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

国家民政部发文将“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以来,原先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救助管理制度,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救助管理制度施行7年来,全国各救助管理机构从如何保障受助人员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出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但是,新时期救助管理的对象与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救助管理制度、法规却较为滞后,新问题逐渐凸显,制约了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救助管理工作的发展,使其社会保障功能发挥最佳作用,需认真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探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一、救助管理工作现状

(一)目前工作依据

目前,救助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依据是国务院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实行“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具体操作按国家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救助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服务管理难题日益突出。

(二)受助对象来源

1.进站方式。流浪乞讨人员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自行来站。自己询问至救助管理机构求助。二是护送来站。公安、城管执行公务时发现并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或由其他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来站。三是主动外展。主要是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巡逻车主动将救助管理工作拓展至街面,发现并带至救助管理机构。

2.流浪原因。造成流浪乞讨人员乞讨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结构异常,导致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并且,由于地区差异,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尽相同,也不够完善,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依靠自身无力解决时,即易造成流浪。研究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的原因,是减少流浪乞讨现象发生的必然途径。

(三)工作开展情况

1.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从全国救助管理机构来看,对受助成年人的救助,主要是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安全整洁的住宿环境,以及通讯设备和返乡车票,并对无法核实身份的受助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对患病受助人员送医救治。此外,一些救助管理机构也初步开始探索,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务工不着受助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2.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对受助未成年人的

救助保护,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宿与照料外,还要联系其亲属来站接回或护送至原籍地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保护未成年人的整个过程中,保护是第一位的,要担当对受助未成年人的临时照顾职责,负有一定的监护责任。目前,一些救助管理机构也开始探索在机构内开展针对受助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以及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二、救助管理工作困境

(一)存在的主要瓶颈

1.法律法规滞后。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面临了很多新问题,求助人员的流浪乞讨原因多种多样,情况复杂多变,其中职业乞讨、跑站骗助、非自愿入站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占很大一部分,对他们的管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工作常常会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局面,这属于政策层面的瓶颈。

2.救助力量单薄。单纯在机构内,满足受助人员基本食、宿、行的传统救助模式,已经滞后于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开展前期预防和后期跟踪回访,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合力开展救助管理,已经成为救助管理机构必须研究探讨的新课题,这属于机构层面的瓶颈。

(二)存在的突出难点

由以上救助管理工作的主要瓶颈,衍生出救助管理工作

存在的以下一系列突出难点:

1.职业乞讨人员劝助难。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一直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也是媒体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目前,老百姓对是否应该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种认为政府必须管,一旦街面出现乞讨人员就是不作为;另一种认为政府不用管,乞讨并不犯法,不让他们乞讨就是乱作为,这让救助管理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同时,全国范围内没有明确的管控区,管理职业乞讨行为没有立法支持,没有处罚依据,只能以劝助为主,不能强制管理,导致劝离后又返,甚至购票送上返乡车辆后,过几天又出现在原乞讨地,如此往复,成效不佳。

2.精神病人甄别救治难。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一些求助人员身患精神疾病,然而入站时处于发病间歇期,其言语、行为、表现与常人无异,无法分辨。这类人员入站后一旦发病,往往事发突然,极难控制,甚至危害其他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有的精神病人同时还患有多种躯体疾病,比如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病,或者感染、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病专科医院和普通综合性医院一般缺乏相应的综合性治疗条件,不能同时治疗两类疾病,都不愿接收,救助站只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费尽周折从中协调。

3.特殊受助人员逐年增加。近年来,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经济、环境等差异仍呈较大态势,

大量的流动人员涌入经济发达地区与城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了一些家庭无能力或无人员照顾、看管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精神病人和残疾人,这些人员在缺乏有效监护的情况下自行外出,或迷路无法返家在社会上流浪、拾荒,或受人操纵加入职业乞讨及犯罪组织,从而直接导致救助管理机构内痴呆老人、流浪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残疾人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都需要联系家人领回或由工作人员护送至户籍所在地救助管理机构。然而,救助站工作人员编制有限,人员紧张,逐年增多的特殊受助人员使救助、管理、护送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难以及时完成。

