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开放实验解析

第三部分开放实验解析
第三部分开放实验解析

第三部分开放、综合及设计实验

实验一综合实验——氯化铵的提纯

一、实验内容

1. 自拟提纯粗NH4Cl固体制备试剂级NH4Cl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操作条件。

2. 称取20g粗NH4Cl固体(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Ca2+, Mg2+, Fe2+, K+, SO42-等可溶性杂质),按照教师审阅后的自拟方案进行提纯。

3. 成品中Fe3+和SO2-4的限量分析。

(1) Fe3+的限量分析。称取2.00gNH4Cl样品,放入25ml比色管中,加10ml蒸馏水溶解,再加2.00ml 10%磺基水杨酸溶液和2.00ml 10%NH3·H2O,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比色溶液(准备室给出)进行比色,确定NH4Cl试样的等级。

(2) SO42-的限量分析。称取1.00gNH4Cl样品,放入25ml比色管中,加10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0ml 95%乙醇和1.00ml 3mol·L-1HCl溶液,在不断振荡下滴加3.00ml 25%BaCl2

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比浊液(准备室给出)进行比浊,确定试样等级。

二、提示

1. 方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除去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可以从形成难溶性物质来考虑除去可溶性杂质,同时根据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数据,选择适当的沉淀剂。杂质除尽后,要作必要的“中间控制”检验。

2. 为使沉淀颗粒较大,便于分离,可在溶液处于较高温度时逐滴加入沉淀剂,当加足沉淀剂后要让溶液温热一段时间(陈化)。

3. 磺基水杨酸在微碱性溶液中(pH=9-11.5氨性溶液)与Fe3+生成黄色的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

三、标准色阶的配制

1. 比色用标准色阶的配制。分别准确量取0.40,1.00,

2.00ml浓度为0.01mg·ml-1的Fe3+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照本实验三中的用量加入10%磺基水杨酸和10%NH3·H2O,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上述标准溶液内Fe3+含量依次为:0.0002%, 0.0005%,0.001%。各级NH4Cl中所允许的Fe3+最高含量为:优级纯不大于0.0002%;分极纯不大于0.0005%;化学纯不大于0.01%。

2. 比浊用标准色阶的配制。分别量取0.20、0.50ml浓度为0.1mg·ml-1的SO42-离子溶液于25ml的比色管中,照本实验3(2)中的用量加入95%乙醇3mol·L-1和25%BaCl2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

上述溶液内SO42-含量依次为:0.002%,0.005%。各级NH4Cl中所允许SO42-最高含量为:优级纯不大于0.002%;分析纯不大于0.005%;化学纯不大于0.005%。

实验二综合实验——溶液、溶解、溶解度、浓度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溶液、溶解、溶解度及浓度等概念的理解。

(2) 熟练配制缓冲溶液、测定溶解度、控制反应条件、实现指定条件下反应等实验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配制下列缓冲溶液

(1) 用固NH4Cl和NaOH配制50ml含NH4Cl和NH3各1mol·L-1的缓冲溶液。

(2) 用固体NaAc和6mol·L-1HCl溶液配制50m1含NaAc和HAc各0.5mol·L-1的缓冲溶液。用精密pH试纸测定pH值。

2. 制备并用适当方法使下述各难溶化合物溶解

①CuS ②AgBr ③MnS ④SrSO4

3. 用实验方法证明浓度、温度对下列平衡的影响

CuSO4 + 4KBr = K2[CuBr4]+ K2SO4

4. 通过实验完成下列反应(注意实现反应的条件)

①CrCl3 + Na2S →

②NaHCO3 + KCr(SO4)2→

5. 选择适当沉淀剂,用实验将下列溶液中的各离子分开,并检查分离效果

(1) Ag+与Mg2+的混合液。

(2) Pb2+,Ba2+和Al3+的混合液。

6.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不同重量的干燥KNO3晶体,分别溶解在10ml水中,加热,搅拌使之全部溶解。缓慢冷却至每一种溶液中刚有晶体析出,分别记下溶液的温度。待所有溶液中都析出晶体后,再将各溶液缓慢加热,同时不断搅拌,分别测定各溶液中晶体刚完全消失的温度。如果该温度与溶液冷却过程中刚析出晶体的温度一致,这时溶液的浓度(以每100g水中所溶解的溶质克数表示)就是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自拟实验步骤,测定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4~5个实验点)。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曲线。

实验三设计实验——塑料表面镀金属

非金属材料电镀技术,早在100多年前就为人们所了解。1835年,利佰格(Liebig)用醛还原银时,发现了银镜反应——玻璃上沉积银。1884年,罗伯(Rober)和阿穆雷格(Amurrag)把石墨涂在非金属材料表面,使它们导电,然后,经过电沉积得到铜的雕刻板。从此以后,非金属材料电镀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近20年以来,随着塑料工业和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非金属材料电镀技术也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新型的独特的专门技术。

金属电镀是用电化学方法,在基体金属的表面上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以达到防护、装饰或获得某些新性能的目的,也称为常规电镀。非金属材料电镀一般是先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非金属材料表面上形成导电膜,然后进行常规电镀,以加厚膜层,使之具有非金属和金属材料两者的优点。

非金属材料电镀中,塑料电镀占的比重最大,其中又以ABS塑料为主。塑料电镀件因具有耐蚀、耐磨、导电、美观、轻便等性能,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由日用品和家用电器,延伸到各个工业部门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其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1) 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塑料电镀件广泛用作日常生活用品,如手提包上的装饰件、衣服钮扣、厨房用具、洗手间设备、纪念章,等等。

(2) 电子和电气工业。塑料电镀件在电子和电气工业中,已普遍使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等家用电器上的各种旋钮、按钮、换向开关、装饰板、装饰框,以及各种仪器、设备上的铭牌、印刷线路板、仪器内部的小型结构件、屏蔽罩等。在聚酯薄膜上镀以磁性镀层,如镍钴或镍铁合金镀层之后,可用来制作印刷线路板、静电扩音器、电子计算机中的磁性“记忆”元件等。

(3) 汽车工业。塑料电镀件用于汽车工业的目的,主要是减轻质量、增加运载能力,其次是替换某些金属装饰件,提高装饰件的耐蚀性,保持其长久美观,如可用作空调装置外壳、挡泥板、扶手、仪表板、反射镜、门柄等等。

(4) 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领域。塑料电镀件的特殊用途主要是指在军事工业、空间技术领域

中的应用。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镀银或其它金属后,可制作轻型波导管和天线。聚四氟乙烯电镀铜、锡、铅、银以及其它合金后,可制作火箭中所需的密封圈。尼龙电镀后,不易受潮变形,可制作火箭、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等的一些零部件。

一、塑料制品的镀前处理

塑料制品电镀前,必须经过化学除油、化学粗化、敏化、活化、还原、化学镀等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导电层,然后再通过该导电层与金属制品一样进行电镀。

