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心理学案例分析

交通安全心理学案例分析
交通安全心理学案例分析

交通安全心理学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模块一:疲劳驾驶

案例一: 2011年 2月6日晚8时30分,从广东往重庆的粤JS9830小型客车在南丹县国道210线上,与对面驶来的贵AT0888大型普通客车剧烈碰撞,造成小客车上乘客5人死亡、2人受伤。该事故经南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调查认定:小客车未按照交通信号通行,越线占道行驶,且驾驶员疲劳驾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大客车驾驶员遇雨雾天气时,未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负次要责任。

案例二: 2011年11月29日,G65线包茂高速公路上行线发生一起五车连撞的道路交通事故,幸无人员受伤。但连撞事故致使该段行车道暂时封闭,五辆车不同程度受损。据悉,重型半挂车赣L2***7驾驶员谢某因未与前方保持必要的安全车距,长时间开车,视觉疲劳酿成事故致使五车连撞,造成交通暂时性堵塞,负事故全部责任。

案例三: 2010年8月23日上午9时40分,高速交警总队郑州巩义大队接到报警称:在连霍高速公路617KM南半幅发生翻车事故,一辆满载牛奶的半挂车翻在了高速公路下面。该车司机刘某由于过度疲劳驾驶致使车辆撞上护栏后侧翻,车辆翻下高速时,刘某尚未完全清醒。

案例四: 2010年10月1日早上7点50分左右,在京津高速108公里处,12辆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多人受伤,京津高速为此堵车近一个小时。事故发生原因除了当天早

上有薄雾之外,疑有司机连夜赶路导致疲劳驾驶。据120急救人员介绍,“十一”

黄金周前五天,车祸成为呼叫120的“最大户”,日均近40起车祸,比平日车祸量多出近三成,市内、国道、高速均有发生,其中,大部分车祸的原因都是司机疲劳

驾驶。

案例五: 2010年6月16日10时30分,清远市阳山县省道S260线28KM+360M处发生一起大货车与大客车迎面碰撞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28人受伤。

案例六: 2010年7月10日3时10分,京港澳高速公路清远段北行方向2039KM+300M处发生一起拖挂车、小轿车、拖挂车、小型面包车和大型货车等5车连续追尾碰撞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小轿车上6人当场死亡,1人轻伤。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为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

案例七: 2010年7月10日20时30分,惠州市广惠高速公路75KM+100M处发生一起大客车驶出路外翻车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

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为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

案例八: 2011年5月22日,一辆牌照为渝APP769的轿车由重庆往武隆方向行驶,当行驶至包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1711千米+590米处时,其车辆右前部先后与右侧桥栏杆、大湾隧道入口右侧反光交通标志发生接触,造成两人死亡、车辆受损的道路交

通事故。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为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

案例九:2011年9月19日,因连续疲劳驾驶48个小时,31岁的司机李某在工作途中猝死。

李某的父母、妻女一纸诉状将引发死者“过劳死”的雇主、运输公司及送货公司诉至密云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85万余元赔偿金。

案例十:2007年5月7日凌晨在贵州省黔西县境内贵毕公路上一辆从浙江省金华市开来的双层巴士在上坡时冲出左行车道前面的波形防护栏后,翻到斜高137米的路坎下。翻车造成21人死亡25人受伤。当地交警部门调查后得出结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疲劳驾驶。

总结:以上案例均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也随之陡增。为了生活,为了多挣钱,许多以开车谋生的驾驶员往往会没日没夜的开车,从而往往会导致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指由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引起驾驶能力的失调。我想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疲劳的感觉,疲劳会让我们感到没精神,思维混乱、胡思乱想,甚至会心情烦躁,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而心情不好对于驾驶来说绝对是不安全的。疲劳驾驶对行车安全影响极大,它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增长,动作准确度下降、判断失误,致使交通事故增多。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包括生活中的因素、工作中的因素和驾驶员自身条件因素。生活和工作中的因素就是前面所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驾驶员自身条件因素则可以包括身体健康因素和心情,所以,正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更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才能够在驾驶的过程中确保一路顺风

模块二:酒后驾车

案例一: 2011年4月26日9时,家住黑山县某村的江某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酒后驾驶二轮摩托沿一条乡间公路由东向西行驶,在一转弯处与李某驾驶的拖拉机相撞,致江某受伤,搭乘江某摩托车的乘车人战某当场死亡。经法医鉴定战某系严重胸脏器损伤致死。在查处该案件过程中,民警发现此次交通事故,为江某酒后驾驶摩托车违章行驶所致,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拖拉机驾驶人李某无责任。经检测,江某每100克毫升血液中含乙醇23.67毫克。江某不仅因酒驾自己受了轻伤,还被法院以其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案例二: 2011年5月10日18时,家住黑山县某村的于某酒后驾驶一辆假牌二轮摩托车沿C102线由东向西行驶致县城西100米处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一辆厢式货车相撞,于某连人带车被撞出10米之外。经黑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于某系酒后违章行驶,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厢式货车驾驶人王某无责任。经检测于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乙醇102毫克,属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于某伤后被家人送医院救治,7天后伤愈出院。

案例三: 2011年5月21日18时,家住黑山县某村的杨某,酒后驾驶无牌号正三轮摩托车在一条乡村公路上由东向西行驶,由于酒力发作,三轮车驶入右侧路边,与停在此处的一辆货车追尾相撞,杨某与所驾三轮车一起翻滚进路沟之中,致杨某脸部、臂部、腿部多处受伤,幸好只伤及皮肉。案发后,杨某被亲友送医院救治。期间,因杨某涉嫌危险驾驶罪,司法鉴定所对其血液进行了检验,结果杨某每100毫克血

