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家,没有之一,无论是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其他国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印度尼西亚也扼守了中日韩三国通往中东及西欧的交通要道,油轮来往于波斯湾和东亚必须要经过苏门答腊岛北侧的马六甲海峡或者完全属于印尼的巽他海峡。尽管目前印尼海军实力不足以威胁东北亚三国,但是印尼的潜力和其在东南亚的话语权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中日韩、美国争相拉拢的对象。此外,东北亚去往澳大利亚也经过印尼海域和空域,而澳洲一直是东北亚重要的铁矿石、煤炭来源地。可以说印尼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道关卡,与印尼的关系成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之一。

除了重要的区位,印尼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和经济体,印尼的经济这两年发展很快,甚至被很多人誉为金砖四国之外最有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世人对他的赞誉超过了墨西哥、土耳其等传统发展中强国(当然,这个世界上发展中强国就没有几个)。印尼的GDP在全球排名16位(2013年),超过荷兰,虽然和墨西哥有一些差距,但是发展势头要强得多。印度尼西亚有人口2.4亿,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印美,加上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煤、镍、锡、铅、铜、金、银、铬、铝土矿、硫和高岭土等。种种条件都决定了印尼在世界格局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有能力和一些大国在地区事务上展开博弈。

不过印尼依然有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虽然主要的分裂组织在政府打击下势力削弱了不少,加上分裂势力最强的亚齐与政府达成了和平协议,近年来民族动乱相对来说要弱化了不少。最东部的巴布亚地区由于和印尼主流文化差异太大,依然在不停的发生零星的冲突,比如升当地民族的旗帜、武装冲突袭击外来人等现象。在加里曼丹等地也有土著人和外来人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冲突大多是一种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有关于利益分配、风俗习惯的冲突,对于印尼国家的稳定威胁不大,即使是巴布亚这个试图独立的地区,也难以像过去那样造成大规模的动荡(比如东帝汶独立、巴布亚骚乱等)。

华人问题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的,事关印尼国内的财富分配、国外与中美的关系、少数民族问题等。本文无能力说这一话题,后文也不会细致讨论。总的来说,民族、地区问题目前并不是印尼最大的问题,虽然关系很微妙,但是并不会成为未来几年威胁印尼稳定的最大难题。除了民族,另一个问题与印尼经济结构有关,印尼依然是一个原材料、矿产出口大国,并且这些东西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中国、印度不同,印尼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尽管它有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电子装配厂,但是体系不完善不连贯。

而原材料、矿产丰富,更多的是满足国外市场,国内消费有限,使得印尼经济受外界影响非常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印尼的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印尼对外贸易中,15%的份额与中国完成,其次是新加坡和日本,都超过了10%。而中日两国经济在未来都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繁荣,而新加坡更多的是一个转口贸易,其大多数与新加坡的贸易还是需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市场消费能力。印尼在短期内是难以建立一个类似于中国、日本、印度那样的工业的体系去消化自身的原材料,主要是因为当前全球工业生产总体来说是过剩的,大国有足够能力去生产各种产品,难以通过产业转移等带动东南亚这样的地区建立工业体系。而对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来说,技术使得机器换人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方向,包括中国,另一方面,印尼基础设施较差,与越南、泰国相比,并没有太明显优势,因而面临这些邻国的竞争。苏哈托的工业政策也使得印尼的产业更多的集中在上游和下游工业,中游工业产品(燃油等)非常短缺,高度依赖进口。无形中加大了印尼产业升级的成本。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国内需求使得印尼依赖的资源出口也受到了威胁,尤其是曾经拉动经济的油气出口。印尼已经退出欧佩克,并且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印尼本国落后的石油提炼工业也使得印尼成为亚洲最大的燃油进口国。除了经济结构,贫富差距也是印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也是过去民族骚乱的一个原因之一。印尼的贫富差距体现在两点:阶层差异、地区差异。前者表现在权

贵阶层和中下阶层的矛盾,雅加达高楼大厦中夹杂的贫民窟就是这一现象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地区差异,雅加达等大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差距非常大,而爪哇岛与外岛的差距也非常大。

外岛的人涌现爪哇岛,当然主要是雅加达等大城市。大城市难以消化这么多缺乏足够维生技能的农民、渔民,也加剧了城市的不稳定,这一现象与中国过去几年的情况非常相似。而印尼除了少数大城市,其他地区和城市发育落后,不可能承接这么多外来人口,因而造成了主要城市失业人口堆积,使得贫富差距现象更为明显。最后一方面的问题是印尼的基础设施问题,包括交通、教育等方面,交通不发达意味着物流的滞后,加工工业的瓶颈所在,教育不发达意味着技术推广和培训的落后。而离岛的落后交通也限制了矿产的出口。而印尼政府的贪污、效率低下、财政紧张也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难题。此外,从地理的劣势来看,印尼又是一个海岛国家,爪哇岛土地有限,而岛屿之间的联系需要用飞机、船舶去开展,存在要么速度慢、要么运力有限的问题,使得印尼纵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也依然难以开发。

爪哇岛与外岛的差距需要去解决,推动地方的发展。但是如果放任地方自行开展诸如招商引资等自发的开发活动,又存在着地方分裂的风险,因而印尼中央政府会尽可能多的把持地方的权利。而这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印尼的统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对地方放权。爪哇岛很发达,但是土地紧张,发展外岛的地方经济十分重要。印尼虽然前景光明,但是问题也比较多,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风险。

