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叠加原理怎么理解

电路叠加原理怎么理解

电路叠加原理怎么理解

叠加原理就是指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路上任意一个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各电源单独作用下,在各支路上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代数和)。

?

?

如何理解电路中的叠加原理(图文教程)

?

1、电路的叠加原理说的就是一个电路的输出是由各个源独立作用时所产生的输出的相加之和。这里的源可以是独立源也可是受控源。本例以独立源为例来说明叠加原理。比如下图所示的电路。

?

2、电路可以认为由两个独立源,一个电压源V,一个电流源I

?

3、当电压源V作用时,则电流源I不起作用,若电流源不起作用时,可以认为电流源是开路状态的,即如下图所示

?

4、所以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

5、所以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得到的输出电压为下图所示,其实就是两个电阻的分压

?

做叠加定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做叠加定理实验的心得体会篇一:电路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的戴维南定理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回转路-----,一共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 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 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

《电路分析》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

《戴维南定理》习题练习 一、知识点 1、二端(一端口) 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 2、戴维宁(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为U OC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R0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如图所示:

等效电路的电压U OC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将负载R L断开后a 、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路的电阻R0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后, 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二、例题: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 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 1.把电路划分为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两部分,如图1中的虚线。 2.断开待求支路,形成有源二端网络(要画图),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 3.将有源二端网络内的电源置零,保留其内阻(要画图),求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Rab 。 4.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压源,其电压源电压US=UOC (此时要注意电源的极性),内阻R0=Rab 。 5.将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压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 【例1】电路如图,已知U 1=40V ,U 2=20V ,R 1=R 2=4Ω,R 3=13 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3。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 OC U OC = U 2 + I R 2 = 20 +2.5 ? 4 = 30V 或: U OC = U 1 – I R 1 = 40 –2.5 ? 4 = 30V U OC 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2) 求等效电阻R 0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 3 A 5.24420 402121 =+-=+-=R R U U I Ω=+?=22 1210R R R R R A 213 2303 0OC 3=+= += R R U I

常用电路的叠加原理应用

叠加原理在各种电路中的应用 一、 电阻电路的叠加原理 设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响应为 y (t ), 分布于电路中的的n 个激励为,各个激励的网络函数为, 则 y(t)= 注:对给定的电阻电路,若 为常数,则体现出响应和激励的比例性和齐次性。 例:求下图中的电压 解: 当只有电压源作用时,电流源视为开路, =0.5A 2=1A ∴=2V-3V=-1V 当只有电流源作用时,电压源视为短路 4Ω的电阻被短路,=0 ∴受控源相当于断路 ∴=9 ∴=+=8V 二、 正弦稳态电路下的叠加原理 正弦稳态下的网络函数 H(jw)=|H(jw)| a) 若各正弦激励均为同一频率,则可根据同一向量模型进行计算 ()i x t i H 1 () n i i i H x t =∑i H 2V 3 Ω 1 I 1I 21V 3 1I 22V 2V 21V 22V ()w ?∠

例 使用叠加原理求电流 i(t) 已知 (t)=10sin(100t) mA (t)=5cos(100t) V 解: 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视为短路 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视为断路 两者叠加 b) 若各正弦激励的频率不相同,则需根据各自的向量模型进行计算 例 已知作用于RLC 串联电路的电压为u(t)=[50cos(wt)+25cos(3wt+60)]V ,且已知基波频率是的输入阻抗为Z(jw)=R+j(wL-1/wC)=[8+j(2-8)],求电流i(t)。 解 由输入阻抗可知 在时,R=8, L=2, 1/C=8 s i s u s i 1H 200uF 1100 [*1090]8.945116.56 100(10050)m I mA j =∠-=∠-+ -s u 1001H 200uF 250 A 0.044725.56A 10010050m I j j ∠= =∠-+-[8.945cos(100116.56)44.7cos(10026.56)]mA 45.6cos(10037.9)mA i t t t =-+-=-ΩωΩωΩω Ωs i 1H 200uF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的验证 所属栏目: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示例发布时间:2010-3-11 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Experiment Report 报告内容:叠加定理的验证

