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喜剧之间_沈从文_萧萧_解读

悲剧与喜剧之间_沈从文_萧萧_解读
悲剧与喜剧之间_沈从文_萧萧_解读

名作欣赏

2009.10悲剧与喜剧之间

———沈从文《萧萧》解读

□张建敏(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南宁

530001)

关键词:萧萧悲剧喜剧

要:本文通过对沈从文走向成熟时期的小说《萧萧》的分析,发现沈从文在获得创作自由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自

“五四”以来所形成的小说批判传统,沈从文的创作总在两难之间。

悲剧显现着时代的批判力量,喜剧可以让人性得到一时的舒展。在悲剧与喜剧之间,沈从文何去何从?

沈从文的小说

《萧萧》创作于1929年,1930年1月10日发表于《小说月报》21卷第1号。沈从文自己曾表示过(沈从文晚年接受金介甫采访时说的,参见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97页注释2),他的创作自1929年起走向成熟,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沈从文在此以前的小说创作,但可以肯定,沈从文自此以后在创作上有了更自觉的艺术探索。《萧萧》这个作品正是他艺术走向自觉初期的佳作,毫无疑问包含着他对艺术的思考。那么本文就以他早期这样一个成熟的文本试分析他是如何在小说悲剧与喜剧之间进行艺术审视的。如若走文学形象与主题这一途分析,在这样一个时髦的后现代里是很过时的。但形象与主题分析对于问题的陈述是必要的辅助,因而我们无法绕行。小说就是通过萧萧这一形象的命运起伏来隐含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主题,我认为包含了两方面———反传统和自由。作者就这两个问题在小说中展开了思考。

萧萧是失怙寄养在伯父家的小女孩,她这样的出身就为她走童养媳的路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童养媳制度在老中国的乡村普遍存在着,是宗法制乡土中国的合理现象。这一现象有利有弊,利在于让贫困多子女家庭的女儿或失去父母的女子找到一个成长的觅食源。弊在于丈夫小,妻子大,稍长成的妻子因性的需要又缺乏传统礼教道德束缚意识而形成二者的冲撞,造成了一出又一出的女子自身的悲剧。这种利弊分析不是我重点要阐释的,沈从文正是看到了冲突下道德约束所占上风而造成女性的悲剧,《萧萧》也正是这一层面下凸现其反传统意义,他所祭出的旗帜就是人性。“五四”时期,周作人等在理论上提倡性的解放,引进蔼里斯的性理论,而创造社作家们

的小说则受弗洛伊德性意识影响,沈从文在那时也受到弗洛伊德性理论影响,《萧萧》就明显带有这种影响的痕迹。萧萧十二岁做人家童养媳,

丈夫三岁,随着时间的流逝,因身体成熟所产生的对这个年龄的幻想自然不能从丈夫处得到落实,自小未受任何有关贞洁和道德约束的教育,这时的萧萧可谓处在“不设防”时期。农村中从不缺少带痞气的年轻光棍汉,比如小说中的花狗,把萧萧引诱到道德礼教所不允的行为上去,成了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萧萧就在懵懵懂懂的情形下接受花狗

“诱迫式”的性启蒙,在怕与想的矛盾心理下享受了人生第一课的性快乐。在小说里作者只是点到为止,实际的生活情形中必定有多次的偷欢,性的快乐不是一劳永逸的。俨然她没有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是人性得到满足的开始,而是人生遭受毁灭的开端。等到萧萧的身体再次发生变化时,无论先前多么微妙的体验都成了当前痛苦的负罪。萧萧的悲剧由此开始了。

行文至此,我们自然会想到另一个主题———自由上。文中多次提到女学生,这里作者用的是虚笔,是想象的存在。那么作者写女学生是为了什么呢?沈从文是有深意的,女学生其实是作者用来代表自由的一个符号。女学生常常与萧萧发生联系,而自由会与萧萧发生联系吗?这需要认真地探讨,不然这个自由就失去了价值。小说中,萧萧是从未受过教育的女子,对于所谓自由,在意义上她是全然不知所以的。只有一次模糊地让萧萧感受到了这种自由亦真亦幻存在过,那就是萧萧怀孕实在无法隐瞒时,她央求花狗和她去城里,此刻她把希望还寄托在花狗身上,真正作用于自己的是央求未果以后准备顺着女学生的路逃走,这就是女学生对于萧萧的作用。但沈从文是知道的,即便萧萧因了女学生的想法逃出了乡村,那么她的归宿又在哪里呢?这个我们无从去猜测,但总归是凶多吉少。因而萧萧之于自由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小说中自由的意义就有架空的可能性。

