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教学总结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灵魂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诱惑,带着冷静的思考一步一步走下去,甘愿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起伏与跌荡,感受一次又一次挫折与磨砺,并试着将这痛苦变为一次丰富的旅行、一捧难得的财富!

很喜欢冰心先生的一段话: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耕种,勤于播撒,将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之路上的行者,既点缀着风景,也创造着风景。

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过“我思故我在”。细细想来,这话的确有道理。在任何一行中,善于思考的人都是佼佼者。做教师更是如此,因为教育是一个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回首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我始终把精心研磨的课前设计、精彩互动的课堂生成、深刻执着的课后反思作为从教的根本;期间有探索、有困惑,也有喜悦和收获。

初中毕业那一年(1983年),我不足15岁。我的中考成绩,位列全校第一。那一年是我省中等师学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年!我特别喜欢数学,每天都认真做大量的数学题,我的理想是读高中,考大学,成为数学家。

可我家的家境贫寒,全家六口人,除父亲吃商品粮外,其余五人都吃的是“黑市”粮,一家人都是靠父亲每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养活,省吃俭用,还要供四个孩子读书,每月都是东借西借勉强糊口度日。班主任周老师教过我的母亲、哥哥,对我家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跟我的母亲说:“你们家的情况,我很了解,文这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报考什么都没问题,让他报考师吧,读师,既不要学费,还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又能减轻你们的家庭经济压力。”父母给我做工作,可我始终不同意。于是,我的父母瞒着我给我填报了师。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取了师。

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时,哭了。躺在床上,睡了一个星期才起床。还是拗不过父母,只好极不情愿地上了师。这能怪谁呢?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从此,我走进了教师职业殿堂的大门。

1986年,我师毕业了。那一年,我不足18岁。因为我在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作为优秀毕业生,学校将我分配至市实验小学。我踌躇满志地走上三尺讲台,满心喜悦地认为,以自己的学识给这些才几岁的孩子做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绰绰有余,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问题,很多次我满怀热忱地走进课堂,迎接我的是恹恹欲睡的面容;精心准备的教案,难以在课堂泛起智慧的火

花,我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但庆幸的是,在这时学校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老教师们也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还有一群和我一样年轻、热情的教师与我互相切磋、交流。

之后两年,经过不断的思索和反复的实践,困惑的我豁然开朗了,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开始从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中跳出来,不再一味地注重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学生的情趣点入手,慢慢地,我的语文课堂开始呈现勃勃生机。这段成长的经历也给了我深深的启示:要用思想指导教育教学,要用思想打造有效课堂,要用思想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做有思想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只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很难产生创新的意识与行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获得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新课程改革下的老师更要善于读书,做博学、有灵性的老师。

首先是精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我把读课标定位为认识课标体系、明确学科性质、掌握学科容。以课标为镜子,反思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做到

教学有据、有度,同时发展教学个性。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在备课前不妨多读几遍课文,因为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挖掘、敲打、再锤炼,于是课堂精彩不断。研读教材本就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是修炼自己功、修炼自己精神生命能量的法门。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新,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依据,更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其次是研读教育教学专著。我认为,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读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带来了我教育态度的改善,教育方法的改变,教育观念的更新,让我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向教育的。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教育名篇,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我也读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里面的许多名言让我受益匪浅:“没

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这些思想同于现在的以学定教、赏识教育。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我相信爱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抑制着自己的情感读完了《爱的教育》,安利科的生活,让我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挫折,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不再为公开课而着急,因为我在用爱为学生们引路。我不再为后进生而发愁,因为我懂得了正确处理学生成绩背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我尝试用爱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尊重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最后让他们在“乐学”中尝到自己努力学习硕果的幸福。

三是品读中华经典。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如果说我们能博览群书,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收放自如的话,那么学生们肯定会如饮甘醇,心为之醉,行为之学。语文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更快适应新

课程改革,我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阅读了大量的中华经典。在阅读的同时,我又积极地引导学生。1998年,市实验小学开展了“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组织骨干教师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精选了中华古诗词三百余首作为素材。《诗词百花园》三册书已成为学校低、中、高年级的传统校本教材。现在,校园里处处诗潮涌动,诵读古诗词已蔚然成风。

