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3)转化与化归思想精品教学案(精)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3)转化与化归思想精品教学案(精)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3)转化与化归思想精品教学案(精)

【专题三】转化与化归思想

【考情分析】

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帮助。《考试说明》强调,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识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如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各种变换、具体解题方法都是转化的手段,转化的思想方法渗透到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解题过程中。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都会涉及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其难度在0.4~0.6之间。它即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能力,高考对这种思想方法的考查所占比重很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讲的考查为:

(1)常量与变量的转化:如分离变量,求范围等。

(2)数与形的互相转化:若解析几何中斜率、函数中的单调性等。

(3)数学各分支的转化:函数与立体几何、向量与解析几何等的转化。

(4)出现更多的实际问题向数学模型的转化问题。

【知识归纳】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题的求解都是应用已知条件对问题进行一连串恰当转化,进而达到解题目的的一个探索过程。

1.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常见的转化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非标准形式的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

(3)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的变换具有灵活性,易于转化;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方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的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一般化方法:若原问题是某个一般化形式问题的特殊形式且有较难解决,可将问题通过一般化的途径进行转化;

(9)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10)补集法:(正难则反)若过正面问题难以解决,可将问题的结果看作集合A ,而把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U ,通过解决全集U 及补集A C U 获得原问题的解决。

3.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4.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

(1)把什么问题进行转化,即化归对象; (2)化归到何处去,即化归目标;

(3)如何进行化归,即化归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考点例析】 题型1:集合问题

例1.(2012高考真题重庆理10)设平面点集

{}

221(,)()()0,(,)(1)(1)1A x y y x y B x y x y x ??

=--≥=-+-≤????

,则A B 所表示的平面

图形的面积为( )

(A )3

4π (B )35π (C )47π (D )

2

π 解析:D ;由0)1)((≥--x y x y 可知?????≥-≥-010x y x y 或者??

?

??≤-≤-01

x y x y ,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平面区域如图:

由图象可知B A 的区域为阴影部分,根据对称性可知,两部分阴影面积之和为圆面积的一半,所以面积为

2

π

,选D. (2)已知函数12)2(24)(2

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

0)(>c f ,求实数

p 的取值范围.

分析:运用补集概念求解。 解

p

的范围为A,则

=A C I {

2

22)2(24)(]1,1[p x p x x f p ---=-上函数在}0

1≤+-p 注意到函数的图象开口向

上 ;

{}

233012)1(0932)1(2

2

≥-≤?????=?

??

≤++-=-≤+--==∴p p p p p f p p f p A C I 或

{}

2

3

3<

<-=P P A

点评:对于许多集合问题,通过转化,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集合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易解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问题,便于将问题解决。 题型2:函数问题

例2.(2012高考江苏5)函数x x f 6log 21)(-=的定义域为 ▲ .

解析:(

0根据二次根式和对数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得:

1266000112log 0log 620x >x >x x x x ≤-≥≤≤?????

?????

?????

点评:函数的定义域,二次根式和对数函数有意义的条件,解对数不等式;还有函数、

方程与不等式就像“一胞三兄弟”,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需要函数帮助,解决函数的问题需要方程、不等式的帮助,因此借助于函数、方程、不等式进行转化与化归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一般可将不等关系转化为最值(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变量的范围.

题型3:不等式问题

例3.(1)(2012高考真题重庆理2)不等式

01

21

≤+-x x 的解集为( ) A.??? ??-

1,21 B.??????-1,21 C.[)+∞???? ??-∞-,121. D.[)+∞???? ?

?

-∞-,121, 对

解析:A ;原不等式等价于0)12)(1(<+-x x 或01=-x ,即12

1

<<-x 或1=x ,所以不等式的解为12

1

≤<-

x ,选A.

(2)(2011江苏14)设集合},,)2(2

|),{(222R y x m y x m

y x A ∈≤+-≤=, },,122|),{(R y x m y x m y x B ∈+≤+≤=, 若,φ≠?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2)解析:当0m ≤时,集合A 是以(2,0)为圆心,以m 为半径的圆,集合B 是在两条平行线之间;

(1022

m m +=-+> ,因为,φ≠?

B A 此时无解;当0m >时,集

合A 是以(2,0

m 为半径的圆环,集合B 是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必有

m

112m ∴

≤≤.又因为2m 1

,122

m m ≤∴≤≤。 【温馨提示】本题是较为典型的恒成立问题,解决恒成立问题通常可以利用分离变量转

化为最值的方法求解。构造函数解题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巧妙地构造辅助函数,把原来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辅助函数的性质,从而达到解题目的。

(3)(2012高考真题四川理9)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 原料1千克、B 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 、B 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

A 、1800元

B 、2400元

C 、2800元

D 、3100元

解析:C ;设生产x 桶甲产品,y 桶乙产品,总利润为Z ,则约束条件为???????>>≤+≤+0

012

2122y x y x y x ,

目标函数为300400Z x y =+:

可行域为,当目标函数直线经过点M 时z 有最大值,联

立方程组??

