是由于网络基站的位置。因此,在高速铁路网络通信当中,会存在比较明显的潮汐现象,从而影响网络稳定性与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云无线接入网络架构的方式将网络基站共有资源集中,然后有效控制。(3)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通常情况下,接入用户与服务基站之间存在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功能。因此,在保证网络覆盖率的同时,还需要通过LTE-R遗留频段的方法解决网络传输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从而扩大系统的容量。(4)频谱融合的异构网技术。通过采用扩大系统宽带或者增强频谱效率的方式来将系统所需的容量提升是最有效的方式。(5)多天线及分布式天线技术。目前,在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中,通过增加天线列组合数量,实现信号合并等调整方式,再结合LOS,能有效实现高速铁路环境的系统容量的提升,从而减少不利于列车运行安全的因素,减少天线切换次数。(6)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我国高铁移动通信中,

造成通信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行过程中的频繁切换,因此,采用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移动通信的稳定性。3.2高速铁路旅客无线网络接入系统。除了列车的控制与调度之外,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服务当中,旅客无线网络的接入服务同样属于主要的服务类型[8]。因此,还需要做好高速铁路旅客无限网络计入系统设计,通过重建下车地间宽带数据接入移动数据额传输链路,充分解决不同旅客之间信号复杂多样的问题,从未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稳定、高速的移动网络服务,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中,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属于重要部分。因此,分析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关键系统技术,同时根据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服务类型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重视程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斌,左自辉,王开锋.高速铁路调度指挥GSM-R分组域通信承载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10):21-24.[2]刘留,周涛,陶成,等.高速铁路场景大尺度传播模型与时频色散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7,39(4):54-61.

