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历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历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历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可分为哪两类?

治国学和治生学两类

传统管理思想有哪些基本要义?

重道、重变、重人、重人和、重器、重节俭

什么叫三纲领?

它是指《大学》基本的政治思维和思想。《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求为学者、为政者努力彰显或觉悟人本有的纯然的道德本性。所谓“新民”,也就是要求为学者、为政者要去帮助他人驱除心灵的污垢、走向光明。所谓“止於至善”是要求去追求、实现至善至美的道德价值,“三纲领”不仅是古代中国人为学的纲领,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政治思维和政治主张。

什么叫八条目

所谓八条目,是指儒家经典《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指即事及物、参与实践。致知指在实践中探求知识与真理。诚意指使自我意念诚实无妄。正心即端正心态。修身指提高自我品德修养。齐家指处理好家族事务。治国即治理国家。平天下指公平公正地治理天下,使之达到哦理想境界。“八条目”可谓传统政治管理思想的基本理路之一。

谁是周礼的制定者

答:相传周代之“礼”为周公旦制定,即所谓周公“制礼为乐”,放“礼”又称为“周公之典”

如何看待商王的“尊祖敬宗”活动?

商代的为政者遇到重大事情都要向鬼神卜问一番,有时要连续数次占卜。商代的此类祖先崇拜行为不能仅仅视为原始的宗教活动,而应该认识到它不仅是在表达对祖宗的敬仰之情,而是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的,是当时政治活动的重要特征。因为,为政者通过这种活动,不仅仅是要为某些难以决断的事情寻求答案,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把自己与祖先的意志联系起来,能够显示自己的权位来自先公先王,从而证明权力的正当性和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上帝思想与天命思想有何不同点?

西周的天命思想与商代的上帝思想应该说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即君权神授、以祖配天);但周人对天命的认识比商人的上帝观念前进了一步。这主要体现于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出自《诗经》的“玄鸟生商”传说反映了神权与君权的结合

“以德配天”思想有哪些具体内容?

具体说来,周公“以德配天”思想主要包括下列三项内容(1)天命不常。这是说上天所授予的大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不会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这是以德配天思想的认识论前提。(2)天以德选君。周公认为天是根据统治者道德修养的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来选君的。这是以德配天思想的政治价值。(3)由民情视天命。周公认为天命与民情是一体的,人类能通过民情洞悉上天的意志。知识要求当政者应重视民情并改进政治。周公“以德配天”的理论,既保存了“天命”,又解释了朝代更替的合理性;既把“天”作为自己的保护伞,又强调面向现实,含有重人事的进步因素,从而满足了神、人两方面的要求。这是周公对“君权神授”论所作的重要补充。

“儒”的原义是什么?

根据《周礼》的记载,“儒”的原义是教师。

先秦儒家学派有哪些基本特点?

先秦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西周的典章制度,其诸多思想主张与周初周公的思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第二、尚仁义、重道德教化。尊君爱民、重义轻利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倾向。儒家把道德的好坏作为评判政治的标准并以实现道德价值为政治目的。第三、以孔子为学派的祖师。孔子以后,儒家虽然分为八派,各派之间亦有激烈争论,但各派皆宗师孔子,皆从不同的角度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编订的“六经”指哪六部经典?

孔子晚年在办私学的同时,编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仁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孔子从各种不同角度对“仁”进行了解说,概括起来有如下几层含义:

(1)承认人的人格,把人当成“人”来对待。

(2)爱人。就是要求人对别人要有爱心、同情心。

(3)“重民”。这是对为政者的要求。

(4)克己修身。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进行内省、自戒,克制自我欲望,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

根据“仁”的上述四层含义来看,归纳起来说,“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标准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最高原则。

何谓孝悌和忠恕?

它们是孔子设想的通向仁的途径或方法。

“孝”指孝顺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忠”是自我的存心、心态,对“己”而言。“恕”是对他人的心态或言行。“忠恕”即自我的心态或存心与对他人的心态或与言行统一,简言之,即待人以诚,推己及人。

“孝悌”用以处理家庭内部关系。“忠恕”用以处理家庭以外的社会关系。两者是通向仁的主要途径或方法。

孔子“正名”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它是孔子设想的实现礼的方法和途径。“名”是指礼制规定的人的身份地位。所谓“正名”,就是整顿人的与其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论和行动。孔子是把“正名”看作了当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措施,要求人们皆要各安其分、各守其“礼”。

