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摘要

基层选举作为与基层民主与自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及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是农村基层民主研究的热点问题。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行。本文依托实例,以广东乌坎村为案例,深入剖析,以点带面,展现了农村在基层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最后对于进一步结局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基层选举、民主政治、村民自治、问题、对策。

Abstract

As a grass-roots election with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autonom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o promote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ensuring the citizen basic political rights and the consolidated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always a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problem.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helpful to th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carry out smoothly. This paper based on examples, in guangdong monkshood hom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point to an area, show the rural grass-roots election in the problem, and specific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some reason, the last ending for further and tentatively proposed own some views.

Key Words:Grass-roots election;Democratic politics;the villagers' autonomy;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以广东“乌坎事件”为例一、案例简介

乌坎,地处广东东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村民傍水而生,主要以渔业为主,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然而,在悄无生息中孕育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乌坎村在以薛昌为主任的领导班子借助权力,与港商暗箱交易,将集体所有的大片土地低价出售,导致集体财产流失。深究过程中,薛昌等村干部在竞选上欺下瞒上,而且在人大代表上舞弊薛氏家族势力强大,基本上掌握了村级权力。2011年,村长杨舜意更是未通过公开选举,就继承了村主任,记者采访中,大部分村民对上级村干部的上任不知情。事态越来越严重,当乌坎村土地贩卖的所剩无几,村民发觉了,集体愤怒的抵抗着。首先:对于上届领导班子,村民完全失去信心,要求自己建立临时理事会,在于政府的谈判中,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得到了官方承认的肯定,乌坎也成为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个的维权民选村组织。其次:在组建新一届村领导班子时,记着发现乌坎村选举长期荒芜,村民对于选举基本不了解,于是广泛宣传,提高村民的选举意识,选上了能够真正为民办事,办好事的能人。

二、当前我国农村基层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举制度不规范。我国基层选举制度起步晚,必然导致发展不成熟。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换届选举条件中某些制度不合理,不能够按程序办事,使选民对选举过程中的了解与参与成都不够。其次,基层选举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还存在严重的漏洞,导致在选举过程中问题百出。从乌坎事件中可与看出,村级选举程序简陋,大多数是竞选者欺上瞒下,违规操作。这也是我国许多基层选举暴露的一大通病。

(二)不正当竞选。在基层选举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正当竞选。竞选者为了能够到达被选的目的,往往采取种种手段,以求获得自己的利益。首先,贿选现象严重。在基层选举过程中,乡镇组织利用群众对选举的不了解,往往勾结在一起,串通一起,秘密划票。最后,暴力选举

现象时有发生。村霸往往通过威胁,恐吓形式,使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可以看到,乌坎事件中,薛昌和村长都是通过家族势力,给其他小家族施压,以不正当手段谋取权力的。还记得2005年哈尔滨市松江北区万保镇第七届选举换届,就是由于村霸的暴力威胁,而造成的悲剧。

(三)政治冷漠,参与意识淡薄。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既不参与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漠和不关心[1]。由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程度,还有为了避免政治惩罚,权衡选举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厌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它是选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难题[2]。在乌坎事件中,对于上届领导班子的上任为提上,一方面有他们自己的权术,更大的原因是村民的冷漠,正式由于村民不懂或者不关心,才导致了选出来的领导班子只是为谋取私利的蛀虫。只有到实在威胁到村民自己的利益,且无可退路上,村民才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家族势力的干扰。自实行农村村委会直选后,绝大部分村选出了村民可以信赖的、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委会,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宗氏家族观念在农村较为普遍,选举中有的拉帮结派,极力推荐自己的家人,亲戚,使选出的村委会成员不是名副其实的能人、明白人、为人民办实事的人。乌坎村中,继承中氏族传统,村中庞大的氏族,往往能够带领和主导中存在的一切。薛氏家族正式凭借其家族势力,才能在几届选举中稳操胜券。

(五)外界行政权力的进入和干扰。在国家主导的社会和权利下放的格局下,村级选举竞争性不大,而且常常收到上级行政组织的干扰。虽然在选举程序上也实现差额选举,但在差额人选上,谁是要保证当选的,谁是要陪选的,都事先做了计划。由于正式组织力量的直接介入,选举结果大多与事先预设的基本相同[3]。我国政治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带有民主性的集权制,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往往铜鼓政治优势干扰选举,培养自己的后背力量。

