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预备立宪缘起与失败论析

清末预备立宪缘起与失败论析
清末预备立宪缘起与失败论析

2002年5月宁夏社会科学No.5.May.2002第3期(总第112期)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en.No.112清末预备立宪缘起与失败论析

张淑红

(宁夏大学历史系,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清末预备立宪,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它的评价,历来论者说法不一:指为/骗局0的,无疑为预备立宪的最终失败作了精当的概括;确认并非/骗局0的,却又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清政府选择立宪作为适应社会要求的方案,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清末预备立宪的缘起与失败略作论析,以窥历史事实的全貌。

关键词:预备立宪;二元君主制

中图分类号:D0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92(2002)03-0101-02

历史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后的产物,而在近代中国,二者的关系却颠倒过来,即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及资产阶级产生以前,西方民主制度就已经通过5海国图志6等著作介绍到了中国。这种关系的特殊性,导致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西方民主政治的愿望总是走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及资产阶级政治能力的前面。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在清末社会里孕育成熟以前,一切要求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运动只能以失败告终。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就证明了这一点。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民主运动的相继失败,不断引起后来者的反思:中国民主进程的起点,究竟以何种政体为宜。

关于中国民主进程的起点、速度及建立哪种程度的民主政体问题,不同的政治代表有着不同的设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美国式民主共和国;立宪派起初主张以开明专制为之过渡,后又要求建立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议会君主制政体,即英国式君主立宪;而清政府则主张建立以君主为中心的日本式二元君主制政体。

纵观历史,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议会君主制及民主共和制产生于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资产阶级已占统治地位,人民文化素质较高且具有民主传统的国家;二元君主制多产生在资本主义发展较差,封建势力较强,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且无民主传统和人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也就是说,任何国家民主进程的起步和发展,都是以其经济发展水平、阶级力量对比、民主传统、民主习惯、国民文化素质及政治心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演进的综合反映过程,是以渐进发展为基础的。这种进程,不能速成、不能割断、不能飞跃,顺之则昌,逆之则乱,欲速则不达。清末中国社会,封建势力强大,资本主义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文盲充斥,根本没有民主习惯、自治传统及民主自治的能力,人们既无法像英国人民那样从/过去继承的条件下0立即创造议会民主政治,又没有能力像美国人民那样选择首领乃至总统。也就是说,英式君主立宪和美式民主共和的物质条件,在清末社会里都没有成熟。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特点,清政府选择日本式二元君主制政体,就成为十分必要的方案了。

必要的方案是不是就可行呢?如果我们不是从感情、偏见出发,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九年预备期的内容及实施情况,就会清楚地看到,清末预备立宪方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不仅不是骗局,而且还是一个并非缓进的方案。预备立宪之初,清政府就规划了总体方案和分年执行方案,公之于众,按照方案逐一施行。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逐年推行九年预备立宪清单所列内容,按期设立了咨议局、资政院,急速推行地方自治,准备实行文官考试,要求制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实行预决算,普查全国户口及发展教育、普及文化等;并决定在1917年召开国会,宣布宪法,实行宪政。公正客观地说,这些内容的出现,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收稿日期:2001-11-29

作者简介:张淑红(1970-),女,宁夏中宁县人,宁夏大学历史系讲师。

)

)

101

性质,它标志着我国千百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初步解体,标志着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开端。

诚然,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不免玩弄集权阴谋,但它毕竟不敢拒不执行,对某些重大事情,又不得不按期实行,因为这是在新形势下巩固皇位的惟一出路。便何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国,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极为复杂,在政体变革的转折关头,为了避免社会不必要的动乱,适当加强集权也是必要的。既然如此,那清政府被迫按期推行了预备立宪的各项计划,其欺骗之名又从何谈起呢?换句话说,清末预备立宪,不仅不是骗局,而且还有许多过急之处,如规定7年之内,在全国城镇乡及厅州县地方自治一律成立,乡镇以上一律设立审判厅;9年之内人民识字者必须达到20%;等等。试想,在清末那样一个文盲充斥、缺乏文化素养及民主自治能力的社会里,难道这些真是一蹴而就的事吗?正如梁启超在5立宪九年筹备案恭跋6里指出的,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他说,树人之计,期以百年,/虽以德国、日本教育之盛,而发达之程序,且经十年犹未能增进一倍,今我乃欲两年而一倍,三年而五倍,天下有如此容易之业耶?0虽有过急之处,作为晚清政治中一项重大政策,清末预备立宪方案的若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奖励投资新式企业的规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客观上有利于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军队的改革,有利于加速我国军制向近代化演进;等等。因此,对于清末预备立宪应予基本肯定。但是,值得肯定的未必就能畅行无阻。那么,预备立宪失败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第一,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清政府搞预备立宪是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强烈要求和世界大势驱迫下不得已而宣布的,不是整体思想认识自我提高的结果,因而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清政府无论指导思想、方针政策,还是具体措施,都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愿望,同立宪派自始至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由于政府的意图尚不十分清楚,立宪派的力量有待于集结,分歧和矛盾还不那么尖锐、突出,随着预备立宪步骤和措施的逐步展开,立宪派力量的增强和认识的提高,二者的矛盾愈益不可调和,斗争愈益激化,终于导致立宪派由政府的支持拥护者走向政府的对立面,变为敌对势力和掘墓人。

