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锡锡须深层次讲解

化锡锡须深层次讲解
化锡锡须深层次讲解

无铅锡须——化学沉锡板锡须生长机理及特性研究

2020/9/26整理资料

摘要:锡须是化学沉锡表面处理应用推广遇到的最大阻碍,锡须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文章重点对锡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设计对机理进一步验证。探究了化学沉锡PCB不同区域锡须生长差异特性,得到了锡须的持续性生长规律,为化学沉锡板锡须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锡须;沉锡;生长特性;

前言

随着目前全球推行环保,含铅焊料被禁止使用,产品开始转用无铅焊料完成PCB与元器件之间的焊接,如目前常用焊料Sn、Ag、Cu合金体系。传统的有铅喷锡,逐渐被种类繁多的无铅化表面处理所替代,如:沉金、沉银、沉锡、无铅喷锡、OSP等,其中化学沉锡工艺,相较其他表面处理拥有更加优良润湿性能而成为目前流行的表面处理,如图1为不同表面处理与SAC305的润湿性能对比,化学沉锡对焊料具有最大的润湿力。而且近年来微波高频板市场发展旺盛,化学沉锡PCB低损耗特、成本低廉的特性,获得了大量微波高频客户的青睐,化学沉锡表面处理的订单比例不断攀高。

然而目前随着PCB化学沉锡表面处理的推行,发现化学沉锡层自发生长锡须,为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埋下了致命风险。锡须是从纯锡或锡合金镀层表面自发生长出来的一种细长形状的纯锡的结晶,锡须的直径通常为1~3μm;长度通常为1μm到1mm,最长可达到9mm。锡须的形状多样,一般呈针状居多,如图2所示。

锡须的存在不仅使电路存在短路风险,还可能影响信号的完整性传输,对产品整机的可靠性及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面对化学沉锡板的锡须生长危害,迫切需要对锡须的机理、生长特性展开研究,从机理认识角度规避锡须生长风险。

1.机理分析

目前关于锡须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多的模型,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压应力生长机理模型[1]。Cu/Sn界面处由于“晶界扩散”模式生长出不规则IMC,对Sn层产生压应力,由于Sn面氧化膜的包裹下,应力产生积累,而从氧化膜的薄弱点“破土”萌生,在IMC的持续形成下,引发锡须自发生长的现象。

2.晶界扩散机理

晶界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具有较高的动能,并且晶界处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空穴、位错等),所以原子在晶界处的扩散比在晶内快得多。因此,在固态相变过程中,晶界处的能量较高且原子活动能力较大,新相易于在晶界处优先形核。界面IMC的形成是金属间互扩散的结果。在Cu与Sn的互扩散中,一般晶界扩散占主导,Cu原子易于向Sn晶界处扩散,从而集中在晶界处形成大量的Cu6Sn5,因此界面IMC呈现出晶界生长的特征,如图3。

由各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密度计算可得,Cu原子向Sn晶界中扩散并形成Cu6Sn5时,与原位Sn原子所占体积相比,Cu6Sn5的形成将使得体积增加了44.8%。由固态相变理论可知,若新相与母相的比容不同,新相形成时的体积变化将受到周围母相的约束,从而产生弹性

应变。因此,界面处形成的Cu6Sn5由于其比容比基体大,在Sn面氧化膜的存在下导致锡层

内产生压应力[2]。

如图4,在晶界扩散方式下生成的IMC(Cu6Sn5)对Sn层产生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压力应力梯度,在应力梯度下产生应力集中点,当内应力足够大时,冲破了锡面氧化膜的阻隔而形成锡须,由于IMC层持续的生长而导致锡须发生持续性生长[3]。

3.实验设计

3.1 . 实验设计目的

(1)通过观察,确定锡须的生长方式及生长特性;

(2)验证锡须生长模型;

(3)探究沉锡板的锡须生长规律;

3.2 . 实验板图形设计

i

3.3.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测试仪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

表面处理:化学沉锡。

3.4.实验参数

试验板关键参数:

3.5.试验流程

开料→钻孔→沉铜→板镀→负片电镀→外层图形→外层蚀刻→化学沉锡;

锡须长度测量:扫描电镜500X下长度测量;

锡须生长数量:金相显微镜下统计锡须生长数量。

4.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锡须萌生观察

使用扫描电镜对沉锡后的样品进行持续性观察,监控锡须萌生期锡面的微观结构变化,如图6所示。

如图6中锡须萌生及长出过程,锡面表面氧化膜发生破裂,引发锡面晶粒或晶粒夹缝成为锡须生长点,受应力作用被挤出形成锡须。

4.2. 锡须生长特性

根据锡须压应力生长机理,PCB主要镀锡的导体有PTH孔、导体表面、导体侧壁(平边、圆边)三种位置将具有不同的应力作用模式,根据内应力理论对三种位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

针对PCB不同位置受力位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结构特点,PTH孔内及孔口应力最大、其次是导体表面、导体侧壁。

观察存放3个月的沉锡库存板,在PCB基本组成位置:PTH孔、焊盘表面、导体边角的锡须生长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

小结:锡须在不同位置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锡须数量:PTH孔>焊盘表面>边角,锡须应

力集中的位置容易生长锡须;PTH孔、焊盘表面应力较集中,积累较大,容易引发锡须的生长;边角位置应力较难积累,锡须主要出现在线路顶角,与受力分析模型保持一直,说明内应力大

