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 射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一

辐 射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一
辐 射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一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医院内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辐射安全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在辐射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方案,采取防范措施,尽全能降低事故危害,同时按要求报告当地环保、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大力协同、及时处理、常备不懈、保护员工、保护环境。

三、适用范围

1、放射源应用中发生的事故。

2、放射性物质存放中发生的事故。

3、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事故。

4、其它辐射事故。

四、指挥体系及职责

1、诊所设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2、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张立娜,

组员:孙巍

3、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辐射应急的方针政策和辐射应急工作要求;2)负责向上级和属地有关部门报告医院内发生的辐射应急事故和事件;3)组织制订医院应急响应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4)应急期间充分调动人力、物力支援,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5)采取各种有效快速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危害,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除对诊所的负面影响;6)组织人员参加辐射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7)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审定工作。

4、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张立娜,全面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

成员:孙巍,具体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

五、诊所辐射应急处理程序

(一)严格遵守放射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规范放射源的储存、保管,严格执行放射诊疗操作规范。(二)发生射线装置或电磁波、同位素等放射源泄露、污染等严重事件时:1、立即终止原放射诊疗操作,关闭操作电源,切断继续泄露可能;2、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3、迅速撤离有关人员,对事故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的检查、救治和医学观察。

4、实行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5、及时报告辐射应急领导小组,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及时报告环境保护部门、公安

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6、根据放射事故的性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的去污染措施。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领导小组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公安局报告。

(四)应急预案的解除:当发生辐射事故的射线装置或场所修复后, 经环保部门监测安全合格,报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应急预案尚可解除。要及时收集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和资料,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尽量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及公众的安全。

O一六年六月

实验1——地物光谱的测试

实验1 可见光与近红外波谱测试 1.1实习概述 按照国家光谱数据库数据测试参考标准选择典型进行地物反射、发射光谱测试。根据所测的光谱曲线特征选择最佳遥感波段和最佳遥感时间。 1.2实习目的 ①掌握地物反射、发射光谱特性的基本概念,特点; ②掌握典型地物光谱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③分析影响地物波谱特性测定的因素;了解地物表面不同几何状况、含水状况、 风化状况、粗糙程度对反射、发射光谱的影响;了解多种地物光谱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与规律;了解入射和观测角度变化对地物光谱的影响。 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创造条 件。 1.3实习任务 测量试验区的植被、水、土壤、道路的光谱特性。要求测定不同植被、水、土壤、道路的波谱特性曲线,即每类地物至少选择5个小类(或样本)。 ①清水、营养化水、污染水反射光谱、发射光谱测试与特征分析; ②不同覆盖度、不同长势植被覆盖反射光谱、发射光谱测试与特征分析; ③城乡非自然目标反射光谱、发射光谱测试与特征分析; ④土壤反射光谱、发射光谱测试与特征分析; ⑤岩石反射光谱、发射光谱测试与特征分析。 要求:上述5个实验根据具体情况必作2个,选作1个。

1.4设备(软件)及资料准备 1.4.1 实习设备及软件 测定地物反射光谱特性的仪器是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仪器由收集器、分光器、探测器和显示或记录器组成。测定地物发射光谱特性的仪器是热红外波谱仪、热红外辐射计。 1.4.2 实习前准备工作 1.4. 2.1 光谱测试仪器的标定 测量仪器在采集数据前必须通过指定的定标实验室的定标检测,检验仪器的工作性能。仪器的定标在室定标和实验场地现场定标,并在提交数据时附上相应测量仪器的定标报告。若对同一种典型地物(农作物、岩矿、水体等)的相同观测项目采用不同型号的测量仪器,则必须在观测实验前到指定的实验室或实验场进行统一校准和比对: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测量同一目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各仪器的误差,以精度高的仪器为准,进行误差订正,并在提交数据时应附上相应测量仪器的比对报告。其中波谱仪与辐射计的性能要求为: ⑴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波谱仪 ①波谱仪读数时间漂移最大值,在0.38-1.1μm 围平均不得超过3%; ②波谱仪的读数的线性度误差不得超过1%; ③波谱仪在0.38-1.1μm 围波长绝对误差平均不得超过0.8nm。 ⑵短波红外波段波谱仪 ①在1.1-2.5μm 围波谱仪读数时间漂移最大值,平均不得超过5%; ②波谱仪读数的线性度误差不得超过3%;

各种光谱仪的区别及应用

各种光谱仪的区别及应用 ICP光谱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 光电直读光谱仪, 原子发射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仪, 手持式光谱仪, 便携式光谱仪, 能量色散光谱仪, 真空直读光谱仪? 随着ICP-AES的流行使很多实验室面临着再增购一台ICP-AE S,还是停留在原来使用AAS上的抉择。现在一个新技术ICP-MS 又出现了,虽然价格较高,但ICP-MS具有ICP-AES的优点及比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更低的检出限的优势。因此,如何根据分析任务来判断其适用性呢? ICP-MS是一个以质谱仪作为检测器的等离子体,ICP-AES和I CP-MS的进样部分及等离子体是极其相似的。ICP-AES测量的是光学光谱(120nm~800nm),ICP-MS测量的是离子质谱,提供在3~250amu范围内每一个原子质量单位(amu)的信息。还可测量同位素测定。尤其是其检出限给人极深刻的印象,其溶液的检出限大部份