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为政者应该克己修身,率先垂范。孔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先从为政者的克己修身入手,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被统治者。

2、主张齐之以礼,宽猛相济。孔子强调“德”、“礼”的教化,反对单纯用“政”、“刑”手段约束庶民百姓。

3、主张举贤任能、“御下以宽”。孔子认为治国平天下不仅要靠“仁德”、“礼制”,还应举贤任能,贤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4、主张厚施薄敛,施惠于民。孔子反对统治者过度榨取,主张厚施薄敛,养民富民,使各色人等都能安居乐业。

总之,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男主专制的统治秩序,客观上却有利于社会发展。

“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极为重视“礼”,《论语》记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的四端论

这是指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因为人人皆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和智之端。所谓“端”;是萌芽之意。就是说,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品德发端于天赋的“四心”。如果四心不受外来的干扰,或受了干扰后通过修身加以排除,使之得意扩充、发扬,人就能实现四德。

“孺子入井”之喻。

孟子用此比喻来说明人性本善的道理。

孟子提出了哪些实现“仁政”的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仁政,孟子主要提出了如下具体措施。

(1)“制民之产”。主要是建议统治者给民以“恒产”。因为,他认为民众无恒产就无恒心,这对天下的稳定不利。

(2)平均赋税,“取民于有制”。即主张公平地征收赋税,取民之财应有限度和定制。

(3)保护工商业。孟子主张对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免征税收。

(4)“泽梁无禁”。即开放一切水域和山林,使民致富。但“泽梁无禁”,并不是滥捕、滥伐。

“仁政”的内容很丰富,还有不违农时、勤耕农事、体恤孤寡、罪人不孥、整顿吏治、尊贤用贤、勤政爱民等方面内容。

孟子的“仁政”主张,既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一面,又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的特色。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在“民”与“君”的关系上,他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千古名句。

(1)荀子对人性之定义: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2)荀子对道德之定义: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3)人性之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由恶向善的途径:荀子主张要“化性起伪”或“性伪结合”。

孟子的人性论与荀子的人性论有何异同?

孟子与荀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完全相反,一个主张人性本善,一个主张人性本恶。两者的人性论反映在治国方略上的区别是:性善论导向了重教化主义的“仁政”,而性恶论则导向规范主义的“隆礼重法”。

虽然如此,荀子和孟子的人性观亦有相同之处。他们都强调教化和后天修养的重要性和作用。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教育成圣的可能性,即所谓“人皆可以成尧舜”;故强调要把“善端”发扬光大。荀子强调要去恶学善即“化性起伪”,人人都具有教育成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即所谓“途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的礼的三层含义

A.社会分工。

B.财产定分。

C.等级贵贱之分。

关于老子的著作《老子》

《老子》一书据说为老子所作,又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老子“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

1.道是宇宙、万物之源,是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老子认为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

2.无乃有之本。“无”比“有”更为根本,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说“无”就是“道”。

3.道的法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不仅是一个宇宙本体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管理为一体的概念,也就是说政治与自然是一体化的,从这里我们看到“道”与政治的内在关系。也正是在无为自化、道性自然的宇宙观的基础上,老子推导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所以,老子的“道”既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又是其政治思想的最后归宿。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含义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所谓无为而治,是指为政者不能独断转行,要顺任自然而不妄为。这是老子有关国家管理的基本主张。具体而言,它包括:1.为政若水,少私寡欲;2.不尚贤,使民不争;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和特点?

老子的政治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小国寡民”。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其一,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其二,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一切器具,都没有任何用途,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其三,在老子所设想的理想国中,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其四,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墨子兼爱思想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所谓“兼”,是相对于“别”而言的。墨子的“兼爱”主张,就是呼吁人类要互爱互利,即“兼相爱、交相利”。具体地讲,人与人之间要互爱互助,统治者要爱臣爱民;国与国之间要和平相处,不要攻占互损。

一般把墨子的“兼爱”理解为提倡人类普遍的爱,即要求人们不分亲疏贵贱、不别上下左右地爱一切人。墨子因此而受到儒家的非难,认为它是无君无父。

这一主张显然是理想主义的。秦汉以后,墨家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与此不无关系。

试析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异同

作为两人的核心思想,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虽然孔子所讲的仁的抽象含义是爱人,但就其爱的具体内容而言,爱有等级之分、亲疏之别,呈现由血缘亲情出发、向外延伸递减的价值取向。而墨子的“兼爱”主张的是不分里外亲疏、贵贱厚薄的爱,墨子所谓“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体现的是爱人如爱己的价值取向。显然,两者有着原则性区别。