1. 化学粗化。化学粗化是通过强酸性氧化剂的腐蚀、氧化作用,使塑料制品表面由憎水性变为亲水性,并在其表面形成适当的粗糙度,以保证镀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一般来说,温度高,粗化效果好,但温度过高,塑料制品容易变形,所以,粗化温度要受到塑料制品变形温度的限制。

2. 敏化。经过粗化后,塑料制品表面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然后进行敏化处理。敏化是使塑料制品在敏化液中吸附一层易氧化的还原性物质,为后续处理提供条件。常用的敏化剂是SnCl2或TiCl3溶液。

3. 活化。塑料制品经敏化处理后,表面吸附有还原剂,迅速将它浸入含有贵金属盐的活化液中,还原剂就会将贵金属盐还原成金属,吸附于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膜。化学镀铜时,活化液常为AgNO3溶液,当敏化处理是用SnCl2时活化处理,发生如下反应:

Sn2++ 2Ag==== Sn4++ 2Ag↓

反应析出的银微粒具有催化活性,它既是化学镀的催化剂,又是化学镀的结晶核心。

4. 还原。塑料制品经过活化处理后,表面会吸附有活化剂,如Ag+,将它带入化学镀液中,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所以,化学镀之前,要用一定浓度的化学镀液中的还原剂溶液浸渍制品,将活化剂除去。化学镀铜时,还原处理用稀甲醛溶液。

5. 化学镀。化学镀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沉积的过程。化学镀液的成分包括金属盐、还原剂、络合剂、pH调节剂、稳定剂、润湿剂和光亮剂等。经过化学镀,塑料制品表面形成金属层,它是塑料制品进一步电镀金属的导电层。

化学镀铜通常用甲醛作还原剂,但甲醛在碱性条件下(pH值为11~13),才有足够的还原性,因此,含Cu2+的溶液中必须使用络合剂,如酒石酸盐、乙二胺四乙酸钠等。同时,为了改善镀液和镀层性能,要在镀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甲醛为还原剂时,各种镀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u2++ 2HCHO + 4OH-→Cu↓+2HCOO-+ 2H2O + H2↑由于化学镀铜液极易分解,故先配为(A)、(B)两种溶液,使用时再混合。(A)

液含有铜盐、络合剂、缓冲剂、pH调节剂等,(B)液为甲醛溶液。

二、电镀镍

电镀镍时,塑料制品为阴极,金属镍为阳极,镍盐溶液为电镀液。电镀时,Ni2+在阴极上被还原成金属镍,沉积在阴极表面,形成镀镍层。为了使镀层平整、光亮,还要在电镀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电镀过程中主要的电极反应如下:

阴极Ni2++2e →Ni

2H++ 2e →H2

阳极Ni →Ni2++ 2e

三、实验内容

1. 镀前处理

将镀件依次放入下列溶液中进行预处理,操作顺序如后所示。

2. 化学镀铜

将经过上述各类处理后的塑料制品在20~30℃下,放入刚混合好的化学镀铜液中,浸泡

20~30min,并适当抖动。取出镀件后,用自来水冲洗。

塑料制品镀前预处理工艺:

序号处理液名称温度/℃浸泡时间/min处理后消洗方法

1 化学除油液50~70 3~10 热水洗→自来水洗

2 化学粗化液50~70 10~20 热水洗→自来水洗

3 敏化液室温1~5 自来水洗→去离子水洗

4 活化液室温1~

5 自来水洗

5 还原液室温0.2~0.5 无

3. 电镀镍

电镀槽的阳极(带有阳极套的镍板)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联,串联电流表。电镀槽的阴极(塑料制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联,串联可调电阻。

电镀工艺条件:

温度:40~50℃

时间:20~30min

pH值:4.0~4.6

阴极电流密度:1.5~3A·dm-2

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比:2~3∶1

四、预习思考题

(1) 金属电镀与非金属电镀有何异同?

(2) 什么是化学镀?其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3) 敏化液中加入盐酸和锡条的目的是什么?敏化处理后,为什么用自来水冲洗后还需用去离子水洗?

实验四设计实验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练无机物的实验室提取、制备、提纯、分析等方法与技能;

(2)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

(3)了解废弃物中有效成分的回收利用方法。

一、实验原理与材料准备

日常生活中用的干电池为锌锰干电池。负极为作为电池壳体的锌电极,正极是被MnO2(为增强导电能力,填充有炭粉)包围着的石墨电极,电解质是氯化铵的糊状物。其电池反应为:

Zn+2NH4Cl+3MnO2 = Zn(NH3)2Cl2 + 2MnOOH

在使用过程中,锌皮消耗最多,二氧化锰只起氧化作用,氯化铵作为电解质没有消耗,炭粉是真料。因而回收处理废干电池可以获得多种物质,如铜、锌、二氧化锰、氯化铵和炭棒等。

回收时,剥去电池外层包装纸,用螺丝刀撬去顶盖,用小刀挖去盖下面的沥青层,即可用钳子慢慢拔出炭棒(连同铜帽),可留着作电解食盐水等的电极用。

用剪刀(或钢锯片)把废电池外壳剥开,即可取出里面黑色的物质,它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等的混合物。把这些黑色混合物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按每节大电池加50ml 水计算),搅拌,溶解,过滤,滤液用以提取氯化铵,滤渣用以制备MnO2及锰的化合物。电池的锌壳可用以制锌及锌盐。

剖开电池后(请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预先分解废干电池),按老师指导思想定从下列三项中选做一项。

三、从黑色混合物的滤液中提取氯化铵

1. 要求

(1) 设计实验方案,提取并提纯氯化铵。

(2) 产品定性检验:a.证实其为铵盐;b.证实其为氯化物;c.判断有否杂质存在。

(3) 测定产品中NH4Cl的百分含量。

2. 提示

已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H4Cl和ZnCl2,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不同,氯化铵在100℃时开始显著地挥发,338℃时离解,350℃时升华。

氯化铵与甲醛作用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和盐酸,后者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便可求出产品中氯化铵的含量。有关反应为:

4NH4Cl + 6HCHO = (CH2)6N4 + 4HCl + 6H2O

测定步骤如下:

准确称取约0.2g固体NH4Cl产品两分,分别置锥形瓶中,加蒸馏水30ml、40%甲醛2ml(以酚酞为指示剂,预先用0.1mol·L-1NaOH中和,以除去甲醛中含的甲酸),酚酞指示剂3~4滴,摇匀,放置5min,然后用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红, 30s不退色即为终点。氯化铵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NH4Cl%=100×0.535CV/W

式中,C,V分别为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及滴定时耗用的体积(ml),W为NH4Cl试样的重量(g),0.0535为NH4Cl式量除以1000的值。