小决定了锡须生长几率,应力集中位置锡须更加容易生长。

4.3.锡须生长规律

将沉锡板进行室温存放(24.5℃,52%RH),以10day为一个观察周期,对试验板的

锡须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如图9。

对试板图形不同区域的锡须生长情况(平均长度、同区域锡须生长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

图10所示。

如图10锡须的生长情况统计,实验板的锡须数量及长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不同位置锡须的生长数量存在明显差异,PTH孔锡须生长速度、生长长度及生长密度均明显大于实验室其它设计区域,最大长度可达到168μm(如图9);孔环及边路边角的锡须生长数量相对较少,但平均长度仍可达到50μm左右。

4.4.沉锡板IMC生长特性

使用化学咬蚀法,蚀取不同阶段的沉锡板锡层,观察底部的IMC的形貌变化特性,IMC 的生长形貌观察结果如图11所示。

小结:从不同时间段的IMC形貌图可以明显看出,在Cu-Sn界面处Sn晶粒间隙出形成了“环形凸起”的不规则IMC,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IMC始终围绕晶粒间隙生长,保持轮廓形态不变,而凸起位置厚度加厚的现象。说明固态Cu-Sn体系,IMC主要以“晶界扩散”方式形成,形状为与Sn晶粒轮廓互补的“环形凸起”。

4.5.无铅回流对锡须的影响

4.5.1 无铅回流对已生长锡须的影响

如图12,回流过程的高温使部分锡须发生液化流平,三次以内回流后均存在较多锡须残留;5次回流后锡须大部分消失,但仍有少量锡须残留,说明锡须具有一定的耐回流特性,储存过程已生长的锡须,在回流后对电路仍存在短路等不良风险。

4.5.2 沉锡板回流后锡须生长情况

对沉锡后的样品进行不同次数的无铅回流,以及印刷锡膏回流焊接,室温下存放90d后观察样品的锡须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3。

如图13的观察结果发现,1次无铅回流过后的沉锡样品,仍然具有一定锡须生长能力,而多次回流样品未再出现锡须生长情况,说明对于不回流的产品或1次回流产品仍将存在锡须生长的可靠性隐患。

5.总结

经过上述分析以及化学沉锡板锡须生长的实验探究,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Cu/Sn界面处IMC以晶界扩散方式生长,引发Sn层产生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压力应力梯度,在应力梯度下产生应力集中点,应力集中点处锡面氧化膜破裂后,在应力作用下产生锡须,释放应力;

(2)化学沉锡PCB,表面导体的不同位置受应力分布影响,锡须在不同位置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锡须应力集中的位置容易生长锡须,PTH孔>焊盘表面>导体边角;

(3)无铅回流的高温可以使部分锡须发生液化流平,三次以内回流后均存在较多锡须残留;5次回流后锡须大部分消失,但仍有少量锡须残留,说明锡须具有一定的耐回流特性,储存过程已生长的锡须,在回流后对电路仍存在短路等不良风险;

(4)经过1次无铅回流过后的沉锡样品,仍然具有一定锡须生长能力,经历2次及以上无铅回流的化学沉锡板将不再产生锡须的生长。

金相组织 评定标准.

施加拉伸和压缩轴向力时检测框架和样件对准的验证的标准规范 版本:05 翻译:杜巧琳日期:2008.10.26 校对:日期: 批准:日期:

施加拉伸和压缩轴向力时检测框架和样件对准的验证的标准规范1 此规范使用固定代码E 1012:紧跟代码之后的数字表示原始采用的年份,或版本修改时表示最后一次修改的年份。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最后一次重新批准的年份。右上角的epsilon(ε)表示在最后一次修改或者重新批准后有编辑修改。 1. 范围 1.1 此规范包含的方法,覆盖了对有凹口和无凹口检测样件在弹性范围内施加拉力和压力至塑性应变小于0.002时产生的弯曲量的确定。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通常用于拉伸试验,蠕变检测和非轴向疲劳测试的力的施加速率。 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2 E 6,与机械检测方法相关的术语 E 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检测方法 E 83,伸长计系统的验证和分类规范 E 251,金属粘结电阻应变计性能特性的检测方法 E 466,金属材料进行受控力等幅波轴向疲劳测试的规范 E 1237,安装粘结电阻应变计的指南 3. 术语 3.1 机械测试常用数据定义: 3.1.1 此规范中使用的、材料机械测试常用的术语定义见术语E 6。 3.1.2 有凹口截面——与样件几何纵轴垂直的截面,其中横截面面积故意保持为最小值,以作为应力集中区。 3.1.3 有凹口样件的名义百分弯曲——平均横截面的假设(无凹口)样件中的百分弯曲——等于有凹口样件的最小横截面,在假设的,以及有凹口的样件上施加的力的偏心率相同。(见11.1.5)(此定义不针对凹口根部的应变。) 3.1.4 折算截面——圆角之间的样件长度。 3.2 此规范专用术语的定义 3.2.1 对准——一台检测设备和夹具(包括检测样件)在施加拉力或压力时可以对样件引进挠矩的状态。 3.2.1.1 讨论——这是对准的整体状态,包括设备和样件部件。 3.2.2 仪器——用于检测的设备部件和夹具。包括多种测试中重复用到的所有部件。 3.2.2.1 讨论——当应变计检测过的样件不用于接下来的样件检测时,它包括在仪器之中。 3.2.3 轴向应变——在样件几何纵轴对面表面上,用位于与折算截面同样纵向位置上的多个应变感应装置测得的纵向应变的平均值。 3.2.3.1 讨论——此定义仅适用于此标准。术语用在机械检测的其他章节里。 3.2.4 弯曲应变——表面应变与轴向应变之间的差(见图1)。通常,弯曲应变会环绕并沿着样件的折算截面,因点的不同而不同。弯曲应变的计算见11部分。 (略) 备注1:弯曲应变±B是附加在轴向应变a上的,第轴向应变(或压力)见(a),高轴向应变(或压力)见(b)。对于同样的弯曲应变±B,高百分应变见(a)低百分应变见(b)。 图1 可能伴随非轴向载荷而出现的弯曲应变的图示 3.2.5 偏心率——施加的力的作用线,与样件在与样件纵轴垂直的平面的几何轴线之间的距离。 3.2.6 设备对准——检测设备和负荷训练的所有刚体的一个状态,可以在接下来的施加力的过程中可以引进挠距给样件的。 3.2.7 最大弯曲应变——在测量弯曲的、直的无凹口样件的折算截面,沿着其长度位置上的弯曲应变的最大值。(凹口样件见 4.9) 3.2.8 百分弯曲——弯曲应变乘以100除以轴向应变。 3.2.9 额定力——测量对准的力。 3.2.10 样件对准——包括夹具和样件定位的非刚体在内的检测样件位于可以在接下来的施加力的过程中引进挠距给 1此规范受ASTM委员会E28的管辖,针对机械测试,是附属委员会E28.04在非轴向检测方面的直接责任。 目前的版本是2005年6月1日批准,2005年7月发布的。最初在1989年批准。最近一次在1999年修改为E 1012-99。 2对于参考到的ASTM规范,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612155884.html,,或者联系ASTM客户服务service@https://www.360docs.net/doc/c612155884.html,。对于ASTM标准手册的卷册信息,参考ASTM网站上标准的文件汇总页。

