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小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小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

1 选题背景 (1)

1.1 概念解释 (1)

图1-1 凝气式汽轮机发电厂电能生产过程示意图 (1)

1.2 资料分析 (1)

1.3 指导思想 (2)

2 方案论证 (2)

2.1 主接线方案设计原理与选择 (2)

2.1.1 主接线原理 (2)

2.1.2 主接线方案选择 (3)

2.2 主变压器设计方案的原理与选择 (5)

2.2.1 主变压器原理 (5)

2.2.2 主变压器方案选择 (6)

2.3 短路电流计算 (7)

2.3.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7)

2.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7)

2.3.3 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8)

2.4 电气设备的选择 (10)

2.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0)

2.4.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10)

3 总结与体会 (13)

1 选题背景

1.1 概念解释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

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火电厂按原动机分为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

汽-燃气轮机发电厂等。我国火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且主力电厂是凝气式

汽轮机发电厂。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称为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我这次要设计的就是小型凝气式汽轮机火力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凝气式汽轮机火力发

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1-1 凝气式汽轮机发电厂电能生产过程示意图

1.2 资料分析

原始资料如下:

(1)、发电机数据:

型号:QFS-15-2, 参数: PN=15MW, UN=10.5kV, IN=1031A, cos?=0.8, X″=0.141

(2)、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

本电厂通过一条35kV线路与系统相连(系统电抗标么值为 0.5,基准容量100MW,

基准电压为平均额定电压)。

(3)、负荷情况:

发电机机压负荷:最大负荷18MW,最小负荷12MW,平均功率因数cos?=0.8,最

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5500小时,共8回线,每回线最大输送功率2MW。

(4)、电厂厂用电率9%,厂用高压采用6kV供电。

(5)、环境条件:

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8℃,最热月平均气温33℃;

海拔高度520m;

非污染地区;

主导风向:西北风。

资料分析如下:

(1)工程情况:本发电厂是小型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设计只有一个机组单机容量平均为15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达5500h,由于年利用小时数直接影响着主接线设计,由此可见其承担基荷为主,则其相应的主接线应以供电可靠为主选择接线形式。

(2)电力系统情况:由资料可以看出此小型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以承担着基荷为主,基本上是自带负荷,且设备利用率较高,靠近负荷中心,应该为某企业或某地自备发电厂;只是将剩余功率送入系统,对系统的作用及影响不大;而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本电厂没有发展潜力,为节能减排,此电厂会被关停。

(3)负荷情况:由于与负荷中心靠近,所以本电厂发出的电基本上都供给附近负荷使用,电压等级及容量较小,但出线回路较多,可见其设备利用率较高。

1.3 指导思想

电气主接线简称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代表了发电厂和变电站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因此电气主接线设计必须经过技术与经济的充分论证比较,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方面。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按国家规定,发电厂和变电站基本建设的程序一般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2 方案论证

2.1 主接线方案设计原理与选择

2.1.1 主接线原理

(1)单元接线单元接线是无母线接线中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所有主接线基本形式中最简单的一种。主要优点:接线简单、开关设备少、操作简便、以及因不设发电机电压级母线,而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采用封闭母线,使得发电机和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的几率和短路电流相对于具有发电机电压级母线时有所减小。

(2)单母线接线优点:接线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少、经济性好,并且母线便于向两端延伸,扩建方便。而缺点是可靠性差。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或故障时,所有回路都要停止运行;调度不方便,电源只能并列运行,并且线路侧发生短路时,

有较大的短路电流。所以这种接线形式一般只用在发电机容量小、台数较多而负荷较近的小型电厂和出线回路少,并且没有重要负荷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中。

(3)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D进行分段,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但这种接线当进出线较多或需要对重要负荷采用两条出线供电时,增加了出线数目,且常使架空线交叉跨越,使整个母线系统的可靠性受到限制;适用范围:在具有两回进线电源的条件下,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比较优越。

(4)双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有两组母线,并且可以相互备用,两组母线之间的联络,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QFC来实现。具有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扩建方便的优点,与单母线接线相比,投资有所增加,但使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其缺点是: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需将隔离开关进行倒闸操作,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需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可靠的联锁装置,对运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2.1.2 主接线方案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和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的不同考虑确定出两个接线方案如下:

(1) 发电机出口就带有负载,且有8回出线,最小负荷达到12MW,大量供电给近区负荷,所以单元接线在此不适用,主接线必须设置发电机电压母线;

(2) 此发电厂只装有一台发电机,且容量只有15MW,靠近负荷中心,属于企业自备发电厂或某小地区自用电厂,多数情况下发出的电能只供给附近负荷,送入系统的很少,所以对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主接线只考虑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接线形式;

(3) 由于只有一台发电机,所以在此电厂单母线分段接线不适用;

(4) 通过原始资料分析,该电厂只是将很少的一部分剩余电能送入系统,所以只考虑用一台主变压器;

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考虑拟定出如下两种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

图2-1 方案二

图2-2 双母线主接线图

对两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单母线接线简单清晰,使用设备少,经济性比较好。且运行经验表明,误操作是造成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主接线简单,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小;所以其适用于发电机容量小而负荷较近的电厂。双母线接线供电可靠,两个母线可以互为备用,但当母线故障或检修,进行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对运行人员要求高。同时与单母线接线形式相比增加了一条母线和一台母联断路器的投入,投资较大。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表明:此电厂容量小,只供近区负荷使用,所以在可靠性的基础上,经济性是最重要的;通过对两种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方案一为设计方案。

