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中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中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中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一、备课

1.系统地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注重研究教材内在联系、每一单元在全部教材中的地位。列出知识网络、能力培训和思想教育要求,统筹安排每一节课的目的要求。

2.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活动的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温故知新,防止两极分化。

3.教学内容要具体化。针对每单元所传授的知识,培养和训练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教育,精心考虑内容的安排。问题练习的设计、作业的选择、板书的编排、实验的程序、作业的讲评等教学环节,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

4.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5.要求每位教师每一课时都应有一个教案。教案应包括目标要求、预习检查、教材简析、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与步骤、课内练习设计、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环节。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初次教课的教师应该按上述要求写出详细教案。

6.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应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青年教师和初次上课的教师,对课后的练习及补充给学生的练习都应做到备课副本上。

7.备课组应定期进行活动,统一目的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主要例题、统一基本作业、统一资料。

8.认真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内容,寓政治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

中。

二、上课

1.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要求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三个方面。

2.教学中要做到教材处理得当,知识网络清楚,练习题有梯度。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分明。讲课时要做到: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突出讲,难点化整分散讲,疑点要分析对比具体讲,特点强化特性明确讲。

3.教法要求得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师生双边有讲,有谈,有练,有议,有思,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切实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结构要严谨,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每讲完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有思考、记忆、理解和发展能力的时间,尤其是能力训练的时间必须在1/4以上。注意课堂反馈,每节课结束前,必须用一定的时间再现知识,加强理解,强化记忆,提高能力。

5.努力创造教学情境。教师上课精神饱满,富于激情。言语要准确生动,条理清楚,有启发性和节奏感。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引导其积极思维,做到教、学同步。

6.做到教书育人。结合教材科学地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教育。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和现代意识观念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情趣,健康的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教师修养的教育功能。

7.精心设计版式,做到规范、简要、醒目。

8.注意效果检查,加强质量控制。每一单元结束时,要针对教学目标组织形成性测验,测验结果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矫正,同时注意反馈的教育功能。

9.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三、作业

1.精选作业。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2.学生课外作业量以中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语数英三科外作业量不超过二十分钟。不少于十五分钟。其余各科每堂课课外作业量不超过十五分钟,不少于十分钟,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六篇。学生每天作业量平均不超过1.5小时。

3.作业批改量。每次作业批改量不少于二分之一;每个学生一学期作业总量的批改量不少于二分之一。

4.学生作业必须规范,作业错了要及时改正,教师要作讲评。

5.教导处不定期进行作业抽查。

四、辅导

1.课外辅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

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每位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任教班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给学生答疑,但不能利用自习课上课。

2.第二课堂活动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各种能力为目的,如科技、文学、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方面都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形式要求多样化,内容丰富,有时代感。

3.参加科区级以上各级竞赛应组织以学科(分年级)为单位的竞赛辅导小组,辅导重在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培养学科尖子。校级各科竞赛每学年举行一次,形式不限。

4.由于生源的结构变化,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有必要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中下等学生负担。中下等学生的辅导人数不宜过多,应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为目的,以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

5.教师应将辅导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初将计划送交教导处,经审批同意后实施。辅导应做到辅导老师、学生、辅导资料、内容、地点、时间六落实。每次活动都应有教案和情况登记,辅导要求出成果。每学期结束,由教导处检查辅导情况。

五、考核

1.每学期学校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单元测试有教研组组长组织。

2.慎重命题。命题前一定要学习课标,通览教材,尽量做到覆盖面宽,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层次分明,梯度小、效度高,具体要求是:难度梯度易中难比例为6:3:1。本学期教材知识,覆盖面不低于

60%。

3.命题者应同时做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4.作好试卷分析,对试卷分析表中的有关栏目应认真填写。如:优秀率、合格率、不合格率等的统计。典型性错误的分析、成功经验与失误原因的总结。

5.理、化、生每学年要进行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记入学生档案及成绩报告单。

6.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门课程为考试科目,其余为考查科目。

7.严肃考风考纪。监考人员不得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六、教学研究

1.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提高本学科质量的途径和方法:经常分析教学情况,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注意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教研组每两月一次集体备课,备课组每大周一次研究课,课前要组织研讨,课后做好评议,并记录在案。

3.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6节,教师听课必须做好听课记录,学期结束时由教导处检查并备案。

4.每位教师每学年结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学校组织评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