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单选题(共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

1、_____________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反国家分裂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____________制定。

A、《反国家分裂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___________。

A、反对大汉族主义

B、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C、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________________

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传统习俗

B、宪法和法律

C、民族团结进步

5、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_______的顺序组成。

A、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C、行政地位、民族名称、地方名称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___________

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A、区域内各民族的公民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C、区域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公民

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

________

内给予答复。

A、30日

B、60日

C、90日

9、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______配套资金的照顾。

A、增加

B、减少或免除

C、不变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________起施行。

A、

1984年1月1日

B、1985年10月1日

C、1984年10月1日

1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活动,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____________。

A、表彰和奖励

B、通报

C、宣传

12、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民族自治地方承担配套资金的,__________

配套资金的比例。

A、适当降低

B、适当提高

C、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

13、上级人民政府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在交通、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播影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_________

A、适当支持

B、重点支持

C、部分支持

14、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到边远、高寒等条件比较艰苦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才的家属和子女,在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__________照顾。

A、特殊

B、重点

C、适当

15、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

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同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

C、同级人大

16、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___________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直接录取

B、简化考试难度

C、加分或者降分

17、民族乡的建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决定。

A、人大

B、人民政府

C、人大常委会

18、民族乡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管理和保护本乡的自然资源,并对可以由本乡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__________。

A、充分开发利用

B、随意开发利用

C、合理开发利用

19、民族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乡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乡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

________留给民族乡周转使用。

A、50%

B、60%

C、全部

20、湖北省设立民族医疗减免费,用于补助__________的医疗费。

A、少数民族特困群众

B、少数民族地区群众

C、散居少数民族群众

21、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________年。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1次。

A、3

B、4

C、5

2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合理配备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并且应当有

_____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A、土家族、苗族

B、土家族、苗族和汉族

C、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23、自治州

___________制定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政府

24、《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_____起施行。

A、2004年8月1日

B、2005年8月1日

C、2006年8月1日

25、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州人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__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修改自治条例和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单行条例的议案,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A、10

B、15

C、20

26、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的原则,结合本州实际,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工作部门,并在上级国家机关确定的总编制内,________安排和调剂各部门的编制员额。

A、按上级要求

B、自主地

C、随意地

27、《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

________为自治州的民族传统节日。自治机关尊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自治机关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

A、摆手节、纤夫文化节、牛王节

B、摆手节、龙船节、牛王节

C、摆手节、女儿会、牛王节

28、自治机关对连续任职

_______年以上,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或者因公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村级主职干部,地方财政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A、15

B、18

C、20

29、恩施州自治条例自_________起施行。

A、2009年1月1日

B、2010年2月1日

C、2009年2月1日

30、自治机关每年用于教育的拨款增长的比例,应当

___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使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31、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____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

_____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16 18

B、18 20

C、20 20

32、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

_____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A、16

B、18

C、20

33、凡依照本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

______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州)级

34、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_________各自的民族成份。

A、不改变

B、自己认定

C、改变

35、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________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A、可以随意

B、不得随意

C、根据需要

36、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

_______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37、少数民族公民

_________因其风俗习惯的特殊而免服兵役

A、可以

B、不可以

C、自愿

38、《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恩施州要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以恩施州城区为中心,________为副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区、乡镇集镇、中心村镇发展的城镇体系。

A、恩施市

利川市

B、利川市

建始县

C、利川市

来凤县

39、《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财税金融保障机制。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恩施州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恩施州倾斜。中央、省安排给恩施州的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

____

地方配套资金或

_______配套比例。

A、稳定

合理

B、取消

降低

C、稳定

降低

40、《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支持恩施州建设成

_______的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A、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B、长江经济带

C、武陵山经济社会试验区

41、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包括_______

A、恩施州八县(市)、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

B、恩施州八县(市)、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及神农架林区?

C、恩施州八县(市)

42、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是“

________ _______”。

A、文化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B、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C、生态立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43、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的分配,主要依据各专项资金的使用性质和范围,围绕全省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总体部署,根据各地少数民族人口数、民族工作任务等,按照“_________

”的原则,采取“零基”预算的方式实行分配。

A、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B、集中使用、综合平衡

C、突出重点、照顾一般,集中使用、综合平衡

44、湖北省省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严格按照“_________”的原则实施管理。省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凡符合招投标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规定实行招投标。

A、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B、规划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C、项目跟着规划走、项目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45、____-以上人民政府的,__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散居少数民族工作。