现代文学

117

名作欣赏

2009.10

有论者以《走出湘西》为题做了《萧萧》赏析(参看赵园编的《沈从文名作欣赏》,王安忆写的《走出湘西》),“沈从文就是‘水假’时从萧萧乡间过身的女学生以外的一个男学生”,他走出了湘西,走向了世界。沈从文因走出了那一隅偏僻弹丸之地而获得了广阔的自由,萧萧没有得到的东西沈从文收获了。沈从文借着小说其实在思考自己的自由,暗暗地在表达着他内心一个关于自由的野心,那就是写作的自由。这样,文中的自由才真正有了落实。沈从文借着一个不懂自由的萧萧抒写了他自己关于写作的自由,这才是他最深切的思考。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叙述到萧萧的悲剧即将来临,沈从文又是如何处理呢?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想达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的独断(见《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这就是他的自由宣言。获得了书写自由的沈从文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不同于鲁迅所领衔的乡土写实作家血泪和死亡的控诉,而是用抒情的调子唱一曲人性的悲悯歌。果然,他笔锋一转,用他那宽厚仁慈的心,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他把从弗洛伊德的性影响表现成小说中的人性,把生命从传统道德和礼教的扭曲下解救出来。沈从文获取了这种写作的自由,而把这个小女子的悲剧轻淡地化解了,让读者觉出了淡淡的喜悦,并且还用了一个反讽式的结尾。至此,他已经完成了小说叙述由悲剧往喜剧的转变,“沉潭”或“发卖”的命运都没有在萧萧身上发生,但这种结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当然也符合艺术的要求,造成了出人意外的效果,是作者创作的一大成功。沈从文虽然祭出人性的大旗化解了人物命运的悲剧,但他却悬置了一个问题:反传统的故事叙述却无法补偿。这样就形成了他内心的焦虑,抒怀人性的抒情优美文体与新文学反叛的文学精神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焦虑。

此刻,他正徘徊在肯定人性的喜剧和批判传统的悲剧之间,这需要他进行取舍。他虽然产生过这种焦虑,但这种焦虑并没有让作者进一步思考下去,而是用一个反讽式的结尾来不了了之,这就是他的遗憾了。其实,不单是反传统和人性的问题,新文学涉及的是对于萧萧这一类人的启蒙问题。老实说,沈从文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但他轻易地放弃了这种探索,也就是背离了新文学的精神,这实在是他获得写作自由所造成的缺陷。沈从文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现代性,生产了一种诗意抒情的现代文体,但所表现的精神却离新文学传统很远。他的那种书写的自由很适合对他所生活的那个风景如画的边城进行浓烈的抒情,但却阻碍了他在小说中思想的深入,他所进行的那点艺术的探索,完全可被他那时代所忽略了。萧萧其实就是沈从文在写作自由上所进行的一个尝试,沈从文体验到了随意操作人物命运的快感,丰富了新文学的多元格局,这是沈从文对文学的贡献。但同时削弱了对农村宗法制下童养媳制度的批判力量,反传统的力度在无形中消失了,这就是沈从文的遗憾了。

所以说,《萧萧》好像是一个喜剧,其实还是一个悲剧。

作者简介:张建敏,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07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晴)

出乎意料的转折,一下子打断前面的歌咏,把你推入对人生无常的强烈预感之中:这就

是沈从文个人文体的最显著的形式特征。”⑦

沈从文

被称为文体大家当之无愧。

徐文体的创新在于浪漫主义因素与现代主义的融合,在叙述离奇故事的同时,分析人物怪异的内心世界,表达丰富的社会生活贮藏,既传统又现代,既通俗又高雅。敬隐渔的创新在于作品中处处有真实自我的经历、情感及对周边人和事的独特的感受。

浪漫抒情小说,因关注人物本身的独特感受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因语言、抒情、故事、文体的独特性在现代文学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阅读现代浪漫抒情小说,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其独特的审美世界里,又能感受到悲剧情怀,让人们关照现实与生存境况,实现文学审美创造价值。

作者简介:黄群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

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与传播。

①⑤温儒敏.关于《沉沦》的病态描写以及文体特征.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8-49.

②姜飞.感性的归途[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6.

③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2.

④吴秀明、李杭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评[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80.⑥陈思和.中国现代小说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6.

王晓明.潜流与漩涡[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22.

(责任编辑:张晴)

(上接第116页)现代文学

118

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

[内容提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就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相应地感到可亲可爱、可笑可喜、可钦可敬、可悲可叹,从而分别给予优美、喜剧、崇高、悲剧等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优美、喜剧、崇高、悲剧等只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关键词]优美喜剧崇高悲剧由于实现自我,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人获得了美感愉悦,具有了审美意识等。而人实现自我,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表现,就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相应地感到可亲可爱,可笑可喜,可钦可敬,可悲可叹,从而分别给予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等不同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等只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一、优美优美,也叫“阴柔之美”、“秀美”、“纤丽美”、“婉约美”等。人实现自我,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就要“物化”、“对象化”。而不同的物,不同的对象,以及物、对象与人之间所构成的不同的联系和关系,就客观地决定了,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会出现不同的性质、特点、本质或面貌。具体言之,当物、对象对人不构成威胁,只具一种简单、和缓的对立关系时,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就具体展开、表现为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当物、对象对人构成威胁,形成一种尖锐、激烈、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时,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就具体展开、表现为人特殊、潜在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优美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就基于前者,准确地讲,当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物化”、“对象化”并取得成功时,人作为审美主体对此就给予一种优美的审美判断、审美反映。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是指:1、人通过处理、解决物、对象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来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时所表现、释放出来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智慧、才能和创造力等等。因为物、对象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往往是对立而非对抗的,故而实际上,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就是人通过处理、解决物、对象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来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时所显现、展露出来的本质力量。2、人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时所经常使用、普遍显现的本质力量。日常生活中经常地、普遍地存在着的是物、对象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也就是对立关系,那么,相应地,人用以处理、解决这种关系以便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表露也就必然具有经常性、普遍性。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物化”、“对象化”及其获致成功,决定和规限了优美的事物和现象,从而也从根本上决定和规限了优美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和本来面貌。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用以处理、解决物、对象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或对立关系,因此,它相对弱小、绵和、柔软、轻巧、低回等。加之,它的“物化”、“对象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人们了然于心,比较熟悉,这样,它的“物化”、“对象化”的发生对人而言就不会具有突发性、神秘性,让人猝不及防,感到神秘莫测。另外,它的“物化”、“对象化”过程基本上都处在人的掌控之下,按照人的主观期许或愿望,使物、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地、比较平稳而有序地由对立趋向统一,由矛盾达致和谐,其间没有什么反复,也不出现什么大的起伏变化等,这样,它的“物化”、“对象化”就相对显得自然、平静、悠闲、和顺、通畅等。而所有这些,就客观地决定了,优美的事物和现象,诸如花香鸟语,清风明月,小桥流水,草长莺飞等,就往往具有体小、质弱、气虚、性柔、力绵、色暖、感情亲和等特点,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娇小、轻盈、曼妙、温婉、伶俐、活泼的风姿和神韵。博克讲,优美的对象往往具有小和类似小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斯宾塞讲,优美的对象起源于动作时筋力的节省,运动愈显出轻松不费力的样子,愈使人觉得优美。立普斯讲:“我这里特地再说一下,凡不是猛烈地、粗暴地、强霸地,而是以柔和的力侵袭我们,也许侵入地更深一些,并抓住了我们内心的一切,便是‘优美的’。”①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陈望道讲,优美的事物和现象,“看上去无何等的威压,无何等的狂暴,无何等的冲突,又无何等的纠纷,只是极自然地,极柔和地,却又极庄严地,仿佛明月浸入一般地有一种适情顺性的情趣”②。这些,实际上就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了优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点。[!--empirenews.page--] 人一般、显现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对象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大量存在,它在人那里