4.非自愿入站未成年人管理难。一些由公安部门护送来站的流浪未成年人,大都是从事小偷小摸行为的违法犯罪人员,甚至有的从事过色情服务,但由于案值小、年龄小,尚未达到量刑条件,目前的做法是护送至救助管理站来实施保护性救助。但此类受助未成年人一般都不愿接受救助,在他们看来,救助管理站对他们的保护就是一种强制,通常采取一些自残、自虐、绝食、打架等过激行为以示对抗,想要脱离保护。救助管理站作为该类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人,存在着很大的看管难度,正常工作开展受干扰,特别是在护送其返乡的过程中难度更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保护性救助一直是救助管理站非常棘手的问题。来源:

5.跑站骗助人员劝返难。对跑站骗助人员的处置,是所有救助站管理中遇到的最为头痛的问题。他们有的单个而来,有的结伴而来,来救助管理机构不是因为真正遇到困难,其目的是要好吃好住还要钱,稍有不称心,就会辱骂刁难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借醉酒故意寻衅闹事。由于救助管理机构没有执法权,不能采取强硬的处置措施,只能拨打110报警电话,请公安部门处理,但警察也无相关依据采取强制性措施,只能以教育为主,待警察一走,他们的气焰就更嚣张了。长此以往,对这类人员的管理越来越难,工作人员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三、救助管理工作思考

救助弱势群体,仅单靠救助管理机构去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要更有效地救助弱势群体,深层次解决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难题,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整合资源,才能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特别是流出地政府要加强对外出流浪人员的监控和帮教,各部门在管理返乡流浪人员时,应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要积极帮教,妥善安置,帮助返乡流浪人员尽快步入正常的生活,融入社会。

(一)政府牵头,社会关注,把救助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进一步加强全面宣教引导。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做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力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重点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养公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八荣八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促进农村文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占全国人口比例大多数的农民也富裕起来,从源头上减少农民弃农务工、外出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借力主流媒体,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加强社会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提升全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

2.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意识。一是实行城市属地管理。在城市确定属地管理范围,由属地责任部门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履行发现、教育、引导或护送至救助管理站求助的责任和义务。各地方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对各市(区)政府及属地责任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在此基础上,救助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履行监督管理和后续保障职责,合力做好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对于家中有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以及残疾人的特殊家庭,应当由当地政府根据其行为能力的高低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减轻困难家庭负担,保

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由救助机构救助护送返乡的,应由当地救助管理机构介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发挥社会保障职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依托各地方政府,从救助管理机构内到机构外建立系列、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培养专业的社工人才,为弱势群体整合资源,介入问题家庭,帮助其在解决临时困难返乡后,能够自力更生,尽快融入主流社会,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3.进一步增强法制建设力度。一是有法可依。建议立法部门,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相关立法,填补法律空白,使救助管理在处置强讨恶要、跑站骗助、寻衅滋事人员时,有法可依,处理有规可循,避免救助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境地。二是违法必究。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儿童犯罪的违法行为,解救被害妇女儿童,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执法必严。除了对拐卖、强迫、组织犯罪严厉打击外,特别要对遗弃现象追责,以遗弃罪定罪,追究遗弃人的法律责任,严格惩处。否则,一旦遗弃现象无法控制,遗弃人对社会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且无所顾忌,势必继续助长遗弃之风。本文地址:

4.进一步强化精神疾患管理。一是知识宣教。卫生部门

加强心理疾病知识宣传,引导大众正视心理疾病,鼓励公民积极接受心理治疗,预防减少抑郁成疾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治疗。卫生部门做好精神疾病的干预工作,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便捷良好的途径,各大医疗卫生机构专设心理门诊,并鼓励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心理疾病能与生理疾病一样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三是源头收治。各地公安、卫生部门应做好当地精神病人的管理、统计、收治工作,指导精神病人诊断治疗,整合资源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家庭提供就医保障,防止精神病人被弃外流。

(二)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全面完善提升救助管理站作为专门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地位。

