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功能CT评估下的机械取栓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功能CT评估下的机械取栓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功能CT评估下的机械取栓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功能CT评估下的机械取栓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26T11:54:02.45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潘溶溶

[导读]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CT评估下,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潘溶溶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功能CT评估下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名,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功能CT下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血管再通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CT评估下,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CT;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48-01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流灌注,措施是进行早期的溶栓治疗。机械取栓作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功能CT评估下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名,其中男性30名,女性24名,平均年龄在47.19±5.86岁。在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功能CT下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27名患者。所有患者在年龄、病情、病史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临床纳入标准(1)发病6小时内;(2)年龄在18-80岁范围内;(3)CT显示无明显低密度区,而CT灌注则发现相关区域出现低灌注;(4)脑功能严重损害持续1小时以上;(5)患侧肢体的肌力为0-3级;(6)NIHSS评分>4分;(7)DSA、头部CTA和MRA提示脑内动脉有急性闭塞症状。

1.2.2临床排除标准(1)近期有颅内出血或者其他系统大出血,有急诊外科大手术;(2)近期有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的病史;(3)有血液疾病或者出血倾向;(4)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妇女。

1.3治疗方法

1.3.1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推注0.9mg/kg的rtPA,注射总量维持10%左右,剩余部分在1h内静脉泵入,定期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

1.3.2机械取栓 CT下评估患者脑梗死情况,患者1%利多卡因局麻,右侧股动脉穿刺,全身肝素化,植入6F动脉鞘,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探头送入病变部分,显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枝代偿情况,将导丝或者输送系统的导管头端送过血栓部位,释放支架,造影后撤出支架,观察取出的血栓,同时回抽30ml导管内的血液,防止血栓再次进入脑血管。经CT评估患者无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后,撤出动脉鞘,包扎穿刺点。

1.4疗效评价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并发症。血管再通率的判断标准:完全灌注为1级,部分血流灌注为2级,仅渗透但没有灌注为3级,无灌注且无血流为4级,其中1-2及为血管再通,3-4级为血管未再通。

1.5统计学方法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的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的比较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管被血栓堵塞,因此溶解血栓、取出栓子,恢复梗死部位的血流灌注是主要的治疗目标。常用的静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