雨——沈从文-赏析

【作品原文】 朝来不知疲倦的雨,只是落,只是落;把人人都落得有点疲倦而厌烦了。 各人在下课后左右无事耍了,正好到电话处去找朋友谈天。那方面若是一个女人,自然是 更有意思!叫来叫去,铃儿时时刻刻是丁丁当当嚷着的。 电话器死死的钉在墙壁上,接线生耳朵中受惯了各方催促,铃儿又是最喜欢热闹的一件东西;所以都还不生出什么脾味来——就中单苦了大耳朵号房。 他刚把一个洋服年青青儿的胡子后生从四舍十三号找来,眼见那后生嘴巴对着机子叽叽咕 咕开合了一阵,末后象生气似的样子,霍地挂上耳机走出去了。休息换不到十口气那末久,墙上那铃儿又丁丁地在同他打知会。 “喂,你是哪——这是农业大学。……咸先生罢?你贵姓? 喔,喔,又找他来?是,是,“他把耳机挂到另一个钉子上去。 从响声沉重中可以看得出他被人无理麻烦的冤抑来。这冤抑除用力的挂耳机外,竟也无从 宣泄。“又是咸先生!” 他还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自己能够听到的话。 这本来可以随意扯个谎,说找不到,就完事了。但他是新来这里不久的人,虽然每日里同到专司收发信件那位崔哥一起歇宿吃饭,还学不到这些可以偷闲的事。而且,自己一想到 月前住在同乐春每日烧火,脸上趋抹刺黑,肚板油刮得不剩什么时的情景,责任心登时也 就增加起来了。少不得又举起那只左手来,(因为如今是穿长衣,所以右手失了空间。)挡拒着屋檐口上掷下来的大颗大颗雨点儿,用小步跑到四舍去找那年青的胡子后生。 桌子当中摆着那一座四四方方的老钟,一摇一摆,象为雨声催眠了似的,走得更慢更轻了。钟旁平平的卧着那一本收信簿,也象在打磕睡。靠着钟身边挨挤极近的一个小茶杯,还有大半杯褐色茶水,一点热气都没有。……他眼睛看到那后生对着耳机笑笑嚷嚷,耳朵却为 门外雨声搅着,抽不出闲空来听那后生谈的那么浓酽倒了的,究竟是些什么话。他便觉得那后生但对着耳机大笑,真是无聊。 后生又出去了。 当那后生从他身边过去的当儿,洋服裤子擦到他正垂着在胯骨边的左手时,随着有阵怪陌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悲与喜是人生情感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生审美体验中经常出现的情感,在悲喜情感的超越中,人们通过否定性的方式,超越自我,体悟人生。这样悲与喜的情感就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进而体现为审美形态,就是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 美学悲剧与戏剧悲剧不同,但多表现在戏剧中。悲剧主人公一定要有所追求。小说的悲剧性.——美 学上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悲剧是一种审美形态,把它与作为体裁形式的悲剧艺术不要等同,它的发展与悲剧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悲剧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 ?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分析:它与崇高的内涵有相容之处,但更强调那种精神性的价值,所谓“以悲为美”,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1)悲剧的出现以作为戏剧的悲剧形式的兴盛为基础。 ?古希腊悲剧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命运观”的出现是源于人的有限性。 ?人把与自己树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之于命运;而相应地,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的生存境遇。 ?悲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表现了冲突与毁灭的存在之境,而且表现抗争、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的原因,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2)冲突、抗争、毁灭与永恒。因为毁灭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精神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3)悲剧审美形态在人的审美体验上表现为悲剧感。 ?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它的获得来自于悲剧对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 ?在人的存在体验中,在存在的价值实现中,正是人的存在价值的伟大与崇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快,使人能“以悲为美”、“化悲为美”。 (4)在悲剧中包含着积极的人生审美意义。 ?因为悲剧审美的核心是对命运和冲突的抗争,正因为面对强大的对象,明知不可匹敌但仍奋起抗争,这就昭示了人的存在实践的本真意义和价值。 2、特征: (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的价值的肯定。 ?《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预言被俄狄浦斯知道后就一直靠理智和道德来避免,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千辛万苦回避的事还是发生了。最后他自刺双目,流浪而死。 ?所谓“富贵成乞丐,明目变盲人”。但是这种对人自身力量的否定如何能产生个人震撼和感动呢??在他自刺双目的悲惨结局中,观者能够感受到他超越自我所带来的悲壮的审美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使人在否定中看到肯定的人生。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俄狄浦斯的伟大在于当他无法逃避宿命时,他能够克服它,所谓克服就是及时承受。“这个恐怖是我的,”……“除我之外,无人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它”。当他以有意识的行为为自己无意犯下的罪过担当起责任时,这种担当使原有的担忧和恐惧都被克服了。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悲剧是对基于存在的人的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因此,悲剧不是个体的人在日常情感上的表现,它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在生存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大关怀和深层体验。这种情感的展现是一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边城》,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问世已经七十余年了,一读再读,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这样说,《边城》是一首牧歌,亦是一首挽歌,表现了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边城》是一首抒情诗,亦是一幅风俗画,展现出了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亦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景,所体会到的人情。 小说开篇简单的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湘西边境上名为“茶峒”的小山城,然后引出了故事的主角——翠翠,一个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女孩。在这民风淳朴的小山城里,还生活着其他的人,如天保,如摊送,这两个小城优秀的青年,亦是这篇小说不可缺少的角色。翠翠,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完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清纯少女,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带一点儿世俗的尘滓。她常听爷爷讲父母的故事,对爱情亦有了一份朦胧的向往;她喜欢二佬的歌声,期盼再次听到,却久候不至,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这少女应该拥有的心境与情态,在沈从文笔下,被细腻的描绘出来了,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她自然似的哀与乐。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爷爷,沈从文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他敦厚朴实、恪尽本分的性格特征,还有他对孙女的深厚的爱,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他的身上有一份摆不脱的沉重、孤独和寂寞。 天保与摊送都爱上了翠翠,所以他俩决定用歌声“决斗”,天保知道自己不是弟弟的敌手,便决定离开,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那份浓厚的诚挚的手足之情。 翠翠、爷爷、天保兄弟,他们有着各自的喜与乐,甘与苦,这篇小说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翠翠的天真善良并带有淡淡的忧愁,翠翠与爷爷之间纯朴的祖孙之爱和天保与摊送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构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 《边城》不仅以典型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之美,而且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也能看到湘西边境小城的美丽风景。全文大概有二十几处对景物的描写,但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结合了人物的想法或对话。在每一情节发生变化或结构进入下一阶段时,便会以景物的变化来作为预示。此外,这篇小说景物描写的最大特点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即是对大自然中生存的人类的描写,追求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在景物中体现一种自然人格,亦是人性美的体现。 一篇好的小说,要有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语言。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语言的有一段评价:“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象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而《边城》当此评价表现在描写中语言的“恰如其分”。 《边城》没有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以语言创造如诗般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既然能创造诗般的意境,它的语言自然是富于诗意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这句话将“黄昏”拟成人,就像翠翠一样,温柔,平静。这样的语言让人很自然地将自然景物和人做了对比。在语言中展现人性的美。《边城》的话语是自然的流露,在人物的对话中展现很“生活化”的一面。例如:“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爷爷对翠翠的担心和期望尽现其中。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总之,我们看到的《边城》,是一篇语言自然流畅,写景优美舒展,令人回味无穷的抒情乡土小说。 典型的人物,美丽的风景,诗意的语言,是《边城》的魅力所在。沈从文以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卷世外桃园的画卷,展示了人性之美,风情之美。 然而,这却是一篇悲剧,死亡在文中不断出现,先是翠翠父母的为爱自杀,造成祖孙相依,翠翠心中的孤寂,然后是天保的意外死亡,间接导致了翠翠失去滩送,最后是爷爷的去世,翠翠变得孤独无依,令人顿感凄凉。但是最令人悲哀的却是翠翠与滩送间

