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要建立安全依恋,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依恋的“爱”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护理心理学作业

护理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3.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4.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5.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6.心身疾病: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 7.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8.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9.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思考过的问题和作过的动作都会在脑子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而在脑中再现出来,这个心理过程称为记忆。 10.临床心理评估:特指将心理评估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以临床患者为主要评估对象、可评定及甄别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系列运用性评估手段与技术。 11.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有积极其重要的影响,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12.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护士角色人格: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14.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征:即指“核心成分”是从事护士职业的必备人格特质,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1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6.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 1. 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①信息编码。②态度。③知识。④沟通技巧。⑤社会文化背景。 2. 影响心理测验实施和记分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测验者与受测者之间的协调关系。②测验者对受测者操作水平的期望。③测验焦虑。 ④测验者对受测者的态度。 3. 简述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①保密原则。②限时原则。③自愿原则。④感情限定原则。⑤转介原则。 4. 心理治疗的要素有哪些? 答:①治疗者必须具备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培训并得到资质认可。②治疗需按一定治疗程序进行。③治疗需应用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④治疗对象具有一定的精神、躯体或行为问题。⑤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最终缓解或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各种身心症状,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 5、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哪几个分量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答: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四个分量表组成。其代表的含义是①内-外向维度:测查内向和

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 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题目1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题目2 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 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σ是标准差的标记。 题目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 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

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题目8 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 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题目10 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答: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

川大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复习资料

市场营销1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你的得分:84.0 完成日期:2008年08月25日23点4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市场不景气或原料、能源供应紧张时,适合采取()。(C) A. 缩小产品组合√ B. 扩大产品组合 C. 产品延伸 2. 企业原来生产低档产品,后来决定增加高档产品,属于()。(A) A. 向上延伸√ B. 向下延伸 C. 双向延伸 3. 下列关于产品延伸的弊端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品牌忠诚度降低 B. 产品项目的角色难以区分 C. 产品延伸的作用比不上品牌延伸好√ 4. “奔驰”代表着高绩效、安全、声望及其他的东西,这说明了该品牌的()(C) A. 属性 B. 利益 C. 价值√ D. 文化

5. 下列关于多品牌策略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多品牌可以占用更大的货架面积 B. 多品牌可以节约宣传成本√ C. 多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6. 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标志着产品进入了()。(C) A. 介绍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7. 以高价格、低促销费用的形式进行经营,以求得更多的利润,这种策略叫做()(B) A. 快速撇脂策略 B. 缓慢撇脂策略√ C. 快速渗透策略 D. 缓慢渗透策略 8. 居民收入的增加,导致本地的房地产的需求量增大,可以用()解释。(A) A. 需求的收入弹性√ B. 需求的价格弹性 C. 需求的交叉弹性 9. 市场上有很多的卖主和买主,但各个卖主所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这种市场结构属于()。 (C) A. 完全竞争 B. 寡头竞争

北邮-服务营销管理-第二次阶段作业

一、判断题(共8道小题,共40.0分) 1.在服务蓝图中,前台活动是指顾客能见到的一线服务活动。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2. 3.在原有服务种类里开发新的服务品种,这种创新属于延伸型服务创新。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4. 5.顾客导向的服务标准是指服务机构根据生产率、成本、技术质量等运营目标的要求 来制定的服务标准。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6.

7.服务机构利用金钱利益建立和保持顾客关系的策略属于结构型策略。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 9.关系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和发展更多的新顾客。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10. 11.在拟定服务标准时,需要将顾客笼统的服务期望转变为具体的服务标准。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12. 13.服务调研程序与一般市场调研程序相比,增加了“设计服务评测的指标”这一步骤。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A;] 标准答A;

2019电大教育心理专题二答案

形成性考核二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题目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题目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题目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题目5 效果律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题目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题目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题目8 对象-对象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题目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题目10 行为-结局期望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但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了。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所起的作用。 题目12 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网络营销》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网上商店能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随时随地的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这是由于 网络营销具有()特点。 A.超前性 B.拟人性 C.整合性 D.跨时空性 2.2、消费需求的基本属性是() A.可变性、多样性、关联性 B.层次性、均等性、多样性 C.层次性、均等性、单一性 D.可变性、均等性、多样性 3.3、要开展有效的网络营销活动必须深入了解网上用户群体的()。 A.需求特征、购买行为模式和购买动机 B.购买行为模式、购买时间和购买动机 C.需求特征、购买行为模式和购买地点 D.需求特征、购买行为模式和购买时间 4.使用电子邮件发布商务信息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频繁发送 B.准确定位 C.发送面广 D.主动收集 5.5、网上营销是以互联网为营销环境,传递营销信息,沟通厂商及消费者需求的信息 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c )