?=+=+12

212

2y x y x 得)4,4(M ,代入目标函数得2800=z ,故选C.

评析:将最大值转化为y 轴上的截距,将m 等价为斜率的倒数,数形结合可知答案选C ,本题主要考察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

题型4:三角问题 4.(1)(2012高考真题上海理16)在ABC ?中,若C B A 2

2

2

sin sin sin <+,则AB 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解析:C ;根据正弦定理可知由C B A 2

2

2

sin sin sin <+,可知2

2

2

c b a <+,在三角形

中02cos 2

22<-+=

ab

c b a C ,所以C 为钝角,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选C 。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知识,并突出了边角互化这一转化思想的应用。

(2)(2012高考真题江西理4)若tan θ+

1

tan θ

=4,则sin2θ=( ) A .15 B. 14 C. 13 D. 12

解析:D 由4tan 1tan =+θθ得, 4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22=+=+θθθθθθθθ,即42s i n 2

11

=θ,

所以2

1

2sin =

θ,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以及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体现在三角函数中是切化弦、统一角、统一函数名称、换元等手段处理求值(域)、最值、比较大小等问题。 题型5:数列问题

例5.(2010辽宁理数,16)已知数列{}n a 满足1133,2,n n a a a n +=-=则

n

a n

的最小值

为__________.

【答案】

21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以及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函数

单调性,考查了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a 1=2[1+2+…(n -1)]+33=33+n 2

-n

所以

33

1n a n n n

=+-

设()f n =331n n +-,令()f n =233

10n

-+>,则()f n 在)+∞上是单调递增,

在上是递减的,因为n ∈N +,所以当n=5或6时()f n 有最小值。

又因为

55355a =,66321662a ==,所以,n a n

的最小值为621

62a =

. 点评: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动态的函数观点是解决数列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列的项可看作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函数。

如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a n =+1()()n d dn a d -=+-11,前n 项的和公式

S na n n d d n a d

n n =+

-=+-1211222

()()。当d ≠0时,可以看作自变量n 的一次和二次函数。因此利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研究数列问题不仅能加深对数列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增强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的意识。

题型6:立体几何问题

例6.(1)如果,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BC,PA=BC=l ,PA ,BC 的公垂线ED=h .求证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

16

V l h =

。 分析:如视P 为顶点,△ABC 为底面,则无论是S △ABC 以及高h 都不好求.如果观察图形,换个角度看问题,创造条件去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则可走出困境.

解析:如图,连结EB ,EC ,由PA⊥BC,PA⊥ED,ED∩BC=E,可得PA⊥面ECD .这样,截面ECD 将原三棱锥切割成两个分别以ECD 为底面,以PE 、AE 为高的小三棱锥,而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相加等于PE+AE=PA=l ,所以

V P -ABC =V P -ECD +V A -ECD =

13S △ECD ?AE+13S △ECD ?PE=1

3

S △ECD ?PA =13?12BC·ED·PA=2

16

V l h =。 点评:辅助截面ECD 的添设使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迎刃而解。

(2)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S 在底面上的射影N 位于底面的高CD 上,M 是侧棱SC 上的一点,使截面MAB 与底面所成角等于∠NSC 。求证:SC 垂直于截面MAB 。(83年全国高考)

分析:由三垂线定理容易证明SC ⊥AB ,再在平面SDNC 中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证明SC ⊥DM 。 证明:由已知可得:SN ⊥底面ABC ,AB ⊥CD ,CD 是斜线SC 在底面AB 的射影, ∴ AB ⊥SC 。

∵ AB ⊥SC 、AB ⊥CD

∴ AB⊥平面SDNC

∴∠MDC就是截面MAB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由已知得∠MDC=∠NSC

又∵∠DCM=∠SCN

∴△DCM≌△SCM

∴∠DMC=∠SNC=Rt∠

即 SC⊥DM

所以SC⊥截面MAB。

点评:立体几何中有些问题的证明,可以转化为平面几何证明来解决,即考虑在一个平面上的证明时运用平面几何知识。

题型7:解析几何问题

例7.(1)设x、y∈R且3x2+2y2=6x,求x2+y2的范围。

分析:设k=x2+y2,再代入消去y,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时求参数k范围的问题。其中要注意隐含条件,即x的范围。

解析:由6x-3x2=2y2≥0得0≤x≤2。

设k=x2+y2,则y2=k-x2,代入已知等式得:x2-6x+2k=0 ,

即k=-1

2

x2+3x,其对称轴为x=3。

由0≤x≤2得k∈[0,4]。

所以x2+y2的范围是:0≤x2+y2≤4。

另解:数形结合法(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由3x2+2y2=6x得(x-1)2+y2

3

2

=1,即表示如图所示椭圆,其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

x2+y2的范围就是椭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最小值是0,距离最大的点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椭圆相切的切点。设圆方程为x2+y2=k,代入椭圆中消y得x2-6x +2k=0。由判别式△=36-8k=0得k=4,所以x2+y2的范围是:0≤x2+y2≤4。

再解:三角换元法,对已知式和待求式都可以进行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问题):

由3x2+2y2=6x得(x-1)2+y2

3

2

=1,设

x

y

-=

=

?

