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知识100题(含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100题(含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100题(含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试题

(100题内含标准答案)

更多试题请联系全民竞赛网

1.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3.“可持续发展”源之于环境保护,但它是一个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的概念。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神舟”飞船选在晚上发射的原因,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人员和设备的观测。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6.201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7.2014年夏天,北半球普遍高温天气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8.2015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9.6级风地面物体的特征是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草呈波浪起伏。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10.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通常是白天雨后才会出现,夜间是不会形成彩虹的。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12.赤潮:是由于升温导致海水变色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13.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14.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15.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16.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会迅速递减。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17.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紫外线的是氮气。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18.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19.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0.道路结冰是指降水,如雨、雪、冻雨和雾滴,碰到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地面,而出现的积雪或结冰现象。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1.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2.冬季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均来自西伯利亚。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3.冬天不会打雷。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24.对于多数人来说,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2-24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5.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是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6.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7.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28.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空中的平流层。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29.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30.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31.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2.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3.每年的6月21日是夏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4.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5.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不包括极值。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6.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37.气象上把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38.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39.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0.强降水,特别是突发性强降水和持续性强降水,是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最大原因。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1.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3.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4.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称之为能见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5.如果在野外发现人工增雨火箭空壳或残片,可以拿回家。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46.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47.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48.太阳风暴是一种称为“太阳黑子”的天文现象,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强烈影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49.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0.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到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1.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52.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和设施。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3.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4.雾霾不属于气象现象。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55.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6.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不流失也不蒸发条件下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7.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B

58.异常气候是不经常出现的气候,如奇冷、奇热、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它对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59.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60.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A

61.____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

B.氦气

C.氢气

D.臭氧

标准答案:A

62.____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

标准答案:C

63.“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太多。

A.人和建筑物多

B.公园和草地多

C.白天和黑夜多

D.水污染

标准答案:A

64.“酸雨现象”属于____。

A.自然灾害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大气污染

标准答案:D

6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____起实施。

A.2014/5/1

B.2014/7/1

C.2014/9/1

D.2014/10/1

标准答案:C

66.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___,又称为地球宪章。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标准答案:D

67.2月2日是什么纪念日?____

A.世界水日

B.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D.世界湿地日

标准答案:D

68.3月12日是什么纪念日?____

A.世界水日

B.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D.世界湿地日

标准答案:C

69.3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____

A.世界水日

B.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D.世界湿地日

标准答案:A

70.3月23日是什么纪念日?____

A.世界气象日

B.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D.世界湿地日

标准答案:A

71.4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____

A.世界水日

B.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D.世界湿地日

标准答案:B

72.暴雨来自于充沛的水汽,下列哪种云可产生暴雨()

A.积雨云

B.高层云

C.密卷云

D.雨层云

标准答案:A

73.北半球陆地区气温最高的月份是在____。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标准答案:B

74.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____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标准答案:C

7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区、文教机关区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____分贝。

A.30

B.40

C.45

D.50

标准答案:C

76.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____,保护地球生物生存。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标准答案:A

77.达到同样照明效果,一支好的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约____。

A.10%-20%

B.30%-40%

C.50%-60%

D.70%-80%

标准答案:D

78.打雷的时候你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____。

A.先听见雷声

B.先看见闪电

C.两者同时看见和听到

标准答案:B

79.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的最严重的破坏是:____

A.城市、交通建设占地

B.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D.使用化肥使土壤酸化板结

标准答案:C

80.当沙尘暴发生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____。

A.打开窗户保持通风

B.关紧门窗

C.取消外出活动

标准答案:A

81.当上海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上海市最高气温将升至____以上。

A.37℃

B.35℃

C.40℃

标准答案:C

82.地球表面虽然约70%被水覆盖,但能直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____。

A.1%

B.5%

C.10%

D.20%

标准答案:A

83.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____的作用。

A.地日吸引力

B.地月吸引力

C.地转偏向力

标准答案:B

84.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____中毒?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标准答案:B

