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

模块一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量。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分有单利和复利两种。

1.单利

单利是只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不计息。

2.复利

复利是不只是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也计息。

二、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复利公式

(一)终值

现值终值(已知现值求终值):现在一次性支付(或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经过若干计息期后可获得(或支付)的本利和。已知现值求将来值,现值终值的计算公式:

F=P×(1+r)n

(二)现值

现值,即现在的价值,指发生在现在时点的资金价值。

把终值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

终值现值(已知终值求现值),已知将来值折算成现值,其计算公式:

P =n r F

)1(+

(三)年金

1.年金终值(已知年金求终值)

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末等额收付款项,n 期末的复利终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F =A r r n 1

)1(-+

2. 终值年金(已知终值求年金)

终值年金是指为了在第n 期末一次性收取(或支出)一笔款项,现在需在每期期末等额投入(或存入)的金额。 A=F

1)1(-+n r r

3.年金现值(已知年金求现值)

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末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现在需一次性投入(或存入)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P =A n n r r r )1(1

)1(+-+

4. 现值年金(已知现值求年金)

现值年金是指现在一次性投入(或存入)一定的金额,则在每期末等额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 A=P

1)1()1(-++n n

r r r

模块二收益法

一、收益法的基本含义

所谓收益是指一定期限内收入超过费用的部分。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三、收益法的基本程序

(1)收益预测。

(2)确定折现率或本金化率。

(3)用折现率或资本化率将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

(4)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四、收益法中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1.收益额

2.折现率

3.收益期限

五、收益法的主要技术方法

(一)预期纯收益不变

1. 预期纯收益不变,收益永续,未来收益年金化

如果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可永续,且预期纯收益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首

先预测其年收益,然后对其年收益进行本金化处理,即可确定评估值。在资本化率固定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公式:

2. 每年收益相同,收益年期有限,资本化率大于零

在这种情况下,有以下计算式:

这是一个在估价实务中经常运用的计算公式,其成立条件是:

①纯收益每年不变;

②资本化率固定且大于零;

③收益年期有限,为n。

(二)预期纯收益是非等额的

1. 资产预期纯收益是非等额的,且是有限期的

如果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是有限期的,且预期纯收益不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预测其有限期内各期的收益额,然后以适当的折现率对各期的收益额进行折现后求和,各期的收益额折现之和即为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2. 预期纯收益在前期是非等额,但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

其成立条件是:

①纯收益在n年(含第n年)以前有变化;

②纯收益在n+1年以后(含第n+1年)保持不变;

③收益年期无限;

④r大于零。

(2)有限年期收益。预期纯收益在前期是非等额,但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且收益年限为有限期,其基本公式为:

其成立条件是:

①纯收益在n年(含第1年)以前有变化;

②纯收益在n+1年(含第n+1年)以后保持不变;

③总收益年期有限,为m;

④r大于零。

六、收益法的优缺点

模块三市场法

一、市场法的基本涵义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来估测资产价值的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二、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采用市场方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1.要有一个充分活跃的公开市场;

2. 公开市场上有可比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三、市场法的基本程序

通过市场法进行评估大体上要经历以下程序:

1.选择参照物

2.在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3.指标对比、量化差异

4.在各参照物成交价格的基础上调整已经量化的对比指标差异

5.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四、运用市场法评估单项资产应考虑的可比因素

1.资产的功能。

2.资产的实体特征和质量。

3.市场条件。

4.交易条件。

五、市场法中的具体方法

(一)直接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是指直接利用参照物的交易价格及参照物的某一基本特征与评估对象的同一基本特征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特征参照物特征

或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合理成交价格

(二)类比调整法

1. 市场售价类比法。

2.成本市价法。

3.价值比率法。

(三)间接比较法

间接比较法也是市场法中最基本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资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市场标准(标准可以是综合标准,也可以是分项标准)中间物作为基准,分别将评估对象与参照物整体或分项与其对比打分,从而得到评估对象和参照物各自的分值;再利用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以及评估对象的分值与参照物的分值的比值(系数)求得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

六、市场法的优缺点

(一)市场法评估资产的优点

市场法评估资产的优点包括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目前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更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二)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缺点