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反思成为习惯。因为不会反思、不善于反思,就不可能有思想,就不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种种的困惑和压力,为了减轻压力、理出头绪,我慢慢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笔记录下自己教学的精彩与失误,在不断地积累、思考后,我发现,课后的反思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有利于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结合多年的教学,我撰写的多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论文,在《教育学院学报》、《教育》、《光华时报》、《赣西晚报》、《小学时代》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08年,我校作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与省剑加小学缔结了对口支援学校。我带领学校首批支教队伍怀着满腔的热情,在颠簸了近十小时的山路上,冒着山顶不断滚下石块的危险,带着全校师生捐献的电脑、多媒体等,来到了南加小学。七天的支教,两校理念的传递,信息的交流,让我感触颇深,我满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读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记录了朱老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听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共分“总得有人去擦星星、熬一锅石头汤吧、书写生命的传奇、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五部分。 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动,在一篇篇美文中,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教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

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 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xx同志,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站在乡村教学一线已整整22年。22年来,她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诚挚的爱心,辛勤地耕耘在教育教学这片热土上。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业务主任,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曾先后被评为铜山区教科研先进个人、铜山区优秀班主任、铜山区优秀读书个人、徐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开发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工作中她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她响应区教体局交流轮岗号召,第一个报名去边远的苑山小学交流,担任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和五年级一班的科学教学。她相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她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位率先垂范,勇于奉献的党员教师。 由于表现突出,2017年8月,经徐庄镇小学中心校推荐,

王老师被区教体局安排到徐庄镇时楼小学负责业务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自从走上管理岗位,王老师更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时加班到后半夜才回家。忘我的工作作风不知不觉中影响到身边六年级组的年轻教师。王老师还成立了时楼小学书友会,带着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读书、在群里阅读打卡、写论文、做课题,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位有责任心、无私奉献、注重专业化发展的科研型教师。 王老师始终不离教学一线,教学上精益求精,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作为业务管理人员,王老师本可以给自己分一门轻松的课程,但她承担了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和综合3(书法)课。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她结合全新的学讲理念,大胆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学,她在第一课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上,将“预习学案”引入课堂,形成了“学生读书自学—自编预习学案—小组内交流—分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评价预习成果—学生质疑预习—课堂检测预习效果”的七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镇业务领导的肯定。2015年辅导青年老师获徐州市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她本人获区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开发区“一师一优课”评比二等奖、开发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这是一位立足课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创新型教师。

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他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与笃行,踏着坚实的步履,在新教育实验的大潮中奋力搏击 在西安高新第四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动一静两个最美的画面,“动”即每天的晨练和大课间活动,师生们有组织的进行体育锻炼;“静”即每天中午午饭后20分钟的阅读时间,大家都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书中,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现任西安高新第四小学校长的马东,从2011年12月27日任职以来,一直带领四小团队,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核心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身心素质高,思想境界高,学法水平高”的三高学子,坚持新教育特色发展,扎实推进新教育特色课程研究、开发与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近几年,高新四小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版画教育基地学校、西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陕西省足球特色学校、陕西省影子校长培训基地、西安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等;连年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等殊荣。 竞聘上任只为教育理想 2011年是马东个人事业的一个转折年,这一年,他通过竞聘上岗成为西安高新四小的校长,这也是他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新起点。 早在1992年,刚参加工作仅仅三年的马东,就凭借自己的出色工作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西安交大附小的副校长。因为对高新区这片热土的向往以及对家庭的关爱,1998年,他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毅然辞职,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高新区,做了高新一小的一名普通教师。 “来到高新区的学校之后,深刻的感受到处处彰显着的独特气息,这里是民办体制,学校的发展生存完全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美誉度决定了是否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所以,在高新区的教育机制里,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干劲都很足,每一个岗位上都能感受到积极自主、勤奋肯干的作风。”面对新环境,马东信心十足,适应也非常快。在一小工作的三年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兼任副班主任,他都干劲十足。 马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作为副班主任的他经常带着学生在早晨、课间一起锻炼。很快他所带班级学生的体质增强,班级体育成绩名列前茅,参与体育比赛也是无人能敌。他个人在这方面的积极举措,得到了当时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不仅如此,马东带的毕业班成绩也非常突出,在当年的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中还夺得了“状元”。马东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深得学校领导、广大学生家长,特别是孩子们的认可。2011年,高新二小建校的时候,马东被择优选聘到新学校,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这一工作就是10年,从数学教师、教导主任,直至成为学校教学副校长。 2011年,随着高新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地域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于优秀学校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强烈。 “当初的高新四小本身是高新三小的一个分校,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为了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决定正式成立高新四小,并为高新四小选聘优秀校长。因为我一直做副职,符合聘任条件,更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非常想通过一所学校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教育梦。带着这种强烈的冲动,我在看到通知之后就报名了。” 当时的优秀应聘者众多,竞争也十分激烈,马东在其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但由于在高新开发区工作时间比较长,而且兼具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工作的双重经验,他成功“胜出”,来到了高新四小,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实现教育理想的奋斗历程。 新教育再创新特色,“为幸福人生奠基” 高新四小虽是2007年建校,但之前一直作为三小的分校。建校之初,学校周边人口密度小,学校发展比较缓慢。“我去的时候学校招生还需要对外发通告,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也刚刚起步,还在摸索中。到四小之后,要把这个学校往哪里带,如何按照我心目中的教育去做,还要先研究,看看学校的底子、土壤是怎样的,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马东大量阅读新教育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先生所著,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携手圆梦”收录了作者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与网络、媒体以及新教育共面体对话和交往的一些起令人感动的细节。“行者心语”记录了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教育的感慨、感悟和建议。身为教育者,读书看报应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特别是读书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行走教育的方式。书香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愉悦、精神焕发的世界,让人成长、陶醉的世界。 有人说“朱永新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朱永新教授正是在用诗文来表达思想教育。我们从《校园的守望者》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我们要享受教育,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句话“对我来说,读书也是一种行走

