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能力目标: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归纳北宋政治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隋唐以来的,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认识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与执政者的政策紧密相关。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本课难点:重文轻武政策的出现原因和影响。

二、说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三、说学法学生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意义容易理解,措施和带来的利弊不易理解,教师要逐条分析讲解举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毛泽东得眼里,他最佩服的五位帝王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其中宋太祖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北宋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宋太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防止了以后的分裂割据,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也带了军队战斗力弱,使拥有强大综合国力的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成中国的统一,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此兵威不振成为中原王朝顽疾,

正是功也千秋,罪也千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功罪千秋的伟人做了那些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六课

2.阅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回答下列为题(一)北宋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事件(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首先、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其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扩大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三)宋初的统治者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起到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和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四)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起到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和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并举例说明北宋的哪些措施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北宋通过一些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也带来了官僚

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

措施(1)、集中军权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B、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

C、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D、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军队战斗力削弱)(2)集中行政权A、在中央,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B、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政府效率低下官僚机构臃肿)(3)集中财权在各路设立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4)集中司法权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政府效率低下)

3.阅读重文轻武政策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一)北宋为什么会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难道北宋不重视军队防卫吗?

(二)学生阅读课件“为什么?”回答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三)北宋的科举制度有了哪些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四)怎样评价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发展?4.总结: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将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剑,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五、说板书

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二、总文轻武的政策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

初中数学说课稿

《相交线》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能力目标 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显示立交桥、防盗网图片。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三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三篇 篇一:TheNationalDayholiday 一、说教材 今天这节课是第六单元TheNationalDayholiday的第一教时。 在此之前,我已经预先教完了第四单元,学生对于一般过去时中be 动词的变化已经有所了解。本课围绕国庆放假这一话题,把有关谈 论过去所作事情的日常交际用语、词汇和语言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介绍了Whatdidyou…do及其应答,以及规则动词过去式加字母ed的读音。 二、说教法、学法 1,隐性语法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而这节课中一般过 去时的语法知识比较多。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 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即使在小学 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可是语法中过于枯燥的讲解和机械重复的练习形式,容易使所学的 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 法教学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如何才能避免过

于严肃机械的操练,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课 程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 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 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真实的情景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知识,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和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 学的语言。本课中我首先请两位学生表演节目来欢迎听课老师,然 后让他们想办法取得自己礼物的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现在进行时WhatisshedoingnowSheisdancing.的问话入手,过渡到一般过去时WhatdidshedojustnowShedanced.导入今天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感 知一般过去时。然后通过介绍我和朋友国庆节去农场参观的这个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一般过去时。整节课贯穿着谈论国庆节每 个人做过的事为主线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充满兴趣,能比较真 实的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来交流。学生从语境中感知语言规律,从 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本课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引 导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参与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通过Sayarhyme,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使课堂增添了情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淡化了学习难度。Playagame听声音猜同学国庆节做过的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巩固了今天所学的语言项目。Doasurvey,调查其他人国庆 节做过的事情,学生对他人的情况充满好奇,这个活动紧扣本课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第一课时。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学会如何在饭店订餐以及进行简单的广告或海报的简单写作,本课时要求掌握基本点餐需要的词汇及基本用语,如面条,饮料等的种类及碗的大小的表达。主要语言点要求掌握would like的用法,列出具体句型。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四会三会词语、句型,并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进一步学习与区分。Words: noodle beef cabbage potato special size bowl mutton Sentences: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 (2)、语言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点餐,能在真实情景中 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力、英语会话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点餐情景,让学生身临3.其境感受和体验,使语言学以致用,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在活动中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及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4、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对中、西方在饮食及用餐方面异同的对比, 对祖国饮食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加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5、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习日常生活中有关食物的名称。 2、进一步学习与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3、含有 would like 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难点: 1、would like 的用法及其与like在用法上的区别。 2、模拟生活场景点菜、用餐,并在该情景中运用当堂所学词汇和句 子进行操练。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知识基础方面缺少丰富的语言基础,对某些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思维能力方面虽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但知识扩展运用的能力有待培养。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鼓励他们勇于张嘴。此外, 学生对有关食物的单词掌握不多,所以,本课预习作业为查找有关