印尼主要的岛屿和城市。

爪哇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经济重心,不仅是印尼的,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重心,爪哇岛的东西跨度超过100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宜昌的距离,人口超过了1.4亿,与长江流域一样是一个人口密集地区,国外有学者将爪哇岛与长三角、珠三角一样视为一个重要的城乡交融地带(desakota)。爪哇岛集中了印尼前四大城市的三个:雅加达、万隆、泗水,此外还有日惹、三宝垄等重要城市,也是印尼工业的集中地。但是爪哇岛人口密度太大,土地紧张,雅加达也因为人口过分集中造成基础设施瓶颈,印尼政府甚至想迁都到加里曼丹岛的帕朗卡拉亚。这几年爪哇岛人口比重已有下降,不过短期内爪哇岛的独大地位不会有太大改变。而爪哇岛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很多的企业在布局时总会优先考虑爪哇岛,尤其是雅加达,而雅加达是目前唯一有能力辐射印尼全国的城市,因而无论是迁都还是鼓励投资离岛都难以削弱雅加达的地位和目前的资源要素集聚状态。

苏门答腊岛是印尼人口第二大岛,有5000万人口,拥有棉兰、巨港等重要城市。棉兰是印尼第三大城市,也是华人比较多的城市。棉兰地处马六甲海峡西北岸,地理位置非常好,近年来与对岸的马来西亚、泰国组成了北增长三角。不过与南部的以新加坡为中心的南三角相比一体化程度较低。目前印尼已将棉兰作为其主要的国际门户。巨港是印尼重要的港口,也是历史上室利佛逝帝国的中心,这个帝国是印尼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除荷属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优势在于农业、煤炭等,这里是印尼棕榈油、橡胶、煤炭的重要产地,这些产品也是印尼的拳头商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门答腊岛同时也出产石油,亚齐、廖内省都是石油天然气重镇。苏门答腊岛是爪哇岛以外开发较好的离岛,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依托马六甲海峡和靠近印度、中东的优势,有希望成为类似于珠三角那样的出口加工集中区。但是这里受到的挑战也不少:苏门答腊岛交通设施落后,岛内铁路系统不统一,而雨林多也令岛内交通不太方便。条件最好的棉兰与亚齐、泰南等不稳定地区临近,尽管目前局势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未来经济关系、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不排除这些地区再次发生动乱。

加里曼丹岛亦称婆罗洲,被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三国分占,其中印尼所占面积最大,这个岛屿资源丰富,无论是森林资源还是矿产资源,亦或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在印尼国内到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定的比例。印尼将其在加里曼丹岛占据的部分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省,印尼在该岛主要的城市包括坤甸、马辰、三马林达、巴厘巴板、帕朗卡拉亚等。其中帕朗卡拉亚

在印尼国内是呼声最高的迁都目的地:位于大河边上、水资源丰富、土地开阔平坦。其他城市分别是所在省份的最大城市及省会,三马林达、巴厘巴板同属于东加里曼丹省,北加里曼丹省成立时间较晚,其省会打拉根规模亦不如上述城市。东加里曼丹省是印尼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巴厘巴板拥有炼油厂。加里曼丹岛的热带雨林是仅次于亚马孙的第二大热带雨林,有大量稀有的动植物资源。

苏拉威西岛面积与广东省差不多,拥有万鸦老和望加锡两个重要城市,前者是印尼的北大门,有印尼的海空军基地,这个城市也以潜水运动而闻名,是印尼重点打造了旅游中心;望加锡是苏拉威西岛的第一大城市,拥有超过180万人口。望加锡扼守望加锡海峡,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掩护爪哇岛的东部重镇。这个城市是苏拉威西岛矿产资源输出的重要港口。苏拉威西岛由于山地为地形主体,造成岛内连接不畅,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海路,也使得这个岛屿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经济难以整合,单纯的成为旅游、矿产等低级产业的地方。

马鲁古群岛曾经是世界香料中心,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都曾在此争夺,西班牙由于占据了菲律宾而较早的退出了争夺,荷兰最后赢得了胜利,葡萄牙仅保留了东帝汶。马鲁古是印尼少数的基督教地区,南马鲁古独立运动曾经活跃过很长时间,运动组织者曾在马鲁古最大城市安汶制造过一些事件,安汶是印尼一个陆军军区所在地。巴布亚作为一个文化上与印尼主体格格不入的地区,一直以来分裂倾向非常严重,不过随着矿产开发这一情况在这些年要好得多,至少大规模的骚乱不多见了。这个岛屿被印尼划为两个省:西巴布亚省和巴布亚省,分别以索龙和查亚普拉为省会,后者是巴布亚最大的城市。这两个省和亚齐等类似,拥有较大的权力,据说当地的旗帜可以和印尼国旗同时升旗。巴布亚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林业资源,这也是巴布亚经济的支柱。不过由于印尼中央政府在当地资源开发中成了绝对主角,当地难以从资源开发中获利太多,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人的不满情绪。西巴布亚省的索龙拥有炼油中心,同时扼守了哈马黑拉海这个小的战略通道,战略地位比较重要。查亚普拉是巴布亚最大城市,是当地陆军军区所在。巴布亚省南部的马老奇则是印尼海军11军区所在地。

印尼本身是一个通道地区,是东亚到南亚、欧洲的必经之地,所以印尼的战略核心区包括了马六甲海峡和爪哇岛两部分,前者是印尼战略地位的体现,后者是印尼人口和产业的重心,也是印尼维系其在马六甲实力的后方基地。

历史上印尼战略核心区还包括了香料中心马鲁古群岛。著名的室利佛逝帝国在马六甲海峡地区,但是由于没有控制爪哇岛的农业地区,使得其在面对马打蓝这个拥有爪哇岛农业基地以及马鲁古香料产地的国家一度非常吃力,虽然后来打败了马打蓝,但是对其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外敌入侵彻底将其送到了衰退之路上。后来印尼比较重要的国家麻诺巴歇王国就是一个成功地统一了马六甲海峡以及爪哇岛、马鲁古群岛的国家。因而国力强盛并抵抗住了蒙元的入侵。但是印尼的后方基地——马鲁古和爪哇岛毕竟范围有限,如果以海洋贸易为生的外敌,比如伊斯兰商人、西方人入侵,依然难以抵抗。麻诺巴歇王国的衰落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印尼兴起而发生的。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兴起是从沿海的城市开始的,比如三宝垄、泗水、马辰、亚齐等,这些城市都在马鲁古、中国到印度、中东、欧洲的航线上,贸易量巨大,因而战略地位重要,能够通过贸易而获得的外部力量也很强大。而麻诺巴歇王国依靠的后方基地仅仅是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而后者多为小岛,除了香料基本上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口和粮食,麻诺巴歇王国被沿海城市的伊斯兰商人领主打败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后来淡目王国内乱后,印尼迅速分裂成很多小国,爪哇岛甚至旧有万丹、日惹、马打蓝、三宝垄等分裂的小国,难以统一起来,西方殖民者强大的战斗力很快就让印尼这些小国臣服。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荷兰人取得了印尼的统治权。