85.短期天气预报的时效在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规定是指()。

A.两天内

B.五天以内

C.三天以内

D.一天以内

标准答案:C

86.短时强降水在山区容易造成____。

A.山洪

B.鼠灾

C.内涝

标准答案:A

87.对于保护候鸟,下面的哪种说法是不对的?____

A.只要保护好它的繁殖地就行

B.要保护好水源

C.要保证候鸟有充足的食物

D.严禁捕杀行为

标准答案:A

88.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____的现象。

A.异常降温

B.异常增温

C.没有变化

标准答案:B

89.发生道路结冰时,以下错误的行为是____。

A.不骑自行车上学

B.过马路服从交警和老师的疏导

C.在马路上溜冰

标准答案:C

90.风的日变化规律表现有_____。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夜间一样大

D.风的大小和湿度有关

标准答案:A

91.高温天气同学们应该多吃____。

A.高糖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B.清淡食物

C.含糖饮料

标准答案:B

92.根据专家分析全球气候正在 ____。

A.变冷

B.变暖

C.变干

标准答案:B

93.工厂废弃物中的汞可能造成食物的汞污染,引起人类的慢性汞中毒,以下几种食品受重汞污染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

A.牛肉

B.海鲜

C.青菜

D.西瓜

标准答案:B

94.季节的变化是由于____引起的。

A.地球离太阳的远近

B.太阳本身发出光照的变化

C.地球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

标准答案:C

95.建设温室大棚设施农业时,首先考虑的是____气候资源。

A.日光

B.降水

C.风向

标准答案:A

96.看到人工增雨作业后落下的火箭残片,错误做法是____。

A.报告老师或家长

B.报告当地气象部门

C.拿回家保管

标准答案:C

97.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____程度的物理量。

A.冷热

B.潮湿

C.多少

标准答案:A

98.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____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标准答案:A

99.空气污染指数值在101-2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____级。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C

100.空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

A.雨滴、雪花的蒸发

B.云、雾的蒸发

C.地球表面的蒸发

D.冰雪融化

标准答案:C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_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一气象科普知识竞赛 试题及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B)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极地站 2、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由谁来提供(C) A、政府 B、电视台 C、气象局 3、根据专家分析全球气候正在(B) A、变冷

B、变暖 C、变干 4、雪花的形状很多,而且十分美丽,你观察到的雪花大多数形状是(B) A、五角形 B、六角形 C、八角形 5、有时候,雷雨天气中,我们只是看到闪电,而没有听到雷声,这是因为(B) A、这次雷电没有发出雷声 B、雷声因为传播距离太远减弱了 C、雷声被遭雷击的物体吸收了 6、打雷的时候你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B) A、先听见雷声 B、先看见闪电 C、两者同时看见和听到

7、发生道路结冰时,以下错误的行为是(C) A、不骑自行车上学 B、过马路服从交警和老师的疏导 C、在马路上溜冰 8、遇到雷暴发生时,在广场上的人正确的做法是(C) A、继续在广场上活动 B、躲在大树下 C、不要触摸铁管、铁丝网 9、遭遇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C) A、拔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和网络线 B、不使用手机 C、带着耳塞听音乐 10、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放的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叫温室气体,它主要是(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11、雷击是有选择性的,你觉得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B) A、高大建筑物 B、木质平房 C、野外的岗亭 12、你觉得气象卫星不能做的工作是(C) A、监测云的发展演变 B、监控台风 C、监测气温 13、下列工作中你认为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是(A) A、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灾害 B、用飞机在降水云层中播撒催化剂增加降水量 C、用高炮发射炮弹震碎冰雹云中的大冰晶 14、露是由于(C)形成的。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王玉龙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

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中山市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doc