三、问题产生的诱导因素

(一)农村狭隘的传统小农文化

农村选举中出现的政治冷漠现象是有深层原因的。首先我国有着几千

年的小农经济所孕育的狭隘思想。人民很少对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感兴趣。还有,我国农村教育落后,人们很难认识到当家作主的重要性。最后,当群众对一种组织失去信息时,就会破罐子破摔,任由其发展,这也是狭隘的小农文化,种种这些原因都是基层选举中群众冷漠的诱导因素。乌坎村,依水傍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外界交流甚少,对于选举和民主,是一无所知。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即为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有一点负面影响。对基层选举上,“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浪潮,各种利益群体在现代化经济运动中不断涌现、分化、组合。以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城乡占有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不平等,这必然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集权和拜金主义严重,导致选举的目的性质往往成为竞选者谋私利的平台。乌坎村中,薛昌等主要是和港商私下交易,贩卖土地,其实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物欲所累,完全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三)自下而上的管理制度的弊端

我国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级对上级负责。往往上级具有很大的权力和决定权。权力是导致腐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上级组织往往为了培育自己的后备力量或者为了对贿选者负责,就会通过行政力量介入选举,在流程和公平上从来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旦他们的目的到达,上下级勾结一起,秘密的进行着肮脏的教育交易。

(四)职位、权力的收益性

农村中,官位思想泛滥,只要谋个一官半职,不管大小,都是高人一等的象征。而且也意味着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前途光明。这是由于权力本身所带有的性质造成的。在一个社会中权力的存在既成和必要的事实,至于人们如何感受并评判权力,则要看权力本身如何运作的[5]。事实上,由于被选者素质低下,权力在他们手上往往成为一种牟利

的资本。

四、针对基层选举的几点意见

(一)加强监督,保证选举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

没有公开性谈民主制是可笑的[6]。为了保证民主,保证选举质量,必须加强民主监督。在选举程序上,要有详细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一方面要建立选举观察制度,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题建立基层选举的外部监督机制,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责成选举委员会整改。另一方面,完善信访制度,加大村民监督。特别是要完善民众的行政诉求渠道,并相应的建立信访责任人制度以及调查解决的时限制度,以防止问题长期积压。中国农村对民主政治的需求,说到底就是对公平的需求,在现代社会,这种需求必然要通过民主政治才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动力正来自这里[7],而真正的监督,是确保公平的一种形式。

(二)继续推进法治建设,健全基层选举的法律法规,追求民主制度创新和完善

基层选举这一举措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成熟。要加强基层选举立法,规范选举过程。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贯穿到位,保证基层选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要做到两点:一是广泛宣传《选举法》,提高村民法律意识,依法办事。第二,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果断纠正一些违法行为。加强党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作用,加强党的基层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农村民主程度。

(三)大力实施农村扶持政策,发展农村经济

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主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经济越发达,民主程度越高。现阶段,我国城乡差别大,阶层区分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民主建设。因此,在我国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的道路上,要重视基层经济建设的发展,重视贫困和富裕的相对平衡,贯穿国家“三农”大政方针,使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的

变化,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四)扩大差额比例,引进竞选机制,注重公平

这是调动公民政治参与和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是实行真正选举,促进和谐政治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差额,那么久没有选择性,那么选举就是一种确认。竞选本身就是民主政治实现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竞争机制,是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在政治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应该积极引入大学生村官制度,大学生素质普遍比较高,通过选举,能够选出真正的合适人才,为人民谋利益。

(五)加大教育投入和宣传,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政意识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与农村的教育程度、农村的综合素质程度成正比,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就成为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基层选举中的重要一环。政治冷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村民的教育程度,政治素质所决定的。要转变村民政治冷漠,必须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是村民了解国家选举的大政方针,逐渐培养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政意识水平。其次,要利用村级广播资源等公共设施,对基层选举进行宣传报道,多方面提升村民的政治素养。

农村基层选举是我国为推进民主建设的发展而在基层社会建立的一块“试验田”,“在农村生活实践中农民已认识到,民主选举是实行有效的村民自治的基础”[8]。虽然目前它的实践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也是由于现阶段生产力和社会环境的限制。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我们也要怀有信心,以务实的态度来推进基层选举的改革,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当家作主有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浦驹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9