用同样方法测定另一份试样,然后计算NH4Cl%平均值。

3. 参考文献

(1) [苏]IO.B.卡尔雅金等著,纯化学试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6。

(2) 日本化学会编,无机化合物合成手册(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3。

(3) 李朝略主编,化工小商品生产法(第一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4) 江体乾主编.化工工艺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四、从黑色混合物的滤渣中提取MnO2

1. 要求

①设计实验方案,精制二氧化锰。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③试验MnO2与盐酸、MnO2与KMnO4的作用。

2. 提示

黑色混合物的滤渣中含有二氧化锰、炭粉和其他少量有机物。将之用水冲洗滤干固体,灼烧以除去炭粉和其他有机物。

粗二氧化锰中尚含有一些低价锰和少量其他金属氧化物,也应设法除去,以获得精制二氧化锰。纯二氧化锰密度5.03g·cm-3, 535℃分解,不溶于水、硝酸、稀H2SO4中。

取精制二氧化锰作如下试验:

(1) 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热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2) 与浓HCl的作用二氧化锰与浓HCl发生如下反应放出氯气,注意:所设计的实验方法(或采用的装置)要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室气污染。

(3) MnO42-的生成及其歧化反应在大试管中加入5ml0.002mol·L-1,KMnO4及5ml2mol·L-1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所制备的MnO2固体。验证所生成的MnO42-的歧化反应。

3. 参考文献

(1) 李朝略主编,化工小商品生产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2) 中山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院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1。

(3) 陈寿椿编,重要无机化学反应(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

五、由锌壳制备ZnSO4·7H2O

1. 要求

(1) 设计实验方案,以锌单质制备七水硫酸锌。

(2) 产品定性检验:a.证实为硫酸盐;b.证实为锌盐;c.不含Fe3+,Cu2+。

2. 提示

将洁净的碎锌片以适量的酸溶解。溶液中有Fe3+,Cu2+杂质时,设法除去。七水硫酸锌极易溶解于水(在15℃时,无水盐为33.4%),不溶于乙醇。在39℃时溶于结晶水,100℃开始失水。在水中水解呈酸性。

3. 参考文献

(1) [苏]IO.B.卡尔雅金等著,纯化学试剂,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6。

(2) 上海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

(3) 江体乾主编.化工工艺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4) 天津化工研究院主编,无机盐工业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12。

实验五开放实验-107建筑涂料和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合成及107建筑涂料的配制,了解涂料的一般组成。

(2)了解环氧树酯的粘结原理及分子量、结构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学会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制和使用。

(3)了解其它常见胶粘剂在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材料粘结上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 合成涂料

合成涂料是以有机高分子为基料加入填料、颜料、分散剂、固化剂等添加剂而形成的可用于材料表面涂覆的混合物质。有机高分子为主要成膜物质,填料主要起骨架、减小体积收缩、降低成本的作用;颜料起调色的作用,加入分散剂是为了使无机颜填料在有机高分子基料中分散均匀、防止沉淀,另外还可根据情况加入消泡剂、偶联剂、防霉剂、防锈剂、增稠剂等。

合成涂料种类繁多,常用的有醇酸类、硝基类,聚乙烯醇缩醛类、聚醋酸乙烯酯类、聚丙烯酸酯类、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即107涂料)是以聚乙烯醇缩甲醛为基料,配以碳酸钙(填料),滑石粉(填料)、钛白粉(颜料)、六偏磷酸钠(分散剂)、磷酸三丁酯(消泡剂)等而成的建筑用内墙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而制得的。2. 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通常是以具有粘性的有机高分子为主料加入固化剂、增韧剂、偶联剂、填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复杂物质。

主料通常是一种或几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混合而成,常用的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氰基丙烯酸酯、氯丁橡胶等,由于它们含有多种极性基因,可与金属表面产生化学键,因而粘附性能良好,胶接强度较高。

固化剂也称硬化剂,常用的有草酸、邻苯二甲酸酐、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乙二胺等。在胶接过程中使主料的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提高其粘结强度,是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的必不可少组分。

增韧剂能增强接合部韧性降低脆性。填料的加入可提高胶接强度、硬度、甚至赋予胶粘剂以新的特殊性能。

环氧树脂种类很多,其中使用最早最广泛的是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简称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双酚A)与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聚合度,n=0~20,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340~7000不等,均为线型结构。1mol双酚A 和大于2mol环氧氯丙烷反应所得的是小分子量的液状树脂,随着聚合物链节数的增加,树脂由液态转变为高熔点的固态。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用途最广泛,特别是分子量在450左右的树脂,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

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醚键,环氧基。这些极性基团的存在,能与被粘接物表面产生较强的结合力。羟基能和一些非金属元素形成氢键,环氧基可与一些金属表面产生化学键,因此,粘附性能良好,胶接强度高,俗称万能胶。但环氧树脂固化后性能较脆,一般需进行增韧改进。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烘箱,电炉,表面皿,涂4杯粘度计,烧杯,天平,温度计(0~200℃),电吹风,秒表,玻璃棒,变压器,比重计,搅拌器。

(2) 聚乙烯醇(PVC,1799,工业品),甲醛,盐酸,NaOH,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立德粉,磷酸三丁酯,六偏磷酸钠,环氧树脂(E-44、E-51),乙二胺(或草酸、邻苯二甲酸酐),苯,聚砜,双氰胺,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白炭黑,氯丁—酚醛胶粘剂,白乳胶,丙酮。

(3) 其它材料:金属片;塑料片,橡胶片,木片,布条,砂纸。

四、实验内容

1. 107涂料

(1) 107胶的合成

称取聚乙烯醇5g,倒入装有40cm3水的烧杯中(100cm3),水浴加热至80~90℃之间,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加入HCl调节pH=2~3,搅拌,温度降至80~85℃(用变压器调节),逐滴加入2g甲醛(36%),搅拌反应40min,降低温度至50℃,加NaOH调pH=7~8,冷却,即得107胶。用比重计和涂4杯粘度计测定107胶的比重和粘度。

(2) 107涂料的配制

取20g上述合成的107胶,加水10cm3,搅匀,依次加入碳酸钙7g,滑石粉3g:立德粉2g,钛白粉1g,六偏磷酸钠3滴,搅拌加入磷酸三丁酯2滴消泡,用沙布过滤即得产品。

2. 环氧树脂胶粘剂

配方:E-51环氧树脂20g,乙二胺2g(或草酸9g、邻苯二甲酸酐15g),稀释剂苯2.5cm3,填充剂滑石粉适量。

先称20g环氧树脂于50cm3烧杯中,加入苯搅匀,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乙二胺2g,再视粘度情况加入少量滑石粉,使粘度适宜,完全搅匀即成。

粘合操作:

(1) 表面处理:将金属片或玻璃片用砂纸擦磨,再用苯或丙酮除去油污。

(2) 粘合:将处理后的粘合面,用粘合剂薄薄涂上一层,放置几分钟,再涂上一层,即将两个粘合面粘住。为子使粘合剂均匀地分布在粘合的部分,有时可将粘合面预先加热到50~60℃,稍冷后进行粘合。粘好后的物件用夹具夹住,使粘层紧紧贴住而不变形。

(3) 硬化

室温硬化—将粘合好的物件夹好,在室温下放置几天即可,但硬化比较差一些。

加热硬化—将粘合好的物体,先低温烘一段时间后,再升温至100℃,30min即可。

(4) 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药品均为有机物,容易燃烧,使用时应远离火焰;

②使用材料有形状不同的玻璃,应小心。

3. 改性环氧—聚砜胶粘剂

仍属于热固型树脂胶粘剂,由于聚砜的改性作用它具有很高的胶接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各种金属构件、各种磨、钻、铣、刨、车床等刀具和其他工具以及金属一非金属间的胶接、密封。

配方:E—51环氧树脂100g、聚砜50g、三氯甲烷150g、二甲基甲酰胺25g、白炭黑3g。

制备:

(1) 用小烧杯称取1g聚砜和3g三氯甲烷,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2g环氧树脂E—51混溶搅匀。

(2) 在另一小烧杯中称取0.2g双氰胺和0.5g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70~80℃,使双氰胺完全溶解。再加入0.06g白炭黑搅匀。

(3) 将上述两组趁热混溶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粘合操作:

(1) 取钢试片6片,用砂纸打磨除锈,再用丙酮清洗除油后,露出钢片基体(2cm2),在背面贴上标签,待胶接。

(2) 将环氧—聚砜胶液均匀地涂于胶接面上,胶层厚度为0.05~0.1mm,避免有气泡产生,放入烘箱在80℃下,约1h后取出。

(3) 立即将试片的胶接面搭接在一起(面积约2cm2),并用夹具夹紧。

(4) 将试片(连同夹具)放入恒温箱中升温至180℃,恒温3h,固化后,使恒温箱自然降温至50℃以下,将试片取出,卸压,并检查试件外观,待测剪切强度。

4. 氯丁—酚醛胶粘剂

氯丁—酚醛胶粘剂(市售88#胶或强力801胶)用于橡胶、皮革、棉布的粘接。

胶接方法:被粘表面经丙酮去油,用木锉打毛处理干净,用玻璃棒均匀涂布胶液,晾置20~30min,再次涂胶晾置15min后,将胶接面对准合拢,滚压或捶压,室温放置24h。

5.白乳胶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白乳胶)作为木材的粘合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脲醛树脂混用。将清洁的粘接面上涂胶,叠合,在接触压力下室温固化。该胶粘剂对纤维素等软质材料如木材、纸张、竹器等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价廉无毒。

操作系统原理-进程调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进程调度算法的设计,深入理解进程调度的原理。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调度分配处理机,是控制协调进程对CPU的竞争,即按一定的调度算法从就绪队列中选中一个进程,把CPU的使用权交给被选中的进程。 进程通过定义一个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PCB)来表示;每个进程需要赋予进程ID、进程到达时间、进程需要运行的总时间的属性;在RR中,以1为时间片单位;运行时,输入若干个进程序列,按照时间片输出其执行序列。 二、实验环境 VC++6.0 三、实验内容 实现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SPF)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 [提示]: (1)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原理:每次调度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最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把处理器分配给该进程,使之得到执行。该进程一旦占有了处理器,它就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该进程完成或因发生事件而阻塞,才退出处理器。 将用户作业和就绪进程按提交顺序或变为就绪状态的先后排成队列,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方式进行调度处理,是一种最普遍和最简单的方法。它优先考虑在系统中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而不管要求运行时间的长短。 按照就绪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进行调度,简单易实现,利于长进程,CPU繁忙型作业,不利于短进程,排队时间相对过长。 (2)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

原理:时间片轮转法主要用于进程调度。采用此算法的系统,其程序就绪队列往往按进程到达的时间来排序。进程调度按一定时间片(q)轮番运行各个进程. 进程按到达时间在就绪队列中排队,调度程序每次把CPU分配给就绪队列首进程使用一个时间片,运行完一个时间片释放CPU,排到就绪队列末尾参加下一轮调度,CPU分配给就绪队列的首进程。 固定时间片轮转法: 1 所有就绪进程按 FCFS 规则排队。 2 处理机总是分配给就绪队列的队首进程。 3 如果运行的进程用完时间片,则系统就把该进程送回就绪队列的队尾,重新排队。 4 因等待某事件而阻塞的进程送到阻塞队列。 5 系统把被唤醒的进程送到就绪队列的队尾。 可变时间片轮转法: 1 进程状态的转换方法同固定时间片轮转法。 2 响应时间固定,时间片的长短依据进程数量的多少由T = N × ( q + t )给出的关系调整。 3 根据进程优先级的高低进一步调整时间片,优先级越高的进程,分配的时间片越长。 多就绪队列轮转法: (3) 算法类型 (4)模拟程序可由两部分组成,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流程图如下: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系统内存使用统计5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题目:动态链接库的建立与调用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信息安全2010级 学生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同组姓名:无 2012年11 月28 日上海电力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项目线程的同步 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班级2010251班专业信息安全 同组人姓名无指导教师姓名徐曼实验日期2012/11/28 实验目的和要求: (l)了解Windows内存管理机制,理解页式存储管理技术。 (2)熟悉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数据结构。 (3)掌握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API的使用。 实验原理与内容 使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函数和数据结构显示系统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当内存和虚拟存储空间变化时,观察系统显示变化情况。 实验平台与要求 能正确使用系统函数GlobalMemoryStatus()和数据结构MEMORYSTATUS了解系统内存和虚拟空间使用情况,会使用VirtualAlloc()函数和VirtualFree()函数分配和释放虚拟存储空间。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实验平台:Visual Studio C++ 6.0 实验步骤与记录 1、启动安装好的Visual C++ 6.0。 2、选择File->New,新建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程序, 由于内存分配、释放及系统存储 空间使用情况均是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因此选择An application that support MFC。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创建。 3、创建一个支持MFC的工程,单击完成。

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

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者: 工作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申请日期: 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制 二〇一九年

一、项目申请简表

二、申请经费预算表 注:每项开支需如实填写计算根据及理由,无具体计算理由及根据者不予受理。各科目支出范围:设计费:包括论证费、调研费、计算费、技术资料购买及复制费、学术会议费、论文出版、成果汇编费等,但不用于专著出版。材料费: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必须耗用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成品和元器件的费用。外协费:指项目研究中由于本单位自身的技术、工艺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必须由外单位协作所发生的费用。专用费:包括专用测试仪器费、技术基础费等。试验费:指项目研究中用于工艺试验、仿真试验、综合匹配试验、例行试验、可靠性试验、试验验证、测试等各种试验中的物耗、仪器使用、人工等费用。固定资产使用费:指项目应分摊的研制单位按规定比例分类计提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工资费:指没有事业费拨款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各类企业中从事军工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支出。管