为ppt级,石墨炉AAS的检出限为亚ppb级,ICP-AES大部份元素的检出限为1~10ppb,一些元素也可得到亚ppb级的检出限。但由于ICP-MS的耐盐量较差,ICP-MS的检出限实际上会变差多达50倍,一些轻元素(如S、Ca、Fe、K、Se)在ICP-MS中有严重的干扰,其实际检出限也很差。下面列出这几种方法的检出限的比较: 这几种分析技术的分析性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容易使用程度★★ 在日常工作中,从自动化来讲,ICP-AES是最成熟的,可由技术不熟练的人员来应用ICP-AES专家制定的方法进行工作。ICP-MS 的操作直到现在仍较为复杂,尽管近年来在计算机控制和智能化软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在常规分析前仍需由技术人员进行精密调整,ICP-MS的方法研究也是很复杂及耗时的工作。GF-AAS的常规工作虽然是比较容易的,但制定方法仍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 ★★分析试液中的总固体溶解量(TDS)★★ 在常规工作中,ICP-AES可分析10%TDS的溶液,甚至可以高至30%的盐溶液。在短时期内ICP-MS可分析0.5%的溶液,但在大多情况下采用不大于0.2%TDS的溶液为佳。当原始样品是固体时,与ICP-AES,GP-AAS相比,ICP-MS需要更高的稀释倍数,折算到原始固体样品中的检出限就显示不出很大的优势了。 ★★线性动态范围(LDR)★★ ICP-MS具有超过105的LDR,各种方法可使其LDR开展至1 08。但不管如何,对ICP-MS来说:高基体浓度会使分析出现问题,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朱韬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 计朱韬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附录8 医用放射性衰变池设计方案 一.液体衰变池设计方案 1 原则及要求 衰变池的结构和容积必须保证核医学科所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满足国家医院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标准。为此,衰变池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衰变池采用三级分隔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衰变池的容积按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标准浓度计算。 ⑵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浓度范围为3.7×102Bq/L~3.7×105Bq/L 。 ⑶在衰变池前设置化粪池,用以沉淀消化固形物,其所含的放射性也得以衰减并防止固形物进入衰变池。 2 设计方法及过程 2.1 计算参考数据: 2.1.1 核医学科门诊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显像诊断,所使用的放射性源[99m Tc],假设每位病人平均使用活度为5.55×108Bq(15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两次,排出量约为600ml [1],每次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 [2],总用水量约为12.6L ;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33%[3],为1.85×108Bq 。 ⑵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亢治疗,假设每位病人使用的131I 活度为3.7×108Bq (10mCi );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一次,排出量约为300ml ,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 ,总用水量约为6.3L ;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20%[3],为7.4×107Bq 。 2.1.2 核医学科住院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癌治疗,则使用的131I 治疗最大用量:7.4×109Bq(200mCi);病人出院时体内残留131I 携带量限值为400MBq(0.4×109Bq);病人一般住院7天,住院病人废水量约为100L/床.日(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参考数值100~200L/床.d 中最小值计算,如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最大值计算,则核医学科室每天一个住院病人所需衰变池容积为 6.28m 3~22.9m 3,建设运行维护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131I 从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66%[4],则131I 的排放量为4.884?109Bq 。 2.2 计算方法及过程: 2.2.1废水达标的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活度衰减公式:N=N 0e -λt (式中N 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每升废水的放射性活 度,N 为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的活度范围(3.7×102Bq~3.7×105Bq ),λ为衰变常数:λ=㏑2/T 1/2,T 1/2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 为达到医院可排放的放射性污水活度标准所用的时间) 由N=N 0e -λt ,得出t=㏑N 0/N /λ 代入计算参考数据,则达到可排放放射性废水活度所用的时间t 99Tc =32h~92h (1.4d~3.9d ),t I 甲亢=41.7d~124.9d ,t I 甲癌 =35.3d~118.6d 。 2.2.2衰变池的容积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活度衰减公式得出: ∑=n n N ...3,2,1=∑=n n No ...3,21,e -λt (n 为日排放放射性废水人数,N 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放射性废水的活度,N 为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的活度范围,λ为衰变常数,t 为达到医院可排放放射性废水所需的时间)

