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单线铁路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单线铁路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单线铁路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单线铁路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计

二、要求

1、根据线路横断面测量资料,点绘路基设计地段的地面横断面,并按给定的线路中心地面设计标高、设计段起点路肩设计标高和线路坡度,对该段路基进行施工图设计;

2、本段路基需设置路肩衡重挡土墙;

3、对墙身最高的挡土墙设计断面进行检算,包括计算土压力、绘制土压应力图、检算全墙稳定性和墙身截面强度;

4、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及挡土墙正面设计图,计算挡土墙的工程数量,编写设计说明。

三、设计资料

线路标准:单线Ⅰ级铁路

轨道类型:重型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

基床表层类型为:土质

线路纵断面:1.3‰

线路平面:直线

路基设计起迄里程:DK536+710~ DK536+825起点路肩设计标高:

线路横断面及中线地面标高测量记录:(附录一)

挡土墙圬工材料:C20片石混凝土,γ圬=23KN/m3

路基填料:A、B类填料物理力学指标:γ=17.9KN/m3φ=30.3

挡土墙地基容许承载力[σ]= Kpa,地基摩擦系数f=0.400

地质资料;(1)砂粘土[σ]= 200 Kpa

(2)石灰岩[σ]= 400~600 Kpa

四、设计依据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95修订版

五、完成文件

1、路基横断面设计图(1:200)

2、衡重式路肩挡土墙正面设计图(纵1:500、竖1:200)

3、挡土墙设计计算书(包括挡土墙计算断面、破裂面位置及土压应

力的附图1:100)

4、挡土墙工程数量及设计说明(写在正面设计图中)

六、附录(另行发给)

附录一横断面测量记录

《铁路路基》课程设计指导书

单线铁路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设计

一、准备工作:

1.认真阅读任务书、指导书及路基设计规范和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设计相关规范和相关参考资料。

2.熟悉路基工程制图标准。

二、设计步骤和方法:

1.点绘地面横断面

①根据任务书给出的线路起点路肩设计标高和线路纵坡、计算各断面(里程见横断面测量记录)的路肩设计标高;再根据测量的中线地面标高,计算路基中心填挖高度。

②按横断面测量记录在坐标纸(500mm×350mm)上排列布置并点绘地面线,比例尺为1:200,用计算机绘图者绘在A3图纸上。横断面排列原则为:起点断面排在图纸的左下角,以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按里程顺序布置点绘横断面,各竖向排列的横断面线路中心线必须上下对齐,断面间隔疏密应均匀得当,所有断面(10个)排在一张图纸中(可分三个竖列布置)。

③在每个断面上均标注里程及地面标高。

④根据地质测绘资料,在横断面上绘出地层分界线(地表覆盖层与基岩的分界线),统一绘两米深的砂粘土覆盖层。

2.挡土墙长度及断面尺寸的确定

①根据各路基横断面中心填挖高,在图中画出路基面设计位置(不画路拱),并标注路肩设计标高和路基面宽度。

②根据地形和填方情况,确定需设置路肩挡土墙的部位和起讫里程,并由墙面坡度(1:0.05)及基础埋置深度、墙趾嵌入地层的最小尺寸,确定每个横断面上挡土墙的高度(取成整数米)。

③按任务书所给的设计条件——墙背填料γ及φ值,地基容许承载力[σ]和基底摩擦系数f,以及墙身高度,通过理正软件检算合格后按其尺寸,在路基横断面图中绘出。

3.挡土墙稳定性和强度检算(用理正软件计算)

①土压力计算:土压力按库仑理论计算。当上墙出现第二破裂面时,按第二破裂面公式计算;当不出现第二破裂面时,按库仑公式计算;下墙土压力按力多边形法的公式计算,墙背摩擦角δ=2/3φ。计算土压力时,路基面宽度及荷载换算土柱的宽度和高度根据设计资料查相关规范确定。

土压力计算公式参考理正软件的编制原理。土压力计算后需按比例(1:100)绘出上、下墙破裂面及全墙土压应力图,附在计算书中。

②挡土墙检算: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规定,对挡土墙进行稳定性和强度检算。检算项目有:抗滑动稳定系数Kc,抗倾复稳定系数K。,基底合力偏心距e,基底压应力σ,墙身截面强度(只检算上墙底的截面法向应力、平剪的剪应力和偏心距)。

③Kc、K。、e、σ的检算结果需符合规范要求,经济合理。

4.挡土墙正面图及构造设计

①在坐标纸上点绘挡土墙趾纵向地面线(包含表层土分界线),并在其上进行挡土墙立面设计。比例尺的规定见任务书。

②根据基础埋深的要求,确定不同墙高的分段长度(基底纵向呈台阶状,每段墙高以整米计),并结合横断面设计,调整并确定挡土墙设计起讫里程(注意与路堤的衔接,检查填方锥体位置是否恰当),绘制挡土墙不同高度各部分结构参数表格。

③参照所给标准图的格式,绘制挡土墙正面图。按构造要求,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泄水孔的设置可在设计说明中指出,不必绘在图中。

④在挡土墙正面图的下方,设有图栏,图栏中应有如下内容:墙高/墙长,墙趾标高,路肩设计标高,线路设计坡度及里程。

5.路基横断面设计

在横断面图中除了路肩挡土墙设计外,尚须对整个路基横断面进行设计(路基面、边坡、排水沟或侧沟。天沟则不在此处设计)。

路基面宽度及路堤边坡均按规范设计,石灰岩路堑边坡:1:O.5~1:O.75(根据风化程度确定,具体值),粘砂土路堑边坡:1:1.25,侧沟及排水沟:深0.6米、底宽0.4米、梯形断面,不作水力计算。

6.计算挡土墙工程数量:

挡土墙断面面积可参考贰线2044(帽石面积已除外)。根据理正计算成果计算挡土墙体积,得圬工数量(C20片石混凝土,单位:米3)。帽石数量单独计算。

计算挡土墙基础开挖土石方数量:由横断面得挖基断面积,再用平均距离法计算土石方。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采用角钢立柱式,其工程数量以长度计(单位:延米)。工程数量计算结果,列表绘在挡土墙正面图中。

7.编写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设置挡土墙的理由。

②挡土墙设计起讫里程,挡土墙类型及圬工材料。

③挡土墙设计依据。

④挡土墙结构构造上有什么要求,例如伸缩缝、泄水孔、反滤层、地基

基础、栏杆等。

⑤对墙背填料的要求。

⑥施工注意事项。

设计说明应简单明了、文字精炼、字数控制在200~300字左右即可。

三、设计图的要求和设计文件组成

1.设计图:

①设计图共2张。一张图名为DK536+710~ DK536+825衡重式路肩挡土墙正面设计图。图中附有设计说明及主要工程数量.图号为:TGJ-01 1/2;另一张图名为DK536+710~ DK536+82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图号为TGJ-01 2/2。

②设计图均绘在不透明的坐标纸上.图幅外框尺寸:500mm×350mm(粗实线)。

③标题栏绘在图的右下角,格式及尺寸如下:

④设计图用铅笔绘制.路基断面、挡墙结构轮廓设计线均用粗线,地面线、尺寸线用细线,线路中心线用细点划线。图中文字一律采用仿宋体。

2.设计文件的组成:

本课程设计文件由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的全部文件(一套计算书、二张设计图)及任务书组成。计算书用16开(B5)大小,质地坚实的横格纸书写,计算中附图应绘在坐标纸上;设计完成后,每张设计图均叠成与计算书同样大小,并露出右下角图号。连同计算书一起,再配上专用封面(学院购买),装订成册,交给指导教师。

设计说明

一、概况

本段路线以填挖相间通过一山丘下部,地势左低右高,路堤中心最大填高8.58米,最大挖深1.2米,为收回路堤边坡,于路基左侧设置路肩挡土墙。

地层情况:砂粘土,厚度2米

石灰岩,厚度大于10米

二、工程措施

1.挡土墙设计起讫里程DK536+710~ DK536+825,挡土墙类型为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该挡土墙的圬工材料为C20片石混凝土。

2.衡重式路肩挡土墙与护墙均沿墙长每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3.衡重式路肩挡土墙与护墙均沿墙长、高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

置泄水孔,衡重式路肩挡土墙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0.3m ,护墙最下一排泄水

孔高出路肩0.3m ,泄水孔孔径φ=0.10m,挡土墙后自墙顶以下0.5m至最下一排泄

水孔处设0.3m厚砂夹卵石反滤层,并于最下一排泄水孔下夯填粘土隔水层,厚0.3m,

宽不小于0.5m。;护墙泄水孔后设0.5×0.5×0.3m(厚)砂夹卵石反滤层。

4.DK536+710~DK536+720段右侧设半梯形侧沟,底宽×深=0.4m×

0.6m,侧沟均采用M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厚0.3m。

5.墙背填料应选用A、B类填料,禁止使用D、E类填料。

6.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铁路]

计算项目:衡重式挡土墙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11.000(m)

上墙高: 4.400(m)

墙顶宽: 1.500(m)

台宽: 1.8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05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400

下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5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100(m)

墙趾台阶h1: 0.4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100:1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4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水泥土砂浆强度等级: M7.5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0.3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7.9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20.2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500.000(kPa)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2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6.3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700(m) 1级重型,渗水土,砼枕

2 5.000 0.000 0

地面横坡角度: 45.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 =====

第 1 种情况: 无荷载的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1.396(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30.888(度)

Ea=154.463 Ex=54.659 Ey=144.469(kN) 作用点高度Zy=1.467(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2破裂角=29.840(度) 第1破裂角=29.835(度)

Ea=114.610 Ex=57.062 Ey=99.395(kN) 作用点高度 Zy=1.467(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8.083(度)

Ea=198.590 Ex=197.442 Ey=21.323(kN) 作用点高度Zy=2.982(m)

墙身截面积 = 42.292(m2) 重量 = 972.718 kN

衡重台上填料重 = 111.682(kN) 重心坐标(3.185,-2.398)(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500

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

基底倾斜角度 = 5.711 (度)

Wn = 1098.768(kN) En = 145.442(kN) Wt = 109.877(kN) Et = 241.230(kN)

滑移力= 131.353(kN) 抗滑力= 622.105(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4.736 > 1.3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 0.400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力= 254.504(kN) 抗滑力= 495.634(kN)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947 > 1.300

(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400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4.869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8.067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y的力臂 Zx3 = 4.706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x的力臂 Zy3 = 2.586 (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 970.792(kN-m) 抗倾覆力矩= 3407.073(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3.510 > 1.500

(三)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

取倾斜基底的倾斜宽度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1244.211(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436.280(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3.981 (m) 偏心距 e = 0.032(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 Zn = 1.958(m)

基底压应力: 趾部=327.762 踵部=297.355(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 327.762 / 297.355 = 1.102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032 <= 0.167*3.981 = 0.663(m)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最大压应力=327.762 <= 500.000(kPa)

(四) 基础强度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不作强度验算

(五) 上墙截面强度验算

上墙重力 Ws = 251.988 (kN)

上墙墙背处的 Ex = 57.062 (kN)

上墙墙背处的 Ey = 22.825 (kN)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重力的力臂 Zw = 1.406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1.467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2.893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相对于上墙墙趾,合力作用力臂 Zn = 1.225(m)

截面宽度 B = 3.480 (m) 偏心距 e1 = 0.515(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515 <= 0.300*3.480 = 1.044(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149.086 背坡=8.852(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149.086 <= 105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15.191 <= 125.000(kPa)