1.实现救助管理硬件设施现代化。一是救助场地布局合理。按照《全国规范化救助管理机构建设标准》要求,合理布局救助管理机构场地,实现受助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区管理,男性、女性分区管理,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残疾人与正常受助人员分区管理。二是服务设施配置齐全。按照《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进一步实现救助管理机构基础服务设施配置齐全,服务受助人员的各项功能用房到位且配套用品齐全,服务老弱病残受助人员的各种康复辅助设备齐全。三是安全设备保障到位。进站安检设施设备要高灵敏度、高辨识率,防止危险品被带进站。监控设备要全面覆盖,保障站内受助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精神病人进

行临时观察的隔离室要严格按照精神病人住院病房设计、使用,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2.实现救助管理运转机制规范化。一是严格安检,加强管理。严格进站安检制度,杜绝危险品被带进站内。同时,加强安全巡视,加派人手,发现问题尽早控制,及时处理;加强入站甄别,利用公安户籍网和救助信息网进行人员信息比对,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坚决不救助,彻底消除跑站骗助人员的侥幸心理。二是增加工种,明确分工。对于持续增多的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高龄老人、残疾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专业护理人员,确保其在站的日常生活;对无理取闹、打砸抢夺、突发精神疾病人员,增加治安管理人手,巡逻管理,有效控制,必要时报送公安机关或转送医疗机构,保障其他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安全。三是多方协作,统筹安排。由于救助管理机构属于临时性救助机构,人员流动性大,不适合受助人员长期滞留,应当与福利机构加强沟通和协作,尽快将特殊受助人员送至福利机构救治。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精神病人,建议卫生部门指定医院,建立综合救助病区,专门收治特殊受助人员。四是人性服务,专业救助。在救助管理机构规范社工服务,以“助人自助”理念,用接纳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帮助受助未成年人走入正轨。加大对进站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力度,采用多媒体课堂普法、播放法制宣传片、翻阅法制

书刊、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教育流浪未成年人用法律保护自己,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3.实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统一化。在救助管理机构成立的7年时间里,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内容在国务院、民政部文件指导精神下是相同的,但是各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却由于不同地域环境和各地政府的工作方法不同产生了差异。有的城市救助管理机构是事业单位性质,有的城市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有的地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独立的机构,有的地方是与救助管理站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转模式。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联系密切,工作中要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受助人员的护送、返乡、帮教工作,不同的机构性质容易造成工作上的不便利,以及工作人员心态上的差异,不利于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应逐步实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的统一化。文章来源:

救助管理事业已从一个呱呱婴儿成长为一个小学生,在发展的道路上仍会遇到很多曲折和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救助工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不断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

地市情的道路,推动救助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进步,以此来助力民政,服务民生。

更多文章

吉林省出国劳务工作调研报告

XX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维护统计法制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委统战部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情况调研

XX年扶贫到户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成本研究

关于XX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范文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2篇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2篇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41个少数民族共17万余人散杂居住,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民族乡镇17个(其中仁和区5个,米易县5个,盐边县7个),占全市44个乡镇的39%,全市共有少数民族村171个,占全市352个村的48.6%;民族地区面积394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4%。 近年来,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工作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纳入全市工作的大局统筹安排部署,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各级政府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定点扶贫等措施,不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部分地区开始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坚持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整合民宗、农牧、交通、水务、扶贫等部门资金加强民族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村通”工程初步改善了民族地区3.65万群众的交通条件;通过水利建设和抗旱救灾工程改善了民族地区1.12万群众饮水及1.1万亩土地灌溉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民族地区核桃、烤烟、芒果等经

济林果种植面积和牲畜养殖总量,不断拓宽民区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新农合等工程,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享受民族待遇县税收分享政策、凉山自发迁居农民安置后期扶持政策、增加省级民族资金投入额度等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XX年8月,在奋力推进攀枝花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座谈会和攀枝花市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同时印发了《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XX〕12号)。县(区)基层干部和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认为,该文件体现了民族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结合,是促进我市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民族工作的重点及措施,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夯实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增强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委认为:当前全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明显改善,民族关系更加和睦,近年来的民族工作卓有成效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困难及问题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工作范文]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着力“打造亮丽的市容环境,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活”,下面是XX为大家搜集的城市管理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9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涂振锟副主任的带领下,对XX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城管办、公安局、住建局、卫生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部分社区、街巷、工地、市场、城中村和公共场所,实地察看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方面的管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以打好城市建设战役、民生工程战役等活动为载体,强化领导,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着力“打造亮丽的市容环境,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活”,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提高。