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

实验一 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地物光谱的测定方法 2、认识地物光谱反射率的规律 3、掌握绘制地物反射光谱曲线的方法 二、原理及方法 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原理主要是利用电磁辐射和各地物光谱特征进行测定(参照课本)。 实验采用垂直测量方法,计算公式为: ()()()() λρλλλρs Vs V ?= 式中, ()λρ为被测物体的反射率,()λρs 为标准板的反射率,()λV ,()λVs 分别为测量 物体和标准板的仪器测量值。 三、实验仪器 1、可见光-近红外光谱辐射计,波长范围0.4—2.5μm(有0.4—1.1μm 或1.3—2.5μm 二种仪器),仪器性能稳定,携带方便,数据提取容易。表1.1列出了目前常用的光谱仪。 2、标准参考板(白板或灰板)。 表1.1常见的光谱辐射仪

四、实验步骤 1、测量目标和条件的选择 环境:无严重大气污染,光照稳定,无卷云或浓积云,风力小于3级,避开阴影和强反射体的影响(测量者不穿白色服装)。 时间:地方时9:30—14:30。 取样:选择物体自然状态的表面作为观测面,取样面积大于地物自然表面起伏和不均匀的尺度,被测目标面要充满视场。 标准板:标准板表面与被测地物的宏观表面相平行,与观测仪器等距,并充满仪器视场,保证板面清洁。 2、记录测量目标基本信息 主要内容如下: 土壤:土类、土属、土种;地貌类型、成土母质、侵蚀状况;干湿度、粗糙度等。 植被:植物名称、所属类别、覆盖率、生长状况、叶色、高度等。 水体:水体名称、水体状况、水色、水温、透明度、泥沙含量、叶绿素含量、污染状况等。 人工目标:目标名称、内容描述、估算面积、几何特征、表面颜色、坡度、坡面等。 岩矿:岩矿名称、所属类别、植被覆盖及名称、土壤覆盖及名称、岩矿露头面积、所属构造、地质年代、风化状况等。 3、记录环境参数 主要内容如表1.2,内容由教学教师定,制成表格填写。见附表。 4、安装仪器开始测试 ①对准标准板,读取数据为Vs。 ②移开标准板对准地物,读取数据Vg。 ③重复步骤①②,测量5—9次,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 ④更换目标,做好信息记录,重复①—③步骤。 ⑤整理数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反射率 ()λ ρg ,标准 ()λ ρs 为已知值。 仪器安装注意事项: 测量高度:仪器保持水平架设,离被测地物表面距离不小于1m。 几何关系:仪器轴线与天顶的倾斜角<±2°,标准面水平放置。

综合知识第七章辐射防护基础

第七章:辐射防护基础 1、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简述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的主要来源以及他们对人类造成的照射水平每年为多少? 来源:天然:①宇宙射线②宇生放射性核素③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工:医疗辐射、核爆炸、核电站、 1、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分为三类:宇宙辐射、宇生核素、原生核素 2、天然辐射源所引起的全球居民的年集体有效剂量的近似值为107人·SV 3、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昭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 4、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类。 5、在辐射防护中把随即性效应与剂量的关系简化地假设为“线性”、“无阈” 6、从慎重的观点出发,一般认为在已有的人体细胞中,基因的自然性的突变基本上是有害的。 7、使自然突变几率增加一倍的剂量叫突变倍加剂量,大约为(0.1-1)Gy,代表值为0.7G y 8、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9、比释动能K, 10、外照防护的基本原理: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 11、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外照射防护三要素。 12、照射量X是个历史悠久,变化较大的一个辐射量。X=dQ/dm,单位:C/kg,过去照射量的单位是伦琴,符号为R。1R=2.58*10-4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被精确测量照射量的光子的能量限于10kev-3MeV范围以内。在辐射防护中上限可扩大到8MwV。 13、比释动能K=dεtr/dm。dεtr是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的物质中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的平均值,它既包括这些带电粒子在韧致辐射过程中辐射出来的能量,也包括在该体积元内发生的次级过程所产生的任何带电粒子的能量。单位是J/kg,专门名称是Gray,1Gy=1j/kg 14、吸收剂量D: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D=dε/dm dε是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物质的平均能量历史上曾用过拉德rad作为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1rad=0.01Gy 15、当量剂量:相同的吸收剂量未必产生同等程度的生物效应。为了用同一尺度表示不同类型和能量的辐射照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的大小,辐射防护中用了当量剂量这个词。 Ht=∑Wr*Dt,r Wr是辐射权重因子Dt,r是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T内产生的平均吸收量。 16、有效剂量E=ΣWt*Ht Ht是器官或组织T的当量剂量Wt是器官或组织T的组织权重因子Wt=T器官组织或接受1Sv照射时危险度/全身接受1Sv均匀照射时总危险度 17、待积当量剂量:某一特定器官或组织接受当量剂量率在时间t内的积分。 18、待积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经Wt加权处理后的总和。 19、集体当量剂量与集体有效剂量 20、实践:它是指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在照射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21、干预: 22、导出空气浓度:假定参考人员工作时每分钟空气吸入量为0.02m3/min,辐射工作人员1年工作50w,每周工作40h,因此1a总计工作2000h,在此时间内工作人员吸入的空气量为2.4*103m3,于是导出空气浓度DAC=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 23、具体监测有四个领域: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环境监测。辐射防护监测可分为常规监测、操作监测、特殊监测。 24、ICRU(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建议用一个密度为1g/cm3、直径为30cm的组织有效球作为人体躯干的模型。 25、工作场所空气的污染通常是采样测量法进行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法、冲击法、向心分离法等。 26、用于工作场所的监测仪器从测量方法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瞬时剂量率测量仪器、累计剂量测量仪器、γ谱仪。用于瞬时剂量率测量的仪器有电离室、GM计数管、闪烁剂量率仪等。

