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摘要:作者在安徽省基础测绘外业调绘,运用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符号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实地情况,与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比较,并结合外业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附图b.22(p.83)4.4.14机耕路(大路)4.3.48坟地公墓4.8.26白板地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较之于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在结构体系上能更加适应数字测绘生产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为新的地形图数据生产与应用建立了新的标准体系。但在外业调绘中,我们发现有几种符号却不能十分准确地表达实地情况(或符号本身定义含糊)。

2.具体示例

附图b.22(p.83)

注解:堤顶宽度在图上小于0.5?L的沟渠。

这样的注解与4.2.36(p.17)对干堤的定义是矛盾的。按4.2.36的定义,只要满足以下任何一种条件下的堤均为干堤

1)具有重要防洪、防潮作用。

2)堤顶宽度在图上大于0.5?L。

3)实地基底宽度大于10m。

4)堤高大于3 m。

作者可能是只注重2)这个条件,而忽略了1)3)4)3个充分条件了。

2.2、4.4.14机耕路(大路)

GB/T20257.2-2006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我认为这个符号的设计和定义不如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机耕路括号内的附注“大路”画蛇添足,并且让人费解。简要说明栏形象地解释了机耕路,“大路”只会让人疑惑,让读图的人在脑子里产生迷蒙混沌的感觉。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北京”,难道上北京的路都是“大路(机耕路)”吗?

新版机耕路在符号设计上不太好。

不美观。图内一条条黑杠杠把好好的一张图分割的七零八落,像草稿纸一样,看得人心里发堵。

现在外业大都采用单色调绘,这样的符号与单线沟渠容易混淆。

实例:

GB/T20257.2-2006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建议:沿用老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既明了,又美观。用图者赏心悦目。

2.3、4.

3.48坟地公墓

a:依比例尺b:不依比例尺

按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上的简要说明,图上面积大于25的坟地、公墓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在其范围内适当表示坟地符号;图上面积小于25的有方位意义的坟地用“b”表示。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请看下面的符号

你认为它表述的意义会是以下哪一种呢?

大面积坟地里有树林。

大面积林地里有两处有方位意义的小面积坟地。

两种解释似乎都行的通,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这是一例在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下,山区里经常出现的实际意义完全不同,但在图上表示却一样的十分矛盾的表示方法。

若是按老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P.24)

5.53坟地

1)不依比例尺

4 4

a:无树的b:有树的

2)依比例尺

4

a:无树的b:有树的

3)实例

a: 树林里有两处有方位意义的小面积坟地b:坟地里有小面积林地

即形象地表示了实地情况,又不至于意义混淆。

建议:沿用老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2.4、4.8.26白板地

a:依比例尺b:不依比例尺

简要说明

土质坚硬,地面平坦,无裂隙,无植被,表面呈白色的地面。图上面积小于2的不表示;2-9的用“b”表示;9以上的,其分布范围用地类界表示,加注“白板地”注记。

此条较之于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是新增加的条目,也为实际存在的这样的地块给出了合理的表示方法。但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恐怕主要是指那些土质坚硬,很难生长植物的平坦无裂隙地面,至于什么颜色倒在其次,“白板地”的“白”在这里的是“不毛”,与其前面的注解意义就统一了。

为此,我认为,简要说明栏有两处应修改。

1)“无植被”应改为“难以生长植被的地面”。

2)“表面呈白色的地面”应去掉。

3.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用

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不能

更合理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望专家批评勘正。

参考文献:

1.马小平、肖国雄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6

2.国家技术监督局《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199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西夏墅中学薛菊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理解并掌握比例线段。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发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快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对图形世界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观察下列几组图,你有何发现? 第一组: 第二组:

过渡句:这两组图片,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探索活动一: 你能从第一组的两幅图中,选取相应的两朵花,并分别最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求出图上距离之比吗?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或 你能分别从第二组的两幅地图中量出茶山与永红、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吗?在这两幅地图中,茶山与永红、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比是多少?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量出的数据,及图上距离的比值) 过渡句:研究相似图形与研究全等图形一样,是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我们研究形 状相同的图形时,首先从研究比例线段入手。 归纳:我们把第一幅图中茶山与永红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记为a 、b ,它们的比为a :b 或b a ,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记为c 、d ,它们的比为c :d 或d c ,于是a :b = c :d 或)0,0(≠≠=d b d c b a 在4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4条线段成比例。 探索活动二: 你见过a :b = c :d 这样的式子吗?(小学里已学过)由这个式子,你想起了些什么?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 :b = c :d ,那么ad = bc ;反过来,如果ad = bc )0,0(≠≠d b ,那么a :b = c :d 过渡句:一个比例可以写成8种不同的形式,当“a 、b 、c 、d 四条线段成比例”时,a 、b 、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课题: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材简析 本节课实际上是由行程问题和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两部分构成。教学时,可以出示题目,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选择汇报。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在本单元的第一个信息窗中也认识了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是依据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计算的,教学时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例尺的意义 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自学问题 自学(要点)问题 1、分析题目,明确思路,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具体写出解题步骤,并且清楚此法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小组长带领组员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对不懂的问题相互释疑,同时记录下通过交流还不明白的问题。 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三、交流展示 1、师提问:通过自学和讨论,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 预设:为什么要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2、学生展示其他的方法,算术法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 2、数值比例尺中单位问题。 3、理解数值比例尺的含义。 四、归纳总结 1、分析题目,想要求时间,要先求路程,求路程就是求实际距离。 2、有两种方法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列出比例式,也可以用算术法。 五、巩固训练 课本第58-59页,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比较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与反比例的量。 2、能找出正比例与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关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二、教学重难点: 1、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2、生活中比例知识的具体应用。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正比例与反比例,通过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对正比例与反比例进行对比,师揭示课题:(正比例与反比例) (二)教学新知: 1、出示课件: 师:表中有哪两个量?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个别回答。 2、学生画图,比较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图象。 师:如果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两个量的关系呢? 生回答。课件出示,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呢?抽生回答。 3、判断下列各题成什么比例?(课件出示)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与宽。

(2)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 (3)圆的周长一定,半径与圆周率。 (4)圆锥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5)收入一定,支出与结余。 (6)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 个别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4、思考三种量: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是什么关系? 抽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生小结: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反比。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练习: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个别发言。 5、学生比较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汇报发言,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课件出示表格 6、讨论总结判断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步骤: 一列二找三判断。 三、作业设计: 教材第63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说给同伴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比较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3—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过程性目标: (1)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自己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经验认识,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2)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感受和领会正、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 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复习 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正比例反比例。 2、比一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的例子有很多,现在我们就来玩个小比赛,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比比哪组同学能举出更多的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或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学生小组内举例并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收集成正比例、反比例、不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各一个,记录在卡片上。 3、反馈评价。教师根据各组举例的情况进行评比,并进行激励性评价。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过渡师: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但是老师发现这些例子中有的是成正比例,有的是成反比例,有的是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那么,该怎么样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呢? 2、复习正比例 (1)师:(用投影仪出示收集到的成正比例的例子)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正比例)学生回答,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板书:正比例: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2)师: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使,速度保持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能把题中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呢?(列表、画图、用式子表示)学生回答。学生介绍完每一种方法时,教师让他们说一说要怎样做?师: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就是课本第63页的三种方法,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3页,仔细读一读,并把三种方法补充完整。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课件出第63页的表格)谁来告诉大家,表格里的空格应填几?(200、300、400、500)你是怎样算的?(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指名回答。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3页的坐标图)谁来说说这幅图又该怎样做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仔细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M D d 1= (2).比例尺种类: 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 ○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 2.取舍; ○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 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公布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公布 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公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具体如下,具体图式可登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网或者国家测绘地理信 息标准化服务平台查看。1GB/T 20257.1―2017 GB/T 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的测绘。编制地理底图或测绘相近比例尺地图可参照使用。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规定、符号与注记,以及附录A(规范性附录)说明注记简注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示例和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廓整饰样式。2GB/T 20257.2―2017 GB/T 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