液中含乙醇149毫克,属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辆。

案例四: 2010年7月21日23时许,青海西宁市驾驶员秦某酒后驾驶一辆微型面包车,沿着八一路由西向东行驶至“英汇宾馆”门口处与由南向北横过机动车道的行人朱某相撞,致朱某当场死亡;去年7月22日凌晨1时许,马某醉酒、无机动车驾驶证驾驶微型货车,沿西宁市城北区海湖立交桥上由南向北行驶时,将由西向东横过道路的行人闫某、王某撞倒后逃离现场,致闫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五: 2011年1月13日晚上,海口市滨海大道西延线西海井线51号电杆路段,当事人李某月未取得驾驶证醉酒后(经送检李朝月血样中含有乙醇浓度96mg/100ml),驾驶已报废的假号牌二轮摩托车载胡某均从西往东沿滨海大道行驶;当事人梁某水驾驶琼A17492号重型半挂牵引车载钢筋从东向西沿滨海大道行驶。20时21分两车行至滨海大道西延线西海井线51号电线杆路段,李某月驾驶的摩托车突然碰撞上路中间的隔离墩后摩托车偏向北侧路面,导致摩托车的前部与相对方向梁某水驾驶的牵引车右前部位发生相碰撞后,摩托车连人带车摔倒在北侧的路面上,造成李某月当场死亡,胡某均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及辆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案例六: 2011年1月5日2时10分许,海口市南沙路中石化南航加油站门前,当事人李某醉酒后驾驶琼AW977X号轿车沿南沙路第一车道由南往北方向行驶,行至该路中石化南航加油站门前时,适遇行人吴某兴、梁某清由西往东方向横过道路,李某发现时向右侧躲闪不及,导致该车碰撞到两名行人及由王娟驾驶的琼A46671号轿车(在第二车道内行驶),造成吴某兴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七: 2011年1月18日20时30分,海口市椰海大道海瑞桥西侧,当事人李某召驾驶豫AG959X号重型罐式货车,从滨江路帝景工地出来驶入椰海大道左转弯,适遇吴某发醉酒驾驶琼AA364X号轿车,沿着椰海大道由东往西行驶至此,因李某召在左转弯时未让直行车先行,致使该车左前角与琼AA364X号轿车前部位相碰撞,造成吴某发当场死亡,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案例八: 2010年3月17日21时20分许,海口市长堤路和平桥出口路段,当事人吴某醉酒(113mg/100ml)驾驶琼C3BK9X号小型普通客车沿长堤路由西往东方向行驶在第一车道内,至和平桥出口路段,适遇欧某弟骑自行车同向在第一车道内行驶而至,吴某发现欧某弟时,采取措施不及,导致琼C3BK99号车的前左侧碰撞到欧某弟的自行车右后侧,造成欧某弟摔倒后死亡及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案例九: 2011年1月15日14时50许,海口市云定线6km+500m路段,当事人吴某介未取得驾驶证、酒后驾驶琼CHD61X号两轮摩托车,后载黄某权(两人均未戴头盔),沿云定线由西往东方向行驶,行至该线6km+500m没有中心线路段,因偏占道路几何中心线左侧路面行驶,与相对方向由当事人吴某彪驾驶的琼A2329X号大型普通客车发生相碰撞,造成吴某介、黄某权当场死亡及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案例十: 2010年11月13日3时15分许,当事人肖某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乙醇浓度未123mg/100ml)驾驶琼AW098X号小轿车(副驾驶位上乘坐肖某壮)沿龙华路由西往东方向行驶至龙昆桥交叉路口,由于闯红灯行驶,发现行人吴某在人行横道内

由南往北方向横过道路,肖某芹向左打方向避让的同时,导致该车前保险杆碰撞吴某左侧身体,该车继续往前行驶,再次碰撞相对方向由陈某驾驶的琼A8801X号小轿车,造成吴某当场死亡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

总结:以上案例均为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饮酒会改变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改变驾驶员的体质状态。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人饮酒后酒精会迅速吸收溶于血液并传变全身,产生中枢神经活动迟钝、大脑皮层麻痹、判断力低下、手脚不灵活、心跳加速、操纵失控等反应。驾驶员在饮酒后往往会产生兴奋感,一旦在这个时候驾驶机动车,驾驶员会产生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的感觉,驾驶员的自控能力和反应速率都会降低。酒精就如同麻醉剂一般麻醉驾驶员的大脑,致使在发生交通事故之时还没有发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来防止酒后驾车,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驾驶员和行人惨死在酒后驾车的事故中,从而也折射出驾驶员对法律观念的淡薄,换句话说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酒后不驾车,驾车不喝酒,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地降低,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家人,开始行动吧!