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缺点包括适用范围有限,使用前提严格,需要有公开活跃的市场,有时因缺少可对比数据及资料而难以应用。

教师招考面试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水槽 6 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60 平方分米,高 15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面试说课模板

教师面试说课模板 所谓“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其内容涉及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对以上诸项所作的分析。“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属于课前准备的一部分,这与课后的反思总结有所不同。 “说课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 重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 重在分析:“说课”不仅要摆过程,还要说道理,要对教案作出分析,首先要分析大纲、教材,明确所讲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来龙去脉,然后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能说清道理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的分析上下一番功夫。 追问 是不是自问自答啊? 回答 不是,用语言把上课的内容、如何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的理由说出来!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初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2、 (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

20XX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来自XX院的教师XX,我的专业是XXXX,主讲XXXXX这门课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XX的第六章第三节《XXXXX》(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首先我来说下教材 XX学是XX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行为,掌握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原理。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XX教授主编的XX。 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职培训投资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类型之一。在职培训投资的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分别是在职培训投资概述及基本类型划分、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及其归属和有关在职培训的推论。 根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职培训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归属,掌握有关在职培训的推论。 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在职培训成本收益归属的分析,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在职培训投资的重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关在职培训的几点推论,教学难点是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归属。确定依据是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上述内容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并掌握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理论。 二、其次我来说教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来讲授新课。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汇编

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观察、分工合作、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不断地尝试中产生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形成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以活动为主线,以探究为中心得教学理念。 在学法上,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参与,交流讨论,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作业为第几页,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分层训练,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我的板书设计以内容为主,清晰,明了地展示。 六、教学反思 【教资面试】浓缩的10分钟—小学数学试讲 试讲超出规定时间、试讲时间严重不足,或者在试讲规定的时间内各部分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是往年教师面试考试最头疼的事情。今天,就针对面试试讲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建议,以便老师们在备考和试讲过程中对时间把控更加合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入环节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10分钟的试讲,导入时间建议控制在2分钟以内。 通常学生在导入环节经常出现的一些失误,例如导入内容偏离了学生生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像《垂直与平行》一节,可以用笔掉在地上的位置关系导入,也可以用08年奥运会开幕式方正,横成行,竖成列导入,前者更加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激趣效果更好。第二种常见的失误,导入环节做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无关,仅仅激发了学生兴趣,例如上课放了一首儿歌或者一段视频,结果跟教学内容无关,也是一个失败的导入。 数与代数部分 例如《最小公倍数》这一节的导入:

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快乐高效课堂模式(新景航) 号考生年级科目课型 标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了解…、学会…、理解…、掌握…、会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高…能力。 2.通过…培养…方法。 3.能够…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激发…;培养…;养成…。 【教学重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1)在教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考试中的重点和常考点。 【教学难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由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或该知识点比较抽象等原因,学生难以学会和掌握。 【教学方法】(又称教学手段) 讲授法、自学(阅读)法、交流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强化训练法、互动展示法等。 【教学准备】(又称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目的:凝神、起兴、点题。 2、预习定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合作达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4、师生交流达标:老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5、课堂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强化重点、难点。 6、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精选题目,检验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查找知识盲点。 【板书设计】 模式:要点式;表格式;行文线索式;绘图式;对比式等。 【作业布置】 (1)第几页,第…题。(2)要求。 【教学反思】 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师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精品文档 快乐高效课堂模式(新景航) _____ 号考生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 课型 标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了解…、学会…、理解…、掌握…、会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高…能力。 2.通过…培养…方法。 3.能够…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激发…;培养…;养成…。 【教学重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1)在教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考试中的重点和常考点。【教学 难点】 1.写法同(知识与技能)。 2.确定方法:由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或该知识点比较抽象等原因,学生难以学会和掌握。 【教学方法】(又称教学手段) 讲授法、自学(阅读)法、交流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强化训练法、互动展示法等。 【教学准备】(又称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目的:凝神、起兴、点题。 2、预习定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合作达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4、师生交流达标:老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5、课堂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强化重点、难点。 6、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精选题目,检验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查找知识盲点。 【板书设计】 模式:要点式;表格式;行文线索式;绘图式;对比式等。 【作业布置】 (1)第几页,第…题。(2)要求。 【教学反思】