[3]程梦,方旭明,闫莉.高速铁路时变信道下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基于权重预处理的天线选择算法[J].铁道学报,2016,(1):65-69.[4]张娟娟,吴昕慧,任国彬,等.基于HTCPN的列车追踪车地通信过程建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60(9):146-151.[5]廖勇,李瑜锋,沈轩帆.基于DoA的高速场景下大规模MIMO自适应波束成形[J].通信学报,2017,38(6):58-67.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详细透析 导读:多年以来,卫星通信以其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在野外勘探、边境巡逻、抗争救灾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型终端数量不足、设备种类多、无法互连互通等原因,依然未能满足救援队伍快速机动的通讯需求。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开始应运而生。那么,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从诞生到发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 一、什么是卫星移动系统 移动通信卫星就是可以为移动和便携式终端提供通信的卫星。优势是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并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小型化、手机化。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受到地面基站覆盖区域的限制,一般在边远山区、沙漠戈戈壁、森林、边境等地区不能实现通信的全覆盖。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自上而下实现区域的全覆盖,不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统计全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10%,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也不足20%,像中国南海这样广阔的区域地面移动通信就更难以实现全覆盖。而我工作在的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可以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便于携带,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二、天通一号开通运行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 而国际上的移动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覆盖全球或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铱星系统(Iridium)、欧星系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Inmarsat,international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摘要:移动通信系统参与高速铁路的运营对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发展现状,分析高铁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为移动通信系统更好地服务高速铁路提出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 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是以高速列车计算机系统为主要载体,通过无线设备以及有线的接入,从而形成列车内部信息有效接收与发送的网络。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本身既可以用于对列车的控制,又可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服务于大众。就实际应用来说,针对目前的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现况,加强高铁移动通信是改善高铁通信系统的主要内容。 二、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国内外现状对比 1、国外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相比国内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相对较成熟。比如,国际高速铁路除了能实现移动通信系统控制列车运营之外,还具备了面向提供旅客的无线网络服务,实现列车内部无线网的全面覆盖。不少国家已经可以运用周围环境中的无线网络来支持运营与服务。在实际中,许多国家利用一些先进技术,降低列车运行环境对无线信号的磨损,完善列车的网络服务。当列车内部缺乏良好的网络支持环境时,往往还可以利用卫星技术达到网络覆盖,弥补列车网络运行的不足。当卫星技术可以协助无线网络覆盖之后,就可以充分地满足列车运行和旅客的需求,保证数据传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还有一些在高铁行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例如日本,为了完善列车的网络服务,还使用了泄露电缆实现网络传递,可以使无线网络进行良好的覆盖,充分做到列车运营的交流工作。总的来看,国际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因为起步早,相关科技也较为先进,因此在高铁运行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网络服务,为旅客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现代化服务。 2、国内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新型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内高铁行业正处于不断研发的阶段。为了更好满足高铁旅客的现代化需求,提升高铁的整体服务水平,积极更新移动通信技术在高铁运营中的使用水平已经成为高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趋势。 三、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为了满足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需求,专业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r)程序应运而生。作为专业的应用程序,gsm-r系统可以有效地为高速铁路提供较为稳定的移动通信技术。gsm-r在经历了长期检验和试用之后,已经投入实际使用,有效地降低了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的成本投入,同时成功地提升了旅客服务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高铁移动通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服务已经难以满足高铁发展的要求,gsm-r已经落后于当下的发展环境。无线网络技术支持成为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拓展无线网络技术支持,实现对现代科技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成功的解决历史遗留的数据狭隘问题,将原本低效率的数据传导工作升级,达成网络传递操作的目标。随着现代化生活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高速列车在运营过程中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网络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新型的网络移动通信服务,终将取代传统的gsm-r系统以供高速铁路长久使用。 当前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网络需求,为了使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实际中,需要加强对该系统技术的要点控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完善无线网络支持平台。为了满足通信系统的需求,无线平台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传递通道,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环境的无差别传递和对待,降低环境对网络信号的影响。因为高速铁路可能经过的道路环境非常复杂,充斥着各种导致信号网络中断的因素,保证信号的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3.1《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解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从2010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将不断加大对高速铁路的投入建设力度,今年计划投入7000亿元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度。据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介绍,目前中国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公里,包括京哈、哈大、合福、京武、沪宁等多条线路。今年准备投入7000亿元到高速铁路的建设中来,计划新线投产4613公里。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552公里,高铁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建设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高铁项目。中国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并完善铁路网布局,扩大西部路网规模,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规划新建1万公里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铁路旅客乘车时信息传输的畅通与否,关系到移动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及铁路旅客乘车环境的好坏,因此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在铁路范围内的无线覆盖更加突出。根据《关于印发〈铁道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通知》文件,在铁路建设尤其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等高等级铁路建设中,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需实现对铁路沿线的无线覆盖,为铁路旅客提供移动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水平,构建和谐铁路。 目前高速铁路专网GSM-R移动通信系统为了保证列车行车安全已进行了无缝隙的全线无线信号覆盖,在空阔地带采用基站、天线覆

盖,而在隧道环境下全部采用了漏泄同轴电缆进行覆盖。对于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移动、联通、电信)的无线信号,由于牵涉到不同部门、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及铁路建设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案来实现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缝隙覆盖。但不久的将来,高速铁路公众移动通信也将覆盖整个铁路,为旅客的出行时进行信息沟通带来方便。 面对中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美国Commscope公司,德国RFS公司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第一时间抢占了中国的高铁通信市场。目前,3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专网用漏缆仍有两公司独占市场,而250公里以下的高速铁路专网移动通信用漏缆,两公司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逐步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目前进入高速铁路的国内企业仅有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后续企业有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3研究所等国内一批企业将蜂拥而来投入设备生产漏泄同轴电缆。而铁路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用漏缆将主要由上述国内企业生产制造。 通过上述对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高速铁路用漏泄同轴电缆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而国内生产漏缆的厂家也会蜂拥而来,对于漏缆产品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对铁道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带来了价格的降低,国内企业的蜂拥而来也无疑对产品技术、质量缺少安全保证,应加大对产品的抽检检验力度,保证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平稳运行。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SM2000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目录 一、系统概况 (1) 二、系统组成 (2) (一)硬件平台组成 (2) 1、基站 (3) 2、交换控制器 (3) 3、天馈线系统 (4) 4、配套设备 (4) 5、通信终端 (4) (二)软件平台组成 (5) 三、主要业务功能和技术指标 (5) (一)、主要业务功能 (5) 1、普通业务 (5) 2、集群业务 (5) (二)、主要技术指标 (5) 四、系统特点 (6) 五、系统应用 (8) (一)三种基本应用方式 (8) 1、单系统独立应用 (8) 2、与其他通信网组网应用 (8) 3、多系统组网应用 (9) (二)五项典型应用方式 (10) 1、伴随保障 (10) 2、在话务量密集区应用 (10) 3、应急通信 (10) 4.通信 (10) 5.专用系统 (10) (三)七大行业应用方式 (11) 1、移动运营商 (11) 2、军队、公安、武警 (11) 3、城市应急通信 (11) 4.行业专用通信系统 (10) 5.网络/设备出租服务 (12) 6.国家应急部门 (10) 7.通信定制服务 (12) 六、总结 (12)

