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周考语文试题加答案

初三周考语文试题加答案
初三周考语文试题加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6-8周周测

语文试卷

(命题)

班别:姓名:座号:

一、基础(24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诗人誓死报国的忠心的句子是:“□□□□□□□,□□□□□□□。

(5)请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fányǎn( )后代。(2)不论他正义的愤怒有多大,总会过去,nǎoxiūchénɡnù()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现实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朋友Qiánɡɡuōbùshě()

(4)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tiǎo xìn( )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看得出,他对我们的工作还算满意,心情很好,否则就不会对我们这样娓娓

..

而谈

..了。

B、在山谷中,一声接一声的狼嚎,真是令人发指

....。C、他年龄虽小,但少年老成,

不苟言笑。

....,还不能了解这个地区的情况。

.....D、这几天的参观考察,只是管中窥豹

4.选出下列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3分)

目前,A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B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提高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D尽早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5.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上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俗语有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们只看到春天那烂漫的鲜花,但冬去春来,鲜花的娇美,只能在冰雪严寒中孕育。人们只看到冠军那闪亮的金牌,但摸爬滚打,金牌的荣耀,只能用拼搏的汗水来铸造。,

,,。成功的背后总是要付出努力的。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下列各组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记.

之而去(记住) B .不可久居.(停留) C .以.其境过清 (因为)D .潭中鱼可百许.

头 (来,表约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作者为何有前后一乐一忧的情感变化?(4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

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①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

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②,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

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垴坼③。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府君:大守称府君,太守是俸禄二千石的官,而司隶校尉是比二千石,有府舍,

所以也通称府君(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 ②先君:祖先,

与下文“先人”同。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著有(老子)一书。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奕世:累世;世

世代代。 ③垴坼(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9.诣.门者 莫不奇.

之(2分) 10.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

B 、别人就用孔文举的话转告他。

C 、人们就用孔文举的话说给他听。

D . 别人就对他说了孔文举之前说的话。

11、文中的陈韪受到了什么教训?孔文举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10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B .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 .让人,并不是懦弱。

13.下列关于文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B.第 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

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C.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

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转折关系。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14.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4分)(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四)阅读文章,完成15~18题。(17分)

不敢辜负的青春

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迷恋网游,喝酒,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而且还有两门功课因不及格而挂科。

②暑假,他参加同学的假期游,与同学兴奋地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③正是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替换着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④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心生挂念……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陷入了沉思,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在游戏中。

⑤凌晨三点,他拖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拥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⑥在一节车厢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⑦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⑧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的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⑨父亲又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⑩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卷出外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车厢里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在自己的口袋里发现多了二百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