论文《沈从文作品解读》

沈从文作品解读 沈从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创作以湘西世界为代表,充分展示了湘边地区的人文,地理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远离尘埃的世界,以及透露出那里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映射出了人性美,风俗美以及悲剧美的风格。从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挖掘出湘西世界这三美,进而表现作者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他声称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1]。 一、纯色的人性美 人有自然的特点和灵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生命的本性也就是人性生命的本性,沈从文笃信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在本性上的相通,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因此“沈从文说:‘流星闪电与天空刹那而逝从此烛示一种无可形容的美丽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示出那种圣境’ ”[2]在沈从文眼中,湘西的人与湘西的山水自然就是这样灵性相通,九九归一的。湘西世界的人性美也必须与自然相通。如他的作品《雨后》可说是一篇展现人的自然化形态特点的杰作,在这篇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在雨后的山深之处,四狗与他的女伴欢乐聚会的情景。在这里,作者描绘的自然界是博大,深沉而富有灵性的,作者笔下的男女主人公们受到自然灵性的启迪,敢打敢闹,敢爱敢恨,舒强自如,皈依自然,要不在四狗的眼中,为什么回听一切大小虫孔鸣叫,听晒干了翅膀的蚱蜢各处飞,听树叶上的雨点向地下跳跃,听在旁近身边一个人的心怦怦跳,全是诗呢?“实际上,此时此刻,四狗的心境与大自然的灵性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了,在这里,自然的本能就是人的本能,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就是人类的生命形式,人与自然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和谐融于自然界的山水之中。 《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自然界的人性美,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自然界赋予她的灵性使其人性美更加丰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制小兽物。人有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是一位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自然灵物。她身上的人性美就是以自然为本源的。人及其生活形态已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了,由于作者对自然灵性的理解出神入化,因而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就游刃有余,显得十分轻松自如,自然界生生不惜,人的生命的欢歌也就缕缕不尽,自然界的形态繁华似锦,人的欢歌形态也就多姿多彩。如《阿黑小史》中阿黑与五明就是这种自然本能与生命欢歌的出色表演者,在沈从文那里,上述情形是人生形态的一种理想化形态,生命的欢歌放射出和谐的旋律,悦耳的声音,从中表现了人性之美,在这个宁静,幽深的湘西世界里,作者钟情自然,从自然界的植物生长和动物生息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欢乐,进而深化了湘西世界里的人性美。 沈从文以一个“乡下人”的质朴情怀将封建道德同朴实民风两相对比,寄托了个人的道德理想,他试图用在下层人民中保留的健康,淳朴,充满活力的道德原素来救治虚伪,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用人的道德原素来升华人性美。沈

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

沈从文与《边城》的赏析 1、人物生平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2、地位影响《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 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等。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3、边城创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4、《边城》的情节翠翠、外公、天保兄弟,“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擅长中国画、版画。历任湖南省凤凰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凤凰县书画院院长,二级画家。版画《狂舞》,《沈从文像》参加全国第八届版画展,《赛》被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母亲呵母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边区牛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呵也》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百花展铜奖。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

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 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作品读后感

沈从文作品读后感 沈从文作品读后感(一) 沈从文先生是一位淳朴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也充满了真善美。“凤凰”是充满神圣感的地方,因它的文化氛围,因湘西的淳朴,因古镇的厚重。《萧萧》一文又一次地将凤凰推浮出水面,露出她娇羞欲滴的脸孔。 萧萧在湘西就如叹息一样轻微,沉入水底不会漾起过多的涟漪。然而,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她“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湘西女孩儿漂亮的不多,自给的不多,有智的不多,萧萧只是万千尘埃中平淡落定的一颗。作为童养媳,她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害怕成为城里短头发,穿洋服的大学生;被长工花狗大把肚子睡大后却幻想和他一起去城里去自由;逃跑失败后等待着被“沉潭”还是“发卖”;生了儿子后却继续做小丈夫的大妻子。宿命与自由,落后与文明一次次与他擦身而过。萧萧有不被人涉足的角落,任凭月光再皎洁也无法将她照透。静默不是因为她软弱,而是因为她实在婉约得犹如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她早已不会被生活裹挟着向前,这个女孩子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才十二岁,就出嫁,事实上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象棵蓖麻一样长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