2017年中山市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简答题: 1.常年平均的中山市汛期(4-9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十分之几?(答 案:十分之八) 2.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几月?(答案:6月) 3.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几月?(答案:12月) 4.2014年1409号超强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它的名字是什 么?(答案:威马逊,RAMMASUN,名字来源:泰国,意思是雷神) 5.2014年影响中山市的2个热带气旋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超强台风“威 马逊”,台风“海鸥”) 6.雨日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日雨量等于或大于0.1毫米的天数。 7.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几月?(答案:7月) 8.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是几月?(答案:1月) 9.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高温日数最多的月份是哪个月?(答案:7月) 10.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大的2个月份分别是哪2个月?(答案: 4月和6月) 11.常年平均的中山市一年中相对湿度最小的月份是哪个月?(答案:12月) 12.冰雹属于液态降水还是固态降水?(答案:固态降水) 13.大雨属于液态降水还是固态降水?(答案:液态降水) 14.当紫外线指数在7~9时,表示紫外线强度为强,除应做好防护措施外,哪个 时间段应避免外出,或尽可能在避荫处?(答案: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15.在相同的高温条件下,为什么人体感觉在湿热时比干热时更难受?答案:周 围环境潮湿,汗液不易蒸发。 16.简答题:除四害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害”是指哪 几种动物?答案: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17.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最少应为多少厘米才比较合适?(答案: 30-35厘米) 18.连续多长时间阅读书籍或使用电脑后,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答案:1小时左右) 19.中山市行政管辖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1800平方公里) 20.中山市海拔最高的山是什么山?海拔高度是多少米?(五桂山,531米) 21.中山市面积最大的镇区是哪个?(南朗镇) 22.中山人民的“母亲河”是什么?(岐江) 23.中山市最大的水库是什么?(长江水库) 24.中山市是位于广东省什么平原中,地势平坦?(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25.中山市位于北回归线什么位置?(以南) 26.广东省大陆岸线全长多少公里?居全国第一位(3368公里) 27.广东省陆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公里(18万平方公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 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 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 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 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 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 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 课件,另一方面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 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 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 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 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 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 短信、网络等)?”(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 的知识。 2.材料准备:(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 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 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 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 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 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 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09年高考地理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知识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 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 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

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 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 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三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叶子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叶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变化,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 3、能进行简单的天气播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听听看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播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二)你平时看天气预报吗?从天气预报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一)(出示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看一看里面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城市的名称、未来的天气、气温) (二)认识天气符号 1、(手指画面中的天气符号)我们把用图案来表示天气这种特殊的符号叫做天气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天气符号。(出示教具太阳)小朋友们看,这个太阳表示的是什么天气?(晴天) 2、师:对,一个小太阳就表示晴天,又飘来了一朵云彩,把太阳遮住了一点,这会是什么天气呢?(多云)对,这个符号就是多云。太阳和我们捉迷藏藏到了云朵的后面,这时太阳被完全遮住了,这 又是什么天气呢?(阴)那如果我想表示下雨,应该怎么办呢?(幼儿思考)谁愿意到前面来设计一个表示雨天的符号?

3、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好,在云彩的下面画上雨滴就表示雨天。老师这里有三个表示雨天的符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他们有 什么不同?(雨点不同,有的雨点多,有的雨点少)那雨点多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大),雨点小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 ---------(小)。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指图)这个符号就表示小雨,这个符号就表示中雨,这个符号就表示大雨。你们记住了吗?那我要考一考小朋友了。我们刚才知道了雨点少的符号就表示小雨,雨点大的符号就表示大雨,那你能不能设计出表示小雪、中雪、大 雪的符号呢?小朋友们让我们来设计一个雪天的符号吧。幼儿分组 设计(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4、幼儿分别展示自己设计的下雪的符号,(师及时评价:小朋友们的设计真有创意,想象力真丰富)师出示正确的符号。 5、(手指板画)刚才我们认识了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的天气符号,这些都是常见的天气符号。除了这些常见的天气符号,还 有一些特殊的天气符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天气符号又表示什么呢?(出示雷阵雨、雨夹雪、风、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幼儿观察、猜测 其含义) 游戏: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天气符号,现在我们就和天气符号 来做一个游戏,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天气符号,放在你的小椅 子下面, 一会老师会播放一段小短片,小朋友仔细的观看,片中出现的 天气可以用哪个天气符号表示,你就马上把它举起来,我们比比谁 的动作最快。(播放图片) 6、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天气符号,现在我们就听一听,天气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播报这些天气的。出示同时有两个天 气符号的天气预报,幼儿猜测其含义。教师小结:同时有两个天气 符号表示在同一天会出现这两种天气,那我们来听一听这样的天气 应该怎样播报呢?(播放视频) (三)、认识温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课件,另一方面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

