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简本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简本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简本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简本

一、规划背景

金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历来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经过50年的资源综合开发特别是建市28年来的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市区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06年金川公司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07年金昌市被确定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将金昌列为全省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之一。

金昌市经济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以矿产资源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化工产品加工生产为主导,资源和能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短,对金昌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十一五”期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金昌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7年底,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和金昌市经济委员会编制完成了《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评利用金川区、河西堡镇、永昌县城往年部分监测点位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金川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差,SO2、PM10 超标较为严重。PM10 全年超标率为12.0%,SO2超标率为6.3%。永昌县SO2 、NO2 均不超标,但TSP及PM10出现超标,环境空气质量一般。河西堡镇区域各监测点位SO2、NO2 均不超标,但TSP及PM10超标严重,环境空气质量一般。

(2)环评利用金川区、河西堡镇、永昌县城往年部分地下水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地下水质量差别较大,部分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差,而部分区域地下水质量又能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

(3)金川区声环境质量较好,其中一类混合区噪声达标率 81.9% ,二类混合区噪声达标率 96.8% ,三类工业集中区噪声达标率 97.2%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噪声达标率 100% 。永昌县部分区域环境噪声及敏感点噪声值基本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2 类标准要求,但交通噪声超标严重,昼间、夜间最大超标率达到 100% 。河西堡镇为工业重镇,工业区及周边敏感点噪声出现超标现象,居民区环境噪声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2 类标准要求;交通主干道

河雅路、永河路车流量较多,出现超标现象。

(4)环评利用金川区、河西堡镇、永昌县城往年部分土壤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靠近金川公司尾矿库区域土壤铜、镍有超标现象;永昌县城金属制品加工区铬有超标现象;河西堡镇采用的监测数据未出现超标现象。总体来说,金昌市靠近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或工业企业生产车间附近的土壤已遭到污染。

(5)金昌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但综合利用率低下,绝大部分都堆存在固定场所;金川区和河西堡镇生活垃圾已得到妥善处置,但永昌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还未投入使用,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

(6)金昌市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堆存量大、生态环境恶化。

三、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工业发展布局及主要产业

金昌市在工业发展布局中,已经形成了以金永公路为轴线,以金川—河西堡—永昌为节点的“ 一线三点” 的经济带。金川区已经形成了甘肃金昌经济开发区和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区,金川公司以发展有色金属和原料化工及深加工为主业,同时扩大资源量和做好镍、铜、钴、贵金属、稀有金属、新材料、原料化工产品。河西堡镇依托金川公司产业链条的带动,以及长期发展形成的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已基本形成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即金化集团领军的化工产业,以永电公司为主的能源产业,金泥集团领军的建材产业,以金铁公司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四大重点企业的工业产值占河西堡镇工业总产值的 80%以上。永昌县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已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冶金产业、机械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产业。

(2)金昌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昌工业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地域特征明显,但从深层次上分析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与大企业之间的关联度较小;主导产业受国内外市场影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工业能耗高,污染严重,资源环境面临压力较大。

(3)核心企业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金昌市七大核心企业能耗、电耗及水耗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2008年“三废”排放指标较往年已有了明显的降低,但仍存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部分企业工业废水回用率低,绝大多数企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产业链短、工业园区企业之间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的诸多问题。

(4)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金昌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利用比例较少,由于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金昌市清洁能源开发潜力较大。

金昌市水资源极其匮乏,但随着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金昌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但工农业用水供需矛盾仍日益突出,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工业及城镇生活节水力度不够,污水未达标排放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

目前整个金昌市只有金川区部分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河西堡镇和永昌县城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较大浪费,而且对地表水体有一定污染。

金昌市原尾矿坝垃圾处置场库容已饱和,已封场停止使用。目前金昌市区和河西堡镇共用龙景山垃圾

处置场,永昌县垃圾填埋场已建成,但还未投入使用。金昌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低且利用难度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还没有较好地对接。支撑循环经济的环保产业发展滞后,技术体系不够健全。