教育的方式,书香世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啊,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读书也是学生们道德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一种热爱读书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就会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老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我作为一个刚刚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年轻行者,也有自己最初踏上这条路时的感动和激情。朱永新老师营造的这个梦,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一次净化,一度遥远的理想,也渐渐变的清晰起来。 其实每一个真心服务教育事业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梦,我的梦,就是能把自己的课上的炉火纯青,学生爱听;我的梦,就是希望我的学生经过我的教育,能充分发挥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最大潜能,我的梦,就是我的孩子们都能乐观向上,觉得人生不虚此行……这个梦,只要我不撤离这个岗位,我想我每天都会做它,而且每天都在尽我所能的丰富它。非常喜欢朱教授的这句话:“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培训心得做教育,我们在路上

培训心得做教育,我们在路上 乙未年初秋的九月中旬,有幸参加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大学培训班。本着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更多教育方法与技巧的想法,我们每场报告都按时到场,认真听讲,用心笔记。全部聆听了近二十余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和智者的教诲,心灵也受到了美丽苏州细雨的洗礼。 一、做教育,首先是要用自己的爱心。 本次培训,印象最深刻首先给我最大震撼的是于洁老师用心去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实践。她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去说教什么,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叙述了自己做教育中如何用爱心去关爱学生,感化并顺应学生发展,那纠正学生偏差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个故事,如细细的苏州秋雨,慢慢润进了我们的心田,心里湿漉漉的舒服:教育就该这样做。 其实反观于老师的一个个案例,体会到她的一个个成功,其中渗透着每个教育者必备的素质——爱学生。第一,本能的爱学生,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无私爱,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

其实,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一个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对他们的爱心就会不由的充满心田。第二,会爱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爱。有时对学生的关爱,是要用到点子上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关爱之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由衷的感受老师的爱。虽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回报,但你对学生付出了自己的爱,他们却体会不到或者茫然不知,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最要紧的是能够“沉”下去,沉到课堂里去,沉到学生中去,沉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进入教室,和孩子们一起,真正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所思所想,只有我们对孩子,对学生付出了最朴素最真挚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爱与尊重。 二、做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耐心。 现在社会充满浮躁,也无形之中渗进教育行业。主要表现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教育功利化,把潜移默化的教育充满功利性。听了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的报告,深受启发:原来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意境!教育就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原文