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 000、1︰10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幅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方法和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1︰5 000、1︰10 000地形图的测绘,编制地理底图可参照使用。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规定、符号与注记,以及附录A(规范性附录)说明注记简注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样图示例和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廓整饰 样式。3GB/T 20257.3―2017 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

第1课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案)

第1课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发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盐城中学北校区南北长为6cm,那么盐城中学北校区南北的实际长为多少m?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线段成比例 设南京与徐州的图上距离分别为a,b,它们的比为a:b;南京与连云港的图上距离分别为c,d,它们的比为c:d,这两个比值相等吗? 结论: 或 .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 ,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即称a 、b 、c 、d 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或称a 、b 、c 、d 为成比例线段).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说明: (1)在同一单位下,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因为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量,所以这两条线段的比值一定是一个正数; (2)两条线段的比值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因此我们今后讨论线段的比值时,一般不指明长度单位。但要注意: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一定要同一个单位长度,如果单位不同,那么必须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3)必须四条线段才成比例,四条线段是有顺序的. 活动二、比例中项 在c b b a =中,我们把b 叫做a 和c 的 .由c b b a =可得 ; 试一试: 1、在下图的三个矩形中,哪两个图形的长与宽是成比例线段? 连云港市 比例尺:1∶8000000 比例尺:1∶16000000 南京市 徐州市 南京市 徐州市 连云港市 a b c d 6 9 8 4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用途: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 (2)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用途: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730700 温志旺() 【教材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激发学生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热情,在不断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导航】: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能够正确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为了刺激消费,会宁县“凯尔亮”超市对购物达到500元者,可以享受10次的摸奖机会。请咱班购物达500元的同学汇报一下你摸奖的情况,你摸了几

正比例与反比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一说我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 (指名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 1.(1)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尺以及它们的应用。 预设 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如5÷2,可以写成5∶2。 生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如8∶4=24∶12。 生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生4:配制农药会应用到比的知识;地图上一般都有比例尺。 …… (3)出示教材83页“回顾与交流”2题。 学生独立完成,思考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全班交流。 预设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比的比号。 生2:除法算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比的比值。 强调: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所有分数的分母及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4)先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再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下面的比。 30∶1201∶∶0.1∶10 2.5∶60.5∶3.225∶∶ 先思考比的基本性质,然后交流,最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按比例分配问题。 ①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作按比例分配) 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预设 生1:用比或者连比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份数。 生2:直接给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份数。 ③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什么? 预设 生:找出或求出要分配的总数量;根据已知的比求总份数;按照要分配的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分别求出每一部分数量是多少。 (6)完成教材83页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解决问题时都用到了哪些知识。 2.(1)说一说。 师: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请你先回忆一下,然后说一说你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变化的量。 生2:我知道了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 师:举例说明什么是变化的量。 预设 生:上学时,我走的路程的多少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路程和时间就是变化的量。师:如果你走的速度是一定的,那么你走的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生:成正比例关系。 师:你能说明理由吗? 生:我走的速度不变,走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议一议。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有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四人一组,互相举例说一说,并说明自己举的例子为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或者成反比例的量) (3)全班交流。 师:每组举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实例各一个,其他小组注意不要重复,并把本组需要交流的问题展示出来。 预设 生1:买苹果时,苹果的单价一定,那么花费的总钱数和买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花费的总钱数一定,苹果越便宜,买的数量就越多,苹果越贵,买的数量就越少,这时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导学案

