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

境遗传素质

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

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

围注意的稳定性

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

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

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

其一,选择功用。(听课)。其二,保持功用。(画画)。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搭积木)

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

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

界。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

值。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注意是幼儿活动

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P18-19: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掌握以下概念:

1、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

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

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2、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

常所说的视力。

3、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

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二、如何利用感知觉的适应和对比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 (一)适应现象。 (l)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

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

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

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

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

(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三、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案例: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掌握以下概念:

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信

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3、保持: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出来。

5、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6、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利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7、意义识记:是利用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二、什么叫表象?表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

三、什么叫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答:1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

四、良好的记忆品质有哪些?简述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答: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1)敏捷性(2)持久性(3)正确性(4)准备性

2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却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

五、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答: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想象

一、掌握以下概念。

1想象: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P42

2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的引起想象。 P46

3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一定的预设目的,自觉进行想象。

P47

4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合的示意,而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P48

5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P48

6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P48

7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P49

8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P49

二、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如何?P44

答: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想像受客观现实的制约。

3想象离不开劳动。

三、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P44-46

1想象在学习中的作用。想象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却反想象力的儿童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2、想象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学前儿童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大胆的想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象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起关键的作用。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想象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既然想象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的核心,就应该充分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P55-57

答: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

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一、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方面。

1语音: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听词:出生(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8、9个月(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11个月(理解词的意义)

3理解词阶段:既能理解词又能说出词

4、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3、4岁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二、为什么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62

答:学前儿童语言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人们早期语言的发展直觉影响到今后一生语言发展。因此,成人必须重视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和培养。

三、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前儿童言语?P62

答:1、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四、什么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P64

答:1直觉行动性思维:是依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性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学前儿童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77-80

答;1、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4、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6、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7、学前儿童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六、举例说明成人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问题。

答:自己结合实际举例。

七、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74

答:1、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2、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3、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5、开展各种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一、掌握以下概念

1、情绪: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 76页

2、情感:情感是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等。 83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3、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等) 81页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悲恸、绝望等等) 81页

5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大的比赛等等) 82页

6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发生的一种情感体检。 82页

7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83

8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美地特征的情感体验。 83页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88-89

答:

1情绪内容的丰富。幼儿中期逐渐出现友谊感,幼儿晚期进一步表现出的集体荣誉感等等。

2情绪体验深刻化。如依恋父母。

3、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两个人打架一会就好。

4、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一个哭都哭,一个笑都笑。

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①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②情绪变化从外露到内隐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情感。89-90答: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当中。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的良好情绪。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高级情感。

4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掌握以下概念。

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91页

2、意志行动:意志行动包括:1、意志行动中的态度、兴趣。2、意志行动中的需要。

3、意志行动中的动机。

4、意志行动中的抱负水平。

5、动机斗争或生

理冲突。6、意志行动中的选择和决策。7、意志行动的实现。8、意志行动中的意志品质。

3、坚持性:坚持性也称之为持久性。坚持性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的目的去行动。 101

4、手眼协调:是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也就是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99页

5、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

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的品质。 97页

6、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

品质。97页

7、坚韧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 97页

8、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 98页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类型。92-93

答:意志与认识、情绪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的。意志过程包含着认识和情绪的成分,认识和情绪过程也包含着意志成分。它们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反映客观现实,共同组成个体统一得精神世界。

三、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

答: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 101页

四、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答: 1、独立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103页

五、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有什么特点?100-101

答:

1、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①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②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2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②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3学前儿童自觉行动目的的发展的特点

从没目的—到有目的------明确的目的

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四、五岁发生明显质变。

六、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102

答:1、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2、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启发自我锻炼。

4、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

5、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102页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一、、什么是社会性?P105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是什么?(P105)

答:社会性: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是:

(1)人际关系的形成

(2)自我意识的形成

(3)性别角色的形成。

(4)社会性规范的形成。

二、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什么意义?(P112)