高考作文升格训练新探 作文辅导是一条艰辛的路,跋涉在这条泥泞的小路上,我们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也经历着探索的艰难。特别是走入高三,学生的作文怎样辅导才真正对他们有帮助?这个问题让我绞尽了脑汁。教材作文的序列化安排显然不能完全适应高考作文的需要。经历了两年多的作文辅导与训练,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已经能达到常规作文的要求,但要想把作文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发展等级,却显得很困难。 为此,我改进了以往老套的训练方式,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训练之后,尝试着对每次训练中的“典型例文”进行个性修改,注重学生作文的升格训练,获得了一定的收益。现在我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首先要求教师要全批学生作文,选准“典型例文”,这是升格辅导的前提;其次要找准作文症结,精改“典型例文”。我们具体从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升格辅导:(一)转换表述方式,使文章语言更精美 一篇文章,同样的内容,如果改换一种表述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例如,我们学生以“走出圈子”为话题创作文章,有不少议论文都阐述敢于创新,而且,文章大多流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感染力。其实,一篇好的议论文固然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其实这已经很象时下那些抒情性的议论文了)。怎样增强文章的情感力量呢?就要把本来平实乏力的语言转换成生动而有感召力的语言。如:例1:(2)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没有它也就没有了生命的进步。科学家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因为进化,才有了我们发达的大脑。那为什么还有猿类呢?如果是自然界的变化,那么应该不会有猿类,所有的都是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现在的猿类依旧承袭着从祖上传下的优秀“传统”,以野果为食,头脑简单……人类却有着超凡的智慧,那是创新的结果。因为有了创新,才有了人类的直立行走,才有了人类大脑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现在的你我也许都还是一个个全身长毛的野猴子,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美好的生活。所以,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位学生文章的第2段,谈“创新对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读来如同政治教科书,没有新意,不吸引人,缺少自己的思想,语言也呈低幼化倾向,没有个性。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升格,就必须让它生动起来。怎么生动?内容不能变,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旨趣所在——行知,即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教育》中提到:开展研学旅行,正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这段话传递出了重要的思想:最好的教育不止在学校,还在路上。 府东街小学德育处秉承“研学旅行教育先行”的理念,20XX年10月,在孝义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率先开始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初步尝试。“早市卖柿助民解忧”的成功尝试打响了研学旅行的第一战。 一年多以来,我们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的需要,开发利用地域资源,生存资源,文化内涵等资源。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校累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达58次,实践活动基地扩展到三皇庙、气象站、敬老院、消防队、热力公司、胜溪湖森林公园、皮影木偶影视基地、孝义市国防教育基地、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研学行程走出孝义,走向了汾阳洒厂、文水刘胡兰纪念馆、介休张壁

古堡、清徐航校、太原科技馆,研学内容辐射到传统文化、中华美德、自然科学、安全教育、红色革命等方面,丰富多彩且富有实践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特别是依托孝义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国防教育之旅”和依托孝义市皮影木偶影视基地的“传统文化之旅”研学旅行活动,作为我校的主打研学项目,成效显著。孝义电视台新闻频道、孝义电视台加油宝贝栏目、山西网、黄河新闻网、今日头条、军报记者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的研学旅行。中国邮政以我校的研学旅行为背景发行了明信片,《青少年日记》20xx年第12期的封面专门宣传了我校的研学旅行活动。同时,我们以此为契机,申报了“国防教育示范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多方考查,我校于20xx年12月被評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20xx年1月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研学旅行活动是我校开展的一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活动。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从形式、内容、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建立完整的体系,促使研学旅行活动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机结合,确立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的活动理念,初步形成了“确立主题——前期调研——周密策划——申报市局——家委组织——整体安排——分步实施——全员参与——交流研讨——成果展示——评价反思”的研学旅行活动机制,使研学旅行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绘制“孝义故土——三晋大地——华夏文明”的研习课程游学蓝图。?