2.2 主变压器设计方案的原理与选择

2.2.1 主变压器原理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用来向电力系统和用户输送功率的变压器,称为主变压器;用于两种电压等级之间交换功率的变压器,称为联络变压器;只供本厂用电的变压器,称为厂用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如果变压器容量选得过大、台数过多,不仅增加投资,增大占地面积,而且也增加运行电能损耗,设备未能充分发挥效益;若容量选得小,将可能“封锁”发电机剩余功率的输出或者会满足不了电站负荷的需要,这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

2.2.2 主变压器方案选择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此小型电厂具有发电机电压母线,应考虑一下因素:

(1)接在母线上的发电机处于满载状态而母线负荷(包括厂用电)最小时能将全

部剩余功率送入系统;

(2)发电机开机容量最小、母线负荷最大时。主变压器应具有从系统倒送功率的

能力,以满足发电机电压母线是最大负荷的要求。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具有发电机电压母线的发电厂,通常接的小型机组,按照“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

坚持自发自用”的原则,严格限制上网电量,为确保对发电机电压上的负荷供电可靠

性,接于母线上的变压器不少于2台;对于小型电厂,可只装1台主变压器与电力系

统构弱连接。

(1) 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应尽量考虑采用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同时也要考虑变

压器绕组耦合方式、相数、冷却方式、绕组数、绕组导线材质及调压方式等。

根据原始资料分析,相关计算如下:

可以得出送入系统的最大容量为:

()()MVA S P S L N 0625.28

.012%918.015%91cos min max =--?=--=? 所以主变压器的容量选择:MVA S S N 6875.2%110max =≥

经过综合考虑,主变压器的型号选为35/25007-SL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表2-1 35/25007-SL 型变压器技术参数

同时,对厂用变压器选择过程如下:

MVA S S N 856.1%98

.015%110%110=??=≥厂用负荷

最终厂用变压器的型号选为10/20007-SL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表2-2 10/20007 SL 型变压器技术参数

2.3 短路电流计算

2.3.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计算的

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电气设备。在选择各种电气设备时,需要计算出可能通过电气设备的最

大短路电流及其产生的电动力效应及热效应,以便检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

性;

(2) 配置和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应配置哪些继电保护以及参数整定,都必

须对电力系统各种短路故障进行计算分析;

(3) 选择限流电抗器。当短路电流过大时,会造成设备选择困难或不经济,这时

可在供电线路中串接电抗器来限制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电流的计算,决定是否使用限

流电抗器,并确定所选电抗器的参数;

(4) 确定供电系统的接线和运行方式。供电系统的接线和运行方式不同,短路电

流的大小也不同。只有在计算出在某种接线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才能判断这种

接线及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5) 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电流为依据;接地装置的设计,也需用

短路电流。

2.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验算导体和电器时所用短路电流,一般有以下规定:

(1) 计算的基本情况

(a)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b)所有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c)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d)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e)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阻。对异

步电动机的作用,仅在确定短路电流冲击值和最大全电流有效值时才予以考虑。

(2) 接线方式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

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3) 计算容量应按本工程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

(一般考虑本工程建成后5—10年)。

(4) 短路种类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

地系统以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情况严重时,则

应按严重情况的进行校验。

(5) 短路计算点在正常接线方式时,通过电器设备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称

为短路计算点。对于带电抗器的6一10kV 出线与厂用分支线回路,在选择母线至母

线隔离开关之间的引线、套管时,短路计算点应该取在电抗器前。选择其余的导体和

电器时,短路计算点一般取在电抗器后。

2.3.3 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如图3-1

图3-1 系统等值电路

取基准容量为MVA S B 100=,同时取各级电压的平均额定值为基准值。

即有KV U B 5.101= KV U B 372= KV U B 3.63=

发电机 752.075.18100141.02*1=?=???

? ?????? ??=N B B N d S S U U x X =0.44 主变压器 6.25.2100%5.6100(%)2

*2=?=???? ?????? ??=N

B B N s

S S U U U X 厂用变压器 75.22100%5.5100(%)2*3=?=???? ?????? ??=N

B B N s

S S U U U X 系统 5.0*4=X

1f 点短路时,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2 1f 点短路故障等值电路

()605.0*4*2*1*4*2*1*=+++=∑X X X X X X X 65.11*

==''∑X I f 所以1f 点短路电流的有名值为:KA U S I I B B f f 07.931

1=''= 2f 点短路时,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3 2f 点短路故障等值电路

()435.0*4*2*1*1*2*4*=+++=∑X X X X X X X 3.21*

==''∑X I f 所以2f 点短路电流的有名值为:KA U S I I B B f f 59.332

2='

'= 3f 点短路时,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4 3f 点短路等值电路

()355.3*3*4*2*1*4*2*1*=++++=∑X X X X X X X X 298.01*

==''∑X I f 所以3f 点短路电流的有名值为:KA U S I I B B f f 73.233

3=''= 2.4 电气设备的选择

2.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电气设备总是在一定的电压、电流、频率和工作环境下工作的,电气设备的选择

除了满足正常工作条件下安全可靠运行,还应满足在短路故障条件下不损坏,开关电

器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断流能力,并适应所处的位置(户内或户外)、环境温度,海拔

高度及防尘、防火、防腐、防爆等环境条件。

(1) 按环境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根据电气装置所处的位置(户内或户外)、使用

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

(2) 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N U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N U 应不低于

其所在电网的额定电压U ,即 U U N ≥;

(3) 按长期工作电流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N I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

