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一、发展史
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3.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4.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①列证最详,论治最精;②重视脾胃;③重视外治法和外科手术。
(2)全生派: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
①倡外科阴阳辩证,阴疽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③创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等。
(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
①三焦辩证运用于外科疮疡:上部因风温风热;中部因气郁火郁;下部因湿火湿热。②外疡实从内出论。③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
名解
脱疽: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分外痈、内痈两大类。
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分有头疽和无头疽。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的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发: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有头疽: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丹毒:患者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螯生物。
癣:是发生在皮肤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表真菌性皮肤病。
湿疮: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隐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白疕: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而得名。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或增生的结缔组织。
疮疡:广义:是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是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锁肛痔: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锁肛痔。
肛裂: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肛裂

一,外科的病因病机
病因:(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情志内伤:病位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
(3)饮食不节:湿热火毒内生
(4)外来伤害:跌打损伤、沸水、火焰、冷冻。
(5)劳伤虚损
(6)感受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毒、

药毒、食物毒、疫毒
(7)
,痰饮瘀血
病机:1,邪正盛衰;2气血凝滞;3经络阻塞;4脏腑失和
二,有头疽的临床特点
1,①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锨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四周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如莲、蓬蜂窝状,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②,流注漫目疼痛,皮肤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次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
三,皮肤病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根据皮损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急性阶段:无渗液——洗剂、粉剂、乳剂;亚急性阶段——油剂为宜;慢性阶段——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儿童、女性及面部、阴部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急性——温和安抚;顽固性——刺激性强、浓度较高。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及时处理。
(6)外用软膏时需注意——需要用棉花蘸上石蜡油揩去上一次涂药,再涂药
四.内痔分期及临床表现。
I期:痔核较小,不脱出,以便血为主。
Ⅱ期:痔核较大,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大便或多或少。
Ⅲ期:痔核更大,大便时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一般不出血,一旦出血则呈喷射状,痔核脱出后如不尽快还纳,则易嵌顿而绞窄肿胀,糜烂坏死。
五,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尿道内灼热不适或排尿不净之感,有的在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自尿道滴出少量乳白色的前列腺液。多数患者可伴有腰骶,腰股沟,下腹及会阴部等处坠涨隐痛,有时可牵扯到耻骨,阴茎,睾丸及服内侧,部分患者因病程较长,可出现阳痿,早泄,遗精或射精痛等,或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
六,简述中医外科疾病中痈的临床特点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特点: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气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
七,肛裂的临床表现
1,疼痛:周期样疼痛
2,出血:大便时出血,量不多,鲜红色,有时染红便纸。
3,便秘:病人多数为习惯性便秘
八,简述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
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痛随情绪的波动而变化,痛甚者不可触碰,行动或活动时也有乳痛,乳痛主要以乳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有些患者可

伴乳头疼痛和作痒,乳房肿块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大多
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硬韧,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
九.乳腺增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证型 症状 治法 代表方
肝郁痰凝证 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苔薄黄,脉弦滑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蒌贝散
冲任失调证 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苔白,脉沉细 调摄冲任 二仙汤合四物汤
病案
痈内治法①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有头疽
①火毒凝结证: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热壅滞证: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阴虚火炽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
④气虚毒滞证: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乳痈
病因病机: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
乳痈治疗当以消为贵。郁滞者以通为主,成脓者以彻底排脓为要。
①气滞热壅证: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郁积成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苔薄,脉数
②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乳房肿痛,皮肤掀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③正虚毒恋证: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晰,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舌淡,苔薄,脉无力

牛皮癣(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
①肝郁化火证: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风湿蕴肤证: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
③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熄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1)内治(多适用于Ⅰ、Ⅱ度内痔,或内痔嵌顿有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或内痔兼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不宜手术治疗者。)
①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加减。
④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加减
脱疽
①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
②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加减。
④热毒伤阴证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加减。
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煎加减。
慢性前列腺
炎[主张综合治疗,注意调护。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抓住肾虚(本)、湿热(标)、瘀滞(变)三个基本病理环节。]
①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气滞血瘀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前列腺汤加减。
③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④肾阳虚损证:补肾助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烧伤面积计算法
①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积
②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何谓顺证和逆证,如何辨别疮疡的顺证和逆证?
(1)顺证: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逆证: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
(2)顺证: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逆证:初起疮顶乎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