教育在路上

教育在路上——贵在坚持 每个爸爸妈妈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当上了家长。虽然没有经过培训,但是当这个小家伙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家。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当小家伙还小的时候,我们家长在学习着如何照顾这个小家伙。随着小家伙慢慢长大,我们在学习着如何教育这个小家伙。每个小家伙都是天使,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自己也在努力学习尝试着。每个小家伙的世界就像一张白纸,所以宝贝的未来多彩生活是很需要家长精心描绘的。 良好的习惯有益于孩子的终身,所以我很注意小家伙的一些行为习惯、规则的教育。 中国乱闯红灯的现象十分严重,虽然教训惨重,但是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我觉得这样子的不好行为完全是因为家长的不教育,不引导,有时候不仅不教育,而且还起坏引导,带头闯红灯。所以教育要从小孩子抓起。 趣事(一) 从小就教育孩子红灯停、绿灯行,小家伙记得很牢,也做得很好。当然我觉得家长做好带头作用是最重要的。每次带宝贝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在路边等绿灯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无视红灯的存在,还是走了过去,心里真不是滋味,有时候小家伙会问,为什么叔叔阿姨看到红灯还走过去。我只能跟宝贝说那些叔叔、阿姨不乖。我们要做个乖孩子。宝贝回答好,她很开心,因为她是个乖孩子。有时候过马路的时候绿灯时间太短了,我们走到一半小家伙 看到红灯就不想走,会要求停下来等到绿灯了才走。今天晚上带宝贝出去散步,遇到一个小女孩,可能才一岁多,妈妈抱着,小家伙就想跟这个小女孩一起玩。后来小女孩妈妈要去游乐场,小家伙也跟在后面,想一起去,好吧,就一起去吧。她们走在前面,我们在后面。过马路的时候,带小女孩子的妈妈看到当时是绿灯就走过去了,不过当时只剩下五秒了。等我们要走的时候已经是红灯了,她们还在路中间,只好过去了。小家伙停下来等绿灯,还一直提醒这位妈妈红灯不能走,当然当时她们已经走到路中间了,只好赶紧过去了。小家伙看到那位妈妈不理她,一直走,她就一直叫,红灯不能走,最后还哭鼻子了,说那位妈妈不乖。那位妈妈也有在对面等我们,但是宝贝还是哭了,一直说她不乖,当时那位妈妈还一直跟宝贝说她们走的时候是绿灯,可是后来红灯了也要赶紧过去,总不直站在路中间,可是小家伙好像还不是很明白。唉,小孩子,有时候就是很执着,很叫真!当然她的行为是很好了,我还是会让她继续保持下去的。

走在路上满分作文

走在路上满分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走在路上“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自尊地生存,为自我的证明……”当这首歌回荡在耳畔,它如船桨一样在我的心海中激起阵阵涟漪。透过空蒙的海面,我看到张瑞敏的顽强,看到牛根生的执著,看到马云的从容与镇定。走在路上,曾经我不解“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不解“水到穷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不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时的我,过多地贪恋身边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抛物线的减区间,直到坠地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已偏离轨迹许久。托起疲惫的身躯我又一次走在路上,这一次与成熟携手,与坚定同行。走在

路上,真的需要坚定。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不需去下地狱,却要爱烈火中百炼成金,去获得创造天堂的力量,流泪流汗,去完成一次壮阔的远航!而这一切,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作翅膀,坚定的勇气做后盾。走在路上,我一路感受坚定。是谁在高唱“人到万难需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那是张大千。他告诉我:遇到困难要有坚定的意志,有胆量去同困难作斗争,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要静下心来认真权衡利弊,以坚定的信念做最明智的选择。是谁在唱“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那是谭嗣同,他告诉我:为人处事要有原则,以坚定的目标走自己的路,立志做自己的主人,不做奴才。是谁在唱“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青松翠竹白梅兰”?那是方志敏。他告诉我:做人要像松竹那样坚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蓦然回首,自己已走过11年的教育生涯。11年里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一直默默奉献在自己喜爱的教育岗位上。那身后留下的一个个蹒跚脚印,或直或曲,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或深或浅,积淀了我精神的财富。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无怨,因为我始终快乐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无悔,因为我始终享受着幸福的教育人生。 11年前我带着理想满怀热情地走上三尺讲台,还记得刚走进课堂时,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教法,我的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听得不投入,我自己也没有上课成功的感觉。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陷入了迷茫中,沉思之后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应该把课上好,不能让我的学生从小就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揣摩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翻看书报杂志,借鉴名家教育方法……多少个清晨黄昏,多少次风雨兼程,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走过。渐渐地我的课堂显得有生气了,学生们也很喜欢在我的课堂上学习。看着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时的我是最快乐也是最幸福的。然而,每一堂课难免都会留有一些遗憾,而遗憾就是继续反思、探索、提升的空间。为了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遗憾”,我采用的方法是读书与实践。宁静的读书积淀着我的底蕴,滋养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解读教材时多了一些大气和底气。不停地实践使我不断深入地思考如何将学得的理念更有效地