PEP人教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story times 说课稿

Unit 4 Then and now 说课稿 英语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Story Time)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六年级译林版第四单元then and now 第一课时story time 二、说教材 本课的话题是“过去和现在”,通过对比Mike一家人过去与现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让学生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活。把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两种时态放在一起对比呈现,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等方式,总结归纳两种时态的用法,并尝试在正确的语境中使用。 三、说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1、能正确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并能朗读、初步复述。 2、掌握单词和词组:then and now, ago, use, telephone, office, mobile phone, anywhere, radio, newspaper, news, watch, e-book, mak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do shopping, TV, 3、在复习过去式的语法基础上,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过去式的表达。 4、能运用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再次复习过去式的构成规则. 【能力目标】 熟练朗读并能初步复述。 【情感目标】 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 1、单词认读,部分单词的使用方法; 2、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和熟练朗读。 五、说教学难点 1、能正确理解、掌握课文内容,朗读,并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2、在复习过去式的语法基础上,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过去式的表达。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

《北宋的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的史实。 ②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③知道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和表现,知道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②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 ②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教学重点】 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教学难点】 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PPT播放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开封) 2.黄袍加身(>>>PPT播放黄袍加身视频)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PPT播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想一想:宋朝的建立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局部统一。 3.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2)政治上:①在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削弱宰相的权力。 ②在地方,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 牙。对知州进行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 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留一部分作必要支出,其余一切权力都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动脑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 答案: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五代十国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态,要巩固封建统治,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③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全套)人教版(2021版)七年级英语下册说课稿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人教版(2021版) 七年级英语 下册 全册说课稿

Unit 1 . Can you play the guitar?说课稿(模版一) 一、分析教材 本课是人教英语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会做什么”这个话题展开,初步掌握本单元的语法项目“情态动词can”的用法。本单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目标和语言功能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即使用情态动词can来谈论学习自己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重点句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并会表达自己在该俱乐部中会做什么。 二、分析学生 七年级学生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会很高。面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保护他的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知识目标: (1)单词:sing ,dance, play the guitar, join ,speak English, play chess , swim (2) 重点句型:Can you…? Yes , I can. No, I can’t .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2、能力目标: (1)掌握用情态动词表达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能,谈谈彼此的特长与爱好。 (2)通过相互的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能力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自主学习意识,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积累更多的、更丰富的才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中的重点内容是使用情态动词can 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能力。 难点是:can 的一般疑问句,用情态动词can来谈论彼此的特长与爱好。 五、教具:图片,录音机 六、教学方法 (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因素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1)图片教学:利用图片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交流和情境教学法。为了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交谈,我设计了真实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举,如(开办俱乐部的形式,)于是师生交流的重心放在了语言的意义上,这样会将学

最新七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3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教师的教学角度上看:教师是进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看: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师生的合作角度上看:数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即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作为数学教学主导,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2、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教师对教学目标,难点,重点把握要恰当、具体。 数的计算非常重要,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首先应当让学生理解的是面对具体的情境,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计算器和计算机都是供学生选择的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的。 一、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生活也应走进数学,数学与生活 的结合,会使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探究欲,从而诱发内在学习潜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把生活作为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 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之趣、数学之用、数学 之美。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 根据新教材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参与探索,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绝对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 充分发挥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

六年级英语下册说课稿

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下册 Modul4 unit1 I a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下册Modul4 unit1 I a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这一单元主要学习现在进行时和寻求帮助的表达。 二、说教材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是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八册的第四模块第一单元,在这一单元中,主题是“birthday card”。它以话题“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为主要教学内容。Module 4 Unit 1中出现的重点句型有:who can help me? Sorry, I can’t.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 I can help you. 相关的词汇有:card, careful, balloon, fly away, . 该单元主要是复习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同时,谈论向他人求助以及根据客观情况说明自己能否向他人提供帮助的表达。 三、说学生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就是谈论生日,学生有话可说。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想象力,语言表述能力较强,能够自然地用日常英语进行交流。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充满了表现欲。 四、说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以下词组:card, careful, balloon, fly away. (2)、掌握句型:Who can help me? Sorry, I can’t.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 I can help you. 2.技能目标: 能模仿录音,朗读对话,能用英语向别人请求帮助和给别人提供帮助,运用所学内容熟练交流。 3.情感目标: A.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互相帮助的意义。 B.发挥学习主动性,大胆开口,积极合作,参与语言的实际交际。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C.在师生、生生交流,以及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五、说教学重点 现在进行时时态和现在分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六、说教学难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说课稿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能力目标: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归纳北宋政治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隋唐以来的,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认识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与执政者的政策紧密相关。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 本课难点:重文轻武政策的出现原因和影响。 二、说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三、说学法 学生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意义容易理解,措施和带来的利弊不易理解,教师要逐条分析讲解举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毛泽东得眼里,他最佩服的五位帝王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其中宋太祖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北宋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宋太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防止了以后的分裂割据,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也带了军队战斗力弱,使拥有强大综合国力的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成中国的统一,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此兵威不振成为中原王朝顽疾,正是功也千秋,罪也千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功罪千秋的伟人做了那些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六课 2.阅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回答下列为题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及说课稿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及说课稿 英语教案和说课稿的设计作为七年级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具体的一环又显得尤为重要。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及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及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 (一)教材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I d like some noodles.第一课时。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学会如何在饭店订餐以及进行简单的广告或海报的简单写作,本课时要求掌握基本点餐需要的词汇及基本用语,如面条,饮料等的种类及碗的大小的表达。主要语言点要求掌握would like的用法,列出具体句型。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四会三会词语、句型,并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进一步学习与区分。 Words: noodle beef cabbage potato special size bowl mutton Sentences: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 d like some . (2)、语言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点餐,能在真实情景中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力、英语会话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点餐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使语言学以致用,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在活动中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及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4、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对中、西方在饮食及用餐方面异同的对比,对祖国饮食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加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5、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习日常生活中有关食物的名称。 2、进一步学习与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3、含有would like 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难点: 1、would like 的用法及其与like在用法上的区别。 2、模拟生活场景点菜、用餐,并在该情景中运用当堂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操练。 二、说学生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YOUR LOGO 撰写人:天 狼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精品说课稿(新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10)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3)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数轴说课稿(一) (16)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1)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24)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28)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3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37)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4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45)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4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49)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54)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60)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64)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67)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71)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74)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76)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78)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8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83) 2.1 整式说课稿一 (83)

