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推荐文档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

数学书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

2.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的周长=

4.正方形的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2)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

(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2)认识封闭图形。下面是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

并说明理由。

()()()()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

3、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1)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2)()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三)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1、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小组长组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

第一图:

第二图:

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

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2、合作完成书上38页第一、二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

【学习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学习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 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用重叠法比较学具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

2、用圆形、正方形等图形卡片在上面摆一摆。比出哪个面积大。你

认为用什么样的卡片摆最合适?为什么?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

(2)1平方分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1平方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米的地面大约能()个小学生。

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三)拓展练习:

1、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连线。

测量火柴盒表面的面积用平方米

测量课桌面的面积用

测量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分米

测量操场的面积用

测量教室的地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空。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 )的椅子上,望着面积约为4()的黑板,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 )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 )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为2( )的床上,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火柴盒的面积大约是6()。

2、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6()。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800()

4、你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

5、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

6、房间面积18()

7、汽车每小时行50()

8、讲台面的面积是56()

9、小明的身高是14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

【学习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 叫做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方法: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长方形全摆满了,我每行摆了()个,可以摆()行,一共摆了× = (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我猜测长方形的面积=

2.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下面我们小组同学合作验证一下:

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拼摆的结果填在后面的表格里。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3)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三)拓展练习:

1、做课本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并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2、计算出书上43页第一题图形的面积。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二)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 叫做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

3.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电视机的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电视机荧屏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图形是形,选用面积公式来计算。

计算:

答:

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我发现正方形是长和宽都()的长方形。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

答:

(三)拓展练习:

1、一块正方形玻璃,边长5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成果吧,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哦!

A级: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边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级:一绿化带长20米,宽5分米,求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级:小江家有一块菜地,长50米,宽30米,

(1)准备在菜地的中间挖一口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蓄水池。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请你求出菜园的面积。

(四)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三)

【学习目标】:

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3.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估测:出示长方形,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测量长㎝,宽㎝。

计算:

周长:面积: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指的是

面积指的是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拓展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 m ,宽 m ,

计算周长: 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

2、能运用观察比较法分析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学习重点】: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

的改写。

【学习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小组猜测一下。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个,竖排每排摆()个,一共可以摆()×()=()个,

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平方厘米)。

(5)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结:我们可以用摆,用量,还可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

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平方厘米。点拨: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3)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我知道了1平方米=()平方分米。

3、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4、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

率是()

(三)拓展练习

(一)练习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83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三)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四)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00平方分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难点是: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策略: 1.出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 四、课时设计:约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板书课题: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课件: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试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复习试题 一、填空。 1、口算(1)40×70时,想:()乘()得(),在()后面添上()个0,结果是(); (2)25×30时,想:()乘()得(),再算()乘()得()。(3)800除以4时,想8÷4=2,80÷4=20,()÷()=();也可以想()个百除以()得()个百。 2、估算(1)72×88,72约等于(),88约等于(),积是()。(2)893÷9时,想:把893看作(),商约是()。 3、两位数乘两位数,算81×29,先算(),积的末尾对着(),再算(),积的末尾对着(),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5、笔算816÷8时,除到被除数的()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位商0。 6、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就()。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它们的积就会()。 7、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个0,有可能是()个0,如()×()。 8、(1)算式“□58÷7”,要使商为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商为三位数,口里最小可以填()。(2)7□2÷7,□里填()时,商的中间有0。 9、(1)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2)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3)最大两位数的9倍是()。 10、336÷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表示()。;728÷4商的最高位在(),商是()位数。 11、4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是()位数。 1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101,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个三位数是()。 13、一个三位数乘6的积,等于44乘16的积,这个三位数是();36乘20得72个()。- 14、按规律填数。 (1)1、2、4、8、16、()、(); (2)3、4、7、11、18、()、(); (3)128、64、32、()、(); (4)1、2、5、10、17、()、(); (5)1、2、4、7、11、()、(); (6)2、5、8、()、(); (7)5、7、10、14、15、21、()、(); (8)4、7、13、25、49、()、(); (9)(35,33)、(30,30)、(25,27)、( , )、( , ); (10)1×2=2、2×3=6、3×4=12、()、(); (11)30÷3=10、60÷3=20、120÷3=40、()、(); (12)ABCDE、BCDEA、CDEAB、()、(); (13) (14)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20200514102700)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1 一、口算下列各题。(共16分其中估算每题1分) 40÷2=48÷4=300÷3=505÷5=960÷3= 69÷3=420÷2=550÷5=268÷2=770÷7= 2000÷5=800×4=0÷387=505÷5=78÷3=50×80= 174÷6≈297÷4≈435÷7≈ 388÷5≈440÷9≈ 207÷7≈ 207÷5≈435÷9≈ 二、笔算下列各题。(共18分) 1、342÷3= 2、804÷5= 3、963÷6= 4、721÷7= 5、901÷6= 6、365÷5= 7、632÷5 8、657÷7= 9、1208÷4= 三、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的3倍是351,求这个数。 2、968是8的多少倍 3、除数是9,商是107,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 4、除数是9,商是37,被除数最大是几 六、想一想,填一填。(共18) 1、□23÷7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 ) 2、846÷6的是()位数;311÷4的商大约是()位数; 3、551÷6的商大约是()十多;823÷4的商大约是()百多;4. 0÷()=0,括号里只有()不能填; 5. 6□2÷3要使商中间有0而没有余数,□里应填();