ASD野外光谱仪操作规范 修改版

ASD 野外光谱仪操作规范 1 地物光谱测量原理 反射率(Reflectance )定义为物体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的比值。光谱反射率(Spectral Reflectance )为某个特定波长间隔下测定的物体反射率,连续波长测定的物体反射率曲线构成反射率波谱(Reflectance Spectrum )。由于测定方式的差异,反射率波谱可以根据入射能量的照明方式及反射能量测定方式给定如下4种定义: (1) 方向-方向反射率波谱:入射能量照明方式为平行直射光,没有或可以忽略散射光;波谱测定仪器仅测定某个特定方向的反射能量。地物双向反射特性主要就是研究方向-方向反射率波谱。晴天条件下,以太阳光为照明光源,利用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的地物反射率波谱就可以近似为方向-方向反射率波谱。方向-方向反射率的定义与二向反射率(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基本一致,其定义如下: (,)(,,,)(,)r r i i r r i i L E πθφρθφθφθφ= (1) ,,,i i r r θφθφ分别为入射方向的天顶角和方位角及观测方向的天顶角和方位角,(,)i i E θφ为(,)i i θφ方向直射辐射的辐照度值,(,)r r L θφ为传感器在观测方向(,)r r θφ测定的物体表面的辐亮度值。暗含假设目标物为朗伯体。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1)定义的方向-方向反射率测定要求其它入射方向没有任何散射光。 (2) 半球-方向反射率波谱:入射能量在2π半球空间内均匀分布,波谱测定仪器仅测定某个特定方向的反射能量。全阴天条件下,以太阳散射光为照明光源,利用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的地物反射率波谱就可以近似为半球-方向反射率波谱。半球-方向反射率的定义如下, 2200(,) (,)(,)(,)cos sin r r r r r r d i i i i i i L L E E d πππθφπθφρθφθφθφθφ==?? (2) 式中d E 为2π半球空间内到达物体表面所有辐照度值的总和。 (3) 方向-半球反射率波谱:入射能量照明方式为平行直射光,没有或可以忽略散射光;波谱测定仪器测定2π半球空间的平均反射能量。利用积分球原理测定的物体反射率波谱就是方向-半球反射率波谱。方向-半球反射率的定义如下,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6.23~朱韬)

附录8 医用放射性衰变池设计方案 一.液体衰变池设计方案 1 原则及要求 衰变池的结构和容积必须保证核医学科所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满足国家医院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标准。为此,衰变池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衰变池采用三级分隔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衰变池的容积按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标准浓度计算。 ⑵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浓度范围为3.7×102Bq/L~3.7×105Bq/L。 ⑶在衰变池前设置化粪池,用以沉淀消化固形物,其所含的放射性也得以衰减并防止固形物进入衰变池。 2 设计方法及过程 2.1 计算参考数据: 2.1.1 核医学科门诊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显像诊断,所使用的放射性源[99m Tc],假设每位病人平均使用活度为 5.55×108Bq(15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两次,排出量约为600ml[1],每次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2],总用水量约为12.6L;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33%[3],为1.85×108Bq。 ⑵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亢治疗,假设每位病人使用的131I活度为3.7×108Bq(10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一次,排出量约为300ml,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总用水量约为6.3L;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20%[3],为7.4×107Bq。 2.1.2 核医学科住院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癌治疗,则使用的131I治疗最大用量:7.4×109Bq(200mCi);病人出院时体内残留131I携带量限值为400MBq(0.4×109Bq);病人一般住院7天,住院病人废水量约为 100L/床.日(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参考数值100~200L/床.d中最小值计算, 如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最大值计算,则核医学科室每天一个住院病人所需衰变池容积为6.28m3~22.9m3,建设运行维护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131I从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66%[4],则131I的排放量为4.884 109Bq。 2.2 计算方法及过程: 2.2.1废水达标的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活度衰减公式:N=N0e-λt(式中N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每升废水的放射性活度,N为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的活度范围(3.7×102Bq~3.7×105Bq),λ为衰变常数:λ=㏑2/T1/2,T1/2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为达到医院可排放的放射性污水活度标准所用的时间) 由N=N0e-λt,得出t=㏑N0/N/λ 代入计算参考数据,则达到可排放放射性废水活度所用的时间t99Tc=32h~92h(1.4d~3.9d),t I甲亢=41.7d~124.9d,t I甲癌=35.3d~118.6d。 2.2.2衰变池的容积计算方法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注:教师讲稿附后