2.1 整式说课稿二 (85)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88)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9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98)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02)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0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10)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1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116)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二 (119)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121)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2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7)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131)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一) (134)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二) (13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14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角说课稿(一) (142) 4.3.1 角说课稿(二) (146)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15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二) (152)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 (156)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二) (163)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167)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169)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代数式的值》 阳光高中初中部 孙玉涵

初中数学说课稿:《代数式的值》 阳光高中初中部孙玉涵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代数式的值》。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以及思维品质不够活跃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补充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说课稿unit3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unit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本课时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Unit 3 中的第一课时,内容是Part A中的Let’s learn 和pair work 。 从课文的内容布置看,本课时是六年级课本中第一次涉及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基础上用Be going to do 的句型来表达自己将要做什么或询问别人将要做什么;包括学习相关的时间词和动作短语,并用这些学到的知识来完成特定的任务;为后面学习过去式起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针对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听,说,读,写时间短语:this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 tomorrow , tonight, next week;和动词句型take a trip , read a magazine ,go to the cinema 2、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 I’m going to the cinema this evening. 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并能对其中的动作和时间短语进行替换操练。 过程和方法 能够通过师生说、生生说和自主听读体验交际式英语教学的一般过程,掌握 英语说听的基本方法;能够提高日常交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运用今 天所学完成一段情景对话;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本 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关心他人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6个时间短语和三个动作词语 2、掌握一个句型并用它进行自由地交流,能够做替换练习。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一般将来时,要求学生从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过渡到将来时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学情分析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识读《北宋形势图》等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阅读课本以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 点的形成和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多 渠道感悟历史,学会历史事件的叙述方法。通过探究赵匡胤实施集权的原因、 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提高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与影响。 难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动(大标题为板书设计)学生活动备注导入新课 播放微课《“他”是谁?》, 内容为赵匡胤在当上北宋朝开国皇帝前的简单生平。 提问:“他”是谁? 过渡:赵匡胤是如何当上皇帝、建立北宋的?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北宋的政治》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内容猜测并 回答微课中的人物为- -赵匡胤 强调 赵匡胤“胤”字的读 音和写法。 一、陈桥兵变显智慧,黄袍加身夺帝位 ——北宋的建立 1、陈桥兵变 2、北宋建立的概况 国号:宋(史称北宋) 时间:960年 都城:东京(开封) 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说一说】学生讲述陈 桥兵变的故事,了解赵 匡胤是如何当上北宋 开国皇帝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 P28子目一第一段,注 意勾划重点(关键词), 一起回答北宋建立的 基本信息。 学生讲故事相当于 训练叙述历史事件 的方法,注意进行 点评是否具备六要 素。 学生通过北宋形势 图要注意北宋只是 统一了中原和南方 地区而不是全国。

人教版(2013版)七年级英语下册说课稿[001]

Unit 1 .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分析教材 本课是人教英语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会做什么”这个话题展开,初步掌握本单元的语法项目“情态动词can”的用法。本单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目标和语言功能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即使用情态动词can来谈论学习自己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重点句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并会表达自己在该俱乐部中会做什么。 二、分析学生 七年级学生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参及活动的热情会很高。面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保护他的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知识目标: (1)单词:sing ,dance, play the guitar, join ,speak English, play chess , swim (2) 重点句型:Can you… ? Yes , I can. No, I can’t .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2、能力目标: (1)掌握用情态动词表达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能,谈谈彼此的特长及爱好。