今天印尼的地缘格局和历史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首先是马鲁古的衰退,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区。相应的加里曼丹岛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使这里的地位相对提高,不过

印尼石油资源并不占有世界级地位,所以加里曼丹岛更大程度上是爪哇岛的战略附属和外围地带。坤甸、马辰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爪哇岛北方门户的作用。起到同样作用的还有苏拉威西岛,北苏拉威西省的万鸦老是整个印尼的北大门,而望加锡则是爪哇岛东北部的外围门户。

所以今天印尼最核心的地区就是爪哇岛和马六甲海峡了,而马六甲海峡通航能力有限,使得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迅速崛起,使得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厘岛-龙目岛一线成为当今印尼的核心区(core-region)。

首先说说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今天分属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三国,这是英国、荷兰两国历史遗留,先不说马来半岛的情况。马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巴布亚群岛在今天印尼的地位已经大幅下降,但是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区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东亚到澳大利亚的必经之地,虽然这个贸易关系比较弱,但是却也是印尼能够掌控的一个。但是由于人口太少、岛屿太多,难以产生大的城市,所以亦难以威胁爪哇、马六甲的核心地位。巴厘岛的印度教文化能够一直保留也正是因为这里在近现代已经退化成为一个边缘地区,其影响力已经难以抗衡爪哇岛,殖民者和传教者也很少愿意去这里争夺,使得巴厘岛的文化保留下来。幸运的是,独特的文化和美丽的海景使这里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使得巴厘岛在印尼国家决策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印尼全国规划就强调巴厘岛是一个旅游中心,要服务全球游客。加上龙目海峡的开发,巴厘岛可能会再度成为印尼一个重要的地区。

今后展望,由于南海地位的提高,以及未来克拉运河的开通,会使得纳土纳群岛成为一个重要枢纽和战略区。今后印尼很有可能会在该岛或者加里曼丹的坤甸一带加强部署,以建立其对南海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和中国距离较远,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冲突。就其他国家来看,不排除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在加里曼丹岛由于领海的争夺而发生小规模的冲突。了爪哇岛核心区。

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巴布亚群岛在今天印尼的地位已经大幅下降,但是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区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东亚到澳大利亚的必经之地,虽然这个贸易关系比较弱,但是却也是印尼能够掌控的一个。但是由于人口太少、岛屿太多,难以产生大的城市,所以亦难以威胁爪哇、马六甲的核心地位。巴厘岛的印度教文化能够一直保留也正是因为这里在近现代已经退化成为一个边缘地区,其影响力已经难以抗衡爪哇岛,殖民者和传教者也很少愿意去这里争夺,使得巴厘岛的文化保留下来。幸运的是,独特的文化和美丽的海景使这里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使得巴厘岛在印尼国家决策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印尼全国规划就强调巴厘岛是一个旅游中心,要服务全球游客。加上龙目海峡的开发,巴厘岛可能会再度成为印尼一个重要的地区。

今后展望,由于南海地位的提高,以及未来克拉运河的开通,会使得纳土纳群岛成为一个重要枢纽和战略区。今后印尼很有可能会在该岛或者加里曼丹的坤甸一带加强部署,以建立其对南海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和中国距离较远,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冲突。就其他国家来看,不排除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在加里曼丹岛由于领海的争夺而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概况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11年7月5日) 【国名】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面积】462840平方公里。 【人口】660万(2009年估计)。城市人口占15%,农村人口占85%。98%属美拉尼西亚人,其余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华人和白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地方语言820余种。皮金语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南部的巴布亚地区多讲莫土语。居民中93%为基督教徒,传统拜物教也有一定影响。 【首都】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人口约40万(2006年)。 【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任期6年。迈克尔·奥吉奥(Michael Ogio)2011年2月25日就任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第9任总督。 【重要节日】独立日:9月16日。 【简况】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与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接壤,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属美拉尼西亚群岛。全境共有600多个岛屿。主要岛屿包括新英格兰、新爱尔兰、马努斯、布干维尔和布卡等。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属山地气候,其余属热带气候。5-10月为旱季,11-4月为雨季,沿海地区年均气温21.1-32.2℃,山地地区比沿海地区低5-6℃。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 新几内亚高地地区早已有人定居。1511年葡萄牙人发现新几内亚岛。18世纪下半叶,荷兰、英国、德国殖民者接踵而至。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德属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澳军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托澳管理。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联合国将其重新交澳托管。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9月16日独立。迈克尔·索马雷(Michael Somare)为首任总理。 【政治】2007年8月13日,国民联盟党领袖迈克尔·索马雷在第八届议会选举中连任总理,当日宣誓就职。 【关于布干维尔和平进程】巴新布干维尔自治区原系北所罗门省,是巴新最大铜矿潘古纳铜矿所在地。由于巴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公司、矿区土地主相互矛盾不断激化,当地民众于1988年开始诉诸武力,关闭了铜矿,并于1990年宣布独立,布危机爆发。2001年6月22日,巴新政府与布干维尔各派就全面解决布问题达成协议,包括布自治、全民公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印尼金矿投资的项目分析