理费:不超过资助总经费的5%。

三、立论依据 (一)概念与内涵 (二)需求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须具体翔实,包括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等) (三)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包括研究进度计划及阶段目标) (五)预期研究成果和考核指标(须具体、明确、可考核,其中应包括提交的论文、报告、申请专利等) 五、研究基础 (一)与申请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已取得成绩 (二)现有研究条件情况 (三)申请人简历(限500字以内,包括申请人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列出近五年来①代表性论文;②申请和授权专利情况;③获得科研奖励情况;④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 (四)主要参考文献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四

实验4 进程控制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WindowsXP进行编程,来熟悉和了解系统。 (2)通过分析程序,来了解进程的创建、终止。 2、实验工具 (1)一台Windows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计算机装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6.0专业版或企业版。 3、预备知识 (3)·CreateProcess()调用:创建一个进程。 (4)·ExitProcess()调用:终止一个进程。 4、实验编程 (1)编程一利用CreateProcess()函数创建一个子进程并且装入画图程序(mspaint.exe)。阅读该程序,完成实验任务。源程序如下: # include < stdio.h > # include < windows.h > int main(VOID) ﹛STARTUPINFO si; PROCESS INFORMA TION pi; ZeroMemory(&si,sizeof(si)); Si.cb=sizeof(si); ZeroMemory(&pi,sizeof(pi)); if(!CreateProcess(NULL, “c: \ WINDOWS\system32\ mspaint.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pi)) ﹛fprintf(stderr,”Creat Process Failed”); return—1;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 hThread); ﹜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五

实验五线程的同步 1、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Windows系统环境下线程的创建与撤销。 (2)熟悉Windows系统提供的线程同步API。 (3)使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线程同步API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准备知识:相关API函数介绍 ①等待对象 等待对象(wait functions)函数包括等待一个对象(WaitForSingleObject ())和等待多个对象(WaitForMultipleObject())两个API函数。 1)等待一个对象 WaitForSingleObject()用于等待一个对象。它等待的对象可以为以下对象 之一。 ·Change ontification:变化通知。 ·Console input: 控制台输入。 ·Event:事件。 ·Job:作业。 ·Mutex:互斥信号量。 ·Process:进程。 ·Semaphore:计数信号量。 ·Thread:线程。 ·Waitable timer:定时器。 原型: DWORD WaitForSingleObject( HANDLE hHandle, // 对象句柄 DWORD dwMilliseconds // 等待时间 ); 参数说明: (1)hHandle:等待对象的对象句柄。该对象句柄必须为SYNCHRONIZE访问。 (2)dwMilliseconds:等待时间,单位为ms。若该值为0,函数在测试对象的状态后立即返回,若为INFINITE,函数一直等待下去,直到接收到 一个信号将其唤醒,如表2-1所示。 返回值: 如果成功返回,其返回值说明是何种事件导致函数返回。

Static HANDLE hHandlel = NULL; DWORD dRes; dRes = WaitForSingleObject(hHandlel,10); //等待对象的句柄为hHandlel,等待时间为10ms 2)等待对个对象 WaitForMultiple()bject()在指定时间内等待多个对象,它等待的对象与 WaitForSingleObject()相同。 原型: DWORD WaitForMultipleObjects( DWORD nCount, //句柄数组中的句柄数 CONST HANDLE * lpHandles, //指向对象句柄数组的指针 BOOL fWaitAll, //等待类型 DWORD dwMilliseconds //等待时间 ); 参数说明: (1)nCount:由指针 * lpHandles指定的句柄数组中的句柄数,最大数是MAXIMUM WAIT OBJECTS。 (2)* lpHandles:指向对象句柄数组的指针。 (3)fWaitAll:等待类型。若为TRUE,当由lpHandles数组指定的所有对象被唤醒时函数返回;若为FALSE,当由lpHandles数组指定的某一个 对象被唤醒时函数返回,且由返回值说明是由于哪个对象引起的函数 返回。 (4)dwMilliseconds:等待时间,单位为ms。若该值为0,函数测试对象的状态后立即返回;若为INFINITE,函数一直等待下去,直到接收到 一个信号将其唤醒。 返回值:、 如果成功返回,其返回值说明是何种事件导致函数返回。 各参数的描述如表2-2所示。

吉林重点试验室情况一览表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情况一览表 序 号 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1 吉林省工程仿生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韩志武 2 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 室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事兽医研究所 钱军 3 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 4 吉林省车辆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 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赵继 5 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科院郝东云 6 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 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地理 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农业大学 盛连喜 7 吉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 究所 王英平 8 吉林省中药化学与质谱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 学研究所 刘志强 9 吉林省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 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北电力大学穆刚 10 吉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吉林化工学院娄大伟 11 吉林省有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重点实 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张景萍 12 吉林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徐雅娟 13 吉林省中药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长春中医药大学高其品 14 吉林省蜜蜂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养蜂所李兴安 15 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金光勇 16 吉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秦贵信 17 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药物化学与生物学重 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周义发 18 吉林省先进低碳化学电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 学研究所 邢巍 19 吉林省道路交通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刘寒冰 20 吉林省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冯江 21 吉林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资源学院赵勇胜 22 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 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 究所 杨福合 23 吉林省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晓方 24 吉林省重大疾病分子与化学遗传学重点 实验室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崔然吉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2+岳青山+0907052247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2 实验项目名称: Windows 基本进程管理 1、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任务管理器,来观察各个进程的动态信息。 2、实验工具 (1)一台Windows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计算机装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6.0专业版或企业版。 3、预备知识 ·任务管理器,了解用户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的相关信息。 ·Windows环境中的编程。 相关内容参见本次实验参考资料部分。 4、基本实验 1)观察任务管理器 步骤一:进入WindowsXP。 步骤二:按Ctrl+Alt+Delete(或按Ctrl+Shift+Esc)键都可以调出任务管理器。 步骤三:单击“查看”→“选择列”选项,可以看到一些选项, 这里,可以查看每个进程的PID,CPU使用时间,内存的使用情况,当前的进程是系统的还是用户的,每个句柄的数量,每个进程的优先级,等等。 步骤四:单击“性能”标签,在所示的“性能”选项卡中可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内存的使用情况。 2)通过命令观察进程情况、 步骤一:单击“开始”→“运行”选项,输入cmd“命令提示符”下。 步骤二:输入tasklist。 步骤三:继续输入tasklist/?来寻找帮助,里面有更详细的解释。 3)通过命令来关闭一个进程 步骤一:单击“开始”→“运行”选项,输入cmd“命令提示符”下。 步骤二:输入tasklist后回车执行。 步骤三:继续输入taskkill/PID 208/T 5、实验编程 进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编程。 步骤一:进入WindowsXP。 步骤二:进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6.0。 步骤三:在菜单栏中单击“文件”→“新建”→“文件”→C++Source File,选择路径(如D:\1.cpp),并命名为1.cpp。 步骤四:将下面的程序源代码输入。 步骤五:单击Windows系统的“开始”→“运行”选项,输入cmd。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材料