(2)通过相互的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能力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自主学习意识,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积累更多的、更丰富的才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中的重点内容是使用情态动词can 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能力。 难点是:can 的一般疑问句,用情态动词can来谈论彼此的特长及爱好。 五、教具:图片,录音机 六、教学方法 (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因素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1)图片教学:利用图片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交流和情境教学法。为了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交谈,我设计了真实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举,如(开办俱乐部的形式,)于是师生交流的重心放在了语言的意义上,这样会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及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说学法)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下)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我对本册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册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整式的运算、变量之间的关系;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生活中的数据、概率。 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重点是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本套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平行线与相交线》一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 《生活中的数据》包括“数”和“数据的表示”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很小”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数据的表示”则提供了“世界新生儿”图,它是一种有别于条形、折线、扇形图的数据统计图,同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暗示了统计图的多样性。 《概率》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在《整式的运算》中,对整式、多项式的基本特征只进行了描述,主要突出代数式的表示功能(此时,不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记忆它),重点放在对代数式运算意义的理解、实施和对算理的理解上。 (2)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依托丰富的直观背景,重视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三种数学表示,强调对变量关系——特别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的理解。侧重用图象法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形”的侧面对函数形成直观、整体性的认识。重视对图形所表达的相依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应注意“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函数”概念的重要差别,课本给出的例子都属于函数关系,即对于给定

新人教版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第一课时说课稿 我说课内容是《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第一课时部分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第一课时部分的内容,属于复习教学。本单元是通过Mike参观农场的七天之旅以及参加毕业典礼晚会的语境把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任务,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言形式,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是Mike参观的前两天所遇到的不同场景。第一天是通过Mike在农场看到水果、动物等情境复习学过的名词及冠词的搭配。第二天是Mike在农场认识了新朋友Bill and his mother,通过两个场景描述人物的外貌特点以及与购物相关的词句。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听、说、读、写有关水果、动物、蔬菜以及衣物等话题的单词,并能归类记忆。 2、学生能听、说、读、写描述外貌特征的词语以及思维导图中所列的相关词语,能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复习学过的名词及冠词的搭配以及分类,复习描述人物的外貌特点以及与购物相关的词句。 三、说教法学法 (三)方法 整堂课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一个又一个Mike在农场的不同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单词、句型,然后再运用于语言交流中,使整个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创设了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用,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具体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情景教学法。 2.使用交际法。 3.使用听说法。 4.使用多媒体。 5.使用任务型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Day 1 A beautiful farm 1、教师用课件出示图片,引出语境:Mike come to the farm and visit the farm. Here is the farm. What can you see? 请学生看图谈图,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了谈论画面有什么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论物品的颜色和数量等,尽量把学过的语言知识串联起来,并从口头语过渡到书面语。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a、an、some和名词单数以及复数的正确用法。

北宋的政治 优秀教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其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原因和结果的概念,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概念,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产生的影响。通过补充史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 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 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3教学准备 1.下载截取视频:《黄袍加身》与《杯酒释兵权》片段。 2.制作课件《北宋政权示意图》《宋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4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图示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的综合法。 5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黄袍加身》片段。 教师:这个王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来了解。 学习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课件或板书展示)

首先让学生看《陈桥兵变》,阅读教材第 37 页的小字部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视频和教材上的内容,大家是否知道陈桥兵变之后成立的政权的名称、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学生回答: 960年,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 教师课件展示《北宋政权示意图》,让学生找一找北宋的疆域范围和北宋的都城,并适当补充北宋称呼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今天所学习的朝代是北宋。教师进一步讲解:陈桥兵变中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视频展示),赵匡胤通过兵变这种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是否能够稳定住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由此导入下一子目。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课件或板书展示) 1.历史背景 让学生思考当时北宋的统治区域与唐朝相比有哪些变化? 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当时北宋的情况并不乐观,与唐朝时期的大一统不同,北宋政权周边存在着多个大大小小的政权,所以北宋的形势并不安全。 教师提问:陈桥兵变有没有什么危害? 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进一步总结,危害就是武将专权,这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也是导致五代十国动乱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解决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在听取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宰相赵普的献策,进行汇总,从赵普的话中学生归纳出:第一,集中军权;第三,集中行政权;第三,集中财政权。 2.具体措施 (1)军事上,集中兵权。 教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将的权力。(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杯酒释兵权",进一步了解该事件的经过。) 教师:中央设置枢密院,代替原来的机构管理军事。 (2)行政上,集中行政权,加强皇权。 教师:中央设置政事堂管理政务,设置三司管理财政,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地方上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即知州知县,由皇帝统一任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