?

?

?

?

1

6

2

cos

sin

α

α

,则

x2+y2=1+2cosα+cos2α+3

2

sin2α=1+

3

2

+2cosα-

1

2

cos2α

=-

12cos 2α+2cos α+5

2

∈[0,4] 所以x 2+y 2的范围是:0≤x 2+y 2≤4。

点评: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实现了多种角度的转化,联系了多个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此题还可以利用均值换元法进行解答。各种方法的运用,分别将代数问题转化为了其它问题,属于问题转换题型。

(2)(2012高考真题辽宁理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C) |a |=|b | (D)a +b =a -b 解析:B ;法一、由|a +b |=|a -b |,平方可得a ?b =0, 所以a ⊥b ,故选B

法二、根据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 +b |与|a -b |分别为以向量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因为|a +b |=|a -b |,所以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几何意义以及向量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解析一是利用向量的运算来解,解析二是利用了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来解。这种通过特殊值确定一般性结果的思路还有很多,如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过定点问题,定值问题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

题型8:具体、抽象问题

例8.(2004浙江卷(理)第12题):若f (x )和g (x )都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函数,且方程x -f [g (x )]=0有实数解,则g [f (x )]不可能是( ) (A )x 2

+x -

51 (B ) x 2+x +51 (C )x 2-51 (D )x 2

+5

1 分析:本题直接解不容易,不妨令f (x )=x ,则f [g (x )]=g (x ),g [f (x )]=g

(x ),x -f [g (x )]=0有实数解即x -g (x )=0有实数解。这样很明显得出结论,B 使x -g (x )=0没有实数解,选B

这种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非常轻松,象这样常见抽象函数式还有一次函数型f (x +y )=f (x )+f (y )+m ,对数函数型f (xy )=f (x )+f (y ),幂函数型f (xy )=f (x )f (y )。

点评: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是在数学解题中常有的化归途径,它是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再认识,在抽象语言与具体事物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抽象向具体的化归。

题型9:正难则反转化问题

例9.(2011山东理20)等比数列{}n a 中,123,,a a a 分别是下表第一、二、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123,,a a a 中的任何两个数不在下表的同一列.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n b 满足:(1)ln 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2n 项和2n S . 【解析】(Ⅰ)当13

a =时,不合题意;当

12

a =时,当且仅当

236,18

a a ==时,符合题

意;当

110

a =时,不合题意。

由题意知1232,6,18a a a ===,因为{}n a 是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3,所以数列{}n a 的通

项公式1

23n n a -=?.

(Ⅱ)因为(1)ln n n n b a a =+-=1

23n -?+1(1)ln 23n --?, 所以12n n S b b b =+++=

1212()(ln ln ln )

n n a a a a a a +++-++

=

2(13)13

n ---

12ln n

a a a =

31

n --

121ln(21333)n n -????

?=

31

n

--(1)2

ln(23

)

n n n

-?,所以

2n S =231n

--2(21)

22

ln(23

)n n n

-?=91n --22ln 2(2)ln 3n n n --。

点评:一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条件出发,正面考虑较难较繁,不妨调整思考方向,从问题的结论入手,或从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反面入手进行思考,迂回地得到解题思路,这叫做“正难则反”。“正难则反”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灵活用之,能使许多难题、趣题和生活中的问题获得巧解。 题型10:实际应用问题

例10.把一块钢板冲成上面是半圆形,下面是矩形的零件,其周长是P ,怎样设计才能使冲成的零件面积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面积。

分析:这个实际问题可以转化成一个函数的最值问题来解决。

解析:如图,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则半圆的周长为

2

x

π

矩形的另一边长为)2(21x x P AB π-

-==4

)2(2x

P +-π

设零件的面积为S ,则 S=

?21?+x x 24π4)2(2x P +-π=x P x 2

842++-π ∵a <0 ∴当422+=

-=πP a b x 时,S 有最大值,这时AB=4

+πP

∴当矩形的两邻边AB 与BC 之比为1︰2时,S max =π

282

+P 。

点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结果解释最终的实际问题。 【方法技巧】

1.熟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机敏细微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的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去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金钥匙。