金川区、河西堡镇及永昌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较低,以小型锅炉为主的分散供热仍为主要供热模式。供热效率较低,环境污染仍然比较严重。

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概况

(1)规划期限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期限为2006~2010年;中远期期限为2011~2020年。

(2)规划目标

近期在企业内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补充生产间联系缺失的“循环经济”相关链条和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力争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鼓励企业之间打破封闭,将物流、能流系统有机集成,使企业间能量梯级利用,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从而逐步实现产业衔接完善、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着力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远期企业清洁生产持续实施,以金川公司为主体的产业链条继续向下游延伸,组建跨区域的生产循环链;同时壮大化工产业,使其成为新的循环经济增长点;金昌开发区、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区除突破自身的发展,形成生态耦合以外,加强与园区外企业以及与金昌市外围企业的循环共生;继续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力度。

(3)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对金川公司、镍都实业公司、金铁集团等核心企业从循环经济目标、循环经济发展任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4)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对金昌开发区、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进行了产业定位和重点产业规划,金昌开发区主要依托金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有色金属和无机化工产业发展,大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低污染产品,发展配套产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努力建设国家级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基地及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无机化工基地。河西堡工业园以化工产业集群为核心,利用河西堡镇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永昌工业园主要是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

(5)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规划

能源利用与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建立节能示范小区,推进建筑节能技术,对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积极推行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建立节水型城市生活体系、建立城市中水循环回用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垃圾分类回收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规划: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实施废旧物资回收,鼓励发展城市层面的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推广双元回收系统、建立区域性回收中心。

集中供热系统规划:加大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行热电联产,优化金昌市热源布局,规范行业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和规范金昌市集中供热市场,逐步完善金昌市集中供热的管理体制。

五、规划的合理性

1、产业定位与布局的合理性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根据金昌市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空间布局,形成以金昌开发区、河西堡工业聚集区、永昌工业园区为主体的特色园区。规划将同类产业聚集在一起,一是可以使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关系,建立产业链结,互相利用各自产品、副产品甚至废物,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废物排放;二是充分利用了各地区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主导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2、规划项目的合理性

(1)规划项目与产业结构的符合性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78个重点项目中金昌开发区投资2.5亿元的绿色建材系列项目和年产8000万条塑料编织袋项目生产产品不明确,无法判断是否符合产业政策,金铁集团新建2#烧结机(33m2)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限制类项目,其余75个重点项目均为鼓励类和允许类项目。

(2)规划项目的完整性

①矿产资源节约规划的合理性

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金川公司近期以提高贫矿资源开发技术为重点,突破技术难关,减少对富矿的开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以缓解资源的压力;远期进一步提高对共伴生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充分考虑了金川公司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和开发实际,矿产资源节约规划较为合理。但在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中,也应注意铜镍矿以外的其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提高选矿回收率,加大对低品位矿石的开采和利用。

②节水规划项目的完整性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从调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及农业灌渠改造等方面进行节水,大大增加了金昌市可用水资源量,仅调水工程规模为2.1×108 m3 ,污水处理工程及农业灌渠改造每年即可节水约4000×104 m3 。从金昌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及排水现状,金昌市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农业节水潜力大,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还应从加快喷滴灌设施生产入手,为金昌市发展喷灌、滴灌提供设备支持;金昌市工业主导行业为冶金、化工、建材、能源,工业技术水平在全省已位于前列,但仍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在企业内部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型产业和企业,并且推行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重复水利用率来进一步挖掘工业节水潜力;废污水处理设施还需进一步健全,加大废污水回用率

③清洁能源利用与节能规划的合理性

目前金昌市工业及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均以煤炭为主,优质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偏低,能源消费配置极不合理,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由于燃煤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金昌市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目前金昌市在清洁能源方面发展较快,但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较小,清洁能源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风力发电、天然气利用、水力发电、秸秆发电、沼气池建设等清洁能源作为金昌市能源利用的发展重点,并且通过发展建筑节能、工业企业内部节能技术改造的工艺节能,金昌市及河西堡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来实现金昌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是十分合理的。