斜截面剪应力检算

斜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3.785 <= 125.000(kPa)

(六)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41.488(m2) 重量 = 954.224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395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206.472(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407.325(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1.995(m)

截面宽度 B = 4.060 (m) 偏心距 e1 = 0.035(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035 <= 0.300*4.060 = 1.218(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312.380 背坡=281.941(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312.380 <= 105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56.178 <= 125.000(kPa)

(七) 台顶截面强度验算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6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30.888(度)

Ea=154.463 Ex=54.659 Ey=144.469(kN) 作用点高度Zy=1.467(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2破裂角=29.840(度) 第1破裂角=29.835(度)

Ea=114.610 Ex=57.062 Ey=99.395(kN) 作用点高度 Zy=1.467(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7.897(度)

Ea=166.636 Ex=165.673 Ey=17.892(kN) 作用点高度Zy=2.673(m)

[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39.848(m2) 重量 = 916.504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409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165.321(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244.399(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1.926(m)

截面宽度 B = 4.040 (m) 偏心距 e1 = 0.094(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094 <= 0.300*4.040 = 1.212(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328.717 背坡=248.174(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328.717 <= 105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60.246 <= 125.000(kPa)

================================================================ =====

第 2 种情况: 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1.396(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10.350(度)

Ea=291.221 Ex=103.054 Ey=272.378(kN) 作用点高度Zy=1.788(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2破裂角=33.020(度) 第1破裂角=4.563(度)

Ea=261.490 Ex=117.409 Ey=233.650(kN) 作用点高度Zy=1.911(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6.188(度)

Ea=167.668 Ex=166.699 Ey=18.003(kN) 作用点高度Zy=3.276(m)

墙身截面积 = 42.292(m2) 重量 = 972.718 kN

衡重台上填料重 = 98.487(kN) 重心坐标(3.174,-2.521)(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500

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

基底倾斜角度 = 5.711 (度)

Wn = 1065.888(kN) En = 278.673(kN) Wt = 106.589(kN) Et = 257.657(kN)

滑移力= 151.068(kN) 抗滑力= 672.281(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4.450 > 1.3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 0.400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力= 284.108(kN) 抗滑力= 534.791(kN)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882 > 1.300

(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400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4.468 (m)

相对于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8.511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y的力臂 Zx3 = 4.780 (m)

相对于墙趾,下墙Ex的力臂 Zy3 = 2.880 (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 1479.251(kN-m) 抗倾覆力矩= 3841.264(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2.597 > 1.500

(三)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

取倾斜基底的倾斜宽度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1344.562(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362.012(kN-m)

基础底面宽度 B = 3.981 (m) 偏心距 e = 0.234(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 Zn = 1.757(m)

基底压应力: 趾部=456.719 踵部=218.816(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 456.719 / 218.816 = 2.087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234 <= 0.167*3.981 = 0.663(m)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最大压应力=456.719 <= 500.000(kPa)

(四) 基础强度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不作强度验算

(五) 上墙截面强度验算

上墙重力 Ws = 251.988 (kN)

上墙墙背处的 Ex = 117.409 (kN)

上墙墙背处的 Ey = 46.964 (kN)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重力的力臂 Zw = 1.406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x的力臂 Zy = 1.911 (m)

相对于上墙墙趾,上墙Ey的力臂 Zx = 2.716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相对于上墙墙趾,合力作用力臂 Zn = 0.861(m)

截面宽度 B = 3.480 (m) 偏心距 e1 = 0.879(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879 <= 0.300*3.480 = 1.044(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216.038 背坡=-44.227(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16.038 <= 1050.000(kPa)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4.227 <= 125.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624 <= 125.000(kPa)

斜截面剪应力检算

斜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8.552 <= 125.000(kPa)

(六)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41.488(m2) 重量 = 954.224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395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304.363(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357.289(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1.807(m)

截面宽度 B = 4.060 (m) 偏心距 e1 = 0.223(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223 <= 0.300*4.060 = 1.218(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427.038 背坡=215.506(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27.038 <= 105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58.531 <= 125.000(kPa)

(七) 台顶截面强度验算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6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10.350(度)

Ea=291.221 Ex=103.054 Ey=272.378(kN) 作用点高度Zy=1.788(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

面存在:

第2破裂角=33.020(度) 第1破裂角=4.563(度)

Ea=261.490 Ex=117.409 Ey=233.650(kN) 作用点高度Zy=1.911(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5.649(度)

Ea=136.209 Ex=135.421 Ey=14.625(kN) 作用点高度Zy=2.951(m)

[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 39.848(m2) 重量 = 916.504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2.409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截面总竖向力 = 1263.265(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2195.113(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 Zn = 1.738(m)

截面宽度 B = 4.040 (m) 偏心距 e1 = 0.282(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282 <= 0.300*4.040 = 1.212(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443.810 背坡=181.569(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43.810 <= 105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62.494 <= 125.000(kPa)

=================================================

各组合最不利结果

=================================================

(一) 滑移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抗滑力 = 672.281(kN),滑移力 = 151.068(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4.450 > 1.300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抗滑力 = 672.281(kN),滑移力 = 151.068(kN)。

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882 > 1.300

(二) 倾覆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抗倾覆力矩 = 3841.264(kN-M),倾覆力矩 = 1479.251(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2.597 > 1.500

(三) 地基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234 <= 0.167*3.981 = 0.663(m)

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最大压应力=456.719 <= 500.000(kPa)

(四) 基础验算

不做强度计算。

(五) 上墙截面强度验算

[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879 <= 0.300*3.480 = 1.044(m) 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16.038 <= 1050.000(kPa)

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4.227 <= 125.000(kPa)

剪应力验算最不利为: 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624 <= 125.000(kPa)

斜截面剪应力检算最不利为: 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斜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8.552 <= 125.000(kPa)