于通过它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30min 平均最大负荷电流,以m ax I 表示),即

max I I N ≥

(4) 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热稳定和动稳定。为保证电气设备在短路故障时

不致损坏,就必须按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校验电气设备的热稳定和动稳定,即k t Q I ≥2

sh es i i ≥; (5) 开关电器断流能力的校验。断路器和熔断器等电气设备负担着切断短路电流

的任务,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必须可靠切断,包括开断电流和短路关合电流的校验,

即I I Nbr ''≥,sh Ncl i i ≥

2.4.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1) 发电机出口长时最大工作电流为:A U P I N N 10838

.05.1031505.1cos 305.1max =???==? 根据发电机回路的G U 、m ax I 及断路器安装在屋内的要求,可选LN-10/1250型六

氟化硫断路器及2000/102-GN 型隔离开关,其相关参数如下表

表4-1 LN-10/1250型六氟化硫断路器技术参数

表4-2 2000/102-GN 型隔离开关技术参数

(2) 相关校验

次暂态电流为:KA I I f 07.91=='';冲击电流为:KA I i sh 37.2429.1=''=

计算数据与表4-1、表4-2列出的相关参数相比较,可以看出所选的LN-10/1250

型六氟化硫断路器及2000/102-GN 型隔离开关合格。

厂用变压器及负荷出线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1) 发电机端负荷每回出线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为:

A U P I N N 1448

.05.103205.1cos 305.1max =???==? 厂用电回路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为:

A U P I N N 1348

.05.1036875.105.1cos 305.1max =???==? 因为以上两者的最大工作电流相差不大,且都从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引出,所以它

们的断路器型号可以选为一样的。根据母线的N U 、各自的m ax I 及断路器安装在屋内

的要求,可选103-SN 型户内少油断路器及200/108-GN 型隔离开关,其相关参数如

表4-3 103-SN 型户内少油断路器技术参数

表4-4 型隔离开关技术参数

(2) 校验

发电机端负荷每回出线次暂态电流为 KA I I f 07.91=='', 冲击电流

KA I i sh 37.2429.1=''=

厂用电回路次暂态电流为 KA I I f 73.23=='', 冲击电流KA I i sh 34.729.1=''=

计算数据与表4-3、表4-4列出的相关参数相比较,可以看出所选的103-SN 型

户内少油断路器及200/108-GN 型隔离开关合格

主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1) 主变压器低压侧长时最大工作电流为:

A U P I N N 1498

.05.1030625.205.1cos 305.1max =???==? 根据母线的N U 、m ax I 及断路器安装在屋内的要求,可选109-SN 型户内少油断路

器及200/108-GN 型隔离开关,其相关参数如下表

表4-5 109-SN 型户内少油断路器技术参数

表4-5 型隔离开关技术参数

(2)校验

发电机端负荷每回出线次暂态电流为 KA I I f 07.91=='', 冲击电流

KA I i sh 37.2429.1=''=

计算数据与表()、表(()列出的相关参数相比较,可以看出所选的109-SN 型

户内少油断路器及200/108-GN 型隔离开关合格

D 、主变压器接系统侧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1)主变压器高压侧长时最大工作电流为:

A U P I N N

458

.03530625.205.1cos 305.1max =???==? 根据系统的N U 、m ax I 及断路器安装在屋外的要求,可选353-SW 型户内少油断

路器及200/108-GN 型隔离开关,其相关参数如下表

(2)校验

主变压器高压侧次暂态电流为 KA I I f 59.32=='', 冲击电流KA I i sh 65.929.1=''=

计算数据与列出的相关参数相比较,可以看出所选的353-SW 型户外少油断路器

合格。

3 总结与体会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短路电流的计算、隔离开关及断路器

的选择和校验我都是不熟练的,但是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以及和同学的交流探讨后,最

终还是得出了答案。就像我们的未来一样,遇到困难时不应放弃,要竭尽所能去克服、

去超越,最终一定会收货意想不到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陈跃主编.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8.

[3]韩笑主编.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

[5]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

[6]李光琦主编.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 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 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 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 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 3.3 短路电流计算.................................................. 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 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 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 4.3 电气设备的选择…………………………………. 4.3.1 断路器的选择………………………………. 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摘要