[2] 张龙平政治冷漠的深层透析与政治参与行使优化【J】理论与改革,

1999,6):17-18

[3] 徐勇历史的跨越与激荡-1998年以来的村委会选举评述【N】农民日

报,1991-09-31

[4] 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求实,2002-6:47-49

[5] 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J】社会学,2002,6)76-77

[6] 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134页

[7] 党国英农村基层选举与乡村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9

[8] 韩明谟等社会学的视野:中国的社会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出版

社,1998

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为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选举办法。 一、本村第八次村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其中妇女委员1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1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1人。 二、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实行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由过半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 三、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并接受县、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的指导。 四、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使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 五、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为2013年1 月13日,选民登记时间为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 六、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⑴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⑵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⑶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选民的年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因为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目前中国进入新时代,尤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乡村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农村治理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人才短缺,治理主体能力弱化。 农村治理关键是要靠人来推进。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速,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现在留守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及其它弱势群体,导致乡村治理人才短缺和社会治理主体明显弱化。尽管近年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同样面临诸多障碍,

社会治理绩效短期内也难以提升。 2、村民参与度低,自治后劲不足。 现在人们都将精力和心思放在个体发家致富上,对土地依赖性减少,对村庄关注度降低,对乡村事务热情降温,甚至连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都不愿参加。常住农村的妇幼老弱病残人员受身体、年龄和文化素质等影响,既没有参与乡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没有实施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不少乡村的村委会选举只有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村民自治陷入了尴尬。 3、维权不畅,干群关系紧张 近年来,随着村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面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各种矛盾纠纷,村民对村干部怨言增多,村民维权行动有增无减。但由于村民表达诉求渠道有限,加上没有自己的代言组织,致使矛盾纠纷无法在基层和源头上得以化解。一旦基层维权受阻,许多人只好放弃理性表达诉求和法律解决途径,转而寻求越级上访,加剧了基层干群关系紧张。 4、监管不力,村官腐败时有发生。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提升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镇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按照十七大“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抓好镇党委自身建设,提升管党水平。坚持民主生活会常态制,建立班子成员早会制度,促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内民主。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对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总体要求以及相关具体政策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实际,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激化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基层。 二是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保证队伍素质。大力抓好项目书记产业党员培养,结合村“两委”换届,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观念强”等“三强”型农村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保证了村支部书记队伍的指导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整体素质水平。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做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注重党员党性培养。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承诺制,抓好农村党员志愿者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广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组织联系困难群众帮发展、党员联系群众访

民情活动,扩大党组织服务群众范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以群众满意为唯一测评标准,不断改善服务群众质量,保证农村党的队伍素质。 三是抓好农村社区党组织规划建设,确保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双先双覆盖”工程,按照党建先行、规划先行的要求,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镇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等示范社区。先行成立了示范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社区建设,规范征地拆迁等相关行为,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进行。 四是抓好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机关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提升管理层次。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经费,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务工作志愿者,广泛开展“七星级”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大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改进机关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机关效能提升。加强站所建设,切实提高各站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镇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实施“三级联创”工程,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镇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各部门在各村设立服务代理站,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零距离、无缝隙、主动式和全方位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不与民争利”,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措施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村级换届选 举工作实施措施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xx村第九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任期三年,现已届满。根据《望树镇关于村级党组织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做好我村第十届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乡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我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一次直选、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工作目标:在总结上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十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要依照法律法规,真正把“能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力争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一是由党员和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成员,依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村级党政领导班子,制定明

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干部任期责任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下属的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发挥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治村; 四是加强对新当选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与乡党委、政府的协调联系,学习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提高新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办事能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办好公益事业,抓好综治工作,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依法自治工作,为我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二、换届选举的时间、方法、步骤 时间:从20xx年2月15日开始,到20xx年3月27日全面结束。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第一阶段:选举准备阶段(时间:20xx年2月22日至2月27日) 选举准备是整个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选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成立两委换届选举领导组、制定方案、培训部署等。 第二阶段:选举实施阶段(时间:20xx年2月27日至3