学院: 作者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4.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实验仿真,了解Multisim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指出,全部电源在线性电路中产生的任一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相应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三、实验内容 叠加定理的验证 在仿真实验中根据图1所示电路对电路中电压源共同作用时的电流进行测量,根据图2所示电路对电压进行测量:

(图1) (图2) 根据所绘制的电路,在Multisim中进行电路仿真,分别将两电压源置零,即将电压源短路,得到下列所示电路。图3、图4所示电路,对支路电流进行测量,图5、图6所示电路,对支路电压进行测量。 (图3)(图4) 参数I R1(mA)I R2 (mA) I R3 (mA) U R1 (V) U R2 (V) U R3 (V) V1单独 作用 7.2 2.4 4.8 7.2 4.8 4.8 V2单独 作用 -2.4 -4.8 2.4 -2.4 -9.6 2.4 共同作 用时的 测量值 4.8 -2.4 7.2 4.8 -4.8 7.2

电路原理练习题

1.电路如图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2.列写图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2V 4Ω + - I12Ω3Ω 5I1 + 14V 5Ω10Ω _ 3.列出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4.分别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列写图示电路 的方程。 5.列出图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6.图示电路,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 7.电路如图所示,列出该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和结 点电压方程。(包括增补方程) 8.已知电路如图,I S=7A,U S=35V,R1=1Ω,R2=2Ω, R3=3Ω,R4=4Ω,分别用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0.5U1 +- 1Ω1Ω 6A +U1 -gU2 + 1Ω U2 1Ω 1Ω - 5Ω4Ω + I + 25V - 20Ω15I 5Ω - 3Ω - + 4Ω1Ω 2Ω 2Ω + U - 5A 10Ω 5Ω4Ω I x+I +I y 25V 20Ω15I -- + - U S1 + - S2 R R2 R g U2 R +- U2

9.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阻R L =?时,其功率最大,并计算此最大功率。 10.电路如图所示,负载电阻R L 可调,当R L 为何值时,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最大功率。 11.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阻R L =?时,其功率最大,并计算此最大功率。 2Ω 4Ω R L 12.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并计算R L 获 得的最大功率。 12.图示电路,I S =2A ,R 1= R 2=4Ω,若负载R L 可变,当R L 等于何值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12分 要求:画出戴维宁电路或诺顿电路) 14.图电路中开关S 闭合前已处于稳定状态。t=0时 开关S 闭合,已知:U S =40V ,I S =5A ,R 1=R 2=R 3=20Ω,L=2H ; (1)求t ≥0时的电感电流i L (t)和电压u L (t); (2)做出电感电流i L (t)和电压 u L (t)的变化曲线。 15.图示电路中,开关S 打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开关S 打开,求t ≥0时的i L (t)、u L (t)和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16.图示电路,开关动作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闭合。求t ≥0时的电感电流i L (t)及电流i(t) 。 17.图示电路,t = 0 时开关K 闭合,求t ≥ 0时的u C (t )、 i C (t )和 i 3(t )。 已知:I S =5A ,R 1=10Ω,R 2=10Ω,R 3=5Ω, C =250μF ,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18.已知电路如图示,R 1=3Ω,R 2=6Ω,R 3=6Ω,U s1=12V ,U s2=6V ,L=1H ,电路原已达到稳态,t = 0时开关S 由a 改合到b ,用三要素法求:i L (t),定性画出i L (t)的波形曲线,并在图中标明τ。 R L R 3 2 L + u L - + 10V - R 3 3(t )