喷锡工艺介绍

热风整平,俗称:喷锡,英文:Hot Air Solder Level (缩写HASL)或 Hot Air Leveling(缩写HAL)。是印制电路板表面处理的方式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风将印制电路板表面及孔内多余焊料去掉,剩余焊料均匀覆在焊盘及无阻焊料线条及表面封装点上。 热风整平的工艺比较简单,主要是:放板(贴镀金插头保护胶带)-热风整平前处理-热风整平-热风整平后清洗-检查。热风整平的工艺虽然简单,但是,若想热风整平出优良合格的印制电路板还有很多的工艺条件需要掌握,例如:焊料温度,空气刀气流温度,风刀压力,浸焊时间,提升速度等等。这些条件都有设定值,但工作时又要根据印制电路板的外在条件及加工单的要求相变化,例如:板厚,板长。不同的单面,双面,多层板。它们所采用的条件是有差异的,只有熟悉掌握各种工艺参数,根据印制电路板的不同类型,不同要求,耐心,细致,合理的调整机器,才能热风整平出合格的印制电路板。 在热风整平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一、热风整平抽风口滴残液,这种现象是从热风整平的抽风口向下滴流黄色液体,这种液体主要是整平时被抽风口吸入的助焊剂。天长日久积于抽风管道内,无法排出,便顺抽风口四周滴落,滴落在什么地方都有,像热风管道,风刀口处,风刀口上保护盖滴落最多,有时,在工作中也会滴于操作员的头上,工作服上,在下班关闭抽风后滴下的残液最多,例如热熔,这些液体覆于设备上,时间久了对设备的残蚀很大。可参考脱排油烟机的结构,在抽风口上做一个漏斗型铁丝网引流残液,可减小或解决这种情况,可以在漏斗网下端引入地沟或放入废液槽,这样做好后,残液在从抽风口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流经铁丝时,会有一大部分残液沿铁丝流下。并且多做几个备用如腐蚀坏了可更换。 二、热风整平时戴的手套,在热风整平时通常是采用帆布手套,将一付手套套入另一付手套戴在手上进行工作,时间稍长助焊剂便浸入手套里边去了,这时手套的隔热能力就大大减小了,而且,助焊剂浸到手上对手也有一定的伤害.这种浸入了助焊剂的手套洗涤后还能再用一次,但效果不好,由于帆布变软,助焊剂浸入的速度非常快且量大,建议采用浸塑手套里面在加一个细帆布手套,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橡胶手套的大小要合适,隔热要好,而且柔软度好。 三、挠性板及铣完外形返工的印制电路板如何热风整平,挠性板由于板材柔软,在热风整平时极易产生问题,需要格外谨慎,热风整平前应铣好与挠性板边缘相吻合的边框,然后在边框与挠性板边缘处各打几个相对的孔,一般在边框每边上各打三个孔即可,边宽,边长的挠性板可以多打