模块三:超速行驶

案例一: 2010年11月17日下午,吴卓驾驶湘B8WZ86小型轿车沿S211线从株洲县渌口镇往株洲市方向行驶,14时33分许,当车行驶至株洲县渌口镇湾塘村路段时,因吴卓驾车超速行驶(该路段限速70km/h,实际车速115km/h),且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导致车辆失去控制而侧滑至道路左侧后冲出路面,在撞倒道路边标牌后车辆翻滚的过程中,湘B8WZ86车又撞压停在道路边湘BD2490二轮摩托车及其驾驶员彭吉荣和站在彭吉荣旁边的袁艳红,造成袁艳红当场死亡、彭吉荣受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湘B8WZ86驾驶员吴卓、乘员陈双两人受伤以及两车严重损坏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案例二: 2005年1月8日凌晨2时27分,一辆载有30名旅客的大客车,由连平县忠信镇往和平县方向行驶,途经连平县绣缎镇与和平县合水收费站交界处(省道S230

线60km+200m处)时,由于客车超速和越线行驶,与相对方向行驶而来的空载大客

车正面相撞,事故造成两车严重损坏,7人当场死亡,3人重伤,15人轻伤,后又

有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 2002年11月15日早6时许,山东平邑县一辆中巴客车,行至省道106线流峪镇车庄村路段处停车上人时,为与另一辆客车抢拉乘客,竟然不顾危险,驾车超速

行驶并违法超车,结果撞到对行的一辆大客车上,驾驶员当场死亡,车内7名乘客

2死5伤。正常对行的大客车驾驶员也被撞成重伤昏迷,乘务员被撞伤。

案例四: 2010年9月8日23时20分,徐某驾车在威海市区新威路由北向南行驶,周某驾车在徐某前方同向行驶,两车行至尚城国际附近时,周某驱车变道,徐某驾驶的轿车制动不及与前方周某车辆发生追尾,造成徐某及车上两名乘客受伤、两车损坏。

经相关技术部门鉴定,徐某车辆制动性能合格,事故前行驶时速约为89.14公里。

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该路段限速每小时40公里,徐某系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对此交通事故负全责。

案例五: 2010年8月31日3时51分,威海市王某驾驶别克轿车沿统一路自北向南行驶至与文化路交汇处时,与沿文化路自西向东行驶的一轿车相撞,王某车辆失控驶离

地面,造成王某受伤、两车损坏、信号灯杆及监控设备损坏。目击者称,“肇事的

别克轿车事发时速度极快。”经相关技术部门鉴定,王某车辆事故前超速30%以上,系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对此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

案例六:小吴,三十五岁,假日时最喜欢在郊区开快车,享受追逐风追逐太阳的快感,是个对自己开车技术相当有自信的人。一日,小吴载蓍当兵时同梯的伙伴阿光,到新

竹另一个伙伴的家中作客,沿途二人兴高采烈的聊蓍当兵时种种的甘苦事,想起来

仍是记忆犹新,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聊得正起劲时,内侧车道一部车子呼啸而过,车上的小伙子似乎在向众人展示他优越开车技术及车子良好的性能,看在小吴眼里

很不是滋味,他心想:「你这个目中无人的小子,我在开车的时候你还不晓得在哪儿呢?我就让你瞧瞧什么叫高超的技术。」

于是小吴踩蓍油门,加快速度,完全不理会路上最高速限的规定,秒表直冲每小时

130公里,在外侧车道狂飙,不一会儿功夫,就追上刚刚从身旁冲过的那部车。再

没十秒钟,吴就把那小伙子狠狠地抛在后头。小吴得意得微笑蓍说:「这才叫开车,凭你的技术还早得很呢!」

阿光对小吴的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二人得意洋洋时,猛然发现前方有交通事故发生,小吴本来想把车切入内侧车道,但内侧车道有其它车辆行驶,无法切入,所以小吴立即踩煞车,但由于车速太快,车子还来不及完全煞停,就撞上前方发生

事故的车子,小吴和阿光二人都在这埸车祸中丧命。

案例七: 2007年5月11日,烟台美丰机械有限公司驾驶人谢某驾驶中型客车,由北向南行至龙口市东莱街道一交叉路口处,因超速驾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三轮摩托车相

撞,造成两车损坏,三轮摩托车驾驶员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八: 2007年4月9日凌晨,在德州境内,吉林省驾驶人潘某某驾驶货车沿京福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驶,由于车辆超速,刹车不及时,其车前部撞在前方顺行停放的江

苏一轿车尾部,又撞到前方两辆货车尾部,造成一系列追尾事件。潘某某和车上另

一人,以及江苏轿车5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

案例九: 2011年2月22日13时14分,李某驾驶一辆中型客车从綦江往东溪方向行驶。

当车辆行驶到兰海高速公路竹园堂隧道处时,驾车一路狂飙的李某迎头撞翻前方轿

车。最终造成1人死亡、20人受伤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案例十: 2011年11月30日,安徽省蒙城县政府传来消息,“11·30”特大交通事故(本网曾报道)责任划分明确,超速占道行驶的枣庄鲁D03189客车负全责,10名死者

家属分获赔偿32万至43.2万元不等。

总结:以上案例均为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我们的视力可分为动视力和静视力,动视力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降低容易产生视差,因此在超速行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错觉,从而酿成悲剧。因此车速对视力的影响是超速行驶肇事的生理原因之一。在行车过程中,心理作用也非常重要。一部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情绪化心理在遇到前方车辆车

速较慢而自己本身又有急事需要处理的时候情绪就容易激动。强行超车、占到超车就会在所难免,而潜在的危险我们自然不必多说。许多年轻人身上还会出现好胜心。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许多家庭都有汽车,父母也鼓励自己的孩子考驾驶证,年轻人一有机会碰车当然会很兴奋,一遇上有女孩子在场则会更加忘乎所以,为了表演自己的车技,开快车、急转弯等等,各种花样,还有可能在女友的怂恿下超车啊什么的,喜欢玩刺激这完全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正如海恩法则所说的: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会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再好的技术,总会有失误的一天,我们要对自己负责。