(六)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223 <= 0.300*4.060 = 1.218(m) 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27.038 <= 1050.000(kPa)

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000 <= 125.000(kPa)

剪应力验算最不利为: 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56.178 <= 125.000(kPa)

(七) 台顶截面强度验算

[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282 <= 0.300*4.040 = 1.212(m) 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2(所有荷载都作用的情况)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443.810 <= 1050.000(kPa) 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000 <= 125.000(kPa)

剪应力验算最不利为: 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60.246 <= 125.000(kPa)

衡重式路肩挡土墙

背开柱牵引变电所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QJK0+020~+090 段 左侧衡重式路肩挡土墙 施工单位
编号
及电力所场坪
一、说明: 根据中铁二院,2012 年 2 月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建二线工程更正设计<背开柱牵 引变电所及电力所场坪设计图>内容, 背开柱牵引变电所及电力所场坪 QJK0+020~+064 段、 QJK0+076~+090 段左侧合计长 58m, 设置衡重式路肩挡土墙(六沾施路通-10)。 纵断面布置 及截面尺寸详见附图一。特交底如下: 二、技术要求: 1、墙身材料采用 C35 片石混凝土。 2、墙顶设置 C35 混凝土帽石,帽石厚度为 0.4m,顶宽为 0.62m,帽石突出墙外的飞檐 宽度为 0.12m。帽石需预埋 U 型螺栓。墙顶设置角钢立柱栏杆,详见附图二。 3、墙身高出地面部分,每隔 2.5m 上下交错设置泄水孔(衡重台处必须设置一排) 。泄 水孔尺寸为直径 0.1m 的 PVC 管。墙背宜采用砂砾石作为反滤层。为使墙后积水不渗入基 础,在最低排泄水孔下设置浆砌片石隔水层。墙背后原地面以上、2m 厚范围内用袋装砂砾 石填筑。 4、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 15~20m 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 0.02m,缝内填塞沥青木板。 5、 挡墙墙高大于等于 6m 时: 为加强挡墙的衡重台与上墙背相交处的斜截面抗剪能力, 在该处采用插短钢筋加固的加强措施,详见附图三。 6、挡墙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检查梯,检查梯可用 φ20 圆钢弯制,插入强身 0.25m,竖直 间距为 0.3m。 7、QJK0+020~+030 段路肩墙坡脚设置 C20 砼防冲刷护脚墙,截面尺寸,详见附图四。 三、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基槽→基槽验收→墙身浇筑→养护→安装栏杆、检查梯 四、施工方法: 1、先做好地表截排水设施后,再采用机械开挖墙背临时边坡,开挖墙身内边坡坡率 1:0.25,基坑开挖按照测量放桩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边坡和基坑。 2、 基坑开挖清理干净基坑虚土后挂好施工线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挡墙基坑及地基承载 力,报检合格后方可浇筑墙身。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m。 ②在软质岩地基上,不应小于1m。 ③受水流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④墙基置于斜坡地面时,其趾部埋入所在地层的深度和距地面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附 表一。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监理工程师 交底日期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是铁路线路的上部建筑,铁路轨道施工是指在业已建成的先期工程如路基、桥涵和隧道等线下建筑物之上进行轨道铺设的工作。它包括铺轨和铺碴两项基本内容。 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充分掌握线路设计文件中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单位施工的线路情况、轨道铺设起讫点里程和铺设长度、施工期限和施工进度等,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条件,确定轨道铺设方案和施工方法,编制轨道铺设进度计划,制定出加快铺设进度,保证铺设质量、安全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轨道工程如期完成的相应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轨道铺设工作按其基本内容和顺序分为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整修工作等三个阶段。 一、轨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是确保轨道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施工调查和测设,施工前准备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资料准备 ⑴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 工程施工单位事前应向有关单位收集施工资料:线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路基、桥隧等工程竣工资料。如:曲线表、断链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表、水准基点表、中线桩控制表、架桥岔线表、路基有无路拱地段表、陡坡地段表、整体道床地段表、宽枕铺设地段表、制动地段表、桥头路基填土夯实密度试验纪录、绝缘地点表、坡度表、设计高程表和路基检查证等。 ⑵审核和复制技术(施工)文件 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的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核工作,查明铺轨起讫里程和工程数量,使施工资料正确可靠,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在施工资料审核正确无误的前提下,

复制车站简图和正线施工缩图,整理施工技术文件,以供铺轨施工使用。 1.2施工调查和测设 1.2.1施工调查 施工调查使施工准备的关键,其主要内容有 ⑴考察并择定铺设基地设置方案,落实道碴采集场,并考虑采用的运输方案和道路系统。 ⑵落实所需水、电、材料及机具设备供应。 ⑶了解架梁河道概况,必要时提出临时通航及采用便桥通过方案。 ⑷了解平交道口附近地形、地貌和车辆通行情况,提出维持道路交通的临时措施。 ⑸调查站前工程完成情况,看其能否保证铺轨、铺碴、架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⑹检查路基整修情况 ⑺检查线路中线桩和临时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在铺轨前补齐。 ⑻检查界限情况,检查跨越路基的通讯和电力线路的高度及其他建筑物限界能否保证铺轨机、架桥机安全通过,否则必须在铺架机械到达前进行处理。 1.2.2施工测设 路基成型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线路复测,恢复线路中心线并钉设永久性中线桩,施工规范规定直线地段每隔25米,圆曲线地段每隔20米,缓和曲线每隔10米各设一桩;铺设钢筋混凝土宽枕地段,无论直线还是曲线,中线桩桩距均为10米;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终点、平交道和道岔理论中心点均钉设中线桩。 1.3施工前准备 ⑴轨道铺设基地和轨排倒装站的设置 ⑵路基整修。不论采用何种铺轨方案,在铺轨前都必须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路基整修,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铺轨、铺碴。 ⑶预铺部分道碴。为保证铺轨列车的安全行驶,防止压断轨枕和破坏