(一)改革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20**年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城管委制定的《梅列、XX区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城市管理工作职责》(明委办〔20**〕16号),对两区政府及市直14个有关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责予以明确,20**年又对两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部分职责分工进行调整(明委办〔20**〕32号),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机制,明确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推进城市长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同时,将下放到两区政府的职责和经费及时调整到位,充分发挥两区政府在创城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管理和创城工作的开展。如把市区的城监、环卫等工作重心下移,下放给两区实行属地管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明、权限不清等问题。 (二)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今年来,围绕解决市民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市容和环境卫生、建设工地、交通秩序、违法建设、五小行业、市政公用设施等六项专项整治。如市政府成立了清理整治违法建设专项工作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拆除了东新六路11处违法建设;梅列、三元两区对辖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居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进行整治,清理整治乱占道行为、流动摊点、背街小巷脏乱差死角,改善了市区环境卫生面貌;市交警支队、交通局加强对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的管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提升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镇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按照十七大“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抓好镇党委自身建设,提升管党水平。坚持民主生活会常态制,建立班子成员早会制度,促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内民主。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对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总体要求以及相关具体政策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实际,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激化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基层。 二是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保证队伍素质。大力抓好项目书记产业党员培养,结合村“两委”换届,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观念强”等“三强”型农村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保证了村支部书记队伍的指导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整体素质水平。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做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注重党员党性培养。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承诺制,抓好农村党员志愿者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广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组织联系困难群众帮发展、党员联系群众访

民情活动,扩大党组织服务群众范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以群众满意为唯一测评标准,不断改善服务群众质量,保证农村党的队伍素质。 三是抓好农村社区党组织规划建设,确保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双先双覆盖”工程,按照党建先行、规划先行的要求,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镇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等示范社区。先行成立了示范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社区建设,规范征地拆迁等相关行为,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进行。 四是抓好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机关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提升管理层次。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经费,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务工作志愿者,广泛开展“七星级”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大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改进机关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机关效能提升。加强站所建设,切实提高各站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镇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实施“三级联创”工程,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镇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各部门在各村设立服务代理站,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零距离、无缝隙、主动式和全方位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不与民争利”,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46.5公里。县辖4乡2镇1场,50个村队(行政村39个)、5个社区,驻有兵团第九师161团,总人口6万人(含161团0.5万人)。全县有耕地58万亩、草场707万亩,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县。2015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4.18亿元,较上年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96万元,较低上年增长2.86%;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较上年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较上年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8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0元。 一、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古老的呼揭部落及塞种人就在巴尔鲁克山一带游牧。汉朝***辖境属乌孙东境。北周属突厥,唐代为葛逻初部游牧地。五代、辽宋时期从服于辽王朝设立的西突厥王府。后归西辽管辖。成吉思汗派兵击灭西辽,地入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分封领土时,***辖境为成吉思汗三儿子窝阔台的封地。清为蒙古、哈萨克诸部游牧散帐之所,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塔城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

属塔城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在古尔班宗设立设治局,名曰古尔班宗设治局,后改为察汗托海设治局,仍属塔城管辖。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察汗托海设治局改为***设治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治局升格为五等县***,县治察汗托海。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3月***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9年县人民政府由察汗托海迁至目前的哈拉布拉镇。 二、主体民族发展史 ***地域辽阔,物资丰富,境内居住着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东乡、蒙古、锡铂、达翰尔、俄罗斯、土家、壮等19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55%,哈萨克族占35%,其他少数民族占10%。长期以来,各民族相融共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友爱相处,为***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做出了就有的贡献。其中人数较多的几个主体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里仅列举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俄罗斯、蒙古六个民族。 (一)汉族 清朝同治七年(1872),甘肃人冉廷喜兄弟来塔城做皮毛生意,亏本无钱返乡,被塔城直隶厅指派到新地(现团结村)开荒种地。民国14年(1925)河北移民赵龙官等7户农民西迁***,被官府指派到哈拉布拉河西岸开荒种地,垦荒千余亩。随后,汉族人投亲靠友,人口不断增加。民国33