(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 (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 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教学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 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5℃,我 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 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 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 “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篇一: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 2、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 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 认识灾害性天气。 活动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的变化比较关注,零星的了解一些气象方 面的内容。自绘图片。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课题: “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说的?” “平时天气会有哪些变化?” 小结各种天气情况:晴、多云、阴、雨、雪天。 2、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1)看图讲述:(出示图片,有晒衣服、开运动会、发黄的树苗、 滑雪、渔船出海)“从图片上看到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天气?”(2)幼儿讨论:“怎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利?你知道有哪些灾 害性天气?” (3)小结: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很密切,世界上万物生长需要 多样的气候条件,但是持续很长时间过冷、过热、过旱、过涝就会 给人们造成危害。 3、介绍天气预报的: (1)对天气预报的认识: “既然天气和人们的关系这么密切,我们怎样知道天气情况呢?” “你是不是经常关心天气情况?你从哪里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2)看图了解预报天气的仪器:“出示图片,有百叶箱和气象卫星)“百叶箱里的仪器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全世界的天气怎么办?”(3)小结了解天气的多种途径和观测天气的工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 【设计意图】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2、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游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语: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送给我们大一班一份特 殊的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来找一找……对,一台大彩电,让我们一起欣赏电视节目吧! (二)基本部分

最新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一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一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 A、立即弃车,奔向高处 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 C把车推出走 对同一种物体来说,雷电喜欢的物体是(B) A、干的物体 B湿的物体 C不是很干物体 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 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B大步跑离 C双脚并拢跳离 遇到大风天气,同学通常可以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B) A、可以 B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 C风大时躲一下 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后,应马上采取(B) 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 B转移到阴凉处 C用凉水降温 夏天,在操场上突然遭遇雷雨,应立即将金属标枪、球拍等扛回室内(A)A、不可以扛在肩上 B可以扛在肩上 C扛在肩上或不扛在肩上都行 雷雨时,在家看电视的同学较安全的做法是(B) A、继续看,消除恐惧 B关掉电视机 C坐得远一点看 大雾天,同学们可以利用能见度差进行各种游戏(B) A、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非常有趣 B雾天污染重不宜做游戏 C雾天空气潮湿,做游戏嘴不干 高温天气同学们应多吃(B) A、多吃冷饮,帮助降温

B清淡食物 C含糖饮料 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走(C) A、从漩涡处跳过去 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 C绕着走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他们的纬度分别是多少(A) A、北回归线:23° 26'N,南回归线23° 26'S B 北回归线:13° 26'N,南回归线13° 26'S C 北回归线:33° 26'N,南回归线33° 26'S 打雷时你正在公园里划船应该怎么办(B) A、留在船上 B立即划到岸边远离水面 C把船划到岸边树下躲起来 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躲雨,对吗(C) A、附近有棵大树枝茂叶盛,正好躲雨 B爬在树上远离地面 C不可在大树下躲雨 暴雨天,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室内电源应立即(A) A、切断,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B电源照常使用 C关掉所有电器 坐汽车时遇到强雷电,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B) A、迅速开门下车 B安稳地坐在车里 C打开车门,但不下车 为了安全,现在施放气球应使用什么气体(B) A、氢气(过去用) B氦气 C氮气 拨打以下哪个电话号码可获得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B) A、221 B、96121 (收费) C、121

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竞赛题(中学小学各一套)

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竞赛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 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B) A 中山站 B 长城站 C 极地站 2)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由谁来提供(C) A 政府 B 电视台 C 气象局 3)根据专家分析全球气候正在(B) A 变冷 B 变暖 C 变干 4)酒泉市地处(A)气候区 A 内陆干旱 B 海洋季风 C 高原高寒 5)你觉得以下肃北县的气候特点分析不正确的是(A) A 夏季干燥 B 季节温差大 C 雨热同季节 6)打雷的时候你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B) A 先听见雷声 B 先看见闪电 C 两者同时看见和听到 7)肃北县雷雨天气主要发生在(B) A 秋天 B 春夏季节 C 夏秋季节 8)遇到雷暴发生时,在操场上的同学正确的做法是(C) A 继续在操场上活动 B 躲在大树下 C 不要触摸铁管、铁丝网 9)遭遇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C) A拔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和网络线 B 不使用手机 C 带着耳塞听音乐 10)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放的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叫温室气体,它主要是(B)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11)雷击是有选择性的,你觉得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B) A 高大建筑物 B 木质平房 C 野外的岗亭