衡重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国道G347(原省道S302)北川青石段改线工程(1标段) 路 肩 墙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编制时间:2016年 9 月 1 日 四川永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国道G347青石改线工程(1标段)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全线共设计衡重式路肩墙2处共计118。6米,现浇C20片石砼2743m3。

挡土墙应根据地形与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米,缝宽2cm;挡土墙基础底部应埋置在地面线以下不小于50c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 二、施工准备情况 1、人员准备情况 依据该段挡土墙得工程数量,地理地形环境,项目部计划配备30人用于该段挡墙得施工与管理工作,现施工作业人员已进场,做好了开工准备,具体见下表: 2、施工设备、机具情况 依据该段挡土墙工程数量、施工方法,以及技术特点,施工所需得施工设备、施工机具等,具体见下表: 进场人员一览表 进场设备、机具一览表

3、材料准备情况 该挡墙墙身采用C20片石砼,墙顶防撞护栏基础采用C25砼,均由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砼所用得原材料、片石等经试验合格。防撞护栏预埋管及固定钢筋(B22)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 4、技术准备 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与图纸,了解施工规范得有关要求,并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进行技术交底。 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得技术交底与分工,使各类施工人员各司其责。 四、衡重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依据衡重式路肩墙结构形式,路肩墙施工分两部分进行施工,首先为C20片石砼基础得施工,完成后继续C20片石砼墙身施工。 (一)C20片石砼基础及墙身得施工

(整理)《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专业:交通土建 班级:道路071班 指导教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1 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是对路基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的基本理论,设计理论体系,加深对路基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以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为主,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拟定挡土墙的设计方案,并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能符合我国现阶段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 2 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适用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够掌握路基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便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路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掌握路基工程设计的内容、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 (2)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应立即着手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教材、规范中相关内容的复习工作,使设计成果必须符合现阶段相关规范。 (3)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钻研精神,合理拟定设计方案,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验算,能够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均不一样,如有雷同,一律计零分。 (5)设计开始后,应编排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合理安排设计时间,确保设计顺利完成。 3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内容 路基课程设计是以挡土墙设计为主的设计内容。 (一)设计资料 某新建公路K2+345~K2+379路段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具体设计资料列于下: 1.路线技术标准,山岭重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路基宽8.5m,路面宽7.0m。 2.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 3.横断面原地面实测值及路基设计标高如表1所示。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改扩建铁路 汤阴弘达物流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河南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

2012年10 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汤阴宏达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 3、相关规范; 4、现场踏勘资料; 5、现有人员、设备及类似工程经验。 3、编制原则 3.1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3.2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3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3.4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3.5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轨道部分主要工程数量为:新铺线路4.39Km,新铺道岔10组,铺道碴9539 m3 轨道工程可分为新建线路单元和既有益海铁路专用线的改建,工业站N3道岔采取侧位预铺,要点插入施工方法,其它新建单元线路按正常的施工方式即可;既有益海铁路专用线的改建是轨道部分施工的难点,具体施工顺序为: 1、铺设工业站U道K1+611?N21段线路,铺设益海专用线厂内2道,二段线路的铺设均不得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行; 2、要点拔接线路,拔接点有二处,分别为K1+611处和既有益海二道至新铺段线路的连接; 3、益海专用线1道自N21向既有益海1道线路拔线,线路按0.8%线路从N21道岔后顺

坡,以最短的时间开能线路保证益海厂方的使用; 4、新铺益海1道线路分次起道至设计标高,益海厂内线路改建完成。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工企II级 2.正线数目:单线; 3?限制坡度:4%。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m困难350m 5.牵引种类:内燃 6.机车类型:DF 7.牵引质量:5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9.闭塞类型:电话联系 四、铺轨前的技术准备 ⑴.在正式开始铺轨前一个月,搞好竣工测量、钉齐各种桩撅,收集施工资料,包括: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铺轨前的路基检查证、水准基点表、中线控制桩表、桥梁表、车站表。 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并与设计资料进行对照。 ⑶.调查现场钢轨长度,每根钢轨精确到毫米,并编号。 ⑷.对车站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站线的设置,到发线长度、道岔交点座标,曲线资料及控制点坐标,插入短轨资料,相邻线的轨道资料。 五、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 1、总体工期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轨道工程工期计划为150天。 铺底砟:2012年10月10日到2012年11月5日; 人工布轨、铺轨:2012年11月6日到2013年1月20日; 上砟整道:2013年1月21日到2013年3月10日; 2、总体施工计划及步骤 总体施工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备料阶段;第二阶段进行新建线路的铺设;第三阶段既有线施工,封闭正线,插入复式交分道岔,同时实现全部线路合拢,并对线路进行细微调整;第四阶段办理开通手续,完成竣工验交。 3、简明施工组织安排

衡重式挡土墙例子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 (1)挡墙的基本资料如下图所示 图3-10 挡墙基本资料图 1)墙身构造:拟采用浆砌片石衡重式路堤挡土墙,如上图所示,单位(m )。 2)设计荷载:公路二级,车辆荷载作用在挡土墙墙背填土上所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可按式(8—1)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γ q h = 0 (8—1) 式中: 0h ——换算土层厚度(m);

q ——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 m ,取20kN/m 2 ;墙高大于10 m ,取10kN/m 2;墙高在2m ~10m 之内时,附加荷载强度用直线内插法计算,此处墙高为10m ,q=10kN/m 2。 作用于墙顶或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强度规定为3kN/m 2;作用于挡墙栏杆顶的水平推 力采用0.75kN/m ,作用于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采用1kN/m 。 γ——墙背填土的重度(kN/m 3 )。 3)填料:碎石土湿密度m kN 3/18=ρ,计算内摩擦角33φ=?,填料与墙背的摩擦角2 ? δ= 。 4)地基情况:中密碎石土,容许承载力[]kP a 500=σ,基底摩擦系数5.0=f 。 5)墙身材料: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砌体毛体积密度m kN a 3/22=ρ,容许压应力[]kP a a 1250=σ,容许切应力[]kP a 175=τ (2)车辆荷载的换算 010 0.51319.5 q m h γ = = = (1) 上墙土压力计算 图3-11 上墙荷载作用示意图