城管执法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城管执法现状调研报告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十几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平稳、快速发展的历史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城镇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急剧增大,城市流动人口急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矛盾也愈来愈多,越来越繁杂。然而,由于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加之各行政机关"为己争利"的思想,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或执法空档现象屡见不鲜,各部门"分兵把守,各管一摊"的行政管理体制已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城市管理执法中存在的上述难题,国家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原则,部署实施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改革。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后,以前存在的重复处罚、执法空档、 多头执法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但是,由于执法权力相对集中,矛盾也就相应集中,城管执法依据不足、城管执法手段单一、城管执法程序不严、城管执法责任脱节、城管执法队伍不强、执法理念滞后等问题应运而生。以上问题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城管执法者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矛盾不断、城管执法者随意扣押相对人财物、不合程序执法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造成了城管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紧张,大大损害了公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制约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但是,我们所见到了上述现象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相对

集中行政处罚权后,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能、责任发生了横向转移,但由于原有机关的工作人员、编制、经费和其他职能并未随之转移,这就导致了城管执法机构获得的权力、人员编制和经费是有限的,而管理职责和义务却是无限的,由于缺少必要的强制手段和防护装备,城管执法人员既没有人身安全保障,也缺乏执法权威,最近温州城管因依法对违章停车贴罚单被车主暴力殴打,就见证了这方面存在缺陷。但社会舆论往往同情弱者,因此,对城管执法过程中不当行为的无情指责、各种争执的演变就成为了"最弱势群体"与"最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恩怨"纠缠。面对城管执法中的上述"两难"局面,政府相关人物和部门、城管执法人员和社会广大民众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呢? 二、对城管执法现状的几点反思 (1)树立城市管理新理念。服从规律才能发展,城市管理者应当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摒弃"一刀切"、"简单化"的管理理念,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网格管理。比如针对小商小贩,可以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进行分类管理,设定不同层级的限制进行管理,比如分为禁止区、限制经营区和开放区,让管理相对人在张弛有度的制度框架内自由选择。事实上,很多国际化的大都市如伦敦、巴黎等城市中,街头的小摊、小贩和流浪者都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景在城市的缝隙中生存,而不是被完全推出城市,因为他们也需要生存的空间,更何况管理者没有这样的权力,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近三年来,我主要负责单位几个建设项目的报建工作,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现状有深刻亲身体验与感受。现就城市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浅析如下: 一、报建手续的现状。 有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在自有使用土地上建设的一般性建筑物。通过正常途径办理,从报建到开工所需过程与手续的情况。 必经的报建手续太烦琐、办案时间太长。 下面我将有关手续按报建顺序一一列举如下:根据计划和土地条件找设计院设计图纸;更改规划设计条件;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调整设计;申报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建筑方案;申报建筑设计方案;[根据方案批复设计建筑施工图纸、并按规划局要求设计消防、人防图纸、制作环评报告后];[申报人防设计意见、卫生学预评价、申报环保批文、申报消防意见];[初步设计审查手续,基坑设计审查共计需要25个工作日];申报规划放线制作放线册;申报详细面积指标表;后备齐资料申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配套设施费减免,交费、办理档案移交手续;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并找另一个施工图审查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后准备所有资料报建委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申报人防设计

图纸审查。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制作公告、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工程量清单,拦标价、招标文件等、,报招标中心审查同意、招标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摇珠、发招标文件、答疑、开标、发中标通知书、签定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制订施工方案、监理方案等资料后准备资料申报余泥排放、办理质量监督、缴纳劳保金等等。准备资料申报施工许可证。。开工。共计428个工作日。按每月20个工作日计算是21个月有多。这里还没有计算市里面要求的使用国家资金投资的项目设计方案招投标的时间,且上面所说的是在完全顺利,不存在任何周折的情况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办案窗口会经常挑你毛病不收案,办案过程会让你补充材料等等,加上申报单位自身的一些盖章审批、设计单位的出图总会浪费一些时间。那样真是整整两年时间啊!如果在加上征地、竣工验收、办理产权,呵呵,整整一个跨5年规划。 职能部门收案条件所要求提供的资料太多、不尽合理。 一是各部门在收案上的条件上要准备的资料太多。一般都超过10项,有的甚至达到近30项,而且所要求准备的资料全部是该单位、或者各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批文的复印件。例如向规划局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还要提交该局自己审批过的规划设计条件、详细规划批文、方案规划批文,这些相关资料在报建的路上不断需要提交给各职能部门。有些部门还会将这些纸质文档扫描入电脑供经办人调阅。二是

