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隐喻与转喻

的。应该说明的是,写实或再现类型以转喻或典型化为主,并不完全排斥隐喻的成分;同样,写意或表现类型以隐喻为主,也并不完全排斥转喻或典型化的成分。正是两种成分不同的对比关系,在两种类型的极点之间产生多样的中间状态。 一、转喻——典型化 写实类型的舞台设计主要使用典型化的方法。所谓典型化就是以个别直接体现一般。具体地说,它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再现的具体性、真实性。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典型化强调的是个别、个性。对于舞台设计来说,它的出发点是为剧中人物创造具体的、真实的环境。王文冲在介绍他设计《茶馆》的经验时写道:“一九五七年底,听老舍先生读完剧本后,我非常喜欢这个戏。为了搞设计,我参看了一些有关那个历史时期的资料,也和导演夏淳同志到过几处老茶馆的旧址,可惜,有的已盖成新居,有的只剩下一片瓦砾,一点痕迹也不存在了。我们走访了几位当年坐过茶馆的长者,听了他们的口述,加上手头资料和我久居北京时对生活的理解,不久,初步创作出了一些草图。金受申先生看后说:‘这是北京大茶馆,不一定是‘和泰’或‘广泰’,但这是北京老茶馆,二荤铺的样式。”(《首都舞台美术家资料选》第2页)《茶馆》三幕戏的动作地点都是“裕泰茶馆’,对写实类型的舞台设计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出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北京老茶馆。其真实性足以使当年坐过茶馆的老人给予认可。(图1) 1.《茶馆》设计:王文冲 再现的真实性要求舞台设计在剧场的条件下尽可能接近现实的原生状态,或者用自然主义的话来说,“接近自然”。为了创造出独特的生活气息,细节的真实是决不可少的。美国舞台设计者凯洛格在《蒸气浴》中创造了一间真正的土耳其浴室。评论家们津津乐道于浴室里生锈的水管和褪色的瓷砖。有人甚至说“能闻到汗水和冬青油的气味。”为了真实,设计者专门去伦敦的波特契斯特浴室搜集资料,拍了许多照片。她的目的并不是想复制一间土耳其浴室,而是去寻找对浴室的感觉,或者说,感受浴室特有的生活气息或场所精神。她说:“当你了解了气氛、现实、肌理、色彩、空间、气味时——当你了解到某个空间中所有的一切时,你才能真正地将它放在舞台上,即使你不打算用写实的方法来处理它。”(《American Set Design》第60页)(图2)没有细节的真实就没有独特的生活气息。水管生锈的细节是浴室的特有的特征。自然,典型化也排斥为细节为细节,堆砌细节,象贝拉斯库那样将小东西填满墙壁。选择富有表征性的细节,剔除偶然的,不必要的细节只能加强再现的真实性,而不会削弱它。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研修计划 题目: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概要: 转喻和隐喻实际上代表了基于相同认知机制所从体现的不同认知形式。因此,如何从一个合理的思维角度处理两者的接口问题,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论题。本文拟立足于转喻和隐喻之关系的起因、传统划界,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两者接口做系统分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隐喻和转喻的界面研究扩展到整个人类的认知交流过程中。本研究对隐喻和转喻的划界的研究有助于澄清语言哲学中的许多相关论题,丰富语言研究的认知科学转向,对于揭示语言活动的认知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文献综述: 虽然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已经得到论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两个不同认知过程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类属性互不包容。但尽管如此,在隐喻和转喻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不确定性.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认知域都包含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内,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Radden同时提出了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这一中间概念,并认为传统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位于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两端的原型范畴,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占据连续体轴上的中间模糊地带,它们体现了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随不同的观察视角更靠近某一端。而且,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Radden认为,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包括四种情况,即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概念域由语用含义联系,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概念域由文化模式互相联系,这四种隐喻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形中。转喻和隐喻共有的经验基础首先为连续体的建立提供来源,例如,Lakoff概念隐喻MORE IS UP中垂直高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的转喻关系。范畴结构也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了来源,范畴结构的范畴(整体)与范畴成员(部分)之间的相互指代关系本身就是转喻关系,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系,转喻和隐喻是范畴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基本。此外,文化模式对隐喻的转喻基础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化模式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其要素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属于同一经验领域(Lakoff,1980;Radden,2000),例如,上—下空间隐喻中MORE IS UP和GOOD IS UP的文化价值就在人类的隐喻系统中根深蒂固(Lakoff,1980:23)。当我们理解思想和情感时,情感隐喻虽然突显的认知要素和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如ANGER IS HEAT,ANGER ISFIRE等,但理解的认知基础是一致的,属于共同的经验领域,即不同概念隐喻中的ANGER都会导致某种生理反映。 其实,Ungerer(1996:130-136)在对情感隐喻的详细分析中早已注意到转喻和隐喻的互动现象,只是没用“连续体”这个术语而已。他认为,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映是情感隐喻的转喻基础,但转喻自身不能提供情感的概念结构,必须借助于隐喻所提供的概念潜势。研究还发现,情感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受到补偿原则的支配,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要素突显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不同的情感类型的理解会使依赖程度的标量发生变化,例如,ANGER的隐喻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趋于平衡,但FEAR的隐喻理解更依赖于转喻,而LOVE的隐喻理解则