1)根据边界条件,计算破裂体(包括棱上荷载)的重量G 图中单位(m ) 棱体面积: )tan (tan 2 12 0αθi i H S += )tan (tan 2 12 αθγγi i H S G +=?= 2)根据力三角形求E x 的方程,即 ) 2sin()90sin(?θα?θ++=--?i i i a G E [] )()(sin ) cos(?α?θ?θ++++= ?i i i a G E )cos(?α+=i a x E E =)sin()cos()cos()sin() cos()cos(?α?θ?α?θ?α?θ++++++?+i i i i i i G = ) tan()tan(?α?θ+++i i G

路基工程挡土墙课程设计

《路基工程》 课程设计 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铁道工程 班级:铁道08-2(土0801-2)姓名:王康 学号:20080045 指导教师:舒玉 二0一二年二月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及课程目标 路基的课程设计是对路基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理论体系,加深对路基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此次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是以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仅线路左侧一侧进行设计)为主的设计内容。 1.1 设计资料 1.1.1 主要技术文件 1)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2009局部修订版) 2)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3)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 4)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其他现行铁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等技术文件; 1.1.2 线路资料 1) 铁路等级:I级 2) 轨道类型:重型 3) 直线地段:双线路堤 1.1.3 地基条件 1) 工点位置:邯郸丛台区 2) 地基为级配良好中密中粗砂,基本承载力=210Kpa。 1.1.4 路堤填料 自行设计

1.1.5 墙身材料:混凝土。 1.1.6 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 1) 路肩设计高程:76.8m。 2) 路堤边坡坡率:1:1.5 3) 天然地面高程:67.5m。 4) 重力式挡土墙平面布置无限制,横断面型式自行确定。 三、具体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进行挡土墙横断面设计计算(不进行挡土墙的平面、立面等设计),大致步骤如下: 1) 挡土墙横断面布置,并拟定断面尺寸; 2) 凡本指导书中没有提供的设计参数,均自行查询上述技术文件,按其中 规定的设计参数或经验数据自行选定。 3) 挡墙土压力计算; 4) 验算挡土墙抗滑、抗倾覆稳定性; 5) 验算基底应力及偏心距; 6) 验算墙身截面强度; 7) 抗震条件下挡墙土压力计算; 8) 抗震条件下验算挡土墙抗滑、抗倾覆稳定性; 9) 抗震条件下验算基底应力及偏心距; 10) 抗震条件下验算墙身截面强度; 11) 挡土墙排水设计; 12) 绘制挡土墙横断面图; 13) 编写设计计算书 五、计算过程 选用参数:挡土墙混凝土等级采用C15,,γ=23KN/m,中心受压[]cσ=4.0Mpa,弯曲受压和偏心受压[]bσ=5.0Mpa,弯曲受拉[]1bσ=0.35Mpa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霍尔果斯口岸站施工项目部 二О一二年七月

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适用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精伊霍铁路 ~ 、 ~ (中哈铁路接轨点),含宽轨场、准轨场、边检场、客运车场、换装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关两检”等口岸相关设施,预留快运、特货作业场地等 年开通项目等。 、编制依据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 〕 号;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部分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 号;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 号;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 〕 号);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 铁建设〔 〕 号 。 《经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口岸连接中哈两国铁路专门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纪要》;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 〕 号)。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标准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原则 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新建霍尔果斯口岸站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包含客站改造以及新建工程两部分。正线铺新轨 铺轨公里,站线铺轨 铺轨公里,铺新岔 组 铺道床 公里;改建拆除线路 公里,重铺 公里,拆除道岔 组,重铺 组,铺道床 公里。 二、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级重型,准轨正线采用 ,宽轨正线采用 。到发线和其他站线、次要站线采用 千克 米钢轨; 正线数目:单线; 准轨场、宽轨场线路有效长度:准轨 米、宽轨 米; 牵引方式:准轨线电力牵引,宽轨线内燃牵引; 轨距:准轨线轨距 、宽轨线轨距 ;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任闯闯 学号:09232054 班级:土木0911 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 指导老师:冯瑞玲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路基断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绘制设计断面处的地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路基横断面各部尺寸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路基面加宽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路基面上的载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行初步设计断面的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最终设计断面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填土沿天然地面滑动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及下部填土的填料选 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方法及主要机具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检验方法及主要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在课堂上已获得的知识和参阅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资料。设计曲线地段路基的横断面及验算边坡稳 定性的能力,以及确定施工程序。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在已学知 识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资料: 1、线路资料 铁路等级:I级单线铁路 路基设计时速:160km/h 曲线半径:R=5000m 设计路肩标高:H=194.6m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 8.1一般规定 8.1.1双块式轨枕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证明书。 8.1.2 依据轨道控制网CPⅢ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样,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几何型位,进行轨排精确调整。 8.1.3 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的规定。 8.1.4 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 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8.1.7 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 8.1.8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1.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8.1.10 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 8.1.11 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8.1.12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或碰撞轨道部件。 8.1.13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产生的污染。 8.2支承层 Ⅰ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8.2.1 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2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 8.2.3 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Ⅱ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主控项目 8.2.4 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2.5条~第7.2.14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5 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2.15条~第7.2.19条的规定。 8.3 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 Ⅰ模板 主控项目 8.3.1 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2 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标准第6.2.3条的规定。