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第69页例3,练习十八第3——8题。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学习难点: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根据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可知:( )○( )=图上距离 ( )○( )=实际距离 2、1米=( )厘米 1毫米=( )厘米 1千米=( )厘米 二、探索新知 (一)独立自学。自学课本第69页例3,思考: 1、儿童乐园是长方形的,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信息? 2、要求它的长和宽必须先知道哪些内容? 3、例题中为什么要换单位? 4、如何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二)同伴助学 小组的同学讨论上面的思考题。特别要注意学困生。 (三)互动展学 抽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学习的结果,培养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师导学 在学生展学完毕以后,强调:求图上距离时要统一单位。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此题也可以用方程解。如果同一个题有两个问题,在设未知数的时候要设不同的未知数。求实际距离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学生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如果学生想不出不同的方法,在后面的练习课中再做指导。记住两点: 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别忘了单位的换算。 (五)反馈拓学 完成课本第71页课堂活动第2、3题。 四、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练习十八第3——8题和《同步练习》的相应的作业。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 一、轻松填一填。 1、比例尺=():(), 2、一幅平面地图上,图上距离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4、比例尺8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倍。 5、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6、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0块,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块。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9、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二、判断如下情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教室的面积一定,某班学生人数与人均占地面积成( )比例。 2、《鹤壁日报》定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成( )比例。 3、大豆油的总质量一定,大豆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 )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6、一袋面粉食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比例。 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8、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9、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单价和数量成 ( ) 比例。 10、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成 ( ) 比例。 11、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成 ( ) 比例。 12、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 ( ) 比例。 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 ) 比例。 1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零件的个数与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成 ( ) 比例。 15、从兰州到北京,火车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1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三、选择。 三、选择题 1、如果甲数=乙数÷5,那么甲数和乙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个正数和它的倒数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A、48平方厘米 B、96平方厘米 C、192平方厘米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线段的比,能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学生提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难点:比例的性质、运算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在一幅江苏省的地图上,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3.4cm , 而实际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272km 。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答: 。 ②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答: 。 ③你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吗?答: 。 ④如果继续测得在这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是1.2cm ,你知道徐州与连云港的实际距离吗?答: 。 ⑤如果在另一张地图上测得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1.7cm ,你知道在第二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上测量的结果吗?答: 。 ⑥如果在第一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a ,b ;在第二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c ,d ,请你分别求出a 与b 的比,即 a b (或a :b ),以及c 与d 的比,即 c d (或c :d ),观察a b 与c d 的值, 你发现了什么?答: 。 概念引入:在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①:如果a :b=c :d ,那么 = ; 反过来,如果ad=bc (b ≠0,d ≠0),那么 = ,或 = 。 思考:由ad =bc 得到 a b =c d 。还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比例式?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 式,H 50,H 25 ,H 10 ,H 5 ,H 2 和H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 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 50,L 25 ,L 10 ,L 5 ,L 2 和L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 足三位用“0”补足,X 50,X 25 ,X 10 ,X 5 。X 2 和X 1 分别是1∶50万~1∶1 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 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 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1:10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 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 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带状或小面积测 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最新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M D d 1= (2).比例尺种类: 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 ○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 2.