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上海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心得

上海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心得 2014年10月25日7:50结束了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鄙人不才,侥幸通过。为给大家有需要提供些材料,特抽时间写了点,希望有所帮助。 考试流程: 1、笔试50分钟,写教案。 虽然平时写了很多教案,考试的时候却还是很多人犯蒙,不知如何写。这里根据我的实战经验讲下我的感受。 1)考试随机发下一篇考试相关材料,很多考友说都是老年代教材上的,你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教材去复习。所以,还是把自己的专业搞好吧,别惦记面试到底是面试哪个出版社哪年出的教材。2)同时还会发你一张A4纸大小的教案纸,请记住,你一节课的备课内容都在这张纸上,你不可能写祥案,只能写简案,简案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把你如何开展这个知识点讲授说清楚就可以了。比如“我会通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位老者的对话来导入这节课,一个智者会说我思故我在,一位智者说我在故我思……”聊聊几笔即可。 3)同时还会发你一张草稿纸,有些同志可能喜欢打草稿,那么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不过我没用到。 4)很多人我看都是花10分钟把考试材料阅读完,然后直接下笔写教案。到点基本都写完了。 5)我建议教案按照以下几点写,我就是这样写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课外作业(因为我讲的实在想不到布置什么作业,就没写,但是可以的话建议写上)。对啦,有些人会写上教学过程每步的上课时

间,我没写,写上也蛮好的。 2、面试等待 1)写教案时间结束,请带好自己的包还有所有的教案材料,跟老师到指定地点候场面试,直到面试前,考试材料还有你写的教案都可以再翻阅看看。一般等待30分钟后即可参加面试。 3、面试 1)面试时间2014年是20分钟 2)面试内容2014年试讲10分钟,5分钟讲课考官问答,5分钟教育专业知识问答(比如你如何理解毁人不倦?教师职业规划是什么?)3)注意事项:一、不紧张;二、流畅讲下来,直到考官喊停止;三、对考官的问题如实回答,不懂不装懂,谦虚承认(这个我确实不太理解,抱歉,我会下去弥补这块知识的;可能几年过去了,自己没及时复习,有些淡忘,抱歉……);四、临走记得把自己的板书擦掉;五、出门前和老师说再见 4、无论你对自己的表现是欣喜还是崩溃,结果已经不能由你定,坦然离去吧! 最后,预祝顺利通过!并看到如下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传播的基本过程》,我使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传播学教程》,由郭庆光主编。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小结等六个方面逐一展开。 一、说教材(首先,我选的这本教材) 传播学教程,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教授主编,该教材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时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的必备参考书,它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它是传播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后续传播学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本书第四章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的第一个课题。在此之前,大家已经学习了“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它使我们学习传播过程内容的一项基本要素,学好“符号”能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是为学习以后课程(诸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打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 根据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传播学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按照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易检测等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方面: 1、掌握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能力目标方面: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于传播模式理论的认识,掌握传播活动的本质规律,运用传播理论知识认识身边的传播现象,并能分析解决当前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为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情感目标方面: 培养学生学习传播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下面我来说一下本次课程的重难点) 从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教学难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本人刚参加完2014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的面试考试,想为以后参加 此类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些经验,并提供自己总结的教案模板一份以供参考。 先从笔试说起吧,关于笔试报名的流程什么的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见,再此不赘 述了,我就从笔试准备讲起。我是笔试考试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准备考试的,资料就是 中公的3本辅导书,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3门。 本人认为根本没有报考辅导班的必要,只要你找些考试相关的资料认真复习半个月, 肯定能过的,我就是踏踏实实的认真复习之后,非常自信的通过了自己的笔试。 查看了自己的笔试成绩之后,就是面试的报名了,流程什么的也不赘述了,不明白 的网上百度。报名成功后,我就将面试先抛到一边了,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而我高中生物学的挺扎实的,所以准备在面试前一周左右再复习。到了面试前5 天左右的时间时我收起其他的心思,准备专心复习高中所学的知识。由于考试没有指 定教材,这就增加了面试的难度,我们得对高中所学的所以知识加以复习。我从百度 文库中下载了高一、高二、高三生物的教案,电子课本及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什么的, 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的复习。由于面试时会要求写教案,所以我就认真的研究了 一下下载的教案的模式,然后写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合适的教案模板。有了这个模板,在20min的备课时间里,我心里就比较有底,知道该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二十分钟写出 比较优秀的教案。 我的准考证上写的进入备考室时间是上午9点45到10点,我提前了一点过去,然后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队。原来我们是先在外面按照报考科目进行排队,然后按照 工作人员的安排4个人一组进去,先签到,然后一起去抽题,题目打印出来后被交给 带队的工作人员,我们都看不到自己的题目,然后又被带上楼进入备课室,按照自己 的编号入座,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就是用来写教案的,如果需要草稿 纸可以向工作人员要求。我觉得再要一张草稿纸很有必要,你可以在这张草稿纸上写 上你试讲的思路什么的,因为最后你的教案跟你抽的题目都得交给面试官,自己试讲 的时候手里拿点提醒自己思路的东西总是必要的。20分钟备课结束后,我们就被分到不同的房间准备面试。我被分配到的是203房间,幸运的是我前面还排着一个待考的 女生,这样我准备的时间就更充分了。我就利用这段时间理了下自己试讲的思路,开 始怎么讲、怎么导入、讲课的重点是什么、怎么提问、组织小组讨论、布置课外作业、小结等。轮到我的时候估计老师都有些着急了(我是最后1个,而且当时都将近中午 12点了),就问了我1个规定问题(课堂上一个学生总是答非所问,引起哄堂大笑,该怎么办?),而原本应该是2个规定问题的。然后我就开始讲课,先对上节课的内 容进行了回顾,并提问,然后引入新课,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总结,布置课外作业等。结束后面试官对我的试讲做了评价,然后就结束了。 下面是我总结的教案模板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英语