落实到具体环节中。因而,我的课堂教学仿佛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课堂在一次次的斟酌中亮丽起来,越来越多地激荡着学生生命的活力,充满着学生成长的气息,绽放着学生智慧的花朵。 做一个创新型的老师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不断地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学生,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我还着力打造敢于实践,大胆创新,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学生队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的。我教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源头活水。深知自身不足,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2006年我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证书。200 9年8月—2010年8月,我参加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取得了优秀学员奖。2011年7月,我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并取得了优秀作品奖。2011年12月,我被景东县教育局考核为“县级骨干教师。20 12年2月,我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使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心理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窗边的小豆豆》、《零距离美国课堂》等书籍。广泛涉取各方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使我的心灵一天天丰润起来。读书就像一条明亮的小溪,欢快地流过我干涸的心田,滋养着我灵魂的四季,温暖着我生命的年轮。 11年来,我始终注重全面施教,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倾注心血,以博大的慈母情怀把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每天早上,我都仔细地进行晨检,关切地嘘寒问暖;学生身体不舒服,我就毫不犹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太和双庙小学创建读书示范校汇报材料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教育同仁: 上午好! 当新教育实验在整个神州大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也在茨河岸边双庙小学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一年了,新教育实验宛如一道明媚的阳光亮丽了我们的校园,回顾一年来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工作,在我们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又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印记,那里蕴含着成功的欢笑,失败的思考……所有这一切,都编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绚丽在我们前进的征途! 又是一年秋来到,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港一小也收获了新教育的丰硕成果,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港务局第一小学,就我校全面开展和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一些做法,坦诚地和大家做一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指导,以此坚定我们的信心,将以后的新教育之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一、走进新教育。 走近新教育我们是带着敬畏和虔诚的。第一次了解新教育是在2010年,(……),新教育响亮的提出了改变老师学生的行走方式,让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时我就被这一教育愿景深深吸引,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遐想。回来后…学校首先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启动了新教育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动下,各领一职,各负其责,与全体师生一起开始了集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理想教育于一体的新教育工程,我们成立了……,制定了新教育实验活动方案,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学校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理念,选择了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作为重点实验项目,从此新教育正式走进港一小校园,从此我们踏上了新教育的探索之路,从此我们以一种专注的、执着的教育精神,在校园中感受新教育,认识新教育,享受新教育,努力让新教育的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都开出花来,让每位老师在新教育的路途中都能找到一种激情飞翔的高贵姿态,成了我们心中最

爱的教育(爱心教育在路上)

爱的教育 姓名:雷秋菊 中国的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的 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可以说中国的教育相当成 熟。21世纪,在教育高速发展时代,教学方式,教学 手段,教学内容等与教育相关内容发展相当完善。有 人会说,教育模式已经很先进了,不需要创新了。然 而,最近几年,教育事故不断发生,体罚学生,学生 逃学,心理脆弱的学生、、、、、、不得不引起我们 的深思。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爱与责任”是教师职 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和责 任的多少,更体现一个教师师德的高低。我认为用心 去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行为 的学生。把教育事业作为毕生不断奋斗的目标,身教 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 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创新教学,我在路上!和 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教学小故事和教学感悟! 儿时的梦想在去年终于是实现了:去年5月份, 我参加了省招考试,终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8月底,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广水市杨寨镇邓店中心小 学报道。想到我能用自己的三寸不乱之舌在讲台上吞 云吐雾,用甜美的声音,漂亮的粉笔字演绎课堂的精

彩,心里就兴奋不已!自己期待的那个我终于实现了,终于可以听到孩子们喊我“小雷老师好!” 虽然身处农村执教,但我并不觉得委屈。小时候看过冰心奶奶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更何况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应该把我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去。让孩子们能够汲取鲜活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一心一意对教育,一往情深对学生,一丝不苟对教学,一视同仁对家长,一尘不染对自我。”这是我的教育格言,让我在教学上不断地鞭策着自己前进。笔墨绕身,口舌生涯,我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用心对待教育,真心对待孩子,细心对待教学,我们301班的孩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爱心温暖着孩子 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让教学因爱而充满生命力。刚接收301班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胆小,我和他们讲普通话,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每天教室里白花花一片,到处都是垃圾;早晨进去教室,几乎没有孩子读书;布置的家庭作业,总有孩子完成不了……看到这些,着实让我头疼。每天上完课,我就思考,怎么才能改变现状了?其实孩子们并不笨,就是习惯没养好。如果严厉喝斥,必然和孩子产生距离?该怎么办怎么办?我想到一句话:“把表扬当阳光,化赏识为春风,用心感受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乐趣。那么,我们的工作将轻松很多。”