第2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2.1.1 电磁波谱(1-16) 1、波:振动的传播称为波。(纵波、横波) 2、电磁波:电磁振动的传播。 3、电磁波的性质:横波、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波粒二象性。 4、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构成电磁波谱。 2.1.2 电磁辐射的度量(17-22) 1、辐射源:任何物体都是辐射源。不仅是发光、发热的物体,发出其它波段电磁波的物体也是辐 射源。 2、辐射能量: 1)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 2)辐射通量(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单位W=J/S 3)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m2.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记为: I=dΦ/dS,单位是W/m2, S 为面积。 ◆辐射出射度(M):温度为T的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记为:M=dΦ/dS,单 位也是W/m2,S为面积。 4)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5)辐射亮度(L):描述面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L=φ/[Ω(Acosθ)]。 6)朗伯源:辐射亮度L与观察角θ无关的辐射源。 2.1.3 黑体辐射(23-35) 1、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2、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公式 (1)斯忒藩一玻尔兹曼定律 (2)维恩位移定律 (3)瑞利-金斯定律 3、实际物体的辐射 (1)基尔霍夫定律 (2)实际物体的辐射 (3)例子:P23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8年7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7-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所改变: - 3.1(海水水质分类,由三类改四类); - 3.2(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 - 4.1(增加了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的规定); - 4.2(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CD 551463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代替 GB3097-82 1 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12763.4-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观测 HY 003-91 海洋监测规范 GB12763.2-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7467-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11910-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2-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1895-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地物光谱仪在野外光谱测量中的使用解析

地物光谱仪在野外光谱测量中的使用(一) 论文关键词地物光谱仪;野外测量;工作规范 论文摘要在遥感技术中,为了更精确地判读多光谱图像,掌握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光谱辐射特性是十分重要的。介绍FieldSpec?悖HandHeld手持便携式 光谱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方法、工作规范及注意事项,概要地说明了影响光谱测量的因素。 在遥感领域中,为了研究各种不同地物或环境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需要适用于野外测量的光谱仪器。对野外地物光谱进行测量,我们使用的是美国 ASD公司FieldSpec?悖HandHeld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波长范围为 300~1100nm光谱采样间隔为1.6nm, 灵敏度线性:土1% FieldSpec?悖HandHeld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可用于户外目标可见一近红外波段的光谱辐射测量。该光谱仪在户外主要利用太阳辐射作为照明光源,利用响应度定标数据,可测量并获得地物目标的光谱辐亮度;利用漫反射参考板对比测量,可获得目标的反射率光谱信息;通过对经过标定的漫反射参考板的测量,可获得地面的总照度以及直射、漫射照度光谱信息;利用特定的辅助测量机械装置,可获得地面目标的BRDF(方向反射因子)光谱信 息参数。 为了使地物光谱数据可靠和高的质量,使数据便于对比和应用,有必要提出地物光谱测试规范和测量要求。 1仪器的标准和标定 1.1光谱分辨率 实用分辨宽度对0.04~1.10卩m小于5nm 1.1~2.5卩m小于15nm。对于FieldSpec?悖HandHeld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起始波长为325nm终止波长 为1075nm波长步长为1nm则光谱分辨率取3nm 1.2线性标定 线性动态范围有3个量级,最大信号对应为0.8~1.0,太阳常数照明的白板(V 90%)峰值响应输出。线性误差小于 3%(回归误差)。 1.3光谱响应度的标定 反射率小于、等于15%(大于1%)的目标,信噪比应大于10。反射率大于15%的目标,信噪比应大于20。 2野外测定方法与工作规范 2.1目标选取 选取测量目标要具有代表性,应能真实反映被测目标的平均自然性。对于植被冠层及用物的测量应考虑目标和背景的综合效应。 2.2能见度的要求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8年7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7-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所改变: - 3.1(海水水质分类,由三类改四类); - 3.2(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 - 4.1(增加了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的规定); - 4.2(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CD 551463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代替 GB3097-82 1 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12763.4-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观测 HY 003-91 海洋监测规范 GB12763.2-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7467-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11910-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2-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1895-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高光谱遥感期末考复习材料