答:

(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2)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什么?(P117)

答: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儿童与同龄伙伴交往,能够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与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按照游戏的生活准备理论,儿童在童年所从事的各种游戏活动都是为其成年以后做准备的。

四、如何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发展?116

答:1教师要充分关爱和宽容幼儿,创造良好的师幼交往氛围。

2师幼之间平等互助。

3注重师幼互动中的技巧。

五、如何对待学前儿童的攻击性的行为?P111

答:(1)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成熟,儿童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发生矛盾与冲突,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应该有效地加以控制与引导。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

一、什么是个性?(P120)

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二、气质的内涵是什么?(P120)不同类型气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22表格)

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三、什么是性格?(P123)如何塑造幼儿的性格?131-132

答:1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想勤劳、懒惰、坚毅、正直、谦虚这些便标示了人的性格特点。

2(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二)树立良好榜样。

(三)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四)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

四、什么是能力?(P124)怎样培养幼儿的能力?137

答: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人物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一)正确了解儿童能力发展水平

(二)指导儿童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三)激发兴趣

(四)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学前心理学试题(A)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函授站 学前心理学(A) 姓名:学校: 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 ) A、前后 B、上下 C、左右 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日常生活事件 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 C、天气变化 D、生活制度 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 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6.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7.提出游戏“剩余精力说”理论是哪位科学家() A、弗洛伊德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8.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是哪种() A、认知动力说 B、社会性活动说 C、社会性情绪表现说 9.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哪种游戏() A、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10.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加入幼儿正进行的游戏,并让幼 儿掌握游戏的进程这是哪种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 A、平行游戏 B、合作游戏 C、指导游戏 D、参与游戏 11.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游戏()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12.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 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 A、认知的动机 B、附属的动机 C、自我提高的动机 D、社会性动机 13.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 A、进作用 B、维持作用 C、驱动作用 D、激励 14.下列对运动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的随意作出的动作也包含着运动技能 B、运动技能称为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D、支持技能使动作表现出精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等特点 15.在操场上跑步属于( ) A、间断型运动技能 B、粗放型运动技能 C、开放型运动技能 D、器械型运动技能 16.在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对4—5岁的幼儿在跑的要求是( ) A、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两臂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 B、用前脚掌着地,重心手稳的跑。 C、上体正直,两臂曲肘放在体侧,自然迈开步子跑。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学前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 嗅觉 B. 听觉 C. 味觉 D. 痛觉 2.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 A. 三角形 B. 圆形 C. 长方形 D. 半圆形 3.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B. 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 C. 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 4.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 A.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 首尾规律 C. 近远规律 D. 大小规律 5.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在() A. 0.5岁~1岁 B. 1岁~1.5岁 C. 1.5岁~2岁 D. 2岁~3岁 6.父母对孩子和蔼可亲,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并给予引导。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A. 民主型 B. 专制型 C. 放任型 D. 溺爱型 7.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A. 可逆性 B. 不守恒性 C. 守恒性 D. 自我中心化 8.幼儿最初的想像都属于() A. 有意想像 B. 创造想像 C. 幻想 D. 再造想像 9.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这种 浙00384# 学前心理学试卷第1页(共6页)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

学前心理学试题(A)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函授站 学前心理学(A) 姓名: 学校: 专业: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就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就是( ) A、前后 B、上下 C、左右 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就是( ) A、日常生活事件 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 C、天气变化 D、生活制度 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就是( ) 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6、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与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与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与语词记忆 7、提出游戏“剩余精力说”理论就是哪位科学家( ) A、弗洛伊德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8、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就是哪种( ) A、认知动力说 B、社会性活动说 C、社会性情绪表现说 9、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与哪种游戏( )