《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书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LINUX用户界面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2014年4月2日第7周星期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字符操作界面,熟练掌握常用Shell命令。 2,熟悉Linux文本编辑方法,学会编辑软件VI的使用。 3,了解Linux编译器gcc的功能,掌握基于Linux 平台的C程序的开发 二、实验预习(预备知识的问题及回答) 1.为什么在Linux系统中,诸如光盘、U盘等要先挂载而后才能使用?如何获得U盘的

设备名?装载点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是什么?

5Linux u Mou nt/dev/sdal/m nt/usb 6.什么是vi?其三种操作模式的含义是什么?给出三种工作模式间的转换图。 命令模式:vi启动后的默认模式,控制光标的移动,复制删除文字,进入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 输入模式:进行文字输入 末行模式:保存文件,退出VI 三、实验内容(包含实验所用命令或相关程序源代码) 1 . shell操作命令(给出每题所用的Shell命令或命令结果) (1 )创建名为stu1、stu2的2个用户,设置密码分别为student1 和student2 ,并将它们设为组group1中的成员。

#groupadd groupl #useradd stul -g groupl #su stul Spasswd stul 回车后敲入密码stude nt1 $exit #useradd stud2 -g groupl #su stu2 $passwd stu2 $exit (2)在每个用户的主目录下建立2个目录,分别命名为dirl和dir2。#su stul $cd~ $mkdir dirl $exit #su stu2 $ cd~ $mkdir dir2 $exit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试卷A及答案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 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系2012第二学期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A) 任课教师:李才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2小时年级:11 班别:3 专业:计科姓名:________ 学号:___ _ 成绩___ _ 注意:答案一定要写在答卷中,写在本试题卷中不给分。本试卷要和答卷一起交回。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我们的操作系统实验中,C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操作系统环境为___,其所用的虚拟机为___。2.测试用软盘映像文件的大小为___MB,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为___。 3.Intel 80386新增加的两个段寄存器分别为___和___。 4.Intel处理器实模式下的中断向量表包含___个中断向量,每个中断向量有___位。 5.Linux中挂载磁盘映像的命令为___,C语言的编译器为___。 6.将程序的入口安排在指定位置的汇编操作符为___、LD的链接选项为___。 7.ELF的英文原文是___,中文译文为___。 8.在FAT的文件条目中,普通文件和子目录的文件属性值分别为___和___。 9.在IA-32的保护模式下,分段用于___,分页用于___。 10.IA-32处理器的4个系统地址寄存器分别为___。 11.IA-32中的描述符和选择符大小分别为___位和___位。 12.TSS的主要功用为___,TSS描述符只能位于___描述符表中。 13.控制保护模式的寄存器为___,激活保护标志位于其___位。 14.IA-32的三种特权级类型分别为___、___和___。 15.在Make文件中,$@ 和$< 分别表示___和___。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在实模式下的进程调度中是如何实现堆栈切换的? 2.IA-32的保护模式相比实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3.给出IA-32保护模式下的段寄存器的内容、组成和功用。 4.给出GDT和LDT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它们有哪些主要功用和区别? 5.启动分页机制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6.给出IA-32段页式保护模式下(采用4KB页面大小与两级分页方式的)逻辑地址和线性地址的构成及转 换成物理地址的方法。

【精编_推荐】年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指南〗及其课题开放基金申请办法.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2.申请书用A4纸打印,复印时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二页以后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一式三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封面上“项目编号”申请者不要填写。 4.第一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申请(含参加)项目数,连同尚在进行的本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 5.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复印表格时请复印两份由两名专家分别推荐签字订在一起。 6.关于经费开支范围,科研业务费包括本项目必需的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业务资料、报告、论文印刷费、研究成果评议鉴定费,以及往返所在单位与本实验室的差旅费等。具体规定请查阅我室网上《管理办法》。

普通实验室开放申请表2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开放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为加强实验室安全和管理工作,根据学院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与“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验工作实际,本着共管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在使用实验室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本人愿签订《开放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实验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每一步,保护自身安全。 2.不随意使用与本实验无关设备。不随意打开实验室的抽屉、柜子。 3.实验中损坏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上报实验责任人并进行登记。 5.不违规使用各类大功率用电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不私自使用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如需使用,需登记且在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下使用。 6.不带与实验无关的人及物品进入实验室,不带出实验室物品。 7.不在实验室吃东西、睡觉等,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8.实验完毕后,将设备归位,清扫实验室。 9.离开实验室时除用电需求的设备外应切断所有电源。实验室漏电、漏水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实验室责任人。 10.掌握实验室安全与消防知识,掌握实验室内灭火器、灭火沙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安全疏散通道。普通事故要及时报告实验老师并及时处理;重大火灾等险情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并报实验管理中心(3010467)及安全保卫部门(3010467),做好配合工作。 11.不私自配制和转借实验室钥匙。确保离开实验室后断水、断电、关窗、锁门。 12.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服从实验室责任人的管理。

本人承诺: 本人保证按学校和实验室的要求做好安全工作。如达不到《承诺》要求,实验管理中心有权禁止该实验项目的进一步进行。出现自身安全事故原因,个人愿承担事故责任。 承诺人: 指导教师姓名:电话: 实验者姓名:电话:学号:注:本承诺书一式叁份,实验者、实验室责任人、实验管理中心各一份。 年月日

11级操作系统原理实验试卷a及答案

警示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 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系2012第二学期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A) 任课教师:李才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2小时年级:11 班别:3 专业:计科姓名:________ 学号:___ _ 成绩___ _ 注意:答案一定要写在答卷中,写在本试题卷中不给分。本试卷要和答卷一起交回。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我们的操作系统实验中,C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操作系统环境为___,其所用的虚拟机为___。2.测试用软盘映像文件的大小为___MB,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为___。 3.Intel 80386新增加的两个段寄存器分别为___和___。 4.Intel处理器实模式下的中断向量表包含___个中断向量,每个中断向量有___位。 5.Linux中挂载磁盘映像的命令为___,C语言的编译器为___。 6.将程序的入口安排在指定位置的汇编操作符为___、LD的链接选项为___。 7.ELF的英文原文是___,中文译文为___。 8.在FAT的文件条目中,普通文件和子目录的文件属性值分别为___和___。 9.在IA-32的保护模式下,分段用于___,分页用于___。 10.IA-32处理器的4个系统地址寄存器分别为___。 11.IA-32中的描述符和选择符大小分别为___位和___位。 12.TSS的主要功用为___,TSS描述符只能位于___描述符表中。 13.控制保护模式的寄存器为___,激活保护标志位于其___位。 14.IA-32的三种特权级类型分别为___、___和___。 15.在Make文件中,$@ 和$< 分别表示___和___。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在实模式下的进程调度中是如何实现堆栈切换的? 2.IA-32的保护模式相比实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3.给出IA-32保护模式下的段寄存器的内容、组成和功用。 4.给出GDT和LDT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它们有哪些主要功用和区别? 5.启动分页机制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6.给出IA-32段页式保护模式下(采用4KB页面大小与两级分页方式的)逻辑地址和线性地址的构成及转换成物理地址的方法。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十一