12)你觉得气象卫星不能做的工作是(C) A 监测云的发展演变 B 监控台风 C 监测气温 13)肃北县气象站建站在哪年?(A) A 1973年 B 1993年 C 20XX年 14)露是由于(C)形成的。 A雨滴降落 B 植物体内的水分直接渗出 C 大气中水汽直接凝结 15)人把臭氧层比喻为地球的“保护伞”,而今臭氧层出现了空洞,空洞首先出现在(A)的上空。 A 南极 B 北极 C 赤道 16)一般情况下城市气温要比效区高,这种现象被称为(A) A 城市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城市光效应 17)高温天气同学们应该多吃(B) A 高糖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B 清淡食物 C 含糖饮料 18)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走(C) A 从漩涡走过去 B 从漩涡跳过去 C 绕着走 19)如果同学们外出旅游,万一遇到洪水被困,发现救援人员时发出求救信号方法可以是(A) A 挥动鲜艳衣服、红领巾 B 不断走动 C 坐着不动 20)夏季同学们观察到的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的云底部一般处于。(B) A 极高的高空 B 较低的低空 C 都有可能 21)避雷针是最常用的防雷装置,你认为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C) A 躲雷 B 消雷 C 引雷 22)你觉得避雷针的顶端为什么要做成尖的(A) A 更容易吸引雷电击中它,保护其他物体 B 防止避雷针弯曲 C 不使飞鸟停留在上面 23)肃北县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 A 台风 B 沙尘暴 C 暴雨 24)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A)

幼儿园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幼儿园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幼儿园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一:幼儿园科学教研组计划幼儿园科学教研组计划 情况分析:本学年,针对我园教师队伍力量增强,为了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以前的幼教中心组和幼儿园教研组变为以幼儿园课程领域为分组依据,设置了艺术、科学、健康、语言和保育五个教研组。在以前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操作、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活动中虽然也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但这些操作活动大多是对老师操作的一种简单模仿,而不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妨碍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特制定以下科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教研目标: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本学科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指导要求。 2、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一篇优秀的说课教案,并在教学中运用。 3、注重研究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导与幼儿学的关系,探索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途径,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内容及措施: 1、全面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科学这一领域的目标内容及要求,学习科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大家一起探讨各年龄段科学教育的知识、能力及态度目标,使教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找到知识点和能 力点,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让活动目标全面而准确,并将目标贯穿于准备、过程、结果及评价等环节中,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做到心中有目标,时时有目标。

2、通过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研究教师导与幼儿学的关系,让教师积极探索在科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概括有关的科学知识,以动作操作法引导幼儿在活动能力中自我发现、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寻求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手段等等。 3、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组长提前写好每次活动的计划,通知组内人员做好教研活动的准备。做到有备而来,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 4、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中心发言人 七周 熟悉科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指导要求。 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 集中学习 唐中华 十二周 合理确定科学活动的目标及选择科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参研人员的说课教案讨论学习 段玲 十七周

气象科普知识题

气象知识题 一、判断题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 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4、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错)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6、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7、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8、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9、冬天不会打雷。(错) 20、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21、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 米高处的温度。(对)2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3、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4、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对)。

幼儿园科学品尝饮料(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科学品尝饮料(三篇)目录: 幼儿园科学品尝饮料一 幼儿园科学大蒜二 幼儿园科学天气记录三

幼儿园科学品尝饮料一 活动过程: 一、创设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品尝“小兔”制作的饮料,说说自己喝的饮料。 提问: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做饮料,引导幼儿边做边观察。 1、引导幼儿认识材料。 2、提出操作的要求: (1)你们在做饮料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变化? (2)与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3)要让做饮料的房间干干净净。 3、观察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饮料?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做饮料的过程和发现。 四、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品尝饮料,说说自己做饮料的发现。 五、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请客人品尝饮料,说说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 3.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 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 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毛巾