④金昌市主要工业副产品及“三废”利用规划产业的完整性

金昌市主要工业副产品及“三废”利用规划较为全面和合理,使工业副产品能就地得到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有色冶金、化工、能源、建材行业产生的“三废”的综合利用使企业之间产生了产业链接,使各企业有机组合,并且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由于多方面原因,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主要固体废物磷石膏和铁矿石尾矿仍未能得到较好的综合利用,为实现金昌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尽快解决金昌市固体废物堆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的局面。

六、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结论

(1)金昌市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较严峻,从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矿产资源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分析,金昌市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满足要求的只占60% 左右。

(2)金昌市目前地表水资源量为4.20×108m3,地下水可采资源量1.37×108m3 /a,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5.57×108m3 /a。根据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需求预测,2010年、2015年水资源供需缺口分别达1.85×108m 3、1.15×108m3。近期(2010年)金昌市农业节水潜力为1.07×108m3 ,工业节水潜力约0.6×108m3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约为164×104m3。另外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远期金昌市将建设“引大济西”工程,从大通河调水2.1×108m3,可以有效缓解金昌市水资源需求。

(3)2010年,金昌市生产总值为232亿元,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78×104t标准煤,按2010年的能耗目

标,能源消费总量应控制在380×104t标准煤,必须形成节约100×104t标准煤的能力。金昌市“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实施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2×104t标准煤;新能源项目建设后,预计新增清洁能源总量将达到500×108kW·h以上,折合节约标准煤20×104t。每年将形成节约162×104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大于节能任务要求的100×104t节能目标,因此2010年万元 GDP能耗1.64t标准煤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4)金昌市城镇外围有一定面积的戈壁荒滩,可开发用于各类建设。河西堡镇和金昌市区外围荒滩广阔平坦,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可在搞好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工业、商业、高新技术产业、居民生活及城市绿化等用地。因此,金昌市工业发展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5)环境承载力分为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环评通过指标量化来说明金川区、河西堡镇及永昌县现状及规划实施后环境承载力。金川区、永昌县、河西堡镇规划实施前后,环境承载力均属于“饱和”范畴,需注意控制开发,主要是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规划实施后虽有所改善,但仍然较低。

七、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1)金昌市大气环境容量

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核定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的通知》(环办【2005】96号),确定金昌市大气SO2 环境容量核定值为9.4×104t/a(扣除180m以上高架源排放的SO2量)。

(2)建议总量指标

环评建议总量指标按金昌市2010年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即SO2 9.0×104t,COD 7600t。另外,各重点企业总量排放也应按总量控制分解指标执行。

八、公众参与结论

本次公众参与对政府部门、企业及居民发放了不同的调查问卷,但反应的问题大致相同,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区域环境质量不太满意,认为基础还需进一步完善,认为工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矿产资源储量日益减少等问题,相信循环经济的实施将会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也将好转,100%的调查支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

环评公告于2009年11月25日刊登于金昌市经济委员会网站上,同日《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简本》发布于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站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25981296.html,,查阅及提出意见时间为2009年11月25日~12月4日,广泛征求公众对《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的意见。

九、综合评价结论

金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历来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经过50年的资源综合开发特别是建市28年来的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市区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金昌市经济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以矿产资源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化工产品加工生产为主导,资源和能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短,对金昌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金昌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核心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循环经济发展做了详尽的规划,主要体现在提高资源产出率、节能降耗、节水、“三废”综合利用、污染物达标排放、企业之间加强产业链结等方面。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对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弱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发展多元化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对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定的管理与指导依据,有效促进金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批前公示)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现版《总规》)2006年8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是指导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自2004年编制完成后,《总规》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市有序建设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通过本次总规实施评估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成效,分析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有利于全面客观的认识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为新形势下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二、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要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评估 (1)城市发展方向评估 根据现版《总规》,三江片的发展重点是近期向东,中远期向北。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实际的发展方向有所变化。由于南部地区(鄞州中心区)与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其用地增量大大高过东部新城建设,使整个三江片的近期发展方向显现为以向南、向西发展为重点。现版总规提出的“中远期重点发展北部”的要求也由于庄桥机场尚未搬迁的现实受到制约。而镇海片、北仑片沿海岸线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 (2)空间布局评估 现版总规提出了“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的结构。从《总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空间结构与《总规》的要求较为吻合。近年来,随着镇海新城南区及北仑西片区的发展建设,三江片、北仑片与镇海片在原来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相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沿甬江、宁镇公路、通途路一带,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这也使得组团间生态绿地的保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双心结构随着东部新城门户区、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在逐步形成之中。 2、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 (1)近期规划目标实施情况评估