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在花狗的山歌声中,她变成了个妇人。变成妇人的萧萧,并没有因为失去了贞洁而痛悔,这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没有使她害怕,可是她有了孩子,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恐惧,她也知道这是明明白白的罪证,于是她打算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可是没有动身,就被发现了。所以,萧萧此刻要面对的是礼法制度。出了这样的事情,家里自然是“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不过沈从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各按本分乱下去。”好象生气流泪骂人都是应尽的义务,做完便也罢了。而对萧萧的惩罚措施,依法倒是十分严厉:“沉潭”或“发卖”,伯父不忍将萧萧沉潭,而发卖也找不到人家,萧萧就又住下了,丈夫与她还是象姐弟一般。家人依旧对她好,住到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的是人性的胜利。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来对抗,以于礼法,家人以农人纯朴的天性来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沈从文不动声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爱与美的,永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摘要】对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驯悍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人文主义视闽看,这是一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从女性主义视阈看,这是一出表现女性主体性丧失的悲剧。 【关键词】人文主义;女性主义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作品以内容的广泛,语言的丰富优美,思想的深邃,艺术技巧的精湛而征服了观众和当时的文坛,甚至在今天仍不乏其崇拜者,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本·琼生在为1623年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所写的题词中赞叹“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尤其是他的37个剧本更是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天才剧作家的艺术才能。肖伯纳把莎士比亚冠为“戏剧之王”,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对他来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空间。“莎学”已成为世界显学,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几百年来不断地被评说,各国研究莎士比亚的论著已汗牛充栋,但艾略特仍感叹“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正确。”可是,文学批评不是去寻求答案,而是挖掘不同的解读方式。《驯悍记》共分五幕,再加一个序幕。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创作,至于创作的时间多有歧义,约在1592—1596年间。这出戏剧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喜剧。但是每个读者解读这本书时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驯悍记》中喜剧和悲剧的文化内涵作为解读。 一、人文主义视阈——体现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 欧洲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黑夜,终于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14至17世纪,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在西欧展开,揭开历史的新的一页,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虽然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但决不是为了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旧文化。而是要建立起适应当时社会向前发展所需的新思想新文化。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一套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抗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这一词源出拉丁语Humanismus.人文主义不是由一个或几个思想家提出,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共同的创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以人为本,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智反对神智??提倡现实的享受和欢乐,称赞吃喝玩乐和情欲的满足,反对教会宣扬的来世天堂和禁欲主义;鼓吹个性解放,要求意志自由,信仰自由,爱情婚姻自由,反对来自宗教的和封建的各种束缚。讴歌爱情专一,友谊忠诚,反对背信弃义;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教阶制度;要求仁政,反对暴政;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剧;崇尚冒险精神,开拓精神,反对闭关自守和因循守旧;追求知识,探索自然,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着重教育,培养精通百艺,能文能武的人才,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的神学内容。”人文主义者“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兼用”。宣传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当然经受了这一场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的洗礼,是先进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戏剧题材大都根据现成的旧剧本编年史或小说进行改编,但都注入了时代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所以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驯悍记》集中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以路森修和皮图丘为代表,说明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原则已取代中世纪的生活原则。在第一幕戏中,作者一开始就有意点明这两个年轻人的身份是人文主义者。路森修的“父亲文森修是班提佛里家族后裔,他五湖四海经商立业,积聚了不少家产。找自己是在佛里棱萨长大成人的,现在必须勤求上进,把时间用在研究哲学和做人的道理上,在修身养志的功夫力寻求我的乐趣。”(《驯》第一幕第一场)。皮图丘则主张“年轻人倘不在外面走走,老是待在家里,孤陋寡闻,终非长策”(第一幕第二场)。这出戏有两条情节线索:皮图丘向帕度亚的富翁巴普提斯塔的泼辣凶悍的大女儿凯特求婚,最后有名的悍妇被驯服成最温顺的妻子;另一条线索是路森修对巴普提斯塔的小女儿一见钟情,为获得美人芳心而不惜降低身份,改名换姓到巴普提斯塔家当家庭教师,最后与比恩卡秘密