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精选模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各位领、导政协委员: 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它工作都无从谈起。中央明确提出“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永清县历届党委政府一致认为:抓不好稳定工作,是对党、对事业不负责任,也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只有抓好稳定工作,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做到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基于上述认识,我县把维护稳定作为县委、县政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针对新时期稳定工作既要有效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又要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要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实际,针对过去稳定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成效不明显的弊端,我们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系统的办法,全面推进稳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发展不均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对此项工作还没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政法和行政执法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为民的意识、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强化。 几点做法及建议: 一、搞好社区建设,优质高效居民群众 今后,我们应本着“居民、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加快发展”的宗旨,按照“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愁事能解、难事能帮”的原则,以便民、为民、富民、安民为目标,大胆改革城镇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居(村)民委员会,并广辟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标准化社区(村街)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群众、教育群众、群众的新型社区。在政府职能向社区延伸上,本着“小社区,大”的思路,组织民政、劳动、公安、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社区,开展扶贫济困、就业安置、民事调解、医疗保健、政策咨询等便民利民活动,使部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党组织覆盖社区,政府职

县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县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县情 **县总面积207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67万亩),辖15个民族乡5个镇、355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2917个村民组,聚居着土家、苗、汉、仡佬、侗、布依等17个民族4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9.4万人,占总人口的63.5%。1985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贫困县,2001年列入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德江县素有“**之乡”、“**之乡”的称誉。 近年来,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发[2000]8号文件精神,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来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

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2000年至2004年,地方生产总值由88894万元增加到113225万元,年均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15个少数民族乡地方生产总值由52988万元增加到71263万元,年均增长7.6%;地方财政收入由3716.8万元增加到5408.8万元,年均增长9.8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00元增加到1445元,年均增长4.71%;全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从2000年的10.4万人、18.2万人分别下降到2004年6.7万人和8.2万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感情不断加深。 二、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地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三个重点、三个带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管理好城市,创造良好的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和要求,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随着“两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县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日益显现。 为此,我县先后开展“两违”整治、城区交通整治、城市管理“三乱”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来说,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较大差距。为全面提升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近期,根据我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就加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城市管理面临的执法考验越来越多、承担的执法职责越来越广、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但城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工作强度大。随着我县沙田新区的建成,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工业园区纳入城区管理,人口不断积聚,“两违”管控、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 2、舆论关注多。城市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群

众对此高度关注。大量城管负面报道见诸报端,城管几乎成为负面形象代言人,给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3、人员流失快。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县城管执法人员不足极大的影响城市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县城管局城管大队事业编25人,聘用编50人,聘用人员财政下拨人员工资1000多元/月,由于收入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城管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人员流失严重,每年也有近10人相继离职。 4、社会理解少。城市管理主要对象往往是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在人员密集场所、集贸市场等场所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往往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给城管执法带来较大困难。 5、文明意识差。从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我县新增的城区人口主要来源于拆迁安置、进城务工等人员,大部分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影响,市民乱倒垃圾、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市民还在小区绿化带种植蔬菜。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环境,影响了城市形象。 二、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而繁重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县

城市社区工作调研报告(1)

城市社区工作调研报告(1) 一、社区的概念、职责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不断转移,企业的许多社会职能也逐步剥离,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业承担的城市管理、服务职能下移到社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单位群落”成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其管理、教育、服务等职责历史性回到了社区。由此可见,社区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城市活力所在,它已成为政权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的工作领域,工作职能,工作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社区居委会这个群众性自治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加强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居委会是载体,是基础,是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委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