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十五”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实现重大跨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快于“九五时期7.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5年全区人均GDP已达到16331元,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17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增长,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为此,特编制《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区循环经济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从我区资源禀赋及产业特点看,也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我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匹配条件较好,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但从总体看,资源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吨标准煤,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空间较大。 循环型产业链初步建立。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能源、重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一些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为 —1—

循环经济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建议 [摘要]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成就;问题;建议 一、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大都散落在相关法律之中。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1997年《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和资源保护罪、环境监管渎职罪。至今国家已制定和修改了《环境保护法》等8部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森林法》等12部资源法律。即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此外,还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30多部国家行政环境法规,以及90多部部门规章。国家环保局(现在的环境保护部)制定了400多项环境保护标准,启动对试点和示范区的评估工作,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动态监督管理。2007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转《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有了明确标准。这样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二)确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家十分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近十年企业层面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并分3个阶段实施。与此同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纷纷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取得进展。1999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先后开展了2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共178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从重点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产业园区和省

宁海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宁海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县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宁海县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 目录 前言 (1) 一、现实基础与重大意义 (2) (一)有利条件 (2) (二)约束条件 (5) (三)重大意义 (6)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发展模式设计 (7) (三)基本原则 (7) (四)发展目标 (8)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2) (一)产业重点 (12) (二)区域重点 (14) (三)设施重点 (16)

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16) (一)工业园区建设重点 (17) (二)清洁生产建设重点 (21) (三)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21) (四)“静脉产业”发展重点 (22) 五、发展服务业循环经济 (23) (一)现代物流业建设重点 (23) (二)旅游业建设重点 (24) (三)信息服务业建设重点 (25) (四)餐饮业和旅馆业建设重点 (25)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6) (一)节约利用能源 (26) (二)节约利用水资源 (26) (三)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26) (四)节约利用原材料 (27)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27) 七、建设循环型城镇 (27) (一)推进循环型城镇建设 (28) (二)推进循环型社区建设 (28) (三)推进循环型村庄建设 (29) (四)推进绿色学校建设 (29) (五)建设节约型机关 (29)

(六)倡导绿色消费 (30) 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31) (一)示范工程 (31) (二)重点项目 (33) (三)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36) (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36) 九、保障措施 (36) (一)加强组织领导 (36) (二)完善政策法规 (36) (三)优化科学考评 (37) (四)强化科技支撑 (37) (五)引导公众参与 (38) 附表 附图 前言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面向新世纪、新阶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迅速上升的快通道,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约束矛盾和生态环境压力已成为全局性和长期性难题。编制《宁海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循环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Ningbo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 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