电子产品中的锡须现象与危害

电子产品中的锡须现象与危害 关键字:锡须电子行业电子连接器电器短路 背景 在政府法规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电子行业已经进入无铅电子时代1,2。未能及时转到无铅电子的公司将为国际市场所淘汰。为了适应这个趋势,许多电子元件制造商用纯锡和含锡量很高的无铅合金取代铅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制造商是根据它们的价格、耐腐蚀性以及它们与含铅焊料和无铅焊料的兼容性作出这个选择的。使用不含铅的锡进行表面处理的缺点是会形成锡须。 什么是锡须? 晶须是一种头发状的晶体,它能从固体表面自然的生长出来,也称为“固有晶须”。晶须在很多金属上生长,最常见的是在锡、镉、锌、锑、铟等金属上生长。甚至有时锡铅合金上也会生长晶须,但发生概率较小。晶须很少出现在铅、铁、银、金、镍等金属上面。一般来说,晶须现象容易出现在相当软和延展性好的材料上,特别是低熔点金属。锡的晶须简称锡须,它是一种单晶体结构,导电。锡须可以呈现各种形态,如直线形、弯曲、扭结甚至环形等,其截面常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外表面有不规则的条纹,就像是从不规则形状的模具中挤压出来的一样。大多数的锡须在其根部存在着凹坑。 锡须的产生和成长机理 (1)内部应力型锡晶须产生和生长的机理 对这些锡晶须现象机理的解析正在逐步展开。关于锡晶须产生的机理有以表面氧化为驱动力的转移论和Sn原子通过晶界扩散作为锡晶须而生长的再结晶理论。还有在Sn镀层中,来自基底材料的Cu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施加在Sn镀层上的压缩应力成了锡晶须生长的驱动力。还有人认为因为与Sn镀层的主配向呈不同配向而产生锡晶须。锡晶须经氧化膜的裂纹而生长,该成长可用棱镜形转移图说明。这些锡晶须的产生机理与外部应力型锡晶须不同,但是由扩散和氧化等加给Sn系镀膜上压力的事实,意味着它就是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原因。这些内部应力型锡晶须,因扩散和氧化是主要原因,所以在较长时间内锡晶须有成长的特性。 (2)外部应力型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机理 外部应力型锡晶须的特征是众所周知的,即由加在Sn系镀膜上过大的外部应力造成的,它导致锡晶须明显快速地成长。有报告认为,锡晶须的形成与受三维压缩应力和结晶粒径等的扩散蠕动现象有关。该报告中根据纳米强化法所得的Sn镀层硬度和蠕变指数,模拟加给sn系镀膜上长时间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认为,与JEITA观察到的锡晶须生长相对照,其结果非常一致。 锡须的危害 锡晶须能够造成电气短路,也可能挣脱成碎片,造成机械或者其它电气问题。在该行业中,锡晶须造成的破坏性损害以十亿美元计。时至今日,对于锡晶须生长的确切过程,人们仍未完全理解。过去数十年所使用Sn/Pb作为标准镀覆材料,就是因为铅的加入能抑制晶须的形成。而在无铅化的今天,抑制锡晶须的形成又变成了人们必须重新面对的课题。 在电子行业急于应对RoHS的多数是电子连接器制造商,他们主要是把Sn-Cu镀层用在连接器引脚上,从2002年开始逐渐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但到了2003年就暴露出了锡晶须的问题,不单是连接器,其它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也受到威胁,锡晶须成为整个电子行业关注的大课题。大量小型化的家用电器应用电子连接器最多,尤其是引脚间距窄更容易受到锡晶须造成的短路障害。根据这些问题,本着解析锡晶须现象和规范锡晶须试验方法的目的,JEITA于2003年组织了电子连接器的锡晶须研究计划。从这个计划的调查结果中得知:主要发生在电子连接器上的锡晶须现象,是加在引脚连接部位等镀层上的机械外部应力造成的。R.M.Fisher在1954年的研究中,曾得出“当sn镀层被施加机械的外部应力时,锡晶须的成长被加速”的结论。同时也指出,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当初镀层的内部应力所致。基于此,为了对尚未产生锡晶须问题的锡晶须进行评价,曾采用在无外部应力负荷的状态下进行高温高湿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等方法。后来,s.M.Arnold于1966年发表了“在sn中含Pb达1%以上,就可起到抑制锡晶须”的报告。这一发现,使对锡晶须有抑制作用的Sn—Pb镀层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得对锡晶须的产生和成长现象及其它的机理的剖析大多都没有完成,这一切也是再次引发研究锡晶须问题的较大原因。

无铅喷锡炉的除铜法

无铅HASL工艺中最大的麻烦,是设备使用过程中锡槽的沉铜堵塞问 题。在为HASL工艺提供支持期间,Berger一直处理Cemco、Pentagal、Laif和Lantronic等公司的生产设备。他发现,在所有车间中,问题都是 一样的。随着铜成分的增加,焊料的熔化温度会提高,进而工艺温度 也会相应地提高。Berger的建议是铜成分的目标水平应该在0.9%左右。 最近的学术研究报告也支持Berger所提出的建议,对锡铜合金焊料来 说,0.9%比传统上认为的0.7%更接近实际(见图1)。他认为,在Balver Zinn近年来对客户HASL 锡槽进行的5,600次分析中,铜成分的高斯曲线峰值只是略高于这一水平,与此表现得出奇地一致(见图2)。

控制锡槽中铜成分的方法 HASL工艺的典型工作温度范围约为265~275°C,根据Berger的经验,这个温度范围可以用于几乎所有实际生产的层压板。在这个温度下,即 使是CEM1,也没有分层劣化的问题。但是,要求的工艺温度的确随着 锡槽中铜成分的升高而提高。例如,对于锡铜镍合金(SN100CL),如果 铜成分比最优值1.2%高出0.3%,那么焊接温度必须提高到285°C。如果锡槽中铜含量达到了这种水平,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使其降到 0.9%左右: 选择1:加入不含铜的焊料合金,降低锡槽中铜的含量。 选择2:使用所谓的“冻干”方法。在锡铅共晶焊料(63%锡/37%铅) 温度 降至大约190°C时(约比183°C熔点温度高7°C),熔解中的锡铜金属间化合物(Cu6Sn5)会“冻干”。在高密度含铅焊料中,这种金属间化合物一 般会漂浮在熔融焊料的表面,可以使用漏勺撇出。