2.为了实施有效的化归,既可以变更问题的条件,也可以变更问题的结论,既可以变换问题的内部结构,又可以变换问题的外部形式,既可以从代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又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3.注意紧盯化归目标,保证化归的有效性、规范性

化归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应包括化归的对象、化归的目标、以及化归的方法、途径三个要素。因此,化归思想方法的实施应有明确的对象、设计好目标、选择好方法,而设计目标是问题的关键。设计化归目标时,总是以课本中那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在应用上已形成固定的问题(通常称为规范性问题)为依据,而把要解决的问题化归为成规律问题(即问题的规范化)。化归能不能如期完成,与化归方法的选择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化归目标的设计与化归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始终紧紧盯住化归的目标,即应该始终考虑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达到解原问题的目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实施的化归才是卓有成效的,盲目地选择化归的方向与方法必将走入死胡同。

4.注意化归的等价性,确保逻辑上的正确 化归包括等价化归和非等价化归,等价化归后的新问题与原问题实质是一样的,不等价化归则部分地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高中数学中的化归大多要求等价化归,等价化归要求转化过程中的前因后果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以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为原题的结果。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注意化归的等价性,就会犯不合实际或偷换论题、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错误。例如在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原题中数量的实际意义,在经过数学变换后,应将所得的结果按实际意义检验;解方程或不等式时应注意变换的同解性是否仍然保持。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而是在多方领悟、反复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化归也不例外。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根据问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利用动态的思维,多方式、多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反复渗透,要善于反思解题过程,倒摄解题思维,回味解题中所使用的思想,去寻求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化归途径和方法。正如笛卡尔所说的:走过两遍的路就是方法。 【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已知向量a =(2,1),a ·b =10,|a +b |=52,则|b |=________. 2.函数f (x )=x +1-x 的值域为________.

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前n 项和为S n ,若数列{a n +1}成等差数列,则S n =________.

4.在各棱长都等于1的正四面体OABC 中,若点P 满足OP →=xOA →+yOB →+zOC →

(x +y +z =1),则|OP →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

5.已知函数f (x )=-sin 2

x +sin x +a ,若1≤f (x )≤174对一切x ∈R 都成立,则参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6.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

-p +1在区间[-1,1]内至少有一个值c ,使

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7.已知数列{a n }对任意的p ,q ∈N *

满足a p +q =a p +a q 且a 2=-6,那么a 10=________. 8.已知函数f (x )=(4a -3)x +b -2a ,x ∈[0,1],若f (x )≤2恒成立,则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9.已知a 1>a 2>a 3>0,则使得(1-a i x )2<1 (i =1,2,3)都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0.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

a 2-a 1

b 2

的值为________.

11.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BC 边上的高为

3a 6,则c b

+b

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2.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x 都有f (x +3)≤f (x )+3和f (x +2)≥f (x )+2,且f (1)=1,则f (2 012)=________.

二、解答题

1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单调增函数,若f (1-ax -x 2

)≤f (2-a )对任意a ∈[-1,1]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

14.已知非空集合A ={x |x 2

-4mx +2m +6=0,x ∈R },若A ∩R -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R -

表示负实数集).

15.已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且f (x )在[0,+∞)上是增函数,当0≤θ≤

π2时,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m ,使f (cos 2θ-3)+f (4m -2m cos θ)>f (0)对所有的θ∈??????0,π2均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条件的实数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 2.[1,2] 3.na 4.

63

5.3≤a ≤4 6.?

????-3,32 7.-30 8.174 9.(0,2a 1) 10. 1

2 11.4 12.2 012

13.解 ∵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由f (1-ax -x 2

)≤f (2-a ) 可得1-ax -x 2

≤2-a ,a ∈[-1,1]. ∴a (x -1)+x 2+1≥0,对a ∈[-1,1]恒成立. 令g (a )=(x -1)a +x 2

+1.

则当且仅当g (-1)=x 2

-x +2≥0,g (1)=x 2

+x ≥0, 解之,得x ≥0或x ≤-1.

故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x ≤-1或x ≥0.

14.解 设全集U ={m |Δ=16m 2

-8m -24≥0}=??????m |m ≤-1或m ≥32.

方程x 2

-4mx +2m +6=0的两根均非负的充要条件是?????

m ∈U ,4m ≥0,

2m +6≥0,

可得m ≥3

2

.

∴A ∩R -

=?时,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m |m ≥32.

∴A ∩R -

≠?时,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m |m ≤-1}.

15.解 因为f (x )在R 上为奇函数,又在[0,+∞)上是增函数,故f (x )在R 上为增函数,且f (0)=0.

由题设条件可得,

f (cos 2θ-3)+f (4m -2m cos θ)>0.

又由f (x )为奇函数,可得f (cos 2θ-3)>f (2m cos θ-4m ). ∵f (x )在R 上为增函数, ∴cos 2θ-3>2m cos θ-4m ,

即cos 2

θ-m cos θ+2m -2>0.