6. 706除以7的商末尾有()个0 ; 7. 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8. 开放题: ①6口90÷3≈2000,口里最小填(); ②4口10÷6≈700,口里最大填(); ③□÷5=4……□,余数可能是(); ④□÷□=□……3,除数的范围是(); ⑤□÷6=□……□,余数可能是()。 9. 趣味数学: ①把黑棋子和白棋子按照下面的顺序排列,第988个棋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 ●●●○○○○○●●●○○○○○…… ②今天是星期二,从今天算起,第58天是星期( ) ③一列数按“1, 4, 2, 8, 5, 7, 1, 4, 2, 8, 5, 7,1, 4, 2, 8, 5, 7……”排列,问第30个数字是几第53个数字是几 ④○□□△○□□△○□□△……第22个图形是(); ⑤○◎□○◎□○◎□○……第20个图形是(); 七、解决问题(28分) 1、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明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 2、学校种植杨树15棵,种植的柳树是杨树的3倍,学校种柳树多少棵(5分)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称量体重时,一般用( )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质量时,一般用( )作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花生油大约重2( )。 一辆卡车载重8( )。 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0( )。 一本书大约重150( )。 一头大象约重3( )。 10个苹果大约重2( )。 3.在括号里填上“克”或“千克”。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吨=( )千克4000克=( )千克 ( )千克=10吨 5.学校食堂有8吨煤,用了3000kg,还剩( )吨。 6. 8周岁男生的标准体重是22~30千克,8周岁的小明体重是32千克,小明的体重( )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 2吨=20千克( ) 2. 2000千克=20吨( ) 3. 9000克=9千克(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苹果约重200( )。 A.吨 B.千克 C.克 2.小明的体重约是40( )。 A.吨 B.千克 C.克 3.一条鲸的体重约是( )。 A.12吨 B.12千克 C.12克 4.下面的质量中,最重的一个是( )。 A.5千克 B.5500千克 C.5吨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 6.一枚一元硬币约重6( )。 A.g B.kg C.吨 7.2袋水泥重100( )。 A.千克 B.克 C.吨 四、在里填上“>”“<”或“=”。 6kg6g 2kg2100g 2500g2kg 5kg5000g 7800kg8吨 2000kg2吨 五、估计它们各有多重,选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颗糖约重( )。 1头牛约重( )。 1个苹果约重( )。 1个小朋友约重( )。 1个鸡蛋约重( )。 1辆汽车载重( )。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2)

导学内容: 导学目标: 1、熟练应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导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方法。 导学难点: 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方法。 一、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使用了24时计时法?(生答) (二)、探索新知合作学习 1、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 (1)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方法自选。(如:画线段、拨钟表、数一数、算一算等方法。)(3)师生交流方法并总结。 2、谈话: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你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检测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时计时法,下面我们看看金喇叭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表(课件出示) 金喇叭广播电台播音时间表 第一次5:30—7:30 第二次11:00—13:30 第三次17:30—20:30 第(1)问可以指名口答。