A、乡级

民族事务部门

B、县级

政府部门

C、县级

民族事务部门

46、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

_____%以上的乡(镇),可以建立民族乡(镇)。特殊情况下,人口比例可以略低于该比例。

A、30

B、40

C、50

47、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给民族乡(镇)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设立______的机动金和预备费。民族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节余的资金,应当全部留给民族乡(镇)使用。

A、5%

B、10%

C、15%

48、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在考试总分基础上增加________的照顾。

A、5分

B、10分

C、15分

49、擅自转让清真专用标志给无资质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由县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收回清真专用标志,撤销转让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资格,责令受让方停止违法行为,对转让方和受让方各处以

_________的罚款。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8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C、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50、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予以保护的不可移动民族文化遗产,不准随意拆除、迁移或者改变原貌。确因国家建设需要撤除、迁移的,经公布保护该民族文化遗产的______主管部门审查,征得上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公布该民族文化遗产的人民政府批准。

A、文化行政

B、民族行政

C、宗教行政

5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所称民族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并且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有形或者无形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

A、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B、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

C、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

5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_______

的方针。

A、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B、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C、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53、从2011年起,将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增加到_______万元,增量资金主要用于试验区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

A、3000

B、2000

C、1000

54、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_____通过。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A、过半数

B、55%

C、60%

55、《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指出:到______年,试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实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公共服务

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实现城乡建设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关系更加和谐。恩施州进入全国先进自治州行列。

A、2018

B、2021

C、2021

56、《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形势发展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

_____”的总体思路,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方针。

A、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

B、跨越式发展

C、加快发展

57、《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恩施州要以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

_________为目标。

A、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B、武陵山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C、湖北西南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58、《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恩施州要通过______的努力,逐步把恩施州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A、10至15年

B、15至20年

C、5至10年

59、《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30个自治州前列,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_____位,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10

B、13

C、15

6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和条件,设立具有

______的文化馆(站)、图书馆。

A、地域特点

B、文化特点

C、民族特点

6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A、正确B、错误

62、《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A、正确B、错误

63、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A、正确B、错误

6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A、正确B、错误

6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A、正确B、错误

6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不应当给予照顾。A、正确B、错误

67、中央财政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地方财政可不设立和安排相应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A、正确B、错误

68、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依法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民族领导干部,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配备领导干部时,不可以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少数民族干部。A、正确B、错误

6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长期在边远地区的民族乡工作的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应当给予优惠待遇。A、正确B、错误

7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的办事处,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A、正确B、错误

71、信贷部门对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饮食服务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自有资金比例方面给予优惠。A、正确B、错误

72、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清真饭店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网点,并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A、正确B、错误

73、13.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妥善安排墓地,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的殡葬服务。城市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人员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应当给予支持。A、正确B、错误

74、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将民族自治地方的旅游业纳入旅游总体规划,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A、正确B、错误

7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照顾散居在本地方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特殊问题的时候,不必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A、正确B、错误

76、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A、正确B、错误

77、少数民族专项资金是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由省民宗委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少数民族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的项目,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专项经费。A、正确B、错误

78、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少数民族干部所占比例应当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A、正确B、错误

79、民族村的建立,由该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A、正确B、错误

8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在民族文化遗产的考察、采访、收集、整理、研究、出版等过程中,违反民族政策,歪曲民族文化遗产原意的,由有关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正确B、错误

81、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8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活动,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84、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定点生产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85、城市人民政府对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饮食服务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少数民族用品企业的贷款,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条件,予以贴息

86、城市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应当按照城市规划,保护和建设具有民族风格

的建筑物。

87、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

88、上级国家机关及有关部门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因此而增加的收入,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自有资金留用,不得抵减上级补贴。

89、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实行机动金、预备费和民族补助费三项照顾。照顾的资金由民族自治地方自行安排使用,主要用于经济文化事业的建设。其中,民族补助款由

民族

事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意见。

9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每年

8月19日

(格式:某月某日)为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两天。

91、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名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作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9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93、

民族贸易企业

是指国家批准的民族贸易县内经销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需品、必需品(除烟草、石油外)的企业和承担民贸县送货下乡任务、在民贸县设立贸易网点的省、州级民族贸易公司。

94、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95、是指国家民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确定的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

95、

恩施州

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请填写简称)

96、《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

生态立州、

、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等战略部署,加大政策帮扶、改革创新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97、《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体育事业。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恩施州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文艺精品,加大对重点少数民族文艺作品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

98、《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把恩施州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加大省对恩施州财政扶贫资金等投入的力度,在安排“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雨露计划”、扶贫搬迁、产业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和脱贫奔小康试点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

99、《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指出:试验区建设要健全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湖北武陵山试验区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环境补偿价格改革,提高补偿标准。