令cos θ=t ,∵0≤θ≤π

2,∴0≤t ≤1.

于是问题转化为对一切0≤t ≤1, 不等式t 2-mt +2m -2>0恒成立.

∴t 2

-2>m (t -2),即m >t 2-2t -2

恒成立.

又∵t 2-2t -2=(t -2)+2t -2+4≤4-22,

∴m >4-22,

∴存在实数m 满足题设的条件,且m >4-2 2.

2018年高三数学(理科)二轮复习完整版【精品推荐】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阶段,时间为3月10——4月30日。 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5月1日——5月25日。 3.最后阶段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时间为5月25日——6月6日。 三、怎样上好第二轮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因此,每位教师要研究2009-2010湖南对口高考试题. 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1.形式及内容:分专题的形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八个专题。 (1)集合、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3)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 (6)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 (7)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复数。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 ((9)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此专题中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重点。 (二)、做到四个转变。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知识的强化与巩固阶段,时间为3月1日—3月27日。 2:第二阶段是对于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能力的训练,时间为3月28日—4月 16日。 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 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 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 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 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 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 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 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 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 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 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 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案一体化:函数的性质及应用(2)

专题1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2) 高考趋势 1.函数历来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不仅适合单独命题,而且可以综合运用于其它内容.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最重要内容,它既是工具,又是方法和思想.在江苏高考文理共用卷中,函数小题(不含三角函数)占较大的比重,其中江苏08年为3题,07年为4题. 2.函数的图像往往融合于其他问题中,而此时函数的图像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粗略估计函数的一些性质。另外,函数的图像本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些高考时常出现。图像的变换则是认识函数之间关系的一个载体,这在高考中也常出现。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洞察所涉及到的函数的性质。在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图象、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方面进行考察。在上述性质中,知道信息越多,则解决问题越容易。 考点展示 1.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 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 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B 2. 函数x y 1=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函数图像的解析式是 21 +=x y 3. 函数 )(x f 的图像与函数2)1(2---=x y 的图像关于 x 轴对称,则函数 )(x f 的解析式是 2)1(2+-x 4. 方程22 3x x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2 5. 函数)1(x f y +=的图像与)1(x f y -=的图像关于 x=0 对称 函数图象对称问题是函数部分的 一个重要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同一个函数图象自身的对称性;一类是两个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 定理1 若函数y=f(x) 对定义域中任意x 均有f(a+x)=f(b-x),则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 对称。 定理2 函数()y f a x ω=+与函数()y f a x ω=-的图象关于直线2b a x ω -=对称 特殊地,函数y=f(a+x)与函数y=f(b-x)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6. 函数2 1()2 f x x x =-+定义域为[]n m ,,值域为[]n m 2,2,m n <,则m n += -2 样题剖析 例1. 已知R 上的奇函数)(x f 在),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且2)3(=f ,若函数)(x f 的图像向右 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函数)(x g 的图像,试解不等式: 02 )(2 )(>+-x g x g ),4()2,(+∞--∞ 变式: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f (2)=0,则使得f (x )<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2,2) . 例2. 已知函数x b b ax x f 22242)(-+-=,R b a a x x g ∈---=,,)(1)(2 其中 (1) 当b=0时,若)(x f 在),2[+∞上单调递增,求a 的取值范围;1≥a (2)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实数对),(b a :当a 为整数时,存在0x ,使得)(0x f 是)(x f 的最大值, )(0x g 是)(x g 的最小值。 (2224b b a -+=2)1(5--=b ,502≤

高中数学导学案 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探索研究]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放投影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寸期).例如,按活期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大都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所以制订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根据本学期的复习任务,将本学期的备考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从2018年2月22日~2018年4月30日完成以主干知识为主的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选择填空演练):从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20日完成以选择填空为主的专项训练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从2018年5月~2018年5月26完成以训练能力为主的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自由复习和强化训练):从2018年5月27日~2018年6月6日。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 (一)目标与任务: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题型,培养能力。 根据高考试卷中解答题的设置规律,本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知识专题: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

求数列通项专题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假如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为自己内心感到富足,这是肯定的. 求数列通项专题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海南华侨中学邓建书 课题名称 求数列通项(高三数学第二阶段复习总第1课时) 科目 高三数学 年级 高三(5)班 教学时间 2009年4月10日 学习者分析 数列通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让他们掌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化归思想、应用意识. 2.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研究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 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教学法------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2. 讲练结合-----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三、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 2. 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 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2.难点:(1)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2)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公式时注意检验第一项(首项)是否满足 若不满足必须写成分段函数形式;若满足