其二,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礼”是仁的内容和手段,以“礼”为准则的行为就是践行仁爱,他甚至不无夸张地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这体现出孔子的仁爱注重伦理价值和社会秩序。墨子的“兼爱”是以“利”为基本内容和手段的,“兼相爱”与“交相利”密切相连,“兼相爱”要求“交相利”,“交相利”才能“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兼相爱”。这与孔子的仁爱也不相同。

其三,墨子认为“兼爱”就是“仁义”,而“仁义”的价值就是“利人”、“利民”,主张“义”“利”统一,并非“讲利舍义”。这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轻利”或“义利对立”的观点截然相反。

不过,两者也有相同之处:两者在本质上都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爱推广到整个社会,也都想通过推广人间之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

相比之下,孔子的仁爱是比较现实主义的道路,而墨子的兼爱则显示出理想主义的色彩。中国历史是其最好的注脚。

墨子认为如何实现“尚同”?

墨子的设想如下:

1.“尚同一义”——统一全人类思想,其实质是要求人们都要与自己的上级同是非,逐级地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这叫做“尚同一义”。

2.推行各级谏诤制度。

3.建立各级报告制度。

4.司法公正制度。

总之,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思想,“尚同”的基本思路是:上天选择“贤良圣智辩慧之人”,担任各级政权的领导人,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义”行事,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

法家最核心的思想概念是什么?

法家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概念是法、术、势。

“法”是要求一切臣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令。

“术”是权术、权谋,是群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和策略。

“势”,即权势,指政治地位和权力。在法家那里,它是最高统治者君临臣民的客观条件。

法家人物对三者各有侧重,所谓“商君任法”,“申子用术”,“慎到重势”,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也是法家中影响大的几派。韩非则是法家中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期法家思想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法家思想有哪些基本特点?

主要有如下几点:

1.强调法的作用,这是法家治国思想的核心。法家否认道德教化的政治功能,主张以法治国,“一断于法”;强调赏罚严明,尤其强调严刑重罚,使人畏法而不敢犯法。

2.主张绝对尊君,强化独裁、专制。法家把君主看成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而臣民都应当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或材料。法家主张的“一断于法”,实质就是“一断于君”,君言即法。他们还主张采取一切办法加强国君的权力,大权完全集中于君主一人之手,保证君主绝对地成为国家之“主”,有效地进行专制和独裁。

3.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国策。法家认为耕战是富国强兵的根本,故主张以农养战,农战结合。

4.“法今王”的变法思想。法家是以进化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反对今不如昔的历史退化论。可以说,进化史观是其变法思想的理论前提。法家不但主张“法今王”,也是各国变法的推动者、实践者。

5.人性好利论。法家人物一般认为:人人皆唯利是图,且此本性不易,把性恶论推向了极端。

关于势治,慎到提出了哪几点要领?

对于君主如何控制手中的权力以实现独裁统治,慎到提出了以下几点要领。

第一,君主以得民要挟臣下。君主要能有效地进行独裁统治,巩固权势,就需要有力量制服群臣,如何制服,慎到提出,重要的是设法使自己在民众中树立成信,通过得民,来挟制臣下。

第二,不尊贤。春秋战国时期,如何尊贤使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课题。慎到则认为,要实现君主的绝对统治,必须以否定尊贤为原则。

第三,“君无事,臣有事”的无为术。慎到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应该尽量地发挥臣下的作用,让臣下尽职尽责,把事情作好,君主坐收其利,做到“君逸乐而臣任劳”。

申不害术治思想的要点是什么?

申不害有关实行术治的论述较多,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一,“明君使臣并进辐凑”。国君似车轴,臣下加辐条,君臣之间恰如辐条集中于轮轴,臣下每人都直接向君主负责,大权集中于国君一人。

第二,“正名责实”。要使臣下明白各自的职责名分,并根据臣下的名分去督察考核他任职的结果,以使每人官员做到名实相符。

第三,“示天下以无为”。申不害的无为,主要点就是君主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喜怒不形于色,使臣下感到君主神秘莫测,既无法去迎合君主所好以成己之私,又不敢违背君主的意志而擅自妄为。

汉武帝国家管理思想有何特点?