1、地面光谱测量的作用: ①地面光谱辐射计在成像光谱仪过顶时,常用于地面野外或实验室同步观测,获取下 行太阳辐射,以用于遥感器定标。 ②在一些反射率转换模型中,需要引入地面光谱辐射计测取得地面点光谱来完成 DN 值图像到反射率图像的转换。 ③地面光谱辐射计可以为图像识别获取目标光谱和建立特征项。但是,这时地面光谱 测量要在空间尺度上与图像像元尺度相对应,且要具有代表性;另外,地面光谱测 量要与高光谱图像获取条件相一致。 ④通过地面光谱辐射计测量数据和地面模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某一地物被高光谱遥 感探测的可能性,理解其辐射特性,确定需要采用的探测波长、光谱分辨率、探测 空间分辨率、信噪比、最佳遥感探测时间等重要参数。 ⑤地面光谱辐射计还可以勇于地面地质填图。它可以用于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识别 地面矿物或矿物的集合,从而直接完成野外矿物填图。 ⑥可以用来建立地物的表面方向性光谱反射特性。 ⑦建立目标地面光谱数据与目标特性间的定量关系。 2、高光谱成像特点: ①高光谱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光谱仪能获得整个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 波段的多而窄的连续光谱,波段多至几十甚至数百个,其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 由于分辨率高,数十、数百个光谱图像可以获得影像中每个像元的精细光谱。 ②图谱合一。高光谱遥感获取的地表图像包含了地物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 息,这些信息表现了地物空间分布的影像特征,同时也可能以其中某一像元或像元 组为目标获得他们的辐射强度以及光谱特征。 ③光谱波段多,在某一光谱段范围内连续成像。成像光谱仪连续测量相邻地物的光谱 信号,可以转化城光谱反射曲线,真实地记录了入射光被物体所反射回来的能量百 分比随波长的变化规律。不同物质间这种千差万别的光谱特征和形态也正是利用高 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地物精细探测的应用基础。 3、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表达: ①图像立方体——成像光谱信息集。 ②二维光谱信息表达——光谱曲线。 ③三维光谱信息表达——光谱曲线图。(书本44页) 4、成像光谱仪的空间成像方式: (1)摆扫型成像光谱仪。摆扫型成像光谱仪由光机左右摆扫和飞行平台向前运动完成二维空间成像,其线列探测器完成每个瞬时视场像元的光谱维获取。扫描镜对地左右平行扫描成像,即扫描的运动方向与遥感平台运动方向垂直。其优点:可以得到很大的总视场,像元配准好,不同波段任何时候都凝视同一像元;在每个光谱波段只有一个探测元件需要定标,增强了数据的稳定性;由于是进入物镜后再分光,一台仪器的光谱波段范围可以做的很宽,比如可见光一直到热红外波段。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采用光机扫描,每个像元的凝视时间相对就很短,要进一步提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以及信噪比比较困难。 (2)推扫型成像光谱仪。是采用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面阵探测器,在飞行平台向前运动中完成二维空间扫描,它的空间扫描方向是遥感平台运动方向。其优点是:像元的凝视

辐射防护第七章资料

第七章 外辐射剂量学与防护学(External radiation dosimetry and Protection ) Ⅰ外辐射剂量学 ERD 研究以人身为主的各种客体受体外辐射源照射的剂量学问题 第一讲 体摸和射束 一、体摸(Phantom ) ·体模:在辐射防护、放射治疗和辐射加工中,为了模拟测量和计算受外部辐射源照射的人体,实验动物或辐照产品中的吸收剂量分布,设计或制作的一些具有约定尺寸和材料组成的模型。 ·体模的形状、材料和尺寸 形状: 可根据模拟对象做成任意形状???????似人的 椭球形 球形正方形 矩形 材料: 组织等效指的是材料对不带电粒子的衰减系数、能量转移系数和能量吸收系数以及对带电粒子的碰撞阻止本领、辐射阻止本领和散射本领等均与组织的接近,因而对电离辐射的吸收,衰减和散射作用与组织的近似。 例如:对于光子和电子,水具有较好的组织等效性; 对于中子,组织等效塑料(A150)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 )。 尺寸: 未受照部分(射束周围)的宽度,测量点以下的深度的大小须提供充分的反散射物质。 ·典型的体模 ICRU 球?? ???==-%6.2:%;1.10:%;1.11:%;2.76:.1303N H C O cm g cm d ρ MIRD 体模:见P.198.图7-1 中国人体模:四川大学林大全教授

·深度剂量分布:体模中D 沿参考轴的分布(参考轴为源的几何中心与光栏中心 的直线) ·水等效厚度:如果平行射束垂直照射水体模时深度Z w 处的吸收剂量,与照射 介质m 组成的体模时深度Z m 处的吸收剂量相等,则称Z w 为介质 层Z m 的水等效厚度。 定义:标度因子(Scaling factor ) m w m w Z Z SF =,; 对于不带电粒子射束:w m w m m w SF ,,)(ρμρρ=; 对于电子束:om ow w m m w r r SF ?=ρρ,; 若对非平行射束: 2)(w m m w Z f Z f D D ++= 二、电子束的特性参数 1.能量参数 2.射程参数 三、光子束的品质 γ射线:用放射性核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表征 X 射线: ·半价层厚度(Half-value thickness )是使X 射线平行窄束的照射量减小