试论中小型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

试论中小型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3T11:13:36.2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杨海东 [导读] 而中小型水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对于整个水电站的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中小型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在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量逐渐增大。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使得各种发电系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近些年间,水电站以其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发电行业的新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的日益紧张,中小型水电站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而中小型水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对于整个水电站的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中小型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型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探讨? 中小型水电站是将流动的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大型工程,它的主要运行原理是通过水库将从高处泄落的水引入水电站的引水系统中,用水的落差形成重力作用,从而形成动力,推动水电站系统中的机组正常运行,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发电厂,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电力资源使用。在水电站的电气设备中一般包括电气一次设备与电气二次设备,常见的电气二次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机组继电保护系统设备、机组励磁系统设备、机组状态监测系统设备、高压系统保护及自动装置所组成的设备等等。电气二次设备在水电站的电气设计中作用极大,是保障水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水电站电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 1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中小型水电站电气二次设备中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其它运行的设备进行监控,并对监控结果作出相应的调节,能够有效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中小型水电站中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均采用符合国际开放系统标准的分层分布结构,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尽可能地减少值班人员。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电站终端控制级与现场控制级两层,采用100Mb/s光纤通过太网进行连接。电站终端控制级主要负责对其它运行设备进行终端监控,实时反馈信息,并对监控结果进行相应调节;现场控制机则负责对水轮发电机组、电气一次设备以及公用设备等进行现场实时监控和调节,当电站终端控制级出现故障时,现场控制级可以不受其影响,单独运行和调节。电气二次设备中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为,必须实行与调度、水情测试状况、泄洪闸门控制等系统的实时联系与通讯[2]。? 2 机组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电气二次设备中的机组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给水电站运行过程中一些其它的重要设备提供继电保护。受机组继电保护系统保护的设备主要有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110kV线路、厂用变保护等设备,电气二次设计中的保护装置内部含有自检功能,能够有效检查出水电站运行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设施设备是否受到了电磁的影响,并对受到电磁影响的设施设备进行相应地保护和调节。另外,在电气二次设计中在机组继电保护系统中设计了一个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接的接口,可以实现机组继电保护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时通讯。? 3 机组励磁系统设计? 在中小型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应该为每台发电机、每台主变压器、110 kV线路以及厂用变保护设备等配备一块交流采样电量综合测试仪,检测每个设备中的所有的电气量,从而确定是否应该为发电机的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等配备电量变送器。而每台发电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单相定子电压、单相主变低压侧6.3kV母线电压、0.4kV厂用电母线电压、220V直流母线电压、UPS电源交流电压以及频率等是否需要分别配置电量变送器,是由发电机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除此之外,为了给宏观监控提供方面以及为计算机监控系统准备备用设备,在中央控制系统中还应该配备少量的常规电测电子仪表,可以采用数字式仪表或者指针式的仪表,但为了更为精准地进行检测,数字电子仪表更为合适[3]。? 4 直流电源设计? 在中小型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直流电源系统一般设计为220V的直流电源,对水电站中全部设备的电气保护、控制、操作、自动装置、事故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为了加强水电站系统设备的防爆功能,在进行直流电源设计时,应同时设计出一组104只铅酸蓄电池的电池组,容量为200AH,电池组需要具备阀控、免维护、防爆等功能,还要设计一套充电装置。直流母线上为单母线,母线上挂一组铅酸蓄电池与一套充电装置,并配备微机绝缘检测装置以及蓄电池巡察装置。充电装置中一般采用微机控制高频开关整流模块,采用N+1冗余模式。? 5 交流电源设计? 中小型水电站中一般采用独立的一组10kVA的UPS交流电源装置,在此交流电源装置中不需要配备蓄电池。在水电站正常运行时,由交流220V的厂用电进行供电,在装置中要配置无触点旁路开关[4]。在UPS中某单元发生故障时,开关可以自动切换交流电源,而当交流电源中断时,可以无障碍地切换至直流电源,这样就能保证交流输出的不间断,从而保障水电站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6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水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备对于整个水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电气二次设计中的接线设计通常是对一次系统进行实时地检测、控制和保护,同时也对一次系统中的一次设备进行监测和保护,以保证一次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因此,在中小型水电站中应该加强对电气二次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注重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电气二次设计水平,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水电站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成明,邓鹏,朱冠廷.缅甸道耶坎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J].人民长江,2013(S2):71-73+113.? [2] 朱冠廷,黄天东,陈吉祥,邹来勇.湖北三里坪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J].人民长江,2013(20):68-71.? [3] 周业荣,严映峰,宋柯,刘立春,王蓓蓓.瀑布沟水电站电气二次系统总体设计介绍[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4(06):28-32+35.?

某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前言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为满足生产需要,变电站中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并依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连接起来。把变压器、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一、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它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所以主接线设计的好坏,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必须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力争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Ⅰ.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接线方式:对于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其高压侧应尽可能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形接线等。若能满足继电保护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在110-220KV 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2 回时,一般采用桥形接线;当出线不超过4 回时,一般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在枢纽变电站中,当110-220KV 出线在4 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接线。在大容量变电站中,为了限制6-10KV 出线上的短路电流,一般可采用下列措施:

2×1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毕业设计

2×1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毕业设计 引言 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为人所共知,它不仅全面的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人民的物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其中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飞速发展,经济快速的增长使得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各类发电厂的数量随之而增加,特别是火力发电厂依然十分重要。 我本次设计的题目为“2 1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确定电气主接线图;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号;对主接线上的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及校验;发电机保护整定计算;防雷接地计算;屋外配置设计。 在佈仁图老师的认真辅导下使我在此次的毕业设计中对发电厂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浅.

第一章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伴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力度加大,我国的电力需求猛增。为了提高国家电力工业的效益,促进相关工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的重点是:发展大容量、高效低污染的常规火电机组,积极开发洁净煤发电新技术,解决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的效率和改善环境污染两大关键问题;开发水电站老机组的改造技术,提高机组效益和对水利资源的的效利用;加强电网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积极推进跨大区电网互联,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电力市场体系;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加速对中小机组、老机组、城市和农村电网的技术改造,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我国电力的发展将朝向“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新能源”方向发展。 火力发电中的主要环节是热能的传递和转换,将初参数提高到超临界状态,提高了可用能的品位。使热能转换效率提高,这是大容量火电机组提高效率的主要方向。与同容量亚临界火电机组比较,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效率2-2.5%,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效率约5%。大型超临界机组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电力工业目前能耗高和环境污染及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具有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 由于空冷电站的耗水量仅为湿冷电站的1/3,适合于我国富煤缺水的“三北”地区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减轻铁路运煤压力、促进“三北”及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为(2 1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要任务是电气主接线,厂用电设计、短路计算、主要设备的选择和校验、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发电机保护的整定计算、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要求主接线可靠、灵活、经济、便于扩建。所有设计过程均需要考虑国家电力部门的技术规程和规范。