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一、社会治理模式的内涵 社会治理模式是政府在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节与控制时所遵循的原则、途径、程序和方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治理模式。 基层社会治理,是特指由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市辖区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所主导、由社会多方参与的,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就是打破传统的“包揽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引导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与方式。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农村基层治理涉及地域范围广、地理位置偏、人员结构复杂、居民素质较低,加之近年由于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重点工程等引发的利益冲突层出不穷.使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二、xx街道农村基层治理创新背景 (一)街道概况 xx街道地处鹿城区中西部,距YY市区约9公里,东濒YY,南连YY,西靠YY镇,总面积YY平方公里。2011年4

月经行政体制改革,完成撤乡设街道,正式更名为xx街道,同年10月成立xx都市休闲功能区。街道下辖渔渡、澄沙桥等12个行政村,1个仰新居民社区,有户籍人口2万余人,流动人口6.2万余人。街道现有行政事业、街道聘用、建工委聘用、科室聘用等各类工作人员,共计299人(含社区),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20人。下设18个职能科室,中层干部44人。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宜商宜居宜休闲、活力美丽新xx”这一发展目标,综合统筹各方资源,严格倒排时间节点,街道经济大致平稳发展,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然而由于历史上长时间处于农村阶段,辖区居民多为农业户口,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特点突出,农村问题较为明显,且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等因素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治安形势: 1、流动人口管理失序,社会维稳形势严峻 在辖区目前8万多总人口中,流动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三倍多,而且大多数还处在流动状况中。为更好推进流动人口管理,街道推动成立了新居民服务中心,并出台新居民居住意外险、旅馆式出租房管理等制度,但由于流动人口管理缺乏有效手段,造成大量人口游离于体制之外,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各种安全隐患,突

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演讲致辞模板

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年。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委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和部署,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认真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加快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够快;与城区相比,农村面貌的变化不够大;与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增加不够多。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进一步加剧,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我市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明确分工,理顺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村级经济组织,才能进一步统一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见之于行动,从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认真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农村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越重要。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有了很大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少数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还不够强,习惯于行政命令,对实行民主、依法办事存在种种顾虑;在党员和农民群众中,也有一部分人素质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4032559.html,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艳秋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5期 摘; 要: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原因;对策 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治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治理过程包括治理手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目标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 一、锦州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分析 1、民主不足,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有相当一些村镇村务公开不彻底,村民代表大会、村监会、村支部会大都形同虚设,很少召开或基本不召开,村民无法有效参与村镇治理,重大事项村民无法参与决策,村委会经常代替村民主体地位,村两委干部管治意识大于服务意识,“一言堂”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農村内部难以形成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而村民自己也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表现得消极冷漠。 2、农村基层组织成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 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恢复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但基层组织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主动性、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农村两委成员中,50多岁的居大多数,40多岁的属年轻成员,30岁左右的只占极小比例,30多岁的村两委负责人更是凤毛麟角。加强村级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必须面对的长期性问题。 3、经济腐化问题依然存在 传统农村治理中,村内纠纷大多以村内事务为主,主要是承包地分包、邻里纠纷等,涉及人员、范围、金额均有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资本向农村渗透,农村逐步被卷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大量征地拆迁、土地流转、项目分包、劳务用工、资源出租出卖等纠纷,逐渐在农村治理中占据越来越大比重。 4、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xxxx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xx市概况 xx市位于xx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23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xx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

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基础上,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了从“管理”向“治理”的重大理论提升。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该区创新探索建立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网、中国科技网、中国财经、中国报道等多家媒体对该区创新经验作了报导。该平台运行至今,共采集各类社会治理信息186726条,办结176377条,办结率达94.5%。 一、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背景动因 近年来,该区信访稳定信息传递、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等渠道相对单一。信访稳定信息的发现、上报仅靠基层政法综治等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往往导致信息不畅、信息滞后等情况的发生,影响了信访稳定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尽管有“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71580”区长热线等,但都是政府职能部门被动接受群众利益诉求,政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效果不甚明显。为此,该区受省“综治E 通”在村(社区)划分综治网格、在网格中建立综治信息员,由信息员主动发现、上报综治信息的启发,对信访稳定信息发现、上报如何变单一被动为双向互动、对群众利益诉求如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因此,该区提出了在农村(社区)创新构建社会治理新机制、搭建社会治理新平台的设想,即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以便进一步提升该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框架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上下对接、部门互通、分级授权、信息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构建社会治理信息收集上报、分类处理、交办报办、督办反馈等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区综治办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具体分为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分类处理系统、信息办理系统、信息督办反馈系统等四个系统。 (一)信息收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设在村(社区),以村(社区)社工为主体,社工志愿者为补充对信访类、稳定类、民生类、城镇管理类等信息、事项进行收集并向服务管理平台上报。 (二)信息分类处理系统。信息分类处理系统设在镇综治办和党政办,主要负责对社工或社工志愿者收集上报的信息、事项根据职责权限进行分类处理。 (三)信息办理系统。信息办理系统由各村(社区)、各职能部门、各党政领导组成,主要根据信息分类处理系统(综治办、党政办)交办、报办的信息、事项,及时处理、办结,并将处理结果、办结事项反馈信息分类处理系统(综治办、党政办)。