如何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构成的动态系统,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与车、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不管是驾驶员还是行人,我们首先都得做到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触犯法律这根高压线。杜绝酒后驾车,杜绝超车还有疲劳驾驶。驾驶员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调整好状态,每天保持好心情,这样就可以避免身体原因和心情原因而导致自己失去理智而违反交通规则。要做到礼让,让行人、让其它车辆先行,不要情绪化开车。因为我觉得再怎么重要的事情也比不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重要,如果生命都没有了,其它一切东西都免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定期检查自己的爱车。因为我们的安全出行是建立在拥有一辆安全爱车的基础上的,一旦发现车子有系统故障应该及时处理。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当初学车的时候教练嘱咐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说要双手紧握方向盘、正确调整方向盘的方法等等,任何安全隐患我们都不应该疏忽。

而作为行人或者乘客,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维护交通的秩序,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一定要严格遵守。行人在穿越马路的时候往往会有如下方式:单人穿越和集群穿越,从中又可以细分为强行穿越、匀速穿越、中途减速等等情况,因此行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往往会给驾驶员判断造成困难,所以行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适时穿越马路。由于老人的反应速度比较慢,所以我们应该多帮助弱势群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变态心理学测验考试

2007年4月变态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归纳为体内四种体液的失调,是疾病,并且有器官上的原因的古希腊学者是( b ) A.盖伦B.希波克拉底 C.比奈尔D.克雷佩林 2.同时面对两个对自己具有威胁性的事件,而且只能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事件的威胁时,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叫b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3.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经历,称之为c A.遗忘B.错构 C.虚构D.似曾相识症 4.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b A.敏感性B.社会性分离 C.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D.古怪的言谈、行为、思维或感知5.痴呆是认知功能全面的、逐渐的衰退,并经常伴有兴奋、冷漠和 A.抑郁B.焦虑 C.恐惧D.强迫 6.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并不包括 A.思维联想障碍B.情感障碍 C.意志行为障碍D.妄想

7.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并不包括. A.活动增多B.心境高涨 C.思维奔逸D.夸大妄想 8.抑郁症的自杀高峰期常为 A.抑郁发作中期B.抑郁发作末期 C.起病初期和抑郁发作末期D.抑郁发作中末期 9.在性功能障碍的分类中,性交恐惧障碍属于 A.性欲障碍B.性唤起障碍 C.性高潮障碍D.性心理障碍 10.患者看见“和平”二字,马上想到“战争”二字;一见“安全”,便想到“危 险”,这种症状属于 A强迫性怀疑B.强迫性回忆 C.强迫性穷思竭虑D.强迫性对立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其中调查研究又可分为 A.相关研究调查B.反应式调查 C.非反应式调查D.病程实验调查 12.感觉障碍除感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外,还包括

2015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65事故责任

2016安全工程师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 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择中,不属于雷电参数的是。 A:雷电流幅值 B:冲击性 C:雷暴日 D:雷电流陡度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__。 A.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因素;人的缺点;企业的利益因素;事故;伤害 C.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人的缺点 D.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伤害;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 3、在煤矿安全监察中,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是()监察。 A.专项 B.常规 C.定期 D.重点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结构,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手册、程序文件以及__的方式。 A.作业指导书 B.规章制度 C.操作规范 D.记录表格 5、道路因素中,路面状况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对于湿滑的路面在粗糙化后的交通事故率为。 A:5% B:18% C:21% D:44%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6、以下操作错误的是__。 A.锅炉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 B.锅炉点火过程中,应对各热承压部件的膨胀情况进行监督 C.锅炉压力表的指针必须始终指在原点 D.在锅炉升压过程中,可以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 7、《建筑法》规定: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设施工单位承担,由