高校教师资格证 (教案) 申请人: 申请科目:英语 工作单位: 身份证号:

Teaching Plan Teacher: Target Audiences: second-year college students of non-English major Material Selection:Looking for a job after university?First, get off the sofa from New Standard College English, Text A, Unit 1, Book 4 1. Teaching material 1.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individual examples of job searching and problems after graduation. This uni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of finding a job for the undergraduates. After learning i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employment condition and make necessary preparations for their future job hunting in advance. 2. Scan the text and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useful expressions. 2. Time allocation 1st period: careful explanation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2nd period: understanding the text 3rd period: post-exercises and extensive exercises 3.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objects To study the usage of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make the Ss know how to understand the word mea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xt context. To finish some exercises. Ability objects To develop t he Ss? abilities of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Focus on ability of speaking. 4.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 how the parents should do when helping their sons or daughters find a job. Difficult points: 1. usage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organizing a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s of finding jobs by their own words. 5. Teaching approaches 1. Students centered approach 2.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procedures 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sking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a question: what was the social background in the year of 2008 to 2009? In 2008-2009, becaus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cession, many employers were reducing their workforce. So for the graduates in that period, finding a job became harder and harder. After their final exams, some students rested in the summer before looking

中学教师招聘面试讲课及问题做答技巧

中学教师招聘面试讲课与问题作答技巧 一、面试讲课要点: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完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实际、体现与教学过程。 2、教材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深广度适宜。 3、教学结构:结构开展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结构完整、重视过程;程序合理、过渡顺当、教学环节紧奏、节奏适当。 4、教学方法: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实践;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恰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5、教学基本功:板书简明、清晰、规范、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熟练、准确;教学组织得法、条理清楚、调控应变能力强。 6、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活动面广、正确率高;师生交流充分、正确评价学生、教学有专长;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双基落实、学生能力得到培养。 7、教学态度: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生动;概念表述清楚、讲解深入浅出。 二、面试讲课的注意事项: (一)上台讲课我不怕 当然,没有人第一次讲课就什么都不怕的,但是有了充分的事前准备,在心理上就多了一份安全感,站在台上,自己就是专业的讲师,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形象,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减少赘词」 说话简洁、清楚,减少一些「然后」、「嗯」等等口语和语助词。 「眼睛要注视学员」 人说新讲师一看就知道,除了说话会结巴,还有眼睛只看天花板、地板跟黑板,有很多的旧学员,你是不是新讲师,心里都清楚,但是切忌不要只看一个人,要环顾全场,在前面、左右两边各找一个定点,视线在这三个定点中循环,但是环顾视线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只有眼睛或是头转动,用旋转上半身的方式去环顾。 「说话不急不徐」 不需要急着把话说完,慢慢说,务必求清楚,先想过再出口。 (二)语言技巧: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知识,所以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和技巧。 首先,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这点是最基础的。其次是具备知识传给学生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关资料已总结出教师的语言具备“六性”: 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 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 3、范读谈话,情真辞切,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 4、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 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 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在讲课时最好带一点演员的风度。