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二、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社区建设和贯彻实施社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主旋律,本着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依靠社会合力,同心协力,搞好社区建设,形成强大的社区建设氛围,开创了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云岩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区委、区政府还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社区居委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加快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云岩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结合实际,于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通过一年来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认为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它工作都无从谈起。中央明确提出“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富顺县历届党委政府一致认为:抓不好稳定工作,是对党、对事业不负责任,也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只有抓好稳定工作,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做到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基于上述认识,富顺县东湖派出所把维护稳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针对新时期稳定工作既要有效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又要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要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实际,针对过去稳定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成效不明显的弊端,我们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系统的办法,全面推进稳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发展不均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对此项工作还没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政法和行政执法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为民的意识、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强化。 几点做法及建议:

一、搞好社区建设,优质高效服务居民群众 今后,我们应本着“服务居民、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加快发展”的宗旨,按照“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愁事能解、难事能帮”的原则,以便民、为民、富民、安民为目标,大胆改革城镇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居(村)民委员会,并广辟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标准化社区(村街)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型社区。在政府职能向社区延伸上,本着“小社区,大服务”的思路,组织民政、劳动、公安、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社区,开展扶贫济困、就业安置、民事调解、医疗保健、政策咨询等便民利民活动,使部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党组织覆盖社区,政府职能延伸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配套社区,使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群众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的速度快了,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不进大院进小院,不找政府找社区”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逐步使社区成为教育群众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依托中小学校的场地和人员优势,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居民、服务居民,提高了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发挥社区文化阵地作用,组建晨练队、秧歌队、合唱队、诗歌协会、书画协会等文体团体,这样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成立扶危济困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文档3篇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文档3篇Research Report on ethnic work 编订:JinTai College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民族工作调研报告文档 2、篇章2: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文档 3、篇章3:小数民族风俗习惯调研报告文档 篇章1:民族工作调研报告文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攀枝花少数民族工作,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农业民族宗教侨务工委于7月中下旬对全市民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次调研在全

面了解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就《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XX〕12号)在市级相关部门及县、区贯彻落实情况作了深入调查。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米易县白坡乡核桃坪村、盐边县格萨拉乡韭菜坪村和仁和区布德镇巴关河村等少数民族村,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扶持情况进行了查看,深入部分农户家中就住房、饮水、广播电视、生产经营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在充分听取县、乡、村三级干部和基层群众情况介绍的同时,还专门召开了由市及各县(区)民宗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族工作情况座谈会。通过这次调研,对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41个少数民族共17万余人散杂居住,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民族乡镇17个(其中仁和区5个,米易县5个,盐边县7个),占全市44个乡镇的39%,全市共有少数民族村171个,占全市352个村的48.6%;民族地区面积394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4%。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宝鸡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近期,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基本情况 目前,区住建局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特色街区改造、城市管理等五大类城市建设管理提升项目;南山建委承担城市次干道、背街小巷、区管游园绿地和坡地公园绿地管理;园林环卫处有环卫工人700多名,大型作业车17辆,小型电动车120辆,承担辖区168条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共314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25万平方米绿地的绿化养护任务;渭滨执法大队有5个中队,73人,负责辖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住建局、南山建委、园林环卫处、渭滨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按照“建管并重,突出管理”的原则,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标准,夯实责任,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整洁优美、方便快捷、文明和谐的宜居城市。