一、系统概况 “应急机动通信系统”是凯讯()科技于2003年研制开发成功的一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业务综合、开通迅速、使用灵活等特点的采用软交换技术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符合国家有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和标准,其核心设备具有多种接口,可与CDMA、GSM、WCDMA 、TD-SCDMA、TETRA数字集群等无线基站设备连接。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军队、公安、武警、国家和行业应急通信部门等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无线模态及业务功能,具有多个型号产品,具体如下表: 下以SM2000-CDMA系统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其它型号的产品其业务功能基本类同。 二、系统组成 SM-2000系统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硬件平台组成 一套完整的SM-2000系统硬件主要由基站、交换控制器、天馈线系统以及配套设备四部分组

移动通信4G技术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1)接入方式和多址方案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即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OFDM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可实现低成本的单波段接收机。OFDM的主要缺点是功率效率不高。 (2)调制与编码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新的调制技术,如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以及单载波自适应均衡技术等调制方式,以保证频谱利用率和延长用户终端电池的寿命。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方案(如Turbo码、级连码和LDPC等)、自动重发请求(ARQ)技术和分集接收技术等,从而在低Eb/N0条件下保证系统足够的性能。 (3)高性能的接收机 4G移动通信系统对接收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Shannon定理给出了在带宽为BW的信道中实现容量为C的可靠传输所需要的最小SNR。按照Shannon定理,可以计算出,对于3G 系统如果信道带宽为5MHz,数据速率为2Mb/s,所需的SNR为l.2dB;而对于4G系统,要在5MHz的带宽上传输20Mb/s的数据,则所需要的SNR为12dB。可见对于4G系统,由于速率很高,对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要高得多。 (4)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5)MIMO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解析