泸州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

泸州市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九年一月

1 规划背景 泸州市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或“园区”)是泸州市人民政府为推动该市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鑫阳钢铁产能置换搬迁技改项目建设,于2018年9月30日以《关于加快推进鑫阳钢铁产能置换搬迁技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18〕166号)中明确设立的园区。园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佛荫镇、大桥镇场镇附近,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规划主导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炼钢)、机械装备制造、环保节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园区规划边界距离长江干流最近约1.3km,且规划主导产业不包括石化、化工,园区规划与《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中对园区选址与长江干流的距离要求不冲突。 2016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中提出“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进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据此,我省对省内钢铁产能进行了压减。经过不断整合调整,2017年经省政府同意,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9家钢铁企业予以了公告,同意其钢铁产能整合调整方案。泸州市原有两家小钢铁企业——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四川省泸州江阳钢铁有限公司,整合为鑫阳钢铁有限公司,钢铁产能由原来的252万吨压减为200万吨,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于2017年12月4日在其官网上对鑫阳钢铁公司的以上产能置换方案进行了公告。整合前,益鑫钢铁公司已位于泸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江阳钢铁公司已位于泸县中心城区范围内;根据原环境保护部2015年发布的《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中“不予批准选址在城市建成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内的新建、扩建项目”环保等相关选址原则,泸州市各部门对益鑫钢铁厂产能置换项目提出了数个选址方案、并广泛开展了环保等相关论证,最终将厂址确定在距合江县中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A. 水汽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 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 保障能源安全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 判断题 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对) 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错) 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错) 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 单项选择题 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2. 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 B. “V”形 C. 倒“U”形 D. “U”形 4.()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消费模式 D. 技术进步 多项选择题 1. 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A. 国际合作原则 B. 国际公平原则 C. 人际公平原则 D. 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E. 基本需求原则 2. 以下这几个国家:()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 美国 B. 日本 C. 乍得 D. 阿富汗 E. 马里

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完整版)

循环经济工作计划 循环经济工作计划 第一篇: 市循环经济工作计划 为认真组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四节一利用和3911工程,xx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编制规划,出台政策。编制《湖州市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xxx 规划》,督促各循环经济试点经济开发区(园区)、工业集聚区完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湖州市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并加以落实。 明确责任,强化考核。明确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各试点单位要落实主管领导和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循环经济推动工作,完善试点循环经济单位通讯员网络;建立完善循环经济指标统计考核体系,督促试点单位建立能耗、污染物排放考核制度。 3.淘汰落后,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业,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上制止和减少各种污染源的产生;按照《湖州市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耗水等工艺、设备和产品;出台取缔和关停小造纸、小印染、小化工、小蓄电池等高污染行业规划,争取尽快分步实施;拆除机立窑12座,拆除粘土砖瓦窑32座;力争散装量达到800万吨,散装率65%以上,制定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建造一批新型墙材示范工程;抓好禁用实心粘土砖工作。

4.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专项项目,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加大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引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建立循环经济专家服务库,培育循环经济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清洁生产审核、信息咨询等提供优质服务。 5.广泛开展节能工作。逐步制定九大行业主要产品的消耗定额。重点推广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照明节电等国家重点节能工程,进一步推进纯低温余热发电、变频调速、小型高背压汽轮机替代电动机节电技术,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35项,节电2亿千瓦时。完成22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监测任务,加大能源监测和检查处罚力度,会同技术监督部门抽查能效标识制度执行情况;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利用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每季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6.继续深入开展清洁生产。组织4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确保35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培育3家省级绿色企业、6家市级绿色企业,2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印染、造纸、化工行业中推进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在印染、化工行业推进水循环回用试点,在造纸行业中积极推行白水回用,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进一步推动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测,重点督促热电企业安装脱硫装置。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政治十校联考试卷.doc

2020 年宁波市十校联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居民家庭 2020 年总支出情况如下:食品 30000 元,衣服等家庭日用品 20000 元,教育、医疗 25000 元,水、电、煤 5000 元,通讯、交通、娱乐等 10000 元,购买股票、债券等30000 元。该居民家庭2020 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 25%B.37.5%C.33.3%D.50% 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八个月回落。从2月份 CPI 同比涨 8.7%,到 12月回落到 1.2%, 去年的物价曲线犹如过山车。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的原因有 ①政府出台促进生产发展措施,保障市场供给②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明显减弱 ③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市场的传导作用④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存贷 款利率,流通中货币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阅读“我国两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照表” 企业类别人均产值(万元)能源消耗(每万元)人均利润(万元) 信息技术产业50 0.3 10 传统制造业 5 0.7 0.3 上表材料启示我们 ①信息技术产业经济效益较高②要以信息技术产业代替传统产业③应该优 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④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4.到2020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 WTO已经七年。七年来,中国平均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使自 己获益,而且也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七年来的实践证明 并且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加入WTO ①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②促进了国内产