一、完善城市管理服务网络。渭滨执法大队将全区划分**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1名执法队员和1名协管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日常巡查、评比、考核奖惩机制,夯实城市管理工作责任。试点社区网格化管理, 明确管理职能权限,界定管理区域,消除管理盲区,充分发挥网格监督和现场管理的作用。创建城市管理“随手拍”公众服务平台,受理查处违规和不文明行为,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加强市容市貌管理。采取联合执法、依法取缔、堵疏结合、长效管理等方式,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市区“五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违法违章的建筑物、临时建筑物;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筑物;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危旧废弃的建筑物;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影响市政基础设施的建筑物;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及其土地上的违法建筑)、门头牌匾规范、大气污染防治、犬只管理与捕捉收容等整治活动,取缔府西巷、滨河南路、美伦小区等马路市场,恢复干净、整洁畅通的市容面貌。专项整治市区南大门,拆除老旧门头牌匾2000平方米,粉刷墙面2200平方米;实施“一河两岸”、连霍高速出口匝道等改造提升项目,拆除建(构)筑物1867平方米;全力打造经二路、火炬路、清姜路市容示范街,促进全区市容管理工作上台阶。 三、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近五年来,累计投资3亿元,先后实施塔稍河西路建设、沙河路游园建设、石坝河瓦峪河综合治理、公园路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 研报告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12- 09 字 体:[大中小] 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根据《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我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常委会领导范记珍、徐兆东、苏木桐、毕演洲、韦家政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于 5月5日、5月9日、5月16日到区民政局、新华街、狮岭镇听取了关于我区、新华街以及狮岭镇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报告,并到新华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城西服务站实地调研。经过调研,调研组基本掌握了我区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并收集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整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我区当前对街道管理、服务、维稳和执法等机构进行整合,形成了“一队三中心”组建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管理服务格局,较好地提高了街道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社区管理和服务,我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现有的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转换为社区工作站,同时,将社区居委会现在担负的行政职能分离出来,转交给社区工作站。按照专干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社区工作站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形成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新格局。 (二)创立特色社区,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示范社区创立活动和便民利民服务。近年来,我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区创立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起,经过区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我区有30个社区被省评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3个社区被评为省“宜居社区”,3个社区被省、市评为“文明社区”,9个社区被市评为“绿色社区”,骏威社区还被评为了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年内,一批

社区基层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国家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 指导教师赵国友 成员xxx(组长) X xxx x xxx x xxx x xxx x xxx x

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 二、调查的内容 (1) 三、样本和材料 (2)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可信度分析 (2) 2、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 (3) 3、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 (4) 4、社区文化等基础建设 (5) 5、社区的民主建设情况 (6) 五、解决措施 (7) 1、政府方面 (8) 2、社区方面 (8) 3、居民自身 (11) 六、结语 (11) 七、参考文献 (12) 附:调查问卷及心得体会 (12)

【摘要】:随着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大量的拆迁建设使得原有的自然村逐渐被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所取代。随着中国居住商品化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居住模式势在必行,良好的社区环境符合大众的居住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社区环境成为社区认同感的主导因素已在各方面得到认可,营建未来理想居住社区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在社区建设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卫生环境不良、社区治安不稳定、社区基础建设缺失、社区基层民主建设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调查的结果表明,社区基本治理情况不容乐观。人们虽然对社区达到了一定的认同度,但是满意度却不理想。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方面以及民主建设方面社区做得仍然有很多不足,社区服务需要更加完善。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文化认同度社区民主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与确立的历史过程及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大学生执行当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让大学生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城市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学习服务意识,锻炼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二、调查内容 社区”一词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发表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滕尼斯认为,社区应该是指那些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相对于社区而言,“社会”则是由很多不同价值取向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社会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组织和团体。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在社区中得到最初的训练,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人们从社区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如何写民族工作调研报告呢?XX编辑了2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收藏借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攀枝花少数民族工作,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农业民族宗教侨务工委于7月中下旬对全市民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次调研在全面了解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就《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XX〕12号)在市级相关部门及县、区贯彻落实情况作了深入调查。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米易县白坡乡核桃坪村、盐边县格萨拉乡韭菜坪村和仁和区布德镇巴关河村等少数民族村,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扶持情况进行了查看,深入部分农户家中就住房、饮水、广播电视、生产经营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在充分听取县、乡、村三级干部和基层群众情况介绍的同时,还专门召开了由市及各县(区)民宗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族工作情况座谈会。通过这次调研,对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现有41个少数民族共17万余人散杂居住,占全市

总人口的%;民族乡镇17个(其中仁和区5个,米易县5个,盐边县7个),占全市44个乡镇的39%,全市共有少数民族村171个,占全市352个村的%;民族地区面积394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4%。 近年来,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工作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纳入全市工作的大局统筹安排部署,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各级政府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定点扶贫等措施,不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部分地区开始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坚持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整合民宗、农牧、交通、水务、扶贫等部门资金加强民族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村通”工程初步改善了民族地区万群众的交通条件;通过水利建设和抗旱救灾工程改善了民族地区万群众饮水及万亩土地灌溉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民族地区核桃、烤烟、芒果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和牲畜养殖总量,不断拓宽民区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新农合等工程,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仁和区、米易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