幼儿园科学大蒜二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环境准备:种植前一天组织幼儿观察教师整地、松土、浇水等劳动,准备好种植园地。 3、材料准备:下载整理有关大蒜的资料;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小铲子、小耙子、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种植好的大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出示花盆) 这是什么啊?我的宝贝就种在这个里面的呢 教师讲述如何种宝贝,无形中交代如何种植大蒜。 2、观察、讨论大蒜头。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的时候,一定要把大蒜的头朝上,让它的屁股坐在洞里,这样它才能长出来。 3、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资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幼儿自由讨论,大蒜的作用。

气象知识竞赛题(1)

明溪县城关中心小学2011年气象知识竞赛题 一、判断题。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4、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错)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6、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7、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8、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9、冬天不会打雷。(错) 20、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21、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对) 2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3、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4、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对)。 25、“神舟”飞船选在晚上发射的原因,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人员和设备的观测。(对) 26、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2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对) 28、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29、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30、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对) 二、单项选择题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1、什么气象条件使春雷响彻天际? 在惊蛰以后,明显增强的暖湿空气与负隅顽抗的冷空气激烈对峙,引发了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潮湿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高大的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从而使万钧雷霆骤然发生。可见此时雷电的发生不仅与近地面层气温回升有关,与冷空气活动有关,与此时空中的水汽明显增多更加有关。 所以,人们总结出:冬季大气干冷,则无雷;春季水汽渐起,则 初雷;夏季高温潮湿,则雷盛;秋季水汽渐去,则雷潜。春季到了,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有了充沛的水汽,高耸的雷雨云系得以发展,春雷才得以响彻天际。 2、“春捂秋冻”有益健康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们也将脱下冬装,换 上春服。在此之际,年轻爱美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装和西服衬衫,然而,年长的中老人们还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那么,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何要“春捂”呢?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秋季则为18.2?,春季高于秋季0.7?;春季平均最低 气温为6.1?,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春季比秋季反而低 0. 6?。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

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会不能完 全适应早晚与屋外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还有,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4、春季养生重在防“肝火” 发表时间:2009年2月12日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时期,气候变化多端,时有风寒温湿交 替侵袭人体。这一季节以肝气为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此时需调养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能看懂常用的天气预报标志,感知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天气预报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宇宙天体中的无穷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帮助幼儿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秘,作为最近多变的天气,孩子亲生感受,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去认识天气,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 1. 能看懂常用的天气预报标志。 2. 感知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3. 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 4. 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5.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天气变化,并了解不同天气情况对人和自然的影响(如下雨天,出门就要打雨伞;太阳天,

出门就要减衣服;下雪天,出门就要穿厚厚的衣服)。认真比较各种天气的特点(如看到晴空万里,有太阳,就是大晴天;而看到灰蒙蒙的天气,那么就可能是要下雨了等等)。 说明: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有些天气的特点不是很明显,有的时候很难分辩出各种天气的情况,以致于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应对各种不同的天气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从而有所感知!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天气的标志,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天气,要做怎样的准备!(如。在下雨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雨伞或雨衣等) 说明:幼儿年幼无知,语言不流畅,只有时常纠正,改变幼儿的说话说“后半句”的习惯,才会真正的让幼儿说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积极的讲解才会引起幼儿的重视并能主动地响应,真正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活动准备 1. 各种天气的卡片。 2. 操作材料《会变的温度》。 3. 晴雨转盘模具。 活动过程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判断题 1、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2、气象上把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 3、气象上所说的气温, 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4、如果在野外发现人工增雨火箭空壳或残片, 可以拿回家。 5、冬季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均来自西伯利亚。 6、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 7、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 8、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 9、温度越低, 湿度越大, 人越感觉冷。 10、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11、气温越高, 湿度小, 风速大, 森林火险等级越高。 12、你面北而站, 风从你背后吹来, 使你感觉被往前推, 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

13、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 14、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 台风破坏力更大。 1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 16、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17、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8、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19、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0、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1、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22、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23、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24、一物种的灭绝预示着有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灭亡。 25、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6、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7、污染源监测采样时, 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 监测结果无效。 28、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9、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课件,另一方面 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 ppt 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 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

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 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 电视、报纸、手机 短信、网络等)?”(2) 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 教具:手偶“喜羊羊”,ppt “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2)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C?15C,我们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