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我县始终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做到精心部署,严密实施,依法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都比较顺利。 一、主要经验做法 1、始终坚持超前谋划,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严密性。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突出一个“早”字,未雨绸缪,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全面掌握各种动态,科学部署前期准备工作,严密制定工作方案,为搞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工作在先,掌握在前,并在此基础上,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计划也较为切实可行,使整个村级换届工作得以有序顺利进行。如今年我县在6月底就启动了2008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一是及早抓换届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我们提前近半年时间就发动乡镇党委深入各村调查摸底,制定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重点村情况调查表》,摸清各村的村“两委”班子情况、党员干部情况、群众认可度情况以及村情民意等情况,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还通过民主测评方式,掌握广大党员和群众对本村两委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评估,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及早开展集中整顿。对排查掌握的换届选举工作可能难以开展的重点村、难点村,及时研究对策措施,并采取措施,分类进行集中整顿,及时化解了可能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类不利因素。三是及早启动试点。我县人口众多,社情民意复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量大面广,干扰因素较多。为了保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都在集中换届工作前,确定几个换届选举先行点,适当提前换届时间,为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掌握主动权。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2、始终坚持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有效地解决了“人难选”的问题。选好配强村干部,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落脚点。为了解决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人难选”的问题,2004年6月,我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的渠道,改变以往选举临时“点将”的习惯做法,在温州地区率先推出了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通过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公示、审核、教育培养以及实践锻炼等一整套程序,在“阳光下”挑选“苗子”,共选拔培养了2994名村级后备干部。在2005年农村换届中,共有1048名村级后备干部入选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占后备干部总数的34.9%,其中148名当选为书记或副书记,288名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统计结果表明,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推行,不但满足了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需要,解决了往届存在的农村干部选不出、无人可选的尴尬局面,而且为村干部队伍输入“新鲜血液”,逐步改善了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新的面貌。同时,也为一些有志于农村工作的人才得到了锻炼,提前的接受了群众的评判,并让一些有意参与竞选的人提前“暴露”,有利于我们及早掌握各种动态,研究对策措施。 3、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相结合,有效地推进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扬民主是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依法办事是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相结合。一方面,我们积极发扬民主,推行“两推一选”的方式,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和党员民主选举产生村党组织班子,保证了村党组织具有较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依法做好选民登记工作,由村民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保证了村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推选权。实行“一人一票”制、依法设立了秘密划票处、代写处、投票处,做到在监票员的监督下公开唱票,公开公布选举结果,保证了选民的投票权。另一方面,我们十分注意严格依法办事,通过“三个贯穿始终”,做到每一步、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公开透明,使选举在党员、群众的监督下公平、公正地进行。一是坚持把对候选人的素质要求贯穿始终。对于“两推一选”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各地在工作方案审批、制定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党员群众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候选人这“五关”上狠下功夫,做到把关不包办、指导不添乱,较好地保证了党组织的要求与群众愿望的一致性。二是坚持把严格法定程序贯穿始终。严把党员和群众推荐党组织候选人、党内选举,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提名确定候选人、正式选举等关键环节,使每一道程序、每一个步骤都能够依法按章进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三是坚持把检查督促贯穿始终。通过建立健全来信来访登记、及时查办和反馈制度,加大了信访调处工作力度。据统计,2005年换届选举工作中共接待群众来访40多批次,接受