则应统一成一个式子. 教学资源 多媒体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复习导入 第一组问题: 数列满足下列条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由递推关系知道已知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即可用公式求出通项 第二组问题:[学生讨论变式] 数列满足下列条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解题方法:观察递推关系的结构特征 可以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出通项 (3) 解题方法:观察递推关系的结构特征 联想到"?=?)" 可以构造一个新的等比数列 从而间接求出通项 教学活动2 变式探究 变式1:数列中 求 思路:设 由待定系数法解出常数

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议

2019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 议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为什么要进行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就是高考数学复习通常要分三轮(有的还是分四轮)完成,对于第二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 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参考。第一个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第二个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然后做到尽量不遗漏知识,因为这也是作为我们二轮三轮复习的基础。 对于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我们学校此阶段的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就大多数同学而言,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数学思想、知识规律、方法

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对于课堂听讲并适当作笔记,课外训练、自主领悟并总结等都有较高要求,有“二轮看水平”的说法!是最“实际”的一个阶段。 要求学生就是“四个看与四个度”:一看对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的作答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把握了考试要求的“度”--《考试说明》中“了解、理解、掌握”三个递进的层次,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看在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把握好听、记、练的“度”;三看知识的串连、练习的针对性是否强,能否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板块填补起来,杂乱的方法梳理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控制好试题难易的“度”;四看练习或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哪些内容应稍微拔高,哪些内容只需不降低,主次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适时反馈的“度”。在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有40天左右时间(我们学校是3月中旬到4月底)。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复习呢?现结合我最近的学习及多年的做法谈下面几点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的工作计划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的工作计划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的工作计划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及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轮复习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为了提高二轮复习的效果,现结合高三数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际,制定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完善强化知识体系,增强题目的综合性,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讲就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二、复习安排 根据本学期的复习任务,将本学期的备考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从20XX年2月17日~20XX年4月27日完成以主干知识为主的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综合演练):从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18日完成以训练能力为主的综合训练; 第三阶段(自由复习):从20XX年5月-----日~20XX年5月----日完成以自我完善为主的自主复习; 第四阶段(强化训练):从20XX年5月-----日~20XX年6月03日。

三、备考策略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备考策略(从20XX年2月17日~20XX年4月27日) (一)目标与任务: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题型,培养能力。 根据高考试卷中解答题的设置规律,本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知识专题: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

2018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宾阳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 为使二轮复习有序进行,使我们的复习工作卓有成效并最终赢得胜利,在校、年级领导指导下,结合年级2018届高考备考整体方案的基础上,经数学基组研究,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成员: 韦胜华(基组长)、黎锦勇、文育球、韦振、施平凡、候微、张善军、蓝文斌、陈卫庆、黄凤宾、李雪凤、韦衍凤、梁建祥、卢焕荣、黄恩端、林祟标。 本届高三学生由于高一、高二赶课较快,训练量较少,所以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的五大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都较差,处理常规问题的通解通法未能落实到位,常见的数学思想还未形成。 二、努力目标及指导思想: 1、承上启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应用。 2、强化基础夯实,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各个击破,综合提高。 三、时间安排:2018年1月下旬至4月中旬。 四、方法与措施: (一)重视《考试大纲》(以2018年为准)与《考试说明》(参照2017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这两本书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回答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 (二)重视课本的示范作用,虽然2018年高考是全新的命题模式,但教材的示范作用绝不能低估。 (三)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题的主体。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复习,只有这样,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注重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注重数学新题型的练习。以高考试题为代表,构建新题型。 宾阳中学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第1页(共2页)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数列》