---附 --- 铁路 GSM-R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 GSM-R 是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是直接为铁路运输生产和铁路信息化服务的综合通信平台。是无线铁路通讯经济全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安全的平台, GSM-R 为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之间,包括司机、调度员、调车员、机车工程师和站台人员,提供了语音和数据通讯技术。 GSM-R 是众多欧洲铁路公司 10年来精诚合作的结果。为了使用单一通讯平台达到互操作性的目的, GSM-R 标准结合了此前在欧洲使用的 35个模拟系统的所有核心功能及丰富经验。 作为一个安全的平台, GSM-R 为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之间,包括司机、调度员、调车员、机车工程师和站台人员, 提供了语音和数据通讯技术。 GSM-R 推出了一系列先进功能, 如语音组呼、语音广播、基于位置的寻址、以及紧急抢占通话权等,从而大幅改善了工作人员间的通讯、协作和安全管理。 GSM-R 符合新的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 标准, 可将信号直接发送给列车司机, 从而提高了列车速度, 增加了运输密度, 同时增强了行驶的安全性。 选择基于 GSM 的 GSM-R 技术是这个标准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 GSM-R 继承了 GSM 经济性的规模,经证明是基于铁路运营商级平台的、最经济有效的数字无线通讯网络。 GSM-R 超越了语音和信号服务的范围。一些新兴的应用服务,货物追踪、车厢和站台的视频监测、以及乘客信息服务等,都将使用 GSM-R 技术。 GSM-R 是一项目前在全球 15个国家成功运营的技术。尽管 GSM-R 技术规范在 2000年才制订完成,但已经广泛用于世界 35个国家,包括欧盟所有成员国,而且亚洲、亚欧大陆和北非使用该技术规范的国家数量也在逐月增加, 从而使 GSM-R 成为发展最快的无线网络市场。 GSM-R 通信系统简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伴随通信系统“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的推广,移动通信正朝着无缝覆盖的趋势发展,卫星移动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地面移动通信的必要补充。目前国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北美移动卫星(MSAT)系统,亚洲蜂窝卫星(ACeS)系统,瑟拉亚卫星(Thuraya)系统以及提供全球覆盖的国际海事卫星(Inmasrsat)系统等。Inmasrsat由国际海事组织经营,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已超过160个,用户达29万多个,其第4代系统BGA N是第1个通过手持终端向全球同时提供话音和宽带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也是第1个提供数据速率证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因此这里提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模型。 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模型 在卫星通信中,电波在空间传输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吸收、对流层闪烁、雨、雪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降雨对信号的衰减最为严重,因此卫星链路的雨衰特性是影响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质量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时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各种信号衰减,针对信道特点来设计传输模型。 卫星信号在卫星与地面网间的传输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S-Um接口为移动终端与地面信关站使用卫星信道通过卫星中继进行信号的传输:Abis接口为地面信关站与信关站收发信机的接口;A接口为地面移动网交换中心与信关站的接口。 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体制 2.1 帧结构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DMA多址方式,在物理层信号以TDMA帧的形式进行传输,考虑到与地面GSM 网手持终端的兼容性,帧格式分为巨帧(hyper frame),超帧(superfr AME),复帧(mul TI frame),帧(frame),时隙(timeslot)。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研究综述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9-08-02T11:02:22.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刘全 [导读] 摘要: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早效率高,而我国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大面积的运用,在这方面投入的研究精力逐渐增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早效率高,而我国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大面积的运用,在这方面投入的研究精力逐渐增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将要从那些方面发展,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切实有效地发展相关技术,也能为实践运用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铁路;通信系统 引言:我国在高铁的硬件建设方面虽然领先全球,但对于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掌握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快研发更安全可靠、传输性能更优质的专用移动通信技术。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国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我国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早起,也采用了GSM-R技术,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是青藏线路和大秦线路,在这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相关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更多的线路,例如京沪、沪宁、沪杭等。GSM-R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无可避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更高的要求被提出,GSM-R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下高速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了。在此之外,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也有不同的线路采用了其他技术。比如在朔黄线路上,采用了LTE-R技术,而在台湾台北到高雄的线路则是采用了WiMax系统来进行通信系统网络的建设,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线路逐渐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台湾方面正在进行有关新系统取代旧系统的研究。 2.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2.1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1)基于5G的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建模。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高速铁路在运行环境方面,对散射环境的要求并不复杂,并且多径数量也很少,LOS(服务水平)特征性较明显。显著地LOS特征就意味着更小的多径时延扩展或者更宽的想干宽带,也就是说通信环境将更优质。当然,移动速度过快将极大地增强多普勒频移的情况,但LOS依然可以显著降低这一现象。2)基于分布式网络和云的架构。当前网络基站的实际资源使用率非常低,基站的位置决定了资源的使用状况,在高速铁路的环境中会产生相当显著的潮汐效应。而为了保证铁路在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只能采取较大时间间隔发车的方法,如此一来,在同时段内,同一线路上运行的列车数量就会非常少,浪费资源。采用云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主要思想是集中基站间共用的资源到某一基带处理池中,然后集中控制这些资源。3)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服务基站和接入用户之间会存在两个平面的连接,也就是控制面和用户面,在这之中,控制面是承载用户与接入网的控制指令的,而用户面则是处理业务数据传输功能的。当控制面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移动范围时,用户整体的移动性就都得到了保障。所以,在此结构中,用户的控制面会被保留于低频频段,因为次频段具备优质的传输性能,并且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可是如果要考虑成本问题,这一频段也可以采取利用LTE-R遗留频段的方法已达到目的,但同时真正的用户面就应被搬离出去。应将数据的承载者放置在高频段处,以此扩大系统的容量。 4)频谱融合的异构网技术。就目前来看,可以采用增强频谱效率或扩大系统带宽的方式来提升系统所需的容量,当然,在这两种方法当中,采用扩大系统带宽的方法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当然,合理利用非许可证频段是5G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增加带宽并提升系统容量的主要方法。此技术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挑战,例如协调方案受到干扰等,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建议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信道质量检测,检测应在接收端完成;第二步,对信道进行筛选,选择出满足最低要求的信道[1]。5)多天线及分布式天线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为:大幅度增添车载台的天线阵列组数量,然后合并信号,此后再将不同组别天线阵列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不同天线阵列之间的关联性作改变。经过这些调整之后,LOS就能在高速铁路的环境下显著提升其系统容量。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越区切换,如果进行频繁的越区切换不利于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应采取分布式天线的技术,以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6)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在高速铁路运行时,频繁切换是引起失误的主要原因,为此,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应该采用中断时长短的快速切换技术,此外,群切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一技术应能够一并解决。以当下的情况来看,最好采用基于双播的切换方案。 2.2综合业务接入系统和承载平台 通信系统承载平台最主要的数字传输体制就是SDH体制,这种体制的使用适用于多种业务开展,例如ATM取款机、IP等业务的连接和处理;MSTP系统的特点就是对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处理功能非常好,可将多种业务的信息网络集成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对公务电话、调度集中等业务数据的处理,可以把区间接入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传动到目的车站。高速铁路业务信息不仅容量非常大,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根据使用需要对承载平台的设计进行有效的更改,将承载平台的主要结构分为多业务传输系统和接入网系统。多业务传输系统主要任务是解决车站对业务通道的需求,并且为下一层的通道提供有效的保护;而接入网系统主要解决多种业务通道对信息采集点中对信息的接受和传输。MSTP的使用能为高铁客户提供相对的宽带业务,但是想使用语音业务就需要光节点对语音数据进行介入。高速铁路的传输系统不仅要为列车提供业务接口,还要为旅客的服务系统提供接口,把旅客的相关的服务业务储存到传输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接入传输设备,构成传输