A.网络信息的采集、网络广告的发布 B.网络广告的发布、客户信息的收集 C.企业信息的发布、客户信息的收集 D.网络信息的采集、企业信息的发布 6.6、以下调查属于网上直接调查的是()。 A.二手资料收集 B.网上查询 C.网站浏览 D.问卷调查 7.7、下面()不属于网上支付的方式之一。 A.电子货币类 B.电子信用卡类 C.电子支票类 D.指纹认证类 8.8、下面哪种不属于网络营销中的人为风险()。 A.政府风险 B.计算机病毒 C.黑客网络犯罪 D.侵犯网络知识产权 9.9、在网络的购买活动中,网络消费者由于其认识、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引起的 购买动机,产生了购买行为,这种购买动机称为() A.需求动机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 案.d o c

2012级护理心理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透析治疗: 2.器官移植: 3.个性: 4.健康: 5.心理护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意志的品质、、、和。 2.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可分为、、三个系统。 3.应激分为三个阶段:、、。 4.按照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我们应该从、、和 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5.护理程序的五大步骤是、、、和评价。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是指 A.细菌和螺旋体 B.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C.病毒和衣原体 D.真菌和原虫 E.蠕虫和支原体 2.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E.研究心理行为的人类学基础 3.“杯弓蛇影”是一种 A.幻觉 B.病理性错觉 C.生理性错觉 D.情绪 E.感觉 4.在大脑里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A.再现 B.想象 C.思维 D.创造 E.记忆 5.具有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性强、缺乏耐心、醉心于工作等行为特征的性格类型称为 A.A 型性格 B.B 型性格 C.C 型性格 D.D 型性格 E.E型性格 6.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A.16 岁以上的成人 B.17 岁以上的成人 C.18 岁以上的成人 D.19 岁以上的成人 E.20 岁以上的成人 7.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临床护士 B.心理学知识 C.病人心理问题 D.病人本人 E.病人亲属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

1 . 基因的显形效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 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 3.环境 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 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 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 9.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诀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诀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1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育心理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题 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里有染色体, 染色体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B.细胞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 染色体里有DNA; 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 细胞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2.”充气使气球变大, 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 这比喻是( )。 A.图式 B.同化C.顺应 D.平衡 3.皮亚杰把( )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 UR表示(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5.”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描述的是( )。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C.任何时候, 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8.日常观念一般把个体差异看作(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物质的差异 9.优、良、中、差的评定属于( )。 A.顺序分数 B.名义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10.为了减经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 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

《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

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2013年07月06日14点22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9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面粉厂的宣传语是“本公司旨在生产面粉”,可见这家面粉厂奉行的营销观念为() ( A )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 推销观念 D. 社会营销观念 2. 市场营销观念产生于()。 ( D ) A. 20世纪之前 B. 20世纪初~3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3. 一般来说,是企业现金流主要来源的业务是() ( B ) A. 明星业务 B. 现金牛业务C. 问题业务 D. 瘦狗业务 4. 某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销量,把现有的产品放到以前没有进入过的西藏市场,该企业实施的是() ( A ) A. 市场开发战略 B. 产品开发战略C. 市场渗透战略 D. 多样化战略 5. 日用消费品最主要的促销工具是() ( A ) A. 广告 B. 人员推销 C. 营业推广 D. 公关 6. 在我国奶粉市场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将市场划分为:婴幼儿奶粉市场、中年奶粉市场、老年奶粉市场。那么,这种细分方法属于() ( D ) A. 地理细分 B. 行为细分 C. 心理细分 D. 人口细分7. 目前,我国大部分仓储零售商的投资收益率下降,但仍能长期稳步发展,获得中等但稳定的利润,由此可以判定我国此零

