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度最大最小实体计算公式

位置度最大最小实体计算公式
位置度最大最小实体计算公式

基准最大理论值10.6

10.6

10.6基准实测值10.610.510.4基准增加的公差

0.1

0.2

理论直径最大值实际测值直

径形体增加的公差

22.422.40

0.20.30.422.422.30.10.30.40.522.422.20.20.40.50.622.422.1

0.3

0.5

0.6

0.7

图中位置度值

0.2

理论X值

实测X值理论Y值

实测Y 值位置度值

00.0200.040.089

实际测量孔径最小理论直径位置度公差补偿公差总位置度公差660.400.46.160.40.10.56.260.40.20.66.360.40.30.76.4

6

0.4

0.4

0.8

位置度计算方法

一、元素、基准都是最大实体的位置度(轴)

基准形体直径

公差形体直径

公差带直径

实际允许的公差

实际允许公差=形体增加的公差+基准增加的

公差+图中位置度值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总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补偿公差

比较位置度值与实际允许公差大小就知道是否满足位置度要求

二、元素是最大实体的位置度(孔)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 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 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总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补偿公差

基准最小理论值18.118.118.1基准实测值

18.218.1518.1基准增加的公差0.10.05

理论直径最小值实际测值直

径形体增加的公差

2525.050.050.35

0.30.252525.040.040.340.290.242525.020.020.320.270.222525

0.3

0.25

0.2图中位置度值

0.2

理论X值

实测X值理论Y值

实测Y 值

位置度值

000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实际允许公差=形体增加的公差+基准增加的

公差+图中位置度值

位置度计算方法

比较位置度值与实际允许公差大小就知道是否满足

实际允许的公差

四、元素、基准都是最大实体的位置度(孔)

公差带直径

公差形体直径

基准形体直径

孔类与轴类的最大最小实体增加的公差区别:轴:最大理论直径-测量直径孔:测量直径-最小理论直径。

轴:最大理论直径-测量直径孔:测量直径-最小理论直径。

左边数据框中行用了四种尺寸,列用了三种尺寸作为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