关于锡须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1、锡须是什么? 锡须(Tin whisker),是电子产品及设备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要说明锡须是什么,首先来看晶须是什么。晶须是一种头发状的晶体,它能从固体表面自然的生长出来,也称为“固有晶须”。晶须在很多金属上生长,最常见的是在锡、镉、锌、锑、铟等金属上生长。甚至有时锡铅合金上也会生长晶须,但发生概率较小。晶须很少出现在铅、铁、银、金、镍等金属上面。一般来说,晶须现象容易出现在相当软和延展性好的材料上,特别是低熔点金属。 锡的晶须简称锡须,它是一种单晶体结构,导电。锡须的形状一般是直的、扭曲的、沟状、交叉状等,有时也有中空的,外表面呈现沟槽。锡须直径可以达到10微米,长度有时可以达到9毫米以上,其传输电流的能力可以达到10毫安,当传输电流较大时,锡须一般会被烧掉。 2、锡须产生的原因 锡须生长的速率一般在0.03——0.9mm/年,在一定条件下,生长速率可能增加100倍或者100倍以上。生长速率由镀层的电镀化学过程、镀层厚度、基体材料、晶粒结构以及存储环境条件等复杂因素决定。锡须的生长主要是有电镀层上开始的,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从几天到几个月甚至几年,一般很难准确预测锡须所带来的危害。 一般来说,锡须有如下的产生原因: 1、锡与铜之间相互扩散,形成金属互化物,致使锡层内压应力的迅速增长,导致锡原子沿着晶体边界进行扩散,形成锡须; 2、电镀后镀层的残余应力,导致锡须的生长。 3、锡须的解决方案 一般的解决措施: 1、电镀雾锡,改变其结晶的结构,减小应力; 2、在150摄氏度下烘烤2小时退火;(实验证明,在温度90摄氏度以上,锡须将停止生长) 3、Enthone FST浸锡工艺添加少量的有机金属添加剂,限制锡铜金属互化物的生成; 4、在锡铜之间加一层阻挡层,如镍层; 5、抑制锡须,现发现的最好办法是在锡中添加铅。但是由于铅不环保,所以锡须的抑制还需要从其他角度来解决; 6、添加1~2%的黄金,也具有很好的抑制锡须的作用。

应力驱动锡晶须生长的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引言 (1) 1.2 锡晶须生长的研究现状 (2) 1.2.1 锡晶须生长的驱动力 (2) 1.2.2 锡晶须生长的机制 (4) 1.2.3 锡晶须生长的模拟 (7) 1.2.4 锡晶须生长的加速实验 (8) 1.2.5 锡晶须生长的抑制 (8) 1.3 国内研究现状 (9)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10) 第二章金属间化学反应导致锡晶须成核的临界条件 (12) 2.1 引言 (12) 2.2 金属间化合物所诱导的本征应变 (12) 2.3 本征应变引起有限厚度板内的应力场 (13) 2.4 数值计算结果 (18) 2.5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24) 2.6 本章小结 (26) 第三章基于金属间化学反应的锡晶须生长模型 (27) 3.1 引言 (27) 3.2 板内夹杂纯膨胀时的伽辽金矢量 (28) 3.3 夹杂发生纯膨胀引起的应力场 (33) 3.4 估算锡晶须生长的模型 (36) 3.5 数值计算结果 (39) 3.6 本章小结 (44) 第四章锡晶须生长过程中的应力松驰 (46) 4.1 引言 (46) 4.2 蠕变模型 (47) 4.3 弹塑性-蠕变耦合的本构方程 (50) 4.4 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 (53) 4.4.1 ABAQUS概述 (53) 4.4.2 用户子程序UMAT接口 (54) 4.4.3 用户子程序UMAT流程 (55) 4.5 弹塑性-蠕变模型的用户子程序UMAT (56) 4.5.1 数值积分流程 (56) 4.5.2 用户子程序UMAT中的计算步骤 (59) 4.5.3 应力应变的Jacobian矩阵 (61) 4.6 单元测试 (65) V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完整版)金相检验标准汇总表

金相检验标准 GB/T 10561-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394-2002 系列图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Ⅳ(钢中奥氏体晶粒++渗碳法100×) GB 224-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876.1-2002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 14999.4-94 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H, K, N, T 标尺)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T 3488-1983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194-1984 钨丝蠕变试验,高温处理及金相检查方法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6401-19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GB/T 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GB/T 8755-198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1809-1998 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 GB/T 13305-19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1991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钠金相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方法 GB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 GB/T 1299-2000 合金工具钢

关于锡须生长的资料

一、什么是锡须生长 锡须生长是在锡的表面按照锡的结晶形式生长的锡的可以导电的须状物,这种锡须的生长尤其是电镀锡比较明显。锡须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毫米,但是个别的可以长到10毫米,直径可以是几个微米,10个微米的比较少见。 美国宇航局太空飞行中心的一个电磁继电器发生的一次短路现象 二、产生的机理 有各种说法,但是比较主要的是应力产生机制。 对影响锡须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热循环、应力、电场等