叠加定理习题

叠加定理习题 1、电路如图所示,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 2、 在图中,(1)当将开关S 和在a 点时,求123I I I 、和;(2)当将开关合在b 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123I I I 、和 3、在图中,已知当S U =16V 时,ab U =8V ,求S U =0 时的ab U 。 4、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0N 为一无源网络,当S U =2V 、 S I =2A 时0U =5V;求S U =5V 、S I =5A 时的0U 。 5、在图2-33所示电路中,已知0N 为一无源网络,当S U =2V 、S I =3A 时0U =10V; 当S U =3V 、S I =2A 时0U =10V ,求S U =10V 、S I =10A 时的0U 。

弥尔曼定理习题 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求如图电路中A点的电位。 3、求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计算2 电阻吸收的功率。 A 6Ω8A 12V 3Ω 2Ω 6V 6Ω B + -+ - I1 I2 I3 4、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1、I2、I3。 5、如图所示电路中,E1=12V,E2=30V,I S=2A,R1=3Ω,R2=6Ω,求I1、I2。 6、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7、如图所示电路,求出各支路电流。 网孔电流法习题

1、图示电路,已知E1 = 42 V,E2 = 21 V,R1 = 12 ,R2 = 3 ,R3 = 6 ,求各支路电流I1、I 2、I3 。 2、求解电路中各条支路电流 3、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1、I2、I3。 4、如图所示电路中,U S=10V,I S=2A,R1=10Ω,R2=50Ω,R3=2Ω,R4=8Ω,用网孔电流法求I1、I2、I3。 5、如图所示电路,求出各支路电流。 6、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 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初次试验,基本掌握workbench的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测定一运放器的放大倍数,并与用节点法算出来的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节点法的正确性; 3.用几个简单的电路,验证线性电阻叠加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运放器原理:运放器的输入端,分别加载电压U+和U-,U+与U-的电势差十分小,约等于零,经过运放器后,输出电压为电势差的若干倍(可达到105~107倍)。 运放器模型图 2.叠加定理: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三、实验过程 1.运放器: (1)画电路图,测得结果如下图:

图中:R1=R3=R4=1Ω,R2=5Ω 电压表读数为13.20v 。 (2)用节点法计算放大的倍数: 该图4个节点如图所示,节点2、4的节点方程分别为: )(0)(334433211223=-+=--+U G U G G U G U G U G G 根据运放器特点(即虚短虚断),补充方程 Us U U U ==14 2 故解得 ==30U U Us R R R R R R R R 3 1424232-+v 20.13= 所以节点法可以用于计算运放器放大倍数的理论值。 2.叠加定理的验证 (1)如下所示画出4个电路图 图中Us1=6v ,Us2=12v ,Is=3A ,电阻全为2Ω 电压表均测同一电阻的电压。左上角图为Us1,Us2,Is 同时作用时的电压U0=-4v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电路分别是Is ,Us1,Us2作用下,同一电阻的电压分别为U1=2v ,U2=2v ,U3=-8v ,所以 3210U U U U ++=,即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得到验证。 四、实验体会 由于首次使用workbench ,画电路图时,不太熟练,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实验题目: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实验器材】 数字万用表,实验电路箱,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实验内容与记录】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0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 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 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 则等效内阻为R0= Isc Uoc ,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 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 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 因此不宜用此法。 (2) 伏安法测R0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 ,根据 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an α, 则内阻 Ro= tan α= Isc Uoc 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Uoc, 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 时的输出 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 R0=In Un Uoc 。 (3) 半电压法测R0 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 零示法测UOC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 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 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 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四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 三、实验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 注 1 直流稳压电源 0~30V 可调 二路 2 万用表 1 自备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0~200V 1 4 直流数字毫安表 0~200mV 1 5 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1 DGJ-03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DGJ-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6-1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6-1。 表6-1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U1 (V ) U2 (V ) I1 (m A) I2 (m A) I3 (m 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用12. 09 0 8.6 9 -2. 04 6.2 2 2.4 7 0.8 2 3.2 8 4.4 4.4 1 U2单独作用0 6.0 8 -1. 2 3.6 3 2.4 1 -3. 67 -1. 17 1.2 3 -0. 6 -0. 6 U1、U2共同作用12. 6.07.4 1.28.6-1.-0. 4.5 3.7-3.