A、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10、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教师加入幼儿正进行的游戏,并让幼儿 掌握游戏的进程这就是哪种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 ) A、平行游戏 B、合作游戏 C、指导游戏 D、参与游戏 11、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就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哪种游戏(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12、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 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就是哪种动机类型( ) A、认知的动机 B、附属的动机 C、自我提高的动机 D、社会性动机 13、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与什么作用( ) A、进作用 B、维持作用 C、驱动作用 D、激励 14、下列对运动技能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 A、一般的随意作出的动作也包含着运动技能 B、运动技能称为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就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D、支持技能使动作表现出精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等特点 15、在操场上跑步属于( ) A、间断型运动技能 B、粗放型运动技能 C、开放型运动技能 D、器械型运动技能 16、在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对4—5岁的幼儿在跑的要求就是( ) A、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两臂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 B、用前脚掌着地,重心手稳的跑。 C、上体正直,两臂曲肘放在体侧,自然迈开步子跑。 D、跑步时上下肢互相配合,摆臂、协调、轻松的跑。 17、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要求4—5岁的幼儿能用均匀的步伐有节奏的行走。 B、要求3—4岁的幼儿两脚单脚跳着走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B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C 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D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 B. 追求成功的倾向 C. 树立目标 D. 对目标的向往 B 5.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 老师语言的描述 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 丰富的游戏内容 C 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C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 A. 想象 B. 判断 C. 直觉 D. 下定义 A 8.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反复练习 B. 回避说出某些词 C. 放慢说话的速度 D. 解除紧张 D 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生理原**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 D. 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C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C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 B. 注意 C. 动作 D. 口头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 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答案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1.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者品质的独特结合是(B)。 A性格B个性C自我意识D理想 2.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D)。 A情感的发展B社会认知的发展C感觉的发展D个性的发展 3.个性的调节系统以(D)为核心。 A需要B动机C兴趣D自我意识 4.(A)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B信念C性格D世界观 5.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B)。 A信念B需要C兴趣D动机 6.(C)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A个性的调节系统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 7.个性的(D)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 A稳定性B整体性C独特性D社会性 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C)。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期D学龄初期 9.幼儿(B)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 A1B2C3D4

10.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B)开始形成。 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 11.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这是(B)教养方式的特点。 A权威型B放纵型C民主型D专制型 12.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自我评价B自我意识C自我调节D自我认识 13.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A)。 A掌握代名词“我”B掌握代名词“你”C掌握代名词“他”D分清自己及他人 14.“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D)。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 15.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D)。 A性格B能力C个性D气质 16.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D)的差异。 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 17.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类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于(C)。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8.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类型基本属于(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记忆 4.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在( )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 )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包括( )、〈〉和( );后者主要是从〈〉、( )和( - .)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和( ),其中〈〉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 ) 观察、( )检查、( .)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 .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也是个体与()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 )再( )然后是( )。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 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 )、( )、( )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 . )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 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 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 了。()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 感……()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 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2. ?学前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布卢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得出各个 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 四岁,50%; 八岁, 80%; 十二岁, 92%; 十七岁, 100%"请您结合实际,谈谈这段材料对我们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一共2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觉规律在玩教具制作与使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2.联系日常教育活动,谈谈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意义及途径。 六、论述题: (2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前后有什么不同?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D )。 A.0-1岁 B.0-3岁 C.0-5岁 D.0-6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C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 D )。 A.陈鹤琴 B.布鲁纳 C.皮亚杰 D.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 )。 A.工具性攻击行为 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 D.生理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 简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案例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篇一: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 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 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d )。 a.0-1岁 b.0-3岁 c.0-5岁 d.0-6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 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c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 学家是( d )。 a.陈鹤琴 b.布鲁纳 c.皮亚杰 d.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 )。 a.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 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 简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案例 兰兰今年三岁多点儿,活泼可爱,特喜欢画画、拼图。每次画画总 是拿起笔来就画,偶尔画出一种图形,就高兴地说:“哈,小鸟,瞧,我画了只小鸟!”画出来的像什么就说是什么。拼图也是这样。爸爸 见此很不满意。每当兰兰要画画了,他总是要求兰兰说:“你告诉爸爸,你想画什么,想好了再画画!”兰兰不听,还是拿起笔来就画。 兰兰爸爸非常生气,经常批评兰兰“做事之前不动脑筋!”。 请根据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有关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行为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请对此 趋势以及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作简要说明。 2.兰兰爸爸的要求和批评是否合理?请就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像 兰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些建议或对策。 1、答: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 的趋势。 兰兰现在的思维处于直觉行思维,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不 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所以兰兰画画时是画出来像什么就说是 什么,不是先想好了再画出来通常没有目的性。