衡重式路肩挡土墙500kpa高11米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衡重式路肩挡土墙500kpa高11米 计算时间:2013-11-09 23:16:38 星期六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11.000(m) 上墙高: 4.400(m) 墙顶宽: 0.800(m) 台宽: 1.2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05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350 下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5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550(m) 墙趾台阶h1: 1.100(m) 墙趾台阶面坡坡度为: 1:0.000 墙底倾斜坡率: 0.100:1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4.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7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68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43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850.000(kPa) 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 7.820(MPa) 系数醩: 0.002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21.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25.0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4.000 0.08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4.001(m),高度0.476(m) 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车辆荷载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填土对横坡面的摩擦角: 17.5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填土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3.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1.286(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27.916(度) 计算上墙土压力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24.752(度) Ea=166.503(kN) Ex=65.294(kN) Ey=153.167(kN) 作用点高度 Zy=1.632(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2破裂角=27.840(度) 第1破裂角=24.514(度) Ea=144.545(kN) Ex=65.982(kN) Ey=128.607(kN) 作用点高度 Zy=1.637(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4.732(度)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4.732(度) Ea=179.578(kN) Ex=179.250(kN) Ey=10.850(kN) 作用点高度 Zy=2.941(m) 墙身截面积 = 28.847(m2) 重量 = 692.327 (kN) 衡重台上填料重(包括超载) = 78.826(kN) 重心坐标(2.071,-2.421)(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400 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 基底倾斜角度 = 5.711 (度)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

1.1 挡土墙设计 1.1.1 挡土墙的类型 挡土墙具有阻挡墙后土体坍滑,保护与收缩边坡等功能。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常用来防止路基填土或挖方坡体变形失稳,克服地形限制或地物干扰,减少土方量或拆迁和占地面积,避免填方侵占河床和水流冲淘岸坡,整治滑坡等病害。 按照墙的设置位置,路基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和路堑墙等。 挡土墙按结构形式与特点的不同可划分为重力式、薄壁式、锚固式、垛式和加筋土式等。重力式挡土墙验算 现拟定采用俯斜衡重式路堤墙。墙高H=15.9m ,上墙H1 =6.4m ,墙背俯斜1:0.33 ( ! = 18o15 ),衡重台宽d=1.0m,下墙H2=9.5m,墙背仰斜1:0.25 ( 2 二—14o02 ' ) d 0.5m墙面坡度1:0.05,墙身分段长度按沉降伸缩缝的要求进行。取此处挡土墙为例,验算拟定尺寸是否满足强度、稳定性等要求。 山坡基础为砂、页岩,查得摩阻系数f 0.6 ,地基容许承载力0 800kPa 填土边坡为1 : m = 1 : 1.5,路基宽度为12米。墙背填料为就地开挖砾石土, 容重为 =18.6 KN /m3,内摩阻角35。墙体用50号砂浆砌片石,容重为 =22.5 KN/m3,容许压应力a600kPa ,容许剪应力j 500kPa ,外摩阻 角3= /2=17.5 ° 稳定系数:滑动稳定系数[Kc]=1.3, [Ko]=1.5. 。计算图示见图4。

图7.2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图示 、上墙土压力计算 设计荷载采用公路U 级,采用双车道布置,选取分段长度 L=12m ,车辆荷 1、计算破裂角,判断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 假象墙背倾角为: 载换算等代土层高度为h o G 200 4 b o L 18.6 5.5 12 0.651,分布宽度取5.5m 。同 理,验算荷载用挂车车辆荷载换算等代土层咼度为 h o = 0.75m, 分布宽度为5.5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第三章挡土墙设计 3.1. 设计资料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土墙,墙高 H=7m ,填土高a=14.2m ,填料容重 18KN/m ‘, 根据内摩擦等效法换算粘土的 42,基底倾角 0=5.71。圬工材料选择7.5号砂浆砌25 3 号片石,容重为 k 23KN /m ,砌体 a 900kpa , j 90kpa , i 90kpa , wi 14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 430kpa ,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路基宽 32m 。 3.2. 断面尺寸(如图1) 过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衡重式, 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据通过几 何关系计算如下: B 4=2.6m , B 41 =2.61m , B 21 =0.35m , B 11 =1.27m , h=0.26m , tan 1 —0.25 tan j =0.05 tan =1:1.75 , b=8 X 1.5 + 2+6.2 X 1.75 = 24.85m ; H=7m , H 1=3.18m , H 2=4.52m , H 3=0.7m , B 1=1.948m ,B 2=2.46m ,B 3=2.67m 0.311 tan 2 =

假设第一破裂面交于边坡,如图 2所示: 图i 挡土墙计算图式: 3.3. 上墙断面强度验算 3.3.1 土压力和弯矩计算: 3.3.1.1 破裂角 作假象墙背 1 tan -1 H i O'311 Bn 3 ?18 O'311 -.27=0.71 H i 3.18 , 35.37 29.74

2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手册》表 190 2 1 丄 90 2 1 2 1 2 其中 .sin arcsin =47.85 sin 对于衡重式的上墙,假象墙背 图2上墙断面验算图式: 3-2-2第四类公式计算: =33. 1 =14.9 ,而且1> i ,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设衡重台的外缘与边坡顶连线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0,则: tan 0= b H 1 tan B1 = 24 ? 85 3 ? 18 。 311 估 H1 a 3.18 14.2 =1.3> tan i=o.65,所以第一破 裂面交与坡面,与假设相 符。 3.3.1.2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系数:K= 2 CO S =0. 583 2 COS i cos i sin 2 sin cos cos

轨道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陈龙元 学号:08231062 班级:土木0803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轨道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1.任务书-------------------------------2 2.说明书-------------------------------7 3.计算书-------------------------------14 4.实验总结------------------------------20 5.源程序附录----------------------------21