汉武帝虽然吸取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实际上其政治管理思想表现为“杂霸之术”。

贞观政治集团是如何认识贪腐问题的?

廉政思想是贞观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贞观政要》对历代王朝贪污腐败的问题进行了反省,并总结出如下的规律。

1.君主易贪。君主贵为天子、至尊至富,最具贪的条件,最易于贪。

2.君贪则无厌。

3.君贪必有贪政。

4.君贪官必贪。

5.君之贪廉事关治乱。

6.创业廉而守成贪。

7.开朝帝王廉而后代子孙贪。

8.初即位廉而在位长则易贪。

何谓黄老道家

所谓黄老道家,是指以《管子》道家和黄老帛书道家为代表的学派,源自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流派,奉黄帝及老子为宗,其经典主要是老子的《道德经》、《黄帝四经》、《文子》等早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

试析汉初统治者采纳黄老道家的治国主张的原因?

汉初的六、七十年间,政治和社会比较安定,这为黄老道家的思想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社会环境。而汉初的统治者之所以采纳并实施清静无为、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

第一、汲取秦亡教训之需要。

汉初统治者从皇帝、宗室到群臣百官大多出身社会下层,对秦王朝因严刑酷法而遭天下嫉恨的教训深有体会。他们认为,若不汲取秦亡教训、革其弊政、改弦更张,汉王朝就有重蹈覆辙的危险。

第二、天下皆需休养生息。长期战乱使汉初统治者面临一个满目苍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局面,社会财富极度匮乏(史载“自天子不能具纯驷,将相或乘牛车”)。百姓渴望安宁,统治者亦需休养生息。

第三、巩固政治基础的需要。汉王朝兴起于长期战乱,统治基础还极为薄弱,加上对内要面对异姓王的战争,对外又要应付匈奴侵扰,处境极其困难。为巩固其统治,就需要与民休养生息。

第四、重建意识形态的需要。秦之暴政使法家思想名声扫地,这就需要新的思想来刷新意识形态。于是,诸子百家开始复苏,其中,随之兴盛的崇尚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正满足了统治者寻求新的政治思想的需要。

黄老道家思想因而取代了法家思想,成为汉初的统治思想。受此思想的影响,汉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为适应秦末丧乱、凋敝的社会现实,吸取秦亡教训,省邢少事、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制定了以恢复社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宽松政策。

先秦道家与汉初黄老道家有何不同?

汉初黄老道家与先秦老庄道家虽同出一源,但其理论倾向与治国方略不同。

其一、汉初黄老道家从老庄道家批判儒、墨而变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这与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相互吸收、融合的学术潮流是一致的。

其二、老子思想虽抨击当政、批评统治者的有为,但其着眼点依然在于“治”。庄子则在继承老子政治批判思想的同时,对社会政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盘的否定或批判,表现了遁世倾向。而汉初黄老道家在政治态度上表现为积极入世,在治国方法上,则能博采众家、兼用礼仪道法刑名,注重实际政治问题。

其三、汉初黄老道家继承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将其运用于社会治理之中。清静无为称为汉初黄老道家的政治口号,并为汉初统治者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

汉初黄老道家有关国家管理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汉初的黄老道家已兼容了墨家、法家、儒家等派的不少思想观念或主张,其总的思想倾向是要通过“清静少事”的途径达到天下太平或大治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概括而言,其有关国家管理基本主张有——

1.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策略。

2.文武并用、“德刑相济”的法治思想。

3.“罚不患薄”,约法省刑的施行方针。

4.“轻徭薄赋”、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

鲍敬言的“无君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鲍敬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无君论”的思想。

1.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君主及君臣之道。他认为君主及君臣关系不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远古时代,没有君臣上下之别、没有荣辱之分、也没有严刑峻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等而自由自在的生活。人类应当回到远古的这种“无君”的社会状态里。

2.君臣之序是强凌弱、智诈愚的结果。他认为君臣之道、阶级之分是强者欺凌弱者、智者欺诈愚者造成的,与天命神意无关。儒家所谓“天为民立君”之说不过是想当君主的人捏造出来。

3.君主制乃万恶之源。他强调,君臣之道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造成人类社会一切罪恶和祸乱的根源。