职业教育 学前心理学试卷 答案 试题

延安科技职业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幼教专业《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习用手腕、手指协调使用小勺,有助于发展幼儿的 ( ) A .徒手型动作 B .器械型动作 C .粗放型动作 D .细微型动作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4.需要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是 (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不随意注意 5.幼儿期儿童掌握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这指的是哪一种知觉类型? ( ) A .时间知觉 B .运动知觉 C .空间知觉 D .社会知觉 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7.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 8.按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 ( ) A .具体概念 B .抽象概念 C .初级概念 D .二级概念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11.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在 ( ) A .3—5岁 B .3—6岁 C .4—7岁 D .5—7岁 12.幼儿知道2加2等于4,却不一定知道1加3等于多少,这种现象说明儿童对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哪一种特点( ) A. 僵滞性 B. 分散性 C. 不一致性 D.无目的性 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在( )对数概念真正理解,达到数目的守恒。 A.4岁左右 B.5岁 C.6岁 D.6岁半以后 14.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15.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 A.动作 B.言语 C. 情绪 D.表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幼儿语言学习划分为四个过程,即____、学说话、____、____。 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时间知觉、____、社会知觉。 3.幼儿动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定向阶段、____、_____、熟练阶段。 4.根据动作的连续性与否,将动作技能分为_______和______。 5.注意的分类有_____、有意注意、_____。 6.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包括概念学习的操作化、____、情绪化。 7.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不同,概念分为_____和_____。 8.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是____、认知水平低。 9.幼儿早期计数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____、按物点数、____、按群计数。 10.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____、读书指导法、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 4.幼儿早期的书写和真正的书写是一样的。 ( ) 5.在想到“鸟”时,人们往往想到麻雀,所以麻雀就是鸟的原型。 ( ) 6.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 7.幼儿的思维为抽象逻辑思维。 ( ) 8.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 ) 9.三岁半到四岁半的幼儿已经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 ( ) 10.儿童往往把想像当成事实,是由于儿童具有活跃的想象力。 ( ) …………………………上…………………………装…………………………………订……………………………线………………………… 考试时间2011年 6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下…………………………装…………………………………订……………………………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学前心理学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们平时常说的“看见”、“听到”、“回忆”、“思考”等,属于人的( 2. 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属于( 3. 广义的学前期,是指( A .0?1岁 4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是( 5 .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二、填空题 1.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蒲莱尔撰写的 《儿童的心理》 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 的诞生。 2.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 客观现实能动 的反映。 3. 心理是脑机能。 4.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性原则。 5.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 实验室试验法 和自然实验法。 三、概念解释 1.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3. 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 劳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心 理学研究方法。 4. 测验法:是一种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心理 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A.意志过程 B.认识过程 C. 思维过程 D. 情感过程 A.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意志过程 D. 个性倾向性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问卷法 D .观察法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作品分析法 活动

四、问答题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意义: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变化 的原因。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情感。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怎样才能学习好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得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要学习好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抓住学科特点。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前心理学试题

学前心理学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学前心理学》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6个月—1岁岁—岁? 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岁?岁?岁?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自我调节化。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5、理智感 四、简答题(30分)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 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 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 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 于( ) A.困难抚育型 B.兴奋型 C.启动迟缓型 D.容易抚育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