小型水电站设计2×15MW的水力发电机组

; 小型水电站设计2×15MW的水力发电机组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原始资料 (3) 设计任务 (3) 二电气主接线设计 (3)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计算 (3) 电气主接线设计依据 (4) 主接线设计的一般步骤 (4) 技术经济比较 (4) 发电机电侧电压(主)接线方案 (4) 主接线方案拟定 (4) 三变压器的选择 (7) 3. 1主变压器的选择 (7) 相数的选择 (7) 绕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7) 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8) 四.短路电流的计算 (9) 电路简化图8: (9) 计算各元件的标么值 (10) 短路电流计算 (11) d1点短路电流计算 (11) d2点短路 (13) 五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15)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定 (15)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15) 按短路条件校验 (16) 导体、电缆的选择和校验 (16)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17)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和校验 (17)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18) 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18) 避雷器的选择 (18) 本水电站接地网的布置 (19) 六.设计体会 (19) 附录 (20) 参考文献 (22)

一选题背景 原始资料 (1)、待设计发电厂为水力发电厂;发电厂一次设计并建成,计划安装2×15MW的水力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4000小时/年; (2)、待设计发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kV,距系统110kV发电厂45km;出线回路数为4回; (3)、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600MVA、归算后的电抗标幺值为,基准容量Sj=100MVA; (4)、低压负荷:厂用负荷(厂用电率)%; (5)、高压负荷:110kV电压级,出线4回, Ⅲ级负荷,最大输送容量60MW,cosφ=; (6)、环境条件:海拔<1000m;本地区污秽等级2级;地震裂度<7级;最高气温36℃;最低温度-℃;年平均温度18℃;最热月平均地下温度20℃;年平均雷电日T=56日/年;其他条件不限。 设计任务 (1)、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和本变电所的性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拟定本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2)、选择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 (3)、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4)、导体和电气主设备(各电压等级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抗器(如有必要则选)、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5)、厂用电接线设计。 (6)、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二电气主接线设计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计算 为使发电厂的变压器主接线的选择准确,我们原始资料对分析计算如下; 根据原始资料中的最大有功及功率因数,算出最大无功,可得出以下数据

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说明

题目: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容摘要 电力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今300MW及其以上的大型机组已广泛采用,为了顺应其发展,也为了有效的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的要求,本设计采用了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主接线型式为双母线接线,在我国已具有较多的运行经验。设备的选择更多地考虑了新型设备的选择,让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并采用适宜的设备配置及可靠的保护配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水电站;短路电流;

目录 容摘要 .............................................................. I 1 绪论 . (1) 1.1 水电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2 水电站的研究背景 (1) 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2) 2 电气设计的主要容 (3) 2.1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 (3) 2.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4) 2.3 短路电流计算 (4) 2.4 电气设备选择 (10) 2.5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 (19) 3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 (21) 3.1 变电所的总体情况分析 (21) 3.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21) 3.3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21) 3.4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配置 (22)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24) 4.1 引言 (24) 4.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24) 4.3 电气主接线设计说明 (25) 5 短路电流计算 (27) 5.1 短路计算的目的 (27) 5.2 变电所短路短路电流计算 (27) 6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火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课程设计标准评分模板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所提供的某火力发电厂原始资料(详见附1),完成以下设计任务: 1.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2. 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3. 方案的经济比较 4. 主接线最终方案的确定 三、设计计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1天:查阅相关材料,熟悉设计任务 第2 ~ 3天:分析原始资料,拟定主接线方案 第4天:方案的经济比较 第5 ~ 6天:绘制主接线方案图,整理设计说明书 第7天:答辩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必须按照设计计划按时完成 2.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模板及格式要求详见附2和附3)一份、主接线方案图(A3)一张 3. 答辩时本人务必到场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时间:2013年1月13日

设计原始数据及主要内容 一、原始数据 某火力发电厂原始资料如下:装机4台,分别为供热式机组2 ? 50MW(U N = 10.5kV),凝汽式机组2 ? 300MW(U N = 15.75kV),厂用电率6%,机组年利用小时T max = 6500h。 系统规划部门提供的电力负荷及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资料如下: (1) 10.5kV电压级最大负荷23.93MW,最小负荷18.93MW,cos?= 0.8,电缆馈线10回; (2) 220kV电压级最大负荷253.93MW,最小负荷203.93MW,cos?= 0.85,架空线5回; (3) 500kV电压级与容量为3500MW的电力系统连接,系统归算到本电厂500kV母线上的电抗标么值x S* = 0.021(基准容量为100MV A),500kV架空线4回,备用线1回。 二、主要内容 1.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2. 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1) 10kV电压级 (2) 220kV电压级 (3) 500kV电压级 3. 方案的经济比较 (1) 计算一次投资 (2) 计算年运行费 4. 主接线最终方案的确定

小型水电站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practice achievement 设计项目名称小型水电站电气设计

目录 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1、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1) 2、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3) 3、电气一次短路电流计算 (4) 4、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13) 第二章厂用电系统设计 1、厂用变压器选择 (29) 2、厂用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9) 第三章继电保护设计 1、继电保护方案 (32) 2、电气二次短路电流计算 (33) 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37)

第一章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1、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方案一:3台发电机共用一根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不分段; 设置一台变压器,其容量为12000KVA; 方案二:1、2号发电机采用单母线接线;3号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 设置了2台变压器,其容量分别为8000KVA、4000KVA; 35KV线路采用单母线接线不分段。