100、

散居少数民族

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但不是实行区域

自治的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

ABCBB

ABBBC

AABCA

CBCCA

CABAB

CACAB

BBBAB

CBCBA

BBCAC

AABCA

CBBAC

ABCAC

对对对对对

错错错对对

对对对对错

错对对对对

附赠名人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2、失败乃成功之母。——牛顿

3、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5、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6、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7、坚毅可以战胜强力。——非洲

8、不达成功誓不休。——陈潭秋

9、乐观的人永葆青春。——拜伦

10、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桑

11、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利

12、成功是魄力之学。——迪斯罗里

13、人生如画,岁月如歌。——报摘

14、时间是真理的挚友。——科尔顿

15、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

16、胸无理想,枉活一世。——谚语

17、忍耐加和蔼就是力量。——亨特

1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9、理想是具有冒险性的。——雨果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21、青春时光转眼即逝。——贺拉斯

22、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培根

23、青春能弥补一切。——赫兹里特

24、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布莱克

25、胜利就在真理之中。——爱默生

26、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

27、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培根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9、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董卿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带答案)

机电工程系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蒙古族 C、壮族 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 A、藏文、蒙文、维文、壮文; B、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 C、苗文、回文、彝文、蒙文; 3、(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4、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我国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 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区域、共同生产生活 B、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的文化底蕴、共同的生活习惯 7、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A)。 A、西域 B、楼兰 C、西洋 8、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C)来划定。 A、父亲的民族 B、母亲的民族 C、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A)民族。 A、水族 B、瑶族 C、傣族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B) A、占68% B、占64% C、占69% 11、(A)族有着“游牧民族”之称。 A、蒙古族 B、藏族 C、羌族 12、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B)个人口较少民族。 A、20 B、22 C、23

13、我省哪几个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A) A、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B、藏族、回族、撒拉族 C、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满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B)个世居民族。 A.14 B.12 C.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D.黎族 17、(B)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A、壮族 B、回族 C、满族D.瑶族 18、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A)个自治州、21个自治县。 A、6 B、7 C、8 D.9 19、代表56个民族欢乐祥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在(B)年隆重发行。 A、1996 B、1999 C、2001 D、2002 20、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B A.普米族 B.德昂族 C.基诺族 D.保安族 21、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 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 22、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B A.中国自古固有的 B.从国外引进的 C.中国近代自造的 D.从外文中译造的 23、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 24、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B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朝时期 25、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索伦族”更改为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畲族 26、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A、60岁 B、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学2A班潘爱妮学号:20091202566 序号:56号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 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蘑菇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我们对于这个变化,一般将其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经过多年的演变,重檐式瓦房成了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 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课件.doc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学校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A:青海B:宁夏C:新疆D:河北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少数民族。(A)55 (B)56 (C)45 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个。 (A)4 (B)5 (C)6 5、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A)1954 年(B)1958年(C)1959年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小集中、大分散 7、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8、()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9、()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10、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寓 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1 1、12、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通车。 A、2008 年8 月1 日 B、2007 年7 月1 日 C、2007 年8 月1 日 12、《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C)民族团结 13、每年的()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 月(B)3 (C)5 月(D)6 月 14、()是回族的主要节日。 (A) 春节(B)开斋节(C)火把节(D)泼水节

(完整word版)宗教知识竞赛题库

1.我国共有(A )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2.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现有(B )少数民族人口。 A.1.05亿 B.1.14亿 C.1.23亿 3.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A )命名的。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5.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 ),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6.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县一级自治地方是(C )。 A.大厂回族自治县 B.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C.天祝藏族自治县 7.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B)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 A.1700 B.1173 C.1713 8.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A )。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9.( 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10.“民族宗教无小事”重要论断是(B )提出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11.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C)。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2.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C)。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C);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应当为少数民族代表准备必要的(B )。 A.通讯工具 B.翻译 C.书籍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承办,每4年举办一届。 第三条全国民族运动会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特色鲜明、务实节俭”的办会原则。 第四条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当全面落实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完善廉洁办赛的制度和机制,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确保筹办工作廉洁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置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工作机构应设竞赛表演部、接待保障部、新闻宣传部、大型活动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他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与运动会筹备工作机构设置基本衔接。