印尼金矿投资的项目分析 印尼亚齐概述 1.政治环境 印尼是一个由千余个岛组成的国家,有3亿多人口,是亚洲第二大人口在国, 主要信俸伊斯兰教、以马来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有40多个党团派。政府要和国家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任期5年。国内政局较为稳定,为东盟组织十国中的领袖国,历史上印尼曾有过排华的记录。但些种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掘起和在全球的政治地位的提高已不存在。中国的真正大国形象已逐步显现,外交势力也越来越强硬,已经开始对全球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合作。印尼是一个未开发的资源大国,我国已与印尼鉴订的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协议。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种资源,国内的资源已无法满足目前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故向外进口已是事实。 亚齐概况 2004年发生大海嘯之前,其政府一直与亚齐有矛盾,内战曾经打了二十多年。海啸之后,政府已对亚齐不再发动战事,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成立了“亚齐自治区”。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目前,全世界的很多财团、商人都纷至踏来,开发这里的资源。最早进来的美国。美国已取得了亚齐地区的石油开发权。区政府省长办公室,每天省长接待前来办事的几乎全是外国人。 亚齐值得投资的理由 1.政局已稳定,亚齐主要一个政党,叫亚齐党。编号第39号,是执政党。国家已给予亚齐特别自治的权利。环境优于印尼其它任何一个岛和地区。 2.社会治安优于印尼国的其它地区乃至优于东南亚其它国家。“祖不闭户”的境界是外见的。 3.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品位高,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较为便利,有机场码头。 4.亚齐有项目审批权进出口自主权。 5.气候宜人,一年只分两委,旱季和雨季。 6.环境优美,区内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染污森林覆盖面积大。 7.政府具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法律意识较高,有较好的法律环境。 印尼资源丰富 从整个印尼国家来看,其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印尼的地理位置位于印度大陆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缝合线上。其地质作用非常频繁和强烈,所以常常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因此其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色金属、贵金属、煤、石油等矿产的储量都非常大。如美国人开采的一个金矿年产黄金达上佰吨。石油更加丰富,有许多地方都有石油天然露头。当地人叫“火水山”。金矿品位露头的,一般都有5g/T左右。大部分见石英岩型和蚀变岩型金属矿。美国人开采的那个金矿是属于石英岩型。铜矿主要是斑岩型铜矿,其矿床储量之大,国内难以相比。其它如铝锌矿,其品位高露头好,储量大。 印尼矿产资源 印度尼西亚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在金属矿产中,金储量列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第五位;铜储量仅次于智利、美国、俄罗斯、波兰之后,与秘鲁一起并列世界第五位;镍储量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古巴、新喀里多尼亚之后,列世界第六位;锡储量居中国、巴西、马来西亚之后,列世界第四位。能源矿产的储量和世界排名见表2-8。其他储量较丰富的矿产还有铁、银和花岗石。 印度尼西亚主要矿产储量及世界排位

1998印尼排(1)

98年印尼排华事件 警世国人,当发愤图强。只有国家真正的强大,才能使每个中国人立于世界之林,在世界各地才能昂首挺胸,不被欺负。作为每个中国人,要牢记团结,自强,上进。希望每个中国人,改掉旧的不文明陋习,积极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到处受尊敬的华人! 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1998年5月14号,在印尼发生的排华硕??98的时候印尼总统苏哈托指使印尼军队以及一部分暴民,对在印尼的中国华人实施了极不人道的屠杀!持续3天之久,死伤的华人数上千,更多的华人妇女更是…… 印尼屠杀华人死亡图片,惨不忍睹!流泪转贴!虽有女性露点之嫌,但并非我意,只为让国人记住这段奇耻大辱!毫无人性的印尼蛮子!烧毁房屋、车子儿童的头颅女人的下体被活活撕扯出来。。。揪心!畜生!!!无辜的小孩子看他们的表情,我震撼!妇女被变态的蹂躏!爬满生灵的屠刀被残忍的截肢、撕裂男人救出死去的孩子焚尸后留下的痕迹童年,便是他们的结束。看他手里拎着的是什么!!!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被抬走的尸体这似乎是他们的乐趣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人或者什么。究竟有多么大的仇恨,使他们如此惨绝人寰!被举起的手臂这样的场面,你见过吗?空气里,都是生灵的味道。看哪~身后的那群印尼孩子们一位华人,被无数印尼暴民追杀……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如果还活着,还会不会想起那段可怕的历史?你现在在大道上随便叫出来个

人,你问他知不知道98年印尼排华.他肯定说不知道. 这件事除了在网上以外,其它媒体从没介入过,即使介入了,中国政府也不让公开的. 居住在印度尼西亚尼亚斯岛的华人甘国衡回想起妻儿在地震中离去的情景,悲痛万分。如果这个孩子活着的话,现在应该是个小学生了。多么希望,这只是孩子的一场噩梦。警世国人,当发愤图强。只有国家真正的强大,才能使每一中国人立于世界之林,在世界各地才能昂首挺胸,不被欺负。作为每个中国人,要牢记团结,自强,上进。希望每个中国人,改掉旧的不文明陋习,积极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到处受尊敬的华人我不知道我发的图是否算是不良图片但是却让我从内心发出了一种彻底崩裂的声音我不盲目排斥日本印尼但是我永远不可能对他们有好感永远都没有原来还打算去看樱花现在看来看自己家门口的桃花多好而且我这辈子也不想去什么新马泰那边!!!1998年5月13日到15日,印尼雅加达等地发生严重骚乱,导致1200多人在骚乱中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华人,5000多间华人商店和住宅惨遭烧毁,更令人发指的是,印尼暴徒还在光天化日之下,丧心病狂地强暴了数百名华人妇女。据妇女组织说,骚乱中约有17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和轮奸,其中有20多名华人妇女因此而重伤死亡,包括一个9岁和一个11岁女童。另据估计被强奸的华人妇女总数多达300人。网易历据印尼全国人权委员会和印尼人权志愿者组织的调查,从一开始,排华行动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愈来愈多证据显示,大部分针对华人的****,都由有组织的团体煽动。人权委员会委员哈比昂说,由于很多被****或强奸个案,都明显地有组织行动,而且受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

