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林州市人行天桥

结构计算书

审定:

审核:

设计:

2012年2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二.设计原则与标准 ....................................................................................................................................... - 1 -

三.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 - 2 -

3.1结构布置 (2)

3.2杆件截面 (3)

3.3支座和边界约束 (3)

四.荷载与作用 ............................................................................................................................................... - 4 -

五.材料......................................................................................................................................................... - 10 -

六.构件包络应力 ......................................................................................................................................... - 10 -

6.1整体应力分布 (10)

6.2拱结构应力状态 (10)

6.3桥面主梁、次梁应力状态 (12)

6.4吊杆应力状态 (14)

七.模态分析................................................................................................................................................. - 15 -

7.1特征周期 (15)

7.2特征模态 (15)

八.桥梁变形................................................................................................................................................. - 17 -

8.1竖向变形 (17)

8.2水平变形 (18)

九.桥梁整体稳定分析.................................................................................................................................. - 19 -

9.1屈曲特征值 (19)

9.2屈曲模态 (19)

十.节点计算 ..................................................................................................................................................... - 21 -

10.1吊杆节点 (21)

10.2主梁ZL与GHL2连接处支座验算 (24)

10.3主梁ZL与桥台连接节点验算 (27)

十一基础验算 ................................................................................................................................................... - 34 -

11.1基础底面地基承载力验算 (34)

11.2基础背面地基承载力验算 (39)

11.3基础侧面地基承载力验算 (45)

11.4抗剪栓钉验算 (46)

11.5施工安装阶段柱脚底板验算 (48)

一.工程概况

河南省林州市人行天桥项目。

采用中承式拱桥

二.设计原则与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50205-2001)

6、《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93)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12、《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4、《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17、《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三.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

3.1 结构布置

图1 三维结构图

图2 立面布置图

图3 平面布置图

3.2 杆件截面

3.3 支座和边界约束

拱结构与桥面结构之间通过单向可滑动支座进行连接,支座型号为GJZF4 350x550x72(单向) NR,实现桥面梁沿桥纵向可滑动,横向与拱结构协同工作。

拱脚与基础固结约束;桥面结构的四个角点中,除一个为约束三个平动自由度外,其他三个支座均为只约束竖向自由度。边界约束情况如图4所示(途中约束六位数字分别表示:平动x向、平动y向、平动z向;转动绕x轴;转动绕y轴;转动绕z轴,0表示释放;1表示约束)。

图4 边界约束布置图

四.荷载与作用

1、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0.15g)

第二组

Ⅲ类场地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的规定,地

震工矿组合中,考虑永久荷载和1.0 kN/m2的人群荷载。

3、桥面永久荷载

47mm厚(平均厚度)细石混凝土:

10mm厚EPDM聚亚安脂混合颗粒塑胶:

考虑可能以后采用广场瓷砖:

压型钢板自重:

综上:桥面均布恒荷载

栏杆自重:0.2

广告牌自重:1.0,两侧全长均有广告牌,高度为4.2m

掉面吊挂荷载:0.15

4、可变荷载

(1)、人群荷载: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加载长度超过20m的情况下,人群荷载为;

在计算中取3.5kN/m2(用于整体结构计算)

在设计乔面板时,人群荷载取5.0kN/m2(用于桥面板计算)

(2)、按100年考虑基本雪荷载:0.45kN/m2

(3)、风荷载

基本风压:0.55kN/m2(按100年为设计周期)

a、广告牌:

由于两侧广告牌之间空间开放,因此分别考虑两侧风荷载,且

其数值和方向相同

单侧广告牌体型系数:1.3

风振系数:1.5

高度分布系数:1.25(按B类场地,20m高度)

单侧广告牌上的风荷载作用于主梁上,折算线荷载:

b、拱侧面(考虑两片拱承受风荷载,数值相同,方向相同):

单片拱体型系数:1.4

风振系数:1.5

高度分布系数:1.25(按B类场地,20m高度)

单侧拱侧面上的风荷载,折算线荷载(考虑拱侧面宽度为

1.5m):

综上,风荷载在计算模型中的分布情况如图5.

图5 风荷载布置图

(4)、雪荷载

基本风压:0.45 kN/m2(按100年考虑)

(5)、栏杆荷载

水平力:2.5 kN/m

竖向力:1.2 kN/m

5、温度作用

设计温度变化范围:-210C~+570C,合拢温度为±100C

6、荷载组合

A、非地震组合

组恒荷人群风荷载升温降温组恒荷人群风荷升温降温

B、地震组合

设计温度变化范

五.材料

钢材:主梁、主拱、吊杆、横梁、耳板、肋板等采用Q345B

销轴采用45号钢

混凝土:桥面、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六.构件包络应力

6.1整体应力分布

图6 整体应力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设计方案的拱桥整体强度应力处于安全状态,最大应力发生在拱脚附近区域。下文将详细介绍各主要构件的应力数值。

6.2拱结构应力状态

图7 拱结构应力分布图

图7所示的是主拱和拱横梁的应力分布情况,最大应力发生在拱脚附近,最大值为142MPa,小于Q345钢的屈服强度;若不考虑加劲肋对箱形截面的作用,即仅考虑40t w(t w为腹板厚度)的有效截面,则拱结构的应力比如图8。

图8 拱结构应力分布图(仅考虑有效截面)

计算结果文件如下图:

图9 拱脚计算结果(仅考虑有效截面)

上图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即使仅考虑40tw的有效截面,拱脚最大应力比为0.9,因此,拱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6.3 桥面主梁、次梁应力状态

图10 桥面梁结构应力分布图

桥面梁的最大应力比在0.35以下,因此满足要求,计算结果如图11。

图11 主梁计算结果

6.4 吊杆应力状态

图12 吊杆应力分布图

图12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吊杆的最大拉应力为152MPa,因此满足钢材Q345B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见图13。

图13 吊杆计算结果

七.模态分析

7.1特征周期

表1 特征周期表

阶数特征周期/s 阶数特征周期/s

1 0.59 6 0.18

2 0.47 7 0.16

3 0.33 8 0.16

4 0.27 9 0.15

5 0.27 10 0.14 7.2特征模态

图14 第一阶模态 图15 第二阶模态

图16 第三阶模态

图17 第四阶模态

图18 第五阶模态

图14~图18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前五阶特征模态中,第一阶、第二阶和第五阶特征模态是横桥向模态;第三阶和第四阶模态为竖向模态,其中第三阶模态所对应的特征频率为3.03Hz,满足《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中关于人行天桥竖向频率至少3Hz的要求。

八.桥梁变形

8.1 竖向变形

图19 竖向变形

在永久荷载和人群荷载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桥梁的最大竖向变形为26.4mm,按支座间距离为66.04m计算,挠度为1/2500,满足《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中关于人行天桥主梁竖向挠度小于1/600的要求,另外,由于挠度小于1/1600,因此可不预起拱,但为了更好的排水,在本设计中,主梁沿纵向设置0.5%的坡度。

8.2 水平变形

考虑到桥梁两侧面挂有大面积广告牌,横向风荷载对桥梁的作用较大,因此需关注桥梁的横向变形。图20显示了桥梁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图20 水平变形

图20所示的结果表明拱顶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为51mm(拱跨为70.8m,变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