4.明君亦不如无君。他认为即使君主再英明,也不如无君无主,彻底地将包括“贤明”君主在内的所有君主都予以了否定。

试析汉初的黄老之学被儒家取代的原因

汉代的统治者之所以选择儒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而未选择同样讲求“有为”的法家,并非仅仅由于法家因秦之暴政而得恶名,更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血缘宗法性结构。而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对血缘亲情最为重视(孝悌乃仁爱之本)。儒家从心理、伦理、政治、教育诸多方面对血缘关系作了创造性地发挥,使之理论化了。儒家的“王道”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是由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家作为血缘关系和血缘亲情的载体是这一逻辑的起点。儒家将血缘关系的伦理价值概括为仁,并将血缘关系的行为准则归之为礼。仁——礼结构便是儒家伦理政治的基本模式。毫无疑问,儒家的政治学说是与古代血缘宗法社会最相适应、最能契合的理论体系,因而也最符合古代的民情、国情。这是其作为正统意识形态最终取代法家和黄老之学的最深层的根据。

被汉武帝“独尊”后的儒家政治思想有何特征?

儒家学说从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其思想内容也已发生较大变化,而汉武帝推崇儒术的目的更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利用的意图,并非遵循先秦儒家的追求和信念。因而,被“独尊”——即意识形态化了的儒术显示出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政治思想以后,已从原来的致力于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转变为承认现实政治秩序,包括汉代君主的政治地位,即儒家已经从致力于政治革新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第二,儒家学说内容丰富、广博,很适合作为衡量一般文化教养和治理水平的样本,从而成为选官的标准。汉武帝通过设立经学博士(五经博士),为学习儒学的人打开了仕禄之门,使得儒家学说风行一时。儒学对于汉代官吏的选拔也确实作出了很大贡献。汉中期以后,儒学很快走上了日趋繁琐僵化的章句训诂之路。

第三,儒家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主要起一种文饰的作用。在汉武帝生前,汲黯等大臣就已指出了汉武帝利用儒家粉饰政治的性质。

第四,汉武帝以后虽然号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并不是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在政治运作背后,实际上是多采秦制,阳儒阴法,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

何谓谶纬之学

它是东汉盛行的一种神学主义政治思想。所谓谶或谶语,是指迷妄之人的预言,多为事关国家兴亡吉凶的政治性预言。所谓纬,是指附会经书之作,多假托孔子以谶语解读经书、宣扬符合。谶纬之学一般以超自然的神话传说和预言为主,其中有不少是对历代帝王兴废的预言。如史称汉光武帝建立东汉,曾得到《赤伏符》的预示。谶纬之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家经学的堕落。

董仲舒

生活于汉武帝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著作主要有《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并吸收阴阳五行家、法家以及西周的天命神权等各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因素,创造了为专制皇权服务的神学主义政治理论。

十端说

它是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他看来,整个宇宙是由十个部分构成,即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加上人,他将之称为“十端”(也叫天端)。十端之间有着内在的生成关系。十端说实际上是将儒家的三才观与阴阳五行说结合而成的。它运用阴阳五行说中关于气的观念、思想来解释宇宙(包括人类社会),以“气”贯通天、地、人,亦即宇宙万象。十端说是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论

天人感应论是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同类相应”现象入手,试图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现象世界的内在关联,论证自然现象与人类及其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的交流关系。他还从阴阳、气的方面加以说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不仅是其天人合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其政治思想(如天谴论)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阐述宇宙万象的本身,而是为了证明至高无上的“天”的存在及其对现象世界的主宰性。

何谓天谴论

董仲舒为限制君权而提出的一种神学主义的政治思想。他认识到,君权过大、君主随心所欲,亦会造成政治混乱,故欲利用天之权威以约束君主。他指出,若君主滥用权力、有悖天道,天将给予责罚。当君主的行为导致政治动乱或危机时,天将显示灾异以谴告君主,若君主不知悔改,天又将显示怪异之象以惊吓君主,君主若依然不知悔改,就将大难临头,甚至王朝覆灭。这种思想一般称为“天谴论”。

三纲五常论(董仲舒)

董仲舒根据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仁义道德思想以及“阳尊阴卑”的神学理论,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的核心是维护和巩固君主的权力,它被用以调整封建社会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

《封建论》

它是柳宗元的政治论文,探讨的是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的国家政体论。《封建论》赞扬了自秦朝开始普遍推行的郡县制度,肯定了其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并以犀利的笔锋驳斥了形形色色的分封制论,以典型的历史事例论证了郡县制的优越性,明确提出历史不能倒退的观点。

何谓“义利之辩”