第二,采取了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初,便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清政府没有考虑到两国国情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又没有考虑到两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区别,故而使这种拿来主义变成了东施效颦。清政府一厢情愿地把日本模式移植过来,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怎能使资产阶级立宪派欣然接受?围绕着立宪层次的高下和立宪速度的快慢这两大焦点,立宪派和清政府展开了长期而坚决的斗争。清政府刚愎自用,牢守君主大权政治主义,不作丝毫让步;立宪派针锋相对,誓不妥协,矛盾逐级上升。立宪派由不满而失望,由失望而怨恨,由怨恨而转向革命。到1911年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时,立宪派越发感到政府无可救药,思想认识发生飞跃,由昔日的抵御外患一变而为铲除内患,坚决主张打倒腐败专制的清政府。立宪派与政府的斗争也激化了政府与地方之间、满汉官员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终于使清政府完全失去了预备立宪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立宪政治化为泡影。

第三,缺乏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预备立宪实质上是一场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流血的社会革命,虽由立宪派促成,但实施却在政府。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这一艰巨的政治改革任务,国家政权首先要转移到资产阶级或其政治代表手中,组成一个有谋略、有才干、有决心将改革事业推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但是如前所述,清政府实行的立宪又是民主非常有限的政治,其目的在于巩固君主大权,因而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将国家政权移交到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手中。具体领导预备立宪的只能是按照君主立宪之制组织起来的内阁。但是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皇族7人的事实,是立宪派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立宪派认为内阁成员们在预备立宪之前都是封建官僚,预备立宪之后又没有考察过资本主义国家,也未认真学习研究过西方的政治学说,在潮流所驱下思想意识虽有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转移到资产阶级立场上来。

第四,政府腐败透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末社会是一个贿赂公行和升官发财的社会。整个官场贿赂成风,腐败透顶。官员们整天忙于逢迎拍马、受贿行贿、搜刮民财、蝇营狗苟,哪里会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宪政、筹备立宪呢?正因为这些官员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在封建专制时代都得到了好处,因而他们对待预备立宪也以是否对其有利为标准。实行立宪、国民参政、监督行政、官员的进退不再完全属于朝廷,还要取决于国民公论,因此他们害怕民权发达以后再不能为所欲为,一旦不慎,还要丧失名位利禄。所以清末大小官员们大都视预备立宪如洪水猛兽,嫉之如仇,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将预备立宪葬送在艰难的实施途中。同时,清末的统治机器业已运转不灵,消极怠工、敷衍塞责成为政府机构中的普遍现象;当权者视朝旨若具文,从不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官吏限于考试,对筹备宪政做了一些工作,但都学会了一些因循玩忽、粉饰成绩、虚应故事的本领。对于吏治腐败黑暗,朝廷是清楚的,也曾三令五申进行整顿。仅1909年和1910年两年,经载沣批准革职的大小不称职官员就达千人以上。然而,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各级官员上下左右之间互相勾连、盘根错节、彼此庇护,根本整顿不下去。腐败不除,败局难挽。

(责任编辑孙颖慧)

)