追求教育的梦想,我一直在路上……

追求教育的梦想,我一直在路上……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刘颖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托举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重要力量。可见,当代教育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加强自我研修,努力提高自己专业发展水平,实现真正的教育,已是所有教师职业生涯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我作为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参加工作十七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自己十七年的教育历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摸索阶段、成长阶段、高原阶段。在这期间,出现过信任与惊喜、也有过困惑与失落。但是,一直以来,总有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前行,那就是:对教育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坚持自主研修、提高自我的精神。正是因为这些,使自己这些年来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教育教学经验,也获得过很多可喜的成绩。静心思考,我的专业化发展中,曾得益于专家的引领,培训中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思想洗礼,理念更新使我直接受益。也得益于同伴间的互助学习,生活中同伴之间的真实案例,因为它具有直接的模仿性、可操作性。还得益于成长过程中的自主反思提高,这是专业发展中最具内动力的需要。

2013年,我被推荐为“西安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赴上海参加了为期二十天的“西安市学科带头人深度研修班”的培训。这一次快乐而又意义深刻的培训经历,使我更加受益匪浅,堪称我教师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理论培训中,与每一位专家教授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每时每刻,头脑都在与智者对话,不断引发自己的思考,让自己的对教育的认识丰满一些,再丰满一些,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同时,经过这次培训,我对自主研修、自我发展又有了新的思考与规划: 1.读懂自己,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自从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17个春秋了,一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在这17年中,一直都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平日工作认真负责有热情。同时,我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经常与同行们切磋教学,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这次走出西安,走进上海,与专家老师们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到“高度不同,眼界自然不同”的深刻含义,更激发了我对自己的一些思考: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读后感

教育路上的行者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披星戴月,在教育的路上,我计划着行程,思考着方向,中国教育缺什么,义务教育谁买单,民办教育路何方;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朱永新教授这几行诗,充满了赤子情怀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深深的吸引了我,吸引着我一口气便读完了《走在教育的路上》这本书。 全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分别收录了作者十多首教育诗,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诗意热情;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以及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余年的教师,很容易受到“职业倦怠”感的威胁。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者中,保持新鲜劲和冲劲,去除麻木,是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的重点和难点。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以及心怀天下的人文理念,值得我好好学习和领悟。

一、教育的激情。不是新老师,不是老教师,没有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热情和冲劲,更没有老教师的从容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因此,我们主要缺乏是激情。教育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整个生命去拥抱教育,使自己的身心灵肉与教育水乳交融;就是教师对教育的痴迷达到忘我的境界;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诚挚而火热的心去呵护学生的灵气,催化学生的创造,陪伴学生的成长;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对学生负责,爱学生;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创造谱写教育的辉煌。只有激情,才会有生命勃动的韵律,才会拨动学生的智慧之弦,奏出生命的灿烂乐章;只有激情,才会激发学生自己的同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的创造火花而成燎原之势;只有激情,才会使师生收获到创造的成果,共同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价值。朱永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激情,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教育的人文情怀。人之所以为人、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情怀,有精神文化。人文情怀关注并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与情感,着重创造想象性和多元化的生活,对人类遗存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充分肯定,对完善人性与维护自由、公平和秩序高度认同。朱永新教授作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一直心怀天下,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努力建设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教育,使每一个青年学生不仅拥有知识、经验、理性与科学素养,拥有一颗善良、丰盈和美好的心灵,在生活与工作中,能懂得尊重与感恩,能宽容与理解,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做到互助与友爱,得到发展与完善。作为体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

学校新教育工作汇报材料: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学校新教育工作汇报材料:行走在新教育的 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教育同仁: 上午好! 当新教育实验在整个古廖大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也在港一小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一年了,新教育实验宛如一道明媚的阳光亮丽了我们的校园,回顾一年来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工作,在我们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又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印记,那里蕴含着成功的欢笑,失败的思考……所有这一切,都编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绚丽在我们前进的征途! 又是一年秋来到,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港一小也收获了新教育的丰硕成果,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港务局第一小学,就我校全面开展和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一些做法,坦诚地和大家做一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指导,以此坚定我们的信心,将以后的新教育之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一、走进新教育。 走近新教育我们是带着敬畏和虔诚的。第一次了解新教育是在20XX年,(……),新教育响亮的提出了改变老师学生的行走方式,让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时我就被这一教育愿景深深吸引,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遐想。回来后…学校首先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