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1)供电可靠性 方案一供电可靠性较差; 方案二供电可靠性较好。 (2)运行上的安全和灵活性 方案一母线或母线侧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整个配电装置必须退出运行,而任何一个断路器检修时,其所在回路也必须退出运行,灵活性也较差; 方案二单母线接线与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相配合,使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提高了运行的灵活性。 (3)接线简单、维护和检修方便 很显然方案一最简单、维护和检修方便。 (4)经济方面的比较 方案一最经济。 各种方案选用设备元件数量及供电性能列表:

综合比较:选方案二最合适。 经过综合比较上述方案,本阶段选用方案二作为推荐方案,接线见“电气主接线图”。 2、 变压器容量及型号的确定: 1、1T S =θCOS P ∑=KVA 80008 .032002=? 经查表选择SF7-8000/35型号,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2、KVA COS P S T 40008 .032002===∑θ 经查表选择SL7-4000/35型号,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发电厂电气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题目:220KV/35KV黄埠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9 月14 日

设计题目:220KV/35KV黄埠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原始资料: (1)220KV进线2回。分别从主系统220KV双母线接线带旁路上引接;35KV 出线10回供给下级变电站。 (2)工程建设规模:主变压器两台,容量均为63MV A,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均为6000h,电压等级220KV/35KV。 (3)系统短路容量:两台主变压器分裂运行时,220KV母线三相最大短路容量为6137.35MV A,短路电流16.38KA;35KV母线三相最大短路容量为936.15MV A,短路电流15.44KA。 设计要求 1.为该变电站设计出电气主接线图。 2.选择主变压器型号。 3.选择变压器出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220KV)。 4.利用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变压器出口母线。 5.选择35KV出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6.选择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型号。

接线图

各部分设计 (1) 变压器 根据两台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变比,根据华鹏变压器厂提供的产品样本 选择S (F )(P )Z11-63000,额定电压为220±8×1.25%/35KV ,联结组标号为YNd11的变压器。 (2) 变压器出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变压器出口(220KV 侧)最大持续电流为 A U S N N ax 6.173220 *363000*05.1305.1I m == = 根据变压器出口的U NS 、I max ,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附表6,可选

[施工图][浙江]600MW大型发电厂电气初步设计图 D-45 厂用接线专题

初步设计 电气部分 高压厂用电方案研究 初步设计 电气部分 高压厂用电方案研究

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目录 1、本工程的基本特点 2、6kV厂用电接线方式 2.1 影响厂用电接线的几个主要因素2.1.1 高压厂变调压方式 2.1.2 脱硫辅机电源的接线方式 2.1.3 6kV输煤段的设置 2.2 主厂房6kV厂用电原则接线方案 2.3 事故保安电源接线 3 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 本工程的基本特点 a)4台60万机组一起设计。 b)主接线方案在前一阶段中已经确定采用发电机设出口断路器。 c)每台机组按单元设FGD脱硫系统。脱硫系统为单套辅机方案。 d)汽机房经优化以后,留给6kV配电装置的空间受到限制,每台机组只有一跨。 e)由于本工程为超临界机组,汽机锅炉附机的电动机容量比亚临界大很多,而电动给水泵则达到9100KW。 e)运煤系统采用铁路运输,运煤工艺有明确的双路皮带同时运行要求,尤其是卸煤系统。当一路皮带失去电源时,即可能造成压车。因此,必须考虑双路电源皆能同时可靠供电。 2 6kV厂用电接线方式 2.1 影响厂用电接线的几个主要因素 2.1.1 高压厂变调压方式 发电机设有出口断路器,机组通过高压厂变直接启动,备变仅为停机备用。主变22kV侧最大电压波动已达88%-105%,因此主变或高压厂变必须采用带负荷调压方式。 在主变或高压厂变二种带负荷调压方式中,本工程采用高压厂变带负荷调压方式。此方式具有下列优点: 1、投资相近,但更有利于6kV厂用母线的电压稳定。采用+8?1.25%/-10?1.25%有载调压开关后,6kV厂用母线正常电压波动很容易稳定在±5%以内。而主变带负荷调压方式理论上只能保证主变低压侧(22kV)的电压稳定,不能抵消厂用母线上因厂用电负荷潮流变化引起的电压波动。

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2006-12-26 20:38:11 第一节原始资料 一、题目:200MW地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1)某地区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该地区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 200MW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发电厂安装2台50MW机组,1台100MW机组,发电机端电压为10.5KV,电厂建成後以10KV电压供给本地区负荷,其中有机械厂、钢厂、棉纺厂等,最大负荷48MW,最小负荷为24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200小时,全部用电缆供电,每回负荷不等,但平均在4MW左右,送电距离为3-6KM,并以110KV电压供给附近的化肥厂和煤矿用电,其最大负荷为58MW,最小负荷为32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要求剩余功率全部送入220KV系统,负荷中Ⅰ类负荷比例为30%,Ⅱ类负荷为40%,Ⅲ类负荷为30%。 2)计划安装两台50MW的汽轮发电机组,型号为QFQ-50-2,功率因数为0.8,安装顺序为#1、#2机;安装一台100MW的起轮发电机组,型号为TQN-100-2,功率因数为0.85,安装顺序为#3机;厂用电率为6%,,机组年利用小时 Tmax=5800。 3)按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及线路传输能力已确定各级电压出现列于下表:10KV 110KV 220KV 名称 回路数 名称 回路数 名称 回路数 机械厂 2 化肥厂 2 系统 2