国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经验研究

国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经验研究① 20 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政府为应对福利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信任赤字、金融危机和新一轮全球化挑战,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为核心目标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浪潮。②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是改变政府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职能,既掌舵又划桨的全能角色,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主体共同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府面对自身在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方面低效甚至无效导致社会公众不满;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兴起与发展;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公民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将原先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等方式,交给有资质能力的社会服务组织完成,最后根据项目服务中标者和选定者给社会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来支付服务费用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 一、国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 现代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向第三方力量(社会组织)出资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普遍通行的做法,尤其是发达国家更依靠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资助的社会公共服务。目前,社会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各类慈善捐赠和服务收费收入,社会组织成为了政府资助最为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承接者。具有组织性、自治性、自愿性、非盈利、非官方的全球社会组织是世界各国重要的一支社会经济力量,政府制定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资质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直接提供财政支持的差异程度影响着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参与方向和积极性。 完全竞争的市场配置资源结构导致市场过分追求经济效率和市场利益,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尖锐对立、社会持续动荡不安,显示出市场不是万能的,确实存在“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现象,而认为政府公共部门的宏观调控是对无形的手不足的较好补充,但公共部门为社会公民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存在浪费或滥用社会公共资源情况,导致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低效率、寻租腐败和政府扩张等“政府失灵”的情形状况。③近年来,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均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生产方补助、消费方补助④等服务外包给社会组织的手段及工具,解决重大及日常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具有市场和政府所不及的合作优势,更是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一计良策。对于政府来说,购买社会组织向社会公众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获得社会组织所拥有的处理问题的专业价值、知识和方法技术,鼓励社会慈善捐赠和民间志愿力量的参与,能够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以收费形式把部分服务成本转移给服务接受者,利用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的理念与方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尽早识别需要政府解决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增加获取资源和人力的渠道,提升提供公共服务的竞争力,增强履行社会组织社会使命的能力,通过社会倡导等方式为改善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手段影响政府社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成本较高的慈善募捐 ①本研究主要基于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马国芳、何润宝:《国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杨淑婷、王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研究综述》,《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2期。 ④生产方补助包括整笔拨款、分类资助、整笔资助、合同等;消费方补助包括服务消费劵、税收优惠、贷款和贷款保证等。总体来说,社会组织倾向于喜欢生产方补助的方式,服务接受者倾向于采用消费方补助的形式,而政府倾向于自己直接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浅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地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为例,?述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背景和特点,同时对推动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杭州临江;规划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美丽中

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一、循环经济与静脉产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循环经济理念以4R体系为特征,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强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进而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中,根据物质流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从原料的开采到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另一种则是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置的过程。仿照生物体内血液循环的概念,前者被称为动脉产业,后者被称为静脉产业。静脉产业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循环经济产业园也称为静脉产业园,是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网上学习与考试练习试卷答案

《循环经济促进法》由哪个机构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基本方针。 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 A. 水汽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BDE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 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 A. 保障能源安全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 判断题 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对) 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错) 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错) 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 单项选择题 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 (一)循环经济契合“一带一路”科学建设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其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始终保持绿色低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我们应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科学路径。 1、建设生态廊道,实现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创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创新。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在传统区域增长极的基础上,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城市群和城市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就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而言,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当前,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正呈现多点带状延伸、区域连绵发展的态势。“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应坚持生态导向和环境保护原则,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一带一路”成为生态廊道。立体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绿色低碳运营管理,充分考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交易市场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城镇规划选址等都要综合考虑地理、地形、气候与环境等条件,力求科学合理,坚守生态底线。比如,在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我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多为草原、荒漠和雪域高原之地。其间也有少数地段形成绿洲,适合进行城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地、人口的集聚地,但多为孤岛式发展。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些区域也有了较快发展。但根据近70年的人口调查,“胡焕庸线”以西人口的增长仍然非常有限。总体看,受生态条件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聚集大规模产业、大规模人口的能力较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的功能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研究产业和城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特点和规律,依据各地区具体的自然、经济、历史、空间等条件,以可持续发展和综合