售机构目前正处于生命周期的() ( C ) A. 创新阶段 B. 繁荣阶段 C. 成熟阶段 D. 衰退阶段 8. X公司生产洗发水,采用盈亏平衡点定价法。该公司的年固定成本为90万元,每瓶洗发水的固定变动成本为9元,当年的预期销售量为60万瓶,目标利润要求为180万,请问该公司该洗发水获得目标利润的定价应为() ( C ) A. 10元/瓶 B. 10.5元/瓶 C. 13.5元 /瓶 D. 14.5元/瓶 9. 下列哪项不属于产品包装的基本原则() ( C ) A. 经济原则 B. 美观原则 C. 华贵原则 D. 适用原则 10. 宝洁公司的洗发产品使用了海飞丝、潘婷、飘柔、沙萱等品牌,这种侧略称为()。 ( D ) A. 产品线扩展策略 B. 合作品牌策略 C. 品牌再定位策略 D. 多品牌策略11. “产品被市场迅速接受,且利润大量增加”,描述的是产品生命周期中哪一阶段的特征() ( B ) A. 介绍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12. 某大型零售商店为吸引顾客,在店门口的招牌上写到:本店商品30元起;而实际上该店产品种类繁多,价格也参差不齐,只有一小部分商品价格为30元。请问该店的定价方法为() ( D ) A. 分档定价策略 B. 安全定价策略 C. 组合定价策略 D. 招徕定价策略 13. 某名牌西服公司在新产品的介绍期采用的是“高价格和低促销水平”的策略,这种营销策略属于() ( B ) A. 快速撇脂战略 B. 缓慢撇脂战略 C. 快速渗透战略 D. 缓慢渗透战略 14. 相对于台式电脑而言,笔记本电脑属于() ( B ) A. 全新产品 B. 换代产品

护理心理学作业题共四篇

第三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 一、选择题 1. “护士角色人格”区别于“角色人格”概念的关键词是 A.相似性B.特异性 C.职业性 D.灵活性 E.适应性 2. 护士最黯淡的历史形象主要发生在A.15-19世纪B.16-19世纪 C.16-18世纪 D.15-18世纪 E.15-16世纪 3. 将特质区分为3个交叉重叠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A.霍莱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D.艾森克 E.弗洛伊德 4.属于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A.忠于职守B.崇高 C.坦诚 D.无私奉献 E.善良 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 A.权威性B.主动性 C.变通性 D.主导性 E.灵活性 6.个体的成就机动与其成正比的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 A.工作能力 B.价值观念 C.社会期望D.他人嘉许 E.气质类型 7.个体人格特质于角色特质彼此重合的匹配模式是 A.最少见的B.最理想的 C.最协调的D.最常见的 E.最灵活的 8.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可称为 A.道德教育 B.主旨教育 C.特色教育D.优势教育 E.符合教育 9.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色教育需遵循 A.高效原则 B.强化原则 C.随机原则D.同步原则 E.补缺原则 10. 可操作性系统模拟训练不适用于 A.言谈举止 B.人格特质 C.职业仪容 D.情绪调控 E.情景模拟 11. “形成专业共识”的举措属于 A.优势教育 B.模拟教育 C.特色教育 D.分层教育 E.符合教育 12. 以下人群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是 A.精神科医生 B.护士 C.儿科医生 D.外科医生 E.妇产科医生 13.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其 A.个体特质B.职业心态 C.嘈杂环境 D.工作压力 E.成就动机 14. 考虑护生的知识面、成就动机等差异的教育是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2019-2020年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五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环境 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 图式 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 平衡 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 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 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9. 基因的显形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 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

南大远程教育 市场营销调研第2次作业

本文可以自由编辑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4fea7001 everage D、stain 7、The words below equals to one another except(). A、the high season B、the busy season C、the peak season D. the off season 8、Sichuan cuisine is () and contains chili. A、sour B、sweet C、hot D、salty 9、The word “cuisine” means ().. A、热辣的 B、菜系 C、苦干的 D、大堂吧 10、The word A 、确认 B、算账 C、结账 D、算错账 11、 C、聚会 D、党员