钢厂 4 煤矿 2 棉纺厂 2 市区 4 预留 2 预留 2 预留 1 合计 14 合计 6 合计 3 4)本厂与系统的简单联系如下图所示: 220KV 系统 220KV 新建电厂110KV 10KV 5)计算短路电流资料: 220KV电压级与容量为2000MW的电力系统相连,以100MVA为基数值归算到本厂220KV母线上阻抗为0.048,系统功率因数为0.85。 6)厂址条件:厂址位于江边,水源充足,周围地势平坦,具有铁路与外相连。 7)气象条件:绝对最高温度为400C;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60C;年平均温

毕业设计-小型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成果 Graduation practice achievement 设计项目名称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序 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大学学习的最后一次总结与学习的机会,是对我们所学各门功课的综合运用与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巩固与加深了我们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锻炼了我们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综合实用技术规范,技术资料和进行有关计算,设计和绘图,编写技术文件的初步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由仇新艳老师带领的,在设计期间老师和我们共同讨论,一起学习,对我的启发良多。对此我很感谢仇老师的耐心指导,尤其是仇老师碰到问题时那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很值得我学习。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们这组同学,在设计期间,大部分都是经过我们的仔细讨论我才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通过短路电流的计算,教会了我对于高压电气的具体选型及校验方法;对于在设计过电压防护中我学会了如何来确定避雷针的高度;对于厂用变压器的选择,我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以上种种问题的解决,才使我的毕业设计最后能按时的完成,对此我很感谢。 这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极大的锻炼了我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为我以后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后我很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这三年的教育和关怀。

目录 序 第一章原始资料 (4) 1.1水能资料 (4) 1.2 电力系统资料 (4)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6)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6) 2.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7)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9) 3.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9) 3.2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9) 3.3 短路电流计算的内容 (9) 3.4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0) 3.5 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第四章厂用电的设计 (23) 4.1 厂用电设计的基本要求 (23) 4.2 水电站厂用电的特点 (23) 4.3 统计原则及计算分析过程 (23) 4.4 厂用电气的选择 (26) 4.5校验 (27)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28) 5.1 35KV断路器选择与校验 (28) 5.2 35KV隔离开关选择与校验 (29) 5.3 35KV电流互感器选择与校验 (30) 5.4 35KV电压互感器选择与校验 (31) 5.5 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 (32) 5.6 避雷器的选择 (33) 5.7 母线的选择 (33) 5.8 6.3KV开关柜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34) 第六章过电压保护 (37) 6.1 造成水电站事故的原因 (37) 6.2 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37) 6.3 直击雷的防护 (37) 参考文献 (39) 附图

水电厂设计

目录 一、题目 二、原始资料 三、水电站电气部分研究的背景 四、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电气主接线须满足以下要求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3)、方案比较 五、导线的初步选择和变压器的选择 1)、与系统相连45km导线的选择 2)、变压器的选择 六、短路电流计算 七、电气一次设备的选择计算 1)、母线的选择 2)、110kV母线的选择 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则 八、发电机机端电缆的选择 九、参考文献

一、题目:2×15MW水力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待设计发电厂类型:水力发电厂; 2、发电厂一次设计并建成,计划安装2×15 MW 的水力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 4000 小时/年。 3、待设计发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kV,距系统110kV发电厂45km;出线回路数为4回; 4、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 600 MVA、归算后的电抗标幺值为,基准容量Sj=100MVA; 5、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供电范围示意图如下所示。 6、低压负荷:厂用负荷(厂用电率) %; 7、高压负荷: 110 kV 电压级,出线 4 回,为 I 级负荷,最大输送容量60 MW, cosφ = ; 8、环境条件:海拔 < 1000m;本地区污秽等级 2 级;地震裂度< 7 级;

最高气温 36°C;最低温度?°C;年平均温度18°C;最热月平均地下温度20°C;年平均雷电日T=56 日/年;其他条件不限。 三、水电站电气部分研究的背景 地方中小型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选择,以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选择等等,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负荷性质、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周围环境及变电站规划容量等条件和具体情况,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功能性、具有一定灵活性、还拥有一定发展裕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简便实用的电气主接线以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如终端变电站,我们可根据其进线回路数较少的特点,选择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者是桥型接线;中间变电站,我们可根据其交换系统功率和降压分配功率的双重功能的特点,选择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带旁路接线等形式。总之,电力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教条地选择电站的电气主接线、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电气主接线和设备。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论证,电气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选择,厂房、配电装置布置,自动装置选择和控制方式对电厂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 四、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电气主接线须满足以下要求: 1、根据发电厂、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用户性质,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 2、应力求接线简单、运行灵活和操作简便。 3、保证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安全和方便。 4、应尽量降低投资,节省运行费用。 5、满足扩建的要求,实现分期过渡。 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方案一:低压侧母线采用单母线,高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如图一所示。 方案二:低压侧采用单母线,高压侧采用双母线分段,如图二所示。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3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 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过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 电气主接线反映了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有关电气设备的数量、各回路中电气设备的连接关系及发电机、变压器与输电线路、负荷间以怎样的方式连接,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保护与控制方式选择和检修的安全与方便性。而且电能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本次设计是针对一台3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在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当中介绍了有关发电厂的一些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动机等以及介绍了主变的选择和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最后介绍防雷的重要性以及防雷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在电厂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安全和认真的态度。 本文对发电厂的主要一次设备进行了选择,并根据短路电流计算,通过电器设备的短路动稳定、热稳定性对主要设备进行了校验。在主接线设计中,我们把两种接线方式在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双母线接线方式。 关键词: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系统, ABSTRACT By power、generation、substation,、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its functio n is the nature of primary energy into electricity by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after losing, subst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will be power supply to the load center. Reflects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generators, transformers, lines, the number of circuit breaker and isolating switch and rel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each circuit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and generator, transformer and transmission lines, in which way the load between connection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reli ability, flexibility and security of power system, directly affect the choice of the electrical