轨道结构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内容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2)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降温幅度。 3)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升温幅度。 4)通过计算,确定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 中和轨温确定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强度计算和温度力计算理论)。 二、基本要求 对设计从全局上把握,思路清晰,将个人的独立见解在设计说明书中完整地表达出来; 有关计算建议上机完成,语言不限,但程序要具有通用性,即对各种参数条件都适用;并将源程序及计算结果附在课程设计书中。 独立完成,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时间1周。 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理论依据、设计参数、计算过程、设计总结(设计方案的评述、收获及建议)、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文字部分要求详细完整、章节清晰、计算过程详尽、结论合理可靠。同时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答疑时间:另作通知。 三、设计思路 无缝线路中和轨温计算的主要思路如图: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地形 中浅切割褶皱剥蚀中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耕植土,厚约0.9m ,黄褐色,含大量有机质。 ②号土层,中风化砾岩,厚度未揭露,地基容许承载力R=800kPa 。 (3k j (4(521:0.273(1'1tan =0 .3133.00.3tan 1111 H d H =0.67 则'1 = 82.33 假想破裂面交于荷载内,按表5.6第一类公式计算,得 验核破裂面位置如下:第一破裂面距墙顶内缘距离为 )tan (tan '11 i H =3.0×(0.521+0.67) =3.573m <0b =5.5m 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与假设相符,而且也不可能出现其他情况,故采用此类计算公式。因为i <'1 ,故出现第二破裂面。

(2)计算第二破裂面上的主动土压力1E 有表5.6第一类公式,有 K=)2 45cos()245(tan 2 =) 5.1745cos()5.1745(tan 2 =0.587 1K =1+1 02H h =1+0.355.02 =1.367 1E =122 1KK H =0.5×18×3.0×3.0×0.587×1.367=64.98kN (34(122 =235061435' ='3666 tan 2 =-tan +))(tan tan (cot A =-2.311+)27.0311.2)(311.2428.1( =0.795 2 = 48.38 验核破裂面位置:堤顶破裂面距墙顶内缘的距离为 =3×(0.67+0.521)+5.1×(0.795-0.25) =3.573+2.779 =6.353m >0b =5.5m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

课程名称:铁路路基工程 设计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专业:铁道工程 年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工程姓名唐强学号20087125 开题日期:2011 年 5 月11 日完成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考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路基边坡坡度及边坡防护设计 2.计算路堤极限高度 H,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c 3.通过比选确定应选择何种加固方案; 4.掌握中轴线线下应力的计算和沉降量的计算; 5.固结度修正的计算; 6.绘制路基加固断面图;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应用《铁路路基工程》课程所学知识,并熟悉铁路路基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设计内容 1.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 2.路基本体工程的设计; 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 4.基底设计(针对软土地区。 三、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 常速,直线地段,单线路堤,路堤高m 7,路基面宽m 5.7,边坡坡度75.1:1:1=m ,线路等级按I 级次重型标准,活载换算高度m h 4.30=,宽m l 5.30=。 2.地基条件 地面以下m 13范围内为软土,灰黑色、流态;m 13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软土竖向固结系数为s cm C v /10323-?=,径向固结系数为 s cm C r /10 423 -?=; 变形模量为2/30cm kg ,泊松比4.0=μ,容重3 /3.17m kN =γ, kPa C u 18=,?=5.4u ?,?=20cu ?。 3.填料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DOC 74页)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DOC 74页)

客运专线铁路 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05—09—22 发布2005—09—22 实施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客运专线铁路 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主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施行日期:2005年09月22日 1

2005 ?北京2

前言查铁路资料,上交通资料大全。https://www.360docs.net/doc/c31440795.html, 本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5]84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方法、措施和质量控制目标作出了规定,反映了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了客运专线铁路的技术特点。本指南是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根据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3号)关于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调整的要求,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指导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市场定位需要制订技术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具体的企业标准,编制了本指南,今后铁道行业将不再发布新的施工规范。本指南严格按照标准编制程序组织编制,分别对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组织路内外专家进行了审查。 本指南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环境保护、施工准备、基地钢轨焊接、有碴轨道铺轨铺碴、工地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正线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钢轨胶接绝缘接头、轨道整理及钢轨预打磨、轨道常备器材、工程竣工等,另有14个附录。 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号,邮政编码:710054),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指南主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指南参编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 公司、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 察设计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朱飚、李兵选、杨竞雄、朱同蜜、孙柏辉、高慧安、王家 3

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指6m以上的挡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如何科学地、合理地选择挡土墙的结构形式,是挡土墙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稳定,因此,体积、重量都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太高,它耗费材料多,也不经济。当地基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应当首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内配以少量的钢筋,墙高在6m 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经济效益明显。 重力式挡土墙的尺寸随墙型和墙高而变。重力式挡土墙墙面胸坡和墙背的背坡一般选用1:0.2~1:0.3,仰斜墙背坡度愈缓,土压力愈小。但为避免施工困难及本身的稳定,墙背坡不小于1:0.25,墙面尽量与墙背平行。 对于垂直墙,当地面坡度较陡时,墙面坡度可有1:0.05~1:0.2,对于中、高挡土墙,地形平坦时,墙面坡度可较缓,但不宜缓于1:0.4。 采用混凝土块和石砌体的挡土墙,墙顶宽不宜小于0.4m;整体灌注的混凝土挡土墙,墙顶宽不应小于0.2m;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顶不应小于0.2m。通常顶宽约为H/12,而墙底宽约为(0.5~0.7)H,应根据计算最后决定墙底宽。 当墙身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基底压应力往往是控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地基压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可在墙底加设墙趾台阶。加设墙趾台阶时挡土墙抗倾覆稳定也有利。墙趾的高度与宽度比,应按圬工(砌体)的刚性角确定,要求墙趾台阶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θ(图6—3),对于石砌圬工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