__对安全负责。 A.现场责任工程师 B.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 C.施工操作人员 D.企业法定代表人 8、气密试验又称为致密性试验或泄露试验。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作的压力容器,试验用的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__℃。 A.1 B.3 C.5 D.7 9、下列不符合动火分析规定的是__。 A.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B.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60分钟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C.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D.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还需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10、行政许可的一般分类不包括。 A:普通许可 B:特许 C:登记 D:资格许可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在检查中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煤矿安全监察员有权。 A: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B: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 C: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立即责令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2009年考题]粉尘、液体和气体电解质在管路中流动时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如不及时消除,很容易产牛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常用的管路抗静电措施是。 A:增设波形补偿器 B: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C:配置安全阀、防爆膜 D:控制流体的流速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3、负责重大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复。A:15 B:30 C:45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变态心理学完整大全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社交恐惧症 陈某,女,23岁,未婚,中专文化。因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不安三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一年求治。 病人19岁进入某专科学校,在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间感到压抑,立志发奋读书,以示不随波逐流,但成绩平平,故时而气馁、悲观,时而愤愤不平,甚至嫉妒。常暗中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如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某日上课,发现新来的男老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颇难为情。迎面相逢,病人会面红耳赤、心慌气促。此后只要遇上该老师就言行失措。久而久之,觉得同学们都洞悉了其心中秘密,于是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自然了。毕业工作后,从不参与同事活动,有同事与其主动交谈,也因不敢正视对方而借故走开,上下班故意加快或放慢脚步,避免与人同行。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又不敢与人相处。后经人介绍结识一男友,虽然同在一市,却多是鸿雁传书,每次决定约会,马上心慌、脸红,以致勇气全消,偶尔赴约,也是故意迟到。有一次男方父亲寿辰,邀病人赴约,无法推托,一直忐忑不安。赴宴那天,还没见公婆就心慌气促,四肢发颤,与公婆见面,顿觉头晕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以为中暑,被送至医院。此后,羞见一切外人,甚至与家人共餐也有些不自然。为避免窘迫,常托词休病在家,以免交往。 病例讨论: 本例病人的症状以恐怖为主要临床相,恐怖的对象主要为人际接触和社交场合,恐惧发作时伴心慌、面红、气促,甚至颤抖、大汗、头晕目眩等植物神经症状,并有回避行为。病人知道恐惧过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符合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本例诊断: 社交恐怖症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的根源在于本我冲动的威胁和自我的压抑与防御之间所形成的冲突。恐惧症被视为恐惧反应的无意识转移,即从小时候曾经造成过创伤性恐惧体验的刺激物转移到一个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新的刺激物。 本例中病人可能在童年期经历过创伤性体验,尤其是家庭生活和童年的社交经历。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儿童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在社交中容易敏感、多疑以及紧张焦虑。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过分的多疑,例如怀疑同学“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这可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另外,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社会价值观,这时,子女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 谴责,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父母的严厉、惩罚,会使孩子变得胆怯、小心翼翼,在社交中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惟恐遭人指责;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使其个性变得自卑、自我否认、内倾而逃避社交,或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来刻意表现自己,以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或过分渴求他人的赞誉,对受到批评或拒绝很敏感,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始终处于焦虑恐惧之中,从而出现回避行为。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自卑水平,可能与父母的不良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过度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方式,例如:解除、制止、回避、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和躯体化等,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如幽默。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特征性地使用回避防御方式。本例患者也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 本病例可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帮助患者回忆童年的经历,重点在家庭生活环境和童年社交情况,找到发病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在采用行为或认知方法进行治疗。 二、人本主义观点

交通运输法规案例分析题

交通运输法规案例分析题 【案例1】某公司首次承揽到三个集装箱运输业务,时刻较紧,从上海到大连铁路1200公里,公路1500公里,水路1000公里。该公司自有10辆10吨一般卡车和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经联系邻近一家联运公司虽无集装箱卡车,但却有专业人才和货代体会,只是要价比较高,至于零星集装箱安排落实车皮和船舱,实在心中无底,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比较妥当? 自己购买若干辆集装箱卡车然后组织运输。 方法请铁路部门安排运输但心中无底。 水路最短路程,请航运公司来解决运输。 联运公司虽无集卡,但可叫其租车完成此项运输。 没有合适运输工具,辞掉该项业务。 案例1 答案要点:(1)以请联运公司来承担此项任务为好,比较稳妥,联运公司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2)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按照是否拥有资产可分为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衡量的标准绝不是它有无实际的物流资产而是看专业人才和货代体会,有资产价格可低些,但灵活性差;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可按照不同需要“量体裁衣”专门灵活。(3)邀请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对该联运公司做必要调查,看看信誉度如何。 进行必要的合同磋商,解决好合同的执行标准、衡量标准、违约责任以及价格等。 努力幸免双方合作失败,既交货又派专人关怀此事。 讲明如果服务质量好,可考虑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其他方案欠稳妥,无把握,风险专门大。 【案例2】“大众包餐”是一家提供全方位包餐服务的公司,由上海某大饭店的下岗工人李杨夫妇于1994年创办,现在差不多进展成为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小有名气的餐饮服务企业之一。 “大众包餐”的服务他成两类:递送盒饭和套餐服务。盒饭要紧由荤菜、素菜、卤菜、大众汤和一般水果组成。可供顾客选择的菜单:荤菜6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题92714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1. 美国某公司雇用了数十名女打字员。为了方便管理,公司将她们集中在同一 办公室工作。然而,在最初的三个月中,打字员们情绪不安,打字错误率高。经研究认为,严格的管理和室内高达80分贝的噪音是导致打字员工作效率差的重要原因。后来,公司配备了防音、消音设施,使室内噪音下降,而打字 员的情绪也开始稳定,错误率降低。 通过以上案例,请分析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并阐述消费者情绪与行为的 关系。 答案.(1)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可以促使行为发生,也可以阻碍行为的进行。 (2)在上述案例中,打字员在严格的管理和噪音影响下情绪不安,因而使其行为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消费者情绪也能直接影响购买行为。当产生积极情绪时,能提高购买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则降低活动能力。 2.某中医院除了给每位就诊患者开出必要的药物处方外,还要开出一张 “无药处方”,如给一位老年患者的“无药处方”上写着:多吃蔬菜、水果; 食用低盐、低脂、低糖食品;按时服药、测量血压;多活动??。这种医疗服务 深受患者欢迎。 请分析这种“双处方”的医疗服务为什么受到患者的欢迎? 答案: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基于人的实质,人的需要同时具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医生给病人开出药物处方,通过药物治疗疾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医生给病人同时开出“无药处方”,虽无药却有情,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宣传科学知识,并给人以精神安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 这种医疗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物质需要,更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要,所 以受到欢迎。 3.“环保”牌香烟年销售量达3000亿支,可装满5000架波音707飞机。 某权威机构对某国的一千余名“环保”牌香烟爱好者的调查表明,该品牌爱好 者对该产品的普遍评价是:味道好,抽起来带劲,可令人身心愉快。但对于质