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010年度陕西移动岗位认证课程 《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A.1:5 B.2:4 C.3:3 D.不确定 11.TD-SCDMA系统中,1个子帧有( B )个时隙转换点。 A.1 B.2 C.3 D.4 12.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 标准是在(B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TD—SCDMA B.GSM C.IS-95CDMA D.CDMA2000 13.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只有采用(D)才具有软越区切换功能。 A.空分多址方式 B.时分多址方式 C.频分多址方式 D.码分多址方式 14.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 A )相分离。 A.业务功能 B.管理功能 C.控制功能 D.实现功能 15.新建一个交换端局,应首先应规划出(C )以便确定建设规模。 A.话务量 B.设备型号 C.覆盖范围 16.在呼叫时,关口MSC使用被叫的(B)去寻找其归属的HLR获取用户当前的 位置。 A.IMSI B.MSISDN C.TMSI D.MSRN 17.TMSI由下面哪个网元分配?(B ) A.MSC B.VLR C.HLR D.SSP 18.HLR通过什么确定移动用户所在位置。( A ) A .VLR Number B.MSISDN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002620.html,C D.IMS 19.在HLR异常时,该HLR的用户可以( C ) A.做被叫但不能做主叫 B.能做主.被叫 C.做主叫但不能做被叫 D.不能做主.被叫 20.GPRS接入技术中,按照业务发起方式的不同将终端设备分为(B)类。 A.2 B.3 C.4 D.5 21.中国移动陕西公司目前SGSN设备的信令链路直接开设到(D)设备上。 A.MSC B.SMSC C.LSTP D.HSTP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定义]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车辆、舰船、飞机及单兵在运动中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进行的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测控站、网管和众多的移动站组成。通信卫星可利用具有大型天线的大型同步轨道卫星,也可利用众多中、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测控站用于对卫星的定点位置或运行轨道测量跟踪和进行控制管理。网管站是本系统和其它电信网络连接的枢纽。网络管理中心协调各站的正常工作,以保证本卫星通信网正常运转。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类型的移动站。 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其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播损耗和其它附加损耗应尽可能小,同时具有较宽的可用频段以及技术可行性。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一般使用低增益宽波束,它接收到的来波有直射波、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这三种来波合成,会使移动站接受信号电平发生相当大的随机起伏,产生所谓的"多经衰落",多经衰落严重时可使通信中断。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可分为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服务对象,可分为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航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所用通信卫星的类型来分,可分为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中/低高度轨道(MEO、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而目前中/低高度轨道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展最为显著。 无论GEO、MEO或LEO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体现了本世纪末卫星通信的两个特点:一是面向移动电话服务,亦即窄带话音/数据服务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二是面向高速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宽带数据服务,亦即Ka和Ku频段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但应注意到,在发展区域性移动电话和数据业务时,仍然不能忽视静止卫星(GEO)的成熟技术和有利条件,GEO卫星系统仍将平行地发展。 [相关技术]卫星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 [技术难点] 无论是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是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总的技术难点是:设备小型化、卫星智能化、网络综合化、信道带化、频率高频化轨道多样化等;就空间段而言,解决好处理转发器、自适应天线、星际链路、GEO轨道发展卫星群、非GEO轨道小卫星、轨道综合;就地面段而言应解决好自适应天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已经逐渐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渠道,在高速铁路中运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铁路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促进高速铁路的发展。因此,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意义重大。文中分析了当前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最后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高速铁路在我国拥有十分重要地位,在高速铁路发展中,移动通讯技术属于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而言起步比较晚,效率不高。随着国家对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其中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越来越多。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升,分析探究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能够为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性的帮助。 1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国外高速铁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比较早,也相对比较成熟。其主要体现在移动通讯系统对列车的运营控制与乘客享受无限网服务方面[1]。通过将附近的无线网络利用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列车上无线网络信号,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为了降低无线网络的信号损失,为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网络服务,还需要进行相关处理。近年来,卫星覆盖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国外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成熟,其网络信号与速度也更快更稳定,乘客能够获取更好的网络体验。1.2国内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情况。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我国高速铁路移动网络技术越来越完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中,GSM-R技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具有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势[2]。但是,在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GSM-R技术的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