102

)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学号:09313242 姓名:吴威其实,对于辛亥革命起因的问题史学界早就开始研究讨论了,无论是中国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甚至是海外学者都有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有部分的偶然性,但其爆发是大量历史因素累积起来的共同结果。其中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这里我想着重总结有关思想及政治因素的论述,至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接下里我会仔细阐述。 一、引起辛亥革命的思想因素 一场革命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各种思潮推动了并诱导了革命的发生。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的大量社会思潮,包括反清排满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国粹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思想因素为其中的三个内容。 1、反满排满思想。对此研究较好的有刘大年的《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他更多的从阶级利益方面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认为“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直接目标,具有浓厚的反满民族斗争色彩······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1高明和高燕军的《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2赞同并延续了刘大年的观点,将反满与阶级斗争进行联系。钟珍维的《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3、钟卓安的《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4和张振铎的《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5则都从当时危亡的民族局势来分析,反满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使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的目的。 2、民主共和思想。郑克强在其《略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一文中认为“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先进性和实践性”6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力的。美国学者沙培德在《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7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情况的新视角。刘义辰的《论清末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起》直接认为民主共和思想是“反对封建、反对复辟的思想武器”8,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做了思想准备。 3、国粹主义思想。这方面的研究有杨天石的《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9、房德邻的《论国粹主义》10认为“它鼓吹‘排满革命’,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对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其实是狭隘落后的一种思想,是反满思想的极端化表现,很快就退出了历史。此外,郑师渠则有专著《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11一书,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比较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比较

摘要: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依次出现,启动并推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两次新政的主要内容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并且都是在重要的对外民族战争以后出现的,这是两次新政的共性所在。但是这两次新政在其各自的历史原因、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新政发动者与所处的时代中心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看待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需要我们客观分析。 关键词: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中国近代化资本主义近代化 洋务运动简介:洋务运动是在19 世纪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其主要领导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他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为了维护自身在清政府存在前提下获得的利益,他们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立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口号。 清末新政简介:清末新政是指1901—1911 年,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的危亡,迎合新兴阶级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在我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现就以下几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历史背景及目的 历史背景方面 相似之处: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 有着非常类似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民起义斗争的沉重打击。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太平天国进行激烈抗争的时期。洋务派大企业创立时,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仍有太平天国余部、捻军及各少数民族起义继续战斗。在太平军旗与捻军勇猛冲击下,八旗绿营一触即溃,土崩瓦解,清朝政府不得不动员汉族地主组织团练, 产生了湘军和淮军等地方军队势力。清末新政比洋务运动晚了四十年。当时,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刚刚被镇压下去,但人民起义斗争仍然没有结束。在这种形势下,穷途末路的清朝政府搞起了新政。 其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入侵。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