第六条组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人员共同组成。 第七条各比赛项目应成立仲裁委员会。 第三章主办单位权利和职责 第八条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权利拥有者,拥有与运动会相关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运动会的组织、利用、转播、录制、申述、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是以何种形式、现存的或将来发展的所有权利。 第九条赛事组织管理。 (一)制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 (二)制定比赛项目规则和裁判法。 (三)制定比赛器材清单。 (四)制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和竞赛表演纪律规定并组织实施。 (五)确定比赛项目裁判长、副裁判长,选调执裁裁判员,指导承办单位培训裁判员。 (六)确定比赛项目仲裁委员会成员。 (七)组织运动员登记、报名、交流工作,审定运动员参赛资格。 (八)组织比赛项目抽签工作。 (九)组织比赛场地、器材和相关设施设备验收工作。 (十)审定奖杯、奖牌、证书设计方案。 (十一)审定裁判员、仲裁服装设计方案。

(答案版)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答案: 1-5 DACDD 6-10 ACCCC 11-15 CDBAC 16-20 BCCBB 21-25 CCCBB 26-30 CCCBD 31-35 CCABC 36-40 BCBAA 41-45 CCDCB 46-50 AABBA 51-55 CABAB 56-60 DCCDA 61-65 CCBDC 76-80 DDDCA 91-95 AAADD 66-70 CBBBC 81-85 CCBBD 96-100 DCBCC 71-75 ACBCB 86-90 CCDCD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D)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 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D)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 扬大禹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6 28页-41 干栏体系 干栏在壮语中,干是竹木的意思,栏是屋舍的意思。干栏合称为竹木结构的屋舍。 基本特征是屋分上下层,上层四周编以竹木制的墙壁围合成居住空间,下层架空,通过梯子将上下层贯通。上层住人,下层以圈养家畜家禽或对方柴草杂物, 建构程序:先于选好的地基上,根据大小需要栽立木桩柱,在桩柱上纵横两向捆绑搭建竹木梁架,然后铺上竹篾板或木板构成透空平整的居住层。再于桩柱顶部建屋架,搭接椽檐,最后编制作围护和分割作用的墙壁,盖上预制的草排顶。常在一天内完成。 傣族竹楼,干栏常临水边。既能遮风挡雨,又防潮防兽。 版纳型 平面接近于方形,自楼梯拾级而上先到前廊。前廊有顶无墙,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视野。 与前廊纵向连接的展,供日常冲洗、晾晒的露天架空平台,实用装饰性强。 与前廊横向连接的正房沿纵向中轴分隔为另列两间,左堂屋,右卧室。堂屋中设火塘,器具会客或客人留宿处,并有固定的位置和方位。卧室不加分隔,席地而卧,由长及幼,从里向外。前廊、堂屋、卧室三者用门联系,构成纵向并列,空间商由开敞到封闭。 歇山式屋面,坡度较陡,重檐居多,屋面交错组合,外形轮廓丰富。 版纳孟连瑞丽金平 景颇族矮脚竹楼 傈僳族千脚落地 德昂族 佤族 布朗 84页-91 气候 干缩湿涨 湿热气候—湿热地区特征雨量大、温度高、辐射强,日间和季节间变化少,需要最大遮阴和最小含热量。厚重的结构和封闭的布置,阻碍通风。要求开敞,低热含量和极大通风。 地形 云南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坡地。 平坝聚居 材料 就地取材—原始落后、经济水平低、交通运输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材料的物质性。建筑材料所需数量多、所占造价比重大, 竹 濮竹,其高大粗直,直径一般由四五寸到八九寸不等,曾为古代濮人想皇帝进贡的贡品。竹的使用,布依族丧葬仪式上锁吟唱的殡凡经中层记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从前人们没

我国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含复习资料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B)个。 A、55 B、56 C、57 2、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 A、多、长、大、广、穷 B、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C、大聚居,小分散 3、(C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4、“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 (A )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5、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 )、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互敬 C、平等 6、“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B )。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7、民族是(C )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 B、国家出现后 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8、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9、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个,上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C)人。 A、西班牙 B、法兰西 C、巴西 10、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 A、民族意愿 B、国家规定 C、历史推定 11、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A );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独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选择的竹子大头直径约20厘米,无扭曲,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标准化器材竹漂由3节总长7米、0.16米直径的玻璃钢圆管组合而成,它具有比天然竹子浮力大、速度快、不变形、可拆解、运输方便的优点;划竿为直径0.04米,2节总长4.5米的玻璃钢圆管组成。

摔跤 摔跤运动历史悠久.开展广泛,深受各民族喜爱。每逢年,节及重大喜庆日都要举行摔跤比赛。民族运动会设置五种民族式摔跤项目:

博克(蒙古族式摔跤)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采用三人轮褰制.个人赛为单淘汰制。运动员均不分体重级别,俩人相遇以跤定胜负。胜负的标准:在比赛中,先倒地或膝关节及其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为负。 运动员一般穿着有金属铆钉镶边皮制的“卓得戈”(跤衣),“班泽勒”(跤裤),“策日布格”(彩带),“淘术”(套裤),“果特勒”(蒙古靴或马靴)和“布苏勒”(皮制腰带)。 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比赛方法是:双方运动员必须先抓好对方腰带,裁判员发令后,比赛即开始。在比赛中,运动员双手均不得离开对方的腰带去抓握对方的其他部位。运动员可以用扛,勾,绊脚等动作将对方摔倒(肩胛骨着地,侧身着地或臀着地)为胜。比赛不分年龄,按体重分为52公斤,57公斤,62公斤,74公斤,90公斤五个级别。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格(彝族式摔跤)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腰,腿,脚(勾,掰,翘,挑)等技术动作应用,将对方摔倒为胜。赛前一天称量体重,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比赛采用三跤两胜制。 北嘎(藏族式摔跤)双方运动员必须双手抓好对方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运动员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禁用脚绊或蹬踹对方。运动员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比赛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 绊跤绊跤是满族,回族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两人身着摔跤衣,在10*10米的比赛场地上互摔,以巴对手摔倒为胜,并根据动作质量得1分,2分或3分,每场比赛三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

最新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得分: 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 B、各民族件离不开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 B、对制度的认同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 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 C、维护民族团结 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 B、热爱华夏儿女 C、热爱民族政策 D、热爱中国共产党 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 A、九年 B、八年 C、六年 D、五年 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 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 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

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 C、地方民族主义 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A、二次 B、五次 C、六次 D、四次 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 A、6 B、7 C、5 D、9 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 B、2, C、6, D、5 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 B、27, C、26, D、25 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 B、拱北 C、嘛呢康 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B )个自治县(旗)。 A、119 B、120 C、155 1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B )。 A、顶峰 B、女神 C、雪山 16、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B )年7月1日通车。 A、2005 B、2006 C、2007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

西部民居采风 (三) 辛克靖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在旧石器时代有元谋猿人。新石器时代,云南大部分地区就有各族的先民活动。公元前1260年左右商代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当时已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人们已会建造简单的木构架房屋。 风格各异的建筑结构 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木结构,有抬梁、穿斗、井干、人字木屋架,密梁平顶五种。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为白族,彝族,纳西族所采用,如白族,纳西族的 三坊一照壁 即三合院, 四合五天井 ,即由四坊组成的四合院。较大住宅则由几个三合院或四合院纵向或横向组成重院,彝族、哈尼族也大体相同。人字木屋架为傣族竹楼中所用,密梁平顶用于土掌房,受汉族影响的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民居,与汉族建筑一样能做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为干阑式建筑结构,呈现出通透,灵活的建筑风格。彝族、哈尼族,全部或局部采用土掌房,用毛石脚,夯土或土坯墙,密梁铺草抹泥楼面,平屋顶结构,房屋组合符合地形,高低错落,朴素优美,富于变化。呈现出深厚朴实的建筑风格。采用平房的佤族、拉祜族民居用土坯墙或竹笆墙草顶,呈现出原始粗犷的建筑风格。 井干式民居建筑,是古代井干式建筑形式的残余,多为居于高山林区的少数纳西族、傈僳、普米族、独龙族、藏族和彝族采用。可就地取材,不受经济条件限制,施工简单,利于 抗震,是一种用木头叠起来的木楞房,如张衡 西京赋 , 井干叠而百层 ,这种建筑具有原始、古朴、粗放的建筑风格。 一颗印 民居建筑,是以天井为中心,由正房、东西厢房(俗称单房)及入口门廊组成封闭的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故称 一颗印 。正房三间,两层,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两边耳房为二层,吊厦式,称 三间两耳 ,主房屋顶稍高,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坡向内院,在外墙处,作一小转折成短坡,坡向墙外。所有房间均朝向天井采光通风,外墙多不开窗,仅在 云南彝族一颗印民居 二楼有个别小窗,形成封闭式的外端,前围墙颇高,常达厢房上屋檐口,围墙正中立一大门。无侧门或后门。平面及空间布局非常紧凑,形成灵巧内向,封闭式的外观特点。在昆明及滇中、滇南等地区的彝族常采用此种建筑结构和造型。 奇特的民居造型 各少数民族民居,在造型上最为典型的如景颇族倒梯形悬山屋面,德昂族歇山屋面呈半圆形如同毡帽的造型,元阳地区哈尼族民居中的脊短坡陡屋面,远望似菌子(蘑菇),哈尼族奇特的住房群 即一个家庭要盖一幢干阑式 大房屋 母房称 拥戈 ,为中心房屋。依照大家庭内成 41 ARCHITECTURE AND C ONS TRUC TION 2000-11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1.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

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5.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