移动通信高速铁路覆盖解决方案

内容摘要 目前,通信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移动通信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抢占市场,需要不断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以优质的网络吸引客户。 随着铁路高速的来临,移动通信也面临着高速带来的压力,如何保障用户在高速运行情况下的网络质量,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挑战带来机遇,面对挑战,需要我们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办法,文中通过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高速铁路覆盖问题,以满足用户的使用,为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持。 关键词:移动通信、高速铁路、覆盖

目录 一、普通覆盖形势下对高铁覆盖面临的主要问题 (5) (一)CRH列车车体密封性好、损耗严重 (5) (二)高速移动中的切换和小区重选 (5) (三)位置更新频繁,现网信令负荷重 (5) 二、实际采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7) (一)专网覆盖方案 (7) 1.基站专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站+光纤直放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对比:基站专网 vs 基站+光纤直放站专网 (7) 三、光纤直放站(GRRU)技术及功能特点 (9) (一)GRRU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GRRU功能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实现方案 (10) (一)设计原则 (13) 1.对铁路施行专网覆盖 (13) 2.采用基站+射频拉远单元的组网方式 (14) 3.沿铁路线设置线性位置区 (14) (二)具体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因素 (16) 1.车厢穿透损耗 (16) 2.覆盖电平 (16) 3.多普勒频移 (19) 4.小区重叠覆盖区 (20) 5.光纤直放站重叠区切换带设置 (21) 6.小区参数设置 (23) 7.小区容量计算 (23) 8.跨省边界的小区覆盖 (25) 9.天线选型 (25)