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一般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可能会涉及该门课程的多个章节,考生应该充分发挥联想的功能,抓住理论要点,结合案例做出深入分析。千万不要紧张,轻易认为超纲,因此影响自己的答题思路,或者干脆不答题了而失分。 总之,方法和技巧仅仅是技术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考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全面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面对一个案例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点,得好好的读几遍,一般的案例表述还是文字表述,阅读。就是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案例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包括题目本身的材料信息。一般的考试我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三遍,要理解这个材料说的是什么事,心中要明白。我们的考试也好,还是我们教材示范也好,还是我们平时在网上提供的资料我们本着一个节约成本的原则,我们提供的材料是短小精悍的,不要怕费时间。另外,我们的问题和材料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材料里的事实和情节与我们的讨论的问题是有直接联系的,但是要练就这个思想的功夫还是要有一个过程。另外,我们文字教材里用的这些案例的材料我们在考试中会有选择的使用,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了文字教材,考试中面对案例题目时你不会有陌生感,第二你原来就有所考虑,但是考试时你一定要与题目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整体思考。用心思考问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强化我们一种理性思维,另外通过答题来总结我们平时对于这些理性思考的一些想法,综合这些想法,最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点,阅读好材料过后,如何下笔呢?如果有前面认真阅读的基础,你的思想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这时最重要的一点下笔最关键的事情是审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很重要,在下笔之前你心中知道这个回答主题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述的观点,这是要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不要照搬书上的。按照自己想的东西写的主题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我主张直接表达主题。比如,题目中要求根据这则案例材料来分析某某教育思想或某个观点,这是现行考核案例分析的一个基本模式。我想,我们对于需要分析的教育思想或观点,不要死抠书上的表述方式,回忆老是去背是不好的学习方法,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富有生活味的语言表述出来效果是最好的。接下来呢,应该回应案例材料所提供的情节或事实来加以评述,也就是说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思想来答题,还要回过来根据案例提供的内容,这一方面是自我论述,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考查你对于案例主要的题旨内容、关键的事实情况你掌握的情况。因为你还要针对这个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要超越案例,要有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适当地深化讨论,形成完整的回答。 第三点,要特别提醒一下,案例分析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发现照抄“标准答案”之类的现象,是应当视为失败的回答,分数也是不会高的。真正好的分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范例,值得大家在总复习时候多加以总结。 一、儿童的案例 案例1:下面是三个婴儿的行为。玛丽在母亲离开丢下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时,嚎啕大哭,一位陌生人前来安慰,她很不情愿与之接近。母亲归来立即靠近,寻求接触,甚至带着眼泪作出微笑,情绪迅速平复好转,并主动与母亲一起玩耍。 麦瑟林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母亲离开时似乎无动于衷,转过脸径自拿起玩具玩耍起来。陌生人走来也不回避,但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时有些不安。母亲回来也没有显出高兴,甚至躲避与母亲接近,身体移开,目光转移,仍去自己玩耍,显得很冷淡 然而,汤姆表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母亲离开时十分痛苦,第二次离开时尤甚。对陌生人的接近抗拒、退缩,母亲回来后理应受到安慰,但他却显得既要与母亲接近,又要拒

变态心理学论文作业

变态心理学论文 本学期我选择了变态心理学作为我的选修课,尽管本学期的变态心理学课时我们都是在看一些关于一些心理变态的电影,但是通过自己阅读完整本课本和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变态的电影,我对变态心理学还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算不上深刻。 首先变态心理学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它研究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饿异常表现,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整本心理变态学分为20章,在这里我对于自己理解和认为最有实际意义的几章做一个大致的说明。关于第4章中对于变态心理和环境的关系与我起初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开始我就认为变态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环境的后天影响,当然前面一张说道的和一个人本身的生理也是有点关系的我不反对,毕竟每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内向的人可能相对于外向的人而言,更容易产生变态的心理,但是要是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引导我相信会对于一个人产生一些积极的引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对于第八章——人格障碍,书中解释: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心理特征。它是在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对于人格障碍实际上并不能算做事一种精神疾病,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病因。人格障碍最易发生在幼儿时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人

格未发育完全,可能由于不良的环境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生扭曲。所以这个时期我们要尤为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生物学家们还做过一个调查——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异常的发生率和血缘是成正比的,对于这个我认为绝对有理:1.亲缘关系越近接触的机会越大,可能就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2.可能血缘的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这一章我看得最仔细,同样感触最深,理解也最深刻。精神分裂症心理异常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其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环境脱节;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互相分裂。它的主要症状分为以下几种:1思维障碍2意志行为障碍3感知觉障碍4 情感障碍5 其他异常表现。对于精神分裂症它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可能是生物遗传和化学影响,也可能是早期脑发育和脑结构变化引发,也可能是社会家庭发面的因素。对于这一块的治疗的话。应该及时,尽量在发病的早期或急性期,由于病人症状活跃而丰富,内心矛盾冲突明显,情绪不稳,心理活动的各方面不协调。因此此时因以药物知了为主。同时配以心理治疗,渐渐的帮主病人走出异常的心理状态。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变态心理的问题书中也有写到,不过仅有儿童和老年时期的心理障碍问题,我认为笔者有必要在增加一张关于青年人的心理障碍,因为我认为最主要的人群还是集中在青中年,发生变态心理的也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青中年,不过可能对于青中年的变态心理分布比较广泛和前面的一些可能有重复之嫌吧,不想儿童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浅谈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 发布日期:2010-08-10 作者:李书华律师 随着道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发展,人们购买车辆数量的增多,使得交通运输日渐繁忙。由于一些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违章驾驶,因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递增,由此而引起的涉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也随之上升。在审判实践中,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属都可能会带来精神伤害,而当事人在起诉时都有可能附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给人民法院的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正确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作为法律裁判者的人民法院,应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宣传教育群众,化解矛盾,消除和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角度,更好地发挥公正司法的职能作用。 第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该条规定是对于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首创,受保护的人格权利之中亦包括生命健康权。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于2001年2月20日下发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第19条规定,因交通事故致人伤残或者死亡、造成怀孕妇女流产的,当事人据此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在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第四条规定:“因侵权致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永久灭失或者毁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可见,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限于因侵害人侵权致人身伤残(不包括达不到评残标准的轻微损伤)、死亡、妇女流产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灭失或毁损。受害人据此而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 交通事故责任人是否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应以其承担何种事故责任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另第四十五条规定:“道路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定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人民法院依此规定处理案件时,在双方当事人均未能举证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的公平原则作出判决,即由双方当事人平均分担事故损失的责任,笔者谓之为“公平责任”,故交通事故责任可分五种责任。然而,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是以存在过错行为为适用要件的。如《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道