温度循环对锡须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生长的温度在50℃最快,在20~25℃也可以生长,但一般认为在150℃就会结束生长。 三、可能产生的影响 可能引起稳定的短路、瞬态短路(锡须熔断)、电弧、产生多于物(主要发生在密闭的腔体内,例如继电器、混合集成电路等)、使元件脱落,使电子元件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降。 四、降低锡须生长引起的风险的方法: 1、浸焊 这种方式是在纯锡的表层浸一层锡铅的焊料,可以减缓纯锡的锡须生长。 2、给镀层覆盖一层物质 锡须还可能生长。 3、剥掉原来的纯锡层后重新电镀一层锡铅 对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如果一定要进行端头的锡铅化我想到的有如下的方法:1、采购端头只有银钯的产品后自己进行镍和锡铅的电镀 困难是采购的周期要长,现在有厂家可以生产,但是产品的容量范围没有现在的宽。 2、将现有的产品进行浸焊,这种方法的风险比较大,而且很容易引进缺陷。 3、直接对现有产品进行电镀,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引起损耗、绝缘电阻的降低。 其中2、3这两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尺寸不容易控制,容易做大。

说明:锡须的生长和纯锡的东西在低温下的粉碎是两个概念,纯锡在低温下的粉碎是因为其发生相变而引起的,是整块金属的变化;锡须的生长是单个晶粒由于条件的允许而引起的生长,是部分金属的变化。 以下是美国军用的失效案例 1. Military Airplane:G. Davy,, Northrop Grumman Electronic Systems Technical Article, October 2002军用飞机 2. Patriot Missile:Suspected tin whisker related problems (Fall 2000)爱国者导弹 3. Phoenix Air to Air Missile:L. Corbid, "Constraints on the Use of Tin Plate in Miniature Electronic Circuits", Proceedings 3rd International SAMPE Electronics Conference, pp. 773-779, June 20-22, 1989.Phoenix 空空导弹 4. F-15 Radar: B. Nordwall, "Air Force Links Radar Problems to Growth of Tin Whiskers",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June, 20, 1986, pp. 65-70F-15 雷达 5. U.S. Missile Program:J. Richardson, and B. Lasley, "Tin Whisker Initiated Vacuum Metal Arcing in Spacecraft Electronics," Proceedings 1992 Government Microcircuit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Vol. XVIII, pp. 119 - 122, November 10 - 12, 1992.导弹的一个部位(不会翻译)因为锡须产生了电弧(发生在电路中) 6. U.S. Missile Program:K Heutel and R. Vetter, "Problem Notification: Tin Whisker growth in electronic assemblies", Feb. 19, 1988, memorandum

PCB表面喷锡工艺介绍

PCB表面喷锡工艺介绍 时间:2009-8-27 11:17:15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49 喷锡分为垂直喷锡和水平喷锡两种。喷锡(SMOBCHAL)作为线路板板面处理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表面涂敷形式,被广泛地用于线路的生产,喷锡的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后续客户生产时焊接soldering的质量和焊锡性,因此喷锡的质量成为线路板生产厂家质量控制一个重点。 喷锡的主要作用: ① 防治裸铜面氧化; ② 保持焊锡性; 其他的表面处理的方式还有:热熔,有机保护膜OSP,化学锡,化学银,化学镍金,电镀镍金等;但是以喷锡板的性价比最好; 垂直喷锡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① 板子上下受热不均,后进先出,容易出现板弯板翘的缺陷; ② 焊盘上上锡厚度不均,由于热风的吹刮力和重力的作用是焊盘的下缘产生锡垂solder sag,使SMT表面贴装零件的焊接不易贴稳,容易造成焊后零件的偏移或碑立现象tomb stoning ③ 板上裸铜上的焊盘与孔壁和焊锡接触的时间较长,一般大于6秒,铜溶量在焊锡炉增长较快,铜含量的增加会直接影响焊盘的焊锡性,因为生成的IMC合金层厚度太厚,使板子的保存期大大缩短shelf life; 水平喷锡大大克服以上缺陷,与垂直喷锡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 融锡与裸铜接触时间较短,2秒钟左右,IMC厚度薄,保存期较长; ② 沾锡时间短wetting time ,1秒钟左右; ③ 板子受热均匀,机械性能保持良好,板翘少; 水平喷锡的工艺流程: 前清洗处理----预热----助焊剂涂覆---水平喷锡---热风刀刮锡---冷却----后 清洗处理 1.前清洗处理: 主要是微蚀铜面清洗,微蚀深度一般在0.75-1.0微米,同时将附着的有机污染物除去,使铜面真正的清洁,和融锡有效接触,而迅速的生成IMC;微蚀的均匀会使铜面有良好的焊锡性;水洗后热风快速吹干; 2.预热及助焊剂涂敷 预热带一般是上下约1.2米长或4英尺长的红外加热管,板子传输速度取决于板子的大小,厚度和其复杂性;‘60mil(1.5mm)板子速度一般在 4.6-9.0m/min之间;板面温度达到130-160度之间进行助焊剂涂敷,双面涂敷,可以用盐酸作为活化的助焊剂;预热放在助焊剂涂布以前可以有效防止预热段的金属部分不至于因为滴到助焊剂而生锈或烧坏; 3.沾锡焊锡:融锡槽中含锡量约430公斤左右,为63/37共熔eutectic组成的焊锡合金,温度维持在260度左右;为避免焊锡与空气接触而滋生氧化浮渣,在焊锡炉的融锡便面故意浮有一层乙二醇的油类,该油类应考虑与助焊剂之间的兼容性compatible;板子通过传输轮滚动传输速度约 9.1m/min,在锡炉区有三排上下滚轮,停留时间仅约2秒;前后两组滚轮之间的跨度为6英寸,滚轮长度为24英寸以上,故可以处理的板面上限为24英寸;上下风刀劲吹,上下风刀之间的间距为15-30mil,风刀与垂直方向的月呈2-5度倾斜有利于吹去孔内的锡及板面