最新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本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对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实施,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指导和适应新世纪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二条规划依据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涉及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国家近期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规定和宁波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及其他相关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坚持现代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第四条规划重点

进行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土地、水、环境),清晰城市发展门槛限制条件,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明确宁波在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地位,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研究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布局。 第五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三个层次。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城镇发展战略、城镇体系结构、都市区空间形态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发展城镇等。市区为宁波市市区行政区域,也是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心城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域,控制范围600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1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第七条成果组成 本规划由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下黑体字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法律地位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作为宁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技术性行政法规,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一切行为均应遵守本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

关于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就业感想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就业感想与建议 08社会工作08206026 李洁雯 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的服务,它也因此而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的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社会工作可以在福利保障、医疗卫生、教育辅导、司法矫治、残障康复、社区建设、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等众多领域广泛开展。社工并不等于义工。他们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需要资格的考评。此外,义工是义务帮助他人,社工是以服务社会而“谋生”的人。在香港,截至06年9月香港注册社工已达12970人。社会工作人员不是政府的公务员,但是他们的地位和收入并不比公务员低,有着良好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北京市,根据《社会建设发展纲要》,在社区就业的社会工作者,将保证年薪3.4万左右。 目前,民政系统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约有45.3万人,平均每人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急需社工队伍的补充。有一些基金会筹募的捐款,因为缺乏有执行力的基层组织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形成资源浪费。现有从业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较低,70%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组织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如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该领域发展,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又能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方向:研究机构、公务员、新闻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教师等等。就业面还是比较广,虽然名字听起来像“冷门专业”,但是就业还是可以的。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类人才将具有广阔前景。就业方向主要在:一是民政系统;二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体团组织;三是学校,司法部门,卫生组织;四是NGO,NPO等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及民间组织;五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六是儿童、老年等福利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七是其他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因此我建议:一,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给予社会组织在法律登记、税收等方面更多便利与政策倾斜,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社工的工作待遇与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相应法规。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分阶梯地实行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投入机制。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政府分离出的或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通过政府采购等法定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预算单位在年度预算中申报购买服务项目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安排。三,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的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和培训,并组织运作正规的社会组织开展招聘会等见面活动。四,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公众投诉制度,健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和诚信制度,形成对社会组织的有效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建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服务承诺等管理制度。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总体规划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访日成果的重点项目。 产业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政策背景。从国际新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以节能、环保、可持续为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产业代表着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国内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角度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此外,从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合作的角度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建设也是中日韩三国友好合作,在环保产业领域共同发展的重要见证。 本次规划范围西至子牙河,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北至静文公路,南至陈大公路。区内地势平坦,河流、沟渠纵横,用地主要为村庄、果园、苗圃、耕地等。 一、发展条件 产业区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 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距天津市区19公里,距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65公里,距北京120公里,

距石家庄240公里,距天津机场43公里,距天津港75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其次,产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区现已拥有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发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政府颁发的?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和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三个国家级园区称号。循环经济产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潜力。 二、发展定位与规模 根据上述发展条件以及当前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区发展定位为: 国际一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带动基地 中国节能环保新能源高新技术孵化推广基地 中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矿山? 规划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配套设施相关标准,确定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控制在8万人。 三、指标体系 为保证产业区高起点发展,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国际知名规划咨询机构,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同类产业区案例基础上,

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发改环资[2012]765号)讲解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 发改环资[2012]7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 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推进现有的各类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也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存量、构建增量,有效引导园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园区迈入创新驱动、 自主增长的发展轨道,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 (二)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提高资源产出率,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园区是能源资源消耗的集中区域,也是节约潜力较大的区域。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改变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于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产业园区是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各类污染物集中产生或排放的区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区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场所,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有的甚至已对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群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入园后集中生产的环境负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减少园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纠纷,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二、总体要求、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循环化改造作为各类园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