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定理的验证-20170221

《电路与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叠加原理的验证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班级: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理解。 2.掌握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线路如图2-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S 1=6V ,US 2=12V 。 2.将实验电路中的开关S 3向上,即拨向510Ω侧。进行步骤3-6的测量。 图2-1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 装订线 装订线

3. 令US1电源单独作用(US 1=6V ,US 2=0V ),即将开关S 1投向US 1侧,开关S 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2-1。 4. 令US 2电源单独作用(US 1=0V ,US 2=12V ),即将开关S 2投向US 2 侧,开关S 1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直流数字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2-1。 5. 令US 1、US 2电源共同作用(US 1=6V ,US 2=12V ),即将开关S 1投向US 1侧,开关S 2投向US 2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直流数字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2-1。 6. 令US 2电源整为原先的两倍并令其单独作用(US 1=0V ,US 2=24V ),即将开关S 2投向US 2侧,开关S 1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直流数字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2-1。 表2-1 无非线性元件时的测量数据 电流单位: mA 电压单位: V 7. 将实验电路中的S 3向下,拨向IN4007侧,即电路中接入非线性元件(二极管,型号为1N4007),重复第三步至第六步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格2-2,验证叠加原理或齐次性原理是否成立。 表2-2 含非线性元件时的测量数据 电流单位: 电压单位: 装 订线

实验一 叠加原理

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DGJ-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6-1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6-1。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6-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6-2。 7. 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 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电路叠加原理心得体会

电路叠加原理心得体会 篇一: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原理的验证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三、实验仪器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 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

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 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U2单独作用时,I1b=-,I1a+I1b=,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而2*I1b=-,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

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叠加定理与置换定理 二、实验原理 1、根据叠加定理,实验数据应满足当电路中只有U s1单独作用时流过一条支路的电流值加上电路只有Us2单独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等于电路中Us1与Us2共同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 2、置换定理:若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用Us=U的电压源或Is=I的电流源来置换该支路,如置换后电路有唯一解,则置换前后电路中全部支路电压与支路电流保持不变。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并记录电阻的实际值(数据见实验数据表1) 2、根据下面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此电路实物图。将一万用表串联接入R3的那条支路中,并将万用表打在电流档上;将另一万用表并联在R33两端并打在电压档上。 3、选择一支路,记录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的两万用表的读数;单个电源作用,分别短路另一个电源(不是不接电源也不是将电源的值降为0,而是直接短路),记录两万用表的读数。(数据见实验数据表2) 四、实验数据 表1 器件R1 R2 R3 R11 R22 R33

阻值(Ω) 1.799k 219.5 267.8 2.173k 267.5 327.6 表2 电源电压/V 支路电压/V 支路电流/mA Multisim 实验板Multisim 实验板 Us1=10 Us2=15 8.250 8.35 31.0 31.70 Us1=10 Us2=0 0.632 0.636 2.337 2.35 Us1=0 Us2=15 7.728 7.72 29.0 29.33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仿真图: Us1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Us2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将直流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时的分别三张波形图: U1=10 U2=15交流波形图 U1=10 U2=0 交流波形图