沈从文作品集读后感

沈从文作品集读后感 沈从文作品集读后感范文一 沈从文的小说追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对完美人性的追求。2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起来,构成特有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湘西的自然风光总是浓墨重彩的一部分。这也是沈从文小说的总体灵魂与基石。在沈从文的笔下《三三》里的主人公是一群善良,真挚,美丽的人,无论他的身份是农民。地主或者是小业者,沈从文以美好的人性反观“常”与“变”的湘西世界,构成了他特殊的文化思辨。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看完沈从文笔下的人物你会深刻的体会到“女人是水做的”。小说里的三三也不例外,沈从文把三三描绘成一个善良,纯真,含蓄纯朴的女子。这也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对完美女子的评价与要求。从三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生追求。十五岁的三三依然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与纯朴,完全不被尘世的所沾染,整日与河里的鱼和溪边的鸭子为伴,三三的心事河里的鱼比母亲知道的还多,如果这些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完全不能做到的。 三三在自家的河里划分“势力范围”不准外人来钓鱼,我们显然可以看到三三的“私心”但这私心之下确实三三的纯真与善良,她从来没有真正的阻止过钓鱼者,只是回去告诉妈妈,把这些事当做了母女两人的趣事,被三三阻止的钓鱼者也没有因为三三的阻止而生气,并且不自觉的和三三开起了玩笑,在沈从文的笔下就是在这种有着利益冲突的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不管是三三和钓鱼者都是善良的。 三三的故事从本身来看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城里白脸男子的突然死去,粉碎了三三对爱情的幻想与渴望,但我们从小说里却看不到一点爱情悲剧中的“悲”的味道,沈从文之所以乐意写爱情悲剧,他认为这是理想中的现实,善良美丽的爱情被影像毁灭,在美丽理想的世界里也会让人感到忧愁,沈从文巧妙的利用爱情悲剧把现实世界与理想的湘西世界相连,这也是沈从文小说独特性的体现。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对理想湘西世界的赞美与渴望,但三三母亲对城里生活的渴望我们是可以显而易见的,这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距离感,所产生的隔阂与不了解造成的,三三的母亲羡慕于城里的生活,但她不知道城里人的生活并不是她表面所看到的那样的舒服,她不知道城里有更多的人想逃离那里,希望和她们一样过着自由,祥和的生活。 沈从文作品集读后感范文二 当青春的翅膀在美丽的煽动的时候,当初生的嫩芽享受明媚春光的时候,接踵而来的是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挫折的时候,真正支持我们的是身边的爱。 当我拿到《边城》这本书时,便似一只饿狼般迫不及待看起来。《边城》是一篇寓意深长、发人深省的长篇小说。当阅读完时,我感慨万千,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份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自己孙女的疼爱。