数列(第二轮复习) 1.等差(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比)数列. 2.通项公式 等差 a n =a 1+(n-1)d ,等比a n =a 1q n -1 3.等差(比)中项 如果在a 、b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差(比)数列,则A 叫a 、b 的等差(比)中项.A =(a+b)/2或A =±ab 4.重要性质: m+n=p+q ? a m ·a n =a p ·a q (等比数列)a m +a n =a p +a q (等差数列) (m 、n 、p 、q ∈N*) 特别地 m+n=2p ? a m +a n =2a p (等差数列) a m ·a n =a p 2 (等比数列) 5.等差数列前n 项和 等比数列前n 项和 6.如果某个数列前n 项和为Sn ,则 7.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 (1)若a1>0,d <0,则S n 有最大值,n 可由 ???≥≥+0a 0a 1 n n (2)若a1<0,d >0,则S n 有最小值,n 可由 ???≤≤+0a 0a 1 n n 8.求数列的前n 项和S n ,重点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 n },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和与倒着写和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2).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乘积组成,此时求和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3).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把数列的项“集”在一块重新组合,或把整个数列分成两部分,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分组转化法. (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 ()()???≥-==-2111n S S n S a n n n ()()d n n na n a a S n n 2 1211-+=+=()() ()?????≠--==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07T15:44:14.26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5月上作者:闵呈玉 [导读] 为了让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日趋完善,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有必要讨论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更加广泛深入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让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日趋完善,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有必要讨论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问题;对策 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是目前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特点是以“导”为主,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也已经应用于我国较多的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尝试着实行导学案教学,自感收获颇丰,下面就导学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实施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问题 在编写导学案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各个班学生的层次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班上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在“必做题”和“选做题”上要大做文章,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有收获。但我们在这一块做的不是很好,没有真正区分开,在题量上课时过多,题型偏难,导致普通班学生在使用上丢弃很多,浪费资源,效果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的设计欠针对性 很多导学案把教材上的例题放到学案上,有的学生在导学时,不独立思考,直接照本抄,这样,学案的实效性不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编写设计,但我们编写的部分导学案忽略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点儿,把它设计成教师自己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没有立足于学生,没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虑,来帮助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教师要明确教学要点以及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在此基础上创设出质量更高的导学案,并且深化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领会。不少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都不够细致,随便选取几个随处可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导学案的设计更具针对性。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那些真正能够锻炼学生思维与知识掌握的问题,这样的学案导学才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 (2)导学案不能及时收交批阅 学生前天预习,第二天就立刻有课,不能及时收上来批阅,以致不能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上不能针对性地讲解。 (3)导学案中习题不能做到精选 主要是容量过大,一天六七门课都要求头天预习完成导学案,这就需要导学案简单易懂紧扣课本,半小时完成一份导学案最佳。所以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内容不宜过多。 2.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大多数高中学生由于在初中学习时是依靠教师的密集型知识讲授,并且通过课后的反复练习来将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但是在进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的密度进一步增大,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数学的教材也相应地变得复杂很多,因此教师为了进行较好地教学,开始使用导学案模式来进行教学。但是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不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在进行导学案使用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课前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地通过导学案进行导学,这样就不能按时完成导学案;(2)大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的问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问同学和教师; (3)学生不爱回答问题,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4)学案设计的题目,部分学生不去思考,不主动与别人合作学习,只是坐等别人做完后抄袭、应付检查;(5)利用导学案组织教学时,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回答、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6)由于部分学生的导学案是抄别人的,回答问题时只是把答案念出来,说不出理由;(7)课上展示交流时,学生分析问题模糊,语言表达不清,声音不够响亮;(8)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讲,难的题目都不讲;(9)回答问题不积极,会的学生不想发言,不会的学生通过读答案反而积极发言;(10)在小组合作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导学案的使用与课堂小组合作密切相关的。但各班小组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组过大;不能做到优势互补;小组管理流于形式;小组内责任不明确;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实质的理解不到位等。小组活动上存在的问题:小组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不恰当。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力度不够;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等。 二、针对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对策 导学案编写应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量,为了确保导学案编写质量,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是任务分配,备课组长按课时合理分配教师编写导学案课时内容及课时数。第二步,是内容编写,教师独立编写导学案初稿。第三步,是集体讨论,备课组讨论教师编写的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内容。第四步,是内容修改,编写教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并再次征询同组教师意见。最后,是学案定稿,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结果最后定稿,上传备课组长排版打印分发使用。由于导学案的定稿经过了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所以有的教师就认为已经“集思广益”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不是使用自己负责编写的学案时也不再认真单独备课,而是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导学案。但是各个班级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完全以学案为唯一抓手,搞“一刀切”,把一张导学案当成“放之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大都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所以制订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根据本学期的复习任务,将本学期的备考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从2018年2月22日~2018年4月30日完成以主干知识为主的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选择填空演练):从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20日完成以选择填空为主的专项训练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从2018年5月~2018年5月26完成以训练能力为主的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自由复习和强化训练):从2018年5月27日~2018年6月6日。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 (一)目标与任务: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题型,培养能力。 根据高考试卷中解答题的设置规律,本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知识专题: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角变换的渗透和导数工具的使用。我们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兼顾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推理、运算变形能力的训练。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四种方法

2019年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四种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有着积极地作用,以下是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四种方法,请大家参考。 一、分类记忆法 遇到数学公式较多,一时难于记忆时,可以将这些公式适当分组。例如求导公式有18个,就可以分成四组来记:(1)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2个);(2)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导数(4个); (3)三角函数的导数(6个);(4)反三角函数的导数(6个)。求导法则有7个,可分为两组来记:(1)和、差、积、商复合函数的导数(4个);(2)反函数、隐函数、幂指数函数的导数(3个)。 二、推理记忆法 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比较明显,要记住这些知识,只需记忆一个,而其余可利用推理得到,这种记忆称为推理记忆。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只要记住它的定义,由定义推理得它的任一对角线把它平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继而又推得它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相邻角互补,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 三、标志记忆法 在学习某一章节知识时,先看一遍,对于重要部分用彩笔在下面画上波浪线,再记忆时,就不需要将整个章节的内容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看了,只要看划重点的地方并在它的启示下就能记住本章节主要内容,这种记忆称为标志记忆。