12、“PC”is short for() A、potato chips B、portable computer C、personal computer D、both B and C 13、what should the reservation clerk says first when he/she answers the phone? Au? B、welcome to our hotel. C、please come to our hotel D、please 14、The objects below are needed in Recreation Servic A boot B booth C buffet D beverage 一、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1、 What should be prepared for a private secretary ?() A、yoga B、PC C、copier D、printer 2、In what ways can the guests make a reservation ?()。 A、talking by person B、by phone C、by mail D、by fax 3、 Which can be ordered in a restaurant of a hotel?()。 A、special spicy chicken B、twice – cooked pork slices C、bar bell D、snooker 4、The facilities used in Recreational Service are()0361f04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4fea7001 everage D、stain 7、The words below equals to one another except(). A、the high season B、the busy season C、the peak season D. the off season 8、Sichuan cuisine is () and contains chili. A、sour B、sweet C、hot D、salty 9、The word “cuisine” means ().. A、热辣的 B、菜系 C、苦干的 D、大堂吧 10、The word A 、确认 B、算账 C、结账 D、算错账 11、 C、聚会 D、党员 12、“PC”is short for() A、potato chips B、portable computer C、personal computer D、both B and C 13、what should the reservation clerk says first when he/she answers the phone? Au? B、welcome to our hotel.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护理心理学》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2分/题,共50分 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C ) A.华生 B.艾宾浩斯 C.冯特 D.弗洛伊德 2、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是( A ) A.弗洛伊德 B.巴浦洛夫 C.马斯洛 D.华生 4、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分为几个信息单位( A ) A.5-9 B. 3-7 C. 7-11 D.9-13 5、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 B ) A.责任感 B.理智感 C.集体感 D.道德感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 A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的趋避冲突 7、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遗传因素 B.教育因素 C.实践作用 D.主观努力 8、一外地患者住院,思念亲人,泪流不止,表现出患者哪一需要未满足( 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9、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是( C ) A.反向 B.否认 C.升华 D.幽默 10、青少年什么心理最多见( C ) A.紧张 B.恐惧 C.矛盾 D.快乐 11、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有( C ) A.心态好 B.智商高 C.善于调控情绪 D.道德品质高尚 12、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 D ) A.生活方式 B.语言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3、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可能和以下哪种疾病混淆( A ) A.甲亢 B.糖尿病 C.肺结核 D.胃溃疡 14、患者对刚做过或早已过去的事情要反复地进行回忆,是指( B ) A.强迫怀疑 B.强迫回忆 C.强迫联想 D.强迫行为 15、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不包括( C )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16、患者总是严肃认真、固执、猜疑,属于下列哪种人格障碍( A )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一

1.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 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 3.环境 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 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 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

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 9.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 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 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 从而诀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 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 却都带有诀定近视的隐性基因, 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 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 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 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1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答: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市场营销》2014第二次作业答案

《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86.0 完成日期:2014年08月26日18点2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市场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 ( A ) A.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B.求得生存和发展 C.推销商品 D.获取利润 2.促销工作的核心是 ( B ) A.出售商品 B.沟通信息 C.建立良好的关系 D.寻找顾客 3.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较高的经营单位是 ( B ) A.问题产品 B.明星产品 C.金牛产品 D.瘦狗产品 4.以“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作为其座右铭的企业是 ( B ) A.生产导向型 B.营销导向型 C.推销导向型 D.社会营销导向型 5.企业只推出单一产品,运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尽可能多 的顾客的需求,这种战略是 ( A ) A.无差异市场营销战略 B.密集市场营销战略 C.差异市场营销战略 D.集中市场营销战略 6.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C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社会需要 7.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这种决策称为 ( D ) A.品牌质量决策 B.家庭品牌决策 C.品牌扩展决策 D.多品牌决策 8.企业选择复用包装决策的目的是 ( C ) A.节约成本 B.方便顾客购买和使用 C.通过给消费者额外利益而扩大产品的销售 D.避免某一商品推销失败而影响其他商品的声誉 9.一般说来,批发商最主要的类型的是:( ) ( B ) A.经纪人 B.商人批发商 C.代理商 D.制造商代表 10.企业为了使预期的销售定额是以实现,还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 ) ( C ) A.奖金 B.旅游 C.佣金 D.销售竞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企业定价的目标主要有哪几种 ( ABCD ) A.维持生存 B.当期利润最大化 C.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D.产品质量最优化 2.制造商在商定是否采取直接运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 ( ABCD ) A.顾客订购量 B.所需运送的成本 C.所运送产品的特性 D.市场范围的大小 3.市场营销研中实际调查的方法有 ( BCD ) A.固定样本连续调查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8-07-31 20:45:10 一、单选题 1. (4分)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 A. A失眠 ? B. B保持睡眠困难 ? C. C入睡困难 ? D. D早醒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4分)病人对自身躯体感觉过于敏感是因为 ? A. A存在躯体异常

? B. B情绪不稳定 ? C. C缺乏准确的自知力 ? D. D对躯体过分关注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在发明创造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活动是 ? A. A无意想象 ? B. B有意想象 ? C. C再造想象 ? D. D创造想象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二章认知过程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个体对生活的看法是: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属于认知错误() ? A. 任意推断 ? B. 过度引申 ? C. 夸大或缩小 ? D. “全或无”思维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五章心理治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 A. 动机冲突 ? B. 抑郁 ? C. 挫折

? D. 焦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人格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 ? A.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 B.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第二节心理应激 收起解析

2019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四答案

形成性考核四 一、名词解释(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题目2 测量 测量: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 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的。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 标准差 标准差:①为计算标准差,我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这就使不同测验的原尺分数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开始比较了。 ②用标准差S作为测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③引进正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际含义上将表现为总体中有多少个体(%)在特定个体i的左面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i的水平相对地高还是低。 ④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 ⑤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 题目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 行为指示子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8 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 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 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题目10 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答: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肋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 题目11 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