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_教师资格证面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c57523470.html,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顶尖教育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中,c b 、、a 的含义: a 表示开口方向: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 ∣越大开口越小 b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a b 2- c 表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0,c )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已知任意三点坐标 (2)顶点式:)0,,()(2 ≠+-=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已知顶点坐标、对称轴或最值 (3)当抛物线c bx ax y ++=2 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0 2 =++c bx ax 有实根1x 和2x 存在时,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可转化为两根式 ))((21x x x x a y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0).(x 2,0)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 b x 2-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2、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图像 a>0 a<0 性质 (1伸; (2)对称轴是x=a b 2- ,顶点坐标是(1)伸; (2)对称轴是x=a b 2-,顶点坐标是

教师资格证试讲备课纸

备课纸 说明:考场里面打印出来的备课纸上只印了考生基本信息的栏目,需要自己填写准考证号、姓名之类的信息,后面都是空白。我当初写的教案大致按以下格式步骤写的: 教学目标 理解。。。。。。 掌握。。。。。。 运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多媒体课件、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把教学大标题小标题按1、2、3等写下来 六、作业 建议:由于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建议写教学简案。这样20分钟时间,除了能够写完教案,还能够预留5-10分钟的时间在大脑中至少过两遍教学过程,有利于进场更好的发挥。 (进场后我的考场是把我的教案交给面试的三个老师轮流看了下,自己在讲台上没有拿教案讲的,个人觉得教案按上面的格式以不变应万变5分钟就可以写下来,剩下时间想自己讲课的逻辑,导入那些话也要提前想好,教案只要格式正确、书写工整就ok) 1、戒除网瘾,走向积极人生 2、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尊自信 3、自我解嘲,创建乐观心态 4、适应青春期身心变化,正确对待异性友谊 5、提高抗挫能力,化解消极情绪 6、学习放松疗法,祛除紧张情绪 7、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保持平和心态 8、学会感恩,感受幸福人生 9、克服人际交往障碍,融入校园生活 10、加强自控能力,迈向成熟心智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抽取的编号是,所讲的课题为。由于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教材,所以暂时用我代课时所用的教材。 我认为关于 课题的教学目标应从三个方面来达到: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这方面,需要使学生了解到的概念以及的特点和现象,探索带来的正负面影响;第二方面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让他们学会克服负面影响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价值与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向学生传达的观念,增强学生对人生的理智感,通过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优化个性品质。在以上三个目标的指导下,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程序。在我平时的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接到高中生因学业压力、早恋现象、自我意识过强而导致的抑郁、厌学、情绪不稳定等个案。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逐渐明显,他们是“自己眼里的大人,大人眼里的孩子”,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接受,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互动学习、发现学习为主,才能使他们更好的吸收知识。首先,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原理,讲述一个例子或故事,引出课题,并请同学们谈谈对 的看法,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进行有意义学习。预计所用时间5 分钟。第二,根据书本知识,讲解的概念,分析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跟学生探讨与有关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自由发挥演出短小的情景剧,并从中总结与课本对应的特点和现象。这一阶段比较重要,预计用时12分钟。第三,进行一个心理小测验,借助学生对心理测验的热情,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预计所用时间5分钟。第四,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类型后,势必会产生各种兴趣,希望保持或改变此类型,借此引入类型所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影响等教学内容。预计用时5分钟。第五,面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负面影响,现场访谈分析,并让学生体验比较新颖的心理学游戏和素质拓展活动:如放松训练、心有千千结、信任背摔等。这一阶段难度较大,预计用时12分钟,但以往经验中学生的热情来说,还需要约2 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自由发言和恢复冷静。 最后总结这节课内容,渗透德育,布置放松训练法为作业,让大家在学业紧张时运用。预计用时4分钟。 以上教学内容中,其重点是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认识的特点和重要性,认识在生活中的正负面影响;难点是学会调节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对于本课重点,除了采用先行组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外,还联系之前所学的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由发挥演出情景剧,加强学生对的学习和认识;对于本课难点,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以一个学生为例,现场访谈,与大家讨论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并带着学生一起体验素质拓展,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素质拓展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舒缓高中生紧张的心理,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这节课的内容设计贴近现在高中生的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命脉。并通过创设情境解决了师生间隙,使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课堂贯穿了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课堂的教育效果来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就达到完美的人格,但只要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警钟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幼师面试试讲语言教案