实验十一银行家算法模拟实现 1实验类型 设计型(4学时)。 2实验目的 1)理解死锁避免相关内容; 2)掌握银行家算法主要流程; 3)掌握安全性检查流程。 3实验描述 本实验主要对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预防部分的理论进行实验。要求实验者设计一个程序,该程序可对每一次资源申请采用银行家算法进行分配。 4实验内容 1)设计多个资源(≥3); 2)设计多个进程(≥3); 3)设计银行家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 4)动态进行资源申请、分配、安全性检测并给出分配结果。 5实验要求 1)编写程序完成实验内容; 2)画出安全性检测函数流程图; 3)小组派1人上台用PPT演讲实现过程; 4)撰写实验报告。

6测试要求 1)进行Request请求,输入参数为进程号、资源号和资源数; 2)进行3次以上的Request请求; 3)至少进行1次资源数目少于可用资源数,但不安全的请求。 7相关知识 7.1银行家算法的数据结构 1)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每类资源的数目。 2)最大需求矩阵Max。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每个进程对于每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 Max[i,j]=K表示i进程对于j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K。 3)分配矩阵Allocation。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每个进程已得到的每类资源的数目。 4)需求矩阵Need。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每个进程还需要的每类资源的数目。 7.2银行家算法 Request i [j]=K表示进程Pi需要K个j类资源。 1)如果Request i [j]≤Need[i , j],便转向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 2)如果Request i [j]≤Available[j],便转向步骤3,否则表示无足够资源,Pi需等待; 3)系统尝试分配资源给Pi; 4)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则正式分配资源,否则撤销此次分配。 7.3安全性算法 1)设置两个向量:工作向量Work和Finish。算法开始时Work=Available;Finish 表示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进程,使之运行完成,开始时,令 Finish[i]=False;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进程,则令Finish[i]=True。 2)从进程集合中找到一个能满足下列条件的进程:Finish[i]=False;Need[i,j] ≤Work[j],若找到,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3)Pi获得所需资源后,可顺利执行指导完成,并释放它占有的资源。并执行:Work[j]=Work[j]+Allocation[i , j]; Finish[i] = True; 到第2)步。

《操作系统原理》信管专业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目录 引言 (1) 实验题目一 (2) 实验题目二 (4) 实验题目三 (6) 实验题目四 (8) 实验题目五 (10) 实验题目六 (12)

引言 操作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实现原理,对认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重要。 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试验环节的锻炼使同学们不仅能够对以前的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同时能够通过上机实验,对操作系统的抽象理论知识加以理解,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实验环节是同学们理解、掌握操作系统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实验指导书,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实验题目,由于实验课程的学时有限,我们规定了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其中必做题目必须在规定的上机学时中完成,必须有相应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选做题目是针对有能力或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或上机学时的剩余时间完成。

实验题目一:模拟进程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 一、题目类型:必做题目。 二、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并调试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功能,有助于对操作系统中进 程控制功能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三、实验环境: 1、硬件:PC 机及其兼容机。 2、软件:Windows OS ,Turbo C 或C++、VC++、https://www.360docs.net/doc/c35485077.html, 、Java 等。 四、实验内容: 1、设计创建、终止、阻塞、唤醒原语功能函数。 2、设计主函数,采用菜单结构(参见后面给出的流程图)。 3、设计“显示队列”函数,目的能将就绪、阻塞队列中的进程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供 随时查看各队列中进程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要求: 1、进程PCB 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2、系统总体结构: 其中: 进程名用P1,P2标识。 优先级及运行时间:为实验题目二做准备。 状态为:就绪、运行、阻塞,三种基本状态。 指针:指向下一个PCB 。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 学号: 姓名: 浙江科技学院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实验1 进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1. 弄清进程和程序的区别,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2. 了解并发进程的执行过程,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掌握解决进程互斥使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管道通信 使用系统调用pipe( )建立一个管道,然后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2个子进程p1和p2。这2个子进程分别向管道中写入字符串:“Child process p1 is sending message!”和“Child process p2 is sending message!”,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两个子进程的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 2. 软中断通信 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2个子进程p1和p2,在父进程中使用系统调用signal( )捕捉来自键盘上的软中断信号SIGINT(即按Ctrl-C),当捕捉到软中断信号SIGINT后,父进程使用系统调用kill( )分别向2个子进程发出软中断信号SIGUSR1和SIGUSR2,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信息“Child process p1 is killed by parent!”和“Child process p2 is killed by parent!”后终止。而父进程等待2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信息“Parent process is killed!”后终止。 三、实验要求 1. 根据实验内容编写C程序。 2. 上机调试程序。 3. 记录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 a i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和《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2007年度)》。 二、申请书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 要清楚易辩,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三、申请书为A4纸本。各栏空格如不够时,可自行加页,纸张大小与申请书一 样。一式四份(至少一份为原件) 四、封面上的“类别”请按申请项目类别填写,申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全额资 助的为“A”类,部分资助的为“B”,自带课题的为“C”。申请者不用填写封面上的“编号”和“批准号”。 五、纸质申请书寄交的同时应提交电子版,电子版申请书应与纸质申请书一致。