教师考试进城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 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构留。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 元钱!”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氛,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吮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 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请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2、请用所学过的相关教学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有位老师在上生物课“昆虫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他走近仔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勿l 了。”这时同学们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恐慌。

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

五、案例现象描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案例一: 男性,36岁,医生。两年前得知自己同科室的同事曾经因为嫖娼被抓,以后就对该同事接触过的东西避而远之,担心传染上性病。逐渐出现碰过一些他认为该同事碰过或有可能碰过的东西就反复洗手。以后担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乘公共汽车,在饭店吃饭,在宾馆住宿,之后都要反复洗手,洗澡,并尽量回避公共场所。洗手、洗澡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已不能去上班,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心理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是强迫(观念或行为)和反强迫现象。 案例中出现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洗澡。 案例中出现反强迫现象: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2.案例二: 患者男性,60岁,初中文化,退休。多年来染上了吸大麻烟恶习,并成瘾,已持续20年。记忆减退,工作中差错多,有时说话颠三倒四。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曾被开除公职,后经收容治疗了2年,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精神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精神障碍是大麻依赖与成瘾。 (2)案例中有大麻依赖和戒断反应。 大麻依赖:吸食20年。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大麻戒断反应: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3.案例三: 张某似乎对发报员的工作很称职。他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反而很“疏远”。即使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例如,如果同事没有严格按照他详尽的日程安排或计划去做,他也会紧张和急躁。生活缺少乐趣,并总因为小事闷闷不乐,他严格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行,因此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胃痛的症状。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人格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况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交通安全法案例分析

交通安全法案例分析 (一)你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交通拥堵怎么疏导? [解析]:观察发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及情况,根据通拥堵的原因及情况采取不,不同的方法。 第一,车辆进入路口内造成堵塞。方法:如果某一相位达到了饱和交通流,且排队车辆数很多,当该相位变为绿灯时仍有上一周期驶入的车辆未驶出路口,即使该相位变为绿灯也不能放车辆进入路口,等路口内的车辆驶离后再允许该相位排队车辆驶入路口。 第二,左转与直行交叉。方法1:左转弯车辆对路口车辆通行有很大影响,如果左转弯度过小或者是切直线转弯,那就会导致对向的直行车辆通行受阻,因此要引导左转车辆靠近路口中心点转弯。 方法2:如果左转车辆过多,则在信号即将转变成红灯前几秒时,可以限制直行车辆通行,尽量放行左转车辆,以减少左转待转区内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影响。此措施可称之为“直行让左转”。 第三,路口内四面堵塞。方法:当路口信号灯因停电等原因突然中断,各个方向进入路口的车辆因抢道行驶而将路口堵得水泄不通时,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疏导:(一)、站于路口中央,指挥四面停车即“四面红灯”。(二)、找出最易疏导的一股车流,先行疏散,然后,疏散其他车流,把路口清空。如果需要,交警要上前卡住一方车辆,放行另一方车辆。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三)、清空路口后,再将路口外的车辆放行。 (二)对酒驾的看 法醉酒驾车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要予以坚决的打击 现在醉酒驾车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 1.在观念上,醉酒驾车的司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能逃过执法,瞒天过海,最终导致车毁人亡,妻离子散,对和谐社会的创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着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4: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弗兰克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 答:弗兰克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妒忌心比较强,对出众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排挤的态度。这种环境(同学之间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至于他不愿承认他有擅长。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私下鼓励,或是有能力帮他发表,因为嫉妒发生在只存在小差距的人与人之间,大的或是悬殊的就会变成羡慕。在对孩子们的认识加以引导,因为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案例5: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小刚改掉这个坏毛病 答:(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也可适当增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某女,33岁,大专文化,某国企行政人员,未婚。 来访者在沟通中诉说从小性格内向,非常听话,一直表现良好,十分乖巧,也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不仅对学习要求很严,还特别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找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上不会让她去的。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会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上高中时,暗恋某同学,见了该同学,尤其紧张,害怕与该同学眼神接触,后来发展到只要见了男同学就非常紧张。在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也因此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的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上小学前曾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互相抚摸对方的生殖器,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的打了她的屁股。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

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并且从此经常想起此事,怕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同学,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以至于最后连普通男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对该求助者的分析与判断如下: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 行为:对异性(继而对同性)而退缩、回避。 内心体验:性焦虑;道德冲突被唤起焦虑、自责、抑郁情绪体验 社会功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被破坏。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 按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冲突性质与神经症诊断的理论,最可能的诊断是:(性道德冲突导致的)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障碍,属于心理障碍。按许又新教授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维度诊断法,可诊断为神经症。社交恐怖症。恐人症。