幼师面试试讲语言教案 【篇一:教师招聘考试幼儿面试试讲教案:《影子的游 戏》】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面试试讲教案:《影子的游戏》 2014-07-15 17:03:26| 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 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有你就有我你来我就来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 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 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详细出处参考: /jiaoshi/zhaopin/ 【篇二:幼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技巧】 篇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试讲技巧 教师 资格证考试面试如何成功试讲 教师资格证考试面 试如何成功试讲无疑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同时也是广大考生较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大家在网上 也看了不少试讲技巧,但一旦上阵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小编今天在这里结合多年面试经验给大 家讲讲如何成功试讲。 1、选一个你熟悉的 课题来讲,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它讲清楚; 2、不要背对观众, 注意节奏,很多新人都是讲的太快; 3、不必太讲究技巧,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试讲科目中国哲学史 试讲章节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 章节题目仁学思想 试讲人朱银勉 试讲日期 2014.04.26

【教学目标】 掌握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正确认识孔子仁为核心礼为形式的仁礼观。【教学重点】 1.掌握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 2.把握仁的两个基本特点。 3.正确区分礼和仁的关系、孝悌和仁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仁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2.仁为核心礼为形式的仁礼观。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我们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在《论语》中,“仁”字涉及五十八章,总共出现了109次。这说明孔子平时和他的弟子讨论“仁”的频率是非常多的,也可见孔子非常重视仁。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概念?仁和孔子要恢复的周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次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臣杀君、子杀父,局面非常混乱,孔子认为要制止这种混乱局面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它的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孔子要求复兴周礼,复兴的是这种周礼吗?不是的,孔子虽然主张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能充分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即有所“损益”。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出“仁”作为礼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论语》颜渊篇有一章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仁,在这一章中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说了行仁的具体条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几句话,有几个关键的字词我们必须先了解。○1克已复礼:克:担当,承受。复:往来,引申为践履。克己复礼就是克 制自己的过多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都符合礼。②一日:一旦,等到。③归:兴。④由:靠,凭借。为仁由己:为仁全靠我们自己。理解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这几句话的意思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了,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一会儿我请几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几句话。 (五分钟过后,请同学们试着翻译一下这几句话。老师纠正翻译不准确的地方。)

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修订稿

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试 讲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案 试讲人: 工作单位:xx职业学院 试讲科目:儿科护理学 使用教材为《儿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第七章第二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说出维生素D缺乏患儿临床表现 知识目标:1.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生理功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的发生机制; 2.掌握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能力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图片演示法、讨论法 【讲授课时】 45分钟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1分钟)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引导学生回忆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1.课程导入(2分钟) 通过图片演示法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图片中的患儿有什么特点,存在哪些异常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图片展示的内容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造成的骨骼改变,引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展示教学目标与要求(1分钟) (1)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生理功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机制; (2)掌握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3.讲授课堂内容

三、课堂小结(3分钟) 由各小组派代表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并给予激励机制,给学生课堂表现加分。 四、课后练习(3分钟) 通过练习题,与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力求清晰地体现出本节主要教学内容与知识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