村委会换届选举规范指南规范.doc

村委会换届选举指南 一、关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本程序 村委会的选举,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就一个村的实际操作看,一般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办法》的规定,村委会的选举,应当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选举委员会领导、组织和主持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五至九人单数组成,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乡镇街道指导各村结合实际进行选择。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的工作由村基层党组织主持,村民委员会予以配合;如遇“两委”班子不健全或其他特殊情况,乡镇街道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可以派人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产生后,由内部推选产生主任一名,负责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在乡镇街道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选举办法》规定的各项职责。村民选举委员会成立后,应以公告形式告知全体选民。 第二步,选民登记。村民选举委员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确定选民资格的认定标准,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村民是否认定为选民,要按照《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年满18周岁,具有选民资格的村民都应进行登记(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民登记按以下程序进行:(1)公布选举日和选民登记日。

选民登记开始前,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发布公告,公布本届村委会选举的选举日和选民登记日,明确选民登记的起止时间和登记办法,要求选民互相转告,以便及时进行登记。(2)确定和培训选民登记员。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从本村具有选民资格的村民中,挑选一些懂法律、有文化、工作认真、熟悉本村情况的人担任登记员。选民登记员确定后,要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有关选民登记的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培训。(3)登记造册。选民登记要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在具体操作时,可在上届选民登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登记,对死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从选民名单上除名。对新满十八周岁的、户口新迁入本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村民,应当予以补充登记。村民选举委员会使用规范的选民登记花名册(区换届办统一印制),将具有本村选民资格的村民按顺序号登记造册。(4)审核并公布选民名单。登记造册的选民名单,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核确认后,于选举日二十日以前,以公告形式张贴在本村显著位置。(5)受理选民申诉。村民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后的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超过五日的,村民选举委员会不再受理。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异议之日起三日内作出解释或者纠正。(6)颁发选民证。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名单填写选民证(区换届办统一印制),并将选民证发到选民手中。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XX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于XX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示范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XX年,以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全市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XX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示范点,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

居乡村。XX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XX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报告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报告 中共**市委员会: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委高度重视第七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周密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动员、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吃透上情,立足区情,统筹实施,稳步推进。截止20XX年12月底,全委4个村全部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任务。现将我委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情况 我委现有农村党支部4个,党员156名,村民代表104名,参加选举的党员有136名,参加选举的代表93名,党员参选率达%,代表参选率达%。4个行政村党支部换届后共选举产生支部委员12名,其中支部书记4名,委员8名;男性委员10名,占%,女性委员2名,占%;40周岁以下的6名,40-50周岁6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名,高中文化程度7名,初中文化程度4名。此次选举连选连任的支部书记3名,连选连任的支部委员5名。 (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情况 **管委会于20XX年10月成立,管辖1个办事处、4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4个村委总人口6322人,总户数1819

户,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57个,有选举权的村民5036人,参加正式投票选举的选民5017人,参选率达99%。天工居委会目前购房有180户,入住只有41户。本届选举共选出村委会主任4人、委员9人,居委会主任1人、委员6人。4个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顺利推选出,其中留任3名,新当选1人。在新当选的村党支部委员中,平均年龄为岁,比换届前下降了岁,大专文化程度以上3人,中专文化程度7人,比换届前各增加3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党工委、管委会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班子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党群部、民政、纪工委、农工局等几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级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力量,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意见和方案,具体协调指导全委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行了管委会领导督查制度,向办事处派驻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具体指导选举工作,确保每个程序步骤到位,每个环节规范操作。办事处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确定目标,完善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组织登记员培训,使登记员掌握政策界限,明确登记任务、时间要求和方法。通过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精心组织、策划实施好每一个环节

村委会换届选举操作程序

村委会换届选举操作程序 一、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村民委员会职数 1、镇(乡、区)指导,由镇(乡、区)或者上一届村委会确定组织召开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会议。 2、由本村2/3以上户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推选 产生,职数为5-7人。 3、会议内容如下: 注:会议主持人由镇(乡、区)包村干部或上一届村委会成员担任。 村民同志们: 按照镇(乡、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议现在正式开始。 今天的会议有两项议程: 一是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一般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竞争激烈 的村采用提名票的方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新绛县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规定,今天,我们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长会议),推选产生组织和主持我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村 民选举委员会。 首先清点到会人数(由各村民小组长清点)。 经清点,全村应到村民x人,实到村民x人,符合法定人数,推选 工作现在开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经镇(乡、区)村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建议,我村村民选举委员会由x人组成。推选采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长会议)举手表决的方式。为了推选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xxx、xxx、xxx、xxx、xxx、xxx、xxx为我村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