实验1、叠加原理实验

叠加原理 1. 实验目的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内容。 (2)完成下列预习题: ①计算图中电路中,当1E 单独激励(开关1S 置于“1”,开关2S 置于“2”)时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②计算图中电路中,当2E 单独激励(开关1S 置于“2”,开关2S 置于“1”)时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③计算图中电路中,当1E 、2E 共同激励(开关1S 和2S 均置于“1”)时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3. 实验参考电路 实验参考电路如图所示。其中1R =3R =120Ω,2R =4R =510Ω,1E =12 V ,2E =6V 。 R R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 4. 实验内容和步骤 (1)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在220V 交流电源上,闭合电源开关并适当预热。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用面板上的指示表或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值,使之分别达到1E =12 V 和2E =6V ,然后关断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待用。 (2)按图接线。根据实验预习要求计算出的图所示电路中各电压、电流值,正确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量限,测量出各电源分别激励和共同激励时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①当1E =12 V ,2E =0V 时(开关1S 置于“1”,开关2S 置于“2”),测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②当1E =0 V ,2E =6V 时(开关1S 置于“2”,开关2S 置于“1”),测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③当1E =12 V ,2E =6V 时(开关1S 和2S 均置于“1”),测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3)将以上所测得的各支路中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 电流单位:mA 电压单位:V 5. 实验设备和仪器 (1)九孔实验板 1套 (2)直流稳压电源 1台 (3)数字万用表 1只 6. 实验注意事项 实际电压、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反之则取负。 7. 实验报告要求 (1)计算实验预习中各支路上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3)思考题: ① 可否将线性电路中任一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也像对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 流一样用叠加原理进行计算? ② 为什么说,电表的量限选得过大,容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试举例说明。 (1) 数据计算见附页; (2) 通过计算可以验证I 1,I 2,I 3,I 4,I 5,U R 1,U R 2,U R 3,U R 4在1E 2E 共同激励下 的值与其在1E 和2E 分别单独激励的值之和相等,由此可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3) ①不能。因为2 221212I +I I +I (),所以功率不能使用叠加定理计算; ②通常仪表的相对误差是固定的,而绝对误差等于量程乘以相对误差,所以在相对误差相同的情况下,量程越大,绝对误差也就越大.

电路 第4章习题 电路定理

第4章电路定理 4-1XX 简单题 4-2XX 叠加定理 4-3XX 戴维宁定理 4-201、试用叠加定理计算下图所示电路中US2=2V时,电压U4的大小。若US1的大小不变,要使U4=0,则US2应等于多少? 答案U4=-0.4V, Us2=1.2V 4-202、电路如图所示。(1)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2)求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答案I1=-50mA, I2=15mA, I3=60mA (2)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P=25I1=-1.25W 4-204、

4-205、求题3-22图示电路的电压U和电流I。 + - 2 I1 10V + - 3A - + U 4Ω 6Ω9Ω I1 题3-22图 I 例4-4 用叠加定理求图4-5(a)电路中电压u。 图4-5 解:画出独立电压源u S和独立电流源i S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b)和(c)所示。由此分别求得u’和u”,然后根据叠加定理将u’和u”相加得到电压u 4-206、例4-1 利用叠加定理求图(a)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 (b) (c) 解:首先画出分电路图如图(b)、(c)所示。 当12V电压源作用时,应用分压原理有:V 4 3 9 12 )1(- = ? - = U 当3A电流源作用时,应用分流公式得:V 6 3 3 6 3 6 )2(= ? + ? = U 则所求电压:V 2 6 4= + - = U S 4 2 4 2 " S 4 2 4 'i R R R R u u R R R u + = + = ) (S 2 S 4 2 4 " 'i R u R R R u u u+ + = + =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pdf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电路图 二、实验步骤 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连接;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Ω,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 10A。 3.实验步骤:

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 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 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I3; 根据电路分析原理,解释三者是什么关系?并在实验报告中验证原理。 三、实验数据: 电压电流U/V I/A 第一组12V 10A 6.800 -1.600 第二组0V 10A 2.000 -4.000 第三组12V 0A 4.800 2.400 四、实验数据处理: U2 + U3 = 2.000V + 4.800V = 6.800V = U3 I2 + I3 = (-4.000A) + 2.400A= -1.600A = I1 五、实验结论: 由电路分析叠加原理知:由线性电路、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