外观检验标准

一、目的: 为公司在外观检验的判定更精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五金、塑胶原材料、产成品之外观检验。 三、参考文件: MIL-STD-105E《抽样计划表》 四、定义与术语: 轻微缺陷(Min):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轻微缺陷; 严重缺陷(Maj):影响产品功能的缺陷,称之为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CR):影响使用者之人身安全或丧失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致命缺陷; A级面:主要外露面。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 B级面:次要外露面。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 C级面:不易看到的面。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 错型(错箱):由于合型时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别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 粘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上有发展的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无发展趋势; 水纹: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蔳;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

有铅喷锡前处理指导书

有铅喷锡前处理指导书 有铅喷锡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编写部门编写人编写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品质部生产部设备部工艺部 发行日期(文控中心) 批准 文件修订记录 文件名称有铅喷锡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 Electronics(suzhou)Co.,Ltd 版本页次 1/7 1.0 目的 1.1 规范有铅喷锡前处理作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1.2 规范机器的保养方法、频率,延长机器寿命。 1.3 完善安全预防措施,避免工伤事件的发生。 2.0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有铅喷锡前处理机生产作业及设备维修保养。 3.0 定义和职责 3.1 定义: 3.1.1 前处理:通过化学处理方式,去除裸露铜面的氧化物和污物保持铜面新鲜清洁。 3.2 职责: 3.1.1 生产部负责按作业参数和规定的执行以及新员工的培训。 3.1.1 工艺部负责相关参数、作业规定等SOP的制订并提供技术支援。

3.1.1 品质部负责监控生产部的执行情况和产品品质。设备部负责设备月、年保养及维护。 4.0 工业安全 序号危险源触发事件危害程度事件原因结果预防措施 1 传动装置衣物卷入身体擦伤触摸传动装置身体损伤未停机严禁擦拭/触摸传动装置 a.药水添加必须戴防护用品; a.未戴防护用 b.药水搬运过程中轻装轻卸; a.添加药水 a.皮肤烧伤品 c.添加药水时缓慢加入,并按照先加DI2 化学药品身体损伤 b.药水泄漏 b.衣物腐蚀 b.液位超标水再加药水的原则; d.药水加至标准液位后关闭各水阀 5.0 工艺流程 放板微蚀水洗吹干上助焊剂 文件名称有铅喷锡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 Electronics(suzhou)Co.,Ltd 版本页次 2/7 6.0 操作流程及相关规定 6.1 操作流程 开始 a.检查各段槽液是否达到标准液位。 b.检查各段槽液安全盖是否盖好。 开机前准备 c.检查吸水海棉是否干净或浸湿润。 d.确认无误后进入开机准备状态。 a.确认<紧急按纽>是否拧开,然后开启机器控制电源。 b.机器启动完毕后依次打开各控制按纽。 开机 c.依照显示屏的提示,进行相关确认和操作。 d.机器启动后确认压力\温度是否在工艺参数范围内,喷

检测不合格判定标准

台试检验制动力要求 机动车类型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 轴制动力与轴荷 a 的百分比 空载 满载 前轴b 后轴b 三轮汽车 —— — ≥60 c 乘用车、其他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汽车 ≥60 ≥50 ≥60 c ≥20 c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 ≥55 ≥45 —— —— 其他汽车 ≥60 ≥50 ≥60 c ≥50d 普通摩托车 — — ≥60 ≥55 轻便摩托车 — — ≥60 ≥50 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动态轮荷之和计算。 a 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b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 c 满载测试时后轴制动力百分比不做要求;空载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 35%;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客车,空载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时应大于等于 40%,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 30%。 台试检验制动力平衡要求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 单位为坎德拉 机动车类型 检查项目 新注册车 在用车 一灯制 二灯制 四灯制 a 一灯制 二灯制 四灯制 a 三 轮 汽 车 8 000 6 000 - 6 000 5 000 - 最大设计车速小于70km/h 的汽车 - 10 000 8 000 - 8 000 6 000 其 他 汽 车 - 18 000 15 000 - 15 000 12 000 普通摩托车 10 000 8 000 - 8 000 6 000 - 轻便摩托车 4 000 3 000 - 3 000 2 500 - d 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 项目 前轴 后轴(及其他轴) 轴制动力大于等于该轴轴荷 60%时 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 60%时 新注册车 ≤20% ≤24% ≤ 8% 在 用 车 ≤24% ≤30% ≤10%