取舍; ○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 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本章摘要:地形图具有丰富的信息,在地形图上可以获取地貌、地物、居民点、水系、交通、通讯、管线、农林等等多方面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政治经济等信息,因此,地形图是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资料和信息。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点位、点与点间的距离、直线的方向、点的高程和两点间的高差;此外还可以在地形图上勾绘出分水线、集水线,确定某范围的汇水面积,在图上计算上、石方量等。道路的设计可在地形图上绘出道路经过处的纵、横断面图。 §8-1 阅图的基本知识 摘要内容:介绍地形图的坐标、高程系统;地形图的辅助要素;地形图图式和等高线。 讲课重点:坐标系统的注记;坡度比例尺。 讲课难点:坐标系统的注记;坡度比例尺。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地形图的坐标、高程系统 1. 坐标系统 (1)地理坐标 大地坐标(L , B),又称地理坐标。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内图廓均是由经纬线构成的,图上并展绘有 地理坐标网,用于确定点的地理位置。 (说明:①在1:2.5万、1:5万、1:10万地形图上,上(北)、下(南)内图廓是纬线,左(西)、右(东)内图廓是经线;在图廓四角注有经纬度数值,纬度注在纬线上;在内外图廓之间绘有经纬度的分划线(称为分度带),每隔1标出一个分划线。②读地理坐标时,只需将两对应边上相同数值的分划线连接起来,即可在图面上构成地理坐标网。由于在大于1:10 万地形图上,已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为了避免两种坐标网在图面上相互干扰,所以将经纬线坐标只标绘在图廓上。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国1:1 万至1:50 万比例尺国家基本地形图均采用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说明:坐标格网的注记方法是①在图廓的四角,注记有纵、横坐标的数值,沿东、西图廓注记纵坐标值,其值由南向北增加;沿南、北图廓注记横坐标值,其值由西向东增加。②纵坐标注记为四位数,3396、3400,标明该线距赤道的公里数。③横坐标注记是五位数,前两位数指明投影带的带号(按我国经度位置,带号应为二位数字,规定在横坐标Y 值前面冠以投影带带号);后三位数标明该线距纵坐标轴的公里数,如图上598;其它各坐标线的注记仅注后两位数学,如02、04。) 2. 高程系统 通常, 地形图采用的高程系在图框外的左下方用文字说明。各高程系统之间只需加减一个常数即可进行换算。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同步练习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同步练习 【目标与方法】 1.知道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和比例中项的概念. 2.懂得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其中两个量确定第三个量. 3.能够简单运用比例的一些性质. 【基础与巩固】 1.(1)在比例尺是1:40 000的工程示意图上,于2018年9月1日正式通车的南京地铁一号线的长度约为54.m ,那么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 )0.217 2km (B )2.172km (C )21.72km (D )217.2km (2)已知四条线段满足a= cd b ,将它改写成为比例式,下面正确的是( ). (A )()()()a c a b a d a b B C D b d c d c b d c ==== (3)下列各组线段中,长度成比例的是( ). (A )2cm ,m ,4cm ,1cm (B )1.5cm ,2.5cm ,4.5cm ,6.5cm (C )1.1cm ,2.2cm ,3.m ,4.4cm (D )1cm ,2cm ,m ,4cm (4)下列比例式中,不能由比例式 a c b d =得出的是( ). (A )d b c a = (B )()()a b a a c a c m C D a c b d b b d b b m ++===++++(m ≠0) 2.(1)如果2a=3b ,那么a :b=_________. (2)若a=1,b=4,则a 和b 的比例中项c=________. (3)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2AB ,则______,AB AB AC BC ==_______. (4)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 500m ,画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cm ,那么画图时所用的比 例尺为_______. 3.请你分别用厘米和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长与宽的比,求出的这两个比值相等吗? 【拓展与延伸】 4.已知 a b a b -+=14,求a b 的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这部分教材是教学正比例的意义。 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到常量、变量(当然不必 出现这样的名词),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2)教材创设了文具店出售彩带的情境 来引出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对应关系。单价、 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又揭示 了正比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教材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和三个问 题,揭示了正比例关系的要点:第一,有两 个量,而且是相关量的量,其中一个量随着 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两个量之间 的比值不变。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认识 了什么是变化的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哪 些是不变的量,理解并掌握变中有不变的数 学思想。 (4)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先通过总价、数量、单价这一特殊的数量关系,利用具体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关系,然后再进行抽象的概括,最后利用数学化的字母符号来表征这一变化规律,使学生体会抽象和模型的数学思想。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主探索。 正比例关系描述的是一个量变化导致另一个量跟着变化的一种关系,较为抽象。而学生在此之前涉及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数量(如归一问题)而不是抽象的变量。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时,要利用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和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函数”的眼光去理解数量关系中量与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个变量背后的不变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2)重视观察与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量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概括。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表格里有哪两种量?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吗?为什么会有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求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比例尺并利用比例尺间的关系正确求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出示复习题: 2.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让学生举例,并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出示信息窗, 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2、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生可能会答道:(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 4/x=1/8000000 X=32000000 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这样解答: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800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 生:4÷1/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 师:“4÷1/8000000”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4÷1/800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