道路交通事故案例

道路交通事故案例 目录 刹车失灵酿事故 (2) 飞石砸死十七乘客赔偿官司打了三年 (2) 飞来的横祸 (3) 一个小螺母和六十一条生命 (5) 违章操作引发爆炸起火 (8)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特点及原因 (9) 达州市万源市“2002.5.28”特大交通事故 (11) 车祸猛于虎降虎路漫漫—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透析 (12) 阿坝州马尔康县“2002.6.8”特大交通事故 (16) 34条生命的祭奠--盘县“1.30”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探析 (17) 32起典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原因汇总分析 (20) 对一起惨重的翻车事故分析 (24)

刹车失灵酿事故 案件经过: 2005年2月25日,贵州省威宁县郑廷福在县农机公司购买了一辆“奔马”牌农用三轮运输车,该车生产厂家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4月9日,该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刹车失灵问题,经厂家维修部检查,车的左面刹车鼓损坏,因在包修期内,厂家维修部对该车进行换件处理。4月21日,郑廷福驾车出行,因该车右面刹车鼓爆裂,致货厢与底盘分离,继而发生交通事故,郑廷福在事故中死亡,有两人受伤。 事发后,死者家属认为该农用车有严重质量问题,向威宁县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赔偿。2005年5月9日,经县消协组织县农机公司、生产厂家及死者家属三方进行调解,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由生产厂家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补偿消费者家属有关费用共计4.6万元,三方签订了补偿协议书。 点评: 在全国的交通事故中,因农用车的质量、驾驶员的素质以及违章驾驶而引发的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个案件经过县消费者协会的努力,农用三轮运输车被证明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得到了一定的赔偿。 据报道,因为一些农用车(包括一些农用机械)存在质量问题,各地产生的纠纷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买车或买农用机械的农民大都处于弱势地位,维权很难实现。而由此而带来的事故后果也大都由使用农用车的农民承担,一些应该由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承担的责任反而被忽视了,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一些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降低生产成本,甚至采取降低车辆安全性能的做法,他们应当受到谴责。 另外,有关部门也应采取加强对农用车市场的监管,不要让质量差特别是安全性差的车辆和农用机械混入市场;同时,还要对购买和使用农用车的农民及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驾驶水平和维修能力,规范他们在公路上和农田里的驾驶行为。 飞石砸死十七乘客赔偿官司打了三年 几十吨重的山石突然从天而降,砸中行驶中的客车,造成17人死亡、14人受伤。死者家属将湖北省竹山县公路段、竹山县交通局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经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法院调解,竹山县公路段共赔偿53万元。日前,竹山县法院为这起特大事故赔偿案进行了执行款的兑付,标志着这起历时三年之久的大案结案。 事故发生于2002年5月5日下午,出事客车属于湖北省竹山县汽运公司。2002年6月29日,17名死者的亲属以集团诉讼方式向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由竹山县公路段、竹山县交通局承担赔偿责任。 十堰市中院审查后,以该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为由,裁定驳回了原告的起诉。原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举例

案例分析题举例,供参考! 1. 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2. 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 记忆系统由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间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或两秒。虽然信息的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很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 3.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当紧张被解除或干扰被排除后,回忆或再认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

「学个案心理课堂」心理案例分析

「学个案心理课堂」心理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与我们根底心理学研讨的范畴不用,而且心理能否变态我们是经过社会文化来决议的。大家要正常了解变态心理学,由于心理变态的人常有明显的偏离社会常模的行为,但是我们也不可以以为只需违背了社会常模的人都是有病的。我们来跟随心理咨询师经过一则变态心理学案例剖析来详细理解变态心理学学问。 刘某,女,32岁,已婚。因慌张、焦躁、如坐针毡、心悸、气急、怕疯、怕死。 病人1983年结婚,婚后多年不孕,四处就医。1989年1月做诊断刮宫,术中无明显不适,但术后呈现阴道流血。病人较恐慌,听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愈加慌张,感气促、心慌。2周后,经处置出血中止,但病人恐惧患有不治之症,又怕不能生育被丈夫丢弃。失眠、焦躁、易激惹,对外界环境兴味降低,但尚能坚持工作和料理家务。3个月后病症加重,并呈现发作性极端焦躁、坐卧不宁、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手脚麻木。盲目会发疯、变傻,有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简直每天皆有发作。发作间歇仍有焦躁,担忧再发,但尚能控制本人。 至5月份,病症愈加严重,以无明显间歇期,整日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有明显的自杀企图,主要是由于“太难受了”,但同时又怕死。不愿去肉体病院看,爱人只好请医师至家中,病人抓住医师不放,重复叙说本人的病痛。经常无故找爱人吵闹,将本人的不适归咎于爱人的不关怀、不了解。彻夜不眠,也不让爱人安睡,对爱人非常苛刻,请求他百依百顺,否则就大吵大闹。怕听收音机,怕看电视,怕人打搅,但四周无人又感到非常孤独。看到离婚或丧偶的女性则触景生情,心中呈现“一阵阵绞痛”。整日愁眉苦脸,三言两语,叫喊“不得了”。严重时撕头发,捶胸顿足,两手不住在腹部揉搓,致使上腹部皮肤发红肿胀,有时以至在地上打滚。至此,完整丧失工作和料理家务的才能,生活难以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