有铅焊锡和无铅焊锡的区别

有铅焊锡和无铅焊锡的区别 各种无铅焊锡的熔点关系Sn-Cu-Ni系227℃Sn-Ag系221℃Sn-Ag-Cu系219℃ Sn-Ag-Bi-In系208℃Sn-Zn系199℃Sn-Pb共晶183℃推荐使用温度一览CXG无铅焊台温度350℃~400℃回流炉温度230℃~240℃温度喷流炉245℃~255℃CXG 938无铅焊台特点:★ 惊人的升温速度,从室温上升至300℃绝不超过13秒,温度回升快,有利于频繁的焊接,温度保持不变,提高生产效率。★调节温度比市场同类焊台的调节温度更有利于生产,当需要调节温度时只要把温控旋钮按一下,则旋钮弹出,可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温度,调节好以后,再按一下温度调节旋钮,旋钮锁住,可以预防生产过程中碰到旋钮而改变温度影响生产,旋钮锁住后,面板平坦,美观大方。★手柄轻巧,长时间使用绝不感到疲劳。★分体式设计,摆放容易,多种烙铁头选用,且更换方便。★普通及防静电型两种,以便配合不同工作之用。★手柄选择:909、909ESD 配C8无铅系列焊咀。规格:型号CXG 938 耗电75瓦特控制台938电焊台/938电焊台ESD 输出电压交流电30伏特温度范围摄氏200-480度/华氏392-896度发热组件CXG-1365陶瓷发热芯温度稳定±1℃(无负荷时)焊咀与接地间阻抗2Ω以下焊咀与接地间电位2mV以下重量(不包括电线)1500克(3.3磅)外形体积宽120 X 高93 X深170毫米 为什么要用无铅焊锡呢?主要海河是为了环保。下面的文章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无铅热风整平的实践体会 摘要:本文通过对无铅与有铅热风整平工艺特性的对比,总结出无铅热风整平工艺的生产保养特点及工艺控制方法。 关键词:无铅热风整平无铅焊料浸锡时间除铜 1. 前言 随着欧盟颁布的二项环保新指令(WEEE和ROHS)在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PCB行业而言,这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其影响将涉及到原材料、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等方方面面。本公司为适应全球无铅化的潮流,也投资引进了一台垂直无铅喷锡机。该机在试生产及生产过程中,我们深感无铅与有铅热风整平具有很大区别。本文主要通过无铅与有铅热风整平的对比,介绍无铅热风整平在实际生产中的控制要点及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 2. 无铅的定义和无铅焊料的选择 目前全球对无铅的定义尚未统一。欧盟称物质中的铅含量<0.1%为无铅,日本<0.1%,美国<0.2%称之为无铅。但是,实际控制中国际上普通认同铅含量<0.1%这个标准,而且只允许以不纯物形式存在,不允许有意添加。目前无铅焊料使用较为广泛的有Sn3.0Ag0.5Cu;Sn0.3Ag0.7Cu;

减轻镀锡表面的锡须生长

减轻镀锡表面的锡须生长 使用纯锡铅表面处理时,可能会生长锡须,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分析工作,对于锡须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成因,有更多了解。本文将讨论,在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JEDEC)标准推荐的三个加速测试期间,锡须生长的机制。 作者:Sheila Chopin、Peng Su博士 人们对减轻纯锡表面处理中生长锡须的现象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数据说明,形成锡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的应力增大,它受到由各种因素的影响。举个例子,电镀过程会因为颗粒大小、厚薄和污染物水平不同而影响镀锡表面的应力状态。像温度和湿度这样的应用条件,也会诱导微观结构发生某种改变,从而影响锡须的生长速度。本文讨论在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JEDEC)推荐的三个测试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测试代表一些常见的实地应用条件。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研制减轻锡须生长的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现实环境。 加速测试 JEDEC推荐的测试条件摘要列于表1。对于空气对空气温度循环(AATC)测试,允许的温度范围是-40℃到85℃;但本文中所有研究使用的温度范围是-55℃到85℃。 在热循环测试中,导致锡须生长的原因,是三个测试中最简单的。因为锡和引脚结构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CTE)不同,温度变化会在锡表面产生热应力。由于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表面中会产生很高的热应力,因而忽视由于速度较慢的机制而产生的应力。在确定热应力大小时,锡颗粒的结晶方向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锡晶格是各向异性的,这意味着,在不同的结晶面,或者沿着不同结晶方向,机械特性(如杨氏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镀锡表面,因为它通常由一层晶粒组成,我们需要关注只是水平方向元件的膨胀系数(CTE)和膨胀量(E)。图1是这个模型的简化一维视图。 图1说明晶粒方向影响的一维视图。 当晶粒1和晶粒2的膨胀量和膨胀系数数值不同时,两种晶粒之间的应力就可能不同,即使它们的热应变相同也是如此。这种差别在晶粒表面产生了应力集中点,在这里,锡须成核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化学物质和电镀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决定锡处理的微观结构也很重要。即使对于同样的电镀化学物质,控制某些工艺参数,也会导致不同的锡表面和晶粒方向。图2a和b是用两组不同的电镀参数,经过了1,000次AATC循环之后的镀锡表面。 有一种工具能够提供颗粒方向信息,这就是X射线衍射仪(XRD)。过程的变化能够在XRD光谱上显示为方向或者峰值亮度的差别。在AATC测试期间,在与锡须生长的方向相关的数据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说明,可以把XRD用作一个有效的开发工具,来寻找最佳的工艺窗口以及研究工艺变化的效果。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作者:————————————————————————————————日期: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 【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320】灰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及磷化物共晶体大致含量…SS 2007-10 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00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15749-95 10、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