同意以上建议的村民请举手,好,同意的人数超过到会人员的一半,以上建议获得通过。 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推选,x x x、xxx、xxx、xxx、xxx、xxx、x x x同志等x人被推选为我村第九届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 请当选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走上主席台同大家见面。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4、新产生的选举委员会酝酿产生选委会主任一人,报镇(乡、区)党委备案后再发布公告。 5、向村民公告。(详见附件1) 二是确定村委会成员职数 1、根据我村工作实际和镇(乡、区)党委、政府建议,我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成员拟设x职,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x人,委员x 人(至少要有一名妇女当选)。现在提请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 村民小组会议)表决。 2、同意我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成员设x职,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x人,委员x人,同意的请举手,好,经清点,多数人同意,以上建议获得通过。 3、向村民公告。(详见附件2) 二、推选村民代表,公布代表名单 根据镇(乡、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建议,经村民会议(上一届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我村村民代表的推选在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产生后进行,并且采用村民小组推选(以若干户推 选)的方式,推选产生了第九届村民代表。(详见附件3) 三、确定选举日,选民登记日 经镇(乡、区)村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同意,x x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和选民登记日期已经确定。(详见附件4) (说明:选举日公布后,即可确定选民登记的开始时间,着手进行选民登记。) 四、进行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

2019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与式治理的创新转变,构建与我县相适应的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 一、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完善协商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规范议事范围及参与主体。凡涉及村(居)务、财务的重要事项,都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和表决。参会人员由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组成,普通村(居)民可以自由到会旁听。涉及外来人员的议题外来人员代表列席会议,确保村(居)民代表会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协商决议公开。 实施阳光村(居)务工程,凡协商决策需要村(居)委会落实的事项,均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第一时间公开,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随时收集村(居)民意见,解答村(居)民疑问,对村(居)民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设定每次村(居)民代表会议的第一项议题为反馈上一次会议决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协商决策落实到位。 (三)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加强和改进农村(居)建设,规范和提升村(居)民自治水平,夯实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破解基层“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难题的路径方法 (一)是建立基层治理工作责任制。通过构建科学合 理、权责明确的评估体系,引导基层组织尤其是“一把手”像抓经济发展、抓安全生产一样重视基层治理。同时,借助问责条例辅以严格的问责办法,用有力的刚性约束让基层组织从思想深处和日常工作中把基层治理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 (二)解决粗放式、碎片化管理的问题。随着基层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尤其是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治理迫切需要协同治理。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碎片化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形非常明显,而且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牵涉面广。很多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也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事实证明,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浪费人财物,而且抓不住治理重点,还容易忽视治理盲点。 (三)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是一切工作的领

如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如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如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乡村社会的发展、多元治理主体的发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无论乡村社会如何变化,个体权利诉求如何增多,一旦出现大的矛盾或冲突,民众首先还是会诉诸于党和政府,而不是社会主体内部协商或司法解决,这也是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特色。所以,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领导驾驭乡村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克服一些基层党组织权威丧失问题,不能被动应对乡村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对党组织权威的挑战,而应该主动引领和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进程,使乡村自治的发展轨迹不偏离党所预定的轨道,实现党的领导与乡村自治的有机统一。 构筑党领导下的乡村社会组织网络体系。第一步,率先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依靠党强大的组织体系优势,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覆盖和凝聚,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第二步,通过党的外围组织如工青妇和其他民间组织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提高农村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和保证群众当家做主的能力;第三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发挥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通过发挥市场在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保障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角色职能责任定位清晰、同向发力,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独特优势。 通过功能的完善和强化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单纯的组织覆盖不代表功能的全覆盖,更不代表影响的全覆盖。为此,近年来中央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着力点,实现了党的组织性与功能性的统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覆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忽视政治功能、搞保姆式“过度服务”的问题。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顺应民意与引领民意、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之间进行有效平衡,要把党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需求,才能有效地将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领导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统筹协调好各方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即使再强调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单靠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家的努力仍然是不够的,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融入乡村社会治理的格局中,统筹协调党、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村民等各方资源,形成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多元共治格局。要有效领导、协调面向基层农村的多种服务,区分基本公共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党组织还要“从幕后走向前台”,无论是在群团组织的服务中,还是在政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 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