四川大学 操作系统原理 第二次 实验报告 shell编程

实验报告 (学生打印后提交) 实验名称:shell编程 实验时间: 10 年04月 21 日 实验人员:(姓名)(学号)(年级) 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Linux下的软件开发工具,如gcc 2.熟练使用man帮助手册 3.学习使用Linux的系统调用,对进程进行管理和完成进程之间的通信(如用信号和管道进 行进程间通信) 4.理解并发程序中的同步问题 实验环境: linux 实验步骤: 1. 用帐户root登录,密码123456 2. 自己用学号建立目录,把源文件拷入目录中 3. 阅读关于fork,exec,wait,exit,pipe系统调用的man帮助手册 4. 编译程序fork.c并运行,观察结果,观察进程 5.编译程序pipe.c并运行,观察结果 6.阅读关于函数sigaction,tcsetpgrp和setpgid的man帮助手册 7.编译程序signal.c并运行,观察结果,观察进程 8.编译程序process.c并运行,观察结果,观察进程 9.写实验总结 实验陈述: 1、基础知识: ?什么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是UNIX操作系统核心提供给用户程序使用的操作系统服 务,系统调用主要提供用户程序对文件进行读写,进程的创建,删除和控制以及数 据的输入/输出等。 ?简述fork调用:用fork()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成为原先进程的子进程,原先进程是 父进程。 ?如何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UNIX进程通信方式有信号,管道,消息,共享存储区和信 号量。 ?如何实现进程间的连接:可以利用管道和socket 2、写出下列函数的原型 fork: int fork(); signal: int signal(int sig,int func); pipe:int pipe(int fildes[2]); tcsetpgrp: int tcsetpgrp(int fildes,pid_t pgid_id) 3、运行和观察结果 ?fork.c 简述结果(不是执行结果):与执行ls -l/相同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一

实验一:Winows文件操作命令1、实验目的 (1)加深对文件,目录和文件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Windows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3)掌握有关Windows文件系统操作的常用命令。 2、实验工具 一台装有WindowsXP或Windows2003的机器(这里默认是WindowsXP)。 3、预备知识 1)对文件操作的命令 ·dir:查看文件。 ·attrib: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ren(rename):重命名文件名。 ·comp: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的内容。 ·copy:文件复制。 ·del(erase):文件删除。 ·move: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 2)对目录操作的命令 ·md(MKDIR):建立一个目录。 ·cd(CHDIR):改变当前的目录。 ·rd(rmdir):删除目录。 ·tree:显示驱动器或路径的目录结构。 详细内容参见本次实验参考资料部分。 4、基本实验 以下命令均在命令窗口中进行,进入Windows命令行窗口 执行“开始”→“运行”→cmd 1)显示目录文件和子目录命令dir 输入命令dir。 2)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attrib 步骤一:输入命令attrib。 步骤二:输入命令attrib+r+s pushd。 步骤三:输入命令attrib。 3)显示文件内容type 步骤一:利用编辑工具(如edit)编辑文本,并以textl.txt为文件名保存。 步骤二:输入命令type textl.txt。 4)修改文件的名字ren 步骤一:输入命令dir。 步骤二:输入命令ren tgextl.txt c.txt。 步骤三:输入命令dir。 5)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的内容comp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操作系统原理》 题目:实验一:进程调度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内核的重要功能 2. 本实验要求用C语言编写一个进程调度模拟程序,使用优先级或时间片轮转法实现进程调度。 3. 本实验可加深对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 Turbo C 2.0/ 3.0或VC++6.0或其它环境 2. 2学时,必做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理解本实验中关于两种调度算法的说明。 2. 根据调度算法的说明,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3. 按照程序流程图,用C语言编程并实现。 四、实验结果分析 1.算法的进程调度流程图:

2.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getpch(type) (type*)malloc(sizeof(type)) #define NULL 0 #define TIME 2//时间片长度 typedef struct pcb{//进程管理块

char name[10];//进程名字 char state; //进程状态 int queue; //进程所在的队列 int ntime; //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 int rtime; //进程已经运行的时间 int etime; //进程在本队列可运行的时间片 struct pcb *link; }PCB; PCB *ready = NULL, *pinsert = NULL, *pfend = NULL,*p =NULL; //就绪队列,进程插入位置的变量 int geti() //使用户仅能输入整数 { char ch; int i = 0; fflush(stdin); ch = getchar(); while(ch == '\n'){ printf("\tf输入不能为空..请重新输入\n"); fflush(stdin); ch = getchar(); } while(ch != '\n'){

实验室使用申请报告

实验室使用申请报告 篇一:实验室使用申请 实验室使用申请 申请人姓名:电话: 科室:导师: 实验题目: 使用时间: 已经认真阅读申请者须知: 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 其它想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室主任意见: 提出申请时间: 申请者须知 1.申请者必须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的条例规定(详见《中心实验室手册》或宣传板)。 2.申请者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申请,并上交详细的实验设计一份和实验室使用押金500元。 3.申请被批准后工作人员会安排实验者物品柜和实验台,实验结束后请立即将物品柜的钥匙归还实验室。 4.请小心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工作人员操作或在工作

人员的监督下操作,使用其它设备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的步骤操作,使用后要立刻登记,如发现人为损坏要按比例赔偿,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5.如发现仪器设备异常及时向工作人员汇报。 6.请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室内卫生,值日的时间和具体要求见排班表。 7.实验内容尽量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实验室使用申请报告),如由于实验需要脱班或利用休息时间做实验,在下午4:00前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拿到钥匙的同时做好登记,并负责安全和卫生。 中心实验室 申请者 申请日期_______________ 补充说明(请认真阅读,此页无需打印) 实验室使用申请一式两页,请双面打印,填好后与实验设计和500元押金同时交给实验室工作人员。 篇二:实验室使用申请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放实验室预约使用申请表 注意:学生申请必须由指导教师签字同意,使用室内设备必须经申请老师培训,设备损坏由指导教师负责。请爱护实验室器材,节约实验物品,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保持实验室卫生。 地质学院实验中心房间J6-245;联系电话:81122; 实验中心回执单

实验室开放项目(结项书)

石家庄学院 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结项书 项目名称:设计与实验 项目负责人: 实验室(中心) 名称:实验中心 所在二级单位: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 2015.12.15 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制 2015年4月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二、项目完成人情况 三、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四、开放实验项目实施过程的简要说明 (一)开放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 开放的主要内容: 电路焊接与调试 传感器调试与信号调试电路运行数据测量 无线通信数据测量与调试 完成情况: 实验的各部分电路设计及调试完成,无线数据通信部分已经调试成功并能够正常工作。采集,传输和接收三部分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二)开放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专利申请已经确认,专利申请号:201520672254.8。 (三)开放项目的特色、创新点及推广价值 开放项目采取工程项目的形式,学生按项目模块分组,在项目研究的同时,带动相关电路的设计和研究,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设计研究方向。 按照项目组的形式组织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做定期检查和指导,这样让学生到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项目开发的过程。 当前的各种领域都在讲团队,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引入团队的概念,一个团队完成一项任务,既能让大家相互探讨,又能相互督促,从而实现整体的进步。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 经过半年多的项目实践,现在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的实践学习应该转化成相应的学分(参考选修课的学分)。 2.技术提高项目参加学生比例较低。 3.我校的基础仪器设备太高老旧,试验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大。 改进思想: 1.将开放实验项目常态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 2.与教务处协调,制定考核机制,给学生增加选修学分。 3. 一些项目可以多次连续进行,从而累计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后面的开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可以倡导二级学院给批准的开放项目相应的配套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