第(2)问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提醒注意。如:计算三次播音时间,时、分间的进率是60。然后集体交流。 第(3)问可先提问4:50改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多少?再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拓展 一艘船航行速度是每小时30海里。这艘船上午7时30分从甲港出发,下午2时30分到达乙港。这两个港口之间的水路长多少海里? 板书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 在一天内的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 不在一天内的要分开计算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填空。22分 1、60毫米=()厘米4000米=()千米 2000千克=()吨5分米=()厘米70分米=()米8分=()秒 2、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 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在〇里填上>、<或=。 2吨〇1000千克4米〇40厘米3时〇300分5000千克〇5吨60毫米〇7厘米8分米〇18厘米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重200();一块玻璃厚50(); 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 二、判断题。4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2、南京到徐州的铁路长346米。() 3、6036除以6的商是106。() 4、笔算除法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三、计算。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30×2=82-16=420-60=70-7×9= 690÷3=5400÷9=54+27= 8+8÷2= 2、用竖式计算。8分 75÷5=84÷4=98÷7=78÷6= 3、求未知数X。6分 X+48=101540-X=540X-85=215 4、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7分 1090×6=6040-2367=3782÷9= 验算:

5、用递等式计算。12分 656×7-560÷89063÷(25-16)1337÷7+450×3(128+1945)×4 = = = = = = = = = = = 四、先用尺量一量,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6分 文具盒: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数学书: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 五、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减去848等于1576,这个数是多少? 2、8除2484,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457的8倍是多少? 六、问题解决。25分 1、少年宫的舞蹈队有48人,乐器队有27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和乐器队的总数多10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了40朵红花,还做了4束黄花,每束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 3、操场上有26人在跳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3倍多10人,跑步的有多少人? 4、织布车间原计划8小时织布2160米,实际提前2小时织完,实际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5、一段铁丝长90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 是100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

一的单位后在计算。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书写格式:8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 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⑴忘记加进上来的数。⑵加错进上来的数。⑶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 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 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 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00 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 ,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注意结果要用≈。书写格式:8 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2)加错进上来的数。(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所有课时9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导学案(所有课时90页) 《秒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 【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2——3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1时=()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所以1分=()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课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120秒=()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每天大约睡9()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最新西师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

西师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 教材总体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6个教学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其中穿插安排了3个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以“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一领域里的内容共安排了3个教学单元: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是继上一学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后又一次集中学习整数乘法。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主要安排了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发现规律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等内容。③小数的初步认识只安排了一、两位小数的认识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并且只要求初步掌握。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只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称两部分。“统计和概率”本册教材将其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统计。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数学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纸与生活小调查、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教材还配合乘法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对称等内容分别安排了“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小数点的由来”和“对称与建筑”3个数学文化,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见教参上的“本册总目标”和“单元目标”。但是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对教学目标一定要认真学习,最好能小纸条的形式写来粘在各单元的前面,用以及时指导该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教学的度。 各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口算和估算,笔算,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认知基础。同时,本单元的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教师力争让学生计算方法人人过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图文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情趣。(2)内容真实、丰富,具有现实性。(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4)重视数学知识的整理。 (二)教学提示 1.注意发挥主题图和情景图的作用:激发学生产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需求。2.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合作、交流的时空,一方面使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另方面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A、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B、乘法的估算 2、笔算乘法 A、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B、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C、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D、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E、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游乐园买票问题。 计算共有多少枝彩笔。 计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开运动会时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计算运动场共能坐多少人。 七仙女摘桃的神话故事。 老寿星散步。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 合适的算法。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 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再出现“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这样的算理叙述,而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方式呈现。 再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不再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前教学不进位的乘法时借助小方块,教学进位时用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五、课时安排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9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合计 13课时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课教学 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10+8×10。 ③48×5+48×5。 ④48×2×5。 ⑤10×6×8。 ⑥48×9+48×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1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1 一、填空 1、120×6可以这样想:()×()=(),()×()=(),()+()=(),也可这样想:先算()×()=(),再在()的末尾添上()个0,得出()。 2、小丽、小芳、小红三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 3、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例如()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个10岁的同学。 4、长方形长12厘米,宽10厘米,如宽增加()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长方形和一正方形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8米,宽6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7、把一块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割成大小相等的两块长方形,每块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________。 9、一个数除以34,商21,并且有余数,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_。 10、要使□28÷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_。 11、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2,甲数是乙数的______倍,甲、乙两数的和是乙数的_____倍。 12、150×6可以先算__________ ,再在乘得的积的未尾添写___个0,结果是_______。 1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余数最大是( ) 14、用3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用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 16、小明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量课桌面的面积。沿着长要摆6个,沿着宽要摆4个,课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7、1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8、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比长短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劳动课上做纸花,小名做了2朵红花,4朵蓝花,红花的朵数占总朵数的(),蓝花占总朵数的()。 20、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21、把8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周长是() 22、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的长方形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23、长方形的面积是5600平方米,宽是7米,长是()米。 24、从一块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位置与方向》学案(一) 学校: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 学生姓名: 课 题 认识东南西北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一单元第1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 案 自主预习 .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是怎样认识的? 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提问: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1)出示例1图,说一说: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