地物光谱反射率分析

实习报告 实习题目:地物光谱测定 实习时间,地点:天山堂前面空地贺兰堂地信专业机房 实习目的:认识地物光谱反射率的规律,分析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 使用仪器:地物光谱分析仪 测量目标的基本信息:草地,裸地,水泥路,红灌丛,绿灌丛 环境参数表:气温:18度 实习内容,实习步骤:1. 用ASD软件打开外业测量地物光谱数据,去除十条曲线中明显异常曲线 打开ASD软件→file→open→选中测得的十条曲线→打开→选择加载的十条数据→view→graph data→在空白处右击→customization dialog→axis→min/max(设置max为1),根据图形删除其中一条或多条异常曲线(在目录中直接删除) 2.对符合条件的地物光谱曲线进行处理(导出每种地物的JPG、tab和平均值.mn数据) ①加载符合条件的曲线(方法与步骤1相同)→export→分别

选择jpg,设置输出路径和文件名,点击export即可 ②求每种地物的平均值曲线 Process→statistics→选择mean→设置输出路径和文件名即可 对于上述导出的平均值曲线,点击export→分别选择text格式,设置输出路径和文件名,点击export即可导出.dat文件 3.处理数据 ①对每种地物的jpg文件,只需要分析其曲线特征(联系地物实际特性来分析其在可见光(380-760nm)和近红外(760-1500nm)之间的光谱特征) ②将上述的dat文件(五个)分别用excel打开,并且计算红、绿、蓝波段的平均值,蓝光101-171,绿光171-251,红光281-341,将计算好的五组数据放入新的excel表中,并绘制折线图 ③将步骤2中的各种地物平均值数据在ASD中打开,方法如步骤1所示,并将其按照jpg格式导出,并对其进行分析。 反射率曲线及分析:

便携式光谱仪解读

SPECTROTEST 便携式光谱仪 ——现场金属分析的新标准 新的设计新的技术卓越的性能 SPECTROTEST是一台通用的金属分析仪,广泛用于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和废旧金属回收。无论对小样品,细丝,曲面或焊缝,无论是在野外或炼钢平台以及在金属回收的料场,SPECTROTEST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都可有卓越的表现。 等离子体数字化的激发光源,特殊设计的光学系统,新的高性能的读出系统,以及ICAL 标准化的专利技术等等,所有这些使得SPECTROTEST便携式光谱仪分析更准确,操作更简便,使用更可靠。使SPECTROTEST成为同类产品中最为出色的一种。 方便地移动和转向使仪器小车可以适合长时间使用和频繁移动。安全基座使小车可以和仪器连为一体。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仪器可以垂直操作,并且有适当的操作高度。如果需要,小车可以分解为几部分,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可以方便地储存或运输。 新的等离子体激发光源是第一个用于火花发射光谱的全数字激发光源。该技术可以大大避免传统技术的弱点,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和重复性,缩短分析时间。特殊设计的光学系统与实验室光谱仪采用的光绪系统一致,可以记录所有分析波长范围内的谱线,并且具有优异的精确度,稳定性和分辨率。 这个光学系统为了适合移动光谱而设计得更加紧凑,光学器件,如全息光栅、CCD检测器等都是完全密封的,使得光学系统不受灰尘和震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分析数据由全新的高性能读出系统进行处理,数据处理速度比以前的系统快50倍,大大提高了SPECTROTEST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ICAL标准化功能可以时刻监控光谱仪的测量系统,保证其处在最佳状态。使光谱仪免受环境温度和地点变化带来的影响。 等离子体激发光源,特殊设计的光学系统,新的功能强大的读出系统以及ICAL标准化功能使仪器的分析准确度和可扩展性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同时仪器的维护和使用费用达到最低。 开始检测时只需将激发枪抵住样品表面,按住激发键即可,分析结果可在十几秒内获得。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6.23-朱韬)

附录8 医用放射性衰变池设计方案 一.液体衰变池设计方案 1 原则及要求 衰变池的结构和容积必须保证核医学科所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满足国家医院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标准。为此,衰变池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衰变池采用三级分隔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衰变池的容积按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标准浓度计算。 ⑵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 浓度范围为×102Bq/L~×105 Bq/L 。 ⑶在衰变池前设置化粪池,用以沉淀消化固形物,其所含的放射性也得以衰减并防止固形物进入衰变池。 / 2 设计方法及过程 计算参考数据: 2.1.1 核医学科门诊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显像诊断,所使用的放射性源[99m Tc],假设每位病人平均使用活度为×108Bq(15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两次,排出量约为600ml [1],每次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 [2], 总用水量约为;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33%[3],为×108 Bq 。 ⑵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亢治疗,假设每位病人使用的131I 活度为×108 Bq (10mCi );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一次,排出量约为300ml ,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 ,总用水量约为;假设病人出院 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20%[3],为×107 Bq 。 2.1.2 核医学科住院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癌治疗,则使用的131I 治疗最大用量:×109 Bq(200mCi);病人出院时 体内残留131I 携带量限值为400MBq ×109 Bq);病人一般住院7天,住院病人废水量约为100L/床.日(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参考数值100~200L/床.d 中最小值计算,如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最大值计算,则核医学科室每天一个住院病人所需衰变池容 积为~,建设运行维护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131I 从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66%[4] ,则131 I 的排放量为?。 计算方法及过程: % 2.2.1废水达标的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活度衰减公式:N=N 0e -λt (式中N 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每升废水的放射 性活度,N 为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的活度范围(×102Bq~×105 Bq ),λ为衰变常数:λ=㏑2/T 1/2,T 1/2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 为达到医院可排放的放射性污水活度标准所用的时间) 由N=N 0e -λt ,得出t=㏑N 0/N /λ 代入计算参考数据,则达到可排放放射性废水活度所用的时间t 99Tc =32h~92h (~),t I 甲亢=~,t I 甲癌 =~。 2.2.2衰变池的容积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活度衰减公式得出: ∑=n n N ... 3,2,1=∑=n n No ... 3,21,e -λt (n 为日排放放射性废水人数,N 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放射性废水的活