四、回想记忆法 在重复记忆某一章节的知识时,不看具体内容,而是通过大脑回想达到重复记忆的目的,这种记忆称为回想记忆。在实际记忆时,回想记忆法与标志记忆法是配合使用的。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以上的2019年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四种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技巧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技巧 有人说高三数学是一只拦路虎,拦着我们通向大学的校门,上课听不懂,课下不会做,很 多同学在数学上面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却甚微,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就能轻而易 举地打掉这只拦路虎 一、学习《考纲》,研究高考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考纲》与《考试说明》,并通过备课组活动交流学 习心得与认识,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每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 讲深讲透,讲得到位。注重备课组活动与师徒挂钩,要求每周集体备课一次,由老教师主讲,把本周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进行解读,同时开展学习活动。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其特点是:稳以基础为主体,变以选拔为导向,增大思维量,减少运算量,倡导理性思维,能力寓“灵活”之中。鉴于此,复习安排 要做到“三个加强三个突出”: 1 .加强客观题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高考采取了客观题选择与填空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做法,这就需要第二轮复习要在“速度”与“准确率”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平时讲评中要不断强化选择题的解法,如特值法、数形结合等,另一方面要定时 定量进行训练,可以在第二轮复习中每周安排一节课训练或每节课先安排十分钟训练,也 可在第三轮回归基础时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让较好的同学都能在40分钟以内完成十道选择题和四道填空题,并且失误控制在两题之内。 2 .加强思维训练,规范答题过程 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每一次测试,通过严格训练让学生过好四关,形成良好 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做到卷面规范、清楚,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哪四关呢?一是审 题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题,找出关键句,发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二是运算关,准字当先,争取既快又准,为此,平时让同学们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是 非常必要的;三是书写关,要一步一步答题,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要组织学生学习高 考评分标准,让学生学会踩得分点,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四是题 后反思关,做题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胜多,贵在反思,形成题后三思:一思知识提取 是否熟练?二思方法运用是否熟练?三思自己的弱点何在?熟练的前提是练熟,能力的提高 在于反思。要求每位学生准备错题集,注明错误原因与反思心得,时常翻阅。 3 .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

[精品]新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优质课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 高考要求 概率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新增的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重难点归纳 本章内容分为概率初步和随机变量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独立重复实验第二部分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涉及的思维方法观察与试验、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主要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有一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率数如下 [10,15]4 [30,35)9 [15,20)5 [35,40)8 [20,25)10 [40,45)3 [25,30)11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含累积频率);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的画法

知识依托频率、累积频率的概念以及频率分布表、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分布图的画法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时,计算容易出现失误,且要注意频率分布与累积频率分布的区别 技巧与方法本题关键在于掌握三种表格的区别与联系 解 (1)由所给数据,计算得如下频率分布表 数据段频数频率累积频率 [10,15) 4 0.08 0.08 [15,20) 5 0.10 0.18 [20,25)10 0.20 0.38 [25,30)11 0.22 0.60 [30,35)9 0.18 0.78 [35,40)8 0.16 0.94 [40,45) 3 0.06 1 总计50 1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累积频率分布图如下

人教版高中数学《圆的一般方程》教案导学案

圆的一般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能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心的坐标和半径;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使学生掌握通过配方求圆心和半径的方法,熟练地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法,熟练地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培养学生用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待定系数法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重点:(1)能用配方法,由圆的一般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2)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 (解决办法:(1)要求学生不要死记配方结果,而要熟练掌握通过配方求圆心和半径的方法;(2)加强这方面题型训练.) 2.难点: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并加以记忆.) 3.疑点:圆的一般方程中要加限制条件D2+E2-4F> 0. (解决办法:通过对方程配方分三种讨论易得限制条件.) 三、活动设计 讲授、提问、归纳、演板、小结、再讲授、再演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讨论了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现将展开可得x2+y2- 2ax-2by+a 2+b2-r2=0 .可见,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 x2+y2+Dx+Ey+F=0.请大家思考一下:形如x2+y2+Dx+Ey+F=0的方程的曲线是不是圆?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复习引出课题为“圆的一般方程” ( 二) 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1.分析方程x3+y2+Dx+Ey+F=0表示的轨迹 将方程x2+y2+Dx+Ey+F=0左边配方得: (1) (1) 当D2+E2-4F>0 时,方程(1) 与标准方程比较,可以看出方程半径的圆; (3) 当D2+E2-4F<0 时,方程x2+y2+Dx+Ey+F=0没有实数解,因而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x2+y2+Dx+Ey+F=0的轨迹分别是圆、 法. 2.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当D2+E2-4F> 0 时,方程x2+y2+Dx+Ey+F=0称为圆的一般方程. ( 三) 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问题:问题:比较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y+Cy2+Dx+Ey+F=.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