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2) 与 相对, 与 相对。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1)起立,早晨,太阳在( )面,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 左面是 ,右面是 。 (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 .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找出计算规律,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内容,想一想: 1、两位数乘整十数一般应怎样口算? 2、两位数乘整十与一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类似之处? 三、先学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1回答自学指导1比谁看书最认真 1、看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睛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2回答自学指导2……(步骤同上)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算一算(课本第3页的算一算) (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课本第5页1、2题,第6页5、7题填书上。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页例1的内容,想一想: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3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 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10+8×10。 ③48×5+48×5。 ④48×2×5。 ⑤10×6×8。 ⑥48×9+48×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小学数学三年级导学案

1.2《经过时间的计算》自学导读单 一、温故知新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2. 1时=()分 1分=()秒 120秒=()分 300秒=()分 180分=()时 2分30秒=()秒 3.读完一首古诗大约需要30()。你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10()。 4.分针从5走到7,走了( )分,也就是()秒。 5.小明晚上6:00开始写作业,晚上6:30写完,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 二、新课先知 认真学习课本P5例(2),观察两幅图中的钟表。 小明离开家的时间是(),小明到校的时间是(),想一想: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方法一:分针从()走到(),一共走了()大格,是()分钟。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列出算式解答。 三、自学检测 1.大张超市早上9:00开始营业。小明早上8:40到达超市门口,他还要等多长时间超市才开门? 2. 经过()分经过()分 7:00 7:20 8:10 8:50 经过()分经过()分 11:20 12:00 3:20 4:40

1.2《经过时间的计算》学案 一、分层训练 1. 经过()分大课间()分经过()分 ():( ) ():( ) ():( ) ():( ) 第二节上课第二节下课第三节上课第三节下课 2. 填一填 (1)40分比25分多()分,18分比35分少()分。 50分比1小时少()分,1小时比45分多()分。 (2)星期天上午,小明9:15去广场放风筝,9:50返回,他放风筝用了()分。 (3)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晚上()开始,大约在()结束,约播放()分钟。 3.解决问题 (1)丽丽早上7:15开始吃早餐,7:30吃完。丽丽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本应8:35到站,现在要晚点12分钟,实际在什么时间到站? 二、拓展延伸 1. 3时50分+30分=()时()分 5时20分-30分=()时()分 1时45分+1时30分=()时()分 3时30分-2时50分=()分 2.某饭店营业时间是上午9:00——晚上10:00,这个饭店全天的营业多长时间?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填空。 1、口算65×10时,可以把65扩大()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个0。 也可以这样算:65×10表示65个(),就是()。 2、笔算56×28,先算(),再算(),最后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52×21的积是()位数。 4、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 5、25×40的积末尾有()个0。 28×3□的积末尾至少有一个2,□里可以填()。 6、在○里填上“>”、“<”或“=”。 73×25 ○ 73×24 45×54 ○ 54×45 18×64 ○ 32×18 42×28 ○ 51×34 100×40 ○ 50×80 26×100 ○ 260×10 7、两个因数的积是31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大3倍,这时它的积是()。 8、一个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因该()。 9、根据24×25=600的规律,算下面的积。 48×25= 24×50= 12×50= 240×25= 250×240= 10、找规律,填一填。 (1) 4、8、12、16、()、()(2) 1、3、4、7、11、()、() (3)1,4,9,16,25,36,( ),( )。(4)5,12,6,14,7,16,( ),( )。 1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填空。 2 5 × 2 8 2 0 0 ……() ×() =() 5 0 ……() ×() =() 7 0 0 ……() +() =() (1)所有计算25×28,可以把()个25加()个25,就是8×25+20×25=( ). (2)计算25×28,还可以把28拆分成4×7,那就改成25×4×7=()。 12、小明家到学校有100米,如果小明到学校来回走3次,那么他走了()米? 13、一个正方形操场边长是10米,红红沿操场跑3圈,红红跑了()米? 14、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如果每天修25米,修了40天后会多修15米,这一段公路长()米 二、判断题。 1、一个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积的末尾也只有两个“0”。() 2、计算99×34,可以看成100个34减去1个34来计算。就是100×34-1×34。() 3、0乘或加上任何数都得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