浅谈清王朝封建统治衰败的原因

浅谈清王朝封建统治衰败的原因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开始了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为了保证这个过渡的顺利实现,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政治上使国家由君权主义的社会步入到民权主义的社会,即在彻底清除封建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民主的、统一的和民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国家政权,并使之沿着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运行。对清政府来说,如果它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及时而有效地对其政治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中国就会较为顺利的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反之,就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会使自身的统治出现全面的危机,并最终导致其垮台。事实上,清政府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现代化挑战,不仅没有能够采取有效的回应措施,相反,其政治统治却不断呈现出日趋衰败的迹象。 在清王朝的统治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特别是鸦片战争前的四、五十年间,农民起义的次数增多,斗争规模也在日益扩大,这些起义大大震撼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表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它的尽头。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内部现代化因素的不断增长,中国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但由于中国的现代化因素并不是通过自身生产力的发展积累起来,而是由外国的殖民侵略带来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在受到外部现代化挑战时所做出的一种被动的反应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在政治领域内,就不可能像原发现代化国家那样,拥有足够的时间,以使其政治的发展接受现代化因素,并逐步对其政治制度加以调整,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加上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本身固有的封闭、保守和僵化的没落属性,直接削弱了中国对现代化挑战做出积极而有效反应的能力。这样,政治衰败就必然会成为近代中国封建政治统治最显著的特征。 首先,政治结构本身的衰败。自19世纪初以来,清政府政治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之处就是向过分专制型集权的发展。而这种趋势的加强,不仅损害了职能部门的权力和效能,而且打破了权力体系的平衡与稳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权力的纵向关系中,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室),从而导致省这一级的中层政权和县一级基层政权的萎缩,后来当地方势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则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离心倾向。二是在中央政权内部,内朝的皇帝和亲信集团的权力在不断加强,而外朝内阁的权力不断受到削弱。由于清政府权力运用的直接目标是获得下属和人民的臣服,而不是去积极地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尽管权力在不断集中,政府动员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却并没有相应增强。特别是当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失去了久已存在的均衡之后,中央对社会的支配能力也就不断丧失了。 其次,从权力体系的运作来看,上述政治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极其明显的消极结果。权力不断专制型地集中,以及过于强调权力体系中各部分间的消极牵制,必然会泯灭官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进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到19世纪中后期时,官员们玩忽职守的例子已经比比皆是。因为在动辄得咎的情况下,积极和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很容易给政敌们留下把柄。而在由互相牵制的罗网所形成的官员互相倾轧的官场风气中,防范政敌的倾轧不能不成为官员们的头等大事。由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实上成为官员们共同信奉的哲学。但是,虽不求有功,却不能不求升官晋爵,于是,粉饰太平、层层相助就成为普遍的为官之道。敷衍塞责和虚夸假报之风的盛行,极大地损害了当时中央政权治理社会和统治国家的能力。 最后,19世纪中国的官场腐败、官员的贪污、受贿等现象日趋广泛和严重。这种趋势在l8世纪即已开始。后来虽有嘉庆时代的改革,但腐败之风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愈演愈烈。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的原因 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在第一届责任内阁中,新内阁以奕劻为首,皇族成员占了5名,且掌握军事、财政、外交等重要部门。载沣这样做,只是“形式上的加强,非但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且这种做法只能激起汉人的排满情绪”〔7〕,“越发加深种族的反感……并认识到当此内忧外患日深之时,为了保住国家,决不能把政权交给如此自私自利的满洲朝廷”〔8〕。从而使统治集团内部本来就已很深的矛盾更加激化。主持军机处和外务部、负责官制改革实际领导的庆亲王奕劻素以贪黩著称,与其子载振屡遭言官弹劾,奕劻怀疑言官受大学士瞿鸿禨指使,唆使学士恽毓鼎弹劾瞿,又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结果瞿被革职开缺回籍。领导集团内部如此,其他各部尚书之间也是势如水火,互相攻击。学部尚书张百熙与侍郎唐绍仪“因事互相揭参”,结果张遭到申饬,开缺归里,忧愤成疾去世。1907年云贵总督岑春煊入京任邮传部尚书,弹劾靠贿赂而当上侍郎的朱宝奎,为奕劻所不容,于是借口广东会党起事,调岑为两广总督,将岑逐出京师。岑行至沪上,托疾不行,拒绝赴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冲突如此,而其他“在位诸臣,人各有心,或阳奉阴违,或始勤而终怠”。这就严重削弱了对政治改革的领导,加深了王朝统治的危机。 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

清末边疆新政研究述评

2002年8月清史研究Aug12002 第3期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3 学术动态 清末边疆新政研究述评 赵云田 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学术研究逐渐进入正轨,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确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外学术交流,也扩大了中国史学界的研究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史学工作者对以往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反思,于是,过去一些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些不太全面的结论也得到了修正。清末新政的研究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清末新政中占有一定比重的边疆地区的新政研究尽管还很不够①,但是,随着清末新政研究的日益深入,清末边疆新政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已经出现了10多篇专题研究论文,而且表现在史学工作者在地方史、民族史、近代化、人物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反映了清末边疆新政在晚清史和边疆史研究领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下面,对20多年来清末边疆新政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的评述。 (一)专题研究 对东北、蒙古、新疆、西藏清末实行新政的情况,史学界都已经有专题论文发表。王建中、贾诚先在《试论清末东北“新政”》②中,论述了清末东北“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客观作用。作者认为,东北“新政”是自上而下实行的部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一方面表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时,幻想以此来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顺应了东北人民抵御日俄侵略者和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陈章范在《清末黑龙江置省后的“新政”》③一文中,探讨了黑龙江省实行新政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土地全部开禁,在省城设立垦务总局专司其事;其次是实行全省行政改革,对各级管理制定章程,整饬吏治;第三是屯垦防边,设置卡伦;第四是清理财政局,整顿税收;第五是修建图书馆,创办报纸。赵云田在《清末东北地区新政述论》④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述了东北三省实施新政的举措。文章认为,从新政的实施者主观意图上看,清末东北地区实施新政,是在东北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新政的具体筹办者,企图通过新政的实施解除边疆地区危机,抵御外侵,振兴国家。从新政实施的客观效果上看,大办学堂,振兴教育,设立厂(场)矿,发展经济,使东北地区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从新政实施的结局来看,清末东北地区实施新政,最终是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夭折,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是清末东北新政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邢亦尘在《略论清末蒙古地区的“新政”》⑤中,分析了清末新政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清末蒙古地区新政的主要内容,论述了移民实边与新政的关系。作者认为,深刻的国内外危机,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要对付日益加剧的列强侵略,平息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只有变法革新,才能欺世盗名,苟延残喘。这是清末推行新政的根本原因。蒙古地区实行新政,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主张,对推动蒙古社会进 [收稿日期]2001-10-20 [作者简介]赵云田(1943—),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611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 1.历史回顾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机,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然而,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清末立宪研究文献