印度尼西亚(地理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印度尼西亚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2、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 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 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 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 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

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在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 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 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

印尼排华(4)

一个国家不光要有钱还要有强大得军事实力为基础。 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形成犄角对立之势。印尼海军不惜重金,1994年购买了德国MEKO200型护卫舰。并且重兵云集于苏门达腊岛。迫使中国海军的蓝海计划,难以实现。此时中国海军刚刚服役的112号,在“中越海战”后,被调集到南海舰队,而其他的类似166珠海号这些老式军舰,却难以抵抗印尼当时先进的MEKO200。而印尼多次借口演习,封锁中国大洋出海口。1989年,印尼,马来同时在美国协助下,签署《限制军舰通行协议》。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两国协助美国,盘查中国海军运输船,并且,扣留数批运往伊拉克的技术设备。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不结盟”政策,导致海空军,无法远航到这里。 然而,中国人明白,如果提前暴露海军未来“951计划”那么所谓甩掉日本就成了泡影。中国虽然同文莱关系紧密但是只能解决通往大西洋海域的航线。唯一办法,就是在波斯湾寻找一个落脚点。1990年的印尼海军,悍然打击了泰国海军巡逻编队。泰国当时最先进的战舰“腊达那克辛级”轻型护卫舰,1987年采购自美国满载排水960吨。根本不足以对抗印尼海军。随即1991年泰国主动与中国接触。秘密协商建造2艘F25T型战舰的协议。1992年,泰国与西班牙接触,在西班牙定购“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1991年泰国同中国秘密签署《中泰友好舰船销售协议》。F25T是当时美国“若克斯级”的版本,

与德国MEKO200级不相上下。协议规定,中国先期为泰国建造4艘“昭披耶级053HT”这种最大排水量1924吨的护卫舰,由上海沪东船厂建造。舰载配属4座X2--C801(中国版飞鱼mm40)。舰首一座HQ61--8联装发射系统(中国HQ版的“海响尾蛇”)。协议共建造4艘。92年全部交付。(随后中国海军护卫舰541下水)。该军舰以“及其友好价格”每艘3200万美金卖出。 同时,中国在泰国攀牙,宋卡。分别“协助”泰国开发建设500 公里港区。攀牙是泰国控制安达曼海的门户。地理位子优于苏门达腊。中国不惜巨资在这里兴建多处所谓“军事设备维持基地”。并且以“协助训练”泰国海军为名义。公开进驻2个港口。1993年,泰国根据协议将取得F25T配属于攀牙航母编队。之前引进航母期间,泰国以“协调未来航母编队”为由,邀请中国于1991年共同参观考察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西班牙自然欣然接受。并且,十分热情向中国这个“可能的未来客户”极力推荐排水量17188吨的航母。 1994年,泰国以“防止陆地威胁”从中国采购150辆“85”装甲车。并且在靠近攀牙的路上开设了,“泰中联合维持基地”。借此,中国陆军势力进驻泰国,从侧翼支援缅甸。1995年开始,中国海军2次远征都是从攀牙控制区经过,再也不必向印尼交“过水费”。1995年印尼采购美国战机。而泰国则以“维护领空安全”为名义,在攀牙-宋卡之间在次修建1座泰中联合空军基地。随即引进中国歼7PM“空中闪光”,引进12架“运-12”巡逻机,2架Y8DC反潜机。1996年泰国秘密将一架“AV8B”移交中国,作为“鹞式本土化的计划”

印尼石油工业概况

印尼石油工业概况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印尼石油业概况 2010年7月2日来源:中国贸易促进网 一、概况 (一)简介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9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16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等。人口亿,年增长率%,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和油气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迅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印度尼西亚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 印尼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国,曾是亚洲唯一的OPEC成员国,长期以来,印尼的油气产量分别位居该地区第二位和首位。石油主要出口到亚太国家和美国。印度尼西亚石油进口国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近5年,尼日利亚进口的石油大幅度增加,到2002年已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但由于油田老化以及产量下降,导致了印尼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并于2008年退出了欧佩克。 (二)分布情况 印度尼西亚含油气盆地约60个,其中22个已经大面积开发。印尼探明石油储量的大部分位于陆上,其中中苏门答腊是印尼最大的石油生产省,拥有Duri和Minas两大印尼国内最大的油田。印尼国内一些其他的大油田主要位于爪哇岛西北部的海洋、东卡里曼坦和纳土纳海。印尼的原油品质范围很广,其中大部分原油的API度处于22至37度之间。印尼两大原油出口

印度尼西亚

Indonésie Ⅰ.Le sommaire du pays : Le nom du pays:République d'Indonésie Présentation:République d'Indonésie, visée comme l'Indonésie, l'un des pays d'Asie du Sud-Est ; Il est composépar dizaines de milliers d'?les donc il est le plus grand pays d?archip el au monde. Son territoire traverse l'Asie et l'Océanie, un autre nom de l?Indonésie est "le pays des mille ?les." La forme ⅡLe transport : https://www.360docs.net/doc/c28849343.html,ment y aller depuis la Chine ? 2.Quelle compagnies d’avions ? combien ?a coute ? La singapore Airline et La China airline On sait qu?il y a beaucoup de compagnies aeriennes . Alors, La Singapore Aireline et La China Aieline sont des bons choix , elles ont bonnes attitudes de service . Il coute 4500 yuan en gros . ⅢLe visa : 1.Est ce que les chinois ont besoin d’un visa ? Combien coute-t-il ? Oui, Les chinois ont besoin d?un visa. Alors, il suffit du passeport (la durée d?efficacite est plus de 6 mois ) et la copie de la carte d?identite . Le passport le visa Encore, il a besoin de deux photo couleur en un pouce. Donc, vous poetez ces matériaux mentionées dessus , allez à l?ambassade d?Indonesien en Chine. Il oute presque 1000 yuan. Pour obtenir un visa ,vous avez besoin de deux à trois mois. l’ambassade d’Indonesien en Chine 2.Taux de change Le taux de change entre la Chine et lIndonesien est : 1 RMB===1423.8635 roupie indonesinne ⅣQuelles langues sont parlées ?