提喻 转喻 隐喻

转喻、提喻、换称三种修辞手法的对比 三种关系类英语修辞手法———转喻、提喻和换称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常常容易使人混淆。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用法加以对比分析,就不难区分了。 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换称(antonomasia)这三种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目前国内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三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得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了。下面就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作些比较: 1.转喻(Metonymy)的定义与用法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A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has to do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 (1)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 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 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 └→(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 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他为了与邻里攀比而负债。 └→neighbours(用“琼斯家”指代“邻里”) 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我们驾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到海德公园去。 └→a car whose make is Ford(用品牌名指代实物) (2)根据实物名称: 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a rich man (用“钱”指代“有钱人”。) 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 以听到过往的飞机声。└→the noise made by passing planes (用“过往的飞机”指代“噪音”。) (3)根据动植物名称: the big apple(大苹果)→New York city(纽约市) Russian bear(俄国熊)→Russians or the Russian government(俄国人/俄国政府) British lion(英国狮)→England or the English government(英国/英国政府) 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was sent off to war.该国的壮小伙子都被送去打仗了。 └→the strong young men the flower通常用来指代“精英”、“精华”等。在句中,它被用来指代“壮小伙子”。 (4)根据工具名: When the war was over, he laid down the sword and took up the pen. └→arms└→(writing 战争结束后,他放下武器,从事写作。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文章胜武力。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angels into devils;it is humility that makes men as angels.(骄傲可把天使变成魔鬼,谦虚可把人类变成天使。)Too much humility is pride.(过度谦虚便是骄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观又有自己特点:西方人的谦虚观念与宗教基督教有关,在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的影响下,强调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谦虚。上帝是谦虚的,上帝之子的谦逊会得到上帝的恩惠,只有上帝与人之间才存在等级,人应服从上帝的旨意。 同时,谦虚不是贬低个人的实际能力,不是卑贱自我。三、中国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讲到中国文化中的谦虚,一定要区分“谦虚的品 质”与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谦虚礼仪”。前者普遍地被视为一种品质、美德,而后者只是一种交际方法、手段与交际习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常常会使用一种难以定性的策略。说难以定性,是因为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虚品质,也不能被定性为虚伪、不诚实或说谎。例如: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往往不会肯定自己的才能,相反,他会说“哪里,哪里,你做得比我好多啦!”等诸如此类的话否定自己。再如:主人请一群客人在自己家中吃饭,主人会尽心尽力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饭后送客之际,主人不免会说“今天的饭菜简单啦,也不知诸位吃好了没有”。再如:在从对方那里接受自己应得的东西时,接收者往往要推辞一番,而后再不好意思去接受。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人际交往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笔者姑且称之为“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值得说明的是,交际双方都不应受到指责,因为这些不客观的因素对双方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际一方是“编码者”,另一方是“解码者”。作为身处同一文化中人,“解码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编码者”传达的信息。此处的“中式谦虚”只发挥着语言的寒暄功能,而非 诗学功能。四、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 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直截了当和自我展现。他们会有话直说,积极主动展现自我。而中国文化在交 际过程中注重螺旋式接近主题、 含蓄与低调。两种交际方式的差异往往会带来诸多交际不畅。随着中国人不断地走出国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国人走出去的还有中国人的交际方式,这些方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尴尬。不妨看看同样的问题西方人是怎样回答和处理的。 若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会非常高兴地说 “谢谢”,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能力的肯定。再看一则故事: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留学生 小张的房东是西班牙人,他有家店面要转让,打算花20欧元找人写中文广告登在报纸上。小张想着几行转让广 告也不难,就自告奋勇,当场给翻译出来。 房东很高兴地拿出20欧元。 小张心里高兴,这么容易就赚了20。不过嘴巴上还是谦虚了一下,中国人嘛,哪里会那么直接地接人家的钱,于是就谦让了一下:“小事,钱就不用啦。”没想到,房东居然真当小事把钱给收回去了。小张看到房东又把钱塞回皮夹,心里非常后悔。小张若直截了当 地接受这20元钱,双方都会高兴的。在房东看来,小张 是放弃了报酬;但在小张看来,房东不应该把钱收回去。 这则故事反映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中西方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各具特点的谦虚观和人际交往模式,我们不应该带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的眼光看待这种差异。本着文化多元论的精神, 增进相互理解。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入 乡随俗” 的重要性,他们身体力行,在对外交往中慢慢地改变着传统的交际方法,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做到了游 刃有余。 参考文献:[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12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130期M ay2012[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 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 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转喻;惯用语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89-02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李贵垓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汉语惯用语是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语汇。它短小精悍、通俗形象、带有浓烈的口语色彩,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观认为包括汉语惯用语在内的熟语的意义是不可分解的,是“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并认为熟语是独立于人类的概念 系统的。与之相反,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 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熟语是可分解的,其本质是概念 性,而且大多数熟语的意义是可推导的。与熟语意义推 导最为密切的认知机制是隐喻、转喻和常识。惯用语中 所体现的隐喻与转喻特点值得我们从认知角度进一步 研究。189··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张辉孙明智 (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于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 概念转喻; 分类;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1. 引言 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和隐喻一样,过去人们常把转喻看作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Lakoff & Turner 1989, Taylor 1995)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Goossen 1990, Croft 1993, Dirven 1993)。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Dirven and Poring 2003)和专著(Ruiz de Mendoza 2002)。但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和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关于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o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