清末立宪研究文献 中文之部 一、著作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戴逸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费正清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 《革新派巨人康有为》林克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林增平等主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出版。 《梁启超与立宪政治》董方奎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赖肖尔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法)弗郎索瓦·魁奈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人民出版社1993年。 《清末新政史》张连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法)白吉尔著张富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近代对民主的追求》徐宗勉、张亦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近代中国宪政史》殷啸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出版。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出版。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出版。 二、论文 1、总论 《论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董方奎《安徽史学》1990-1 《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侯宜杰《历史档案》1991-4 《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史学月刊》1991-4 《清季政府及其覆亡论析》迟云飞《北方论丛》1992-2 《清政府为何灭亡在1911年》迟云飞《求是》(内部文稿)1991-24 《清政府衰败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条件》迟云飞《湖南师大学报》1992-1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萧功秦《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慈禧新政评议》刘平《学海》1993-5 《略论清末改革的社会背景》罗大正《齐鲁学刊》1994-4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徐宗勉《近代史研究》1994-4 《论清政府与清末近代化的迟缓》季云飞《学术月刊》1994-3 《改革开放的历史误区-湖北新政运动失败探析》宋亚平《近代史研究》1994-1 《晚清地方势力的发展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对策及影响》朱英《辛亥革命研究动态》1994-4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马勇《近代史研究》1995-1 《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朱英《近代史研究》1995-2 《论晚清近代化的制约因素与政府作用》陈今晓《中州学刊》1995-5 《清末政治体制改革刍议》沈振群《江西师大学报》1995-1 《清末新政失败论议》谢俊美《历史教学》1995-11 《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张连起《学习与探索》1995-2

清末预备立宪

清末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20世纪初,由于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和群众反抗斗争的持续高涨,使清政府感到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与此同时,由于清政府的“新政”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改革,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批评,他们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以挽救严重的危机。1904年,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本和沙俄为争夺东北权益和领土的战争,软弱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严守中立”。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给中国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官僚士大夫以很大的刺激和震动,他们分析日胜俄败的原因,认为是立宪国战胜了专制国,于是,要求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 迫于各方压力,1905年10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享等五大臣出国“出洋考察政治”。1906年7—8月间,考察宪政的大臣回国。在召见中,他们提出了实行立宪有三大好处:“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这成为清廷实行立宪的指导思想。1906年9月1日,慈禧正式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第二天,下令进行官制改革。 清朝最高统治者企图通过立宪来巩固自己的特权,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族官僚则企图借立宪限制满族亲贵的权势,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中央官制也有五不议:军机处、内务府、八旗、翰林院、太监不议。在这种情况下,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宣布中央官制改革方案: 一、军机处不变,“一切规制,著照旧行。其各部尚书均著充参预政务大臣,轮班值日,听候召对”。 二、设外务、吏、民政、度支、礼、学、陆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等11部,“各部堂官,均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 三、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 四、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练兵处、太仆寺并入陆军部;都察院改为都御史一员、副都御史二员,六科给事中改为给事中,“其余宗人府、内阁、翰林院、钦天监等均毋庸更改”。 通过这些调整,各部13名主管官员由满汉平分变为满9汉4,又将一些重要部门:外交、陆军、度支和农工商等部的实权集中到满族亲贵手里。还将地方督抚中最有实力的汉族官僚袁世凯和张之洞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内调为军机大臣。1907年,清政府又公布地方官制改革,将各省督抚的军权、财权分别收归陆军部和度支部。 官制改革,旨在排斥汉族官僚和削弱地方督抚的势力,借以巩固满洲贵族的统治。1907年秋,上谕宣布在中央筹备资政院,各省筹备成立谘议局,准备作为议会的过渡。随后,将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归并会议政务处于内阁。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该大纲以确保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以及附属法《议院法选举法要领》,规定9年内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1909年各省成立谘议局,1910年中央成立资政院。 但清政府的9年完成立宪的规定引起各省立宪派的强烈不满,1910年,他们在北京发起了三次请愿运动,要求明年即开国会。在立宪派的压力下,1910年11月,清政府被迫将预备立宪期限提前三年,即“宣统五年实行议院……预即组织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颁布新订内阁制,新内阁中共计13人,其中满族7人,汉族4人,蒙古1人,汉军旗1人,其中皇族竟占了5个,因此这个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这使立宪派感到大为失望,大多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 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清末新政的成败