1967年印尼排华:20万华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

[键入文字] 1967 年印尼排华:20 万华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 1965 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高层互访频繁,各类团组往来如织。国庆期间集聚北京的印尼大小团组28 个共500 多人,创历年中、印尼人员往来之最,在当时我国的对外关系中也少见。谁也没想到这“繁华”背后,竟暗藏着外交危机。 祸起“九卅事件” 1965 年9 月30 日午夜,以印尼总统警卫部队查克拉比拉瓦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亲苏加诺军官,在印尼共产党的支持与配合下,以陆军中有个“将领委员会”在首都大量 集结兵力、阴谋发动推翻苏加诺总统的军事政变为由,在雅加达逮捕和处死了包括陆 军司令亚尼在内的六名陆军将领和一名军官。苏加诺的政敌、国防安全统筹部长纳苏 蒂安本是逮捕名单的头名,则侥幸逃脱,其幼女被误杀。这就是60 年代世人皆知的印尼“九卅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给了以纳苏蒂安为首的军人集团公开反共的口实,引发起大规模镇 压共产党的行动。10 月1 日,时任战略后备司令部司令的陆军少将苏哈托调动大量兵力控制了首都雅加达,全城通宵戒严,军、宪密布,陆军控制的报纸和电台发动宣传 攻势,就“九卅事件”中处死6 名陆军将领事极力煽惑。在陆军当局控制下的雅加达一 些政党团体,也公开指责印尼共产党是“九卅事件”的主谋。10 月2 日,印尼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及《忠诚报》被禁止发行。10 月3 日,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被封,旋被军管。10 月8 日至10 日,印尼共、人民青年团、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和印尼妇女运动协会等的总部办公处相继被捣毁。10 月18 日,雅加达军区司令部宣布取缔上述组织和其他一些进步团体。在几个月内,印尼共和进步团体受到严重摧残,其主要 领导人艾地等人全部被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20 万人惨遭杀戮,约30 万人被逮捕监禁。 大造反华舆论 1

印度尼西亚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别名:因德坭坹,为东南亚国家之一,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印尼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约有17,508个岛屿组,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火山国”。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38亿人,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国体属共和国,国会代表及总统皆由选举产生。印度尼西亚首都为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界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邻国。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且为20国集团之成员国。印度尼西亚为依国际汇率计算为世界第16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15大经济体。 印度尼西亚群岛自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三佛齐及之后的满者伯夷曾与中国及印度进行贸易。印度尼西亚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

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在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后,印度尼西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告独立,但独立后仍面临天灾、贪污、分离主义、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等挑战。 由于岛屿遍布,印度尼西亚有数百个不同民族及语言,最大的族群为爪哇族,并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国家语言、种族多样性、穆斯林占多数人口[3]、殖民历史及反抗殖民为印度尼西亚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亚国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阐明了多样性及国家的型态。虽然人口众多且稠密,印度尼西亚仍保有大量的原野,且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天然资源丰富,但贫穷仍相当普遍。 印度尼西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印度尼西亚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岸线长3.5万公里。 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 粮食作物是印尼种植业的基础部门。稻米是主粮。杂粮有玉米、

印度尼西亚国家投资报告

印度尼西亚国家概况报告 一、印尼国家概况 1.印尼的历史 ●13-14世纪:麻喏巴歇封建帝国 ●1596年荷兰入侵,1942年日本占领 ●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50年,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 ●1967年,与马来、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成立“东盟”。 2.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约17508个岛屿,面积约191万平方公里,赤道贯穿全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境内多火山,地震频发。印尼首都雅加达位于东7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 ●行政区划 30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1个首都地区,396个县、93个市。首都雅加达,其他重要城市有 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巨港等。 ●自然资源 “热带宝岛”:棕榈油产量世界第一,天然橡胶世界第二。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锡、铝、 铁、铜、金、银、煤等,储量丰富。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均温25-27度,湿度70-90%,每年4-10月为旱季,11-次年3 月为雨季。 ●人口分布 世界第四大国,2.37亿,60%人口集中在爪哇岛,首都雅加达常住人口约900万。华人占人口 总数5%,超过1000万人。 3.政治环境 ●政治制度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度。 【政府】总统制,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同时掌管三军。总统、副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 任期5年,总统可连任一次。现任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2009年上任,2014年到期,

本届政府内阁成员共38名。 【人民协商会议】最高权力机关,由国会和地方代表理事会组成。 【人民代表会议】即国会,国家立法机构。 【地方代表理事会】参与制定并向国会提交有关地方自治、合并和扩建新区及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等方面的法案。 ●主要党派 多党制,印尼国会共有9个政党,分别为民主党、专业集团党、民主斗争党、繁荣公正党、国家使命党、建设团结党、民族觉醒党、大印尼运动党、民心党。 ●政府机构 主要政府部门:经济统筹部、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工业部、贸易部、农业部、交通部、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海洋渔业部、公共工程部、卫生部、国民教育部、信息通讯部、研究技术国防部、国营企业国务部、通讯和信息国防部、投资协调委员会。 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统筹部、财政部、工业部、贸易部、农业部、林业部、交通部、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海洋渔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国务部、国营企业国务部、投资协调委员会等。 4.社会文化 ●民族 100多个民族,爪哇族占45%,华人占5%,超过1000万人。 ●语言 200多种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英语普及率比较高。 ●宗教 87%人信封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信仰基督教新教;3.6%信仰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教育 九年制义务教育。著名大学有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日惹的加查马达大学、泗水的艾尔朗卡大学、万隆的班查查蓝大学。 ●医疗 2009年印尼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2.4%,人均医疗健康支出99美元。2000-2001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人,护理和助产人员20人,牙医1人,药师1人,医院床位6张。 5.主要媒体 ●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通讯社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