所谓“义利之辨”,简而言之,是指中国古人就如何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展开的争辩。这里的“义”指对待“利”的正确的态度;“利”指财货、利益、功利甚或求利之心(利欲)。义利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义利问题的探讨活跃了起来,此后的历代思想家都或多或少地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义利之辨”的实质是要回答个人或国家应该如何对待或处理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乃至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

宋代的功利主义

宋代一些知识分子尤其是改革派相继站出来与儒家正统的义利观相对抗,从而形成一股反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潮。它以北宋李觏为发端,中经王安石,到了南宋的陈亮、叶适那里得以完善。宋代功利政治思想是宋明时期代表性的政治思想。王安石变法是离不开其功利主义政治思想的。改革派的义利观是其推行改革的理论武器。王安石说:“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这是将经济活动视为政治活动,并将求功利(理财)视为“义”,政治和经济这两个范畴被引入了义利之辨,是有独到见地的。

李觏的利欲观

1.利欲出于自然。李觏论证了言利、求利的合理性。

他认为,人的利欲出于自然,因而追求利欲也是很自然的事。这是人的生存需要。人的物欲不能得到满足,礼仪也就失却了存在的基础。在上述认识前提下,李觏主张可以堂而皇之地谈论利欲,他说:“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

2.义利统一论。李觏还论证了义利的统一性。

首先,李觏把“礼”的作用尽可能地加以扩大。李觏突破了历史上将礼、乐、刑、政、仁、义、理、智、信并列的传统说法,而是把礼抬高到首位,认为礼是其余七者之本,这七者实际上就是礼的体现。

其次,他把经济生活纳入到了礼的内涵,认为物质财富本身也是礼义的组成部分。在这里,他把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衣食等物质条件,与那些在封建时代视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共同作为礼的基本内容,而且还突出地把前者放在首位。礼与经济生活密切结合了,利与义统一起来。重视现实,发展经济,已经成为礼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了。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初中历史 三大改造练习题(含答案)

《三大改造》检测 【基础不倒翁】 1.“双城县的希勤村,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种情况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B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故选B项。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 ①国营经济②合作社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通过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建立起合作社经济,同时还存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选D项。 3.下图是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一幅宣传画。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颁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农村中的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 D.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3.C 【解析】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农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故选C项。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 )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4.D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目的就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

中国政治与国体答案

1
军人、大学生属于()。
0.0 分
?
A、
基本阶层
?
B、
新兴阶层
?
C、
复新阶层
?
D、
交叉过渡阶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补充渠道?()
1.0 分
?
A、
视察
?
B、
中央派遣工作组、调查组和记者组
?
C、
上访

?
D、
中央工作委员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中纪委的第一位职责是()。
1.0 分
?
A、
维护党群关系
?
B、
维护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
?
C、
维护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规章制度,保障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
?
D、
维护党的尊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关于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0 分
?
A、
使政治制度高度集权化
?
B、

与党政不分的体制高密度结合
?
C、
导致信息传达不通畅
?
D、
有利于推进政府过程民主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5
“议会之母”指的是()。
1.0 分
?
A、
美国议会制
?
B、
日本内阁制
?
C、
英国议会制
?
D、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对于十七大代表产生过程的创新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0 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 6700万3.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 民定宪法4.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D. 邦联制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 5年以上6. 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政治体制7. 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 公民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10. 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11.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2. 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 全国人大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民主集中制1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D. 五年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中国公民的资格B. 成年性C. 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D. 精神健全、正常 E. 爱祖国爱人民2. 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 历史性B. 阶级性C. 权威性D. 层次性E. 稳定性3. 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A. 统一解释B. 部分解释C. 条理解释D. 专门解释E. 补充解释 F. 扩大解释4.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 平等权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信仰自由E. 监督权F.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依法行政D. 司法公正E. 执法必严F. 违法必究6.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A. 质询和询问权B. 视察权C. 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D. 列席其他会议权E. 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F. 提出议案权7. 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A. 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B. 选举权C. 任免权D. 地方立法权E. 监督权F. 否决权8.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 群众路线的原则E. 首长负责的原则F. 精简和效率的原则9. 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A. 成文宪法B. 不成文宪法C. 刚性宪法D. 柔性宪法E. 协定宪法F. 民定宪法10. 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城市居民委员会C. 工会D. 妇联E. 共青团F.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A. 错误2. 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A. 错误3. 中共虽然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但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并不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A. 错误4.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A. 错误5. 我国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修改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策性修宪”的模式。B. 正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15 分。)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D. 不定期召开2.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C. 64.3%3. 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 15个4.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C. 800人5.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决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6.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 五级7.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C. 55个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C. 年满四十周岁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年D. 1954年10.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川11.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 中共中央书记处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初一下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初一下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科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1. 他结束了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隋文帝 D. 唐玄宗.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李芳暑假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发现展台中有一张图片如右图,请问这种货币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的:A.北宋 临安B .南宋临安C .北宋四川D .南宋四川?现在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唐人街”,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你认为其原因应该是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 活跃D. 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A. 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在A .汉朝B .唐朝C .南宋D .元朝.南