清末新政的成败 2011-10-03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高放来源:学习时报字数:6181 清廷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1898年镇压了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之后,很快引发了 1900年义和团的暴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在国难加深的险境下,慈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大清王朝的世代威权,不得不从 1901年重新开启变法,推行新政。以往史学界对新政多加否定,甚至认为“新政实际上是一种苛政”。这有失偏颇。我认为清末新政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政府在新世纪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清末新政历经10年多,大体上可分为前5年与后5年两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法制方面的成就后期比之前期更为显著。但是新政终归失败。其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值得重新总结。 经济方面,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1902年 2月的上谕强调提出:“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同时又指明:“振兴农工商业,以保利权。”(《光绪朝东华录》总节 4830页)可见振兴农工商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主权以抵御外国资本入侵,这个宗旨是明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尤其是义和团的内乱和八国联军的外祸给农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新政从恢复农业起步。主要措施是激励开荒屯田,扩大耕地面积,改进农业技术,大力兴修水利。由官方兴办农事试验场,是破天

荒的新举措。1902年首先在保定办一所农事试验场,1906年进而在福州、北京、济南、盛京(沈阳)等地增设开办,引进日、美等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具(如洋犁、畜力机器、割麦器、玉米自束器)等。现代化工业也开始由官方倡导。1901年开始由北京进而在多省设立工艺局或劝工局,用招股办法开办股份制企业。官办企业与民办企业并举。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新政期间铁路发展尤其迅速,到1911年约达9000公里,比1895年约增长20倍。其中京张铁路在詹天佑总工程师领导下从1905年开工到1909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完全自立自建,又有“詹天佑挂钩”的创新,震惊中外。电报、电话业务开始独立自立发展。1905年北京建立的京师华商电气公司,发电设备为150千瓦。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个发电厂,标志着我国迎接世界电气化新时代的开端。电气化开始起步。1905年天津首建电产品工厂(制造电震子、起电盘、电铃、电池等),1906年天津出现有轨电车,1907年上海设官办市内电话局。工商业和金融业随即获得新发展。清廷于 1903年设商部,鼓励各地兴办商业公司、轮船公司,保护私营商业权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第一次有明显迅速增长,1907年比1900年几近翻一番。部分商品如耐火材料、棉纺织品、面粉等开始投进国际市场。1903年开设铸造银钱总厂,发

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

·学术动态· 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 陈向阳 进入90年代以来,清末新政研究逐渐升温,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随之涌现出一些新热点或新领域,并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就清末新政研究中出现的这些新动向作一概略介析。限于学识、资讯与篇幅,不当与不周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新成果、新观点 近年来,清末新政研究成果明显增多。据笔者粗略统计,从1990年至1997年初约7年时间,国内共发表清末新政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两百来篇,而此前从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仅约百篇出头。尤其是近年还出版了《清末新政史》(张连起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清末宪政史》(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朱英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多部较有份量的研究专著,更是前所未有。至于部分涉及清末新政内容的著述为数亦不少。