沈从文《黄昏》解读

从砍头说起——解读沈从文小说《黄昏》 沈从文用他细腻的笔触匠心独运地打造了一个仙境圣地——湘西世界,对湘西的风景、风俗、人情以及人性不惜笔墨地大加称颂。他极力塑造的灵山秀水、淳朴人民、奇异风俗所构成的湘西世界,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一般享誉文坛,令读者神往。在沈从文笔下湘西风景被描写得魅力逼真、意境悠远,仿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非人为的雕琢。水岸边的吊脚楼,飘摇的渡船,碾坊,悠悠的水车……都犹如一幅幅摇曳多姿的中国水墨画。湘西人民不管是苗民还是汉人都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身上透露着大自然的质朴、优美、健康。《边城》中的老船夫、翠翠,《三三》中的三三,都是湘西的典范,是承载着作者赞颂的载体。这都是沈从文努力搭建的“希腊小庙”所找寻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然而,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此之外,沈从文还进行了另外一种抒写——对“砍头”的反复呈现,如小说《我的教育》《黔小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新与旧》,以及《从文自传》等都不同程度地叙写了砍头故事。为何沈从文要在自己的文字中设置这样一个情节呢?我们将以小说《黄昏》为例,着手分析。 一、砍头记忆的文本呈现 小说《黄昏》中没有描写“今天”如何砍掉犯人的头颅,但是在文本的插叙中却用极长的篇幅来叙写往常犯人被砍头的经过。随着在监狱旁钓鳝鱼的孩子嚷着:“队伍来提人了,已经到曲街拐角上,一会就要来了”,看热闹的人便拥跑过来等着。从这短短的几句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犯人被砍头是常事,而这里的孩子对此类事件也习以为常。“一切布置妥当后,刽子手从人丛中走出,把刀藏在身后,走近犯人,很友谊似的拍拍那乡下人的颈项,故意装成从容不迫的神气,同那业已半死的人嘱咐了几句话,口中一面说‘不忙、不忙’,随即嚓一下,那个无辜的头颅,就远远的飞去,发出沉闷而顿重的声音坠到地下,颈部的血就同小喷泉一样射了出来……”沈从文所极力建构的是美好人性、淳朴民风的湘西世界,然而如此血腥又残暴的砍头事件为何会出现在他描写湘西的作品之中?他是不是应该避开此类残暴的事件而大力描写类似于《边城》之类的唯美人性、唯美风景、唯美人情的作品? 一个作家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分不开,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即是作家创作的素材,大多数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由生活经历加工而成。童年在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都处于重要的位置,沈从文的童年是愉悦和富足的,但是家庭的逐渐衰败和社会生活的混乱也在他幼年的心灵上涂抹了灰暗的色调。沈从文的童年充满诗意,他与很多同龄孩子一样有着逃学的经历,逃学期间的游玩则是他逐步认识人生百态,认识世界的开始。他的童年是一个需要武力、流血和死亡来维持社会日常生活秩序的年代。沈从文生长在湘西一个有着独特而又高贵名字的小城——凤凰,但是它却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多民族杂居注定了湘西要经过血的洗礼与残暴的打磨。 湘西,野蛮与淳朴交织着,原始文化与封建文化错综复杂地酿造驳杂多样的人性和难以言表的人生悲剧。官府、土匪随意杀人已不是稀罕的事情,沈从文自己年少时就亲眼看过大量无辜农民被杀。在他的《从文自传》里,《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辛亥革命的一课》《怀化镇》等都描写了沈从文看砍头的经过和砍头之后血淋淋的场景。 “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过去看看那个糜碎了的尸体,或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不会动”,“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的污血人头,还有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云梯木棍上也悬挂许多人头……”目睹

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涵

一、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涵 节选的课文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涵,给观众一种“含泪的微笑”的效果。 1.选取非常严肃和感伤的题材作为影片的内容,保证了电影的悲剧性内涵。本文的小木屋场景就是卓别林受到一篇关于淘金者煮吃自己的皮鞋的纪实报道的启发而设计的。他在回忆《淘金记》的创作的时候说:“在创作喜剧时,貌似矛盾的是激发出笑料的竟是悲剧,因为笑料在我看来乃是一种挑战的姿态,面对孤独无援,我们必须笑出声来……否则就会发疯的。”比如流浪汉查利来到了风雪交加的阿拉斯加,他看到了许多坟墓,自己也在暴风雪中无依无靠,好不容易躲进了拉逊的小木屋,但恶劣的天气让他忍饥挨饿,还差点儿被自己同类当食物吃掉。查利的遭遇具有典型性,阿拉斯加的淘金者几乎都有过这种遭遇。卓别林通过电影把这种残酷的现实表现出来,使电影具有浓厚的现实批判性,保证了主题的深刻性。 2.以淘金者悲惨遭遇为基线,把滑稽表演作为一种喜剧性调和物,让电影具有一种亦喜亦悲、亦庄亦谐的效果。在暴风雪中,卓别林踉踉跄跄地来到了拉逊的小木屋,但拉逊就是要把他赶出去。到这里,电影已经激起了观众对拉逊的不满和对查利的同情。但卓别林成功地引进了另外一个因素──暴风雪,凄厉的暴风雪让查利走不出这个小木屋,也让拉逊毫无办法。暴风雪的加入,合情合理,同时也抚慰了观众的心灵,让弱者有了帮手,并丝毫不减弱对拉逊的批判。吉姆来到了小木屋,为了生存,只有冒着生命危险抢得拉逊手上的枪支,因此他与拉逊的搏斗事关生死,相当残酷。但是卓别林在电影中安排了一个巧合,消解了这种打斗的残酷性,让置身于搏斗之外的查利比参与搏斗的人还更加让人揪心,因为他要时刻躲避面对自己的失控的枪口。因为实在难耐饥饿,查利不得不煮吃自己的皮鞋,通过这个行为,影片传达了淘金者在阿拉斯加的悲惨遭遇的信息,给观众以警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但是因为查利吃鞋的讲究和高雅,却让严肃主题蒙上了一层喜剧的色彩,让电影具有亦喜亦悲的特点。 3.让悲惨的境遇和一些不相配、不和谐、异常突兀的场面交替出现,取得一种间离的戏剧效果。吉姆和查利在小木屋里忍受饥饿,等待拉逊寻找食物归来,但拉逊已经把他们两个彻底忘记了,自己在外面享受食物。吉姆在幻觉中把查利看成了一只美味可口的鸡。查利在反抗中及时把吉姆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免遭毒手。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查利处在这种恐怖之中却又毫无办法,眼看一场悲剧就要上演。到这里矛盾冲突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但就在这紧张激烈的时刻,一头熊大摇大摆地闯进来,顿时,悲剧变成喜剧,让观众舒了一口气。这种场面的出现,在喜剧和悲剧之间,同情和喜悦之间进行调和,获取一种间离效果。