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说明了 A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B.南宋时期造船业发达C .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D .南宋纸币流行.重庆的时珍药房曾经排名中国药店连锁药店百强榜第15 位。药店的名字取自于我国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药物学家。这位药物学家著有A. 《资治通鉴》B. 《本草纲目》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有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C.行省制D .军机处 11.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要素。在下列历史人 物与历史事件的搭配中,有直接关联的是 A. 杨坚——贞观之治 B.李世民----------- 制定《贞观律》 C. 隋文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D. 隋炀帝——建立南诏政权 12. 学生李可一家正在观看舞蹈《飞天》,有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 妈妈: 他们把敦煌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考试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专用通关题库第01关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_____。 A: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B: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强调了“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平等发展权。A项说法不正确,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B项的内容在题干中未体现。D项说法片面,“其他发展中国家”不等同于“周边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2012年我国将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补助1050亿元,增长37%。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安排资金358亿元。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安排资金114.83亿元。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_____。 A:平均分配国民财富 B: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C:完善医疗卫生体制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看似繁杂,本质都属于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能。故本题选D。 3\某县委2011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逐渐地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转变为“群众关注什么,组织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初中历史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练习题(含答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检测 【基础不倒翁】 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B )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58年8月前后,新华社先后报道湖北长风农业社早稻亩产7680.5千克;安徽高丰农业社试验田早稻亩产8130千克;湖北麻城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18478千克。上述报道反映的现象是(C ) A.公私合营 B.城市化建设 C.“大跃进” D.发展乡镇企业 3.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C )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4.某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说:“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这表明(C ) 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 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 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 D.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 5.图1和图2是1959年的新闻报道,它们可用来说明当时( C ) A.新闻报道遵循实事求是 B.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发展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6.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 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 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A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 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

D.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 7.“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B ) A.1956年 B.1966年 C.1976年 D.1978年 8.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 A ) A.第一颗氢弹 B.试验通信卫星 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载人飞船 9.诺曼·博洛格是“绿色革命”之父,他因为终身帮助克服全球饥荒而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数年后,中国有一项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它是指( D ) A.西北地区的退耕还林活动 B.全国性的“青山绿水”行动 C.籼型杂交水稻的培植成功和推广 D.反战和平运动 10.下列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C)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 ①国家xx: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xx: 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 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权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④决定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⑤任免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⑥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包括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大会;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主持全国人大预备会议;审查代表资格;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等。 ⑦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2.选举制度主要原则: ①普遍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 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 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 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 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2013)

中国政治制度史 平时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A.皇帝 B.君主C.王 D.总统 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B.西周 C.战国 D.春秋 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A.春秋B.战国C.秦D.汉 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 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A.宋B.元 C.明D.清 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A.夏 B.商 C.西周 D.秦 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 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 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总动员的决定权属于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我国省级政府被赋予制定地方行政规章职权是在 B A.1954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88年 3.毛泽东明确提出和论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原则的文献是 D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4.原选区选民对县级人大代表提出书面罢免要求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D A.2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40人以上 D.50人以上 5.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缺位时继任其职位的是 C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副主席 D.全国政协主席 6.1982年至l993年间,县级政府每届任期是 B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7.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额的是党的 A A.全国代表大会 B.中央委员会 C.中央政治局 D.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于 C A.199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9.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开支的批准权属于 C A.行政长官 B.财政司 C.立法会 D.审计署 10.民族乡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 C A.最低层级 B.主要形式 C.补充形式 D.特殊类型 1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法定人数为 C A.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 B.出席代表2/3以上多数 C.全体代表过半数 D.出席代表过半数 12.当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同意检察委员会中多数人的意见时,可报请决定的是 B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和 A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