大批新成果的出现,扩大了清末新政研究的规模和范围,也使清末新政研究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许多传统观点和定论受到质疑和挑战,大量新观点纷涌而出。兹择要述之。 (一)关于清末新政的性质 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一言以蔽之曰:“反动运动”。这一观点目前仍不时可见,但近年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具体表述又各有不同,主要有四种意见: 1、认为清末新政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季云飞等持此论。① 2、认为清末新政是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持这种观点的有蒋华志、王建科等人。② 3、认为清末新政是一场近代化或现代化性质的改革。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③。郭世佑和曹立前、郭大松等人也有类似看法。④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⑤。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⑥。近来,持此论者颇众。《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①②③④⑤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曹立前、郭大松:《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山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守中:《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 蒋华志:《清末新政新论》,《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王建科:《再论清末新政》,《学海》1993年第6期。 季云飞:《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中国近现代史(9.2)--“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第九讲:“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 识记、认知清末新政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正确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通过学界对清末新政的不同看法,客观评价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客观的评价观。 教学重点: 1、清末“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 2、正确对清末新政的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学界对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 2、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如何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的评价观 教学内容: 一、清末“新政”的概况 第一阶段主要推出了官制、学制、兵制、工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另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末新政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是进行体制变更。主要内容包括: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等。 二、学术界有关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探讨 (1)“他败论”。其基本观点是“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末新政的中断”。 (2) “自败”论。将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认为即便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3)综合因素影响。 三、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韬略层面上:看“新政”重大战略出台的动机、时机。 谋略层面上:看清政府有关“新政”改革的整体规划 。 策略层面上:看清政府如何处理推行“新政”过程中所碰到的两难困境。 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厉行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方方面面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宣布改革的恰恰是不久前发动戊戌政变的西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 1.改革背景 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 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往朝代,她们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重农抑商,而清政府却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对这一实行了数千年政策的否定确实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决心和勇气;同时,这种政策也是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重义轻利”思想的巨大冲击,引起了人们价值关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清廷的的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经济改革的成果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总额

清末的预备立宪

清末的预备立宪 (一)《钦定宪法大纲》(1908) 1.定义与性质: 清廷宪政编查馆编订,于1908年8月颁布。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2.结构与主要内容: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第一部分14条规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军等各方面的绝对权力,维护皇帝尊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权力等。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的诸项义务,并加以种种限制。 3.特点:皇帝专权,人民无权。 4.实质:给封建君主****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了满 洲贵族维护****统治的意志及愿望。 (关键词记忆:宪政编查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二)“十九信条”(1911) 1.定义: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 2.公布背景。1911年清王朝迫于武昌革命风暴,匆匆命令资政院迅速起草宪法,企图度过危机,资政院仅用3天时间即拟定,并于11月3日公布。 3.内容: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且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 (关键词记忆:资政院) (三)谘议局与资政院 1.谘议局 (1)定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筹建于1907年,1908年7月颁布《谘议局章程》及《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 (2)实质: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下的附属机构。 (3)宗旨、权限: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决算预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 2.资政院 (1)定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筹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资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设立。 (2)性质: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 (3)内容: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等。但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还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摘要: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至9月21 日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但是却对近代中国有很大的意义,对后来的辛亥革命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探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对当代中国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戊戌维新运动;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变法; 在中国5000 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代都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拥有惊才绝艳的智慧, 他们拥有远超世人的长远目光,他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不顾自身,敢于在民族危 亡之际挺身而出,挑起振兴中华的大任。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投身于戊戌维新运动的那些人就是那一代中国的脊梁。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及过程 19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1895 年公车上 书公车上书 4 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犹如晴天霹雳,朝野震惊。在北京参 加会试的举子们群情激愤,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这次上书由康有为起草1300 多人签名,史称“公车上书”。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对政府触动不大,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公车上书”拉 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1898 年 1 月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4 月,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6 月11 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但是,仅仅103天之后,1898年9月21日的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仅仅持续了103天就是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洋务派曾经掀起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 洋务运动。但是,洋务派只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等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甲午战争 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时候,维新派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理论思想,都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 的思想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失败原因:(1)失去权威,由兴到衰。西太后和光绪帝先后离世,清王朝没有一个权威人物能够驾驭新政,故新政不可避免要失败。 (2)上层不和,元气大伤。统治者上层满族贵族与汉族官僚的矛盾,及满族贵族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特别是溥仪上台后,载沣与袁世凯的斗争更加激烈。(3)军队失控,无以保障。北洋新军的实权掌握在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尾大不掉。另外对革命党人对争取新军的活动防范不够。 (4)处置不当,丢失民心。解散政闻社,镇压国会请愿运动,成立皇族内阁,这些违背民意的做法,使得各阶层人民都开始反对清政府。 (5)操之过急,欲速不达。立宪改革出台过于迅速,铁路国有政策严重失误。因小失大,给整个改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