移动通信练习进步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移动通信》综合习题 一、选择题 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D ) 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C )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 4下列关于数字调制说法错误的是(B)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A ) 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C ) 7.MSISDN的结构为(C ) 8.LA是(D )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 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B ) 11.已知接收机灵敏度为0.5μv,这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压电平A为。(B ) 12.下列关于数字调制说法错误的是(B) 13.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B) 14.扩频通信系统是采用扩频技术的系统,它的优点不包含(C) 15.交织技术(B ) 16.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频率的使用方法,从传输方式的角度将无线通信分为(A) 17.GSM系统中,为了传送MSC向VLR询问有关MS使用业务等信息,在MSC与VLR间规范了(D )

18.GSM的用户记费信息(C ) 19.以下那种不是附加业务(D ) 20.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衰耗为100 dB ,当通信距离增大一倍时,则传 输衰耗为。(A ) 21.NSS网络子系统所包括的网络单元有(B ) 22.IMSI(B ) 23.语音加密(C ) 24.GSM的一个物理信道为(D ) 25.扩频通信系统是采用扩频技术的系统,它的优点不包含(C) 26.关于QAM说法正确的是(B) 二、填空题 相移QPSK 4 2.GMSK 变的特性。 3. 4. 集。 5. 6.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主要与哪两个因素有关? 7.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干扰性能分析与改善

第33卷第7期铁 道 学 报Vol.33 No.7 2 0 1 1年7月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 July 2011 文章编号:1001-8360(2011)07-0038-06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干扰性能分析与改善 林思雨, 钟章队, 艾 渤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摘 要:传输干扰率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其描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误 码性能对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的影响程度。在介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列车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特性、列车控制系统链路层数据传 输协议、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等。基于列车运行速度与传输干扰间的关系,提出采用分布式天线扩大小区覆盖范围 的方案,降低数据传输与越区切换发生的碰撞概率,以改善传输干扰性能。通过对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范围以及 对其同频干扰、载波干扰比等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分布式天线覆盖方案可以有效地扩大广义小区的覆盖 面积以改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服务质量;传输干扰;分布式天线 中图分类号:TN929.5;U285.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1.07.007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on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Railwa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IN Si-yu, ZHONG Zhang-dui, AI B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ail Traffic Control and Safety,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is the important one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QoS)of the railway digital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dice,which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it error of the GSM-R system ontrain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The concept of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of the railwa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Then,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of the railwa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which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 control messagetransmission,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in the MAC layer and handover of the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scheme of the cell coverage area expanded by the distributed antennas system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in movement speed and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This scheme canreduce 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betwe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handover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he co-channelinterference and carrier interference ratio.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verif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 words:high-speed railway;railwa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QoS;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distributed antennas system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无线通信信号多普勒频移将增大、相干时间减少、电平交叉率变快、越区切换发生频繁,这些变化将对承载列车运行控制信息(简 收稿日期:2009-06-10;修回日期:2009-12-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30001);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RCS2008ZZ006)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 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41059522)。 作者简介:林思雨(1984—),男,北京人,博士研究生。 E-mail:07111017@bjtu.edu.cn称列控信息)传输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产生不利影响。服务质量是GSM-R系统性能在业务上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用户满意程度。 目前对GSM-R系统用于列控信息传输业务的服务质量(QoS)研究还停留在测试方法以及应用分析上[1-2],QoS指标要求也是根据工程经验结合一定理论分析而制定[3]。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当前我国GSM-R系统如何满足列控信息高效可靠传输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