论文关键词:华侨华人;宗教;特征;亚洲论文摘要:亚洲华侨华人宗教既有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中华性与当地性的融合汇通。同时也兼具在海外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而生成的现代变异特征,因而从不同的空间和相异的文化境遇中诠释出既传统又现代的信仰符号,从而也传递出独特的多元文化共构的宽容与和谐气质,由此揭示出这项研究终将以开放于世界的宽容和谐精神承载中华传统、传承中华现代文明。一传统宗教文化是华侨华人与其他民族的重大区别之一。因此,不懂得华侨华人的传统宗教,就无法真正了解华侨华人文化和社会。然而,“华侨华人宗教”并非等同于“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什么是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一般认为,“所谓华侨华人传统宗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综合体,它既包括了华侨华人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教、儒家(教)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还包括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华侨华人宗教作为一种传统性很强的宗教文化,一直被广大华侨华人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以及传承和积淀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观点将华侨华人宗教的内涵只确定为包括华侨华人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教、儒教(儒家文化)、中国化了的佛教和民间宗教信仰显然不够全面,因为,无论是从宗教学的理论还是从实际的历史事实来看,华侨华人宗教完整的内涵还应当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进一步将基督教等宗教及其文化包含于其中。因此,华侨华人宗教研究实质上是一个关涉中西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国网”2007年4月公布的“中国海外移民基本情况”显示:全亚洲华侨华人数达到了32800多万人,约占全球华人总数的80%,是中国海外移民人数最多的地区。而由于地理相近和当年“下南洋”的移民传统,中国早期移民大部分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9国华人和华侨在2001年就达到了32380万人,占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的74.5%。因此,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研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研究)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宗教观念是古代亚洲华人社会的精神支柱。唐末宋元出洋的华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明代以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部的华人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因此,古代东南亚岛屿国家的华人社区一般都被称为华人穆斯林社区。到了近代,东南亚殖民主义经济发展,掀起了几次华人移民高潮,此时华人信仰的是儒教、道教、佛教及其混合宗教。在移民过程中,道教在亚洲不仅传播较早,而且分布较广、影响也很深远。越南、柬埔寨是最先接受道教的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因此,17、18世纪以来,中国侨民大批移居这里。与此同时,很多华侨还以这里为中转站,先后移居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个移民路线可视为道教在这些国家传播的路线。中国传统宗教经华侨华人传播到亚洲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呈现出与故国传统宗教既相同又相异、既内蕴着中华性又包含当地性的特征:第一,事亲祀祖是亚洲华侨华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仰与礼仪的主体。华侨华人宗教根源于祖国,并适应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需要。华人移居海外,所愿无非是求得平安顺利、在他乡异域安居乐业、追求财富改变贫困,然后“叶落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因此,儒教、道教、佛教正可以在精神上满足其需要。并且,在东南亚,道教与儒教、佛教的融合表现得特别明显:在以道教神为主的庙宇里往往也供奉着属于佛教的神灵;在以佛教神为主的寺院里同样也可以看到属于道教的神位。不仅如此,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也会在这些庙宇中受到供奉。例如,菲律宾马尼拉的九霄大道观主要供奉道教系统的众多神仙,但同时也供奉着佛教系统的观音菩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青云亭既供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供奉道教的关圣帝君,还供奉着儒教的孔夫子。第二,供奉多种神灵,特别是与自己的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神灵。中国的道教本来就是一个多神教,其所崇奉的种类繁多的神灵中供奉较多的最高神是所谓“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可是,在东南亚国家的道教庙宇中,虽然奉祀多种神灵,却不一定都供奉这三尊最高的神,其供奉得最多的三位神却是天后(妈祖)、关帝和大伯公(土地公)。新加坡的天福宫,同时供奉着天后、关帝和观音。而新加坡的玉皇殿虽然以玉皇上帝为主神,但同时又供奉着南斗六星、北斗九星、

东南亚排华现象带来的思考

东南亚排华现象带来的思考 陈思恒机电(中荷)111 201110216030 序号11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存有出国或移民的现象,尤其在现代社会,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更为自然。绝大部分选择出国或移民的理由,不外乎是以下诸多原因:1.物质经济 2.人文精神3.生态环境4.居住人性化5.社会保险医疗6.体制健全自由7.教育完善。 然而在出国热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东南亚持续不断的反华事件也使国人寒心。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船只在泰国境内被不明武装分子劫持,时称“泰国10.5湄公河惨案”。直到10月27日,9名泰国北方边防部队的现役军人在其上级军官的带领下,前往泰国清莱府警察局自首,承认他们就是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凶手。20多天过去了,疑云密布的“10·5”惨案,总算露出了一丝端倪,但这些凶手何以如此丧心病狂,船上发现的大量毒品又作何解释,泰国警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然而,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起针对华人的有预谋杀戮。再看2010年的“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再次亲口拒绝道歉,并指事件是一名“失常枪手”造成,菲律宾无可能要为事件负责。这不仅表现出菲律宾人傲慢,更深层次的是菲律宾人对华人的仇视心理。当地人排华一直是在东南亚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华人的一个难以名状的心痛。 东南亚一直是海外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千百年来,华人凭借自身的努力,不仅在当地扎根发展,也为所在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素有“东方犹太人”的说法。东南亚的华人群体在当地虽然占少数却掌握着较大的经济份额,在国家的经济命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1997年金融危机时,华人很快摆脱了危机的困境,然而,这种经济上的强人,在政治上却始终为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华人和当地的族群融合一直难以和谐相处,一些偏激的族群常常把不满情绪发泄在华人身上,而一旦把这种不满染上种族色彩时,华人就