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本次实验中,第一组各数据等于第二组与第三组各对应实验数据之和,与叠加原理吻合,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即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习题

叠加定理习题 4、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N。为一无源网络,当U s=2V、l s=2A时U o=5V;求U s =5V l s=5A ip. + --------- O 2、在图中,(1)当将开关S和在a点时,求》I?和I3 ;(2)当将开关合在b点时, 利用 (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11、12和13 3、在图中,已知当U s=16V时,U ab=8V ,求U s=O时的U ab -J-「+ :上- 1 30 V( D 120VC12 Q 沖r]a.丿r b5、在图2-33所示电路中,已知N o为一无源网络, 当U s=2V I s=3A 时U o=1OV;当U s=3V I s=2A 时 U o=1OV,求U s=10V I s=10A时的U o。 1电路如图所示,用叠加定理求电压 时的U o

4、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1、|2、|3。 弥尔曼定理习题 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求如图电路中A点的电位 12vO 2。 I0A 1 - 12V ( )c + J L2Q[ 3、求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计算2电阻吸收的功率 6 Q 8A n H T 5、如图所示电路中,E i=12V , E2=30V , |s=2A , R i=3 El-p E2 1 hi $ 6、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 流。 Q, R2=6 Q,求11、12。 12V 0 + |i 2 A + 6 V I3 6 Q |2 7、如图所示电路,求出各支路电 流。 30 Q 20^10 V y 3 Q」 f

网孔电流法习题4、如图所示电路中,U S=10V , l s=2A , R i=10 Q, R2=50 Q, R3=2 Q, R4=8 Q,用网孔电流法求l i、 1、R i = 12 , R2 = 3 , R3 = 6,求各支路电流11、1 2、|3。 l2、 13。 12 2、求解电路中各条支路电流 \ —览二-d 二1 / 5、如图所示电路,求出各支路电 流。 3、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1 、 |2、 |3。6、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 流。

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原理 篇一: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定理 实验名称: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 2个直流稳压源(0—30V可调)1个直流数字电压表(0—200V)1个直流数字毫安表(0—200mA)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利用实验挂箱的“基尔霍夫定(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61671214.html, 小草范文网: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原理)律/叠加原理”线路

1.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6V和12V 2.令u电源单独作用(将u短路),用直流板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 1 2 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3.令4.令u电源单独作用(将u短路),重复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2 1 u和u共同作用,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1 2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将将上表数据与了叠加定理 u单独作用和u单独作用相加,得 1 2

u 2 与 u数据进行对比,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是相等的,即验证 1 篇二:大工模拟电路实验作业叠加原理的验证 大工模拟电路实验作业――――叠加原理的验证 篇三:叠加原理_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叠加原理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电路分析》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

《戴维南定理》习题练习 、知识点 1、二端(一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 2、戴维宁(戴维南)定理 等效电路的电压 U OC 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将负载 R L 断开后a 、b 两端之间 的电压。 等效电路的电阻 R o 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 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后 ,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 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源端络 无二网 无源二端网络可 化简为一个电阻 匸戴维宁廣 匸> |诺顿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为 U oc 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R0串 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 如图所示:

二、例题: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 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 1?把电路划分为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两部分,如图1中的虚线。 2?断开待求支路,形成有源二端网络(要画图),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将有源二端网络内的电源置零,保留其内阻(要画图),求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Rab。 4?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压源,其电压源电压US=UOC (此时要注意电源的极性), 内阻R0=Rab。 5?将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压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 【例1】电路如图,已知U仁40V , U2=20V,R仁R2=4」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 13。 ⑵求等效电阻R0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 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例L團 解:(1)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 UOC 5 -u2 R1 R2 40-20 4 4 -2.5A UOC = U2 + I R2 = 20 +2.5 4 = 30V 或:UOC = U1 T R1 = 40 T2.5 4 UOC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30V ⑶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 U OC _ 30 R。R3 _ 2 13=2A lA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