扩建一台DSA及一台ERCP装置项目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扩建一台DSA及一台ERCP装置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公章) 2018年04月 环境保护部监制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扩建一台DSA及一台ERCP装置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名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 通讯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585号 邮政编码:210019 联系人:顾应忠 电子邮箱:jsfshhp@https://www.360docs.net/doc/c36078163.html, 联系电话:136********

表1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扩建一台DSA及一台ERCP装置项目建设单位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法人代表周小金联系人顾应忠联系电话136 **** **** 注册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585号 建设项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585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项目总投资 (万元) 500 项目环保投资 (万元) 40 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 8.0% 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其他占地面积 (m2) / 应用类型 放射源 □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 □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 □销售/ □使用□乙□丙 射线装置 □生产□Ⅱ类□Ⅲ类 □销售□Ⅱ类□Ⅲ类 ?使用?Ⅱ类□Ⅲ类 其他 项目概述: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规模、任务由来及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585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医院,是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

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七章辐射防护知识(精简版)

第七章辐射防护基础(P257-310) 1.辐射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核技术利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2.使人们对核辐射的危害有一个正确了解,既要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又要高度重视。 第一节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P257-258) 一、辐射防护的提出 1.实践证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过量的辐射照射会引起对人体的危害。 2.做好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是核能、核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有力保障,这就是“用”和“防”的辨证统一。 3.辐射防护已成为核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存在交叉领域。 二、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 1.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2.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第二节辐射源种类、来源与水平(P258-264) 1.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2.这种天然放射性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称为天然本底照射。天然本底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 电离辐射照射的最主要来源。 3.另外,近半个世纪以来,因医疗照射及核能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核动力生产、核试验 等,产生了不少新的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照射。这类辐射照射称为人工辐射源照射。 一、天然辐射源 1.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分为三类: ①宇宙辐射,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质子、α粒子、其他重粒子、中子、电子、光子、介子等; ②宇生核素,它们主要是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如3H、14C、7Be 等; ③原生核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2.世界范围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2.4mSv,在引起内照射的各种辐射源中,222Rn的短寿命子体最为重要,由它们造成的有效剂量约为所有内照射辐射源贡献的70%。 3.外照射中宇宙射线的贡献略低于原生核素。在年有效剂量中,238U系起着重要作用,约占全部天然本底照射水平的48%。 4.在任何一个大的群体中,约65%的人预期年有效剂量在1-3mSv之间,约25%的人预期年有效剂量小于1mSv,而其余10%的人年有效剂量大于3mSv。个人剂量变化范围很大。 5.参考人:由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用于辐射防护评价目的的一种假设的成年人模型,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并不是实际的某一人群组的平均值,而是经过选择,作为评价内照射剂量的,具有统一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的化模。 6.他每天食入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以40K为最多,每天食入(59.2—88.8)Bq。 7.世界上个别地区,由于地表放射性物质含量较高,故这些地区的本底辐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本底地区,这类地区通常称为高本底地区。从剂量学观点而言,最有名的高本底地区位于印度的喀拉拉邦和巴西的大西洋沿岸。 8.天然辐射源所引起的全球居民的年集体有效剂量的近似值为107人·Sv。 9.天然本底照射的特点是它涉及到世界的全部居民,并以比较恒定的剂量率为人类所接受。所以可将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水平作为基准,用以与各种人工辐射源的照射水平相比较。二、人工辐射源 当今世界使人类受到照射的主要人工辐射源是:医疗照射,核动力生产和核爆炸。 2.1医疗照射 1.当今,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医疗照射居于首位。医疗照射来源于X射线诊断检查,体内引入放射性核素的核医学诊断以及放射治疗过程。 2.对病人个人诊断照射产生的剂量是相当低的,有效剂量介于0.1~10mSv,其原则是只要达到取得所需足够诊断信息即可。相反,治疗是采用很高的剂量,精确地照射肿瘤部位(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