启动了新教育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动下,各领一职,各负其责,与全体师生一起开始了集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理想教育于一体的新教育工程,我们成立了……,制定了新教育实验活动方案,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学校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理念,选择了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作为重点实验项目,从此新教育正式走进港一小校园,从此我们踏上了新教育的探索之路,从此我们以一种专注的、执着的教育精神,在校园中感受新教育,认识新教育,享受新教育,努力让新教育的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都开出花来,让每位老师在新教育的路途中都能找到一种激情飞翔的高贵姿态,成了我们心中最完美的朝向。 二、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校园最美丽的风景。 最是书香能致远。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校园应该是一片文化、智慧的生长地。新教育伊始,我们积极贯彻市局提出的开展书香校园计划,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促使老师、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从中汲取文化和力量,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让学生沐浴书香,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学的力量,与书香共成长。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一) ——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 有缘聆听 听说朱永新教授的大名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真正聆听朱教授的讲座是在2011年,朱教授莅临泰安一中的泰山大讲堂给泰安的教育同行们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当时最大的收获是他的新教育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铁律是“底线+榜样”。在实验管理上,“底线+榜样”,其实就是“课题管理+榜样引领”。想想看,如果没有榜样的言说,新教育会怎么样?新教育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其中走得最快的榜样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榜样的高度,代表了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因为榜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完美地实践研究成果的人或团队。“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本书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同时,还收录了作者2003年南美之行期间的16篇“教育游记”,读者不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教育风光,更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吾爱吾师 很是为朱教授的新教育所感动,买了朱教授的一些书,可直到这个寒假才真正的捧起来认真拜读了一下,收获颇丰。真正最能打动我的是其中一篇诗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现实 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

教育教学,我们永远在路上

教育教学,我们永远在路上 ------“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小学英语组榆林市靖边县第五小学米世千 11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为期三天的培训。本次培训和以往的培训方式有很大不同,做到了真正让老师们参与进来,带给我很多思考。 作为本组唯一男同志,当组长把任务给我时,我欣然接受,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我不能有过多的担忧和患得患失的想法。 当天下午,我们一个小组7位成员便到了的酒店房间,开始了紧张的集体备课活动,但是我们没有绘本教学的任何经验,只能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课例,来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有了一定的教学思路后,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制作课件,有的制作教具,有的查阅资料,灯下处处是老师们忙碌的身影...... 终于在凌晨一点多,一切都准备就绪。然而,内心还是有几分忐忑不安。第二天早上,我们几人坐上出租车,直奔教室,高新国际的老师和同学们已经早早的到了教室,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顿时信心倍增。一切进行的比较顺利,同学们语言功底扎实,表现欲很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一位同学连续举了几次手,但因为是3人一组的表演,考虑再三,还是没有让他表演,看到他比较失落的样子,我

特意向他表达了我的歉意,我想,只有眼中有学生,我们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 课后教育专家及评委老师与我们全体学员一起探讨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交流绘本教学的方法,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高级研修活动,真的让我收获很多,眼界大开,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如沐春风,几位上课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让我感触颇深,本次培训不仅对个人教学有了明确的定位,还找准了自己将要努力的方向。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查找不足,继续前行。教育教学,我们永远在路上!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导读:本文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一) ——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 有缘聆听 听说朱永新教授的大名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真正聆听朱教授的讲座是在2011年,朱教授莅临泰安一中的泰山大讲堂给泰安的教育同行们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当时最大的收获是他的新教育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铁律是“底线+榜样”。在实验管理上,“底线+榜样”,其实就是“课题管理+榜样引领”。想想看,如果没有榜样的言说,新教育会怎么样?新教育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其中走得最快的榜样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榜样的高度,代表了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因为榜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完美地实践研究成果的人或团队。“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本书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

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同时,还收录了作者2003年南美之行期间的16篇“教育游记”,读者不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教育风光,更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吾爱吾师 很是为朱教授的新教育所感动,买了朱教授的一些书,可直到这个寒假才真正的捧起来认真拜读了一下,收获颇丰。真正最能打动我的是其中一篇诗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现实 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