沈从文小说《边城》赏析

沈从文小说《边城》赏析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 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大自然养育出的子民更令人赞叹。沈从文在渲染大自然的美的同时,更赞美了生活在这儿的纯朴的人们。人性美在《边城》中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文章的一大魅力所在。这儿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尔虞我诈、逢场作戏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真挚的关爱。 主人公老船夫忠厚老实,重义轻利,一副古道热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不计报酬,不贪图便宜,?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以给人方便为乐。真诚的老船夫同时获得了人们对他的关爱。卖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钱,水手们送红枣给他,小商贩们送粽子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关系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沈从文却通过这种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美好的人性。船总顺顺尽管有财却不吝财,他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老船夫死后,不计前嫌,依然一片盛情邀请那分明与他的两个儿子不幸遭遇有密切干系的孤女翠翠到家里安住。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都?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天保则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女主人公翠翠是《边城》魂之所在。她成长于重义轻利、安信自约的淳朴风气中,又得山川灵秀,秀外慧中,自然分外绰约动人。作者没有着意地描写她的外貌,而是用?小兽物?,?山头黄麂?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展现出她身上弃绝了世俗尘埃的纯真与清新。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当她逐渐长大成熟遭遇爱情时,她也表现出一种完全顺乎其自然的状态。翠翠的爱情故事,没有激荡人心的情节,只有情窦初开时的少女的若断若续的情绪,若有若无的心境,似梦似幻的氛围,这是自然和生命诗化的表现。翠翠犹如山间流淌的一缕清泉,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成为?边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人间美好、善良和友爱的愿望。自然美与人性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让读者在领略湘西风土民情的同时,接受美的洗礼与熏陶。掩卷后,我们都不会忘记有这么一处?风俗淳朴?的地方,那里的人?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 作者常说:?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这种忧郁不是作者故意用笔写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从作品中流淌出来的。读完之后,只感到遍布于全身的怅惘,却找不到它的痕迹,借用赵园的话,既是?中国式的忧伤?,无迹可求却又无所不在。翠翠的父母因为爱而双双殉情,一身好水性的天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而葬身鱼腹,傩送因为哥哥的死与老船夫产生隔膜、误会,后终远走他乡。老船夫因担忧翠翠的命运,以致身心交瘁,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气绝身亡。象征着当地风水的白塔倾塌了,只剩下翠翠这只?孤雏?无望地等待着情人的归来。 然而,作品的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

作文范文之作文悲剧与喜剧

作文悲剧与喜剧 【篇一:2015届济南二模作文“翅膀是鸟的悲剧”的写作 指导与例文】 2015届济南二模作文 “翅膀是鸟的悲剧”的写作指导与例文 原题再现: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超出材料 的含意和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指导 审读几个关键词:翅膀永恒的异乡悲剧 鸟的翅膀是能让鸟飞翔的前提凭借。从这一比喻来说这个前提凭借 可以是先天的。但因为比喻的喻指还是要落脚到人身上,所以也能 指人身上后天的能让生命飞翔的东西。就人而言先天的翅膀应该是 身高,容貌与生俱来的出身门第等。后天的翅膀是让生命飞翔的凭借,通过后天努力得到的文学才华,施政水平,书画造诣,襟怀抱 负等等。 永恒的异乡应是一个具有文学、哲学等多种内涵的概念。异乡应是 相对故乡本原起点而言,永恒一种理解是异乡才是生命的常态,一 旦离开就再也不能回去,这就成为了悲剧。即使回去也早已不是原 来的本源起点。其实人生自出生时,就是没有了回头之路的,就开 始了告别故乡去往永恒的异乡的飘泊之旅。永恒还可以理解为虽然 离开再不能回去的结果是悲剧,但在飞离原点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 的精神价值是悲壮崇高的。 悲剧点明的是人在追求过程中遇到的一种普遍的无奈,这是很多人 在个人命运遭到难以抗拒的阵痛时一种无奈表白。生命中异乡是永恒,困境是永恒,选择是永恒,谁都要面对而无法逃避。这种悲剧 感叹,其实是个体生命在某种境况下的无耐,这是大家所谓的消极,这种消极才是催生文学、哲学伟大的根源。但站在社会的历史的旁 观的角度和层面,社会的发展又正是一个个张开翅膀的人的飞翔所 促成的。永恒的异乡也才正是美好的远方。 这个材料的重点应该在前半句上,关键还是对翅膀的辩证认识后面 是对悲剧隐喻的具体的阐释。作文只要能介定好所写是什么样的翅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 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 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 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 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