印尼国家概况

印尼国家概况 ●中印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后,两国外交关系于1967年10月30日中断。 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松动。1989年钱其琛外长在日本分别与印尼总统苏哈托和国务部长穆迪约诺就复交问题举行会晤。同年12月,两国就关系正常化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会谈,并签署会谈纪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长阿拉塔斯应邀访华,两国发表了《关于解决印尼方欠中国方债务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公报》。 1990年8月6日,李鹏总理应邀访问印尼,在与苏哈托总统会谈中,双方表示要本着向前看的精神,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8日,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宣布自当日起正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复交后,双边关系得到全面恢复。杨尚昆主席(1991年6月)、乔石委员长(1993年7月)、江泽民主席(1994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1996年5月)先后访问印尼。印尼总统苏哈托(1990年11月)、国会议长苏胡德(1991年10月)、副总统苏达尔莫诺(1992年4月)、最高评议院主席苏多莫(1997年11月)、总统瓦希德(1999年12月)先后访华。1999年底,两国就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互信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 近两年,中印尼关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两国领导人保持经常互访和接触。胡锦涛副主席(2000年7月)、朱镕基总理(2001年11月)、李鹏委员长(2002年9 月)先后访问印尼。梅加瓦蒂总统(2002年3月)、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敏(2002年4月)、国会副议长法特瓦(2003年4月)访华。双方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与配合。 两国外交部自1991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已举行7轮磋商。两国互设使馆,印尼在香港设有总领馆。2002年12月,印尼在广州增设了总领馆。 二、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两国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复交后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就农业、林业、渔业、矿业、交通、金融等领域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1990年成立经济贸易技术合作联委会,迄已召开5次会议。2001年底,双方将农业、能源和资源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为经贸合作重点领域。2002年3月成立两国能源论坛,9月召开首次会议。 2002年两国贸易额达79.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我出口34.27亿美元,进口45亿美元,分别增长20.8%和15.8%。印尼为我第17大贸易伙伴。 双向投资逐步展开。截至2003年3月,中方共批准印尼来华投资项目970个,协议投资金额20.24亿美元。中方在印尼设立非贸易型合资、合营企业60家,投资总额2.7亿美元。2002年,两国有关部门签署了中方向印尼提供4亿美元优惠出口信贷协议、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资源采购协议。1996年6 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雅加达开业。2003年4月中国银行在雅加达复行开业。 三、其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印度尼西亚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 1、印度尼西亚的语言和民族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华人最多的国家。2013年印尼总人口达2.4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华人3%-4%,此外还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个民族的居民,共占23%。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百度百科) 根据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百度百科) 2、汉语教学历史与发展 印尼的汉语教学可以追述到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截止到 1900 年印尼的汉语教学主要是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为当地华侨子女。1901 年巴城中华会馆创办了中华学校,标志着印尼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从此至 20 世纪 20年代末,印尼的汉语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 世纪30、40年代,华侨学校已遍布了印尼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乡村,不仅有小学,还开设了部分中学。 1942 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汉语教学遭受到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打击。(辛慧2014)1945年日本战败,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汉语教学政策也是一直在变化,时而宽松,时而禁止,今天,汉语教学政策比较利于印度尼西亚按英语教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自由放任到管制期:1945--1950,华侨自管到政府加强管制;兴旺发达期:1950--1957,华侨学校大量开设发展;限制衰落期:1958--1965,政府颁布相关限令、通告,实行限制;全面禁止期:1966-1998汉语教育被取消,华侨学校被关闭;逐步解令,复苏期:1999至今,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件分为: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印尼的华文教育、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1901——1966)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讲述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战争、贸易、交通、谋生等导致华人向东南亚一带迁徙定居。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印尼的华文教育,中印两国,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印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历史。印尼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的国家,印尼的华文教育有过蓬勃发展和令人羡慕的时代,但也曾历尽坎坷,陷入过万劫不复的黑暗时期。 第三部分就讲述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保皇派和共和派都派人到印尼开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至诞生便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地中华会馆纷纷开办新式学校。1908年,荷兰殖民政府为了争夺生源,开始开办荷华学校并迫害华文教师。1929——1930年,有25所学校的33明教师被以各种理由驱逐出境、拘留或停职,给华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1946——1966年,大部分华侨学校过分强调中国民族主义,导致了后来印尼更加激烈的排华情绪和排华事件。排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学校被取缔,华校逐步走向衰落。到1966年,终于被悉数取缔,华侨学校从此在印尼国土上消失。 1990年中印复交后,印尼政府开始逐步放宽了抑制华文的政策。政府不再禁止华裔学生到中国学习华文。1994年,允许旅游部门开办华语补习班,1995年,允许华裔开办华语辅导中心或补习班;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中文系。近年来,印尼的汉语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合格的华文教师缺乏,二是教材问题,三是生源问题。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然后,提问印度尼西亚的另一重要自然特征,多火山、地震及原因。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通过读印度尼西亚的矿产分布图,请学生说出印尼的主要矿产资源,并在图上指出分布。通过前面对印尼自然环境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说出印尼应出产哪些农产品,老师补充。

总结印尼的经济状况: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主要以出口农林、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石油加工业和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四、最后让学生在印尼简图上,找出雅加达和万隆,明确这两个城市准确位置。并介绍这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导入)大家知道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它源源不断地向身体提供氧气,如果它丧失了作用,人马上就会死亡。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被誉为是世界、特别是南太平洋的一叶“肺”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本区的气候以哪一种为主?植被以什么为主(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属于热带。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雨林) 2、印度尼西亚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在图上找出主要的岛屿?并用红线描出(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主要有苏门答腊岛、爪哇岛 3、说出印度尼西亚的相对位置?说说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作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东亚和西欧、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讲述)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及其两侧,气候特点是高温多于雨。各岛树木葱绿,花开四季,各岛相连,使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印度尼西亚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很多人前往旅游。 (讲解)由于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全境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有活火山77座。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