中小型水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型水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院系:电力工程系 年级: 2011级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设备 摘要 本篇毕业设计主要是对某水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包括主接线方案的设计,主要设备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一次设备的选择计算。通过对

水电站的主接线设计,主接线方案论证,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动、热稳定校验,主要电气设备型号及参数的确定,较为细致地完成电力系统中水电站设计。 限于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时间的限制,本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了对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及论证,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一次设备的选择计算,电气设备动、热稳定校验、电气设备型号及参数的确定做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设计,而对其他方面分析较少,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 关键词 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电气一次设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前言 (1) 1.1设计题目 (1) 1.2水电站电气部分研究的背景 (2)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1.3.1 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论证意义 (2) 1.3.2 电气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选择及计算的意义 (3) 1.3.3 短路电流计算的意义 (3) 1.3.4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3) 1.4本课题的来源 (4) 1.5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4) 第2章主接线方案确定 (5) 2.1电气主接线释名 (5) 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5) 2.2.1 方案一 (5) 2.2.2 方案二 (6) 2.2.3 方案三 (6) 2.2.4 方案比较说明 (7)

电气设计开题报告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理工类) 题目:2×8.75M W水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系(部):工程技术学院 年级、专业:200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马鑫王伟鹏张克亮李玲黄贵凤 学号:0715103014 0715103009 0715103031 0715103019 0715103077 指导教师:褚晓锐李小伟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设计是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设计内容重点在于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同时也要求对全厂继电保护的配置、全厂的防雷保护等部分进行设计。整个设计,相当于实际工程设计的电气部分初步设计,部分可达技术设计的要求深度。 1 原始资料分析 (1)负荷资料分析 根据给定的负荷资料(性质、容量、距离等),若未给定发电机容量、台数,就应对发电厂装机容量和台数,逐步分期分批投入,负荷供电电压及供电电压及供电回路数进行规划;若已给发电机容量、台数就对负荷供电方式及供电回路数进行规划。(2)系统主接线分析 根据给定的系统接线图,论证本厂建成后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确定主变压器台数、高中压的联络方式。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按供电要求并遵守规程确定各级电压进出线支路的横向联络方案。各方案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号的选择;论证选定主接线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运行方式的安排;对初步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3 厂用电接线的设计 要求拟定供电电压等级,备用方式以及接线方案。 4 短路电流计算 选出需要计算的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值I''、I ∞、 ch I、 ch i和所需要的 t I值。 5 导体及电气设备选择 (1)选择载流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导线等)。(2)互感器、避雷器、熔断器的配置和选择。 (3)绘制完整的接线图。 在无继电保护整定资料的情况下,继电保护后备保护的时限,一般在电厂高压母线上认定为4s,对发电机直配线路上认定为2s。 6 配电装置的设计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遵循设计技术规范,运用《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典型设

电厂电气设计 课程设计

本设计主要内容 在本设计中,所设计的电厂是一座装机容量为200MW的凝气式火力发电厂,就规模上讲属于中型发电厂。 本设计根据实际要求,考虑到工矿企业的用电电压是10KV,而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时10.5KV,所以不经变压而直接向其供电;煤矿和化肥厂的用电电压是110KV,通过升压变压器送电至110KV母线,然后有四回出线向负荷供电;而电网系统是220KV,通过另一台变压器升压后送电至电网,两台高压变压器采用型号为:SSPSL-18000/220。全部负荷均有Ⅰ、Ⅱ、Ⅲ级负荷。另外厂用电变压器 —6300/10。系统采用的发电机是两台50MW的汽轮发电机采用的型号为:SJL 1 组,型号为QFQ-50-2,功率因数为0.8,安装顺序为1#、2#机;安装一台100MW 的汽轮发电机组,型号为TQN-100-2,功率因数为0.85,安装顺序为3#机。 对所选厂址具备的客观条件分析知,位于江边,周围地势平坦,具有铁路与外相连,所以地理位置优越,容易获得燃料;该地区绝对最高温度为4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6℃,年平均温度为10.7℃,该地区气候适宜,考虑到以东北风为主,火电厂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大等考虑,该厂宜选在处于市区西南角的下风口位置。本电厂的设计目标是保证市区居民及其附近机械厂、棉纺厂、钢厂等工矿企业的用电(10KV),向附近的化肥厂和煤矿提供可靠供电(110KV),剩余的功率要送入电网系统(220KV)。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叙述了该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设计,另外对10KV出线的14条回路中使用的母线,输电线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相关的电气设备选用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另外还考虑了发电厂事故后的重新启动问题,附带电气主接线图一张。

3×1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资料讲解

目录 摘要 ............................................................................................................................... - 2 -1 绪论 ............................................................................................................................... - 3 - 1.1 设计任务的内容 ................................................................................................ - 3 - 1.2 设计的目的 ........................................................................................................ - 3 - 1.3 设计的原则 ........................................................................................................ - 3 - 2 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 - 4 - 2.1 主接线方案拟定 ................................................................................................ - 4 - 2.2 主接线方案 ........................................................................................................ - 4 - 2.3 主接线方案确定 ................................................................................................ - 6 - 3 厂用电的设计 ............................................................................................................... - 7 - 3.1 厂用电源选择 .................................................................................................... - 7 -设计总结 ........................................................................................................................... - 8 -参考文献 ........................................................................................................................... -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